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2024-05-01

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通用9篇)

篇1: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甘洛民族小学寄宿制管理员职责协议书 宿舍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配合好政教处共同搞好宿管工作。

1、每天早晨督促本宿舍学生按时起床,准时去指定地点参加早锻炼。如没有参加早锻炼的,问明原因,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指导本宿舍学生认真搞好寝室卫生工作。

2、每天上、下午全面认真检查各寝室的卫生工作,坚持标准,合理评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如有扣分的寝室及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并及时报修本宿舍水、电、木维修工作。

3、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如帮助学生配钥匙等),教育学生节约水电,爱护公物,如有损坏公物现象及时发现,及时追查,及时教育,并视实际情况责令有关学生作必要赔偿,同时报修。

4、妥善及时处理学生在宿舍中的偶发事件,一般矛盾自行解决,重大问题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协同解决。加强防范意识,注意宿舍安全,做好每天值班工作,经常教育学生提高警惕,防盗、防窃,要妥善保管好各自的物品,如发生失窃事件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汇报,并积极配合,认真查处。

5、晚自习学生回寝室后进行点名,点名结果反馈给当日值日领导;每天晚上熄灯前提醒学生做好睡前准备,并要求学生按时上床。熄灯后,不断巡视,认真检查各寝室纪律,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待学生入睡为止。配合学校认真搞好文明班、文明寝室的评比工作,在每天检查基础上,定期汇总数据,及时向行政值周领导汇报,并力求准确。

6、如有学生在宿舍中生急病,宿管员负责护送到医院看病,并与班主任、家长及时取得联系。

7、住校生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实行房间登记制度,督促学生不得自行调换床位、房间。

8、外人进入寝室,实行来访登记制度,随便闯入不听劝阻者,管理员有权制止,必要时交学校处理。

9、不准男生或女生随意进入对方寝室。

10、寝室内公物不准带出公寓,严禁学生将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带入公寓。

11、课间不准学生及来访者进入公寓;住宿生夜间迟归者,必须说明情况登记后方可入内。

12、学生放假期间经常检查寝室门、窗、水、电是否关好,发现学生有损坏公物者要及时处理、上报。

13、上班期间不擅离岗位,并做好寝室公共部分的卫生工作。

14、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带领保安人员一并搞好学校安全维稳工作。

此协议一式二份,学校保留一份,本人一份,以上工作纳入教师绩效分配管理。

学校校长(签字)

管理员:(签字)

甘洛民族小学校

2012年9月1日

篇2: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在我人生记忆的花园中,开着各色的花儿,每朵花儿里都有着一个不同的故事。那萦绕着心灵回忆,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着,回忆那快乐的事。

快乐的回忆,一款好玩的拼图小游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的回忆,年轻时的童年乐趣,恋爱后的美好相爱时光,等等,这些画面都是值得珍藏回忆的。某一时刻,我们会莫名的痴呆,傻傻的望向远方,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不是我们傻了,而是我们正好被某些回忆触动了心弦,无法自拔。现在有一些美好的图片散乱了,需要你来帮助他们拼完整,来试试吧!

成长的脚印冬去春来,我已经在这个世界里度过了差不多60个春秋了。50多年前。我呱呱落地,喊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声音。从此,无数的快乐也就来到了我身上,我也选择了开往快乐的列车。快乐与人总是擦肩而过,而我,学会了怎样捉住快乐,不让它白白流走。记得初次踏入教师的工作岗位大门,我觉得很陌生,有点害怕,也有点高兴,害怕的是我在这„„。

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历了30多个春秋,我有幸在这30多年时光的流逝里,听到了自己与孩子们一道成长的足音,品尝到了成长中的磨砺与快乐。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许多非常深刻的画面,许多孩子许多故事早已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我最美好的回乙。

记得那年我为人师,领导分配我到甘洛最北边的一个小学任教,一上班就教四年级,我班来了这样一位小男孩,至今还记得他来班报名,我看到的情景: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矮矮的个子,他好奇而不安地移动着脚步,来到教室的门旁,背起手,脑袋慢慢地伸进门里向教室张望着。这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叫阿木**,不仅样子惹人爱,说话也惹人发笑,总是一副大人腔,老是一本正经的。就是这么一个“小不点”性格却很倔强,只要他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一年的共同生活,我与这位倔男孩结了下深深的师生情。

学生报到后,我为这些孩子们开了我和孩子们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班会。班会上,我很着重地向这些孩子们宣布:“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师生了,我们不仅是师生还要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共同管理好我们这个可爱的集体。并亲自把你们送进中学的校门。”在这之后的一年里,我与这些孩子已有了很深的感情。转眼之间,孩子们将升入五年级,由于学生生源太多,孩子都面临重新编班。因为我刚参加工作,经验少,阿木**的妈妈怕我带不了解个倔强的孩子,就决定选择其他的班级,开学那天,妈妈带他到新班报到,在校园里,任凭妈妈怎么劝怎么拖,他也不肯挪动半步。妈妈拧不过他,只好答应还到我的班来。妈妈一松手,他就一路小跑,歪着头,眨着那双调皮的大眼睛来到我眼前,一边喘气一边得意地说:“老师,我没忘记你说过的话,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我喜欢咱们班,我不会离开你。”看着他天真稚嫩的笑脸,我这个当老师的竟然一时被这个脬嗅未干的孩子近乎幼稚的举动感动了,心里暖洋洋热乎乎的,便一把把他搂在怀里。在我需要得到别人认可与支持时,一颗童心,一个可爱的孩子给了我温暖的安慰与鼓励,从那一刻起,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为了我带的孩子,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愿意,真诚地关心、热爱他们„„

