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2024-04-29

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通用10篇)

篇1: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关于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尊敬的县新农合办领导:

****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医疗保健和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重任。我院现拥有职工419人,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80人。

2014年住院人次1.54万人,门诊人次31.69万人次,药占比38.72%,次均费用3268元(全市平均3305元)。

次均费用较去年增长原因分析:

一、2014年新成立了ICU重症救治中心,担负了全县危急重症病人抢救重任,自ICU成立后救治了重症病人176人次,费用442万元,次均费用25113元。病人报销比例提高了,县外转诊率下降了4%,解决了大病不出县的难题。

二、2014年元月还成立了肿瘤科,以前我县肿瘤病人要到上级医院进行诊治,肿瘤科成立后把肿瘤病人留在了本院治疗,相对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了,报销比例提高了,转诊率下降了。2014年全年共收治肿瘤病人1014人次,费用393万元,次均费用3875元。

三、县医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展微创腔镜手术是要求的项目,投资设备开展手术得到了患者好评,去年共开展微创手术125例,费用119万元。

四、开展了脑外科、开颅手术,共做13例,费用44.36万元,处理复杂创伤,留住了危重病人。

五、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要求,放射诊疗设备更新由原来的CR更换成DR,住院病人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共计11200人次,费用67.2万元。

六、开展了生物治疗和CT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技术。生物治疗12例,费用39万元。介入技术25例,费用19.5万元。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是次均费用直接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以上新增科室或开展的新技术都是县级医院必开展的技术,作为一个综合性县级医院,我们始终求进步求发展,保持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确保大病不出县,真正为群众解决疑难病症问题,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我们这次提交的申请主要目的是想增加次均费用,从原来的2900元增长到3300—3500元为盼。对于2015年工作力争做到:

一、严格医疗质量管理,按照新农合要求的监控指标,对各科室的医疗工作,定期考核,与绩效挂钩。

二、严格控制次均费用,严格用药指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三、坚持危急重症就治,发挥一流医疗技术水平,全力做到大病不出县,降低病人诊疗费用,降低转诊率,保证新农合资金安全。

四、积极学习新农合政策,定期教育培训职工,把党的惠民政策,体现到诊疗活动中去,让患者感受到党的温暖,打造和谐医院关系。

2015年2月25日

篇2: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二零一三年八月份出院患者次均费用突破5000元/每人,超出上级部门要求近1000元,经与财务科分析、核算办、质控科等多部门协商讨论,结合病历运行情况,谈一下几点意见:

1、计算公式有出入。次均费用应为月对月的住院收入除以出院人数所得的商。而我院现在的计算方式为出院结算后的总收入除以出院人数所得的商值,这样可能出现本月有几十人未结算(如缺钱、担保签字者、医疗纠纷者,有余钱但无人结算者等),而病历已归档,信息科在统计时看不到发生的费用,则不计这些病人发生的住院费。待到跨月结算后,这部分费用不能分类列入信息科数据,只能以其他费用计入,故结算月份“无故”增长几万甚至几十万就不足为奇了。(如内科查不出20多万是什么费用)

9月13日下午4点从电脑统计待出院未结算者全院共21人:其中儿科1人、心血管综合内科2人,内分泌呼吸科3人、神经内科3人、五官科1人、神经外科6人(李昌泰、赵拉成、岳小强、王克伍、李瑞军、郭明敏)。

与信息科霍俊爱主任沟通,8月对已交病历但未结算者,一一打电话催各科已办理,故数据比较真实。

2、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增长点不相同

手术科室多增长在高植入物,如骨科2011年每人平均7811.32元,2012年则平均8541.04元,增长了729.72元;2013年平均9392.87元比2012年人均增长851.83元。耗材费用呈递增趋势,与患者期望值增高,主动要求使用钛质等高档植入物有关,但主要与医生引导不当有关,说白了有30%利益在其中作祟;另外部分手术科室药占比超标,如6、7月份普外科住院药占比37%左右,妇产科门诊药占比超过50%。

