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好青年致富格言

2024-04-11

乡村好青年致富格言(共10篇)

篇1:乡村好青年致富格言

农村致富好青年材料

我是胡建国,顾家村村民,被当地群众评为“养猪致富能手”。

过去,我依靠传统的种植水稻和玉米,不少投资业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难以发家致富。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远程教育播放内容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信息:养猪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加之生长发育快,见效快,收益大。说干就干,筹建资金建设养猪场,开启了自己的养猪事业和致富梦想。2011年刚开始的时候,我四处筹措资金,购买了4头能繁殖母猪,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饲养技术,一场猪瘟使4头母猪死去了2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我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我主动学习农民科技养猪,系统的学习并掌握到饲料配方,快速育肥,提高母猪防疫,防病等实用技术。严格按照所学的养猪技术喂养,定期为雏猪进行疾病防疫。在不断地实践中我总结出了科学养猪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先如今我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扩建养猪场,养猪数量达到70多头,年收入15万元。

在自己养殖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我看到了其他养猪户因为 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猪效益不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请教养殖专业解救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以此来提高全村养殖户的水平。在我的带领下,村内养猪户页逐渐多了起来,让村民腰包也鼓了起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篇二:乡村好青年材料

渠振营事迹材料

古老而神秘的黄河,以其独特丰富的资源,滋润了千百万亩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也成就了无数个英雄豪杰。渠振营,这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随波逐流如潮般地涌向大城市,也没有加入千军万马挤考公务员“独木桥”的浩荡大军,而是选择了偏远的黄河滩区,带着3名大学生和几个有志青年倾心打造起自己的“创业梦”,利用黄河水资源成立了菏泽市东明县第一家渔业集约化养殖--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养殖了50万尾黄河大鲤等优质淡水鱼;利用荒滩和绿草创办了“东明振营山羊养殖场”,饲养了450余只菏泽特有的青山羊和波尔山羊。

初次创业 激发了他的正能量

作,安全运送在校学生往返校园6000人次,得到了学校和同学们的的信任与支持,获得了“优秀团干部”“优秀社团社长”等荣誉称号。初次创业的成功,激发了他的正能量,坚定了义无返顾走创业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探求商机 选择了家乡的黄河滩

黄河沿途东明县是渠振营的故乡,他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但从小到大,给他的印象除了激流勇进、咆哮雄伟黄河水以外,就只剩下被流水天天侵刷的荒滩,还有滩区周围太多并不富裕的父老乡亲。去年“十一”假期他和他的同学去了东营黄河口生态风景区。那里有大闸蟹,湿地开发保护的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为什么几乎同样的地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情景?抱着改变家乡、改变黄河滩区面貌的雄心壮志,今年“五一”假期,他和几个要好的朋友相约踏进了家乡的黄河滩区。短短几天的时间,他走遍了黄河滩区的荒滩、坑塘,访问了无数个农户和渔民。经过几天的了解,他感觉到,这里虽然有上万亩闲置的荒滩和坑塘,由于坑塘太深,并不适合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但他不灰心,通宵达旦地在网上查询,终于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黄河滩区非常适合运用网箱进行集约化养殖。于是他连夜又奔赴威海学习考察,在威海养殖场,他有幸认识了老实敦厚的渔民尚秀旺。经过彻夜长谈,他下定决心要回家乡东明黄河滩区创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为了发展滩区养殖项目,他一次又一次地走访河务局和当地乡政府,并多次到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创业指

导师咨询政策和创业方法,接受了人社部门系统化的创业培训和指导,并帮助办理小额贷款。然而,由于黄河滩区地理位置偏僻,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农民思想保守、工作懒散、排外性强,开始很难接触。尽管当地一部分因素初期曾经动摇过他创业的决心,但经过各级领导的协调和团队不懈的努力,他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2013年5月,他在东明县长兴乡黄河滩区内利用400余亩荒滩和闲置十几年的水坑,创办了东明县第一家渔业集约化养殖场—“东明县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立了网箱养殖技术推广中心,主营当地黄河鲤鱼、草鱼和名优淡水鱼——赤眼鳟,黄颡,翘嘴红鲌等。现有育苗池3个,年生产各种鱼苗500万尾,其中自供28万尾,其余供给周边养鱼场。另有建成集约化养殖网箱120个,在养鱼30万尾,利用大水体持续投苗20余万尾。年内计划建成网箱150个,年产成品鱼60—100万斤。2013年7月,他又利用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周边30余亩荒滩和当地二级水淹地,创办了“东明振营山羊养殖场”,主养青山羊和小尾寒羊。现已建成一期羊舍2座,存栏量450余只,计划3年内规模达到1200只以上。面向省内市场,现已出售成品羊200余只,营业额20余万元。淘到“第一桶金”后,他高兴万分,立即带人到外地学习考察最新标准化养殖场,并聘请县畜牧局的专家前来指导。他决定在三个月内,对现有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另建二期标准化养殖场一座,争取年内厂区存栏规模达到800只。

