如何介绍节日习俗

2024-05-22

如何介绍节日习俗(精选11篇)

篇1:如何介绍节日习俗

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那么在这一天,我们都有哪些习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立冬的习俗吧。

立冬的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皇帝会率臣到京郊设坛祭祀,十分之隆重。而到了现代社会,也依然承袭了许多古代习俗,如吃饺子、补冬等。

1.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立冬要吃饺子。古语云,饺子,即「交子之时」。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需要吃饺子,同理,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于是也有了吃饺子的风俗。

2. 补冬

在我国南方,立冬的时候人们习惯于进食鸡鸭猪羊等肉类来进补。在闽南地区,在立冬这一天,更会制作「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等传统名菜来补充能量,以期抵御冬日的寒冷。

3. 冬泳

冬泳大概是最有创意的庆祝方式。哈尔滨在立冬之日,会组织冬泳健儿横渡松花江,以此来迎接冬天。

立冬如何养生

「立冬」之后,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季。从中医的角度,养生则应以「养藏」为主,要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饮食上多吃可滋阴御寒的食物。

1. 注意保暖

立冬之后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此后气温降低、寒气袭人,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立冬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背部的保暖,有利于助藏阳气,但亦不可穿着过多,防止汗多热盛,适度即可。

2. 食物进补

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以滋阴的食物为主。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由于秋冬阳气潜藏,应养精蓄积,故冬季顺应这个趋势养阴。饮食上可以多进食热量较高的膳食以及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缺乏,如牛肉、羊肉、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木耳、豆腐等。同时还要注意少食寒性之品,如海鲜以及寒性的蔬果等。

3. 适当运动

冬天的运动,与春夏季节不同,不可过量。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大汗淋漓,防止过汗而伤阴。


篇2:如何介绍节日习俗

The Moon Festival or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Like harvest time in other countrie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ctually began as a thanksgiving celebration, honoring the Soil God and the Crop God.This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s.Chinese people enjoy moon cakes during this feast just as they eat rice dumplings for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It is quite appropriate to bring moon cakes with you in token of festival greetings when calling on people during this season.The Mid-Autumn Day

August 15th in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s the Mid-Autumn Day.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On that day people usually go back home to have family reunion.Each family will have the members get together to have a big dinner.The most popular food is moon cakes.They are round and look like the moon.The moon is the brightest this night.People ate the delicious food while they were enjoying a beautiful full moon in their yard.At this time, some old people would like to tell many past events and tell the children a story about the rabbit.The children really believed that there was a rabbit on the moon.They wanted to go to the moon and have a look one day.What a great festival!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在中国它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那一天,人们通常回家与家人团聚,一家人聚在一起饱餐一顿。最流行的食品是月饼,它们圆圆的就像月亮。

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地圆。人们都在自家的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着可口的月饼。这个时候;一些老人会讲述许多古老的故事,如月亮上的玉兔,孩子们信以为真,他们真想有一天登上月球看个究竟。

篇3:“节日套装”该如何进场

可没想到, 在朱先生与卖场采购谈套装进场时, 却遭到了卖场的一致反对。卖场方面不但不接受厂家在节日期间进临条码, 而且还提出企业得交纳一笔不菲的陈列费。面对卖场采购做出的最后通牒, 一时让朱先生陷入了两难之中……

对于大多数供应商来说, 在年节到来前推出自己的特色套装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然而, 对于这些肩负特殊使命的节日套装来说, 要想取得预期的销售业绩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去套装产品本身的因素外, 这套装的进场便是首当其冲的阻碍。如果以新品身份进场, 且不谈高额的进场费, 仅进场周期就够厂家喝上一壶的了。恐怕最后进场时, 早已错过了最佳销售期。此外, 进场后的陈列位也是一个让厂家头疼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厂家业务员来说, 一面是企业下达的硬性销售任务, 另一面是大卖场的强硬态度。如何才能在这二者中找到“出路”, 一直困惑着这些年轻的业务员。在销售旺季来临时, 如何将大卖场和企业的利益, 以一定的形式统一在一起?其实, 他细分析下来, 企业与大卖场的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企业要求以临时条码进场, 然后借助现有陈列来做销售, 目的是省下高额的进场费和特殊陈列费;而卖场方面往往并不接受这种厂家临时条码的进场要求, 还会有意提升进场和陈列费。供应商业务员究竟该如何处理?