升入五年级后,我和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可是,有时也有让我下不来台的时候。有一次,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表扬了几名读课文好的同学,却忘记了表扬他。下课后,他小脸一绷,斜着眼睛看着我,嘟嗜嚷嚷地说:“老师,我读的也挺好,为什么只表扬他们没表扬我?你偏向他们。”听他这么一说,有许多同学也围了过来,我想,当老师的可不能在这么多同学面前认错,那可是丢面子的事儿,便想方设法辩解。没想到他却较起真来。我见说服不了,就扭头朝教室外边走去,没想到他也跟着出来了,我在前边走,他在后边跟。我停他也停,像个粘豆包,怎么甩也甩不掉,我急中生智,赶紧来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才扭过头对着跟过来的他说:“好吧,算我不公平,下次一定注意!”他听了委曲的脸立刻烟硝云散,扔着腿撒着欢跑开了,看着他跑远的背影,想想自己的虚荣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升入六年级后不久,他因生病落了许多功课,所以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我也没太在意。那天,考试成绩公布后,就提前下课了,想让同学们轻松轻松。我正要随着同学往外走,这时却听见教室里有断断续续的抽泣声,我想是不是他?急忙转向他的坐位瞄去,果然是,只见他伤心地坐在那儿。泪珠不住地从那双大眼睛里涌出来,双手不停地翻弄着卷子。我全明白了,走过去。

问:“怎么了?被一张卷子吓哭了?这可不象男子汉。”

他立刻把卷子塞进桌格。

我接着说:“一次考试说明不了什么。再说,这个结果是因为你病了,拉了功课。我相信你一定会追上来的。我和你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你落下的课全包在我身上!”

他抬起头,打量我半天,半信半疑地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们一言为定!”

他像有了主心骨,竟破涕为笑和我商量起怎么补课的事来。经过师生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终于赶上来了。班会课上,我在同学面前对他刻苦学习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他听了略带羞涩地望着我,向我打了个“胜利”的手势。由于他学习、做事认真是在班级出了名的,所以同学都纷纷选他当语文组长。这下可把他乐坏了。工作起来简直比老师还负责任。他专门订一个本儿,本皮上写着:“阿木**专用”。小本里亲自用格尺打好记录作业的表格。每天都详细地记录着同学的作业情况。有一次,一位同学忘记了写家庭作业,他立刻认真起来,毫不客气地把那位同学撵回家写作业去了,直到把作业交上,才算完事。因为他认真,所以有时同学们干脆称呼他“阿木老师”。而他有时也笑嘻嘻地答应着。

到了六年级最后一期,他演然已成为我管理班级的“军师”。因为班级的某件事,我们师生虽然经常唇枪舌剑,但最终总能化干戈为玉帛。彼此都很信任,很了解。我们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实实在在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愉快地渡过了最后半年的小学生活。

在我们共同成长的2000多个日子里,平时的点点滴滴无不流露着师生之情,流露着师生之间的执爱。

每到教师节,他总是用平时舍不得花的零用钱为我买些小礼物。记得有一年教师节,他来看我,我没在家,他就把买好的几个大桃子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大门口台阶最显眼的地方,又用砖头在大门写了一句留言:“您的学生阿木**到此一游!祝老师节日快乐!”我想这句话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安慰。

在这里我也要说:“孩子,我与你一样,因为我们是朋友。永远地祝福你。”

从我与一个孩子的经历里,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在哪所学校,都是与孩子打交道。工作虽然平凡,但很神圣。一个孩子的命运可能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那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我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讲讲道理那么简单。与学生相处,要设身处地,因为他们各方面还很稚嫩。所以当他们遇到困难要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当他们取得了成绩与荣誉时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发现我们自己不对的时候,也要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那么在你给予的同时,也一定得到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快乐与真情。” 我塑造了学生,学生也塑造了我。

人虽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会越来越多,也许是我们成长的表现吧,也可能是身上的责任日益的加大,总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找上门的,所以我们不要去害怕这些事情的发生,要面对这些,不要去逃避.回忆过去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变的开朗起来,心情好的时候我们的经历也是旺盛的,我们工作的时候也是有精力的.处理问题也是有准确的判断的懂得回忆,学会开心.快乐的学习怎么样生活,怎么样面对我们的人生,怎么样去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让每一幅喜悦快乐的回忆在你的脑海中闪现.留下美好。

做一名教师容易,如何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可能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结合自己做教师的经历,我认为要做一名快乐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敬业

敬业精神源自对工作的信仰,要对工作有满腔的热情、崇高的信仰,要把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教师认真负责的教育影响下,才会养成认真严谨的品格,自己在认真细致的习惯中成就大事,学生信任你,学校信任你,家长信任你,你才能授以重任,打造事业发展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会看到小我的作用,原来“小我”也可以成为参天大树,“小我”也会被学生需要,被学校需要,被社会需要。

二、要乐业 乐业就是教师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的前提下,对专业工作表现得从容自在,心甘情愿,毫不勉强。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在多少没有工作的人眼中,拥有一份工作,就应当快乐,让其羡慕。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从教育生活中发现教育的乐趣,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善于思考的人。操场上童真的嬉戏,会把你带回童年,追忆童年的趣事;课下,学生把你包围起来,不停地问个“为什么”你就会感到被尊重的感觉;生活里学生的一句问侯:“老师,你怎么了?有病了吗?要不要看医生?”让你享受到被小大人关心的幸福„„

