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环保

2024-05-23

塑料袋环保(共14篇)

篇1:塑料袋环保

这是一场塑料袋与环保袋的辩论会……

正方:塑料袋反方:环保袋

正方:“我是塑料袋,是用来装东西的。我很实用,你看看,装食物的保鲜袋、装垃圾的垃圾袋、装菜的透明袋,这都是我的‘子弟’你环保袋是不可代替我塑料袋的作用的。”

反方:“我虽然不能代替你的全部作用,但你也有很多缺点。你塑料袋材料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地球上的石油正在被大量消耗。另外,被人丢弃的塑料袋会成为很难处理的垃圾,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个缺点我就没有,我是用可再生材料做成的,而且不会污染环境,破坏地球。为了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政府提倡人们使用我。一个我(环保袋)就是一片绿色,每人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全国每天就能减少13亿个你(塑料袋),不仅能节省大量的石油,还能还地球一片绿色。并且我也可以代替你装一些东西,这样,既环保又不会带给人类麻烦,这才是‘限塑令’的真正目的。”

主席:“我宣布—反方胜正方,辩论会结束!”

正方:“我虽然辩论失败了,但我会和环保袋一起方便人民。”

20xx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我们常常会看到环保袋里面有几个塑料袋,它们还在开心的笑呢!

篇2:塑料袋环保

提起塑料袋恐怕没有哪位同学不知道吧!是的,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人们购物回来手里总能提几个塑料袋回来,塑料袋的包装颜色多样,看起来也很漂亮,有些塑料袋很薄属于一次性的,比如妈妈去菜场买菜回来,装菜的塑料袋,还有到食品店买食品的外包装袋等等,这些袋子有的就用一次,用完就扔掉了十分可惜。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某一景区游玩,看到许多地方都有废弃的塑料袋,风一刮吹的到处乱飞,大煞风景,听爸爸说这样的塑料制品在自然状态下,能存在上百年而不被分化,用火点燃,燃烧后会释放有毒物质污染大气,所以这样的东西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会给环境增添新的污染,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商品包装袋现在使用的都是环保的,如纸质的比较多,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有很多厂家却还在生产这种对环境有污染的塑料袋,真希望我们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治理力度,多么希望这种污染环境的塑料袋能在我们国家消失掉。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当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少用塑料袋,不要随意乱扔塑料袋,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

篇3:塑料袋环保

作为一个既环保又经济的产品, HTGP新型环保塑料粒早就在美国、日本、法国市场已经得到验证。相信HTGP必将引起塑料行业的一次新的革命。

HTGP来自台湾, 是台湾塑料科技的最新研发成果, 并且已在市场应用多年, 很早便取得了美国、日本、巴西等国的市场准入许可, 在当地正以极快的速度改变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塑料生产行业的格局。由于一直供不应求, 受产量所限, 一直无法进入大陆市场。有鉴于大陆巨大的市场和环保的急迫性, 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总代理定丰霖 (DFORE) 公司积极推动下, 台湾生产厂家扩大产能, 这才在今年开始实现了进入大陆市场的愿望。

篇4:环保第一步:告别有色塑料袋

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动物生存

由于有色塑料袋生产成本低,价格非常便宜,因此使用量巨大。使用后大多散落在街道、旅游区、水体、公路、铁路、农田中。有的悬挂在树枝、线路和房屋上,随风飘动。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解。因此,废塑料袋若不回收处理,将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其危害一是造成“视觉污染”:二是影响农业生产,若不对塑料袋的使用加以限制,土壤中的废塑料袋会越来越多,势必影响农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导致农作物减产;三是威胁动物生存,大量丢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袋被动物误食后,可能会导致动物死亡。

有色塑料袋生产过程存在严重二次污染

有色塑料袋的生产原料主要靠收购农用地膜、尼龙绳、废旧塑料瓶、医疗垃圾(注射器、输液袋等)等废旧塑料,用落后工艺清洗、粉碎后,加工成的塑料颗粒。由于目前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和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回收、生产环节不规范,可以说,大多数农村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过程,没有任何污染防治设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废旧塑料加工时的清洗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细菌、病毒,对生产厂附近的水体造成相当严重的污染;二是生产过程中,焚烧废弃塑料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的气体,其中氯化物燃烧产生的二恶英等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极为严重。在人体内不能降解,不能排出。会导致肝功能紊乱和神经受损。并使癌症的发病率上升,造成畸形,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殖功能造成损伤等。另外,这些有害气体,能使兽类和鸟类出现畸形和死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平时看似洁净的塑料袋,如果没有明确标明“食品用”,是不能用来盛装食品的。消费者要掌握区分食品用和非食品用塑料袋的方法,一定要拒绝用有色塑料袋装食品、蔬菜等,尤其不能把高温、油脂性食品或将食品、蔬菜久放其中。

小贴士:怎样检测塑料袋有无毒性?