几经波折 更坚定了他实现创业梦斗志

渠振营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怀里揣着在大学创业时挣的5万元,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梦想,来到黄河滩区。然而,在起步阶段却经受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初到这里时,水、电、路、网一片空白。开始只得临时寄宿在乡村旅店内,每天往返数次,阴雨天气一不留意就会把车深陷泥滩,长时间出不来。后来,他带领自己的伙伴们在养殖场建起了两间临时住房,酷夏时气温在38度以上,而且用水困难。只得用坑塘水洗脸刷牙,间断使用购买的发电机给手机充电。因为手机是他们当时唯一的信息源。再后来随着养殖空间的扩大和鱼塘供氧的迫切需要,用电成了当务急。在乡政府和供电部门的协调下,他筹措5万余元资金,安上了自己的变压器,解决了生活用水用电问题。然后,又花费1万多元钱,修了一条小路,基本解决了出行问题。

创业之初,他一方面受到资金的困扰;另一方面,当地群众不理解,处处为难。但他没有气馁,多次找村支书杨留更请求帮助。他的真诚和创业决心,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六十多岁的老支书,帮他架设变压换电线路,办理相关手续,架设网络专线,完善厂区路面,陪着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他结合自己现状和群众交流,慢慢得到不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现在很多村民都已经成为他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开始他没有经验,忽略了育苗池夜间增氧这个重要环节,造成大规格草鱼苗死亡1万余尾,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他含着眼泪把死鱼处理掉,这无论

是对自己还是整个团队而言都是当头一棒。但他咬牙坚持,把教训当学费,认真地制定了详细的巡塘计划。有时由于白天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造成作息混乱,夜间多次突然惊醒。只得到鱼塘巡视后才能安心睡觉。

对于他回乡创业,起初家里人极力反对。父母希望他利用专业优势,参加教师招考。但开弓没有头箭,他一方面东奔西跑筹措资金,一方面与父母耐心地沟通,并拉着父母到养殖场实地参观。看到儿子的成果和决心,父母也开始加入到支持儿子发展的行列,帮他筹措资金30余万元。看着父母送来的钱,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展望未来 千里黄河绿色经济玉带

一分辛勤,一分收获。经过渠振营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东明县清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振营山羊养殖场得以迅速发展。创业带头人渠振营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肯定。2013年底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2014年2月在全省创业创新工作会议期间得到常务副省长孙伟亲切接见。2014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菏泽市十佳创业之星”,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2013感动菏泽人物。面对这一系列荣誉,这些年轻人没有迷失,却是更加坚定了创业信念。2014年,他们计划抓住新的创业机遇,大胆引进“遂县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公司和河滩农户以公司+协会的方式深入对接。他们的口号是:以副业促产业,以合作谋发展。为此他们先后创办“东明县开泰畜禽养殖专篇三: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优秀乡村好青年事迹材料

年事迹材料

张xx,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xx县xx街xx村人。2006年6月从xx师范大学xx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毕业后放去到xx县xx中心工作的机会,回乡当了一名在别人看来毫不起眼的村官,同时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兼营一个计算机销售与维修店和xx县xx街xx销售店,成为农村青年学习创业典型。

立志当村官 服务新农村

张xx的母亲是xx村连续三届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县乡人大代表,在村子里是响当当致富带头人,曾多次受到州县乡党委政府的表彰。从小目睹耳染了母亲的事迹,他从上大学开始,就把学成后回报家乡的心思牢牢植在了心底,实值第三届村委换届之际,他多次跑村委会表决心,毅然报名参选,立志为家乡的发展献一份力。2010年4月,xx街乡第四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年仅28岁的青年党员张xx同志,通过公开选举这一平台,依法以2051票当选为xx村委会副主任。成一名 “村官”后,面对角色的转变,肩上的担子,怎样才能当好“村官”一直是他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张xx在当选表态发言时说:“做农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外行,但我也是农村人,我有信心和决心履好这份职”。

进村委会工作以后,加强与村“两委”班子及群众沟通协调,他深入村寨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围绕畜牧、烤烟、甘蔗、蜜香梨、茶叶、蔬菜、核桃等几项重点产业抓发展,帮助群众搞好产业规划,基本做到每个村小组有1—2个产业。特别是在xx村农事e网通推广运用、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点播以及农民党员上网培训等工作上,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优势,认真利用“农事e网通”这一平台为群众办实事,减少群众办事成本,组织农村党员利用远程教育、农民党员上网培训基地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等方面的学习,增强农村党员自身综合素质,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13年,在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又再次以高票当选为xx村委会副主任。