非手术科室主要在用药上超标。如6、7月份心血管内科住院药占比44.41%、42.19%,门诊药占比56.40%、63.4%;内分泌呼吸科住院药占比39.55%、41.95%,门诊药占比62.9%、65.2%;神经内科6、7月住院药占比:54.14%、57.4%,门诊药占比:59%、60.7%。儿科各项指标执行较好。药占比超标的原因也是有约30%利益在左右每位医师的行为。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临床科室在药占比指标升高后,为适当降低比例,增加检查、检验项目、频次,以期达到降低药占比目的。但这样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每位患者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建议:

1、回归理性的计算公式或按大多数三级医院公式:分子不变,增加分母,即出院人数,按病种规定好转、治愈天数,以疗程进行间断办出院,在办住院,入院后以新病人对待,增加黄金期收费。但很可能造成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不配合、不理解,还得和相关报销部门沟通、协调。

2、院长发挥一把手行政职能,把涉及利益的高植入物、药品降低10—20%再进入我院。因为高植入物各科录入只能多收取5%费用,最大赢家在供应商,必须从源头进行治理,不能单靠器械、药剂、手术等部门人员进行监管。

医务科

篇3: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一、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义务架构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之前, 首先需要对“次均费用”这个概念做一简单解释。所谓次均费用, “次”指的是住院的人次, “均”指的是平均, 它既可以指一所医院所有住院人次的平均费用, 也可以指一个地区所有住院病人的平均费用, 是衡量一所医院或一个地区医疗费用增长或降低的重要指标。我国的现实状况是, 大多数地区的新农合次均费用都处在一个过高的状态, 这种问题亟待解决。而要解决这种问题, 首先应该对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义务架构进行重新认识:

(一) 政府部门的义务

作为政府部门, 其承担着新农合实施的重要责任, 对于新农合的次均费用的控制, 其承担的义务也最多最重要。政府对于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 其应当发挥首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贫困和边远地区的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 政府更应该加大力度, 特别是要加大对新农合的资金支持,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的问题, 这是每个地方的政府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当意识到自己的义务, 并且积极地履行, 切实做好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工作。

(二) 定点医院的义务

定点医院是新农合最为重要的机构。定点医院在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上做得好坏与否对于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工作会有很大的影响。医院在这方面的义务最为特殊, 也最容易实现。医院应当认识到自己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问题上所担负的义务, 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的问题。比如完善相关的收费制度以及医疗制度, 为农民就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对于医院内部要规范诊疗行为, 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医院的收费实行规范化管理等等。

(三) 新农合管理机构的义务

新农合的管理机构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问题上起着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 这种监督的效果好坏与否对于次均费用过高问题的解决将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为新农合管理机构, 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问题上的义务, 采取多种措施监督医院在这个问题上的工作成效。比如建立健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机制并有效运行, 补充完善新农合医疗实施方案和细则, 填补漏洞。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补偿政策的倾斜, 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指定对定点医院的考核办法, 对定点医院降低新农合次均费用进行外部激励。

二、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责任定位

在对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问题上, 对于义务架构的重新认识虽然是必要的, 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除此之外, 必须对新农合在次均费用控制中的责任进行定位, 完善奖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如此才能真正达到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理想效果。

(一) 医疗机构的责任定位

在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上, 医疗机构不仅承担的任务较重, 而且应当承担较大的责任。如果医疗机构在对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上没有完全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那么医疗机构就要承担与此相应的责任。如果医疗机构在收费问题上存在违规行为, 必须对其进行处罚, 轻的可以给予通报批评, 如果情况严重则可以考虑取消其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 并对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对于相关的医疗人员也要进行处理。如此一来, 严格的惩罚机制对其他的医疗机构也是一种有效的威慑。

(二) 医疗主管机构的责任定位

医疗主管机构在新农合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上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其责任不仅是要对医疗机构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问题的工作成效上进行监督, 对于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至少医疗主管机构应当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如果医疗机构出现特别严重的违规行为, 医疗主管机构的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主管机构本身也要接受上级机关的审计以及监督。