了解大卖场设置障碍的原因

对卖场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 在节假日期间, 大多数卖场都不会接受新品进场 (更何况是临时条码) ,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因此, 厂家应提前了解该大卖场的一些操作贯例, 才能更好地做出自己的业务安排。

从大卖场赢利的角度看, 大卖场的赢利方式有二种:其一是通过提升销售来获得;其二是利用年节期间供应商对卖场销售资源的争夺来获得。通常说来, 第一种方式在大卖场赢利结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第二种赢利方式只不过是大卖场赢利的附属物。其在赢利结构中所占比例也因各卖场而不同。而卖场对供应商的年节套装持抵触态度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套装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强

如果厂家促销套装不能够打动大卖场, 自然也就不可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根本上讲, 促销套装的力度不够, 往往是让大卖场拒绝厂家的一个最重要理由。

该套装打乱了卖场的现有陈列格局

不同的大卖场在陈列上都是自己特定的陈列原则。如果厂家套装的展示破坏了大卖场现有的陈列格局, 自然会遭到大卖场的反对。所以, 厂家在进行套装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大卖场对陈列的要求来设计套装。

该品牌套装与其他品牌套装“雷同”

任何卖场都不希望在自己卖场内部有相同功能的两款套装同时存在。这不光会对功能雷同套装在该卖场的销售, 也会影响到该卖场在其他卖场间的形象。

供应商与采购的客情关系不好

人都是感性的, 采购也不例外。作为供应商, 即便你有一款好的套装, 如果与卖场采购的客情做得很遭糕, 套装的进场自然也就没戏了。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的因素往往是第一位的。任何其他因素的不足, 都可以通过人的因素来弥补。

如何解决厂家节日套装的进场问题?

提前做好相关条码的准备工作

通常说来, 条码常常是制约厂家套装进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供应商应提前做好准相关条码的申报工作。具体的做法是, 在节前一个月就通过给卖场稍小一些的促销力度让套装进场, 并告诉卖场厂家将在旺季到来后再加大促销力度, 以让卖场保持该套装条码。厂家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留该条码, 并随时待旺季到来时打开使用。

通过高额的促销力度打动采购

其实, 如果厂家的促销套装足够有吸引力, 是能够得到卖场的青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促销套装也是厂家和卖场用来吸引消费者的“利器”。用得好, 是能够给厂家和卖场带来利益的。关键在于, 厂家的促销套装是否对消费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是否与其它品牌的套装相“雷同”?很多时候, 卖场之所以会给套装设置一些“门坎儿”, 就是因为这些套装并不能“打动”消费者。所以厂家在设计套装时,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考虑套装的“力度”:

新颖的赠品形式;独特的包装设计;折扣;加量装;特色功能组合。

提前做好进场计划

篇4:介绍“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丛书》各册的作者或主编是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教、科学艺术、风俗、宗教、民族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多年研究的专家。他们有些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者,例如《美国》的主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法国》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兼法国研究会副会长杨祖功教授;《埃及》的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教授吴宝国、陈冬云、王岚等。他们不仅长期从事有关国家的研究,而且都曾在有关国家进修、研究或讲学,对这些国家有亲身的经历;还有些作者是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例如《加拿大》的作者邹德浩先生,担任《人民日报》驻加拿大首席记者八年多,曾驾车纵横加拿大十个省和三个地区,行程三十多万公里;《越南》的作者张加祥先生,曾作为新华社记者常驻越南十八年;《巴基斯坦》的作者陆水林先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乌尔都语译审,数十年来从事对外广播的翻译和编辑工作,多次到巴基斯坦进行研究或访问。他们对于有关国家不仅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有极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会。作者的学养和经历使他们谈到自己熟悉的问题时“如数家珍”,同时也非常自然亲切。

《丛书》的编写方针,是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笔者在阅读后感到,最根本的还在于知识性。这些书厚者达三十万字以上,薄者也有二十三万字,内容涵盖既广,每一项目的叙述也力求周全,重要的材料都不遗漏。以国家政治体制为例,世界各国的制度没有完全相同的,其宪法、议会、国家元首、政府、司法机构、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乃至选举的方法、制度的沿革等,都必须逐一讲清楚,避免含混或误会。其他如经济、宗教、民族等项目也是如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丛书》类似有关世界各国的百科全书,要能够使查阅某项知识的读者得到满足,获取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又不能过于繁琐,枯燥死板,必须以比较精炼的文字、活泼生动的叙述来达到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有赖于各书作者对材料的充分掌握、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我看来,本套《丛书》比较好的把握住了这些要点,并不是一大堆资料的汇编,而是大众化的知识源泉。

从知识性讲不免要谈到学术性。《丛书》各册并不是学术专著或论文集,但是在丰富的知识性中自然会显露相当的学术性。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巴基斯坦》一书中介绍茉莉花为巴基斯坦的国花,不但详细介绍茉莉花为什么在该国盛开、受到人民的喜爱,而且对它的原产地以及各种语言(波斯语、阿拉伯语、梵语)的称呼,乃至在中国古籍中从梵语译作“没利”、“抹厉”、“末丽”传播到中国后历代的使用与爱好等,都作了简要的探讨。像这样一些文字,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是写不出来的。《丛书》各册多数都附录主要参考书达二三十种,由此也可见作者所下的学术功夫。