三、要勤学

“勤能补拙”、“学海无涯勤为径”。上帝赋予每个人共有的生命权利,不同的人却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但乘上教育的帆船,都定位在教育这同一起跑线上。如何让自己乘帆顺畅,一路遨游,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顺水行舟。

然而,繁杂的教学任务占去了我们白天的所有时间,就应该向一句成功人士的话那样:“白天图生存,晚上图发展”利用零散的时间向书本学习、向名人学习、向网络学习。

四、要创新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国家要创新,民族要创新,自己更需要创新,在困境中超越。

在教育生涯中,一成不变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我们要服从组织的安排,领导的吩咐,要敢于接授任务,敢于向困难挑战。每一次接受,或许就是一次阵痛,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但正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以后,让我有机会走进学生当中,发现学生的可爱,才能享受到做班主任,管理班级时的快乐,那是自己工作的地方,快乐的源泉。让我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磨炼自己,才有机会成为优秀教师中的一员,让我有机会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做一名教师容易,要做一名快乐的教师,我们就要用心去做,用情去做,用生命去做,我们就会快乐,我们就会幸福!

最近,在繁忙的教学工作的空隙,我常常会不由自主的从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倦怠,这时我就会问自己:“难道你开始讨厌自己一向热爱的教师事业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不快乐。如果去问一问所有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你快乐吗?我想,绝大多数的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任何一位一线的教师可能都能说出很多的理由。下面就分析一下我所了解到的影响教师快乐的一些原因。

一、来自社会的因素。

虽说教师也是社会的普通一员,但其实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所以,认为教师必是一个高素质的模范公民,是不能犯一丁点儿错误的完人。结果导致教师偶尔的行为闪失就会遭到周围舆论的强烈谴责。其次,现在的学生大多是基础差(这无可奈何),孩子的未来是家庭唯一的希望,孩子的成绩是家长最最关注的,因此,家长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这无可非议)。这无疑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殊不知影响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殊不知教师与家长在某些问题上的观念和看法可能会有差异。第三、由于中国人口多、社会转型、科技发达、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样对在职教师构成威胁,教师的饭碗也已不再是什么金饭碗、铁饭碗了。再有就是虽然现在不主张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公开排队,不公布各校的平均分,但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也许是唯一的标准就是你的升学情况和你的重点中学录取情况,社会和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也许也是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分数”、“升学率”、“重点中学率”也许是唯一的一把尺度,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谁都难以摆脱它的束缚。教师相互之间分数上的竞争也相当激烈,真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堪重负。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二、来自教师自身的因素。

职称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总体水平的标志,也是教师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且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因此,晋升职称对教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晋升职称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再加上有指标的限制等,致使教师晋升职称难上加难,难免会有一种失落感。其次,新课程的实施,一方面,有一部分教师担心自己更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也许确实有这样的教师已经跟不上了),另一方面,新课程也确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花的时间比过去大大增加,原有的观念、知识确实都已过时,必须加以更新,这些都得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在家庭里,教师也是父母的子女,是配偶的丈夫(妻子),是子女的父母,既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还可能是一家之主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家庭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起早摸黑的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处理家庭的琐碎事务。还有可能就是有一些教师把自己的地位、收入、付出与其他的一些行业、自己的一些同学作比较,感觉自己的付出远大于自己得到的,付出与收获的强烈反差会导致心理失去平衡,觉得社会对他(她)太不公平了,整天心理愤愤然的,怎么可能会快乐呢?

三、来自学生的因素。教师和医生也许是最难做的职业了,一个是育人,一个是救人。如果是在一个生源比较好的学校做教师,虽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但校长和家长的要求就不是一般的要求了,精神压力很大;如果是在一个生源不怎么好的学校做教师,除了承担应有的责任,好好培养学生外,大多数的情况是你巴结得不得了,你再怎么得尽心尽力了也不一定会比得上那些好的学校,你说会有多少成就感呢?再加上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或调皮捣蛋或不求上进或时常惹是生非,甚至与你对着干的学生,既要花费你大量的精力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你不这么做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你班级的整体成绩,还可能经常惹你生气、伤心。如果你是班主任,每天面对那么多学习层次多样、性格各异的学生,不仅有着做也做不完的的事,而且责任重大,生怕什么时候出点什么意外,那就更是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工作劳心劳力了还不一定能让你体会到多少成功的喜悦。

当然,肯定还有好多我没有涉及到的影响教师快乐的因素。仅上述而言,你要想快乐,谈何容易?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国有句古话:知足常乐。也许有老师会说,说是这么说,有多少教师能做到呢?但是不管怎么样,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了要奉献,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让自己奉献得更快乐。所以,在这里,特将我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要真正地了解、正确地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有一个比较切合自己实际的自我期望值。也就是说要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强,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承认自己的不足。要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有时真的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理,想想自己能做教师,总比一般的人强,别人能做的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而有过多的自责。这样,你的心理肯定可以宽慰许多。

