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英语教案

2024-05-26

四年级英语教案(精选8篇)

篇1:四年级英语教案

Lesson16 This cup is mine 教学目标:1.名代单数的学习。

2.形代的复习。

教学重难点:1.名代和形代的相互转换。

2.所属关系的提问。教学步骤:

第一部分

复习1.lesson15的单词听写。

2.lesson15课文背诵和重点句子听写。第二部分:

Let’s learn: 1.单词的学习和讲解。

2.词性归类。

Let’s talk:1.同义句转换:This is my cup.=This cup is mine.2.a.Whose cup is this?

------It’s mine.b.Whose basketball is this?

-------It’s yours.c.Whose bananas are these?

-------They are his.d.Whose tomatoes are those?

-------They are hers.注:根据不同的名词来造句子做练习。Homework:1.造句(4个对话)

2.单词三英一汉。

篇2:四年级英语教案

PartA

一、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thirty,forty,fifty,slow,sleep,winner学习词组have a sleep。2.学习非整点时间表达法。

3.学唱歌曲:What’s the Time? 4.学习字母组合oo在单词中的读音。5.功能:描述时间。

◆语言技能目标

1.能说、会认读数字thirty,forty, fifty。2.能根据钟面展开问答并准确描述时间。

◆情感态度

通过《龟兔赛跑》故事的讲述,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告诉学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道理。

◆文化意识

了解时间的不同表达法以及相关文化。

二.教具准备

1.有关数字的单词卡片。2.一个自制的纸板钟面。3.几张运动健儿获奖的照片。4.录音机或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互致问候。

2.欣赏歌曲:What the Time? Step 2 Revision 1.复习数字one至twenty。

(1)报数。全体学生依次起立报数,从one报数至twenty(或报数至twenty-nine)。(2)游戏——巧猜数字。

游戏规则:教师手拿一叠有关数字的单词卡片,然后任意说出一个数字单词的首字母,学生猜数字。教师将卡片奖励给猜对的学生,并请这位学生领读单词。

2.教师出示与数字相关的图片,如:电话号码、钟表等,问学生: “What can you see?”告诉学生数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4 Numbers and Time Step 3 Presentation

(一)单词和句型教学 1.情境创设

教师播放教学光盘,呈现森林图片,告诉学生,有两只小动物要在这里进行赛跑,引出两位故事主人公:乌龟和兔子。请一位学生用汉语讲讲《龟兔赛跑》的故事。2.教学单词slow。

教师告诉学生,兔子可以跑得很快,乌龟则很慢。呈现单词卡片slow,教学slow。

3.初步感知课文,教学单词thirty,forty,fifty和非整点时间的表达法。

师说:“Today Lets learn a new story.It’s about a turtle and a rabbit.”教师播放课文教学光盘。教师问:“When do they begin their race?”将纸板钟面拨至9:30,板书:It’s nine thirty.(1)出示单词卡片,教学单词thirty。

(2)出示three和thirteen,与thirty进行对比教学,区别它们的音、形、义。

(3)教师出示纸板钟面,拨动指针至不同的时间,全班练习说It’s two thirty.It’s six thirty.等 4.教学forty和fifty。

(1)教师将纸板钟上的时间拨至9:40和9:50,板书:It’s nine forty.和It’s nine fifty.全班学生练习说句子。(2)教学单词forty和fifty。

(3)教师拨动纸板钟指针,让学生根据钟面上的时间进行操练。

(4)总结:在整十的数字单词中,单词都以ty结尾,读作/ti/。

(5)游戏——抢卡片,排顺序。游戏规则:教师将数字单词卡片thirteen,fourteen,fifteen,thirty,forty,fifty,不按顺序地贴在黑板上,然后请两位学生到黑板前,教师念数字,学生抢卡片。哪位学生抢到的单词卡片多,该学生所在的小组则获胜。最后,请这两位学生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游戏——看钟表,猜时间。

游戏规则:教师请12位学生围成一圈站好,自己站在正中央的位置。教师的两只手分别代表时针和分针,而周围的学生代表钟表上的12个点。教师手指在哪里,学生就要快速说出教师指的方向所代表的具体时间。如:教师左手先指向9的位置,右手再指向6的位置,学生应大声说:“It’s nine thirty.”教师可奖励说得又快又好的学生。6.教学句子

I can have a sleep.和I’m the winner.(1)教师说:“The rabbit and the turtle are in the race.Who is the winner? Let’s watch the video again.”

