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申请书

2024-04-15

送达申请书(共14篇)

篇1:送达申请书

申请人:某某某,男,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XXXX,住址:XXXXX。

被申请人:张某甲,男,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XXXX,住址:XXXXX。

申请事项:

向被申请人公告送达本案民事起诉状及其他诉讼文书。

申请理由:

申请人因与XX、XXX一案,现已由贵院受理。由于被申请人住所无人,采取邮寄送达、留置送达及直接送达方式无法向被申请人送达民事起诉状及其他诉讼文书。申请贵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的规定向被申请人公告送达本案民事起诉状及其他诉讼文书,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枣庄市XX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 月 日

篇2:送达申请书

申请人:xxx男汉族年龄:xx住址:xxxxx

申请事由:向被告xxx公告送达民事起诉状

事实和理由:

申请人诉xxx遗产继承确权纠纷一案,由于被起诉人拒绝接收民事起诉状,致使民事起诉状无法送达至被起诉人。现在恳请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89条关于送达诉讼文书的法律规定,向xxx公告送达民事起诉状,以保障申请人的`权益。

此致

敬礼!

xx市xx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

篇3:民事送达程序违法情况研究

在基层检察院受理的民事申诉案件中最常见的申诉理由之一便是送达程序不合法, 造成送达程序不合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通过办理民事申诉案件的现实经历, 从本地区的特殊劳动市场方式、基层法院实际办案情况、展开分析和阐述, 以期对基层法、检部门办理民事案件及申诉案件有所启示。

一、安义县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

安义县地处赣西北, 属省会南昌市郊县, 共109个行政村, 1093个自然村, 人口26万, 其中农业人口20万。但是安义县城镇、乡村常驻人口总共不足6万, 常驻人口大部分为老人、留守儿童、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常年在外创业人员多达20万, 并且分布与中国各省市地区。

随着现代交通、通讯设备的发达, 安义籍在外创业人员的工作特殊性, 更换创业地点、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成了家常便饭, 当产生纠纷时, 原告通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的管辖规则, 选择被告住所地即安义县法院为管辖法院的占80%, 法院能够了解到的当事人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可能早已变换, 最原始的地址可能就是其祖籍地址, 而在家留守的人员往往是不识字的老父母, 甚至家乡已经没有相关亲属了。这使得基层法院办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 送达法律文书成了一大难题。

二、申诉案件中最常出现的关于送达程序中的违法情形

(一) 邮寄送达程序不合法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月1日实施的《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在邮寄送达时应“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有机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 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法院的法律文书属于国家机关公文, 快递企业依法不得寄递。然而在实践中, 仍有一些法院出于节省费用等原因, 没有使用法院专递方式进行邮寄送达。当事人以此为理由上诉, 即使一审判决完全正确, 这种程序“瑕疵”也可能造成案件发回重审。

(二) 未经其他送达方式便直接公告送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 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 公告送达”, 而基层法院在受理民事案件后, 未经过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 却直接以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原审判决书等诉讼文书。在其他任何可能实行的送达方式没有穷尽之前, 便使用公告送达, 剥夺了被告的答辩权、举证权、上诉权, 到检察院民行部门提交申诉状的申诉人通常是直到执行阶段才知道自己被起诉、被缺席审判的事实。

(三) 公告送达程序中张贴法律文书不合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之规定“公告送达, 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 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 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公告期满, 即视为送达。”而在实际送达过程中, 法院工作工作人员往往忽视了必须在法院公告栏和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同时张贴的要求, 导致受送达人无法得知自己被起诉的事实, 从而丧失了答辩权、举证权。

三、法院违法送达的原因

(一)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

随着公民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 基层院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不断增多, 而法院的政法编制并没有增加, 众多复杂繁琐的案件纷至沓来, 使得法院审判人员所要处理的案件日益增多, 不堪重负, 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 加之安义县的特殊情况, 办案人员无法确保能将所有案件的法律案件的法律文书送门到户。

(二) 基层院审理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诉讼观念

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 多数审判人员看重的是实体程序中民事、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合法, 往往忽略了庭审前程序的合法性。在我院受理的申诉案件中,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 法院办案人员无法直接找到被告本人, 通常做法是到被告所在村委会、村小组, 询问村委会主任或村小组组长, 确认被告系此村村民, 制作简单的笔录了事, 要求村委会主任或村小组组长代为转达诉讼一事。

(三) 当事人与法官恶意串通

原告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 恶意与审判法官串通, 法律文书送达程序中明知被告住所地、联系方式