第二:要淡泊名利,凡事不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做教师是一定要有浓浓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的,职业的性质决定了你肯定要付出很多、甚至奉献很多。但是,我认为教师的工作真的与其他行业不同,并不是得到了什么名和利,你就是成功的;得到了什么物质的东西就是有了回报;学生都考上了重点学校,你才有了收获。只要心中有爱,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了,就可以了,不必过多地关注结果。如果比比在野外工作的,要庆幸我们常年都不用风吹雨打的;比比现在失业的人,要满足我们的收入还是可以的„„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不快乐呢?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心比心地、宽容地对待学生。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及能力肯定有所区别。学生有时有些过错,我们要有耐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哪个人会不犯点错误呢?想想你孩提时代做学生的时候,难道从没犯过一丁点的错误吗?如果你多元化地、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你就会发现学生可爱的一面;要学会和学生相互沟通,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不要用有色眼睛看待我们的学生,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这样,你就可以少许多的烦恼,快乐自然就多了。

篇3: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一、充分认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成,少数民族学生由分散的家庭生活转入学校集体生活,由分散的家庭教育转入集中的学校教育,这给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以发挥好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和进行养成教育三种功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培德、育智、健体、审美、养习惯、学生存、学共处打基础,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保障学生安全,确保学生健康,提供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寄宿制学校必须牢牢把握的核心问题,也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做好寄宿制学校工作要求与管理相关的所有人都应该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把管理抓在手中,把一切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二、牢牢把握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1.重视责任,规范管理,构建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很多少数民族寄宿学生年龄普遍较小,非常渴望温暖,渴望家的庇护。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宿舍一铺多人,小同学睡的还是高低床,宿舍没有厕所,晚上要到很远的地方方便。学生食堂简陋,没有餐厅、餐桌,学生取饭后只得回教室或宿舍吃饭,学生往往一周才回家换一次衣服,一周才回家洗一次热水澡。因此,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的重视,科学统筹规划,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启动学生宿舍规范建设、设施达标计划;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寄宿制学校管理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寄宿制学校、学生优惠政策。

2.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真正体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在寄宿制学校群体居住,相对于非寄宿制学校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二是寄宿学生远离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应对潜在安全威胁的能力有限,需要学校加以指导,并通过加强管理,消除隐患;三是现在独生子女学生居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对其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和不可弥补的损失。此外,如果出现群体性安全事故,还可能对当地的社会稳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承担着更大的安全管理责任,必须时刻加强住宿管理,搞好饮食卫生,关注学生心理,避免交通事故,做好家校沟通,争取社会支持,让学生一踏进校门,就走进平安。

3.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应注视各个环节、流程上责任到位,使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营造管理规范的氛围,着力提高学校管理规范水平,提倡校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管理规范的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少数民族区域内寄宿制学校整体管理规范的良好态势。

4.注重少数民族寄宿学生良好品格的塑造。

(1)依靠当地文化特色,创建丰富多样的业余文化生活。寄宿学生在校时间长,如果仅仅是单调的学习,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目前很多寄宿制学校派专人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一些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特色的兴趣小组,让他们掌握一两门特长,这些活动既丰富了他们的休闲生活,又能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2)加强寄宿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从事寄宿制工作的觉悟和热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更应将爱的雨露尽情播洒在这些特殊群体身上,首先从校长———班主任——医务人员等各级人员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将学生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将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3)建立寄宿学生档案,开通亲情热线。父母的爱是任何爱都无法取代的,孩子们需要父母的安慰,需要倾听父母的教诲。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更应关注亲情教育,详细了解和登记寄宿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情况、身体情况、家庭住址、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等,建立专项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通过“亲情热线”和“教师热线”等渠道让学生和父母、班主任与监护人通过电话或网络随时取得联系。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应该不断探索对寄宿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最佳切入点,通过跨文化交流、融合挖掘少数民族学生潜能,展示少数民族学生特长,为学校打造特色品牌,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培养出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近年来,寄宿制学校基本覆盖了少数民族地区,且覆盖面还在逐步扩大,但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建成,少数民族学生由分散的家庭生活转入学校集体生活,由分散的家庭教育转入集中的学校教育,这给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4: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寄宿制 管理 机制 民族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214-01

“学校布局调整,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客观地说,“合点并校”,加大寄宿制学校投资建设,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力度和广度,有利于农村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快速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1 实施三全管理,谋划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具有综合性、全面性、长期性,管理的内涵极其丰富。在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要从“三全”管理(即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全员管理)模式入手,健全管理机制: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的心理特征、生活习惯、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实施全面管理;强化师生爱国主义教育,这根弦始终不能放松,必须教育师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促进和谐,保持稳定,是民族地区教育长足发展的政治保证;加强学生在校内外情况的摸底调查与全面引导相结合的过程管理,并对学生的吃、住、行、学实施全程管理;共建师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实施全员管理;重视学困生的摸底、转化和帮教,注重对特长生的发现、培养、管理,把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审美、社交等方面的管理,实施分类指导、个别谈心和采取措施的管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合力,做到全面教育学生。实施全面、全程、全员管理机制。

2 把握管理方向,建立健全提升教育质量的管理机制

现代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表现为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教育宗旨和培养人的目标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方向,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思想意识、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人,当前民族地区的教育管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和教学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区域性、文化背景、认知观念、价值观念的差异制约着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管理机制。要培养师生的国家意识,要求师生认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接受社会需求,培养爱祖国、反分裂、促和谐、保稳定的思想意识观念。理顺教与学的关系,要求教师好学善教,关心学生生活,熟悉当地民族的生活习俗,并对当地宗教观念要深刻了解,认识民族团结与发展之重要性。要及时培养学生善于学习,把握先学加后教的学习思路。建立健全现代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通过评价目标和指标体系,准确把握学校办学方向,端正办学行为,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导向领航。并要建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长效机制,强化科研意识,明确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明确教育科研与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