(三) 其他相关主体的责任

在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问题上, 其他的主体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比如政府机关, 负有为新农合提供资金支持的职责, 如果新农合的资金不到位, 不仅不能解决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的问题, 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的问题出现。除了政府之外, 在一些地区新农合有保险机构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 保险机构也承担了很大的责任。特别是在资金问题上, 如果医疗机构在新农合的次均费用控制问题上没有尽到义务, 而保险机构对医院的资金支持也不到位, 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对于保险机构没有尽到职责的行为, 也要对其进行追究, 比如剥夺其进入新农合领域的资格等等。

综上所述, 新农合的次均费用的控制问题是我国新农合的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于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的义务归属以及责任定位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新农合次均费用过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滨, 周永康等.新农合住院费用控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5) :332

[2]刘新春, 袁乐平.定额结算制度下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控制探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7, (14) :215

篇4:医药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键词:医药费用 多元线性回归 增长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ata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expenses in China, the reason is analyzed, such as combining with domestic policy factors such as health care system, use econometric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costs and individual variables, and formed a series of policy Suggestions.

Keywords: Medical cost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Growth

1 引言

医疗费用的持续过快增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长期困扰着各国政府和卫生当局。医疗费用居高不下,不合理增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焦点问题之一。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了病人享受医疗服务和保障的权利。医疗费用增长有其客观必然性,也有不合理因素。找准原因,控制不合理增长,将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主要的医疗卫生改革绝大多数都肇始于费用攀升带来的财政压力以及可支付性(affordability)下降引发的公众不满,这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于2009年展开最为雄心勃勃的“医改”即可见一斑。众所周知,以2003年春的“非典”危机为导火索,长期隐藏在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医疗卫生问题开始引发密集关注。“看病贵、看病难”与住房和教育一起成为当代中国影响民生改善的“三座大山”。问题的根源除了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更为重要的原因乃是医疗费用的疯狂上涨已经远远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2009年开始的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即是为13亿中国人提供“付得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卫生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验来看,医疗费用上涨是正常现象,它与先进科技和设备的应用、民众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人口老龄化、流行病谱的变化乃至整体物价的波动都有关系。但是之所以费用增长常常被认为“不合理”或者“超常规”,是源于医疗服务中供方与需方之间天然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诱导消费(induced demand),使得供方可以利用信息和专业优势向需方提供超出实际需要的服务,导致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资源配置的无效率。20多年来中国大陆卫生总费用持续攀升,增长速度已经超过GDP增幅。这个规模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虽然并不算高,但是如果考虑中国公民的平均家庭收入以及医疗保障的覆盖水平,那么持续的费用上涨无疑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沉重负担,于是才有了“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医疗机构的逐利动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大处方”、“大检查”、“过度治疗”则绝对难辞其咎。这不仅严重影响着医疗服务行业的社会声誉,更为居民医疗支出造成沉重负担。

1.1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归纳出我国医药费用的以下特点:

第一,医药费用长期以来呈递增趋势。以下是从1990年至2010年全国医药费用的具体数据:

图表1

从表1可知我国医药费用从1990年的747.39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19921.35万元,这20年间医药费用总体翻了接近27倍。在同一时期,我国GDP1990年为18667.82万元,到2010年GDP为401512.8万元,期间我国GDP增涨了近21倍,由此看出GDP的增速要小于医药费用的增涨速度。

第二,医药费用的增涨率总体呈不规则趋势,如图表2:

图表2

从上图可知,在1991年至1994年大体呈现上升趋势,1995至2001呈下降趋势,随后的时候便是又先上升后下降。

第三,医药费用占GDP的比重呈现不规则趋势,但总体还是上升的,具体数据如下图表3

图表3

从图表3知,我国医药费用占GDP的比重最多到达5%左右,从1990年的4%下降到1995年的3.5%,然后再从1996年的3.8%上升到2003年的4.8%,随后就是又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高点是2009年的5.2%。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并不算高,但结合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来看的话却是一个比较大的规模了。并且我国医药费用的增涨率总体高于GDP增涨率,如图表4。