(2)教师播放课文教学光盘,引出The rabbit is the winner.教师板书:I’m the winner.教学单词winner和句子I’m the winner.教师出示几张运动健儿获奖的图片,让学生说:

“...is the winner.”引导学生说出胜利时开心、自豪的语气。(3)

:“The rabbit is faster than the turtle.But why is the turtle the winner? ”教师出示单词和词组卡片,教学sleep和have a sleep,边说边做“睡觉”的动作。

(4)情感教育:不要骄傲自满;坚持到底就能取得胜利。

(二)课文教学

1.请学生翻开课本第24页,完成Ask and answer.部分。

2.请学生翻开课本第23页,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全班学生模仿跟读句子。

3.再播放课文录音二到三遍,采用全班学生跟读、个别学生或小组跟读的形式学习20页对话内容。

(三)语音教学

1.复习字母组合ee,ea在单词中的读音。

(1)学生听录音,跟读单词。速度由慢到快,可全班读、小组读或个人读。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sheep,green,queen,three,让学生自主拼读单词。

(3)教师出示单词卡片read,ice cream,teacher,让学生自主拼读单词。

(4)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上单词之间音与形的区别。2.学习字母组合oo在单词中的读音。

(1)教师播放课本第24页Listen and learn the English sounds.部分的录音,让学生自主感知字母组合oo的读音,引出oo发/u:/音的教学。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zoo,noodles,room,school,让学生尝试拼读。

(3)翻开课本第24

页,教师再次播放Listen and learn the English sounds.部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3.游戏——一呼百应。

游戏规则:每位同学从zoo,noodles,room,school 四个单词中任选一个写在纸上。全班起立,教师随意读一个单词,写的是相同单词的学生要立即大声读出这个单词,并坐下。几轮之后,看哪组学生坐下的多,哪组获胜。Step 4 Extension 综合活动——情景表演。

活动规则:教师出示《龟兔赛跑》情景,请学生四人一组,模仿课文内容创编故事。最后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Step 5 Homework 1.听课文录音并模仿跟读。

2.完成《活动手册》中本课的练习。

篇3:四年级英语教案

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及《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技巧模块远撑前滚翻的第一次课,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 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心理上渴望求新、求异、求趣, 但又怕危险, 既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肯定, 又缺少一定的自信心。而且该阶段的学生学习兴奋点分散, 不喜欢单调的课,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 要力求场地新颖、器材颜色亮丽、练习方式变化多样, 技能学习循序渐进。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以远撑前滚翻为主教材, 该教材在整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小学教学内容前滚翻的延伸和中学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 为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的惧怕心理。另外, 针对初中生喜欢竞争的特点, 结合主材进行素质练习比赛, 营造有序、活跃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 并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游戏 (喊数抱团) →自编垫上操 (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蹲撑运动→蹬撑运动→低头望月 (直腿前滚翻) →远撑前滚翻动作练习 (高向低练习及规定手远撑距离的一组练习) →检测 (学生展示) →拓展练习 (过障碍远撑前滚翻练习) →“课课练” (尝试蹲撑跳、蹲撑跳接力) →放松→讲评、回收器材。

点评:

本课的教材内容是七年级的远撑前滚翻, 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教材内容, 如果掌握得好, 就为后面的鱼跃前滚翻的学习打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课从教学设计来看, 严格按照《课标》以“目标统领内容”的指导要求,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也符合技能形成的规律。在学习目标的定位上紧紧抓住了“行为、条件、标准”三要素。整个课堂教学较好体现了江干区域教学的指导思想, 即“体质与心理和谐发展, 体能与技能和谐提高”的要求。

以下几点值得肯定:一是课堂主线条明确清晰。本节课的难点是“屈臂缓冲与低头团身的衔接”。教师从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蹲撑、蹬撑运动、直腿前滚翻, 到基本部分安排了从高向低滚翻的一组单个动作的练习策略, 层次清晰、由浅入深, 让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发展了学生“蹬摆结合”能力和滚翻能力。同时, 增强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结束部分还安排了蹲撑跳接力的练习和比赛等, 都在围绕难点这个主线条展开, 教学思路清晰。

