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2024-05-23

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精选6篇)

篇1: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家里的主心骨

田应志的哥哥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和癫痫病,家里为了给哥哥治病欠下了大笔的债务。起,田应志的爸爸妈妈不得不外出打工,为家里还债。这样,照顾一家人的任务就落到了当时不到10岁的小应志身上。就这样,田应志不仅要一边读书,还要承担起家里几乎全部的工作。除了照顾奶奶、哥哥和妹妹,他还要打理家里的3亩旱地和4亩水田,面积将近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在别人家的孩子尚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时候,田应志却已经开始学着下地做农活。每到周末,村里的山地上总会出现田应志忙碌的身影。以前还没有牛的时候,犁地只能靠锄头一点一点地挖;山路很陡,地里种的玉米只能靠背篓一点一点地装,摘满一个背篓来回就要一个多小时。短短几年过去了,家里的这些农活他已经做得有板有眼了。

和哥哥一起上学

田应志的哥哥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和癫痫病,不要说上学,就是日常的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弟弟帮忙。为了让哥哥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到学校读书,田应志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任务。当时,已经上二年级的他主动要求降级和哥哥同上一年级。从此,无论是在上学、放学路上,还是在家、在学校,都能看到一个迈着畸形双腿蹒跚行路的少年和一个随他左右的人,那便是田应志哥俩,田应志也成了哥哥的“贴身保镖”。

哥哥曾经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在坎坷的人生路上,是亲情给予了我持久的动力、是亲情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依靠,让我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田应志中考前,哥哥为了让田应志考出一个好的成绩,瞒着弟弟主动找到老师要求退学。田应志听说后立即找到校长,并且说服哥哥继续读书。

全家一定会更加开心

今年中考,田应志以年级第三的成绩考入了省级示范高中。为了继续照顾哥哥妹妹以及奶奶,田应志曾经一度想放弃继续读书的念头。不过好在爸爸得知了这个消息,决定回家,让小应志放心地去读书。田应志对于一家人的团聚也有着无限的憧憬,他说:“等爸爸妈妈回来后,全家人生活在一起,一定会更加开心,哥哥的状态也一定会慢慢地好转起来。”

篇2: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一年前,她的母亲因病离世,父亲身体又不好,家庭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因担心弟弟在家无人照看,她带着弟弟去上学。

,余虽被评为省级美德少年,在全国“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中,她入选全国“最美孝心少年”。

懂事小女孩 带着弟弟上学

洗衣、做饭、喂家禽牲畜、给弟妹喂水喂饭……由于母亲身体不好,余虽早早地就学着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不影响学习,她总是提前打理好家中一切后,再去上学。

去年12月,余虽的母亲突然因病离世,留下余虽以及一岁半的弟弟和刚满半岁的妹妹和父亲相依为命。

余虽说,妈妈在弥留之际,一只手握着她的手,一只手指指身边的弟弟妹妹,想对她说点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来。

“我知道妈妈想说什么,她想让我照顾好弟弟和妹妹。”在母亲离去的一年时间里,余虽的父亲每天背着妹妹负责家里的一切重活。

为照顾好弟弟,每天,余虽背上背着弟弟,手里提着背带、凉水、尿裤、纸巾以及自己的课本去学校。

一开始,余虽将弟弟留在教室外玩,但一节课总要向老师请两三次假出去看弟弟,然后再回教室继续听课。老师怕影响她的学习,索性让她带着弟弟坐到教室里。

课堂上,弟弟睡着了,余虽左手抱着弟弟,右手做笔记或写作业,有时弟弟哭闹,为不影响上课,她只能向老师请假,把弟弟带到教室外来哄,或给他换尿裤……

“这一年,弟弟是我在学校里,拉扯过来的。”余虽说。

干活做家务 她学习没耽误

一到农忙季节,余虽向学校请假回家帮父亲下地干活。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占用了她很多时间,为赶上学习进度,余虽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自她上学以来,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有同学曾问余虽:“你平时这么辛苦,又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弟弟、妹妹,怎么还能抽出时间来学习?”