《丛书》的知识性自然决定了它的实用性。不同行业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都能在《丛书》中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有利于他们从事的工作或事业。这里就要首先提到我国加入WTO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先生,他在《丛书》的总序(二)中就说过:“有时出国也带上几本。觉得该书资料翔实,颇有用场;走笔生动,有味可嚼……”笔者相信,无论从事外交、外贸、对外文化交流,还是出国参加体育竞赛、艺术表演的人员以及新闻记者,只要希望对所去的国家有比较完整的知识,都能从《丛书》的某册中获益;如果进一步想和这个国家的人交朋友,做生意,建立工作联系,就更能从《丛书》有关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的具体描述与建议中得到帮助。即使是单纯的旅游者,阅读《丛书》也能够对所游的国家有较多了解,从充分理解达到充分的欣赏,乘兴来游,尽兴而返。

最后谈到趣味性。笔者是外语教师,不常去国外访问,阅读这套丛书没有很明确的实用目的。但是丛书的趣味性却吸引着我一本接一本看下去。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也许有不同的爱好和趣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有趣味的书总是能够“开眼界”。这里举两个例子。关心时事的人都知道法国喜欢在外交上独立自主,不跟随在超级大国后面当小伙计,但对这种事的来龙去脉也许不知其详。《法国》一书的第五章就介绍了法国自戴高乐的时代开始直到现在,历届法国总统的外交政策。他们为了维护法国的大国地位,与美国和前苏联不断进行抗争。文字叙述详实生动,读起来一点不枯燥,而是感到大开眼界。又如越南是我国的近邻,某些文化风俗方面似乎和我们很接近,《越南》一书给我介绍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越南的人口七千多万,比中国人口少得多,但越南的民族却多达五十四个,主要民族越族占90%,其他少数民族包括傣族、苗族、瑶族、高棉族等。越南的宗教信仰与风俗民情也是五花八门。诸如此类新颖的叙述,都饶有趣味。

《丛书》的趣味性还表现在作者对有关国家的国情有非常丰富的感性知识,和当地人民有过亲切的交往和情谊。例如,介绍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和地理本来可能是很单调的,但是《加拿大》一书中却完全不一样。由于此书的作者曾驾车纵横加拿大十个省和三个地区,书中谈及每一个省或地区的时候,作者几乎都融进了自己亲身感受的印象,尤其是加拿大北边靠近北极的几个荒凉地区,许多在该国住了几十年的居民也未必去过。又如《埃及》一书的几位作者都在埃及学习或讲学若干年,对埃及的社会以及风土人情有深切的体会。书中有两章谈到埃及人的性格和社交礼仪以及埃及的社会习俗,使读者感到好像身临其境,兴味盎然。

《丛书》作者的经历各自不同,各册也会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的书详于此而略于彼,有的书内容详实而文字生动不足,也存在一些项目在某册书讲得不够周全等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两点希望:第一,希望重庆出版社能继续出版更多的《丛书》新著,让读者见到更多的国情与习俗的生动介绍;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必然也有不断地变化。所以,诚挚希望各书的作者能够每隔若干年对《丛书》有所补充,更新和修订。

篇5:下元节是什么节日有哪些习俗介绍

下元节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正月十五日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来历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习俗

1.祈愿神灵

在这一天,有两种主要的民俗活动,即修斋设醮和享祭祖先。

2.享祭祖先

下元节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满月时,人们必须进行最重要的祖先崇拜活动。下元节有“金银袋”等活动。民间用红绿纸折叠成不朽的衣裳,把锡箔折叠成银锭,装在白纸糊袋里,正面写着“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袋”,祭拜后烧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共同的祖先崇拜活动。

3.吃节令食品

比如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下元节也有属于它的饮食习俗。这个节日落在了农村的收获季节。一些蒲县民间做豆腐炒菜。他们还用新谷磨糯米粉做薄煎饼。包素菜馅心,油炸成“影糕”、“葱饼”、或香润可口的油炸食品团子,然后当作供品在大门外“斋天”。

4.注意事项

家中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沐浴后,着合适的服饰,在洒扫干净的家中摆好几案,上面放上鱼肉、水果为祭品,略备祭酒。在下元之夜,焚香、祭酒,纪念祖先和逝去的亲人。如家中有院落,在月出之后于院中进行更好。祭拜时,可根据被纪念者的身份采用适当的礼节。

篇6:介绍家乡节日作文

这个千年古镇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欢乐气氛。香酥流油的腊肠挂起来啦,红红火火的对联贴起来啦!孩子们试新衣,放鞭炮,炮仗声此起彼伏;大人们蒸年糕,做馒头,忙得不亦乐乎!