白手起家 诚信经营

年仅32岁的张xx,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闯敢干,大胆创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近几年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受到信息技术、自身文化水平、眼界等条件的限制,农村青年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还不能起到真正带头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底子薄,自身发展能力弱的农村家庭,仅靠传统的农业种植难以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他总在思考,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创业行动来带动乡亲们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通过考公务员这根独木桥来实现自己的价值。2012年他报名参加xx县xx中心招聘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进入面试阶段,但他却放弃了面试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家人的资助下,在兴街开发区开了个电脑及配件销售维修店,销售范围包括xx街,xx街,马关,xx坡和xx口岸等地,每年实现销售纯收入8万元。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对饮用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让他看到商机,他通过与xx县xx水厂负责人的沟通,承诺销售数量和服务质量,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赢得xx县xx山泉水在xx街乡的经营权,由于他服务周到,信守承诺,他每年销售xx山泉水2.4万桶,实现销售纯收入3万元。在家人的支持配合下,他还经营着日用百货、牲畜饲料及用药、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在他自己创收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村民们分享,带动了本村部分青年的自主创业积极性。

孝敬父母 传承美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张xx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在忙于工作和生意的同时,不忘关心和孝顺家中的父母,抽空回家陪伴他们,聊聊家里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每年抽时间带他们外出游玩,放松身心,做一次全身体检等,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特别是2011年,母亲腿患风湿并后,医生要求手术治疗,连续做了两次手续,共花医疗费用9万元左右,由于手术失败,母亲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妻子又是教师,不能随意请假,照顾母亲的重担就落在张辉一人身上,他既要忙于村委会的工作,又忙于生意,还要照顾好母亲,只要听见说民间有人能治好母亲类似的病,就开车带着母亲前往看病,到过xx,xx,xx,xx等地看过病,听见什么药有效就买什么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的下半年,母亲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

篇2:乡村好青年致富格言

水泉镇二道门村党支部书记邹得新

邹得新,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80年10月生,现任喀左县水泉镇二道门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自2000年1月到村上工作以来,历任村治保主任、会计,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在他工作期间,始终以一位人民公仆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全村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投身公益事业,努力改善民生,维护了全村和谐稳定。

“狠抓经济”促发展。他出生在农村,对农民贫困的生活现状十分了解,自幼就立志帮助农村脱贫,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于是他放弃了上大学,决定留在家乡,担任起一名村干部。他到村上工作以后,始终坚持学习,积极为农民寻找致富出路。在2002年,当时他年纪虽小,但是却头脑聪明,致富点子多,对新事物接收也快,村班子对他的意见建议都比较支持。于是在政府的号召下,带领120余户农户建起“四位一体”保护地小区,仅此一项增加农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另外还带领部分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以“抓大户、建小区”为突破,积极帮助农民协调贷款,建立富祥牧业养殖合作社,发展牛、羊、猪、鸡等规模养殖户230多户,增加农民人均收入2300多元。此外,他努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业,积极引 进高产大田示范项目和蔬菜制种项目,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创造便利条件。通过这些致富项目,使他的工作顺风顺水,既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称赞,更取得了群众的支持。

“美化农村”立丰功。近两年来,由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的口味也不断提升,他为了完善村委会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品位,投资30多万元修建了6000多平方米二道门村文化活动广场,投资50万元的村部办公楼正在建设中,投资10多万元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80平方米,投资150多万元修建了村内道路6.5公里,新安路灯15盏,栽植风景树5500余株。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修建垃圾厂1 处,修建垃圾池18个,使全村的卫生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篇3:“乡村好青年”李达长

2009年7月份,李达长从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到贵阳一个建筑公司工作,拿着十多万的年薪。每次回家,李达长看到家乡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童年记忆中“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难觅踪影时,他就有回家乡大干一场的想法。终于,在当了多年乡农技员的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2012年3月,带着对家乡土地的热爱,李达长毅然决定回归家乡,“卷起裤脚”准备种田。妻子李蓉辉开始很不愿意丈夫放下“金领”工作,整天去和泥巴打交道,耐不住李达长的极力劝说,和丈夫远离都市,一起回了家。说干就干!回到家乡后,李达长立即组织了5名股东,投资118万元成立了三甲乡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代耕、代育、代管、代插、代收以及包产包收”模式一经推出,立即得到了本村以及周边落马江、阳硐、柳坪等10余个村的认可和支持。所谓包产包收,就是入社农民每亩交400元到合作社,合作社包入社农民每亩收稻谷400公斤,双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无论村民以“五代”还是“全包”方式入社,每亩纯收益都能达到700元以上。这样的好事让许多村民争相入社,合作社规模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由2013年的1300亩一下子增加到2014年的2200亩,入社村民稳定受益。合作社凭借科学技术,以及走农业机械化的路子,实现了收益20多万元。