篇4:送达制度下仲裁申请人的利益保护

关键词:仲裁;送达制度;仲裁申请人;利益

一、我国仲裁送达制度的局限性

留置送达在缺乏公权力支撑的仲裁送达过程中是缺乏可行性。仲裁作为区别去民事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保密性常常被认为是仲裁相对于诉讼最大的优势,然而在一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中规定了可以使用公告送达这种将案件信息公诸于众的送达方式,这种送达方式明显与仲裁所要求的保密性是相违背的。各个地方的仲裁委员会对于委托送达的规定往往是不同的,这样就容易发生受委托的仲裁委员会由于与委托的仲裁委员会对于委托送达的规定不同而导致无法帮忙完成委托送达,从而导致委托送达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仲裁送达制度局限性对仲裁申请人的利益侵害

1.留置送达对仲裁申请人的利益侵害

留置送达影响仲裁效率。留置送达在现实的操作中由于缺乏公权力的支撑,往往在送达人找到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或者所在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时,他们常常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等种种原因而拒绝到场作证,或者虽然表面答应,但是到了留置现场之后又以各种理由推脱,此时送达人由于没有强制要求他们见证的权力,所以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回去转成公告送达了。这期间不管是去找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或者所在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还是到现场之后的各种推脱等等,这期间所浪费的时间都是对仲裁过程的耽误,严重影响了仲裁的效率。

2.公告送达对仲裁申请人的利益侵害

效率是仲裁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完成公告送达则需要六十天的公告期,公告送达在影响仲裁效率的同时也侵害的仲裁申请人的利益。很多仲裁申请人属于仲裁的弱势方,本来经济条件就不是很理想,在需要提交仲裁案件受理费的前提下还要垫付公告送达的公告费用,从而导致很多仲裁申请人由于无法提交公告费用而导致撤销仲裁申请。

3.委托送达对仲裁申请人的利益侵害

委托送达费时费力,浪费仲裁申请人的时间。委托送达由于是借鉴《民事诉讼法》中委托送达的规定的,但是法院之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的关系,所以在法院之间可以进行委托送达,而各个地方的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配合关系,所以委托送达在仲裁机构之间很难进行。这样就会导致仲裁机构将仲裁材料交由另一个仲裁机构代为送达,然后仲裁机构再以各种理由进行推脱,这样不仅导致了委托送达无法有效进行,还浪费了仲裁申请人的时间,影响了仲裁的效率。

三、送达制度下仲裁申请人利益受侵害的原因

1.没有明确的仲裁送达制度

我国民间对于仲裁这种纠纷解决机制了解不多,导致我国在仲裁送达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严重匮乏,从而使得我国的仲裁送达制度缺乏其应有的科学性,而在各个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中的送达方式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持,导致在现实的送达过程中无法满足仲裁所需要的保密、高效、灵活等特性。仲裁作为一个区别于民事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就意味着它拥有着区别于民事诉讼的特性,仲裁与诉讼相比,是一个更加具有方便、灵活和高效的方法,所以盲目地借鉴《民事诉讼法》中关于送达方式的规定很容易会产生问题法院以送达不当为由撤销仲裁裁决的标准不确定。

2.过分借鉴《民事诉讼法》的送达制度

意思自治作为仲裁的基石和核心,在仲裁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充分的体现,而在送达方式上的表现为可以允许当事人自行约定需要的送达方式,但是民事诉讼过程中并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协商适用的送达方式,也不允许当事人选择法定送达方式以外的送达方式。所以在更加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仲裁送达方式应用民事诉讼的送达方式必然会对当事人造成损害。仲裁的灵活、保密性、高效性等等,这些都是很多当事人选择仲裁而不是民事诉讼的原因,所以如果仲裁的送达方式过分借鉴民事诉讼的送达方式,将会导致这些相比于民事诉讼的特点无法实现。

3.缺乏公权力的保障

仲裁作为一种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缺乏公权力的保障也是导致仲裁申请人利益受侵害的原因。正如上面所提到的,留置送达过程中很多受送达人所在单位的代表或者所在基层的工作人员由于怕麻烦或者种种其它的原因,常常拒绝到场作证,或者就算到场了也常常以各种理由拒绝签字,由于缺乏公权力的支撑,所以送达人对这样的情况也无可奈何,这样就不仅影响了仲裁的效率,还严重浪费了仲裁申请人的时间