余虽回答说,因为她知道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有出息了,才能让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让父亲能够安享晚年,所以,再苦再累,她都会坚持下去。

篇3:《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十位孝心少年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梁蓉和钟岳峰。梁蓉的妈妈得了很严重的病, 梁蓉就用“a, o, e”做标记告诉妈妈怎么吃药。妈妈病重时, 她依然保持着那坚强的笑容。钟岳峰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高位截瘫。爸爸一度放弃生活, 钟岳峰一次次的坚持和鼓励终于唤回了爸爸的意志。他还发明了电脑固定架和机械手, 让瘫痪在床的爸爸开起了淘宝店。他们都很懂事, 像他们这么大的年龄, 本来应该在爸妈怀里撒娇的时候, 可他们却撑起了整个家。

十位孝心少年, 他们的爸妈不是受伤, 就是去世了, 可他们还是那么阳光向上, 自强不息, 他们没有埋怨命运不公, 而我们拥有完好的家庭, 却不懂珍惜, 常常埋怨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

篇4:最美孝心少年

不幸

珊珊的妈妈是先天脑瘫病患者,虽经长期治疗,但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爸爸在珊珊出生不久就不知去向,始终没有回来。妈妈因此患了严重的抑郁症,病重时打人毁物,寻死觅活。70多岁的姥姥经常为了看护她而夜不能寐,童年时珊珊就不得不适应这种生活了。每当她看见姥姥满眼的红血丝,就会懂事地说:“姥姥,您歇一会儿,让我来看护妈妈。”说完,就牵着痴痴呆呆的妈妈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直到妈妈困了去睡觉。

如今,九岁的珊珊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她的妈妈为了寻找丈夫经常离家漂泊,只有缺钱或病重时才回家,这无疑成了这个家庭永远的痛。2013年秋,妈妈因为严重的抑郁症,服药过量被送到医院洗胃。姥姥欲哭无泪,叨念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如果就这么去了,也是她的命。”可珊珊却紧紧握住姥姥的手,不停地说着:“救救妈妈吧,救救她吧。”她不停地帮妈妈擦拭嘴角的口水,给妈妈倒尿。在医生的努力和珊珊的呵护下,妈妈昏迷一天一夜后竟奇迹般苏醒了。去年,妈妈又因心脏病住院,珊珊同样和姥姥一起肩负起了伺候妈妈的重担。

珊珊不仅关心妈妈,更孝敬姥姥和姥爷。姥姥已经71岁,照顾生病的女儿半辈子,瘦得只有68斤。珊珊知道没有姥姥就没有这个家,懂事的珊珊年幼时就学会了生火、播种、拔苗。姥姥病了,珊珊端水喂药,给姥姥做鸡蛋羹。姥姥含泪吃着外孙女做的饭,不敢想象自己如果倒下了珊珊该怎么办。珊珊却不停地安慰姥姥:“你养我这么大,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给您做点事儿算什么呢?”

姥爷85岁了,曾患脑出血一度瘫痪在床,四岁的珊珊迈着蹒跚的脚步给姥爷擦口水,有一点好吃的东西就往姥爷嘴里塞,她还每天给姥爷按摩,帮姥爷洗脚,替姥爷拿碗、筷子。等姥爷恢复一些了,她就扶着姥爷练习走路。珊珊很瘦弱,却是姥爷最得力的拐杖。姥爷有了珊珊,就觉得生活有了依靠。有时候,姥姥要照顾住院的姗姗妈,不能及时赶回家做饭,珊珊就在姥爷的指导下自己做饭。端着孩子做好的饭,姥姥、姥爷的心里既温暖又酸楚。

贫苦

珊珊一家四口人就凭姥姥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可她的心里却装着比她更苦的人。邻居姜奶奶瘫痪在床,家里儿子媳妇又都有病,珊珊只要有一点好吃的就给姜奶奶送去,并一口一口喂给姜奶奶吃;孙奶奶儿女不在身边,老人身体又不好,珊珊就把自己吃的饺子留一半给孙奶奶送去。有的时候,她连一把爆米花,一个苹果都要送给邻居。

珊珊从五岁起就捡拾废品,把拾得的废品送给路边拾荒的一位老奶奶,珊珊说老奶奶太可怜,多卖点钱生活会更好些的。

珊珊拉丁舞跳得好,很多孩子在课余时间向她请教,她有求必应。有一次,珊珊发高烧住院治疗,在医院门口遇见王佑同学要向她学习跳舞,她要带病教,被姥姥制止了。珊珊告诉王佑:明天下午三点,你到医院等我,我教你。第二天,珊珊如约在医院门口等来王佑,教了一个多小时。发着高烧的珊珊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教完舞蹈,天都黑了,等点滴打完已将近半夜。姥姥心疼地看着熟睡中的珊珊,流下了眼泪。