图表4

1.2 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

第一, 政府投入不足。卫生管理和运行机制没有理顺,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机构,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客观上形成了医疗机构靠市场筹资维持运行和发展的局面,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医疗费用大幅攀升、群众负担加重。

第二,药品的虚高定价及医用卫生材料的高额进价。近年来,国内药厂如雨后春笋,新药层出不穷,各种进口药、合资药,特效药更是多如牛毛,而且政府对这些药都有优惠政策,出现同一种药,产地不同,名称不同,价格相差好几倍的现象,很多生产企业利用这种优惠政策,通过改用新名称,新包装,大幅提高药品价格,很多基本药物改头换面后价格就上涨了好几倍。

第三,医生的诱导性收费等。有的医务人员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利用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诱导病人做多种检查,医疗过程中在众多诊断和治疗方案中通常会选择较复杂、档次较高的方案,本来一般检查可确诊的,却劝病人做彩超、CT、核磁共振等特殊检查;普通药可治好的病,却开贵重药品或者纯粹大处方,加重病人的负担,有些不用做手术的病诱导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等。

第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医疗卫生的法制和职业保险不健全。不断增多的医疗官司使医院感到很无奈,医疗风险的重重压力,迫使医生采取保护性的职业行为,不得不实施大而全的检查。

2 影响我国医药增涨因素分析

2.1 模型介绍

根据国际已有文献和国内相关研究情况,初步选全国医药总费用作为因变量,GDP、城市人口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院床位数、卫生事业费等作为自变量,由于资料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技术(通常用医疗设备总值或用于医疗技术发展的科研费用来反映)、孕产妇死亡率等变量,暂不引入分析。另外,鉴于条件及资料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仅把有形的可测量指标纳入变量,而对那些可能影响医药费用的无形因素或难以获得资料的指标没有纳入。

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所有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国际研究普遍认为,收入是影响卫生费用的重要因素。GDP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会提高人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从而引起医药费用的上涨。本研究所指的GDP,是指全国生产总值。

卫生事业费,是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部门所属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预算补助,即卫生投入。包括用于卫生部门所属各类医院、疗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独立门诊部的补助经费;疾病与防治防疫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干部培训机构及其它卫生事业机构的事业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经费及其他各项经费。卫生事业费是政府卫生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事业费的增加,将会导致医药费用的增加。

卫生技术人员的增加,提高了医院的人力成本,医院为了保持原有的利润水平或增加利润,在医疗服务需求既定的条件下,医院必须要通过提高服务价格和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这将会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此外,在卫生保健市场中,由于供需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医生为了寻求自身利益,往往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诱导患者增加医疗服务需求,同样也会引起医药费用的增长。医院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其规模的扩张会导致医疗服务成本的提高,从而造成医疗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增长。本研究使用医院床位数来表达医院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规模。

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导致一国的城市化程度提高,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在我国,由于大部分卫生资源都集中在城市,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在增加,从而会影响医疗费用的增长。

2.2 实证分析

利用EVIWES对本文所选取的因变量和自变量进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对各变量取对数得:

把原始数据取对数后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会提高整个模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

回归结果:

结果分析:

第一,从模型整个的结果来看, ,所以整个模型拟合度较高,F=2870.95说明整个模型是显著的。

第二,从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来看,卫生事业费、人口数、卫生技术人员和GDP与因变量医药费用的关系是非常显著的,但床位数和技术人员与医药费用的关系并不显著。卫生事业费与总的医药费用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具体是当卫生事业费增加1快钱时,医药费用将增加0.2481元,人口数增加1人,则医药费用会增加6.3308元,当GDP增加1元,医药费用将增加0.4466元。因此,卫生事业费、GDP和人口数是影响医药费用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GDP的上涨引起医药费用的上涨主要是GDP的增长引起居民收入的增加,进而提高了卫生服务的需求,这也说明我国医药费用的快速增长可能源于内需的增长。卫生事业费也是引起医药费用上涨的另一重要原因,图表5为我国卫生事业费的具体情况:

