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观后感250字

2024-05-13

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观后感250字(精选5篇)

篇1: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观后感250字

用动物总动员来形容这场比利时与法国合拍的动画版《鲁滨逊漂流记》显然更为贴切,电影预想以好莱坞动画的形式引人入胜,但一面喧兵夺主的动物不仅占据了鲁滨逊的主角地位,另一面内在的贫乏更使电影早已难见原著的魅力经典。

这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鲁滨逊漂流记》,而只是假借鲁滨逊的噱头,实则拍着一部乏善可陈的动物乱斗,电影的剧情主线已然不是鲁滨逊的荒岛求生,而变成了一场与邪恶反派猫的战斗,可以说这部电影即便去掉了鲁滨逊这个家喻户晓的主场人物,对剧情的推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诚然根据原有经典的创新未尝不可,但如此做法与挂羊头卖狗肉实则并无何般不同。

如果说这部动画还有什么地方能值得称道,那便只剩下尚能差强人意的制作,可即便如此,也无法填补剧情的贫瘠,这场动物依靠鲁滨逊战恶猫的故事想要突显什么,显然不会再是那原著中顽强求生的毅力与果敢,且最终鲁滨逊和动物们留在荒岛的结局更令人哭笑不得,整部动画除了偶然为之的包袱,使人几乎再也找不到任何寓教于乐的亮点,这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无疑是最为尴尬的。

随着近年来不管是迪士尼还是梦工厂在制造萌宠上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欧洲很多动画开始丢弃了自身的风格,转而去仿效美国的萌宠当道,但很多欧洲电影却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前者是在一个充沛饱满的剧情构思下的萌化,而后者的仿效只是单一的去塑造了这种形象,却全然没有前者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至于甚至要套用《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故事来找寻卖点,这最终的效果又何尝不会是弄巧成拙?!

此漂非彼漂,欧洲动画多年来不重故事,而只注哲思的形式,使这部电影在一个有着经典蓝本为依托且有着成熟动画制作水平的境况下,想去模仿萌宠式的成功亦难以真正做到美式动画的出彩,这其中的原因有着经典蓝本的限制,但更多的是创新的匮乏。

篇2: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观后感250字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19出版的一部长篇作品,在发表数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现如今“鲁滨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并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而这一次的3D动画版,或许是其中最具有颠覆性的一个,毕竟原著的漂流与奋斗的故事,已经变成了流落荒岛之后,与岛上的小动物岛主们和谐生存、抵御外敌物种入侵的故事,结局也更是让人大呼意外。

这一次电影《鲁滨逊漂流记》最大的变化在于,其一是对主人公鲁滨逊的命运安排,其二是将众多的小动物设置在故事中,成为全片剧情的推动力量。所以,电影的大部分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茫茫大海的荒岛之上,岛虽然不大,但生物物种的丰富性,还是给了鲁滨逊很多的安慰,很庆幸鲁滨逊是英国人,绅士般的人物,从未动过“吃”心,估计若是国人,这故事便会成为野生动物大餐之旅。

鲁滨逊的故事,就从他因航船的触礁流落荒岛开始,与荒岛上的一票动物们,从敌意到包容,再到亲如一家的亲密相处,反衬出动物与人的超常伴生关系,其中既有和鲁滨逊走得最近的鹦鹉“星期二”,也有山羊、貘、穿山甲、刺猬、变色龙等等各款萌物,以及从船上偷溜下来的两只坏猫,对了,他们在国语配音版中的名字分别叫抖森和霉霉,这样近乎“信达雅”的翻译,小孩子听不懂,大人们心领神会,也算是神来之笔。

故事的跨度,应该有几年的时间,鲁滨逊从一开始的艰苦求生,接着搭建高塔,每夜点蜡烛守望会有过往船只的出现及营救,以及后来逐渐习惯了岛上的快乐生活,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适应过程。当然,故事的开启始于航船,结束也始于另一艘航船,从前一艘航船的海难事故,到后一艘航船不怀好意的营救,其实代表了一种宿命的无力,或许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当然的美好,我们所要做的,则是如何在“漂流”的生活中,学会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而在《鲁滨逊漂流记》这部电影中,需要我们进行反思的,则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就如片中的红嘴鸥所担心的,怕众动物“岛主”们和人类相处太久,会变胖变懒,人对动物生活的干预,让他们更安逸一些,究竟是不是好事?并不太容易得到结论。

在片中的反面角色,是那两只坏猫,充满了仇恨的念头,又在陆续的繁衍中,组建了庞大的坏猫军团,同样会让观众有所领悟,野蛮生长的敌人,又该如何遏制?但无论如何,片中的坏猫军团对阵岛上的动物居民的大战,还是足够酣畅淋漓和妙趣横生的。

篇3:《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冒险中遇险,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岛上耕种、养殖,靠自己的勇敢和坚强独自在岛上生活了28年,后来获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英国……