3 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寄宿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这就为学校的整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有效管理,是管理重点和难点,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就不可能达到规范、合理、民主、科学的管理目标。比如,寄宿生日常行为规范,寄宿生作息制度,寄宿生卫生要求,寄宿生餐饮制度,寄宿生安全管理制度,寄宿生出入接送登记制度等,做到制度健全,有章可依,依章管理。学校不仅仅要抓寄宿生的学习,还要在思想、纪律、卫生、活动、就餐、安全等方面进行长期教育。重视和加强寄宿生的安全管理,这是寄宿制学校整体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要实行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到出门登记,返校注册,晚上清点人数,确保学生的绝对安全。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寄宿生在校时间长,年龄多在七至十六岁,想家情绪突出,针对这些现象,教师亦要扮演父母的角色,给学生以爱心,多与他们交流沟通,消除寂寞情绪。培养合格的工勤、后勤等服务人员,建立门卫值班制,规范厨房卫生标准,配备医务人员、宿舍管理人员、校警,实行系统管理,保证学生在校的正常生活。在尊重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必须严格管理学生的生活习惯,要求学生要做到生活不拖拉、吃饭不浪费、衣着要朴素、花钱要节省,帮其养成严于律已的良好习惯。

4 多方努力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比如教师梯队断层、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学历不高、能力不强、生活困难、编制偏少、无工勤后勤管理人员和生活指导教师、无保安人员和医务人员、厨师工资无处筹资等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得以长足发展,首先要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寄校教师编制管理机制,要考虑学校地域广,生源分散,需适当放宽教师编制,在教师队伍补充方面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要拓宽教师进出渠道,配齐专业教师;要着力提高现有教师水平,真正找准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师资队伍水平的切入点;要放权于校,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使校长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5 精心组织,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运行机制

班主任队伍是在教导主任的指导下,由学校所有班主任组成的群体。班主任工作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骨干。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要关心他们,放手让他们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为师的榜样。要选择适合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形成班主任队伍的合理性。要建立客观公正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肯定班主任工作绩效;搞好班主任工作梯队建设,帮助年轻班主任的成长,培养教师的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制度和优良的校风,优化班主任的工作环境,正确把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明确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更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工作应当体现出学校工作的科学性、系列性、制度性、规范性和重点性,是学校管理成效的关键之所在。

篇5: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是学校生存和继续发展的核心,时刻都不能放松。管理好一所学校,应该有一种激情和冲动,有一种挑战自我和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学校有了这样一个有激情的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积极投身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工作,构建了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抓教学过程常规工作的落实。

抓教学过程的落实,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我们制定了《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考核评价、教研活动等方面内容都作了具体要求,并对每项内容设置了最低保障线,制定了奖励和处罚条例。并采取了“考核机构常设,随机抽查,每学期多次考核评分,最后综合评定的考查办法。做到学校领导平均每周有一次进课堂听课、检查常规落实工作。考核组人员每学期对本校每位教师至少随机听课一次以上,随机检查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情况两次以上,考查成绩与教师评先、评优优直接挂钩。

二、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为了激励和鞭策教师,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长效机制,制订《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对教学质量进行双向管理:一是对教学质量进行以均量值和平均分绝对值高低进行,同年级、同学科横向比较质量升降的动态评估,;二是以均量增减为依据,同一学科进行纵向比较。并按均量增减程度制定出教师的奖罚办法。

三、狠抓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1、我们以校本培训为载体,转变教师的观念,要求教师平时利用报刊、杂志和光盘等资源进行学习。利用统一教材,定出辅导教师和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

2、深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学期开展骨干教师观摩课2次以上;开展语、数各一次的“人人备课,抽签上课,对比评课”的研究性教研活动;开展了由中青年教师人人轮流上教学研究课,每月语、数各安排一次,每次2至3人,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写出书面评课材料;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3、每学年开展分年龄层次、人人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学校以少先队组织为龙头,定期进行各类活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我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多利用学生生活中一些喜闻乐见的事物,形象、直观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观转变;重视学困生转化和尖子生的培养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反思

讲解:*** 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教师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机遇,教师是新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们迫切更新理念,提高整体素质,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助的新型教研氛围蔚然成风,新课改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比传统教材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联系,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民主关系逐步形成,学生更喜欢数学了。

但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对于成绩,必须给予肯定,同样,对于问题,也必须给予正视。

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思考如下: 1.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此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新课堂与旧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但是一些课堂虽有温度,却没有深度,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更令人担心的是,有些教师非常自觉地拒绝这样的深度: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拓展被当做应试的产物;宁愿要肤浅的热烈,也不要片刻的思维的沉静。2.教师由“独奏者”过渡到“伴奏者”角色错位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3.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

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5.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走进了新课程,成为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对象。这是新课程十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

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

在新课程中,教材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构成部分,教材成为了学生与他人、生活、社会、自然等发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些专家据此把教材比喻成为教学的“引子”,这是对传统教材观的超越。教材是引子,依然强调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基于教材,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停靠点。

第二,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

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然而,情境设置必须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如某教师在讲“两步计算式题”时,课始,创设了去游乐园玩的情境。课件演示:两个学生乘车来到游乐园门口,遇到了“拦路虎”,要求学生闯过“迷宫”才能进门,教师充满激情地问:“同学们有信心闯过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课件显示迷宫图:把算式和正确的答案连起来,连对了就能走出迷宫(只有一题是两步式题,其余均为一步式题)。学生顺利闯关后,教师表扬:“真能干!”追问,“这些题目中哪一题是与众不同的?”从而揭示课题“两步计算式题”。可