图表5

从图表5可以看到我国卫生事业费在这20年间增长较为迅速,而且从模型中也可以看出卫生事业费与医药费用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快速的卫生事业费增长也是导致我国医药费用增长的原因之一。卫生技术人员的增长引起的医药费用的增长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在这20年间,卫生技术人员虽然也是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的速度不是很明显,所以,较低增速的卫生技术人员不是引起医药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三,模型中医院床位数的T值为-1.0114,说明了医院床位数对于医药费用的增涨是没有很大相关性的,可能的原因是:第一,医院床位数总量增长缓慢,医院总体规模扩张较缓;第二,虽然医院床位的周转率的提高,可能导致医药费用的增长,但是不能通过医院床位数反应出来。

3 对策建议

在医药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上,GDP是主要因素之一。这提示,医药费用的增长,有较大部分源于经济的增长,由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医疗消费和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医药费用增长。要解决GDP增长导致的医药费用增长主要有二方面的现钟象,一是由于GDP增长而导致的医药费用增长是一种必然现象,属于合理的增长,但这种增长在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的情况下,大部分城乡居民依然难以承受这部分费用的增长,而要加强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建设;二是由于GDP增长所导致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现象,这是由于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滞后和相关制度建设不适宜或政策执行不力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长,对于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现象,只有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和相关制度改革。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保证基本医疗,引入竞争机制;筹资和分配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倾斜;严格药品费用控制政策;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发挥商业保险的力量。在医院制度层面,医院应进行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改革,并进行医院管理流程的再造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平.卫生总费用及医疗费用增长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山东大学.2006

[2]曾小敏,刘树仁,彭晓明,周欢.主成分分析法在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叨.中国卫生经济,2000,19(12):45-46

[3]中国统计年鉴2012.北京:国家统计局,2012年

篇5:住院次均费用增高自查报告

我院于2015年8月13日收悉贵中心下发的关于我院住院次均费用增高的整改通知,我院按通知要求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次均费用增高的原因:

1、购进了新的医疗设备,开展了新的医疗技术服务。我院在省中医院的指导下,按照病情的需求开展了类风湿、风湿免疫检测,此项目费用人均为700元。

2、所有住院病人都开展了艾滋病检测,费用为30元,外科增加了手术患者术前凝血四项检测,费用为68元。

3、按照二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二级乙等中医医院至少开展45项中医医疗技术项目,我院在原有开展的基础上,新增了40种,该项目费用人均为400元。

4、慢性病人住院人数增多,住院时间延长。

5、我院为了减轻病人外出就医负担,邀请省级医院专家到我院协助开展“髋关节置换术”、“腰椎间盘摘除术”等骨科新业务、新技术。骨科手术比例逐年上升,骨科病种类别扩大,基础疾病复杂,住院周期长,耗材比例高,手术费用高,故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二、整改措施

1、各科室严格按照云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进行收费,杜绝重复收费、分解收费、多收、少收、漏收等现象,加强医疗收费管理。

2、严格掌握住院患者出、入院指针,对不符合住院的病人不能收治入院;对符合出院的病人不能滞留住院。如发现此类情况,将患者住院费用从主管医生绩效中扣除。

3、杜绝违规行为,各科室医生要根据病人病情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禁乱用药、扩大检查等现象发生。追究过度用药、治疗及检查等医疗行为人的责任。

篇6:住院病人次均费用管理办法

为切实减轻新农合病人医药费用负担,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现根据XX省卫生厅X卫农[2011]XX号《关于控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药费用增长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就新农合费用控制管理工作规定如下:

一、核定各科室新农合病人次均费用标准: 针灸科4250 内科

3250

骨科5400 外科

3250

妇产科 2950 各科室新农合病人的次均费用不得超过上述标准。

二、不纳入科室次均费用计算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科室每月报医院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可不纳入科室次均费用计算:

1、因治疗需要住院2个月以上的患者。

2、需特殊用药的患者(如肿瘤化疗用药)。

3、报医务科批准开展高难度新手术、新治疗方法的。

三、奖惩规定:

1、各科室出院病人次均费用每超过规定标准1%,扣发科室劳务奖1%,每低于规定标准1%,奖科室劳务奖1%;

