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24-05-05

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有哪些?“新冠肺炎有点狡猾。”这似乎是许多一线医务人员的一种共识。一起来看看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最新,欢迎查阅!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随着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愈出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张伯礼说,“从深度看,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仅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院就有400余张床位,金银潭医院开设了中医病床40余张。由中医药人员进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全国多地中医院参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医会诊制度;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医药治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全过程发挥了作用,对于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除了临床救治,还同步开展了临床和药物科学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启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

在武汉深入一线探索,运用中医药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张伯礼感触很深,对于如何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他直面问题,“第一,虽然中医有了定点医院,但数量及床位仍较少,缺乏系统全面的中医诊疗体系;第二,中医药诊疗方法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临床诊疗和研究力量的协同性需要优化,形成综合性力量;第三,对中医药的偏见或者说是信心不足还是存在,包括一些患者、医生及管理人员,中医药在非中医院的使用有待推进。”

他总结经验和教训,“第一,我们不但要整理归纳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更要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例如此次新冠肺炎以湿邪为主,潜伏期较长,病情发展相对温和,但又存在病情突然加重现象。这些都符合湿性黏腻、重浊持久的特点;同时湿邪易转化,可以化火化毒,所以我们在中医理论方面应该有所创新。第二,在体制机制方面,国家和各地区发布了很多中医诊疗方案,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但也需要中医在第一时间介入防治工作,掌握临床数据,研究归纳疾病的证候规律,基于证候变化特点优化中医诊疗方案就会更有临床指导性。第三,应该成建制地组建医疗队,设置更多的中医定点医院,以后一旦有新发的传染病疫情,中医应该尽早成建制介入。此次疫情中医虽然与SARS时相比参与得更早,但还是晚了一些,以后有类似情况中医一定要早介入,这也需要制度方面的保障。”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更新相关诊疗方案,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方案。但在这些方案中都侧重中药的治疗,对于中医强调的整体综合治疗没有提及,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没有增加或推荐针灸、刮痧、拔罐等外治疗法,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张伯礼坦承,的确,大部分病人都用的是中药,其他方法在治疗中使用受到条件约束比较大。有一些地区如广西等用了综合疗法。这次,中药注射剂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国家诊疗方案中进行了推荐。特别要提到的是康复阶段,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中医康复方法来促进机体恢复,如太极拳、八段锦、食疗、穴位相关疗法以及心理疏导,体现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优势。

面对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特别是地方方案中推荐的中药预防方,很多人惶惶然,普通健康人群有必要“全民喝汤药”吗?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张伯礼说,“我们不主张没有病的人吃中药,没有必要全民喝汤药。中药防治的重点在于调节肌体的功能状态,而不仅是针对病毒本身。人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如果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只有提高自身抵抗力,才不容易得病。我们不主张人人都服用中药来预防。隔离的高危人群或者密切接触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汤药,具体可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推荐的诊疗方案和建议处方。”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初二接到通知,大年初三一早便到机场报道,虽然对当时的武汉疫情还是一种茫然未知的状态,但张伯礼院士心中相信会战胜疫情。

他表示,中医抗疫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记载的大疫共有500余次。祖先总结了很多经验在书上,研制了很多药在书上。“我们上前线前,知识在脑子里。”西医关注病毒,中医关注证候、辨证论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医专家很快确定了疫病的发病机理,寒、湿、毒三者结合为病,据此筛选总结了能够充分体现中医药疗效优势的“三药三方(三药: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并广泛应用,惠及患者,造福社会。

初到武汉,张伯礼院士发现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里人满为患,形成了最佳传染环境。后来他便提出提出必须将发热的、留观的、密接的、疑似的“四类”人员隔离开来,并对这四类人采取“中药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这是他们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医管理为主的方舱医院。集中管理,分类救治,充分利用资源。在方舱里,他们提出提出服务、抚慰第一,治疗第二,采用医综合治疗方法。当时方舱医院比较冷,他们鼓励患者练八段锦、太极拳,让患者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温暖。当时这家中医方舱医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无一例转阳或转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也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张伯礼院士总结道,世纪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类重大死亡,重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剧了百年之大变革的不稳定性,令世界动荡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价值观,更考了综合国力。“今后,我们应总结经验,补齐短板,加快建设应急反应和防控救治体系,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夺取抗疫最后的胜利。中医药还需再接再厉,再筑辉煌。

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

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疗效到底怎么样?普通人是否需要服用预防汤药?央视新闻独家连线正在武汉战“疫”一线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来权威解答。

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江夏方舱医院380例病人 无一例转为重症

记者:江夏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是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它和其他方舱医院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个医院里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来自于中医医院、中医药大学,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的209位中医大夫组成,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都以服用中药为主,除了有统一调配的汤剂外,还会根据每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配方颗粒的调制。