篇5:新型环保塑料袋作文

2184年,我常常听人们说“塑料袋既不美观,又不牢固,而且在自然界里深埋在土层里长期不易分化,还会污染环境。”我常常想: 为什么不自己发明一个新型塑料袋呢?身为科学家的我说干就干,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再后来的两个月里,我废寝忘食,经过一次次的研究,一次次的改良,我终于发明了新型环保塑料袋!

我发明的这个塑料袋外表是用经过消毒的费旧材料做的.,而且经过仔细地检查到底还有没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还有一个经过特殊处理的超级迷你小芯片。别看这么小个塑料袋,其实它里面隐藏着数万条隐形电线呢,而且这数万条电线轻如鸿毛!

它可以根据东西的重量来设定塑料袋的承受力,塑料袋外正中间有一个小屏幕,屏幕下方有一支笔,他是手写的,还能识别盲文呢!只要你在屏幕上写“电子秤”这三个字,它就具有了电子秤的功能,只要你把东西放入塑料袋中,称好,再用手点击一下“确定”按钮,东西的重量就输入到屏幕里了,袋子就会随着东西的重量自动变牢固。而且这个袋子不仅可以变大变小,它还有自动降解功能,如果这个塑料带坏了,把它埋到地下,不到两天它就会腐烂!这时你可能要说了:“那还会污染空气啊。”听我把话说完,把它埋在地底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沃度呢!

说完牢固该说外观了,这个塑料袋可以更换外观的图案,只要用屏幕下方的笔点一下红色按钮,在你的眼前就会呈现使多种绚丽的图案,有人肯定又会说:“这么少的图案。”不瞒你说,只要把连接线插到电脑上,然后在绘画板里设计好图案,点击保存按钮,那个图案就会呈现在那个小屏幕上。如果你还想添加点东西,用笔在屏幕上也可以画,如果你到哪里去旅游,看到一处好风景,你只要用笔在屏幕上写上拍照,它就具有了拍照功能,然后轻轻的把它摄取下来就可以了。

这个塑料袋外有一个超级迷你小芯片。这个芯片的好处可多了,我就给你介绍几种主要功能吧:它可以净化污水,只要把污水倒入塑料袋中,在屏幕上写“净化水”过上5秒钟,这些污水又可以变成符合标准、无污染的饮用水。这样,就不用浪费水资源。这个塑料袋还可以净化空气,使用方法也和净化水的方法一样,它还能够起到保鲜作用,前两天买的蔬菜,放进新型塑料袋里,过几天再吃,依旧新鲜如故,不失原味。

篇6:塑料袋环保

使用环保塑料袋的好处-塑料袋的危害

与传统塑料袋相比,环保袋所拥有的优势:

1、水溶速度可设计选择,完全溶解于水,无毒无污染。

2、拉伸度强,张力好。

3、透明度高,光泽好。

4、柔软度高,触感好。

5、耐油、耐溶剂性好,可热封、可印刷。

6、透气系数低,阻气性好。

7、可加塑料子母扣或自粘胶袋。

8、抗静电性能优良,不吸尘等。

9、可被水、空气、阳光和生物降解。通常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分解为无害物质。

塑料袋的危害

1、影响农业发展。

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

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3、占用土地资源。

篇7:摒弃塑料袋使用环保袋宣传标语

一、当拒绝塑料袋成为一种习惯,绿水青山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二、劝君少拿几个袋,地球明日无污染。

三、追求绿色时尚(拯救地球),从少用塑料袋做起。

四、塑料袋消失之时,将是地球环境改善之日。

五、共同努力,让塑料袋退出历史舞台(让塑料袋成为历史名词)。

六、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塑料袋。

七、胶袋少,生活就好。

八、手下留情,少用胶袋。

九、别在塑料袋占领整个地球时,我们才去后悔。

十、当你45度仰望天空时,你不希望看到的只是塑料袋吧?