2、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科室药品比例、抗生素使用率超过规定标准时不予奖励;

3、全年次均费用、出院病人药品比例均未超出规定标准,但年内有少数月份因次均费用超标扣发劳务奖的,所扣劳务奖年终返还科室。

四、监督与管理:

医院将“出院患者次均费用”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由财务科、医务科每月进行考核。

篇7:关于减免费用的有关请示报告

-------------------

寿光卫东置业有限公司 关于减免有关费用的请示

寿光市人民政府:

寿光卫东化工有限公司在寿北开发特别是滨海经济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积极配合寿北开发总体规划,先后拆迁盐田1.5万亩,支持园区新上工业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现公司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特成立寿光卫东置业有限公司,在洛城金光街以南、豪源路以东投资建设卫东职工商品房项目(泓润华府)。该项目占地663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2077平方米,计划投资6.5个亿。因工程前期投入较大,原材料、人力、管理等成本不断增加,内外部建设成本较高,导致我开发公司目前资金周转困难,为了摆脱目前资金周转不畅的局面,确保该项目按照寿光市规划要求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给公司职工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特恳请市政府考虑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减免或减少人防、地震、防雷、消防及城市建设配套等费用。

妥否,请批示。

篇8: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1 研究目的

本文拟通过对2005-2010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3种医疗保障制度下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均住院费用的差距,并分析影响次均住院费用高低的因素。

2 资料与方法

在山东省抽取经济情况较差的东阿县、宁阳县和经济情况较好的乳山市、寿光县(市)人民医院数据库中2005-2010年所有高血压住院病例,删除不符合要求和主要信息不全者,共计24 405例。

资料收集信息包括:(1)住院病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和职业等;(2)病人住院期间数据,如住院日期、有无手术、临床印象、参保类别、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和报销费用等。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为非正态分布资料,以均数和中位数表示。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α=0.05。

3 结果

3.1 2005-2010年各年龄组内不同医疗保障类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比较

40岁及以下、41~50岁、51~6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年龄组,2005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3.28倍、1.09倍、2.04倍、1.80倍、1.94倍,总体上是新农合患者的1.80倍。上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0岁及以下、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内,2006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93倍、2.12倍、1.90倍、1.67倍、1.77倍、1.98倍,总体上是新农合患者的1.81倍。上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内,2007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37倍、1.18倍、1.34倍、1.42倍、1.76倍,总体上是新农合患者的1.33倍。上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年龄组层内,2008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20倍、1.29倍、1.23倍,是城镇居民的1.77倍、1.67倍、0.99倍,总体上是新农合患者的1.17倍。是城镇居民患者的1.59倍。上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50岁、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内,2009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0.88倍、1.09倍、1.13倍、1.35倍;在61~70岁、71~80岁年龄组层内,2009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城镇居民的0.99倍、1.29倍,总体上是新农合患者的1.11倍,是城镇居民患者的1.28倍。上述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50岁、51~60岁、61~70岁、71~80岁、81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内,2010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 15倍、1.07倍、1.09倍、1.13倍、1.29倍,是城镇居民的2.30倍、1.25倍、0.89倍、0.97倍、1.00倍。总体上,2010年城镇职工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是新农合患者的1.11倍,是城镇居民患者的1.09倍。上述比较,P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3.2 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将原始数据中的住院费用进行对数转换,以此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有无手术、有无并发症、医保类别、住院年份作为自变量,对高血压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时,选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无手术、医保类别、住院年份、有无并发症、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进入回归模型(表2)。

4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不同医疗保障的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差异明显,但从2005年到2010年差异逐渐缩小。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调查显示[1],城镇职工次均住院费用(10 761元)是城镇居民(6 653元)的1.62倍,是新农合(4 015元)的2.68倍,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与政策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诱发不同的医疗和消费行为,并最终导致医疗费用的变化。医疗保险在医疗消费中所占比例越高,参保人的医疗需求越容易膨胀;相对于其他消费患者而言,医疗保险的优势群体则更容易通过医生的主观行为用医疗保险基金去满足高一层次的医疗需求[2],进而导致不同医疗保障患者卫生资源利用的不公平性。不同医疗保障患者间的差异随着年份逐渐缩小,可能是近年来新农合与城镇居民逐渐提高报销比例,参合农民和城镇居民增加了对医疗的投入,逐步与城镇职工缩小了差距。