张伯礼:除了服用中药外,患者每天会练习太极、八段锦,同时会加入针灸等中医的医疗项目。这样的治疗安排不仅有利于康复,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愉悦精神。

记者:到目前为止,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张伯礼:第一批我们收治了超过380位病人,目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目前,将近上百位病人核酸病毒一次转阴,个别病人两次转阴,陆续有病人将要出舱,整体效果不错。

中医以成建制方式建立定点医院 和西医成为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是主力军,关于这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张伯礼:以前,中医的角色是会诊中提建议的参与者。但在这次疫情的治疗中,中医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点医院,从上到下拥有自主权。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和西医成为了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张伯礼:特别是对于轻症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可以让患者痊愈的,我对这点是有信心的。但在重症的治疗中,西医仍是主力军,中医是辅助作用的。中医、西医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两套医学体系,各有各的长处。

张伯礼:疑似患者或轻症病人,在初步确诊时应及早用药。等到了一定阶段再用药,可能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期。普通感冒也是一样,用药越早越好,事半功倍。

记者:不同的地域用药配方会有一些调整吗?例如武汉和黑龙江,同样的清肺排毒汤内的成分会有调整吗?

张伯礼:是这样的,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这个疫情的病因相同,所以致病因素都是一样的,临床表现也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标准的处方来治疗。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特点,并且每个人的个体特征不同,所以应该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更有利于治疗。

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最新

篇2: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篇一

春节,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喜庆、团圆与幸福。可今年的春节,却变得不一样。

十二月,本应忙着准备年货的人们,“遇见”了新型冠状病毒,起初人们也没有在意,随着春节脚步越来越近,病毒扩散越来越严重,这时我们才知道要防范。所有药店的口罩一夜之间无影无踪,连洗手液、酒精等物品也被抢购一空。

本该万家团圆的时候,成为了防疫重要时刻。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奔赴最前线,日夜奋战,他们被称作“逆行者”。

在这批“逆行者”中,有一位84岁高龄的“老战士”率先来到战场,他——就是曾经奋力抗击“非典”的钟南山教授。钟南山教授不畏困难,面对疫情,深入调查,研究对策,他告知人们如何去看待疫情,他教会人们该怎样去防范病毒。

不久前,钟南山教授接受路透社采访,当提到最早提醒人们防范病毒,后来因为给患者治疗而受病毒感染逝世的李文亮医生,老人家在镜头前泪流满面:“李文亮医生是中国的英雄,我为他骄傲!”接着又告诉人们:“医者人心,医心与人心本就是相通的,中国的医生,都与李文亮医生一样,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也是中国人的力量所在。”

钟南山教授,就像是人在即将摔倒时候出现在面前的一座山,让人觉得安稳,让人觉得踏实。

在“钟南山”这座山周围,是无数医护人员,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最勇敢的战士!我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配合下,新冠肺炎病毒这个“敌人”一定会被我们“歼灭”。我的祖国,加油!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篇二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高官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对弹尽粮绝仍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x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篇三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他是钟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你听,那一个个热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动的脉搏。你看,他们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是逆行者。逆行者,永不被打败。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开创,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我们可以常见“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篇四

2020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险战场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您们都是最美的中国人,感恩有您们!

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学习心得篇五

初次见到您是在一张照片中。照片中的您因为动车上没有座位,就挤在餐厅的一个角落,疲惫地睡着了。八十四岁的您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因为武汉出事了:武汉出现了一种可怕的新型冠状病毒,百姓们吓得惊慌失措。您的到来就像一束阳光,给了老百姓希望。您的到来就是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地的老百姓是这样说的:“看到钟南山,我的心里就踏实。”这是一种多大的赞美和信任啊!老百姓们为什么这么信任您?因为您的逆行改变了十七年前的非典结局;因为您的心中有信念;因为您路见不平就开怼;因为您敢自己打脸;因为......所以老百姓们信任您。您就是我们新时代的英雄,是我们的榜样。有了您的带头,一批又一批的医生和护士都纷纷踏上了支援武汉的道路,一车又一车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武汉。

尽管医生在尽的努力救治病毒感染者,专家也日夜不停地研究治病的药物,可怕的病毒还是迅速地向全国各地蔓延。爸爸妈妈没有袖手旁观,也参与到这次艰难的战“疫”中。当口罩成了有价无市的稀缺品,爸爸毅然拿出家里储备的许多口罩送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妈妈作为一名党员老师就更辛苦了。她不但要在家长群里仔细排查与确诊病人或是被集中隔离人员有接触的学生和家长,提醒家长做好防护。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主动配合小区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交通要道值守、环境消毒整治等工作。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不能给全国上下一心的战“疫”添乱。我能做的就是牢记钟爷爷的话“不出门,不出门,不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这个社会总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他们喜爱造谣。我们不能相信谣言,不制造谣言,也不传播谣言。