李达长是湖南省涟源市的新型职业农民,担任涟源市强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骨干成员全部参加了涟源市农广分校2014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其生产基地2014年被涟源市农广分校、涟源市农科教中心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双季稻示范生产实习实训基地。目前,作为涟源市新生代新型职业农民,李达长创建的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包亩产400公斤的“五代一包”运作模式,不仅为入社村民提高了农田收益,又解决了农田抛荒难题,这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涟源市农业局特别为此召开现场会,将该模式向各地推广。基于李达长的创业精神和业绩,2014年湖南省农业委员会认定李达长为省级科技示范户,颁发了“科技示范户”匾牌。不仅如此,2014年11月,共青团湖南省委还授予了他湖南省首届“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成为娄底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青年。

李达长的合作社成立3年了,夫妻俩在3年的摸索实践中,都成了种田好手。“还是国家的政策好,让我感觉扎根家乡,扎根农村一样有奔头”。和煦的阳光下,李达长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自信,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涟源市分校

篇4:乡村好青年_事迹材料

本人通过天津市宝坻区教师招聘考试,于2013年8月30日正式成为了宝坻区中会中心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

工作期间,本人本着爱岗就业、教书育人的信念,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道德行为方面,本人谨记自己除了是一名普通公民,更是一名担负“培养祖国花朵”职责的幼儿教师。严于律己的同时,以自身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尊师重教、尊重他人、文明守礼。利用课堂、班会、课外活动等形式,以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情作为案例,致力于让学生们成为懂礼貌、讲文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2013-2014学年,本人再次成为了七年级新生的班主任。班上有一名较为“特殊”的学生,杨**。杨**,男,15周岁,本地人。首先,他的年龄相对本年级同学更为年长,所以与同班同学存在一定“代沟”。第二,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母亲多年前就已离家出走,杳无音讯;父亲长期在外务工,由家里老人暂为代理监护人。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该生性格怪癖,交际能力低下,厌学情绪较高,成为同班同学排斥、孤立的一个对象。甚至有同学会故意去“欺负”他,比如弄丢他的作业本或者搬走他的凳子。开始时,其实是有同学愿意与他交往的,但他总是不能向别人敞开心扉或者经常误会别人的好意。通过观察,我了解到该生在体育课上最为积极,笑容也最多。因此我决定鼓励个别班干部主动接近他,再以此带动班上其他学生与他交往。我也偶尔找他谈话,了解他心中所想,或鼓励或开解。慢慢地,开始有善良、心细的女生在周记里提到他还写到了她们对以往行为的反思。在班上宣读之后,同学们都开始了对自己的自评以及对他的鼓励。现在,他已经交到了属于自己的好朋友。

篇5:乡村道德好青年事迹材料

创业的好榜样

王志坚从小生活在村子里,看着家乡贫穷落后,对未来有着强烈的憧憬的他,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来谱写自己的人生。渴望摆脱贫困的生活,他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

可是万事开头难,创业得有自己的好项目,好策划。初中毕业的他也没有多少见识,对社会经济发展了解的也不多。家乡茶叶很多,他想起了做茶叶生意。可是刚起步,资金筹措问题,加上年轻,文化低,学识浅,社会阅历低,茶叶行情了解不足等问题,给王志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为了带领村子里的人摆脱贫困现状,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改善生活条件。王志坚开始没日没夜的学习茶叶知识,从茶的历史、茶的分类、茶的产地与分布、茶的鉴别、茶器、茶的冲泡与饮茶方法等等方面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品茶人、卖茶人。成功总是亲睐付出努力的人,王志坚经过摸爬滚打终于创业成功。现在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茶叶店,王志坚说,下一步他打算回村里办茶叶加工厂,增加石膏井村的就业率,同时带动石膏井的经济发展。

家庭里的好男人

王志坚算是个十足的好男人,在父母眼中是个好儿子,在妻子眼中是个好丈夫,在孩子眼中是个好爸爸。

农村家庭,生活条件都不是很好,父母亲整日操劳,50出头的老父亲已是满头白发了。看着父母亲渐渐老去,如今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家庭收入也算不错,他经常给父母亲买一些补品,陪他们逛逛县城。王志坚就算工作再忙也会抽空陪父母亲聊聊。老父亲喜欢喝几口小酒,王志坚总会找到机会陪父亲喝上几杯,聊聊家常。