十一、使塑料袋成为文物,让以后的考古学家们忙去吧!

十二、对您造成的不便,却是对全人类的贡献――请减少使用塑料袋。

十三、塑料袋――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十四、向塑料袋说“不”,您有这个权利。

十五、让塑料袋渐渐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十六、绿水青山相依傍,少用胶袋又何妨?

十七、人类应该对他们发明的塑料袋负责。

十八、工作了1的塑料袋该退休了。

十九、环保,有时候只是0.025毫米的厚度。

二十、别让塑料袋成为地球上最后一种资源。

二十一、如果人人都少用一个袋,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十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使用各种塑料袋达4万亿个。

二十三、研究表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以上。

二十四、少一个胶袋,多一份清新。

二十五、少用一个塑料袋就是对环保的一份贡献。

二十六、塑料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

篇8:全球关注环保塑料包装趋更薄更轻

食品包装向质量更轻的塑料材料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欧洲知名食品及零售用包装提供商Faerch Plast做的调查显示,食品包装领域出现从罐头和玻璃包装向塑料转变的趋势。不仅采用更轻的塑料,而且塑料也被要求在保证甚至提升性能的基础上,越来越薄。

设备、原料供应商针对薄壁包装市场的需求,纷纷推出适应这一应用的新技术与材料。Illig机器公司介绍其热成型机可以比注射机更省料,更节能,同时其高生产率可以适应PLA材料的需要。陶氏化学欧洲公司提供更先进级PP,其高流动性缩短了循环周期,只需较低注塑温度,可获得更薄壁制品,同时可以减少整体能耗。SABIC欧洲公司也开发了改进的PP料,具有高流动性和强度,提高了能效。巴斯夫为包装行业提供PS,目标之一是不含二氧化碳的饮料,约93万吨PS已用于欧洲市场的薄壁包装。与PET相比,它所需再生时间更短,性能更好,因此所需材料更少,可在现有注塑机和拉伸吹塑设备上加工,PS生产的乳制品饮料等食品包装瓶已被Andechser Molkerei和Schwaelbchen Molkerei等公司采用。道达尔石化(Total Petrochemicals)也是欧洲PS产品协会成员之一,在欧洲约46%的PS用于包装。该材料可循环利用20次。社会上已有许多PS杯子的循环利用组织,如比荷卢三国关税同盟Stichting Disposable、Save-A-Cup (英国)和Eco-collector (法国和比荷卢三国关税同盟)等。该材料也能用于非食品领域,如CD盒、塑料长凳、衣帽架等。

在薄壁的同时,作为食品及饮料包装的各种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如隔氧方面,EVOH、PVDC和聚酰胺具有高阻隔性,常与低阻隔材料复合使用以改进性能,不过由于粘合性不好常需要增加一个粘结层,而Norner Innovation公司则通过使用改性聚合物减少粘合层。

篇9:小小塑料袋,拎起沉重的环保话题

塑料袋导致惊人的

“白色污染”

塑料早在100多年前就问世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不再使用菜篮子、布袋子,空着手进菜市场或超市,购买的东西自有商家免费提供的大、小塑料袋拎回家。有统计资料显示,在一个中型超市,按每天1.7万人次的客流量计算,平均每天要消耗塑料袋3.3万只以上,全国每年消耗的塑料袋在800亿只以上。

目前,人们生活中对塑料袋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无论是城市乡村、车站码头,还是旅游景点、购物时广场等地,被废弃的塑料袋比比皆是,大风一刮漫天飞舞。

新华视点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有82.6%的人外出购物会选择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有36.6%的人表示塑料袋用完就扔掉,有34.8%的市民对塑料袋危害环境表示不了解。也许一家一户每天扔几只塑料袋并不起眼,但就是这无数个“不起眼”,汇聚成了惊人的“白色污染”。