篇3: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人民英雄”张伯礼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

张伯礼常说:“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将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30多年来,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余项。作为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参与组织、指导20余个省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06年,张伯礼率先提出了“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战略,他主持的对3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产业化研究被列入天津市2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4年来,30个品种中年销售额过亿的品种已从2个增加到9个,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新型的产学研结合之路。同时,张伯礼带领他的团队开始组分中药研究,组建了国内首个组分中药技术工程中心,开展中药数字化分析及中药配伍组分研究,构建了10661个中药组分和235个化合物的中药组分数据库,使中药研发由单纯经验上升为优化设计,用现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药成分、作用机理,这项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成果为中医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传统中药生产中存在的剂型落后、工艺水平陈旧、质量控制水平低等问题,张伯礼潜心探索以提高疗效、便于服用为目的的中药现代化之路。1999年,他申报的“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获国家“973”项目资助。他发现了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基础、优选了配伍比例,提出了名优中药小复方二次开发模式,突破了千百年来凭经验组方的局限,为现代中药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2010年,复方丹参滴丸成为我国第一例完成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二期临床试验的中成药,迈出了中药打入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关键一步。

“人民英雄”张伯礼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2

张伯礼,1948年2月生于天津,籍贯河北宁晋,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1-2]

张伯礼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199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1999年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2002年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2010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获得吴阶平医学奖;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20年8月,授予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4]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

人物经历

1948年2月26日,张伯礼出生于天津市南开区。

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得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

1982年9月—1992年7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室主任。

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2年7月—1999年12月,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

1999年12月—2002年8月,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2002年8月—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组建中医医疗队,担任中医治疗“非典”总指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患者。

2006年10月,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2010年12月—2018年12月,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2020年2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6月,张伯礼已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

张伯礼主持的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连续三次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支持。

“人民英雄”张伯礼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3

“大疫当前,医生就是战士,就要往前冲”

“是武汉人民和支援武汉的全国医务工作者们,众志成城,共同奋斗,才取得了目前抗疫的成果。作为医生,大疫当前,我们就是战士,就要往前冲,这是尽我们的本职工作。”在火车站,张伯礼院士深情地说,“让我们感动的是,武汉老百姓非常给力,全国志愿者奉献的精神也令人感动,他们自己开车,自己加油,一直坚持了几个月。众多志愿者为保证战疫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武汉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例。这也反映我们中国人,在疫情面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取得这次胜利。”

张伯礼院士多次谦逊地说:“我们作为医务人员就应该做这些事。我是一名中医,此次新冠肺炎主要损害免疫功能,中医治疗正好能很好地提高免疫功能,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作为一名医生,我就是干了该干的事,说了该说的话,很普通很平常,受到大家这么热烈的欢迎,我觉得受之有愧。”

回首两个多月的战“疫”经历,张伯礼院士感慨良多。现场一位书法家把张伯礼院士作的诗《归辞》写成书法:“山河春满尽滌殇,家国欢聚已无恙。两月敢忘江城苦,十万白甲鏖战茫。黄鹤一眺三镇秀,龟蛇两岸千里黄。降魔迎来通衢日,班师辞去今归乡。”

这首诗是张伯礼院士在4月8日武汉解封时有感而发,在诗中,他祝愿伟大祖国山河无恙、春满华夏,英雄的武汉人民云开月明、平安康宁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人民英雄”张伯礼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4

谁说90后、00后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这些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是“奔涌的后浪”。90后、00后在抗疫中的优秀表现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全国两会期间也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称赞这些年轻人有情怀、有担当。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被抗疫的年轻人所感动,90后是可托付的一代

“在武汉疫情期间,我觉得90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可圈可点。”5月2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在武汉抗疫期间的所见所闻。他说,90后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

今年1月27日,72岁的张伯礼临危受命奔赴武汉,在武汉抗疫82天。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疫情期间,一名滞留武汉的大学生志愿者让他至今难忘。

△疫情期间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90后医务工作者

“她过年没有回家,疫情发生后成了一名志愿者,帮急需药品的小区居民买药。有人需要药时,她记在自己本本上。有的药不好买,需要跑十几家药店,还要买最便宜的,送给居民时,她会很用心地写一张纸条告诉药怎么吃。”张伯礼说,除了这名大学生,还有奋战在方舱医院的年轻医务工作者都让他难以忘怀。

在医院一线,这批年轻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坚持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张伯礼说,“在困难时刻、特别危险的地方,他们抢着往前冲,我觉得他们是让人放心的一代,可托付的一代,非常好,被他们的精神感动。”