事业上,王志坚的妻子给了他巨大的支持,事业刚起步,生意不好的时候是妻子默默支撑着这个家,把孩子,公公婆婆照顾好,稳固好后方,给他鼓励,让他振作。这一切王志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事业有成的他没忘记妻子的支持和鼓励,外出送茶叶时不论怎么忙,不论多晚他都会回到家吃晚饭,饭后帮妻子洗碗。这么多年,不管在外面受多少气,生意上有多少不顺心,王志坚从不跟妻子吵架,也不把不开心的事带回家,回到家带给妻子的都是满满的微笑,给家里带来温馨的气氛。村里人都羡慕他们这一对小夫妻,常说他们是一对神仙眷侣。

村子里的好同志

有人会说工作和家庭无法兼顾,可王志坚却能做的很好。周一到周五他都按村委会的值班安排准时上班,茶店的事就交由妻子管理,下班后再回去。王志坚作为村上的团支部书记,为了村子发展,村民生活没有少费心。

在日常工作上,王志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每次村上开会,王志坚都准时到村委会。他坚持每天去村委会上班,与村干部一同工作;他经常和村上的其他领导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村民学习,真诚与村民交心,了解乡亲们的所需所难。有村民到村委会找他说事,他总能耐心听他们叙述,能解决的就给他们解决,需要上报镇上的就用笔记本仔细记下细节;村里的年轻人向他“取经”,学习如何创业,如何发家致富,他也都倾囊相授,把自己创业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都教给他们,给他们提供到自己店里工作,学习技术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改善生活条件;村里的老人只要有需要找到他,王志坚总是二话不说就帮老人去办事,不论大事小事,琐事难事他都从未推辞。村里的老人经常说王志坚是石膏井的儿子,是大家的好儿子,只要有他在,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办的。村里的年轻人则以王志坚为榜样,说他是创业致富的能手,是他们的老师,是他们的贴心人。

作为村团支部书记,他经常去看望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自己掏腰包给他们送去一些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填补自己没有上大学的遗憾。王志坚邻居有一户是三个孩子上学的家庭,老父亲靠着作农活和在村里打零工独自一个人拉扯三个孩子长大。209月,三个孩子中的大姐开学就要上初三了,乖巧懂事的她知道三姐弟都上学,家里负担重,成绩优秀的她还是决定辍学回家帮父亲干活。王志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情况跟村书记、主任汇报后又主动帮小女孩的学校联系,为她争取减免学费,同时还多方筹集,协助村委会一起解决三姐弟上学问题,还给他们家申请了低保户。成绩优异的女孩现在已上高中,她说,她会努力学习,会记着王志坚的帮忙,将来出息了会像王志坚一样回到家乡,帮村里脱贫致富。

篇6:乡村道德好青年事迹材料

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上,积极上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团的十七大精神。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国事,关注身边小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认真学习《团的章程》,自觉履行团员的义务,执行团的决议,遵守团的纪律,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

广泛听取团员意见,加强团支部组织建设。了解团员心声,关心团员工作、生活。团员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青年团员是生力军,是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让广大青年投入到全村的各项建设中。同时加强团员干部队伍的建设,团员干部室团员的表率,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应该走在前面,要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创造性的做好团务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提升自我和加强团员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活动为载体,抓好村理念培育,以提高村民素质为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深入持久地开展团员青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工作;有效的激发了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和为家乡建设的干劲,使他们有效的识别“知荣辱、敬廉洁、守诚信、辨美丑”,激励团员青年奋发向上,营造良好的村思想氛围。

响应上级政策,争当群众“宣传员”。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她积极主动学xxx省、市、县、乡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精神,在团山村召开的各种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会议上主动带领学习,同时把自己学习的所想所悟所感主动与村干部和村民们分享;利用村组干部会议的机会主动搜集资料向群众传达“中央八项规定”、“8433”升级版的孟连经验、“插甸”经验等,及时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有关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到农户。

积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村团支部成立了一支由20人组成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根据志愿者的专长和特长,胡庆玫同志充分利用村可用资源,以为村民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广泛开展村便民服务,重点为孤寡老人,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家庭,军属,残疾人和单亲家庭服务。倡导青年一代为村民排忧解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真正需要的人,既增强了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又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篇7:乡村好青年致富格言

今年7月,团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观 携手共筑中国梦”寻找乡村好青年活动。8月21日,17名县(区)级“乡村好青年”产生,其中道德好青年11人,创富好青年6人。9月份,团市委将从中评选出10名市级“乡村好青年”,并推荐参加全省“乡村好青年”评选。

本次评选活动分为“乡村创富好青年”和“乡村道德好青年”两个类别,以村、乡、县、市逐级评选的方式产生,评选对象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5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历经两个月,通过明确标准、广泛寻找、公示宣传、认定产生、成长分享和向上推荐6个环节,8月21日,17名县(区)级“乡村好青年”产生。顺安镇大学生村官胡宏伟、天门镇创业青年朱海翔等11名青年成为铜陵县“乡村好青年”;邵彬、朱宁等3人被评为狮子山区“乡村好青年”;张莉、洪桂胜等3人成为郊区“乡村好青年”。

什么是“好青年”?

