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计划总结

2024-05-02

个人读书计划总结(精选6篇)

篇1:个人读书计划总结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是教师的一个良好习惯。下面是文库带来的教师个人读书的心得总结,仅供参考。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一

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知道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一定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必须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多读书显得尤其重要。工作之余,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条“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感触颇深,我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对于我从事的小学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而是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语言。

总之,读书,使我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了自信,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充满激情。每天读书一小时,我还要持之以恒,相信它会为我带来丰盈的人生!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三

人最高兴的,莫过于拥有了收获。本学年,我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撰写班级案例以及教育反思上,也越来越觉的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我的变化,缘由来自我爱上了读书。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好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

在《给教师的建议》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句话深刻的告诉了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教书育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才能不断的滋润学生的心田;只有不但的读书,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与学生走的更近,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我们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在《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汪中求同志说:“细节决定成败”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这不仅让我想起“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繁琐的,他们都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一个个细节构成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小看了一个个的细节,这些细节却关系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孩子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们都应该关注他要干什么,课堂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决定这节课的成败,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细节。

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李老师的话,给了我工作的动力,我受意匪浅,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步,哪怕一点点,这也是我的收获。

感谢读书,让我的教学充满了生机;感谢读书,让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知识的份量;感谢读书,让我能够用智慧的大脑去浇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爱的心灵给每一个孩子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感谢读书,让我变得更加聪明,让我的工作干得更加出色轻松。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四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总结五

我有幸读了《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深受启发,真是受益匪浅。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读完此书,如沐春风,豁然开朗。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而且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评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篇2:个人读书计划总结

2008-09-17 08:21

个人读书计划

梁峰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读书,能够彻底改变教师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消除“职业倦怠”。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历史性地思考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作为教师,首先要使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师专业情意,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要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而读书是最快捷、最方便的学习形式之一,为让读书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特制定如下读书计划:

一、达成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阅读教育经典理论,使自己业务精良,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睿智,强化自身修养,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阅读有关书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4.通过读书活动,充实生活内涵,提高生活本质。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二、阅读内容

1.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写好教学随笔。

2、阅读《教师的理想与信念》《刘京海成功教育》写好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3、利用业余时间在图书室读相关教育教学类书籍。

三、主要措施

1.自主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市局指定的两本教育理论和六本研读专著,以及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专著。记读书笔记,写出反思和随笔。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另外充分利用学校和自己订购的教学杂志刊物进行学习,使自己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2.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文化层次,注重在培训中锤炼自己。边学习,边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4.利用空余时间去学校图书室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报刊杂志,或利用网络进行阅读,并做好笔记,写好反思。教师读书计划(个人)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爱好读书,善于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读书可使人明智,读书可使人聪慧,读书可使人高尚,读书可使人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喜欢读书、擅长思考、富有爱心、诲人不倦的人成长为优秀教师或教育大师的可能性,比不爱阅读、不爱读书的人要大得多。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故在新学期始,结合自己的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人读书计划:

一、知识方面:

养成读书是一种乐趣,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富内涵的教师。

二、思想方面:

通过读书,让自己能学会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提高生命质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师生管理,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书籍的选择:

避免形式主义,走过程,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着眼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管理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书籍。

1、学期初,阅读《体育教育心理学》、《体育教学法》,通过读书,进一步使自己更加懂得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心理状况,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喜爱。

2、为了迎接运动会,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参考阅读《体育训练学》,科学的训练,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

3、为迎合新课改,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必读的,遵循: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原则,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引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4、促进深刻反思。坚持撰写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案例反思等。积极参加交流、讨论等活动,及时消化,及时反思,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智慧,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师读书总结

[ 2009-3-31 14:36:00 | By: yxmaxiaoqing ]

有人说: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我想他所指的就是书中有人生的哲理、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能解惑、一本好书能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本学期,我按照自己的读书计划,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之的《陶行之教育名著》、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收获很大。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程度地闲下来,而学生最大程度地忙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而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一、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篇3:个人读书计划总结