二是课的流程安排比较合理, 有复习教材的练习, 复习有重点、有具体要求, 有新授教材的学习和练习, 还有检测环节和拓展练习, 最后还为学生讲解、示范了生活应用, 不仅体现了教材的应用价值, 同时较好地体现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谐统一”的要求。

三是利用小组合作形式上课, 改变与丰富学练形式, 在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 以及学习的主体性, 这也是体育课程教育人、发展人的价值所在, 也是体育课教学呈现生命的活力。

建议:浙江省从2015年开始, 对常态体育课提出“开始有队列、准备兼体能、教材3个1 (1个动作学习、1个组合练习、1个围绕该动作的游戏或比赛) 、精讲且多练、复习成环型、放松系列化和安全组织佳”的“7个1”要求。按这个常态课的标准来看,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如, 开始部分的队列练习, 可以在喊数抱团游戏前加入四列队形变两列, 再到一列的练习会更好;再如, 在基本部分中, “教材3个1”中单个动作的学习策略比较丰富, 但“围绕单个动作的组合练习”稍缺乏, 如可以“远撑前滚翻+前滚翻, 远撑前滚翻+远撑前滚翻;远撑前滚翻+燕式平衡、远撑前滚翻+蹲跳起”等选择1~2个组合练习, 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让学生自觉学习, 不断挑战自己, 并提高课的运动负荷, 在不同条件下复习远撑前滚翻的同时, 发展体能与滚翻能力, 提升课的教学效益。

在“围绕该动作的1个游戏或比赛”环节, 可以结合素质练习, 如, 学生做完远撑前滚翻后, 可以在返回时采用双脚跳、单脚跳、快速跑等进行接力游戏或比赛。当然无论在“组合练习”, 还是“游戏或比赛”环节, 教师的评价与指导都应该指向本课的教学重点与主教材内容的学习。

点评人:莫豪庆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 310020)

执教感受:

巧用技能迁移, 促进技巧教学

技巧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技巧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不高, 是广大中学生喜欢和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

笔者通过执教王汉军老师的水平四 (七年级) 《技巧:远撑前滚翻》教案, 深深地体会到王老师在深入解读技巧教材的同时, 巧妙地运用技能迁移理论,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练习技巧的兴趣, 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一、巧用类比

本课紧紧围绕滚翻这一主题, 通过准备部分的“坐垫不倒翁”, 到基本部分的“复习前滚翻”、“学习远撑前滚翻”, 到“课课练”环节的“蹬撑跳接力”, 四个环节环环相扣, 技术动作的类比性强, 学生在掌握前一种技能后会对后一种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为快速掌握或熟悉下一个技能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如, “不倒翁”是让学生充分体会滚翻时低头团身紧的动作要求;“前滚翻”则要求学生“一蹲、二撑、三低头, 团身滚动像圆球”, 要求学生团身后要像“圆球”一样;“远撑前滚翻”是“蹲地远撑缓屈臂, 低头、滚动、团身快”, 在要求学生团身“像圆球”的基础上, 结合屈臂缓冲实现“滚动快”的练习要求;“课课练”则对学生的蹬地远撑动作做了进一步的强化。虽然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 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各环节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主地进行着正迁移, 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吃力, 并且由于易于掌握, 学生自信心得到提升, 学习的热情高涨。

二、逐层递进

技能迁移理论认为,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 只有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清晰时, 才可能实现技能的迁移。这个特点在主教材部分的学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复习掌握前滚翻的基础上, 在学习“远撑前滚翻”环节, 王老师采用了“高向低—高向低0.5m—高向低0.6m—高向低0.7m—过障碍远撑前滚翻”的教学设计, 这四种练习, 技能要求在结构上高度相似, 每次都是在前一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点难度, 学生在达成第一个目标的同时很自然地会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技能的迁移发生是顺向地、自然地。同时这也符合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泛化─分化─巩固”规律。

三、情境转移

在“课课练”环节, 安排了“蹲撑跳接力”的小游戏, 要求学生通过蹬地与远撑动作, 实现在垫子间的蹬撑爬行。在主教材“远撑前滚翻”的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就是“蹬地与撑垫技术”, 教师创设蹬撑跳接力的教学情境, 变换练习方法, 目的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策略与概念应用于其他情境中, 提高练习者的概括水平, 从而做到对未来情境的顺向迁移。