28年啊,独自一人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是何等的孤独!文中有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希望世界上的人都要从我不幸的处境中吸取一个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滨逊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理智面对现实、不逃避。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鲁滨逊的敬佩与日俱增,我常常会想:如果我也像鲁滨逊一样流落到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我会怎么做?我想,假如是我到了那样一个小岛上,肯定会因为忍受不了这么恶劣的环境跳海自杀。即使没有跳海,也会因为没有一点儿生存技能被饿死,或者被野人抓住吃掉……因为像我这种娇生惯养的孩子,从小只知道依赖父母,没有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真的离开父母,可能连如何活下去都是问题。

记得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北京游玩。第三天,爸爸准备带我去登长城。在去长城的路上,我信誓旦旦地向爸爸保证:“爸爸,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定能够自己登上长城最高点,当一回好汉!”爸爸微微一笑,说:“好,我就等着看你是如何当好汉的!”

下了车,我们走了没多久就来到长城脚下。终于开始登长城了,一开始,我感觉自己体力充足,想着就凭我的体力,登长城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了在爸爸面前表现自己,我还时不时在台阶上奔跑。可是,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没多久,也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我就体力不支了,感觉每上一个台阶都要费很大的力气。我这时才明白,自己刚才是多么的无知和自大。又往上爬了一会儿,我就彻底泄了气,坐在石阶上,任凭爸爸如何劝说,我也不愿意起来。最后还是爸爸搀扶着我,我才勉强走到了长城的最高处。下山时,我真的没力气往下走了,瘫坐在台阶上。爸爸看到我这样的状态,最终决定坐缆车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当时真的很差劲,我就是缺乏像鲁滨逊那样的勇气与毅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斯图里亚斯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我在以后成长的路上要多向鲁滨逊学习,做一个乐观向上、不轻易言放弃的人。

篇4: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观后感250字

《鲁宾逊漂流记》的时代背景是18世纪,鲁滨逊是英国人,当时英国正在不断拓展海上航线,鲁滨逊作为一名绘制地图的制图师搭乘了一艘英国的商船,因为商船触礁,其他人都乘坐小船逃走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被困在船舱里,他和船一起被冲到了一座无名小岛上,岛上只有一群动物居住。鲁滨逊的船上还有他的一条忠犬。

简单来说,这部动画电影里面只有鲁滨逊一个人类,其他主要角色都是动物(大部分时间是如此的)。编导们对于原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但这个改编更适合今天的口味,而且会让小朋友们更加喜欢和易懂。毕竟原著是18世纪的小说了,过了300多年,不好好改编一下,怎么能让今天的少年儿童观众轻易入戏呢?

动画电影《鲁宾逊漂流记》想象力丰富,情节和人物设定也非常好,这个好的地方在于想象力丰富,而且还合乎逻辑。原著中是没有反派设定的,唯一的反派可能就是大自然吧,鲁滨逊如果不能及时学会野外生存,就会被大自然所吞噬。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反派是一对野猫——抖森和霉霉,特别配合我国翻译的点睛之作,这对野猫也和鲁滨逊一起流落到了岛上,它们是食肉动物,对于岛上的小鸟、山猪、山羊、穿山甲是有极大威胁的,食肉和食草动物的角逐就此展开。

别忘了,这里还有一个人类鲁滨逊,他全片中智慧最高的生物,也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存在,才让野猫和这群食草动物力量产生悬殊,不让野猫群把这群食草动物吃掉。为什么是野猫群?因为这对野猫分雌雄两只,在一起久了,就生下很多小猫,各个都是攻击性猎手,岛上这群食草的原住动物,根本不是对手。

电影看到一半,就不得不佩服编剧们的良苦用心,岛上的原住民从鹦鹉、猪、山羊、穿山甲都是一只,不论公母了,它们都没有配对的动物,所以无法繁殖后代。这样的设定情有可原,毕竟这座小岛真的太小了,看样子方圆不过几公里,如果任意繁殖的话,这群动物是会挤满这座小岛的。

《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动画电影描绘的就是两种搏斗,一种是鲁滨逊和自然的搏斗,这一点和原著保持一致;另一种就是鲁滨逊率领食草动物们,和食肉的野猫群的搏斗。这两种搏斗都有关生存,物竞天择,在这座小岛上虽然生存竞争很激烈,但也展示了自然界最根本的法则,适者生存,但智慧和团结会影响群体的战斗力。

篇5: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250字

这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冒险小说。书中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行中不幸遇险,漂流到了一个无人岛上。本以为没救了,但他发现船上还有许多的物资。他驾驶着小船把大船上的物资全都运到岛上的一个山洞里。从此,他就把山洞当做家。捉一些野羊圈起来驯养,把麦粒撒到土里种。就这样生活了好多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些动物的骨头。于是知道岛上还有野人,他便更加小心。过了几天,他从野人手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经过二十多年后他终于得救了。

他用智慧和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孤岛上生存,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啊,但鲁滨逊做到了。他利用周围的一切把一个山洞,开发成一个家园。他不被命运掌控,改变命运,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公司合理化建议制度下一篇:日月潭教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