关键词:IRA计划,个人养老储蓄,美国,中国

一、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世界银行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三支柱”社会保障模式, 包括:由政府举办的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为职工建立的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收入。“三支柱”模式构建了一套自上而下, 由公共到私人的养老保险体系, 在注重政府和雇主责任的同时, 也强调个人责任。个人养老储蓄为许多国家所重视, 比较典型的是新加坡、智利这类储蓄积累型国家。此外, 美国的IRA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s) 计划不断发展, 日臻完善, 在构建“三支柱”养老保险模式探索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值得中国借鉴。

二、个人养老储蓄

个人养老储蓄广义上是指个人为养老而储存的财富, 狭义上则是指个人在国家政策安排下进行的养老储蓄计划。个人养老储蓄制度是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由职工自愿参加和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社保部门制定具体办法, 职工根据个人收入情况, 按规定缴纳储蓄性养老保险费, 记入当地社保机构在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按不低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国家帮助个人管理以养老为主要目的资金, 并代为理财的模式。

三、中国个人养老储蓄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

早在199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中就首次提到个人养老储蓄制度。文件规定:“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并在政策上给予指导”, 提出建立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内的三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二十年过去了, 前两个层次均有不同程度发展, 但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储蓄制度因为政策定位不明、参与者少, 投资渠道匮乏等原因, 不仅没有发展, 反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据有关调查表明, 中国2009年末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至8.9倍, 如果算上广大农村地区, 收入差距甚至达到20多倍。在中低收入人群仍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 未富先老问题将日益严峻。农村养老、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以及城镇低收入者养老问题都在不断叩问着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以中国目前的财力来看, 单从公共体制下的基本养老保险层面着手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 必须从突出个人责任的储蓄性养老方面想办法。对此, 国家必须作出政策选择, 尽快完善个人养老储蓄制度, 鼓励中低收入者通过参与该制度实现老有所养。

四、美国的IRA计划

1. IRA计划概况。

197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 建立了一种新的养老金计划———个人退休账户, 也就是IRA计划。政府鼓励没有加入企业年金的员工, 通过参加个人退休养老储蓄计划来保障自己的退休收益。每个参加该计划的美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一经设立不得随意终止或更改。个人账户拥有者每年可向自己账户缴存一定数额的现金。存入IRA的钱属于个人税前收入, 只要退休后再将这些投资变现, 便可享受投资收益税收优惠, 但若提前支取则须补缴所得税, 再处以10%的罚金。由于IRA具有减税、盈利延税或免税等政策优势, 经过几十年的滚存, 参与者的收益比需要交税的普通投资账户收益往往高出许多。在此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 美国不断适时调整现金缴存标准和税收优惠及减免政策, 进一步推出Roth IRA和配偶IRA等扩充性品种, 使得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从中受益。截至2004年, 全美家庭中, 约32.8%的家庭 (3 670万个) 参与了传统型IRA计划, 约12.8%的家庭 (1 430万个) 参与了Roth型IRA计划。

2. IRA资金的运作。

在政府对IRA的支持下, 人们积极参与进来。个人账户的快速增长积累了大量资金, 同时, IRA所有者可以自由地参与到个人资金的投资管理中, 使得各类针对IRA资金投资的专业机构应运而生, 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基金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许多金融机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 IRA账户资金的投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计划参与者主要将资产投放在银行存款上, 如在1981年, IRA账户资金中银行存款就高达72%, 到了2004年, 共同基金和各类证券比重分别达到43%和40%, 银行存款则缩减到8%。多年的竞争使共同基金取得了IRA投资领域的绝对地位, 同样, IRA计划也给参与者带来了实惠, 比如, 一个综合税率为30%的人, 假设每年投资平均收益为9.3%, 10 000美元的初期投资, 经过三十年的税赋延期增长后, 总额将会达到143 179美元, 同将其放入扣税账户所带来的收益相比, 差距可达到33 300美元以上。

五、IRA计划对中国的启示

1. 做好个人养老储蓄制度设计。

IRA计划取得成功的秘诀除了繁荣的金融市场外, 其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政策调整也是一个重要前提。有鉴于此, 中国社保部门需要以前瞻性的视野进行个人养老储蓄制度设计。这就需要明确参与该制度的条件、账户的建立、资金管理、投资渠道、投资收益缴税、投资过程监管以及账户资金的支取等多个环节和各环节的操作办法。