四、关于完善仲裁送达制度以保护仲裁申请人利益的建议

第一,取消委托送达。仲裁之间没有配合关系,《仲裁法》也没有统一的送达制度,所以委托送达在仲裁的送达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所以笔者认为委托送达不应该存在于仲裁的送达制度中。第二,取消公告送达。公告送达这种将案件信息公诸于众的送达方式明显是对仲裁申请人利益的严重侵害。所以笔者认为新的仲裁送达制度应该取消公告送达。第三,为留置送达提供一个公权力的保障。第四,将公证送达和证明送达作为留置送达无法有效完成时可采取的补充送达方式。第五,在仲裁法中明确送达制度,包括当事人选择的送达方式、直接送达与邮寄送以及推定送达与其它能够提供送达记录的方式。

篇5:公告送达申请书

___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_______诉被告_______ 纠纷一案,因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及邮寄送达的方式无法向被告送达民事起诉状及其他相关诉讼文书,故请求人民法院公告送达。特此申请

申请人:___________

篇6:送达地址变更申请

送达地址变更申请书

申请人:×××,女,×年×月×日生,汉族,现住××××××,电话:×××

申请事项:

请求法院依法变更送达地址为:××××××

事实与理由:

贵院受理的×××诉×××××纠纷,案号为:×××,现因律所搬迁,特申请原送达地址“浦东新区东方路1369号6号楼20B”变更为“浦东新区东方路1365号5号楼10B”。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篇7:四中院约定送达地址解决送达难

2016-06-28 09:34:02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孙莹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在全市率先发出《关于有效维护金融债权解决“送达难”在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的司法建议》,建议银行、金融机构以 合同约定送达地址、明确法律责任的方式解决“送达难”问题,同时该院制作规范化、模板化合同建议条款,促进合同当事人履行诚信义务。

北京四中院作为全国首批跨行政区划法院、北京市首批整建制综合改革试点法院,在北京市跨区划管辖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审案件、涉外及涉港澳台商事一审案 件以及跨区划的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商事案件。2015年初,四中院在调研、审理的涉外商事、金融借款等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债务人不诚信履 约,恶意逃避送达的现象比较突出。

2015年12月,北京四中院在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5年四季度政银企沟通交流会暨银行资产管理专题座谈会”上向行政主管部门、银行、金融机构提 出以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并约定明确的法律责任的方式,解决非诉阶段、仲裁、诉讼等程序中的“送达难”问题,从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效维护金融债权。

2016年3月,北京四中院在全市率先向银行发出《关于有效维护金融债权解决“送达难”在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的司法建议》,运行期间得到银行的认可与支持。2016年6月,四中院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集中向金融机构主管部门以及银行发送该司法建议。

“送达难”在非诉阶段体现为债务人逃避债务,拒绝签收债权人的各种文件,包括催款通知、解除合同通知等,导致债权难以实现。在仲裁、诉讼和执行阶段体 现为案件受理后,无法送达起诉书、证据、开庭传票等。如果当事人在外地,还要耗费时间、人力,提高经济成本去送达,仍然可能被拒收。如果无法采取直接送达 等方式,法院要进行公告送达,不但增加诉讼成本,还会延长审理期限。一件案件中的公告送达包括送达起诉书、开庭传票、裁判文书,如果上诉还要公告送达上诉 状。公告送达起诉书和开庭传票,需要自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再留出十五天答辩期和三十天举证期限,仅此一项工作就要三个多月。一旦案件涉及“送达难”,其审理周期就会长达一年甚至二年的时间。因此,约定送达地址、明确法律责任至关重要,这样就可以直接邮寄送达,案件审理期限会大大缩短。同样,公告审理 一、二年的案件,会在三个月到半年内审结,可有效提高审判效率,让债权人权利及时得到维护。

近几年,我国现行民事送达制度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依然不能彻底有效解决“送达难”的问题,在尚未建立普遍意义上的送达地址申报与变更制度的情况 下,为有效解决当事人在非诉阶段与仲裁、诉讼等程序中因不诚信造成的“送达难”现象,北京四中院建议通过合同约定送达地址并将其适用范围覆盖非诉阶段与仲 裁、诉讼程序,进行有效的司法确认,与送达程序相衔接,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同时,该司法建议可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类型案件,这意味着解决“送达难”有了新 的方法与路径。

北京四中院对解决“送达难”问题提出的主要建议内容:

在合同中约定送达地址并确认其法律责任,通过规范化、模板化的合同条款约束当事人履行诚信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