除夕,二妈就拿着擀面杖忙开了。二妈是东北人,包饺子是她的拿手好戏。不一会儿,一个个金元宝似的饺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痒痒的,学着二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哎,去照照镜子!”妈妈笑着,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你都快成小丑了!”我一看,可不是吗?我的鼻子变白了,脸上也粘了粉,我的双手都白了,我滑稽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我的饺子没有二妈包的好看,但是,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一个饺子里放了一个硬币,谁吃了就会万事如意。

热腾腾饺子端了上来,一家人你一个我一个的吃了起来。“我吃到了。”原来我的那只特殊的饺子被奶奶吃到了。她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孙子包的,祝我们全家万事如意呢!”“干杯!”亲人们互相祝福着,家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快来舞龙!”大年初一,二伯伯一早就把我叫起。只见早晨的清雾中,两条长龙若隐若现,仿佛把我带到了仙境。雾渐渐散了,锣鼓越来越响,“锵锵起锵起,锵锵起锵起”原来是镇上的舞龙队来给人们拜年了。绿色的长龙在锣鼓点中忽上忽下忽右。长龙一会儿仿佛要冲到九霄云外,一会儿仿佛要潜入一望无边的大海。舞龙的叔叔虽然满头大汗,但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看龙的人们连连称赞:好!好!好!一位时尚少年,踏着滑板车在龙的下面钻来钻去,给舞龙这一传统节目,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这时,锣鼓点停了下来,两条长龙盘成了一个“8”字型,中学生作文《家乡的传统节日作文》。领头的喊:“万事如意!恭喜发财!”舞龙的叔叔大声和着“好!”“虎年大吉!”“好!”美好的祝愿在清晨的小镇上传得很远很远。

舞龙队刚表演完,穿着大红长袍的财神爷就粉墨登场了。只见他头戴着华美的帽子,一手托着一个金色的宝塔,一手伸出在屋外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后又走进屋子,把抓着的拳头开。哦,这大概就是财源广进吧!这时人群里有人喊:“滚一滚,滚一滚!”财神爷立刻在地上滚了起来。“财源滚滚!,财源滚滚!”欢乐的人群沸腾了!

夜晚,五彩缤纷的烟花尽情绽放,远处,一盏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带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飞向远方……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按照风俗习惯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吃月饼表示全家团圆的意思。

篇7:立夏习俗介绍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 。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

立夏这日,人们煮好鸡蛋,有的地方还特地用红茶或核桃壳煮蛋,称“立夏蛋”。将蛋放入用彩线编织的蛋套中,相互馈送。或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子们斗蛋为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还有的地方,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篇8:节日过后应如何“收心”

每当节假日过后, 尤其是春节过后, 员工的精神通常会处于比较“松懈”的状态, 在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警惕程度以及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往往会随之降低, 容易因此引发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那么, 在节假日过后, 尤其是春节过后, 企业应如何使员工尽快“收心”, 在工作中提高警惕,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确保安全生产?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节日过后应如何“收心”。

近期话题征稿

如何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作为一项新增加的内容, 明确提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 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那么, 作为生产经营单位, 应采取哪些措施, 如何加强监督考核, 才能保证本单位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的有效落实?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3月25日)

如何看待基层安全管理的“严”与“柔”

对于企业基层安全管理, 有人认为, 必须要通过“铁面孔, 铁手腕”“严惩重罚”等“严”的方式来管理、约束员工的行为, 才能促使员工遵章守纪, 否则“三违”现象很难消除。但同时也有人认为, 应该通过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采取“情感管理”等“柔”的方式给予员工更多人文关怀, 才能更容易让员工接受, 从而更好地保证安全。那么, 应如何看待基层安全管理中的“严”与“柔”, “严”会不会导致员工抵触?“柔”会不会纵容违章?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4月24日)

如何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月”的作用

1月2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2015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15年安全生产5项重点工作。其中指出要以“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为主题, 组织开展好全国第14个“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集中宣教活动。那么, 应如何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月”的作用, 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安, 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希望大家积极讨论。

(截稿日期:2015年5月25日)

篇9:习俗是如何改良的

在这一问题上,实际矛盾的是人的内心需求和安全、污染的抵触。这一矛盾是实际存在的,所以呼吁行政力量进行禁绝就变得复杂而微妙。其实,不光鞭炮,连春节也是度尽劫难才在今天焕发生机。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立法决定自公元1912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保留公历新年的同时,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全国例行放假。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以公历12月31日为除夕,1月1日为新年,1月15日为元宵节,要求“废除旧历新年,不许放假”。