四、两点建议

1. 保护与帮助缺乏

众所周知, 技巧类的教学与训练离不开保护与帮助, 保护与帮助也是技巧类项目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是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也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动作的重要手段。纵观王老师这节课, 除了在“课课练”环节提到了“注意保护与帮助”的字眼, 对于如何开展保护与帮助则是语焉不详。在“复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学习中, 对于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开展有效地保护与帮助更是只字未提。不得不说, 这是该教案的遗憾之处, 一旦在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 会给学生在今后的技巧学习中留下深刻的负面影响。

2. 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标》中提出应根据学生年龄层次、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的差异,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 进行分层教学, 更好地从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特点出发来实施体育教学,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本节课中, 教师虽然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层次递进, 如, “从高到低”的距离的不断加大, 到最后实现成功的“过障碍做远撑前滚翻”。但是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 也没有为之采取明确的教学措施。为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全体学生能够实现从高向低0.7m做远撑前滚翻, 85%的学生能够实现过障碍做远撑前滚翻。”通过这样的调整, 在一般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部分体育学困生, 实行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五、题后话

本次教案试讲, 囿于时间关系, 没有进行更多的试讲体验, 对于教案设计的精彩之处感悟不足, 尤其是几点建议, 更是班门弄斧, 一家之言, 权且抛砖引玉, 更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篇4:四年级英语预习反思

参考文献:

陈梅.高效课堂下的新型教师角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

篇5:四年级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Using the key words in context: e.g.,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2.Using modelled sentences to introduce one’s name and age.教学重难点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区分数词的音、形、义,例如:six, sixteen, sixty。

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ss:

教学流程

Teaching steps

教师指导

Teacher guidance

学生活动

Student activities

设计意图

Design intent

一、情境引入Situational Introduction:

二、新授Presentation:

1.Daily Talk

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an you do?

2.Show some numbers.

1.To teach: eleven

1)Show the number.

2)Read the word.

2.To teach: 12 ~ 16

1)Show some numbers.

2)Read the words.

3.Quick response.

4.To teach: 17 ~ 20

1)Show some addition problems or subtraction.

1.Daily Talk

2.Look and say.

1.To learn: eleven

1)Try to look and say.2)Read after the teacher.2.To learn: 12 ~ 16

1)Try to look and say.2)Read after the teacher.3.Look and say.

4.To learn: 17 ~ 20

1)Read the numbers and do sums.2)Read after the teacher.5.Listen, answer and change.

1)Listen and try to remember.2)Answer the questions.3)Read the rhyme.4)Make a new rhyme.

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过渡到生生之间的问答,复习How old …?这一句型,并借此复习物主代词。

穿插小游戏活跃气氛,并复习巩固。

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过渡到生生之间的问答,复习How old …?这一句型,并借此复习物主代词。

三、课后练习Exercises


5)Answer the questions.

6.Look and say.

7.Look and say.

8.To learn: Ask and answer.1)Look, listen and guess.2)Look and say.3)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try to introduce.

1.Introduce the friend.