在城郊结合部的露天垃圾堆或沟河边、水面上,几乎举目就可见被废弃的塑料袋。北京市马家楼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每天要处理的垃圾中,只有10%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可被机器吸出来,其余90%都被填埋掉了。北京市现在每天产生垃圾1.5万吨~1.6万吨,其中有一半是无法处理的塑料类垃圾。北京安定填埋场原设计使用15年,可是只用5年就被填满了。这些被集中填埋地下的塑料袋等各类塑料制品,需要100年以上才开始腐烂,200年后才能完全降解,的确殃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有一个统计数字也许会吓你一跳:全世界一年至少有5000亿只塑料袋被人们拎回家,一分钟内就要用掉100万只。有人形象比喻,如果把人们过去已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可以使地球穿上好几层“白色外衣”。加上农业生产中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致使大量破碎的塑料薄膜残留在土地里,因其破坏土壤结构而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土壤呼吸,可使农作物减产5%左右,严重的田地减收两成。我国已有近亿亩农田遭到塑料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专家预测,如果我们毫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的话,千年之后,我们的地球土壤将无法再生长出粮食。同时,乱扔的塑料袋还会使牲畜禽鱼等因误食而导致死亡,现在,牛、羊因误食塑料而死亡的事例逐年增多,安徽省从一头死牛的胃中竟然掏出0.5公斤塑料。

如今,对废旧塑料袋的处理方式大部分除了填埋就是焚烧,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严重污染。当人们在尽情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时,很多人也许没有意识到,由此也给我们的未来带来灾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塑料袋的“白色污染”不但给环境保护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且塑料袋使用不当还会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南京工业大学高分子学专家和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医生都认为,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塑料袋用来盛装食品对人体是不利的。因为塑料制品多为聚苯乙烯的二聚体和三聚体,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高温下可产生多达16种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有可能渗入到食物中损害人的肝脏和肾脏,还有可能干扰人的内分泌,造成生育能力下降以及男性雌化现象等。长此以往,有毒物质就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

治理“白色污染”

需全民参与

为了遏制“白色污染”,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出《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国务院办公厅的这一通知,多数老百姓表示理解和欢迎,但也有一些人担心塑料袋的价格会失控,增加消费者的负担;担心有偿使用塑料袋能否减少污染,能否真正推广得开。这些担心并非多余,因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光靠一纸通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一系列相關的配套措施,更要靠全社会都来贯彻落实,才能收到成效。

面对塑料袋泛滥成灾的严峻现实,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治理措施,限制或禁止使用塑料袋。意大利政府对塑料袋生产商和销售商实行“课税法”;爱尔兰征收塑料袋使用税,所收资金用于环境保护项目。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了“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从1998年起规定,在该邦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被判5年监禁,并处以10万卢比的罚款。孟加拉国从2002年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规定进口或销售塑料袋的人最高可被判10年徒刑,发放塑料袋者则被处以6个月的监禁。乌干达从2007年7月1日起,禁止进口、生产和使用塑料袋。

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倡导有偿使用塑料袋。1999年,德国麦德龙超市集团正式进入南京时,就在收银处提醒消费者,该店不提供免费塑料袋,如果想购买,小袋0.3元、大袋0.5元。这种做法曾遭到非议和投诉,但麦德龙坚持下来了。

一些环保人士认为,有偿使用塑料袋的尝试,应看做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种制度创新。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塑料袋的成本摊进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之中,将会约束消费者对塑料袋的滥用,这将引导、重塑一种好的消费习惯。在我国尚未完全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的情况下,有偿使用塑料袋显得尤为必要。

治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由公众、商家、政府共同做好这项环保事业。财政、税务部门应尽快制定抑制废塑料污染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杠杆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只有全国上下形成合力,才能扎实地推进这项工作。

篇10:塑料袋和环保袋作文800字

不久前,我从电视新闻上看到上海动物园里一头长颈鹿患了病,不治身亡。最后发现长颈鹿肠胃内竟然有许多五彩的泡沫塑料袋!这么多塑料袋是哪儿来的?来自每天参观的游客!