2. 制度参与者和账户缴存标准确定。

IRA计划设立之初, 仅针对没有纳入企业年金计划 (如401K计划) 的个人, 之后再酌情拓宽参与者范围, 确保了低收入者与其他人同等的养老权利。因此, 在初期阶段, 首先, 要明确目标人群是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低收入者, 以此来保障他们的养老权益。其次, 要特别注重保护农民工、准城市人口、城镇低收入者在内的城市谋生群体的利益。再次, 针对目标群体收入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设定具有选择性的资金缴存标准。最后,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条件下, 要及时调整缴存标准, 适当放宽制度参与者的条件, 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该制度的优越性。

3. 个人养老储蓄账户的设立。可为制度参与者开设独立

的个人账户, 由参与者所在地的社保部门负责办理和管理。个人账户一经设立不得随意终止, 账户资金在达到退休年龄前不得随意提取, 但可允许账户随工作流动迁入迁出。个人账户要与指定范围内的银行卡账户绑定, 方便缴费, 银行负责账户资金的管理, 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计息。银行卡账户还可以与未来的投资账户进行绑定, 投资收益扣除交易费用后划归个人银行卡账户。这样既确保了账户管理方、资金管理方和投资经纪人之间相互分离, 也方便账户所有人通过银行监督和查询账户资金使用情况。

4. 个人投资决策权问题。

就中国大部分低收入者而言, 并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和理性的投资意识。作为账户所有人, 要赋予他们投资方向的决策权, 同时又要降低相伴的决策风险性。首先, 主管部门要甄选出经营绩效稳定、信用评级较高, 且资本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或投资经纪人, 让他们公平竞争。其次, 要求基金公司或投资经纪人定期公布经营数据, 数据要化繁为简, 便于投资者理解和横向比较。最后, 规定不同年龄段个人账户中投资于每一类产品的最高比例和品种, 以降低风险。比如, 可以规定投资基金的比例不超过30%, 债券不超过20%, 寿险产品不超过10%等, 不少于3个投资品种, 但选择银行存款除外。

5. 账户资金产品投资选择。

IRA投资渠道极具多元化, 且收益稳定, 中国金融市场虽不完善, 投资对象也不够成熟, 但个人养老储蓄资金的注入, 可能会是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和活跃的强心剂。目前, 基金产品是比较可靠的投资选择, 虽然存在经营绩效波动, 但幅度远小于股市, 并且这种波动一般可以通过几十年的连续经营被抹平。另外, 大型公司债券也具有风险低, 到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特点, 可作为次优选择。还有一些优质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具有品种丰富、投资灵活、收益率稳定的特点。

6. 税收政策及例外情况处理。

养老储蓄账户资金是个人的养老钱, 其地位的特殊性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或减免。笔者认为, 对于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个人或家庭, 可以实施投资收益免税, 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 要按梯级征税, 但税率应适当降低, 税收可在账户资金支取时一次性扣除。借鉴美国经验, 在账户所有人生病住院需要支付大额医药费、子女非义务教育学费、购买首套住宅房款以及在账户所有人意外死亡等情况发生时, 允许提前支取, 但应按规定缴纳相应税收和因提前支取所产生的费用, 以此来避免个人养老储蓄的短期行为, 鼓励参与者长期投资。

参考文献

[1]肖汉平.美国401 (K) 计划与IRA运作机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5, (11) :4-13.

[2]刘子兰, 吴新建.美国401K计划的创新与发展——罗斯401K计划运行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4) :98-101.

[3]于阳, 李怀祖.美国共同基金的历史与发展[J].生产力研究, 2005, (12) :160-163.

[4]陈晓丹.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 2008, (11) :94-95.

[5]朱文生, 黄建.中国投资基金拓展个人养老理财业务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 2004, (5) :27.

[6]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Z], 1994.

[7]田青, 徐冠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8]The IRA Investor Profile, www.ici.org/research/retirement/retirement_security/ira_database.

[9]http://wiki.mbalib.com/wiki/.