“人民英雄”张伯礼人物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

利用春节假期,我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系列教育片,其中大医精诚——张伯礼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张伯礼,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当今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基人之一。他以唐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之道激励学生:“要成大医,必先修身,‘无医德者不可为医’,为医者应有良好的医德”。?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医德的一位老党员,在中医领域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这是老共产党员张伯礼的坚定信念。作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人,他呕心沥血,锲而不舍,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2009年,他提交的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获得通过,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凝结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穷智慧,也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张伯礼把“贤以弘德,术以辅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坚持每周出门诊。他处处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同时张伯礼总是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走上讲台为本科生上课,走进实验室与研究生一起做实验搞科研。他捐出“何梁何利奖”、“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百篇优博指导教师奖”的40余万元奖金,在学校设立了“勇搏”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样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张伯礼院士那种为病人、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虽然我永远无法达到张院士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像张伯礼院士那样以无限的热情关心病人,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讲奉献,心中有群众,办实事,不图虚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坚定地实践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4: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在直播中,张院士讲到一线人员临危不惧,最美逆行的话语,在小切口中展现大视野,在小事件中体现大情怀,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爱。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第一时间对武汉人民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对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员给予了表彰。

张院士还特别提到中医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疫情严重的中国,及时有效运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体现了中西药的优势。

报告会结束后,广大师生充分表达了对一线战疫的白衣天使、科研攻关人员、人民子弟兵、坚守岗位的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的敬仰、钦佩之情。

在此,我表示作为青年学生,一定会不负韶华,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吴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抗“疫”中,我们要做棵“石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立根”的顽劲儿。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挺立,这就是顽劲儿。我们向“疫魔”宣战,全民都在狙击”,每个人都是逆行者。“疫情未来10天至两周或迎来高峰期”,更需要我们携手逆行,携手抗击,万众一心、共克难关。对于个体来说,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为,在危难中得以锻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实践告诉我们:越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炼的国度,生命力越是顽强,越是倔强,因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之中。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千磨”的坚劲儿。自强不息、劲健有力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记否,我们之所能历经无数战乱饥荒、屡受外敌欺侮侵略而始终怀揣梦想,不折不挠、奋起抗争,愈挫愈勇、奋发图强,一路高歌前行,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那股“宁折不可曲”的坚劲儿。面对“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貌视,行动上重视,方法上科学,这才是我们战“疫”的正确打开方式。柑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张一鸣

1月,在这个本应该全国人准备过最大节日的档口,一场特殊的“战役”打响,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逃离,被迫的成为这个战场上的一个个士兵。作为一个00后,非典的忆在幼小的宝宝阶段毫无印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都在我接触不到的遥远历史里。这次是我经历的第一场“战争”。害怕吗?广播里一遍遍喊着的“士兵守则”,每个村子门口的警戒线和路障,每家每户的人员行踪登记,新闻报纸上铺天盖地持续了两个月的报道.....令人很害怕。

战场上的士兵不能临阵退缩,“领导阶层“的人站起来了,医生护士,他们在我们缩在保护我们的小房子里的时候,向前走,从安全区到方舱医院,从普通衣服到防护服。冒着极大的恐惧,推迟临期的婚礼,瞒着担心的父母,他们本着一个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能漠视生命被摧害的这一基本原则,一点点往前冲,把恐惧转化为力量,终于他们平安回到了熟悉的城市,战役在一方面成功了。这一基本原则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看着新闻里辛苦工作的各位前辈,我自愧不如,但如果问我:你愿意去这场战场里奋斗吗?我的回答应该是:我很害怕但我依旧愿意。这是我们最平凡但也是最伟大的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谢各位英勇的“逆行者”,欢迎回家。

今年,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春节原本是团圆的日子,却依旧有许多勇敢的战士们写下请战书,不顾一切奔向抗“疫”一线的队伍中。多亏有了他们,我们将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每当看到有关医务工作者的报道,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心中五味杂陈。有担忧、期盼、感动,但更多的,我觉得是“感恩”。经过这次考验,我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希望去驰援的工作者们一切安好,早日归来。

从志成城心一条,抗击新商追舜尧。新年之际,新冠病每气势冲冲的问我们裂来,疫情当前国家危难之际,有我白衣战士们前仆后继的扑向战场,且死战不退!全国物资统统涌向武汉,国家一声命令下达,武汉封城,全国人民挨家挨户的闭不出户。在这一次疫情当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在疫情前线的每一位白衣战士,他们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母,病毒袭来,他们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前线,在一线努力与病魔抗争的他们,成功的阻击了病魔的肆虐,给本次抗击肺炎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有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无愧大医精诚四个字!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感谢张伯礼校长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一个医者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是一个共产党人应该逆行的时刻;什么是一个学者该担当的责任。也感谢您在抗疫一线的无私奉献,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篇5: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他提出“政治思想过硬、学会中医思维、临床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倡导问疑精神和专业实践,创建了“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自主式学习联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从他的身上,学生们体会到了他对中医药事业的无比热爱,也从中学到了他为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一次,他买进一台利用全血检测血小板聚集性的仪器。在摸索实验条件、建立基础数据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进行反复测试,为此张伯礼连续8次抽取自己的静脉血。他说:“只要实验能取得进展,抽点儿血不算什么!”