原来是这些最平常的塑料袋杀了长颈鹿,我好心疼啊。多么可怜的长颈鹿啊!每次我去超市,看见叔叔阿姨们几件小东西就要用好几只塑料袋装着,我就仿佛看见了那些可怜的长颈鹿在哭。从那以后我再没用过塑料袋装东西。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联华超市,要购买第二天春游去吃的食品。在超市里我们还碰到了很多同学。等买好了东西,来到收银台,看见有的同学们已经在排队付款了,有的同学身边的爸爸妈妈每个人都拎着一个或几个联华的大塑料袋,有人袋子里甚至只有一包薯片而已!轮到我付款了,这时我才发现一直在用的环保袋忘记带下车了。怎么办啊?阿姨正想把东西装进塑料袋,我坚决不要,而是和妈妈用手把所有的东西抱了起来。因为买的东西比较多,我们抱得不轻松,我双手抱不下了,索性把一袋饼干用嘴叼着,样子很滑稽。周围很多人看着我们,有奇怪的、有笑我们的„„几个同学看见了,跑上来问我:“琪霁,你这是干什么呀?”“用塑料袋多方便啊!”我看了看大家大声地告诉小伙伴们:“塑料袋危害地球妈妈的健康!”听了我的话,同学们跑回爸爸妈妈身边,让他们把塑料袋还给收银台的阿姨。看到这个情景,周围的人都竖着大拇指夸我们呢!

篇11:塑料袋环保

2008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至2008年6月1日开始,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如今,这项措施已经实施5年,为了调查实施的实际情况,麻烦您配合做个问卷调查,谢谢你对环保事业的支持!

个人基本信息

Q1您的性别(单选题)

A.男

B.女

Q2您的年龄(单选题)

A.15~25岁

B.25~35岁

C.35~45岁

D.45岁以上

Q3您的文化程度(单选题)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

C.专科

D.本科及以上

调查内容

Q4您和您的家人在生活中是否经常使用塑料袋(单选题)

A.很少使用(必要的时候才用)

B.经常(没有特别注意塑料袋的使用)

C.离不开(什么都要用塑料袋分装)

Q5您经常在哪些场合使用塑料袋(单选题)

A.超市

B.菜市场,水果摊

C.商场

D.其他

Q6您家里每天使用多少只塑料袋(单选题)

A.1~2只

B.3~4只

C.5~6只

D.更多

Q7您平常会用自己的塑料袋,书包或者环保袋购物吗(单选题)

A.经常用自己的塑料或者环保袋

B.偶尔用

C.不用

更多问卷模板请上问卷网

Q8当您购物很少(比如一杯酸奶)时,您会尽量拒绝使用塑料袋吗(单选题)

A.会

B.不会

Q9塑料袋至2008年6月1日有偿使用以来,您的塑料袋使用数量(单选题)

A.不受影响

B.略微有所减少

C.明显减少

Q10现在有很多场合,塑料袋仍然不收费,例如露天市场、水果摊,如果这些地方的塑料袋开始实施收费,您会选择花钱买塑料袋还是环保袋?(单选题)

A.使用塑料袋

B.使用环保袋

Q11您认为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单选题)

A.很大,应该尽量减少使用

B.不大,地球可以承受

C.根本就不是问题

Q12您知道塑料袋是可以回收的吗(单选题)

A.不知道

B.知道

Q13如果公共场所有回收塑料袋回收点,您会主动配合塑料袋回收工作吗(单选题)

A.会

B.不会

Q14您觉得塑料袋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多选题)

A.危害野生生物的生命

B.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土壤和大气污染

D.视觉污染

E.增大固体废物量

F.其他

Q15您不选择环保袋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体积大不方便携带

B.不卫生

C.价格更高

D.经常要清洗

E.不容易存储及携带

F.其他

Q16对于多余的塑料袋,您怎么处理(多选题)

A.购物时重复使用

B.当垃圾袋

C.丢掉

D.其他

更多问卷模板请上问卷网

Q17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中国塑料袋的回收率低,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多选题)

A.太轻

B.回收价太廉价

C.没有回收意识

D.太分散

E.太脏

F.宣传力度不够

G.其他

Q18您认为限塑令在推广过程中主要有哪些问题?(多选题)

A.消费者的环保观念没有改变

B.执法者的支付力度不够

C.免费使用塑料袋的现象依然普遍

D.廉价的塑料袋没有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E.对小商贩使用塑料袋的管理有难度

F.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G.其他

篇12:塑料,绿色环保的材料

塑料,绿色环保的材料

自1872年德国科学家用苯酚和甲醛第一次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以来,塑料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塑料1.5亿吨左右,和钢铁、木材、水泥等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四大基础材料.