篇4:止庵: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

他在微博上给自己的标签是:“读书人,作者,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他是著名书评人止庵,写过大量书评文章,他编校的《周作人自编文集》、他写的《周作人传》、他主编的《张爱玲集》,还有《小团圆》,广为知晓。

“一直都非常喜欢看书。我从十几岁开始,到现在五十多岁了,看书的习惯一直保持着。这也没什么动力,就是感兴趣,纯粹的爱好。可能人和书的关系,就像是跟朋友一样的。”止庵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印象深刻的书

望东方周刊》:各类书籍中,你关注的领域主要是哪些?

止庵:主要是文学,特别是外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还有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外历史。主要是文史哲这个领域范围。

有一些是我不关注的,社会学、军事、科学、经济等我就不怎么关注。

《望东方周刊》:你对2011年的哪些书印象深刻,认为有价值的?

止庵:很多了。随便说几本吧。

第一本是《百年孤独》,它太经典了,影响了中国一代作家的一本书,许多作家都是按照《百年孤独》来写小说的。2011年,时隔二十多年之后,我又重读了一遍,觉得这个书真是好,还是很佩服作者的创造力。

第二本印象很深的是《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的最后岁月》,这是苏珊.桑塔格儿子写的一本回忆录,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1日出的,这是关于生死的一本书,写到了桑塔格生命最后那段时间里,如何直面死亡,对于生死问题写得很透,我读了以后非常感动。

第三本是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著的《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蓝英年和徐振亚翻译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跟《古格拉群岛》很类似的一本书,内容是关于苏联大清洗和肃反的事情,读了以后我觉得很震撼。

第四本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福尔克尔.魏德曼《焚书之书》。二战的时候希特勒把很多作家的书给烧了,目的是要大家遗忘这些作家的作品。其中有一些书现在大家仍然有记忆,但有些的确被大家遗忘了,作者认为这样是不公正的,就试图挽救这些被焚烧的书籍及其作者被历史遗忘的命运,希望他们不要因为希特勒焚书之举而被遗忘。

第五本书是法律出版社出的伍德里尔的《冬天的骨头》,是一本小说,讲一个处于底层的女孩子,怎么寻找出路,解释人处境和命运的作品,我看了以后很有共鸣。

最后一本是去年读过的书,但实际是今年1月份才正式出版的,罗伯托.波拉尼奥的《2666》,我觉得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百年孤独》神奇地显示了拉丁美洲的昨天,而这本书面对了拉丁美洲的今天。今天已经没有神奇了,只有严酷的现实。

一年大概读五六十本书

望东方周刊》:你平常如何选书?

止庵:我选书很严格,看一本书,会先找些背景材料,有些书是我知道的,像《百年孤独》,这个就不用找资料了,而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就要找一找相关的文学史记载。

另外是我感兴趣的书,我会选择。一般不太看别人的评论,不太管别人说好或坏。

也有的是朋友之间互相推荐的,都是买书的朋友,大家有时候约着一起去书店。有的(推荐)是我听的,有的是我不听的。

《望东方周刊》:你一年的购书量大致有多少?主要购书方式是什么?

止庵:一年买两百多本书,有便宜有贵的,平均下来一本20到30元钱,一年就是4000到6000元之间。

我都在书店买书,从来不在网上买。一般去万圣书园、涵芬楼、三联书店,这些书店比较容易买到我想要的书。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不在网上买呢?

止庵:这完全是个人习惯问题,我两个礼拜去次书店,花几个小时转转,感觉真好,网上买书太容易了,而且送过来可能已经摔坏了——我对书的品相要求高。

《望东方周刊》:买的书都会读吗?

止庵:买回来的书,是我可能会读的,不一定都读,搁在那,可能明年看。

我一年读的书大概有五六十本,平均一周一本,不做笔记,但要细读,坚持把它读完。我从来不翻书,如果要读一本书,就读完,不半途而废。

《望东方周刊》:读电子书吗?

止庵:不读。我现在还在读纸质书。我没有看过电子书。这是个习惯。我是一个不愿意改变自己阅读习惯的人。原来的生活状况,能不改就不改,可能电子书我也会读得特别好,但我目前没有这个兴趣。

《望东方周刊》:会借书给别人吗?

止庵:不会借给别人,平常也没有人找我借,我跟人来往也不是很多。我也不会向人借书。

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

望东方周刊》:你觉得2011年的图书出版状况怎样?