珊珊的内心从来没有埋怨,就连她毫无印象的爸爸,她都原谅了,并希望他有朝一日回家来享受女儿的温暖。她也不忘记关爱过她的人,班主任吕文艺老师像母亲一样关爱着她和她的家人;长甸镇副镇长孙玉莹多年如一日,不忘珊珊的生日;还有很多的亲戚、邻居、老师,甚至路人得知珊珊的情况后都伸出援助之手。

阳光

不幸使珊珊更加坚强。她想:不高兴也绝不能挂在脸上,痛苦自己扛着,只要姥姥和姥爷开心比什么都强。她性格活泼开朗,一进学校的门,啥愁事也没有了。她是班长,班主任让她办的事,件件办得有条不紊。班主任没让她办的,她也主动去张罗。谁打扫卫生,谁出墙报,谁去值周,谁领晨读,谁收日记……小干部当得有模有样。

她先后参加了舞蹈班、美术班、演讲班、习作班,还当上了“校园之声”小播音主持。每每听到“百灵鸟”播音时,伙伴们总是听得那么认真。多才多艺的珊珊,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很多很多。在家里给姥姥洗脚时,歌声伴着她;喂姥爷饭时,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姥爷开心,一张总是微笑的红苹果脸蛋透露着珊珊多少苦与乐。

清晨,别人家与她同龄的孩子还在睡梦中,珊珊却早已起床。趁姥姥和姥爷还没有睡醒,抽空看几眼书,去喂猪,在猪吃饲料时又赶紧压压腿,为舞蹈课做准备。她说:没有觉得累,习惯了。

勤奋的人总有收获。珊珊连续两届获得校励志故事演讲比赛的头名。县艺术节上,她表演的舞蹈又获得金奖。学习成绩一直是学年组的前几名。学雷锋小模范、环保小卫士、学习能手、班级小管家……红花榜上处处有名。2014年,何宇珊被评为丹东市最美孝心少年。

篇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

20xx年9月,罗光志的母亲不幸摔成瘫痪。从此,在父亲外出务工时,罗光志就承担起给母亲做饭喂药、洗脸洗脚、端屎倒尿、翻身擦背的重担。当被问及照顾母亲辛苦不辛苦时,罗光志一脸诚恳地说道:“爸爸在外面打工,我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照顾妈妈是我的责任,再苦也要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农忙时,罗志光帮父亲担粪、运粮、搬煤、做各种农活和家务,胳膊、手、肩膀上都磨出了老茧。寨邻老幼都夸赞他:“每次看见别的孩子在外边玩耍,光志一放学就往家里赶,伺候他母亲,我们是又爱又心疼啊。”

罗光志照顾母亲和学习两不误。“他的成绩很优秀,一直处于年级前列,他是我遇到的最刻苦好学的孩子!”罗光志的班主任杨恩学说。罗光志还是个热心助人的好孩子。他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非常热爱集体,每天把班级卫生值日安排得有条不紊,坚持把班上的桌凳摆的整整齐齐,把讲桌、黑板檫得干干净净。如果当天值日的同学有事,他都会帮同学值日。周围的人都被罗志光的行为感染,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篇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张俊

姓名:张俊

性别:男

年龄:12岁

地区:河南

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放学的.的路上,村子里的每个角落总能看到拎着编织袋捡拾废品的张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进来,只要一有时间兄弟俩就拎着编织袋出门了。

在张俊的家里,熏黑的墙上画着一张评比表,上面写着张俊和弟弟张旭的名字,名字后面对应方格上画的是五角星的图案。张俊说平时他和弟弟谁帮奶奶干一件事就在谁的后面画颗星,每月一评比,看谁得到星星多。“每学期必须拿到一张奖状,回去让奶奶高兴;在学校坚决不能犯错误,免得奶奶伤心。”这是张俊写在作文中的一句话。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20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汇总(十篇)

2.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许卓婧

3.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向娜

4.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钟岳峰

5.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袁德旗

6.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梁荣

7.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吴金棋

8.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汇总(十篇)(2)

上一篇: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汇报材料下一篇:关于农村体育教学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