作 者:季君晖 Ji Jun-hu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刊 名:国外塑料 英文刊名:WORLD PLASTICS 年,卷(期): 22(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3:塑料袋环保

据悉, 研究员珍妮特加西亚 (Jeannette Garcia) 在做实验时因疏忽忘记添加了某种试剂, 却意外发现烧瓶中的溶液突然硬化, 结成了一种大块。

这种大块十分坚硬, 用捣锤、榔头都敲不碎。这个意外发现让加西亚欣喜不已。但由于无法确定聚合物产生的原理, 她便与IBM的计算化学团队合作, 并成功研制出新一代热固性聚合物, 简称PHT。由于PHT的原料早已被广泛使用, 大批量生产PHT比较容易, 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半导体工业等。

得益于PHT的发现, IBM还研发出另一种聚合物。这种聚合物非常轻、富有弹性, 可完全回收, 甚至能进行自我修复, 是很好的粘合剂。或许还可用于缓释毒品, 即通过延缓毒品的释放速率来降低药物进入机体的吸收速率。

篇14:塑料袋环保

"Welcome to Bali," Balinese sisters Melati and Isabel Wijsen chant1), hands pressed together in the Balinese greeting gesture. "Do you have any plastic bags to declare?" The sisters won't rest until all visitors are asked this question upon arrival at Bali's Ngurah R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Melati and Isabel dream of a day plastic bags will be forbidden in Bali. "We want people to arrive on the Island of Gods and there will be no plastic bags," Melati says. "Everyone who enters our home would know no plastic bags could be taken in or out."

The Bye Bye Plastic Bags Campaign

Balinese people traditionally only used organic materials leaving no waste behind. But today paradise is lost, the tourists keep complaining and the resort island is swamped2) with rubbish. Small restaurants serve soft drink in plastic bags to save people the trouble of returning empty bottles. Much of the rubbish in Bali is not collected. Some plastic is burnt,acrid3) fumes choking sweaty4) afternoons. Some is simply dumped in rivers. "In Bali we generate 680 cubic meters of plastic a day. That's about a 14-storey building," Isabel says in their TED talk which they gave last September. "And when it comes to plastic bags less than five percent get recycled."

Three years ago Melati and Isabel, then aged 10 and 12, were inspired by a class on people such as Mahatma Gandhi andPrincess Diana5) at the Green School6) in Bali. "We sat on the couch brainstorming—'What can we do as kids on the island of Bali?" They knew rubbish was a big problem in Bali but it seemed too difficult to deal with. And then they learned that Rwanda had banned plastic bags in 2008. "If one country does that, Bali should get started," Melati says. "We don't have to wait until we are older to make a difference."

Melati and Isabel formed Bye Bye Plastic Bags with their best friends. They gave talks at schools across Bali and held beach clean-up days. But it was a challenge for them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Being kids, we thought if we get one million signatures, they cannot ignore us, they will have no choice," Melati says. But, as Isabel points out in the TED talk: "Who would have guessed one million signatures is, like, a thousand times a thousand?" At first it was fun. They would go to shopping malls and events and the signatures increased fast. But on other days they slowed to a trickle7). "It was tough," says Melati and Isabel's mother, Elvira. "We calculated it would take one person seven years. They got stuck a little bit. We needed to have an idea out of the box."

nlc202309091249

Collect Signatures at the Airport

That idea was the Ngurah R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Someone mentioned that the airport handles 16 million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a year. Tourists were the perfect target for the petition8) as it's hard to escape the plastic making oncepicturesque9) rice fields and forests dirty when holidaying in Bali. Remarkably, the commercial manager of the airport allowed the children to collect signatures at the departure gates behind customs10)—an area normally inaccessible for those without boarding passes. "He said, 'I can't believe I'm letting you do this,'" Melati recalls. The access has since been cancelled due to tightened airport security. But they were fun days that helpe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signatures on the petition to 100,000.

Manage to Get Bali's Governor's Support

Every year monsoonal11) rains sweep rubbish onto Bali's beaches. In the past Bali's Governor Mangku Pastika shrugged the annual event off12)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This problem is not anyone's fault, but is due to a natural phenomenon that routinely occurs," he said a couple of years ago.