止庵:我关注了一点儿。肯定出版行业越来越不好做,因为有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但出版业也会活过去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图书质量有好有坏,有的是特别不好的。有些书是我买的时候特别想看的,但是看完发现太差。

《望东方周刊》:能举个例子吗?

止庵:我现在记不住了。我不喜欢插图本的书,开本太大,纸张太差,板式太花哨,或者用些比较奇怪的字体印的,我都不看。

《望东方周刊》:你作为评委参加了几个2011年度的好书评选活动,觉得哪些比较客观,也有影响力?

止庵:我参加的那几个都还可以,深圳读书月、凤凰网、新京报、新浪等,我自己觉得都还可以,都挺认真的,一轮轮投票,投好多遍,当然结果都有差异,因为榜单的形成过程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望东方周刊》:你自己选书的话会看些榜单吗?

止庵:不太关注,只是偶尔看看推荐了哪些书。我不太根据榜单看书。

《望东方周刊》:你生活中感到的目前大众阅读状况怎样?

止庵:我的感受是原来一块读书的朋友现在不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看书了。这样的挺多的。而我还没有遇见一个人原来不读书的现在开始读书了。

《望东方周刊》:会去主动影响别人,引导其他人开始看书吗?

止庵:不会。没法影响,不想读书的人,没有一个听你的话开始读书的,我也不去说这些话,没用,读书花时间花钱。我觉得所有关于书的宣传活动,都没有什么大用,只是對那些已经读书的人的一种鼓励,对于不读书的人没有用处。

这世界有三种人,一种是自己独自在那认真看书的人,这种是少数,不用影响,就会去读的。第二种是根本不看书,也影响不了。第三种是可看可不看,想看书时不知道看啥好,这种可以有所影响。

我也不太想影响别人,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想读什么不想读什么,不太容易被别人影响,也不应该被别人影响。

篇5:教师个人读书计划和总结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一体化”工作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抓住培训、听课、博客等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多学习他人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目标。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四、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经典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培训读本》《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赏识你的学生》《做最好的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教师的情感与智慧》、《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

3、每月必读:《细节决定成败》《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福建教育》《读者》(原创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2010.10 个人读书总结

人最高兴的,莫过于拥有了收获。本学年,我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撰写班级案例以及教育反思上,也越来越觉的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我的变化,缘由来自我爱上了读书。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好书,能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能陶冶情操,受益终生。

在《给教师的建议》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句话深刻的告诉了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教书育人,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才能不断的滋润学生的心田;只有不但的读书,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与学生走的更近,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我们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在《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中,汪中求同志说:“细节决定成败” “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这不仅让我想起“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繁琐的,他们都是由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一个个细节构成的,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小看了一个个的细节,这些细节却关系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孩子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们都应该关注他要干什么,课堂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决定这节课的成败,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细节。

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李老师的话,给了我工作的动力,我受意匪浅,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步,哪怕一点点,这也是我的收获。

篇6: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高敏

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为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一体化”工作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真正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4、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抓住培训、听课、博客等机会,努力向专家、名师、优秀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多学习他人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实现目标。

5、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四、读书安排:

大量阅读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经典阅读:《赢在课堂》《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

2、第一周:走向高效课堂,太阳这样升起来

第二周:动力课堂与高效课堂和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 第三周:高效课堂的流程和高效课课堂的快速成功的方法和高效课堂的规范

第四周:高效课堂如何评价和高效课堂如何培优 第五周: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和导学案案例 第六周:小组的建立与建设和小组长得选拨与培养 第七周:学科班长的使用

第八周:从班魂组说起和高效课堂的管理 第九周:让课堂评价助燃高效课堂和班级文化植入 第十周:怎样做才能让评价保鲜和教师培训 第十一周:学生培训和家长培训

第十二周:高效初常见问题和课改问题辨析 第十三周:学校如何快速推进高效课堂改革 第十四周:高效课堂微语录和后记

第十五周:唐山68中:动力课堂和点燃新课堂 第十六周:动力系统支撑课堂运行和乘风破浪会有时 第十七周:太阳这样升起来和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上一篇:妇产科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庆六一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