以说,这种情境与教学内容并没有任何内在的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外加的一顶“高帽子”。第三,联系实际变成了一种装饰。

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改善学生对知识和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的必要途径之一。然而,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给知识教学所穿的一件“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防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第四,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与教师使命的缺失

本次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应该说,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角度说,这都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对这个过程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强调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在数学课上,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对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富有独特、个体性地来把握这个世界的真谛和意义,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主观性偏差。

第五,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相对于传统教育对孩子吝于肯定、褒奖,过于批评、严厉,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是,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大夸其口:“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这便是误区。

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同样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

传统的不一定都是糟粕,流行的也未必全是精华。传统是继承的基础,承前方能启后,教学教育改革和创新亦是如此。

最后,我想用一个故事作结。“有一个放羊娃,人们问他为什么放羊,他回答:赚钱。人们问他赚钱干什么,他回答:要媳妇生孩子。人们又问他:孩子长大干什么,他回答:放羊。”多么朴实,但又多么悲哀!

篇7: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晨检制度

一、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后(7:40——8:00)由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黄疸、皮肤有丘疹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班主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送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以确保对传染病学生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二、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缺勤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病情了解,并及时上报因病缺勤情况。

三、经医院诊断为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班级进行消毒通风,防止病情蔓延。

四、病好后应持有市级医院的诊断证明上学。

五、要求每位班主任教师随时提高警惕,随时注意学生的异常情况,立即联系家长去医院确诊治疗。确定病情后应立即上报学校卫生室。

六、要求各班必须在间操之前把晨检情况报告到卫生室,要求进行零报告。

篇8: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剧增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大,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 由于受城市教育对农村适龄儿童的限制和农民工经济收入较低等各方面的影响, 致使大多数农村儿童滞留在农村, 没有随父母一起进城学习。2007年,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多万人, 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随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过, 由于精力、知识等各方面的因素, 没有办法教育好孩子, 进而“留守儿童”也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解决不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庞大的“留守儿童”势必会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稳定, 势必也会延缓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中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出口放缓, 2008年中国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5%稍稍回落至10.4%。在全球金融危机中,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国家领导人提出教育兴邦的远大战略目标, 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介绍2005年财政教育支出5161亿元 (教育列支费、基本建设经费中用于教育方面的投入、农村教育附加费等) , 2006年仅列支费一项就比2005年多投入700多亿元。所以, 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国家才会拿出更多资金投入教育, 才能把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学习环境搞好。这是寄宿制学校产生的经济原因。

1.3 教育公平问题的提出

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 而教育公平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公平是影响一国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 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的落后是农村经济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 它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如何来改变这一现状, 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目前雷山县采取的就是一镇或一乡办一所中心小学, 它的覆盖范围不会象城市只有2km左右, 而是达到七八公里, 并且交通极为不便, 所以农村寄宿制小学就应允产生, 这极大提高办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寄宿制学校产生的制度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但笔者认为深层次仍然是经济、社会和制度发展的产物。

2 桃江小学基本情况

桃江小学是一所具有70年历史的乡级中心小学, 共辖桥兑、乌兑、干脑、山湾、干角6个校点, 服务半径为7.5km。桃江小学也是雷山县最典型的寄宿制小学, 全校共有10个班级, 学生375人 (男生230人, 女生145人) , 其中寄宿生含半寄宿生183人 (男生107人, 女生76人) , 占全校学生的48.8%;此校现有教职工21人, 专职教师19人, 师生比为1:19.74。学校现有校舍面积2419㎡, 生均校舍面积7.1㎡。2008年6月27日, 在桃江小学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 我们对桃江小学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3 桃江小学管理现状分析

3.1 教师执教能力情况

学历方面:第一学历, 在19名专职教师中, 中师学历的教师有16人, 占教师人数的84.2%, 中专学历的3人, 占教师人数的17.8%。现有学历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要求教师队伍文化水平也要相应的提高, 采用进修等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 现在桃江小学教师学历普遍提高, 本科有1人, 占教师人数的5.3%, 专科6人, 占教师人数的31.6%, 中师学历的教师12人, 占教师人数的63.1% (见图1) 。

从教师学历指标看,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2005年, 全国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占全部小学专职教师的比例为56.4%, 东、中、西部地区的比率分别为63.3%、49.7%、53.0%;2008年桃江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部小学专职教师36.9%, 低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19.5百分点, 低于西部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 说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较弱。

专业方面:在这些教师中, 小学教育专业的17人, 占教师总数的89.5%, 医学专业的2人, 占教师人数的10.5%, 这与过去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分不开的, 过去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不足, 其它专业转而进入教育系统。桃江小学没有英语和心理辅导专业的老师, 因此至今没有开英语和心理辅导课, 致使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引导, 性格较为偏激。

3.2 学生的基本情况

(1) 对学校的评价及学习情况。他们都喜欢寄宿制学

校, 其中很喜欢的为50%, 喜欢的占32.4%, 一般喜欢占17.6%, 与过去村级教学点相比, 现在学校更加宽敞了, 老师教得更加生动和更加负责。据调查, 有92.5%的同学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有7.5%的同学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主要是因为自己基础太差, 建议老师上课时能照顾一下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据统计, 经常厌学的学生占12.2%, 偶尔厌学的学生占21.4%, 从不厌学的学生占66.4%, 见图2所示。