For one and a half years Melati and Isabel tried to meet him. "We hand delivered letters every day," Melati says. "We said we want to make him our hero because we know he has the power to do something," Elvira adds. But in the end it was Mahatma Gandhi who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meeting. When the Wijsen family went to India in 2014, they visited the home of Gandhi, because he had been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for Bye Bye Plastic Bags. "He reached his goals with hunger strikes or marches," Isabel says. "We said, 'Mum, Dad, we are going on a food strike.'"

It took a lot of convincing. "School, teacher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ll thought we were insane," Melati says. Eventually they reached a compromise. The girls vowed not to eat from dawn to dusk until the Governor agreed to meet them to discuss stopping plastic bags in Bali. The food strike got a huge reaction on social media. On the first day the police came to their home. Melati said the police expected to find the campaign was being run by adults or foreigners. "Other people could have had the intention to put the Governor in a bad light13)," Elvira says. "The girls only wanted to meet, to say hello."

On the second day, Melati and Isabel were summoned to meet the Governor. "He was really supportive towards our cause," Isabel says. "He said, 'I'm proud Indonesian youth are trying to do someth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nlc202309091249

Melati says she and Isabel are now on a "high five14) level" with the Governor. Pastika put them in touch with staff from the environment department. "It became regular for me and Bel to miss two days of school to meet the government," Melati says.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in Bali is boiling up15) right now."

Dream Finally Came True

In March 2015, Elvira says they received a letter from the Bali provinci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agency saying Bali would be plastic bag free by 2018. It was a triumphant moment. But the sisters aren't resting on their laurels16). They are now working on an educational booklet, aimed at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lled with information on how to make your own bags, waste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hange doesn't happen if no one is educated," Melati says.

Through the years, the sisters' remarkable journey has taken them to London, where they were invited to give a TED talk in September, 2015, and to the office of Bali Governor Mangku Pastika, whom they now count as a friend and who appeared in aYouTube video with them. But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as Melati says in the TED talk, "along the way, we have learned that kids can do things. We can make things happen".

“欢迎来到巴厘岛!”梅拉蒂·维森和伊莎贝尔·维森这对巴厘岛姐妹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同时双手合十做出巴厘岛的问候手势。“您有没有塑料袋需要申报?”游客一抵达巴厘岛的乌拉·赖国际机场,姐妹俩就会询问他们这个问题,直到问完所有人,她们才会休息。

梅拉蒂和伊莎贝尔梦想着有朝一日,塑料袋在巴厘岛将被禁止使用。“我们希望大家来到这座神明之岛时,这里将会一个塑料袋都没有,”梅拉蒂说,“进入我们家园的每一个人就都会明白,这里是不可以把塑料袋带入或带出的。”

“塑料袋拜拜”行动

巴厘岛人历来只使用不会留下任何垃圾的有机材料,但如今,这一乐土已不复存在,游客抱怨不停,巴厘岛胜地垃圾泛滥。为省去顾客返还空瓶的麻烦,许多小餐馆都用塑料袋来供应软饮。巴厘岛的垃圾大多不会回收:有些塑料制品会被焚烧,刺鼻的烟雾让人在闷热得汗流浃背的下午透不过气来;有些就那么被倾倒进了河里。“在巴厘岛,我们每天会产生680立方米的塑料制品,它们堆起来大概有14层楼那么高,”伊莎贝尔说,“而说到塑料袋,其回收率都不到百分之五。”这话出自她和妹妹在去年9月(编注:英文原文发表于2016年3月)发表的TED演讲。

三年前,当时10岁的梅拉蒂和12岁的伊莎贝尔在巴厘岛的绿色学校上了一节有关圣雄甘地和戴安娜王妃等这些人物的课,受到了鼓舞。“我们坐在长沙发上进行头脑风暴——‘我们这些巴厘岛上的小孩可以做些什么呢?’”她们知道垃圾是巴厘岛的一大难题,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似乎太难了。不过接着她们就得知卢旺达在2008年禁用了塑料袋。“如果有一个国家这样做,巴厘岛也应该行动起来,”梅拉蒂说,“我们不必等自己长大了再去有所作为。”