1、明确在民商事合同中就送达各类通知、协议等文件以及就发生纠纷时相关文件及法律文书的送达地址所作的约定,属于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有效送达地址 的确认和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有效送达地址的确认和当事人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当事人依合同约定承担有效送达的法律后果;

2、建议合同条款明确约定送达地址的适用范围包括非诉阶段和争议进入仲裁、民事诉讼程序后的一审、二审、再审和执行程序;

3、建议合同条款约定了当事人送达地址需要变更时的通知程序;

4、建议合同条款提示以下法律后果:因当事人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不准确、送达地址变更后未及时依程序告知对方和法院、当事人或指定的接收人拒绝签 收等原因,导致法律文书未能被当事人实际接收的,邮寄送达的,以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直接送达的,送达人当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之日视为送达之 日;

5、建议该条款以明确醒目的方式进行了特别提示(条款字体加粗加重)。对于上述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送达地址,法院进行送达时可直接邮寄送达,即使被告未能收到法院邮寄送达的文书,由于其在合同中的约定,也应当视为送达;

6、建议纠纷进入民事诉讼程序后,如当事人应诉并直接向法院提交送达地址确认书,该确认地址与诉前确认的送达地址不一致的,以向法院提交确认的送达地址为准(仲裁同前);

7、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实践中,当事人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采用传真、电子邮箱、移动通讯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满足上述地址送达条件,应 当产生上述地址送达的同样法律效果。采用电子通讯方式送达的,送达人员应当保留相应的备份材料及相关的视频截图;

篇8:解决法院送达难问题初探

民事诉讼中的送达一般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交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有关单位的一种诉讼行为, 合法、规范、快捷的送达直接决定案件的质量和效率。然而, “送达难”和“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正常工作。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送达方式虽然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和公告送达五种方式, 但目前法院送达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直接送达困难

1. 当事人难找。

实践中, 有的原告为了法院立案受理案件在诉状中虚构被告地址, 或者提供的被告地址不准确;有的为达到法院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审理和判决的目的, 故意向法院提供错误的地址和电话;有的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因职业变化、拆迁、搬迁等出现变动, 实际居住地址与身份证或者户籍证明上的地址不一致, 使得法院在送达诉讼文书时, 经常难以找到受送达人。

2. 当事人拒收或者躲避送达。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部分受送达人有意逃避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拒不签收诉讼文书或故意躲避法院送达, 拖延诉讼进程;有的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 认为签收了送达材料, 就是承认了事实, 或者认为签收了对自己不利会输掉官司, 不敢或不愿签收材料。有的声称自己也是学法律的, 懂得法律程序, 但由于与原告积怨太深, 故意要拖死原告, 因而拒绝领取诉讼文书;更有甚者, 不但不签收, 还将诉讼文书撕毁。一些被告是公司企业的, 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不仅躲避法院送达工作人员, 还命令其工作人员不准签收诉讼文书, 使得员工不愿意或不敢签收, 导致送达无法顺利进行。

(二) 留置送达困难

实践中经常遇到受送达人因上班或外出等原因, 住所或居住地无人签收文书的情形, 而按照现有规定, 此种情形既不能适用直接送达, 也不能适用留置送达。送达人员不得不反复送达或采取其他方式送达, 造成司法资源的极度浪费。还有留置送达的见证人很难找或者他们不愿合作, 以种种理由推脱不愿到场, 或到场后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 若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在住所却拒绝签收诉讼文书, 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 即视为送达。但实践中会遇到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拒绝开门假装住所没无人的情形, 使得送达人员无法判断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是否在住所内, 而不敢轻易适用留置送达方式。

(三) 邮寄送达存在的问题

邮递员的送达行为不规范, 致使法院难以认定送达效力。有的邮件回执上受送达人签名不实, 受送达人的签名与法律文书上的姓名不一致, 只有姓或只有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邮件为他人代收, 代签人的身份不明, 难以确定代签人是否为同住成年家属。送达回执退回慢, 有的甚至未退回, 影响诉讼进程。