这说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的孩子, 思想观念正逐渐改变, 开始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他们都非常想读书, 感觉多读书有好处, 至于想不想上大学, 大学是什么还不清楚, 上学究竟为了什么也不清楚。

(2) 就餐情况。桃江小学食堂的基本概况。桃江小学有一个食堂, 有两个窗口, 一个用于打菜, 一个用于打饭;食堂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学校领导介绍由于从学生的利益考虑, 没有把食堂承包出去, 而是由学校统一管理;现在桃江小学共有182名住校生, 而食堂只有一个, 所以吃饭时经常发生拥挤, 说明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学的师资力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

———学生的生活费用。我们与学生交谈中了解到, 桃江小学的学生生活费是这样规定的, 1㎏米要交2.4元 (煮饭和菜的费用) , 一般情况下一个孩子一天0.5㎏米。具体费用为:早餐1元, 午餐和晚餐共1.2元, 但是由于物价上涨, 基本上学生的菜都不够吃, 需要另外加菜, 一般每份0.5元。按最低标准, 一个学生1周按5天算花费11元 (不包括宵夜) , 1个月的生活费为44元, 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来说,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数字, 如何来减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负担, 应该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学校的就餐环境及卫生情况。桃江小学由于食堂住校学生全部在学校食堂吃早餐、午餐和晚餐, 他们总体对学校食堂的评价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工作人员的态度, 还是食堂的饭菜卫生等, 都得到广大学生的肯定, 见表1。

(3) 住宿情况。寝室是学生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桃江小学没有专门的学生寝室, 全部由教室改装而成, 现在共有12间寝室, 每间寝室有8个床位, 每个床位睡2个学生。寝室里没有桌子、板凳等学生基本学习设施, 只有学生自带脸盆和水壶等基本的生活工具。寝室有兼职老师轮换值班管理, 没有专职的宿舍管理员, 每天早上6∶30左右开门, 晚上9∶00关灯, 学校安全管理基本满足学生的要求。

我们还了解到, 学生寝室男女宿舍并没有分开, 都同住一栋楼, 这样会对学校的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学生普遍认为寝室比较拥挤, 宿舍空间过小, 活动范围窄, 希望学校能够增加宿舍面积, 改善宿舍环境。由于学生离家远, 学校老师管理力度不足和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致使很多学生不能完全静心学习。

(4) 学生家庭概况。家庭是学生的另一个重要成长环境, 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自己家没有重男轻女的行为, 但是在少数民族地方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据调查, 有一个刚小学毕业的15岁小女孩, 家里就已经打好嫁妆准备出嫁, 但男孩一般不要求结婚这么早。45.16%的学生表示自己家里没有人外出打工, 22.58%的学生表示自己家里有1人外出打工, 32.26%的学生家里有2个或2个以上外出打工。而家里读书人数比例最多的是有2个人读书, 占被访人数的48.2%, 其次是有3个人读书, 占24.7%, 1个人读书和4个人读书, 分别占22.2%和4.9%, 从上可知, 桃江乡农村的封建思想严重, 家里子女较多, 并且不同程度存在重男轻女想象。但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农村打工人群的增加, 人们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改变, 开始重视下一代文化教育的培养。

4 如何管理提出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4.1 大力加强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1) 贵州省要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学校规模小等实际情况, 科学、合理地核定小学教师编制。要使农村地区开的课程全面, 不要出现桃江小学还没有开英语这些重要的课程的情况。 (2)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任教, 认真落实城镇小学教师到乡村服务期制度, 继续组织好“教育对口支援”, 满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对合格教师的需求。

4.2 加大教育的投入, 建立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

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指出, “加快社会发展, 就是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制, 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近年来, 我们对教育的投入总体上有了很大的增加, 但是大部分是用于城市、用于高等教育。而且教育经费从过去占财政支出的21%下降到现在的15%左右,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也一直没有达到规定的4%。

教育在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从城乡对比来看, 近年来全国预算教育经费约60%用于义务教育, 其中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只有35%左右。而投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就更少。桃江小学一间不足10㎡的寝食挤满16个学生, 所以我省应偏重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农村的教育基础经费的投入, 尽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并且使这些教育经费专款专用, 就必须要完善教育经费的保障制度。

4.3 促进教师的发展,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 教育还要关心教师的发展,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只有教师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才会有学生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桃江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占全部小学专职教师36.9%, 低于2006年全国平均水平19.5个百分点, 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所以, 我们还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 提供教师进修发展的机会。

4.4 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习俗和宗教观念

常言到:你不到沿海地区不知钱少, 不到少数民族地区不知嫁的姑娘有多小。笔者到桃江乡桥兑村调查一个小女孩15岁, 家里已经给她准备了嫁妆要出嫁, 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全部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重中之重就是要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习俗和宗教观念。

4.5 与时俱进, 加强家长式学校管理

当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 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 而由于各种原因, 他们的孩子却留在老家读书学习。比如, 桃江小学共有375名学生, 有留守儿童168名, 占学生人数的44.8%, 住校生为182名, 占学生人数的48.5%, 住校生中有50%都是留守儿童。因此贵州省农村寄宿制的小学教师应顺应历史潮流, 勇敢地承担起家长的责任, 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爱。桃江小学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值得借鉴。 (1) 对留守儿童, 实行老师帮扶责任制。就是一个级有两个老师负责, 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 还要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 专门为留守儿童安装一部电话。当孩子们实在想爸爸、妈妈的时候, 免费让他们打, 这毋宁为孩子和父母之间搭起了一座心的桥梁。 (3) 流动家长制。因为有那么多的父母出去打工, 而家里剩下的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 而开家长会时远的要走7.5km路, 那有多难, 因此, 桃江小学采用流动家长制, 就是教远的地方老师一个寨子一个寨子的开家长会, 一个学期两次, 有效的达到与家长沟通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典型寄宿制小学的实地调研, 来研究目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海湘.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 2007.