对象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35周岁以下农村青年,共分两类。

乡村创富好青年:在诚信创业,带动致富,奉献社会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乡村道德好青年:在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热心公益等方面表现突出,为促进乡风文明、共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为加强铜陵县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选树青年优秀典型,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月19日下午,团县委组织召开全县“乡村好青年”事迹分享会暨“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座谈会。

会前,团县委负责人首先带领全县11位“乡村好青年”候选人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知识。

座谈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分别发言,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在诚信创业、带动致富、尊老爱幼、奉献社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团县委书记朱丽丽在会上指出,寻找“乡村好青年”活动,旨在挖掘社会优秀的好青年,对加强农村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培育和践行农村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篇8:乡村好青年事迹.doc明

他是一名参加了七个爱心协会、组织的最美志愿者,也是一名捐献骨髓志愿者,而今他正在准备捐献遗体事宜。他集临沂“最美慈善人”、临沂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沂蒙爱心使者”等光环融一身;

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推拿师,利用自己的专长,免费教会了600多名残疾人学习按摩,走上自谋成才之路。

他叫张道明,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明康推拿店的主人。

血液里流淌着爱心的基因

张道明第一次献爱心是在2004年,那时的只有19岁的他在医学院校里读书。在学校里第一次参加献血活动开始,张道明就成了临沂有名的“献血大王”。10年来,张道明累计献血20余次,血量达10000多毫升。其实,他从小就怕打针,有轻微晕血,但想到自己的血能救命,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第一次就献出400毫升。从那时起,张道明每年都参加献血活动,现在每年献两次,每次400毫升,因为这份坚持,前些日子,他还获得“临沂无偿献血奉献奖”的荣誉称号。

在献血的过程中,他听说捐献血小板也能救人生命,他开始准备捐献血小板。可捐献血小板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张道明连续4次想捐献都没有通过,这让他心里很遗憾。

但他没有放弃,直到今年6月份的一次验血,张道明得知,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可以捐献血小板了,他喜出望外地参加了捐献。他说,以后,只要是条件允许,他还要再捐献血小板,因为,捐献血小板恢复快,一个月就能捐一次,比献血捐的多,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更多的人。后来,他又成为捐献骨髓志愿者,血样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他说,只要有配型成功的,他会毫不犹豫地捐献骨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他又开始捐献血小板。

门店里传递着浓浓的关爱

上帝总是眷顾富有爱心的人。2006年,张道明在白沙埠镇驻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推拿门店,随着事业的发展,他的“爱心推拿队”也相继宣告成立并逐渐壮大。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成立推拿室的这几年,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免费教会600多名残疾人学习推拿,很多人学习到了一技之长,已经开了自己的推拿室,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说,他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别人做一点事,无论大小,都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在白沙埠,张道明开的“明康推拿”很有名气。因为,这里不光是环卫工人的“爱心驿站”,还是“爱心候车室”,更是“爱心推拿队”的大本营。

看着门前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很是辛苦,特别是夏天,天气又热,他就想让他们进店歇歇脚、喝口水,冬天也可以进店暖和一会,中午还可以帮他们热热所带的午饭。

而成立爱心候车室,是因为他的推拿室离59路公交站牌很近,冬天的时候,看着一些市民冻得直跺脚,他就萌发了让等车的市民进店暖和一会儿的想法。

知情的群众说,明康推拿按摩的是躯体,传递的是爱心,弘扬的是正能量。作为“爱心推拿队”的队长,张道明经常带领员工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到福利院去帮助老人和孩子,到山区为贫困儿童捐资助教。迄今为止,张道明也记不清做了多少件好事,献了多少次爱心。几年来,张道明带领他的志愿者团队,共成功救助了500多名贫困学生。这些学生遍及三区九县200个乡镇、400多个村庄、600多个家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学生在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帮助下不仅学有所成,而且也走上了捐资助学的道路。每当得知受助学生的好消息,每当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团体提出要提供捐助时,张道明就感到无比地满足与自豪。