(四) 公告送达存在的问题

公告送达随意性大、适用泛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比较苛刻, 但法院在适用公告送达时, 却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被送达人未离开住所地, 但是躲避法院直接送达, 邮寄送达和导致法院穷尽其他送达方法仍然无法送达的情形, 此时法院即采用公告送达方式。公告送达时间长, 送达应诉文书材料的公告时间为60日, 还要给予30日的举证期限, 而且法院在报纸上刊登公告也需要一段时间。在实践中, 通过公告送达应诉材料的案件, 其裁判文书一般也需要公告送达, 一个案件经历两次公告送达, 影响案件的及时审理、执行。公告费的承担也是一个问题, 公告送达费用较高, 原告不愿意预交该笔费用, 而法院无法送达, 案件容易处于僵持中。公告送达也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 有的被告在案件一审阶段故意逃避送达, 使得法院最后不得不采用公告送达方式, 而等到一审判决出来后, 其又出现了并且提起上诉, 上级法院会认为一审违反法定程序将案件发回重审。而案件退回到一审法院重新审理期间, 该被告又神秘失踪了, 使得案件一直无法正常结案。

二、解决送达难问题的技巧

(一) 讲究工作步骤

收到案件后先对案件进行审查, 主要审查案件的管辖权、当事人主体资格、有无遗漏当事人以及当事人有无提出保全、调查、鉴定、追加当事人等申请, 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流处理。对可以直接送达的案件, 法院送达人员应立即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领取诉讼材料, 然后再打印应诉材料、盖章、整理卷宗等事项, 充分利用时间, 为实现送达“零停顿”把好第一关。对拒接电话者, 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和消极应诉所可能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对拒接电话和拒领材料者一般在电话通知后两日内向受送达人邮寄材料。邮寄前与原告沟通, 询问被送达人经常居住地, 看哪个地址送达得到的可能性较大, 优先送达该地址。如果不清楚的情况下, 多个地址同时送达。需注意的是, 在邮寄单上强调确保要备注代收人的关系及身份信息, 以便后续调查, 判断送达是否合法。一旦查知邮寄送达不到立即安排上门送达, 外出送达人员还应视情况采取晚上、周末加班的方式错开当事人上班时间上门送达, 才能提高送达成功率。上门送达无果, 穷尽其他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 或查知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则及时采取公告送达方式。

(二) 讲究工作态度

对于法律知识欠缺, 惧怕败诉, 认为签收法院送达的诉讼文书, 就会使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受送达人, 通过换位思考, 站在被送达人的角度与其沟通, 通过耐心说服和程序释明, 清除其惧怕签字的顾虑, 使其顺利签收诉讼文书。对于企图逃避法律责任, 认为拒收诉讼文书就不会产生法律效力的当事人, 明确告知其拒不领取诉讼文书可能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 符合条件的适时采用留置送达。直接送达后还告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举证期限等注意事项, 以便当事人能够准时到庭参加诉讼。如果被送达人是农村户口的, 甚至需要告诉他们农历开庭时间, 因为他们比较关注农历时间。送达的同时, 征询当事人是否愿意和解或庭前调解, 如果愿意, 就安排双方在庭前进行调解。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办案周期, 也能提高审判质效。如一个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该案件标的为42.6万元。刚开始送达时, 送达人员多次电话联系被告无果, 向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邮寄均被退回的时候, 再次尝试拨通被告的电话, 这次被告接了电话也知道法院在找他, 送达人员表明身份和事由后, 被送达人说了句“不是我不还, 我也想还, 但原告提的要求太苛刻, 我没能力还”, 之后就把电话挂了。通过短短的一句沟通, 看出被送达人是有心要偿还这笔借款, 只是鉴于经济原因, 暂时偿还不了。初步了解后, 送达人员再次拨通电话, 跟他解释法院不是代表原告方来找他的, 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为双方解决问题, 不偏向任何一方。送达人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受送达人也就放下戒备来, 把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下, 并表示对方要求偿还的金额超过了被送达人的承受能力。鉴于这点送达人员主要偏向为受送达人争取一个跟对方调解、争取相对有利的方案, 同时向其宣传了有关法律知识, 表明签收诉讼材料只是同意应诉并不一定会败诉, 积极应诉法院才能帮他们解决纠纷。退一步讲, 即使他不来应诉, 按法律程序进入公告, 结果可能对他更为不利。最后受送达人终于同意到法院领取诉讼材料, 并同原告现场进行调解, 使得案件当天结案, 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三) 讲究工作方法