梅拉蒂和伊莎贝尔跟她们的好朋友们一道发起了“塑料袋拜拜”行动。她们在巴厘岛全岛的学校发表演讲,还设立了海滩清理日。然而,获得政府的关注对她们而言是一个挑战。“作为小孩,我们认为如果我们能获得100万个签名,他们就无法忽视我们,他们将别无选择。”梅拉蒂说。但是,正如伊莎贝尔在TED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 那时谁会想到100万个签名大概就是1000乘以1000?”一开始这件事挺有趣的,她们会去往各个购物中心,参加各种活动,签名迅速地增加。但在其他时候,签名不过是三三两两地增加。“任务艰巨,”梅拉蒂和伊莎贝尔的母亲埃尔薇拉说,“我们算了一下,一个人要花七年的时间才能集齐签名。她们有点被难住了。我们需要想一个有创意的主意。”

在机场收集签名

这个主意就是乌拉·赖国际机场。有人提到该机场每年的旅客吞吐量为1600万人次。游客是签名请愿的理想目标,因为只要在巴厘岛度假就难以避免使用塑料制品,而它们会污染曾经美丽如画的稻田和森林。不可思议的是,机场的商务经理允许孩子们在海关后的登机口(这是未持登机牌者通常不得进入的区域)收集签名。“他(译注:商务经理)说:‘真不敢相信我会让你们这么做。’”梅拉蒂回忆说。由于机场安全措施加强,她们现在已经不能进入该区域了。不过,那在当时是很有趣的一段日子,使请愿书上的签名数量增加到了十万。

nlc202309091249

设法获得巴厘岛省长的支持

每年,季风雨都会把垃圾冲到巴厘岛的海滩上。巴厘岛省长芒古·帕斯迪卡此前对这一年度事件不屑一顾,认为它是一种“自然现象”。“这个问题不是任何人的错,而是由一种惯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所引发的。”他在几年前这样说。

梅拉蒂和伊莎贝尔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尝试要见他。“我们每天亲自把信送到他那里。”梅拉蒂说。“我们在信中说我们想让他成为我们的英雄,因为我们知道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埃尔薇拉补充说。但最终促成她们与省长会面却是圣雄甘地的功劳。2014年,维森一家去印度时参观了甘地的故居,因为他是激励姐妹俩发起“塑料袋拜拜”运动的因素之一。“他通过绝食抗议或游行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伊莎贝尔说,“我们就说:‘爸爸妈妈,我们也将绝食抗议。’”

说服大家颇费周章。“学校、老师、全世界的人都以为我们疯了。”梅拉蒂说。最终她们做出了让步。姐妹俩立誓将在每天的黎明到黄昏这段时间进行绝食,直到省长同意接见她们,一起讨论在巴厘岛禁用塑料袋一事。她们的绝食抗议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绝食第一天,警察就去了她们家。梅拉蒂说,警方原本认为这次行动是由大人或者外国人操控的。“别人可能怀有将省长置于不利境地的企图,”埃尔薇拉说,“但这对姐妹只是想跟他见上一面,向他问好。”

第二天,梅拉蒂和伊莎贝尔就受到了省长的召见。“他真的非常支持我们的运动,”伊莎贝尔说,“他说:‘看到印尼青年正试图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所作为,我感到非常骄傲。’”

梅拉蒂说,她和伊莎贝尔现在跟省长是“击掌之交”。帕斯迪卡安排她们联系上了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翘两天的课去见政府人员对我和贝尔来说变成了常事,”梅拉蒂说,“如今在巴厘岛,环境意识正日益增强。”

梦想终于成真

埃尔薇拉说,她们在2015年3月收到了一封来自巴厘岛省政府环保部门的信,信上说巴厘岛将在2018年之前实现“零塑料袋”。那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但姐妹俩并没有满足于她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她们目前正在制作一本针对小学生的教育手册,其中都是关于如何自制袋子、垃圾处理以及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如果没有人受到相关教育,改变就不会发生。”梅拉蒂说。

这些年,姐妹俩不同寻常的环保历程将她们带到了伦敦(2015年9月,她们应邀去那里进行了TED演讲),带到了巴厘岛省长芒古·帕斯迪卡的办公室(如今他被她们视为朋友, 还和她们一起出现在了一段YouTube视频中)。但或许最为重要的是,正如梅拉蒂在TED演讲中所说的:“一路走来,我们已经意识到小孩也能干出事业,我们也能有所作为。”

上一篇:温暖的雨高一作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