张道明说,自己最高兴的事,是听到他的徒弟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开了一家按摩推拿店,这时的张道明会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的张道明,每天晚上都会登上QQ,看看临沂市盲人就业群里面的动态。“群里一般都是盲人朋友,他们有很多想学习技术,或者是找工作的。我就主动去联系他们,看看他们是不是想学习推拿,如果有愿意的我就会免费教他们,等他们学会之后,我还会推荐他们去同行那里就业或者是帮助他们开店。”

“做好事,不能要求回报,要知道帮助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这是张道明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篇9:八个乡村致富创业项目

开一家特色小吃部

如果你有吃苦城耐劳的好品格,手中拥有一万元资金,可以考虑在城里闹市或乡镇政府所在地开一家特色小吃部,经营的花色品种要符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例如开个粥店、糊辣汤店、馄饨店、羊汤店、饼丝店、烧烤店、杂粮店,以早餐、晚餐、便餐为主,以特色、快捷、实惠、风味取胜,让食客花上两三元钱就能吃饱吃好。店铺租金、流动资金、购置桌椅及餐具厨具各项投资加在一起,有一万元足够。

开一家压面店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面食转化机彩三相电或两相电作为动力,每小时压制面粉25公斤到15公斤不等,投资约需3000-5000元。这种面食转化机可压制空心面、削面、五角星、菱形、猫耳朵、银耳面等多种造型,迎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在交通便利的城乡结合部或居民区附近开店,租金加上机器投资总共需7000元左右,以每天加工50公斤面粉为例,纯收入可达40元。如果能捎带出售面粉、杂粮、食用油之类的商品,赚得更多。

开一家幼儿园

农村人现在也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你能歌善舞,富有爱心,家里住房宽敞,可考虑开办一家幼儿园。开幼儿园的主要投资是购置玩具,可量力而行。每名幼儿每月学费20元计算,一年10个月约为200元,招收30名幼儿的年收入约为6000元。

开办家庭旅店

如果你家位于旅游名胜风景区附近,或位于去风景区必经之路,家庭住房宽敞闲置,可考虑开办一家家庭旅店。以4间房为例,可设单人间、双人间、4人间、8人间,收费标准分别为每人30元、20元、10元、5元,可给住店客人提供饭菜,收取一定的费用。办家庭旅店一次性需一万元投资,但物品可长期使用,只要注意干净卫生,定能吸引客人。

开一家农村用品租赁店

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的工具很多,但一家一户不可能购全。有条件者,可投资一万元左右,购一些农民必用物品出租,收取租金。可出租的商品大致有三类:一是婚丧之事用品,如婚纱、相机、厨具、摆酒席用的桌、凳及酒具等;二是建筑用具、如模板、手推车、储水罐等;三是小型农机,如播种机、脱粒机、铡草机等。可采用滚动发展的方式,逐步添置。

开家农资专场店

在人口较多的村子或乡镇所在地,租一家沿街门店,开办一家农资专卖店,出售种子、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投资约需一万元左右,由于商品是农民生产中必需之品,使用数量较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如自己资金不够,可考虑和县城或省城大店联营,获取专卖的利润。

开一家美发店

乡村理发美容是个空白,很具市场潜力,男女青年可学会美容美发技艺,将店开在乡镇所在地。一万元足够学费和购置美发、美容设备。如经营得当,每月利润当在2000元以上。

小照片浓缩大商机

篇10:“最美乡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信仰就是生命力

第一次见到朱虹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梳着马尾辫,带着黑框眼镜,身材高挑,在江苏代表团驻地,记者当时一眼便认出了这位虽生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孩子般豪爽性格的女村官。山联村是一个拥有40个自然村,6000多人口的大行政村,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离不开朱虹,过度的劳累最终导致身体的“抗议”,更让人担心的是朱虹此时还是有孕在身。

朱虹是江苏省无锡市山联村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了无锡一家汽车4S店工作。回想起当初选择村官的缘由,朱虹说,她既不是省招也不是市招的大学生村官,而是村里自招的大学生村官,回村工作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2007年6月的一天,山联村召开了一次普通的党员大会。由于朱虹毕业后党组织关系回转到了山联村,所以朱虹被要求连同其他4名新党员一起在全体党员面前作简单发言。如果没有这次“简单的发言”,也许朱虹现在已经成为那家4S店的中层干部。但人生的轨迹往往就是这样被不经意的拨动着。

在那次党员会上,22岁的朱虹没有准备发言稿,她从容上台,侃侃而谈,从自己的入党动机,到表示愿为家乡做贡献,一口气讲了8分钟。即兴脱稿演讲的能力和落落大方的风度深深打动了当时山联村书记吴岳平,他准备把朱虹这个人才挖到自己村里培养。朱虹的这次演讲改变了她和山联村的命运。吴岳平已在心中拿定了主意:好好培养这棵苗子!