“文化大革命”对春节的革命似乎来得更猛烈一些,1967年,春节再次成为了革命的对象。1月25日,上海的《解放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发表了一个名叫章仁兴的造反派成员提出“春节不回家”的倡议,并在配发评论中写道:春节算得了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之后,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跟进,用“读者来信”和“倡议书”来“代表”民意,人民日报也刊登了“五十七个革命组织”联合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开展群众性夺权斗争的倡议书。仅仅4天之后的1月29日,中央便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在北京火车站,宣传车反复广播该通知,许多准备回家探亲的人甚至退掉了已经买好的返家车票,持续了十余年的“革命化春节”拉开了序幕。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春节,承载了民众心理、联系着中国人的情感,当然无法轻易扭转。一遇时节自然会再度破土而出,但春节的复兴,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事情了。1979年1月17日,仍然是读者来信,但这一次发声者换成了《人民日报》:《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预示着春节的回归。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实际上,以脱离民意基础的行政方式禁绝燃放鞭炮,既反映了对个体权利的蔑视,同时也是试图对社会观念、社会习俗的连根铲除。但即便革命是强大的,终究拗不过人心的坚持。前几年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到几年之后的开禁,不过是春节在上百年时间内几度劫难的具体而微的重演。

但人心是善变的,习俗虽然强大,却远非人们想象中那样固执。只要顺应人的需求,顺应经济和社会的规律,习俗的改变远比人们想象中来得容易。

现代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在娱乐市场上不断竞争,京剧败给了流行歌曲,绘画败给了摄影,虽然鞭炮带给人们难得的“年味”,但前段时间社会舆论对PM 2.5的反复讨论却猛烈地冲击、动摇着人们对鞭炮的态度,已经让人心出现了变化,习俗的根基在不知不觉中被侵蚀掉了。起码,现在关于鞭炮的争论已经从官民之争,变为了民间自发的争论。几千年未有的“戴着口罩放鞭炮”的独特画面出现已经意味着人心的迅速变化。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就是,今年放鞭炮的明显变少了。如果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趋势不仅仅出现在今年,而且在更长时间范围内也存在这个趋势。20年前,从除夕直到正月十五延绵不绝的鞭炮,到现在变为多集中于除夕之夜。如果说几千年前的古人害怕年兽而逐渐形成放鞭炮的习俗,那么现在,出于对PM 2.5的恐惧,出于对环境的保护,逐渐放弃这一习俗,又何尝不能看作一种新习俗的逐渐形成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应该更加耐心一些,给习俗—些时间。

如果顺着这个问题延伸开去,不难发现,虽然革命化的禁绝春节与鞭炮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但是,顺直社会人心迅速变化的改良却远比人们想象中来得容易。从这个角度看,小小的鞭炮如此,更大的经济体制也是如此。那么,治大国若烹小鲜,社会政治的运行之道,其实也同样如此。

篇10:元宵节庆习俗介绍

元宵节庆习俗介绍

1.张灯结彩

元宵节一到,人们都有张灯结彩的习俗,所以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宵节张灯起源于汉初。那时,正值佛教自印度(或说西域)传入,东汉明帝刘庄十分笃信佛教,知道在印度有燃灯习俗,故曾下令燃灯表佛,并亲自到佛灯寺燃灯。佛教利用元宵节俗,扩大了自身的影响,融合了佛教习俗。到唐代,元宵节由挂灯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因为节日需要灯的人特别多,其制作工序繁杂,于是制灯与售灯的“灯市”应运而生。京城灯市“作灯轮高二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明皇李隆基令人制作过高达一百五十尺、三十间大的灯楼。灯楼上挂着珠玉、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杨贵妃的二姐韩夫人令人制作的灯山“百枝灯树,高十八尺,竖之高山,上元之夜,百里皆见,光明夺目也”。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唐明皇时元宵节所制作的灯规模之大。正如诗人崔液所呤: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到了宋代,灯节更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凡。当时有人以五色琉璃巧妙制成各种奇异灯形,灯上还绘有花卉百鸟、山水人物。为了鼓励人们到御街观灯,朝廷甚至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前呼后拥,比肩接踵。《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还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种,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古代元宵节比之今天要热闹得多。隋代京城在宫门外,准备的戏场长达八里,歌舞者多达三万。唐代把观灯的时间延长为三天,而且是法定假日,各官署都停止办公。宋代规定的放假时间为五天。明代的灯节时间最长,是从正月初八挂灯,直到正月十七才落灯,百姓庶民都倾城出动,成为一年之中街头最为热闹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笔下的“火树银花”,原来就是出自被称为绝唱的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这首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中。