国家应进一步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既能够适应国情又能体现全民卫生资源公平利用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笔者认为可借鉴广东模式[3],逐步提高新农合补贴水平、降低自付比例,首先打破居民城乡户籍界限统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再逐渐提高其补贴水平、降低自付比例,然后打破就业人群和非就业人群体系,最终实现3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融合。

摘要:目的:分析新农合、城镇居民、城镇职工3种医疗保障制度对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择山东省4个县医院的高血压24 405个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3种医疗保障制度的高血压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次均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城镇职工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新农合患者的1.80倍、1.81倍、1.33倍、1.17倍、1.11倍、1.11倍(P均<0.01);2008-2010年城镇职工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是城镇居民患者的1.59倍、1.28倍、1.09倍(P均<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医保类型和住院年份等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不同医疗保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明显,但从2005年到2010年差异逐渐缩小。建议逐步提高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偿水平、降低自付比例,进而实现3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融合。

关键词:高血压,医疗保障,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徐玲,简伟研.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受益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23(11):45-47.

[2]黎民,崔璐.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费用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7(4):77-78.

篇9: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2011年,公司实现营收24.34亿,同比增长33.9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0亿,同比增长52.05%,对应EPS为0.414元,医药工业毛利率为52.68%。分项目来看,公司医药工业及医药商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51%、64.79%。

(1)天然植物药营收9.60亿,同比增长28.89%。在销售改革驱动下,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各省招投标进展顺利,主导品种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其中,血塞通粉针400mg、200mg规格分别增长106%和65%,而昆明中药厂经过调整后预计将恢复稳快增速。

(2)化学药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同比有所减少主要是抗生素降价政策影响。另外,近日云南文山等地方又开始出现严重干旱,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仍无有效降水,部分药材可能将重新反弹。但由于公司三七存货较为丰富,加上前些年云南、广西等地种植面积大增,预计影响不大。

公司曾于2011年10月份拟增发募资约7亿元投向国际化制剂提产扩能项目(蒿甲醚针剂等)等四个项目,目前公司账面经营性现金高达1.4亿元,若增发得以实施,公司的现金流将更为充裕,未来存在一定的业绩保障。

二级市场上,该股中期向上的形态尚未破坏,2011年公司因股权激励而回购股票的均价约为12.69元,此位置附近具备短线操作机会。

广宇发展:集团重组或是未来看点

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4.86亿元,同比降低2.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63%,对应EPS为0.55元。

在2011年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表现强劲,不过营业外收入占据了相当比重。主营业务方面,公司将2009年末及2010年销售收入进行了结算,而在此期间重庆房价上涨,公司毛利率遂较去年同期提升17.8个百分点。在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宜宾鲁能利润劲增,公司为此获得投资收益2785万元。若剔除此项收益,公司的净利同比增速将大打折扣。

不过,公司的财务结构较为优秀,其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1.7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期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6.51亿元,而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均为0,有息负债总额也不足1.9亿,货币资金可覆盖整个短期债务,财务安全性高。

就公司自身层面而言,2012年业绩具备一定保障;而从集团层面而言,2010年鲁能集团拟将近千万方土地储备注入上市公司,但受制于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目前资产注入计划暂时搁置,但集团整体上市预期仍然存在,若重组取得新进展,借力大股东的资金与资源优势,公司有望跻身一线房企阵营。

篇10:增长次均费用的请示报告

局领导:

为全面消除商业企业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经资产管理组彻底排查,发现百货公司、烟酒公司、蔬菜公司及肉联厂等单位的消防器材存在过期、毁损、短少等现象。为排除隐患,拟近期支出15000元对部分企业的消防器材进行补充、更换。

当否,请批示。

附:商场消防器材需求明细表

上一篇:综合办公室的精细化管理细则下一篇:蓝孔雀幼儿园虐童事件师德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