多年来,张伯礼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质量,致力于创建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他主持制定了《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在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和中医学专业的认证工作,对规范中医办学、保证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他主持制定了世界中医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世界中医学本科(中医师前)教育标准(草案)》,提交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讨论,获审议通过,并向全世界发布,有力推动了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我的人生格言是做患者可以托付生命的人”

篇6: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2020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会1

2003,我还没有出生,关于非典的事情都是从百度新闻了解的,我听妈妈说钟南山爷爷是应对非典的中国英雄,这是一场足足打了半年的战役。

当年,在钟爷爷的带领下医护人员攻城拔寨,连续奋战193天,终于取得胜利!钟南山爷爷还被广东省授予的特等功,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还被评为了“感动中国2003”十大人物之一。

2020年,这个春节,武汉告急,全国警报响起,前线专家因感染新型肺炎而倒下,这位84岁的老人,又一次扛起了历史的重担,肩负起人民赋予他的期望。

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因此网络上流传了一张又一张他因疲惫而在高铁上闭眼休息。

时隔16年,这一次,他义无反顾地再度使出全力与病毒赛跑,18日在武汉奔赴多个医院了解疫情后,19日赶往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会议;只休息4个钟头,便从早上6点钟开始工作……25日再匆匆赶回广州,奔赴一线救治新型肺炎重病患者。

随后,钟南山频繁出现在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大家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他那顽强、坚定的身影是一针抗击疫情强心剂,不断注入到14亿人民的内心,让人们相信疫情的阴霾定会散去。

我看见《人民日报》微博是这样评价的: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所谓医者,妙手仁心。这世上缺回天的妙手,更缺无畏的仁心,钟南山二者兼具,所以举国敬仰。

钟南山爷爷,谢谢您!面对疫情,在职责使命和人身安全中,您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为了大家,您无所顾忌的奔赴一线!不舍昼夜,不顾安危,舍己救人!

钟南山爷爷,请您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相信您!看到您,大家心里特别踏实。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有爱的世界,一切都会好起来!中国加油!

2020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会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一题记

2020年的春节,祖国大地一片肃杀与冰冻,天空乌云密布,没有往年热闹的气氛,也没有大人的快乐笑容。手机上不断变化的数字让我不寒而栗,我一直关注着新闻,也一直关注着他一一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一一钟南山!

他两鬓斑白,镜片后一双坚毅的眼神和一张刚毅的脸庞,让人肃然起敬。谁又能想象到,他已经年过八旬了?

本来按照退休原则,他已经不必再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了,但他却向死而生,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赶往湖北武汉。十七年前,他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十七年后,他再战防疫最前线。

你瞧,他坐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时,累得忍不住开始闭目养神了,尽管是打瞌睡时,他也是双眉紧锁,好像在思索着该如何打赢这场“防疫战争”。

他再三提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是,一月十八日晚,八十四岁的他仍然二话不说奔向了防疫第一线。其实,他也是为人夫父,也有温馨美好的小家,也有亲人,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有国才有家!他在大局面前无一丝私心,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他最爱的祖国。身临一线,他也十分担忧,但一旦祖国有需要,他仍会全力以赴地冲到抗疫最前线,无惧各种风险。

钟南山,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在防疫前线像座大山一样屹立不倒,时刻警示着我们一一中国人绝不能在疫情面前卑躬屈膝,疫情迟早要被我们中国人所打败!

钟南山,他像一棵苍天大树抵挡住疫情的猖狂袭击,牢牢地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庇护了我们,免遭病毒的袭击。他不正像“保护神”一样保护着我们吗?

钟南山,他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前方的路,使我们美丽又伟大的祖国不再完全被病毒肆虐,同时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心底那一片善良、勇敢、坚强的天地。

钟南山院士,他既是院士,也是战士,同样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更是我心目中的好榜样,我十分敬佩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钟南山院士难道不像春蚕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吗?让我们牢记这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一一钟南山院士吧!