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游戏习俗外,还流传着一些轶闻趣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就是出自元宵节。相传,宋代有个叫田登的人,会考当了州官,为了避“灯”与“登”同音之讳,他骄横跋扈,不许老百姓说“灯”,“点灯”只能说是“点火”。这个田登上任当了州官不久,在元宵节时,贴出布告上写:“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于他平时胡作非为,人们根本不买他的账,针对布告便讥讽他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另一个故事是,公元1115年,居住在东北松花江中游的阿什河女真族建立了金国。1124年,有个中原的和尚被掠到金国,恰逢上元佳节,这个和尚就制作了一个大球灯,用高竿升挂起来。金都人从来没有见过这玩意儿,都十分高兴地前来赏灯。这时,金国的皇帝吴乞买也来观看,他惊讶地问群臣:“这个亮亮的玩意儿是什么东西?是不是一颗新出现的星星呀!”群臣将这盏灯球的来龙去脉向他做了禀报。恰在这时,发生了一场被掠在金都的其他汉人哗变事件,吴乞买便把这盏灯的升起与之联系起来,错误地认为这盏灯是聚众闹事的信号。由于他的无知,下令杀死了这位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东北的无辜和尚。后来,他迁都北京,才懂得了中原庆祝灯节乃是一种节日习俗,根本不是什么哗变信号。后悔之际,他也开始大张灯火,大闹灯节。

花灯在争奇斗妍中不断发展与翻新,到明清时,北京王府井大街和前门外厂甸一带,都曾开设了灯市,悬挂各式各样的花灯,且以诗谜贴于灯上,供观灯游人猜射,谓之“春灯谜”。其实,花灯最早只有宫中和京师达官贵人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借以炫耀门庭。后来,民间富户也相继效尤,灯市就应运而生。随之民间也买灯、挂灯、赏灯,久而久之即成为习俗。后来赏灯发展到赛灯,如在杭州举行全国灯赛,福州与苏州的花灯被评为上品,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有诗曰:

春灯绝胜百花香,元夕纷华盛福唐。

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

这是描写当时福州与鳌山的盛况。这些福州花灯“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澈心目”。福州、苏州的花灯在宋代就很有名,种类也多,如万眼罗灯,是在罗帛上剪镂百花等极精巧图案,点燃灯烛,透出万眼。还有安徽的玻璃灯,其骨架是用玻璃制成,点燃后,明亮无骨,所以当时就叫“无骨灯”。宋代还有一种走马灯,宋人对其作了生动描写,“飙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走马灯至少发明在1500年前,它的奇妙在于自动化。由于灯罩的旋转,画在上面的马宛如在不停地奔跑,故曰“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的关键部件,是放在蜡烛上方的一个纸轮。由于蜡烛燃烧,周围空气变轻而急速上升,引起灯内空气持续对流,这股热空气推动风轮绕轴旋转,带动与纸轮轴联在一起的灯罩“拥骑飞绕”。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

谓之灯节,当然必须有灯。对于元宵之灯,我国历代诗人也竭尽咏歌之能事。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在元宵之夜诗兴大发,曾有盛赞元宵灯会的绝妙诗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元宵节的花灯品种繁多,五光十色,应有尽有,如玲珑剔透的熊猫灯、狮子灯、老虎灯,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武松打虎、孙悟空大闹天宫,还有民间年年都有的龙灯、云灯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的灯节会更加绚丽多姿。

2.闹元宵

元宵节突出的特点是“闹”,而且是晚上“闹”。众多的群众游乐内容,都是在“闹”中取乐,以“闹”逗人。这一晚上,举国上下,长城内外,都在闹元宵,这一夜是一个难得的狂欢之夜。顾禄《清嘉录》“闹元宵”条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交,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

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清代的闹元宵主要是指元宵节时的一种乐鼓游行活动,正如清代范来宗《锣鼓》诗描写的那样:

轰连爆竹近还遥,到处喧阗破寂寥。

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元旦过元宵。

太平响彻家增乐,开道声稀巷转器。

取次春风催劈柳,卖饧时近又吹箫。

以乐舞锣鼓为主体的闹元宵节俗,据一些资料记载,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鞭炮声齐鸣,百里灯火不绝。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吟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描写了元宵节夜繁华熙攘的动人情景。在这灯月交辉的夜晚里,似有一位美丽多情女子,却自甘寂寞,独立于冷清之处,词意蕴藉深厚,别有寄托,耐人寻味。元宵灯夜,男女青年倾城出动,这也给有情恋人提供了相见良机。唐宋时,闺中女子一向禁止外游。《女