四、自主小结Summary




五、课后作业Homework


篇6:四年级英语教案

四年级英语教案

课题:lesson 3  is  this  your penci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听说认读掌握生词:blackboard chalk  school  chair  pencil  marker  glue 2、掌握this is ……/these are …… 句型 能力目标 能用应用Is  this……句型及回答相应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单词的认读和记忆 2、句型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学难点:this is ……/these are …… /Is  this……句型及回答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录音机、实物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热身复习1、师生问好 2、练习对话 二、新授 1.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根据课件,教学单词blackboard  / chalk / school / chair / pencil / marker / glue的读音。 3、教师领读。 4、自读。 5、让学生听录音带跟读模仿。 6、学习拼写单词blackboard  / chalk / school / chair / pencil / marker/  glue 7、教师分别拿图片:What is  this?学生回答this is a  blackboard chalk  /school / chair / pencil / marker/  glue. 8、让学生看单词卡拼读单词。 教师让学生看单词回答:How many letters in this word?学生回答后,让他们背着拼出单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看谁拿得快 教师可将图片别贴在黑板上问:What is this,然后请两组学生,每组5名出列。用英语进行回答,对回答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四 、新授 1、用光盘出示pencils / markers,引出  . these are ……句型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读。 4、让学生听录音带跟读模仿。 五、完成活动手册 做活动手册第三课第1 、2部分的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热身复习1、师生问好 2、练习对话复习上一课内容做第一部分的内容, 看单词卡,读单词: 二、新授 1、让学生观看本部分教学课件。 教师提问: 你们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进行对话。 Jenny,Is  this  your pencil? No ,Mr wood .it  is  not my  pencil . Is it steven’s pencil? No it’s not steven’s pencil. He has a green pencil. …… Where’s my pencil? 2、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有些单词和句子的发音有些难度,对发音不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帮助。 3、让学生模仿着做这组对话。 4、听录音带,跟读并模仿。 5、让学生分小组表演对话。教师可让学习好的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对学习好的同学要提高要求。 (三)完成活动手册 做活动手册第三课第3部分的练习。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课题:lesson 4  Where is i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习单词eraser paper pen case scissors。 2.认会并记住单词:eraser paper case scissors 3.注意a和an的区别 能力目标 能准确的应用this is…/these are…句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单词eraser paper pen case scissors的读音 2.认会并记住单词: eraser paper case scissors 教学难点: 1. 能熟练的准确的应用this is a/an… these are…句型。 2. 单词eraser paper pen case scissors的发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1. 图片 2. 单词卡eraser paper pen case scissors 3.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及教学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1. 听写。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四线三格纸,教师随意读出上节课所学的单词,学生要在纸上书写所听到的单词。 2. 复习单词。注:要求听说的单词,让学生看图说单词。要求听、说、认读的`单词,让学生看单词卡读单词,并说出中文含义。 (二)呈现新课what is it? 1.教学单词。eraser paper pen case scissors 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读出来并说出中文。 教师问学生这是是什么:What is it? 学生回答用this is a/an… these are…句型。 ,有些单词的发音有些难度,对发音不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帮助。 教师拿出图片,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说出单词 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读出来并说出中文。 2. 让学生听录音带跟读模仿。 3. 学习拼写单词eraser paper case scissors 教师分别拿图片:What is it?学生回答用this is a/an… these are…句型。 教师问:Can you spell these words? 如有学生能够拼出单词,教师要给与表扬并说:那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拼的对不对,然后出示单词卡。如没有学生拼出单词,教师说:我们学习单词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个单词的拼写,看谁学得快。然后出示单词卡。 4、让学生看单词卡拼读单词。 教师让学生看单词回答:How many letters in this word?学生回答后,让他们背着拼出单词。 5、教师教学生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单词。告诉学生首先要把每个字母书写正确,然后按照单词的拼写把字母写在一起,注意单词的每个字母间要有一点距离。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游戏1:看谁拿得快 教师可将图片别贴在黑板上问:What is it,然后请两组学生,每组5名出列。用英语进行回答,对回答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游戏2:拼图说单词 教师把与本课单词有关的图片剪成几块,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拼图比赛。拼出后让学生说出单词以及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拼出图形加一分,说对单词加一分,说出字母加一分,最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哪个小组就取得胜利。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A. 将本课时出现的词汇扣在桌面上。 B. 每人一次翻开一张卡片,如果能读正确这个单词的读音就赢回这个卡片,如果错了,放回原处。 C. 继续翻卡片,直到翻开所有的卡片,卡片多的学生获胜。 D. 让学生读出手中卡片的单词,核对卡片。 (三)完成活动手册 做活动手册第三课第1 部分的练习。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热身复习1、师生问好 2、练习对话复习上一课内容做第一部分的内容, 看单词卡,读单词: 二、新授 1、让学生观看本部分教学课件。 教师提问: 你们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进行对话。 Danny is under the desk.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 The paper is above the chair.the chair is below the paper. Jenny is beside kim.kim is beside jenny. Where is Steven? he is behind Danny. Danny is in front of Steven . The pencil is  in danny’s mouth. 2、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有些单词和句子的发音有些难度,对发音不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帮助。 3、让学生模仿着做这组对话。 4、听录音带,跟读并模仿。 5、让学生分小组表演对话。教师可让学习好的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对学习好的同学要提高要求。 (三)完成活动手册 做活动手册第三课第3部分的练习。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课题:lesson 5  How many do I  have?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习单词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twelve  /eleven 2.认会并记住单词: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能力目标 能准确、熟练的应用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能根据句子应用单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单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词的读音 2.认会并记住单词: 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教学难点: 1. 能熟练的准确的应用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2. 单词的发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1. 图片 2. 单词卡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3.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及教学光盘 一、热身复习1、师生问好 2、练习对话复习上一课内容做第一部分的内容, 看单词卡,读单词: 二、新授 1、让学生观看本部分教学课件。 教师提问: 你们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听一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模仿录音进行对话。 How many books do I have on my desk,jenny?.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you have eight books . Let’s put eight books on the eight books.how mary books are there on my desk?. sixteen. ……. 2、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有些单词和句子的发音有些难度,对发音不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与帮助。 3、让学生模仿着做这组对话。 4、听录音带,跟读并模仿。 5、让学生分小组表演对话。教师可让学习好的学生在课文的基础上,自编对话。对学习好的同学要提高要求。 (三)完成活动手册 做活动手册第五课第1、2部分的练习。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单词的含义 2、能根据单词,找出相应的图片。 能力目标 能准确、熟练的应用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能根据句子应用单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记住单词:ten / twenty/ forty /fifty /sixty/ seventy /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 教学难点:单词的发音及理解 教具准备: 1.数