2020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会3

大爱之行必遇有大爱之人!“我们在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这个春节,您争分夺秒奔跑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风餐露宿鏖战在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主动请缨加班赶制医用口罩、积极响应主动留守家中……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硬战中,在武汉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武汉人都贡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战疫情不是变无情,地域重视不能变成地域歧视。在疫情面前其实武汉人、湖北人都是受害者,甚至他们牺牲更大,不要歧视和嘲讽他们。物理隔离不能变成心理隔离,对有接触风险的人尽量别抵触,其实他们比我们更惊慌、更着急。”无论您是身在武汉或是心牵武汉,您我都是大爱之人,只要我们少些猜忌与嫌弃,多些关爱与体谅,大爱之人终会有更大的福报。

歼灭疫情 更需众志成城

中华民族的内力和基因从来就十分强大!总理与民众连喊三声“武汉加油!”振奋人心!疫情已经出现,数字或许还会上升,但您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能力和信心也在提升。作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党员干部,需要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动员各方力量联防联控,集聚有效资源紧急支援,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展开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您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不屈不挠,不怕苦不怕累,用行动诠释使命担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全国人民都是你们的后盾!我们需要信心,我们很有信心!总理式“包票”更是振奋人心!只要我们尽忠职守、同舟鏖战、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歼灭疫情!

确认过眼神,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揭开“面纱”,走上街头,我一定能认出最美的您!

2020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会4

庚子年的开头,谁也没有想到会以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为开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让我们铭记战“疫”期间的那些无名英雄,致敬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一线工作者。

冬末的阳光已经很有力量了,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阳光透窗而入,洒进来点点金辉。纵观全国,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抵抗病毒而努力。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奔赴湖北,倾举国之力互一方安康。基层干部连轴转,为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奔波。解放军、科研人员、警察、城管......数不胜数的人坚守岗位,齐心抗疫。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他们为了大家而放弃小家,为了守土安稳而不畏艰险,为了人民健康而不断奋斗。

在17年前的SARS面前,90后的我们尚且年幼,在17年后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90后们已经开始勇担重任,挑起时代的大梁。疫情之下众生相,我们感动,我们无助,我们愤怒。身为这个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去记住这段时日以来的所有感受,应该去记住自己立下的梦想目标,应该去铭记奋斗一线的无名英雄们,更应该去学习这些无名英雄的伟大精神并将他们的这种非凡英雄精神也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在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乐于奉献自身,甘于倾尽全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人人都有一份责任,有责任保护自己,有责任维护社会,有责任保卫国家。我们愿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能。

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祖国却愈加强大。在这一次的风雨之下,我们依旧坚信:只要我们齐心抗“疫”,中国一定赢!

2020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会5

近日,在抗“疫”一线有这样一个“暖心”镜头。在村组的一处交通卫生检疫站,来往的车主和村民只需掏出手机,扫描张贴的村组进出登记二维码,便可自行录入个人信息,快速有序通过。这是一名乡镇党委组织干事看到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们冒着严寒、双手冻得通红还在进行外来车辆、人员登记、检测体温等工作后,急中生智想出来的“新点子”。“扫一扫”不仅有效避免了共用纸笔、人群密切接触等易感风险,还极大提高了防控登记工作效率,切实减轻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危难之处见真章,斗争绝境现精神。当前,能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对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锻炼考验、考察识别干部的“应急测验”。在与新冠肺炎的“近身战”中,只有发掘更多有“担当”、有“情怀”、敢“斗争”的“能兵强将”,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更多“贴心人”,得到更强“主心骨”,才能更好更快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战“疫”中检验“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的忠诚担当。“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级干部在战“疫”中的实际表现,无疑也是组织部门识别评价其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和担当精神的重要依据。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方能入火海而不退缩、遇烟雾而不迷失。答好战“疫”大考,不能靠标语和口号,只有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才能跑得赢时间、与病魔较量,才能在将来更艰险、更复杂、更残酷的斗争中站稳脚跟、赢得主动。

在战“疫”中检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民情怀。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在继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疫情防控需要什么样的干部,这是我们在战“疫”中评价干部的标准。疫情无情人有情,把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检验广大干部的“试金石”,试的是迎战斗志,验的是干部情怀。一个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干部,才愿用自己的汗水和牵挂化作抗击疫情的“刀枪”,给予群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夸夸其谈”打不了胜仗,“花拳绣腿”只会败下阵来,只有情系于民,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在战“疫”中检验“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斗争精神。和平年代虽然没有硝烟,但同样有考验、有战场。风险挑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斗争意识、斗争精神、斗争魄力。疫情的蔓延,正是广大党员干部接受考验的时刻。不论在哪个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在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住考验。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自觉和胆魄,拿出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豪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携手并肩战胜疫情。

篇7: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共和国勋章个人感想1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你可曾想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他说:

“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他却重归于寂静。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他是钟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你听,那一个个热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动的脉搏。你看,他们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是逆行者。逆行者,永不被打败。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开创,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我们可以常见“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学习共和国勋章个人感想2

2020年1月,湖北武汉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狠毒袭击。在众多正在为击灭病毒而奋勇救人的白衣天使中,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位八十四岁高龄的、头发花白的老者,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钟南山院士。

“新型冠状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染上这种病毒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有生命危险。您临危受命,被国家任命为这场“战疫”的统帅。在前往武汉时,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告诫全国百姓:“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您在高铁上靠椅稍作休息的照片让全国人民动容、泪目。到了武汉后,您多次通过媒体呼吁大家要注意安全,要隔离,自己却不顾个人的安危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去。

如今,被确诊的感染人数和一天比一天增多,这对参与这场战斗的白衣天使们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威胁。但您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和胆魄担当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您用行动表现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概。您身上的白袍就是您的战衣,您的智慧就是您的宝剑。您夜以继日地工作,带领白衣天使们攻坚克难,为人类的健康而鞠躬尽瘁。在近日的采访,您眼中泛着英雄的泪光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能够过关的。”您悬壶济世的情怀又一次让国人泪奔。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您不辱使命,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医护队伍,一起向祸害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亮出早已磨得锋利的宝剑,为武汉、为祖国、为人类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满腔热血。

钟南山院士,我敬佩您!不仅是您,还有像您一样参与“战疫”而逆行奔向最危险战场的千千万万个白衣天使。您们都是最美的中国人,感恩有您们!

学习共和国勋章个人感想3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行各业的广大共产党员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在湖北武汉,全国各地和军队援鄂医疗队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是临时的,但初心是炽热的”;在湖南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庄严宣誓,“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在浙江温州,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起来;在天津蓟州东赵各庄,27年党龄的司法所所长王辉,生命定格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我是老党员,能坚持”“我是书记,护送患者让我来”“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身为党员就要冲锋在前”“特殊时刻,不正是党员站出来的时候吗”“和死神作斗争,心中必须有一股精神力量支撑”——这些真挚朴素的话语,闪耀着党性的光辉,展现了赤子的情怀。

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在哪个岗位,广大共产党员想患者所想、急群众所急,用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斗争,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党性的精神元素。党在长期奋斗中,始终坚持用这些思想和精神教育自己的党员、训练自己的干部,每一个党员从入党那一天起就在接受着这些思想和精神的灌注、熏陶。这些思想和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共产党员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显著标志。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重大关头,这些思想和精神就越是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学习共和国勋章个人感想4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应该始终站在战“疫”的最前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要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防控。首先,基层党员干部要对社区的流动人员进行排查,对于从疫区和外地返乡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配合度,积极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措施,对出现疑似症状的要提高警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决不谎报、瞒报。

其次,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社区走访巡查。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的出入口设置疫情检查站,对出入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测量登记,并在街道进行走访巡查,对于未佩戴口罩出门、举行聚集性文体娱乐集会活动、举办聚餐聚会的群众进行劝导和引导,要积极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少外出、不聚集,出门要注意佩戴口罩。

重视社区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防疫情况。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对社区的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提供口罩、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加强身体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及时上报登记。

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每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应该始终站在战“疫”的最前沿,但在此同时我们党员干部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防控,避免成为疫情的感染者和传播者。总而言之,我们要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要严防死守,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疫情。

学习共和国勋章个人感想5

9月8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我省出席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代表从北京乘机返回广州。省委书记李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省领导张义珍、张福海、李红军等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接。表彰大会前,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专门在广州会见钟南山。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我省共45名先进个人、15个先进集体获表彰。李希代表省委、省政府对钟南山和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示祝贺和敬意。他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领导人、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领导人、党中央决策部署,广大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各条战线的同志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基层防控、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宣传报道、工程建设、志愿服务等各个岗位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抗疫斗争付出艰辛努力。特别是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勇于担当,不惧个人安危,以84岁高龄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你们用责无旁贷的担当和勇往直前的行动,与全省人民一道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集中体现了伟大抗疫精神,不愧是广东人民的骄傲。

李希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领导人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一要深刻认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进一步增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学习宣传抗疫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关心爱护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的同志,充分激发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三要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四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五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高质量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篇8:2020共和国勋章张伯礼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共和国勋章心得【篇一】

钟南山说,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堪可谓奇迹!目前,全国疫情已进入基本可控阶段,人民生活也基本步入正轨无明显影响。回想抗疫期间的种种经历和个个感人细节,他再次强烈感受到医者肩上所扛的生命重量,医护人员的双手就是患者在鬼门关前的最后一根稻草。