论语》“立身章”中曰:“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塞,出必掩面,窥必藏形。”这些规定,男女不得在一起,女人不得向墙外看,不得走出庭院,如果走出庭院则必须掩面藏形。也就是说,妇女只能在家围着锅台转。这些封建礼法从多方面束缚了妇女的手脚,但到了元宵节,可以开戒或弛禁。青年男女盼此良辰,乘机相约、幽会,结伴出来观灯看社火,在灯火稀疏之处,郊外名胜之地,都有深闺妇女的芳踪。宋晁冲之《传言玉女》词中描写了元宵夜一对男女相会的情事: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词中的女子,约定与男子在元宵夜相会,把元宵之夜看成是他们传达爱情的最好机会。宋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词中亦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缠绵悱恻的元夕词,正是描写当年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真实写照。词中反映了一对情人的爱恋之意:去年元宵节的时候,灯市如昼,我与你在黄昏时候幽会,一时诉说不尽胸中的爱慕之情,当时月亮爬上那柳树梢头。今年的元宵夜,月亮街灯依旧,可是我却没有再见到你,忧思的泪水落满衣袖。有人说元宵之夜是中国的情人节,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元宵灯俗自形成以后,一直备受重视,不但民间一般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地充街塞巷,连司马光的夫人也要到市上去看灯赏景。司马光惊奇地问:“家中有灯,何必到市上去看?”夫人说:“我还要看游人。”于是司马光笑着说:“难道我是鬼?”可见那辉煌绚丽的灯海和如云的仕女,鼎沸的笙簧声,是何等引诱人心!正像南宋女诗人朱淑真《元夜》中所描写的“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一样。

那么外面又是如何个闹法?听一听山西五台灯歌中的《五女观灯》,你就明白了:

正月十五好热闹,家家户户把灯瞧,叫一声张大、刘二、三嫂、四嫂和五嫂,咱们五人商议好,快快换上新花袄,背转丈夫把灯瞧……上了灯桥用目观,十二盏龙灯点全了,天上灯云头吊,蝴蝶灯空中绕,莲花灯瓣开了,走马灯来回跑,喜鹊灯树上叫,兔子灯遍地跑,老虎灯沿山绕,绣球灯手中抛,玉花灯壁里瞧,好一个狮灯笼一身身毛,猛抬头观天灯挂,买卖人挂起公平灯。独行千里灯一盏,二仙传道二盏灯,三战吕布灯三盏,四马桃花四盏灯,五子登科灯五盏,南斗六郎六盏灯,北斗七星灯七盏,八仙过海灯八盏,九天仙女九盏灯,十面威风灯十盏……

此歌歌词共分四段,各段同唱一个曲调。据说,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元宵节曾唱过的民歌。

3.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传说,早在黄帝时代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龙作为中华民族想象中的神物,早在五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把它创造出来了。何谓龙?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龙,其实是一种传说中的灵异物。但在古人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我们都自称是龙的传人。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把龙看做是“四灵”之一,是能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四季平安的神物。那么,用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舞龙的表演反映着中华先民的多种观念:或者是表示欢庆,或者是祈求年年丰收,或者是舞龙求子。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湖北武昌正月有舞龙祈子之俗:

正月十三至十五为龙灯期,俗称之弄龙。龙竹制糊以彩纸,连多数竹环成身。身内有灯座,下有柄,人持柄而弄。昼则身披彩衣,夜则具灯火,鼓乐随之。按户循行,户必奉香礼之。年中生儿必挂红于角,供以三牲。求子者往往许旗炮,弄龙人遇富户必盘绕多时,以耗鞭炮,富者亦是奖大励之。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生了儿子要感谢龙,没有生子的要向龙祈求。湖南长沙亦有类似习俗:“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遇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绕行一周,谓之麒麟送子。”在秦晋交界的河东一带也颇盛行此俗。每到正月十五闹龙灯时,龙身上骑一手举纸花树枝的小孩,伴以花鼓乐队,走街串户。每到一户,引龙者喊道:“麒麟送子。”宅主便出迎,敬引龙者一杯喜酒。引者送纸花给宅主,宅主接纸(子)后,以送封还礼为谢。

舞龙发展到今天,常见的有纸龙、草龙、绸龙、竹龙。有用木板或铁架连接的节节龙,有单人与双人龙。每条长龙由11人或13人组成,最长的由百人组成,在龙前面都应有一位手举绣球者引诱着龙去扑抢、玩耍。戏耍的主要动作是模仿想象中的蛟龙扑抢宝珠的形状,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摇头,或摆尾,或盘旋,或腾挪,可在不同大小的场地上表演不同规模的花样动作。在表演时,都有锣鼓在旁边按照龙舞步姿助威。