如果当事人拒绝接听电话, 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消极应诉可能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以及案件经办人、送达人员的联系电话, 敦促其积极应诉。送达人员可根据案件实际情况需要直接上门送达。1.受送达人是公民的, 本人不在的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员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 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 送交代收人签收。2.受送达人或同住成人家属在场, 但拒绝签收文书, 应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释法律规定, 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及消极诉讼可能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如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仍拒绝签收, 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 即视为送达。3.如受送达人或同住成人家属在住所内而拒不开门, 送达人应表明身份, 并在门外耐心细致地向当事人解释法律规定, 告知其诉讼权利义务及消极诉讼可能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仍拒开门时, 送达人员可以在受送达人住所的门上粘贴到庭传票, 然后假装离开, 躲在角落里观察, 待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出门撕毁传票时, 迅速赶上前去向其送达诉讼文书, 如其还是拒绝签收, 则可以直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 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 即视为送达。4.该住所内居住的人并非受送达人或同住成年家属, 如实际居住人能联系上受送达人, 应尽力获取受送达人的联系方式, 并让其动员受送达人与法院联系。5.送达人员根据原告提供的线索, 到受送达人住所地送达, 如住所内无人, 应在住所地门口张贴到庭传票, 并拍照。同时向邻居或所在物业管理处或社区居委会了解受送达人是否实际居住情况, 如受送达人确已不住在该处所, 下落不明, 立即将情况记录下来, 并邀请有关有员到场见证, 以便案件采用其他送达方式送达。若受送达人刻意躲避送达人员, 应摸清其在家规律, 利用午间、晚间或休息日上门送达, 或了解其经常出入的场所、工作单位, 直接到场所、单位送达。6.查找不到受送达人的, 应与原告多沟通, 告知其应积极配合法院送达工作, 让原告通过有效途径, 查找受送达人的下落, 以提高诉讼效率。如受送达人刻意回避法院送达, 但有与原告联系, 则应指导原告约受送达人到某个地点会见, 送达人员可利用此机会向受送达人送达诉讼文书。

(四) 讲究时间安排

受送达人一般有白天出门工作, 晚上回家休息的习惯, 外出送达人员就利用晚上或周末上门送达, 逢其外出的, 则在其住所张贴到庭领取诉讼文书的传票, 传票上载明经办人的电话, 方便受送达人与经办人联系。外出送达还应统筹安排, 对处于同一地区、同一路线的受送达人应尽量集中送达诉讼文书, 以避免重复劳动, 提高送达效率。

(五) 讲究相互配合

对于送达过程中发现的有利于案件调解审判的情况, 及时向审判业务庭反馈, 以利于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晋涵.送达难, 法院不能承受之重——简析民事诉讼中的“送达难”[EB/OL]http://www.cq5zfy.gov.cn/information/displaycont.asp?newsid=26727.

篇9:永不送达的情书

忙碌了一上午,老约翰坐在椅子上呼哧喘气:

“我得歇一会儿,你先干着。”

金吉尔冲他眨眨眼,又一丝不苟地继续。打着盹儿的老约翰忽然被金吉尔吵醒,睁开眼看到她挥着一个信封在眼前晃动。“这是什么?”老约翰戴上老花镜接过信封。金吉尔兴奋地说:“我在架子上发现的。”

原来她在一堆布满灰尘的书籍中发现了露出一个角的信封:

“这好像是封根本没有投递过的信呀,为什么夹在书里?”老约翰皱皱眉,“还真没说错,这是谁犯的错误?”这是一封1968年发自越南的信件,邮戳很规整,寄件人收件人的姓名还清晰可辨,露在书外的那个角已经发黄,夹在书里的那部分却依然洁白,时光的流逝突然变得异常清晰。

金吉尔说:“我把信送过去吧,说不定是封很重要的信。”老约翰嚅了嚅嘴没有表态。

几天后,金吉尔带着那封信,驱车找到了信封上所写的地址。

开门的是个年轻人,对金吉尔的询问十分茫然,他是新搬来的,根本不认识那位收件人。年轻人建议金吉尔去问问他的邻居们。

金吉尔又敲开了几户房门,结果令她大失所望,这些房主都对40多年前的事一无所知。

金吉尔正苦恼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忽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叫她:“姑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回头一看,是一位正在给草地浇水的老人。

金吉尔走过去问:“你好,我在找一位名叫黛西·帕特里克的小姐。”

老人拿着水管的手微微颤抖,想了想说:“我认识她,你找她有什么事吗?”金吉尔把原委说了一遍。老人盯着她手上的信封看了几眼,最后说:“很多年前我好像记过她的地址,不过得找找。要不留下你的号码,我一找到就给你打电话。”金吉尔感谢再三,留下电话离开。

第二天,金吉尔果然接到了老人的电话,两人约在咖啡馆见面。金吉尔赶到的时候,老人已经在等她了。穿了正装的老人风度翩翩,他一字一顿地说:“我叫凯文·史密斯。”