篇7:四年级英语教案

二、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教学重点)

1、words

2、sentences

3、grammars

三、Teaching Aids (教具)

四、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Greeting(问候) warm up(热身) Review(复习) NewLeon(新课) Step One: Step Two: Step Three: Follow up(叮咛)

五、Homework(作业布置)

作业的布置

一、书面作业

1、每节课后教师可适当选择课后习题(书本或课外参考书)及字母作业。

2、低年纪的孩子适合听磁带读课文、画图、连线、写字母等简单作业;每学期两次测试:半期考和期末考试。

3、高年纪的孩子要求抄单词、背单词、背课文等书面作业;每节课前可做适当的听写;每个月可做适当的单元测试;期间两次大考:半期考和期末考。

二、磁带作业

1、适时布置(条件允许可每周一次):将本周学习的内容录进磁带,下周上交。

2、录制要求:首先让学生和老师打招呼,接着报朗诵单元,然后录作业内容,最后与老师说再见。(如:Hello! Amanda.I am Gogo.This is Unit 11??? Goodbye! Amanda!)

3、听音修正:

(1)书面记录:边听边把学生的错音登记在学生手册上。

(2)修正过程:

A:打招呼,先表扬肯定,后提出错误,注意错音的跟读。

B:说悄悄话,增进师生感情交流。

C:提出问题。

D:结束Say:“ Good bye! ”

三、电话教学

1、时间安排:每月两次的电话教学,每生教学时间不超过8分钟。

2、教学内容:

篇8:四年级英语教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球类项目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垫球的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在教学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共同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排球是一项集体性运动,与足球、篮球相比,虽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以及对抗,但同样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以及比赛、娱乐、游戏的功能。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并且这一学段的学生对于体育课有着良好的参与意识。男生学习动作快,但是持续性差;女生认真但掌握动作相对较慢。

四、教学流程

本课设计遵循技能发展规律,由易到难,让学生依次掌握:徒手垫球姿势→有球垫球→垫反弹球→一抛一垫→隔网垫球→双手正面垫球正确技术动作。

试教感受:

雕琢教学细节打磨精致课堂

笔者试教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中学杨龙老师设计的水平四(八年级)《排球—双手正面垫球》一课,在试教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学练的愉悦,看到了学生排球垫球技术的掌握,见证了杨老师教学设计的精妙。

一、变革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课一开始,二路纵队反向的圆圈跑,给课堂带来了新意,学生一下就兴奋了起来。教师“1!2!”、学生“加油!”的互动,也让学生眼前为之一亮,抛球、击掌接球、反方向跑步,进一步点燃了学生的练习热情,在整个跑步练习中,学生兴致盎然,不时发出欢笑声。小小的变化,营造出了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较之传统的跑步热身,有了笑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

双层圆圈的队形设计充分利用了篮球场地,也为后续的2名学生1组的教学组织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方便2名学生1组散开练习,也为教师的巡回指导和集中纠错等教学行为带来了方便。

持球绕颈、腰、膝→2名学生1组用1球一抛一接→2名学生1组压肩→脚步移动练习4个练习,较之传统的“万用”徒手操简单、有效,教师示范领做,学生立即就能跟上教师的指挥,与教师一起完成动作,简化了教学组织,精讲多练,提高了准备活动的质量和效益,练习形式新颖,关节活动充分,且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更好地作了铺垫,抛接球练习和脚步移动的专门性练习使得准备活动更具有了针对性。