舞龙之所以又称舞龙灯,是因为舞龙和花灯是分不开的。有的地方,龙头本身就是一盏灯;更小的地方,在舞龙的同时,周围就有不少的彩灯助威。如果是晚上,除了周围是一片灯火辉煌之外,还要“放花”。所谓放花,就是将装在若干竹筒或铁管中可以点燃的礼花,在不同的方向,同时喷射在龙身上,舞龙者则以最敏捷的速度和蜿蜒盘旋的动作,将四面八方喷射而来的火花挡在龙身之外。沾在身上的火花越少,表明舞龙者的技艺越高。这种火花如果是大量地集中在龙衣的布幅上,会把整条龙烧得千疮百孔,表演者如果动作不协调,或技艺较差,或是掌握时间没有恰到好处,最后此龙就被烧得只剩下一个骨架。每到此时,舞龙者仍是个个精神焕发,被观众视为英雄一般。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地方干脆就把它叫做火龙或烧龙灯。

篇11:浙江中秋习俗介绍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时候,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八月十六过中秋

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南宋宁宗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今宁波)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今杭州)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

有一年,中秋节前夕,史弥远因处理朝廷公务,迟了一天,骑马急急赶回明州,行至中途,因急于赶路,马又失蹄,坐骑受伤,只好回宿绍兴。等到第二天赶到明州,已是八月十六日了。

史弥远心中非常苦恼。因为年年中秋,都如期赶到,今年中秋迟了一天,不能与民同乐了。谁知明州的百姓,在八月十五那天,从早思盼到夜晚,还不见史弥远回来,就一直未过中秋,等着他回来。直到八月十六日,史弥远赶到,才一起欢欢喜喜,共庆中秋佳节。从此以后,明州百姓就把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的风俗,改为八月十六日。一直从南宋延续到现在。

风俗习惯

在浙江书坊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这一天,书坊人都会把村里每一口井清洗一遍,然后放入茶叶和小鱼,这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书坊早先叫做书林县,在市街边有一家豆腐店,店主姓邝,三十多岁,人们叫他“邝豆腐”。邝豆腐店门口有一口水井,这水井泉水多,夏天冰凉,冬天温热,喝进口里,甜甜的,干旱年间也从来不会干枯。

那时候,书林县出了两个蛇精,一公一母,常出来危害人畜,当地人请了法师,把两个蛇精赶跑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两个又跑了回来。

有一年八月十五,邝豆腐很早就起来做豆腐,突然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两个人在说话,他觉得很奇怪:这么早就有人,是买豆腐还是挑水呢?那说话声越来越近,就听到一个男的声音说:“我们这些日子被害苦了,整天躲在洞里。”一个女声说:“他们会请法师来赶我们,非想个办法害死这些人不可。”

邝豆腐从门缝中一看,看到两个蛇头人身的`家伙,心想:这不是被赶跑的两个蛇精吗?正想看仔细些,朦胧中,只见那两个蛇精把头深深地伸到豆腐店门口的水井里去,好久好久才把头退出来。

这时,天亮了,再过一会儿就有很多人来挑水,邝豆腐知道,那两个蛇精一定是向水井里放了毒,要毒死书林县的人。

邝豆腐想了想,从家里拿了一块门板,将门板盖住井口,自己坐在门板上,他不让人家挑水去吃,免得被毒死人。

过了一会,天已大亮,挑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看到邝豆腐坐在井口上,就问:“邝豆腐,你怎么把井霸住,不让我们挑水?”邝豆腐说:“这水有毒,今天两个蛇精在井里下了毒,你们不能喝这井的水。”人们听他这一说,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大家闹哄哄的。有人说“蛇精早被赶跑了,你是看到今天过节,挑水的人多,你没法做豆腐呀?”听人家这样说话,邝豆腐只急得满脸通红,大家看见更以为他是说假话,有的人已动起手来,把邝豆腐从门板上拉下来,邝豆腐见大家不相信他,便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吵闹,我说这口井有毒,你们不相信,那就让我先喝三口,如果没事,你们再挑吧。”说完从井里吊上一桶水,他伏下身子,把桶里的井水连喝三口。

渐渐地,大家看见,邝豆腐的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青,两眼翻出来,倒地没气了。

邝豆腐死了,人们知道错怪了他,是他救了满街人的命,所以就把豆腐店改建成一座庙,塑了一个面色铁青,两眼突出,左手握拳,右手拿金锤的邝豆腐金像,把他叫做“神周佛”。

后来,每到夏历八月十五这天,书坊人都要把邝豆腐的神像抬出来游街,并且把书坊的每一口井上上下下都清洗干净,放入茶叶是为了解毒,放入小鱼是为一旦有妖怪放毒,那小鱼就会死去,人们也就知道了。


上一篇:广外大王文心教授解读英语魅力下一篇:读书演讲比赛规则及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