名字好熟悉,金吉尔脱口而出:这不是这封信的寄件人名字吗?她又惊又喜,问道:“你跟黛西小姐是一对恋人吗?”凯文笑着说:“我感谢你为我掀开这一段往事。现在,请求你不要把信送给她。”看着金吉尔疑惑的眼神,凯文开始讲述尘封了40多年的那段往事。“你手上的那封信,其實是我当兵那两年最重要的一封信,我的信封上都画着一些小小的记号,你知道的,年轻人总是喜欢玩一些小花样。”左上角画着一个圆环的这封信,是一封求婚信。

1967年,凯文决定暂别热恋中的情人黛西,从大学休学入伍。8周的战前训练结束后,凯文得到了一个与亲人告别的机会,于是这对恋人有了一次甜蜜而短暂的会面,之后凯文就跟随部队开赴西贡。不久之后,黛西写信来说她怀孕了。凯文欣喜异常,马上回信向黛西求婚,并请求她等他从战场归来。

“可是你们并没有在一起,这是为什么?”金吉尔问,“就是这封信吗?因为我们给你寄丢了这封信!”金吉尔猛地反应过来,激动得要哭出来。凯文拍了拍她的手背:“没关系,没关系。这是战争的恶果,跟你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凯文喝了口水,又继续讲述。因为得知恋人怀孕,凯文变得归心似箭,却又更加期待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以获得荣誉衣锦荣归。求婚信发出,他一面紧张地进行战斗,一面急切地盼望着黛西的回信。战线越拉越长,恐怖的死亡气息笼罩着每一个士兵,每一次进攻、撤退、巡逻都让凯文感到巨大的压力。黛西的回信始终没有来。

一年后,凯文突然接到命令撤回国内。奔波近半个月后回到家乡,凯文才知道黛西早就嫁人并搬离原来的住处。战争后遗症使得凯文心理波动很大,爱人的背叛更是加重了他的伤痛。

凯文沉浸在酒精中不能自拔,甚至一度被毒品所累。从越南回来的头几年里,凯文一直过着颓废孤僻的生活,连父母兄弟都不怎么联系了,几年后,他才慢慢从自我放逐中清醒过来,开始重拾自己的生活。

“凯文,真对不起,因为我们工作的疏忽,给你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金吉尔眼里噙着泪花。

“不,相反我还得感谢你们。如果黛西收到这封信,答应了我的求婚,我那几年精神状态,一定不可能给她幸福的。她嫁的那个人很好,我知道,这40多年她一直过得很快乐,我们的女儿也生活得很好。所以我希望不要让她看到这封信,也不要让她知道我住在这里。”凯文的眼睛里闪着光芒。

篇10:捐款送达证明

受助生(家长)签字:电话:

受助生班主任签字:电话:

受助生所在学校(盖章):

通许县志愿者公益助学中心(盖章):

篇11:法院文书电子送达

送达文书是法院审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判决结果能否及时传达,当事人权利能否得到有效维护。但是随着民商事案件大量的增多,“送达难”已经成为困扰许多法院的难题。当事人提供地址不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地址和联系方式及受送达人的家属和基层组织不配合已经成为送达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根据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提出的需求,中国兵器工业信息中心华南研发中心—深圳市思泉软件有限公司经过近十个月的开发,经过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的近一年的稳定运行,“思泉法院文书送达平台”正式推出了。

“法院文书送达平台”的出现,将在“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5种形式之后,开辟了“法院文书网络电子送达”的新模式!

功能模块

及时提醒,集邮件提醒,短信提醒,平台提醒于一体,BS结构,随时随地都可以签收文书;

会员注册,会员可以在线注册,由法院审核开通帐号信息,接受相关文书提醒信息;

公告通知,法院的相关动态或是政策变动,可以通过公告通知及时发布; 案号管理,可以查询到每个案号对应的文书,每份文书对应的签收记录; 文书管理,可以查询到每份文书的名称及对应的签收记录;

会员中心,可以新增、修改、冻结、解冻、删除会员;

送达记录,查看每份文书,发送记录邮件、短信通知及会员签收情况,方便查阅;

报表中心,分全院报表、本庭报表、全院明细、本庭明细、按部门、按人员显示文书签收率;

权限管理, 当事人可以在自己的案号下上传相应文书,各法院工作人员,可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号上,上传与案号相关的文书,并用短信,邮件立即送达当事人,并且可随时查询文书送达的签收情况,院领导可以查询管辖权限内所有文书的送达及签收情况;