基本部分的教学由简到繁、环环相扣,为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搭建了一个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逐渐提升的平台,使学生学得更为扎实。

垫球的手臂部位贴标记物,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将较为复杂的击球部位“腕上10cm左右的两小臂挠骨内侧所构成平面击球”动作要点显性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且学生对此感觉新鲜有趣,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

在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排球做拉伸练习和气息调整,形式新颖别致,练习简单有效,学生练习投入,放松效果较好。

整节课,2个圆圈、1个球贯穿始终,突破了简单的4列横队的练习队形,各环节的设计都无一例外地利用到了排球这一教学器材,球类教学的特色展现充分,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练习有趣、有效。

二、循序渐进教学,遵循认知规律

该教学设计中的教法步骤围绕“正面双手垫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遵循了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在热身慢跑中,就开始了抛接球的玩球练习,之后以简单易学的排球操进一步熟悉球性,最后以脚步移动练习结束准备活动,简单的练习内容的背后是设计者为主教材的教学铺垫的通道,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本部分的教学,先是教师的示范、讲解,让学生初步建立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运动表象,之后是徒手模仿练习,重点体会垫球手型和用力动作;再以2名学生1组用1个球的组织形式,脚步移动后垫固定球的练习,在进一步强调移动和用力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手臂触球部位;接下来的2名学生1组用1个球1名学生抛球1名学生用垫球部位触球的练习,则加大了学生正确判断、移动、手型、垫球手臂插入球下、垫球部位与2名学生间相互配合的难度,为后续练习奠基,然后由垫落地反弹球降低练习难度进入主动迎球、垫球的阶段过渡到一抛一垫练习,最后用隔网垫球加大抛垫力量,增加抛垫练习的难度,进一步巩固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整个练习设计自然顺畅、简单有效,学生的运动技术的学习、掌握层层递进,水到渠成,不做作,不粉饰,看似简单的技术练习,饱含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显示出设计者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深度理解和对学情的精准把握。试教后,83%的学生能用正确的垫球部位将同伴抛来的球垫回,充分验证了该教学设计的实效性。

三、雕琢教学细节,打磨精致课堂

研读杨龙老师的教学设计,初步领会其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后,笔者依照教案进行了试教,在感悟杨老师设计巧妙的同时,也发现了几点值得改进之处:

1.关于持球。慢跑热身环节,杨老师要求学生持球的方式是“单手持球置于腰侧”,试教中,学生不易拿稳,建议改为“双手持球于体前”,“单手持球置于腰侧”可用于学生的站立姿势持球。并且要注意强调学生前后间隔2m左右,防止学生抛接球后反向跑相互间发生碰撞,保证学生练习的安全。

2.关于练习队形。基本部分教师的准备姿势、脚步移动、垫球手型的示范讲解环节、“课课练”环节及结束部分的放松环节乃至整个结束部分,杨老师的练习队形设计的是课开始部分的4列横队。建议基本部分及结束部分的所有环节均以准备活动环节的双同心圆队形为基础,适当散开或靠拢,涉及2名学生1组的练习,就内侧圆学生向后转与对应的外侧圆学生组合即可,以简化队形组织,增加练习密度,用2个同心圆的队形贯穿整节课。

3.关于“隔网垫球”。本节课“隔网垫球”的设计,无疑是要增大一抛一垫练习的难度,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初次接触垫球技术,本节课该环节难度较大,学生完成困难,建议删减该环节,可以安排在本教学单元的后续课次。

4.关于“护腕”的设计。让学生带护腕的目的是明确击球的手臂部位,效果较好。练习中有些学生还是用了小臂挠骨部位垫球,疼痛的感觉削弱了其练习热情。建议直接用即时贴贴在学生小臂挠骨内侧,或者在护腕上画上颜色、符号标记,并转动到挠骨内侧,以更为清晰地指出垫球部位。

5.关于“课课练”。本节课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安排的是男生收腹跳、女生纵跳,15次/组×2组,运动量偏小,建议加大,可以适当多做些往返跑、各种跳的练习。练习时间在5~8min,给学生肌体以较强的刺激。从教案中的生理负荷预计曲线图也可以看出,设计者对“课课练”的强度设计较低,课的运动负荷高峰值出现在课的第15~24min之间,明显偏前,不太科学。加大“课课练”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可以使运动负荷曲线更趋于科学。