7年来,朱虹从一个22岁的青涩丫头,到如今带领几千人创业致富的当家人,并先后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无锡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青年”、“无锡市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等荣誉称号。

忙碌,但很快乐

在一次与村书记的谈话中,村书记问她,这一个星期来有什么感受,做了哪些事情?除了打扫卫生、烧水就是复印材料的朱虹有些语塞。书记又问她,“你知道村里有多少人口?你知道咱村面积多大?你知道村里有多少自然村?”三个简单的问题把朱虹问得哑口无言,她一个都不知道。朱虹有些羞愧。

“农村工作不像企业里面会有领导告诉你做什么,很多工作都必须要你自己来想自己去摸索。我坐在村书记的位置上,如果村里路坏掉了,上级党委书记会来跟我说你去把那条路修一下?会吗?不会。像你们年轻人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要怎样融入农村的工作。”书记的一番话让好胜心很强的朱虹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我不能让村民觉着我到农村是来镀金的,不能让他们觉着我是花瓶,不懂农村工作。”

2008年朱虹担任村主任助理兼村团支部书记。恰逢山联村被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朱虹依托顾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全力打造的“山前嘉园”被列为锡山区新农村村庄综合整治点。每天朱虹和村干部一起早出晚归,修建牌楼、清理山道、购置垃圾箱、建公共活动场所、排设污水管网……“虽然忙碌但很快乐”。随着对农村工作的熟悉,朱虹渐渐发现农村工作远不如自己想得那样简单,需要懂得的东西太多,也明白了“处理问题必须知村情、解民意、体民情”。经过整治后,山联村曾经工厂林立、污水横流、开山毁林的荒芜现象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是田园风光和山清水秀的美景。

创业带动村级经济收入

随着村庄环境的彻底整治,“无锡市最美村庄”、“江苏最美村庄”等美誉便被用来形容山联村,慕名而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但周围相配套的旅游设施却很是欠缺,当地村民又缺乏商业意识。由此,朱虹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把优越的环境与便民富民结合起来,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

年轻人有魄力,敢想敢做,朱虹连夜做出了农家乐可行性方案交给了吴岳平。在得到书记的认可后,朱虹便信心满满地到村民家中劝说他们一起开办农家乐,还准备帮他们做宣传和一些硬件设施。可满腔的热情得到的却是村民的纷纷质疑:“村里又不是4A、5A级的景区,也没有什么文化传承,开的饭店谁来吃?本来我们夫妻在企业里上班一年还能有三四万的收入,把钱投入这里面,要是亏了你赔我吗?”朱虹跑了很多家,得到的答复基本一样。倔强的朱虹不甘心,她决定自己干。

可是在饭店选址的时候朱虹却犯了难,因为没有人愿意把房子租给她,村民们觉着她实在“瞎折腾”。为了租到房子,朱虹一周往村民程均立家跑了14趟,凭着执着和诚意打动了他,程均立终于将自家闲置的房子租给了朱虹。

2009年4月,连同朱虹在内的五个年轻人搭伙开了一家农家乐。朱虹还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青年文明一号,厅内悬挂“共青食堂”的匾额。

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自己的农家乐,大家心情激动,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这群年轻人干劲虽大,但毕竟没有经验,饭店开张的第一个月便亏了。朱虹心里着急,便找到村里的企业帮忙。“后来情况慢慢地好转,到第二个月就转亏为盈,接着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我开了4个半月,就赚了3万多。”朱虹用亲自试验证明了自己的想法,也让村民们看到了甜头,纷纷找到朱虹一起做起了农家乐。当时朱虹开办农家乐时固定资产只有7万块钱,还是几个年轻人东拼西凑的。而现在村里已办起了20个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固定资产达到了1000多万。山联农家乐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平均每个农家乐年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带动了152名村民就业创业。

多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山联村注重挖掘和开发乡村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初步建成了“葡萄大道、丝瓜大道”、“龟山东顾、知青小屋、人民公社大食堂、顾山风景区”、“百草园、牡丹园、红豆杉园、水产园、百鸟园”,借助农家乐的火爆,促进观光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

在今年1月投入使用的客房达到星级酒店的卫生和服务标准,朱虹说,“担任大学生村官7年来,山联村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按照我牵头制定的《山联村城乡一体建设标准化方案》,一条贯通全村水系的河道即将打通,很快游客就可以乘着乌篷船,体验山联村的慢生活。”

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朱虹觉着很精彩,也很自豪。虽然很辛苦,开始时也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但是朱虹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百姓的信任,用她的话说就是“很值”。

上一篇:互联网理财投资的风险下一篇:带有“纸”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