1月18日,在收到国家的紧急传召时,已是83岁高龄的钟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得知广州到武汉的车票紧缺没有座位,只能先上车后补票时,他义无反顾地说,没有问题,国家需要,必须赶过去。从此,他在高铁餐车疲惫的一幕成为亿万国民心中铭记永生的画面。

20日钟南山与专家组一致确认武汉新冠疫情已经出现人传人的现象,从此“抗疫战”全面打响。他呼吁人们在家隔离,出门戴口罩,通过媒体传达疫情最新情况,分享遏制病毒措施,只要有他在,人民就安心。此后,钟老全心投入科研,进行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研究,在他的指导下,新冠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出世。

钟南山不仅在国内的疫情抗争中做出了卓越贡献,其成就更是惠及世界多国。3月钟南山连线多国专家分享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措施,4月初,再次连线伊拉克卫生部分享抗疫经验,倾囊相授中国抗疫四大最有效措施。包括封城隔离、核酸检测、疫情实况每日播报以及基层联防联控等。

此次发文,他再强调疫情初期关闭武汉通道的重要性,治疗和遏制必须同时进行,不然即使治疗方法再好,也很难真正控制疫情的扩散。武汉的“暂停”为全国的“重启”做出了决定性贡献。

钟南山说,抗疫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我国医疗事业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创新也使得我国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中医药学等各个方面取得不俗成就。此后,将会更加有信心地面对各个医学难题,争取战胜苦难共渡难关。

学习共和国勋章心得【篇二】

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张伯礼,人民英雄,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人民英雄,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陈薇,人民英雄,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4个响亮的名字,勾勒出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唤起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过去8个多月时间,在以领导人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为了隆重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党和人民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领导人亲自向他们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的英勇表现和感人事迹可歌可泣、催人奋进,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学习共和国勋章心得【篇三】

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84岁的钟南山再次迎疫而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敢医敢言: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今年1月19日,两张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一张照片里,钟南山神情疲惫地靠坐在一列高铁餐车的座位上;另一张照片,显示了两张1月18日从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车票。

1月18日,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为的是查明在武汉报告的一种未知的“新型肺炎”。

在武汉实地调研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确认,这种“新型肺炎”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1月20日,钟南山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果断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

此后,他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为公众答疑解惑,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

“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1月28日,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为焦灼的时候,钟南山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动情地说。

这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敢医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就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背景下,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提出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他还面对极大的外部压力,坦言当时北京的疫情传播没有得到有效防控,为当时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书本上没有的,只能在实践中摸索。”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2020年8月11日,领导人领导人签署主席令,授予84岁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学习共和国勋章心得【篇四】

钟南山出生于医生之家。父亲钟世藩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同样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我读小学时身体比较弱,听说通过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强壮,所以就喜欢上了踢球、跑步。”1955年,在广东省的一次田径运动会上,读高三的钟南山在400米项目上打破当时的全省纪录,并在之后的全国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也是在这一年,钟南山在报考大学时决定学医。“跟爸爸讨论了半天,他说学医的话,不单是自己身体要好,而且要帮别人身体也健康,我于是决定读医学。”

1955年,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走上从医道路。“我非常佩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实我们搞医疗也一样,不到最后,不能放弃。”钟南山说。

从此,“不到最后不放弃”,厚植于钟南山医生心中。

在抗击非典中,钟南山“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那句话,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他再次作出“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庄严承诺。

8月27日,一位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出院,创造了新的救治奇迹。

“做体外膜肺氧合有风险,很容易引起出血,也很容易引起凝血,还可能引起感染,这三个‘关’是很困难的。”钟南山介绍说,“在救治过程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即便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要像绣花一样抢救回来。”

学习共和国勋章心得【篇五】

9月8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我省出席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代表从北京乘机返回广州。省委书记李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省领导张义珍、张福海、李红军等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接。表彰大会前,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专门在广州会见钟南山。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钟南山获颁“共和国勋章”,我省共45名先进个人、15个先进集体获表彰。李希代表省委、省政府对钟南山和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示祝贺和敬意。他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领导人、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领导人、党中央决策部署,广大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各条战线的同志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基层防控、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宣传报道、工程建设、志愿服务等各个岗位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抗疫斗争付出艰辛努力。特别是钟南山院士敢医敢言、勇于担当,不惧个人安危,以84岁高龄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你们用责无旁贷的担当和勇往直前的行动,与全省人民一道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集中体现了伟大抗疫精神,不愧是广东人民的骄傲。

李希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领导人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推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一要深刻认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进一步增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学习宣传抗疫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关心爱护在疫情防控中作出贡献的同志,充分激发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精气神,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三要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四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着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五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高质量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上一篇:浅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下一篇:律所微信平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