6.关于器材。本节课的设计,没有学生如何取放排球的表述文字,笔者在试教中,课一开始学生就人手一球,节省了课中取球环节的时间。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的2名学生1个球的练习中,笔者在外侧圆外间隔放置了20个球托(P VC管头),方便学生放球,并有效防止球的滚动,杜绝了球的滚动干扰课堂和带来安全隐患。但本节课大部分时间,用了20个球,有一半的器材闲置了,器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教学中留有遗憾非常正常,也正是这种遗憾,可能会促进我们的成长,因为我们的追求是日臻完美。感谢杨龙老师分享的精妙教学设计。

点评:

评《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体育教研员,评课是最常见的工作。评课也是体育教研活动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活动形式,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可是,当看到教案时,笔者认为,杨老师作为3年教龄的新教师,可以说已站稳讲台。从教案来看,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教学设计整体比较完整,教学设计由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流程、安全预防措施等几个部分组成。

二是教学过程以表格式来书写,规范全面,层次分明。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3大版块,并注明场地器材、练习密度与平均心率。

三是教学设计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和人体运动发展规律,由易到难,从徒手到有球,从原地到移动,并巧妙地将移动融合在教学之中,将垫球技术教学和排球运动结合起来,促进技术与运用的结合,更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队形设计简约,省去不必要的队伍调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练习密度。

五是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加强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能基于学生情况做到鼓励与表扬。

虽然本课的教学设计有许多优点,甚是完美,但从教学设计的一些细节来看,笔者认为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分析应深入,表述应清晰

1. 在教材分析中已说明排球运动的作用与性质,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垫球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未说明。应分析本课教学技术内容在初中排球技术教学中前后的联系,阐述明白垫球技术在初中排球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学情分析中只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学生处于8年级年龄段的心智表现。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学生对本课所学技术掌握程度和学习热情,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在该技术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

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表述不够具体,不够客观,操作性不强。技能目标应从行为、条件与标准3个维度来表述。如,在认知目标中可写明掌握垫球的叠指法和抱拳法的手型;在技能目标中可写明掌握垫球技术的具体动作“插、夹、提”,标明隔网一抛一垫的成功率的百分比等。

4. 准备活动中未说明何时取球。

在练习过程中有时1名学生一球,有时2名学生一球,有时进行无球练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说明在练习过程中多余的球如何处置。

二、避免内容设计简单,密度与强度偏低

1. 内容简单运动量少。

作为第2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中徒手练习过多,基本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前3个内容均为徒手练习;课的基本部分的第1个环节的内容“介绍准备姿势、脚步、垫球手型”应该是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在第2课时可作为辅助练习内容进行复习。

2. 练习强度较低。

主教材有一半是徒手练习,练习强度相对较低,“课课练”的内容只有收腹跳或纵跳30次,估计只有30″的练习时间。从教学设计来看,课的强度可能不大。

3. 生理负荷曲线偏高。

教案中的生理负荷曲线其实就是心率曲线图。根据本课所画的图进行计算,应该是结合课中15次测试的结果所画的心率曲线图。笔者根据图中数据,将这15次相加后再平均,计算出本课的平均心率为105~110次/分。因此,本教学设计中所预计的平均心率偏高。

三、审稿应仔细,版面应美化

1. 杜绝错别字。

本教案中尚有一些错别字,建议教师提交参加评比或公开课的教案、送审的论文或其他材料时,在完稿之后请同事或他人复核校正之后再定稿。

2. 前后缺呼应。

教学设计前后要对应,教学设计中本课的指导思想与课的整体设计不相符,指导思想中提出自主学习、同伴合作,而在课的设计中多以教师主导为主,在学生活动栏中每一个环节的第一点都是“按照教师讲解进行练习”。

3. 反思待商榷。

本教案中所写的反思没有着重写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情况,而是写教学策略与实践操作的设计思想,还停留在教学预设的层面。教学反思,反映的是一种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思考,是教师在授课后对本课的设计思路和上课情况加以思考和追问,写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或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写教师情况,写学生表现,也写目标达成,还可以写教学再设计。

本次评课不是观课后的评课而只是评教案,不免有纸上谈兵的感觉。以上所写只是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上一篇:大学国学教案下一篇:高中的物理偷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