[2]李朝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7) .

[4]刘亚洲.“寄宿制”在乡村“撤点并校”推行过程中的困境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8年20期.

篇9: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

【关键词】民族地区 寄宿制 个性发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26-01

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儿童,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步转入青春发展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性和社会性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逐步减少,为了优化农牧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寄宿制小学已经成为农牧村小学的一种主导型办学模式。少数民族寄宿制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仍然是学校、家庭,交往对象也还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是他们生活学习的主体环境、交往时间、频率和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年龄小,身心发展并不整齐划一,尤其很早便离开家人过上集体生活且全天候独立学习,因此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带来种种影响。笔者在2011年底到2012年间,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对甘南藏区七县一市基层小学寄宿制学校就行了较为细致的抽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寄宿制管理对学生个性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一、寄宿制管理对民族地区小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寄宿制管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方面

1.寄宿制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寄宿制直接导致儿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心理学家布罗斐关于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论强调,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系统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寄宿制直接导致儿童微观环境系统的变化,儿童参与学校、与教师和同伴、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和频率显著减少,参与学校、与教师和同伴互动的时间和频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宿感与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提供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活动更多社会比较的信息与参照标准,得到一个情感支持来源。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甘南藏区相对于非寄宿制同龄儿童而言,寄宿制学校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普遍较高。因为寄宿制学校学生,过早离开父母,彻底打破了儿童依靠父母的心理支持,儿童只能尝试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

2.寄宿制管理提高了学生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寄宿制学校中最重要的关系。学生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一周五天生活在学校,要独立应对各种关系,要过早的学会独立,因此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通过加强寄宿制管理,学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应对不良的人际关系。解决人际冲突的不良方式被淘汰,有效方式被巩固。

此外,寄宿制管理有利于民族地区小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寄宿制管理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

1.寄宿制学校的生活条件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进而间接地影响了心理的健康成长

生理发展的心理成长的基础,健康的身体条件是心理健康发展的硬件因素。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民族地区政策的倾斜,甘南藏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但在寄宿制学校,由于条件的制约,尽管住宿在学校能够得到保障,一般能够达到两人一床,但由于人、财、物等条件的限制,学校的暖、水、卫生等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由于房间小、人多、气味难闻加之拥挤直接导致学生难以休息好,且人多易得流行病;宿舍缺乏配套洗漱和厕所等设施,学生晚上大小便很不方便,小学低年级学生尿床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寄宿制学校大多数食堂工人均为临时工,把他们的工资纳入预算中,除部分学校给一定工资补贴外,主要从学生饭菜中提取,加重了学生的生活费用。学生用餐都是酥油糌粑,营养单一,菜种类不多,以素菜为主。从而使得学生心情失落较为严重,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表现更为明显。

2.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时间长

相对于非寄宿学生,寄宿生从周一至周五基本在学校度过,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环境,时间充足。为此,学习几乎成了孩子们所有的任务,学校为确保安全,要求在校生均需上早晚自习课,他们几乎全天都形成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有的学校连一、二年级的住宿生也要上早晚自习。久而久之,厌学情绪浓、逃学多。

3.课余生活单调

所调查学校学生普遍反应课余生活单调、贫乏,学生课外活动基本处于无序、无章、无计划、无组织的“四无”状态。偶尔组织活动也以体育活动为主,很少有其它活动形式。另外几所学校图书资料少是普遍现象,无法满足课余阅读。

4.孩子们心理压力大

农村小学生很早便离开家人过上集体生活,心理压力普遍大,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日常生活等各方面,有的孩子夜间还有尿床的习惯,另外,孩子们想家的情绪浓,有的还偷偷跑回家。

二、解决寄宿制管理对小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的措施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在笔者调查的所有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教师中,还没有发现一个专业教师,所有管理者尽管叫法不一,但全部是兼职教师或校聘临时工,这些管理者或因为教学任务紧,或因为知识水平差,仅仅把学生管理停留在“人身安全”这一层次上,学生的心理、生活等方面一概不管,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心理、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又无从学起,因此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疏导

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度过心理依恋期,因此他(她)还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这需要管理教师加强心理疏导,但在调查中我发现各个寄宿制学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也是我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小学的年级学生把高年级学生直接称“哥哥”、“姐姐”的原因。

(三)加强经费投入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生活条件

要促进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温暖。比如彻底解决学生的如厕问题、卫生环境问题、采暖问题、膳食营养问题等,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四)缩短学习时间、丰富课余生活

寄宿制学校由于有早、晚自习,学习时间较长,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儿童无法长时间的学习,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缩短学习时间、强化文艺生活是必须的。例如,建立学校阅览室,提供儿童喜闻乐见的刊物供儿童阅读;多举办儿童游戏、体育活动等等,从而排除儿童的孤独感、寂寞感,增进儿童之间的互动交往,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甘洛县民族小学校寄宿制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甘洛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大队04-10

甘洛县国土资源局06-30

上一篇:“六查六看”自查心得体会下一篇:我喜欢冬天写景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