应用价值

大大缩短了文书送达的时间,提高了文书送达的速度,降低了文书不能送达的概率,降低了文书送达的成本;

随时随处,都可以签收文书,开辟了文书网络送达的新模式;

法院上传文书后立即就可以通过短信、邮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在相应案号上传文书,并通知法院工作人员,“法院文书送达平台”成了当事人与法院文书相互传达的快捷平台;

销售模式

可以先试用,后购买,最长可以试用100天。

试用网址

在线试用网址:http://:88

管理员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当事人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

方案下载网址:http:///download/wssd/wssd.doc

1媒体报导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率先开展“电子送达”

来源:东莞时报

摘要:打一个官司,从提交起诉材料到最后开庭,递交证据材料,收调解通知,免不了要开着车到法院奔跑几次。为解决这一困扰,市第一人民法院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法院,实施电子送达。近日,在松山湖法庭,市第一人民法院与全市各大银行,就电子送达工作,进行了„

打一个官司,从提交起诉材料到最后开庭,递交证据材料,收调解通知,免不了要开着车到法院奔跑几次。为解决这一困扰,市第一人民法院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法院,实施电子送达。

近日,在松山湖法庭,市第一人民法院与全市各大银行,就电子送达工作,进行了签约。市第一人民法院副院长陈莫强表示,下一步将和全市的交警大队、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这一业务。

省钱

电子送达一年可节约数百万

据了解,电子送达,是指以电子邮件及其附件形式所进行的诉讼文书送达。2010年9月1日开始,市第一人民法院全面推行电子送达制度,并与中国工商银行东莞分行以及东莞7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电子送达协议。

市第一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斯表示,以节约诉讼成本为例,2010年1月至9月,单一个松山湖法庭,受理银行的案件就有2285宗,从提交诉讼材料到最后开庭,当事人要来回奔跑好几次,“以平均一宗案件需要领取两次诉讼材料,每次往返的费用为100元计算,2285宗案件就可以节省花在路上的费用高达22万元。”

除此之外,去年同期松山湖法庭邮寄送达的费用也达13.5万元。陈莫强说,在整个第一法院,去年共受理的案件超过5万宗,“若全部采用电子送达,可以省下当事人好几百万啊!”

措施

电子送达后将短信提示对方

在签约仪式上,多家银行表示,电子送达法律文书,一方面简化了文书的送达方式,减少了传递环节,节约了送达时间,提高了文书送达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司法资源。

法院与企业签订的协议显示,送达内容包括诉状、答辩状、传票、开庭通知、举证通知、证据等。

在法院向对方指定的电子邮箱,发送出相关的诉讼文书,对方下载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相应送达信息时,即视为已经送达。

“也就是说,点开邮件,就表明已经送达成功。”松山湖法庭副庭长周兢介绍,如果对方有证据证明因客观原因,未实际接收到相关诉讼文书,“经对方要求,可以再次送达。”

一般情况下,法院采用电子送达方式向对方送达诉讼文书时,将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送达内容,记录电子邮件的送达时间和结果。

篇12:话说“送达难”

话说“送达难”2007-12-15 21:23:4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话说“送达难”话说“送达难”(2)近年来,“送达难”也是困扰审判实务的难题之一,但与执行难相比,并不为公众注目。或许它不直接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得失,只给法院添点麻烦;或许它仅局限于民事诉讼,没有太多“同感”来帮衬响应;或许它属于事务性工作问题,缺少理论深度和广度可供阐述论证,总之,关于它的议论,多局限于法院内部,尤其是在基层人员之间,他们都急切希望给予解决。送达,是指法院按照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交给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78-84条规定了五种送达方式,分别是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这五种

送达方式,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对象,这里不一一列述,将它们与英美德日等国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比较,在种类上毫不逊色,在适用对象和条件设置上也相差不大,那么所谓“送达难”,难在哪里?以笔者之见,送达难,难在时事变迁上。自1991年我国制定民事诉讼法后,经历了12年的翻天覆地变化,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在当时情形下,若需查找或联系一个人大致可去两个地方,一是住所,二是工作单位,非此及彼,十有八九准能完成送达任务。但是,现在不同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代表着变化,流动人口、自由职业、下岗外出、驻外务工、城市拆迁、地址更迭等等新情况不断涌现,无家可归者有之,有房不住者有之,一家数处居所者也有之……,过去那两个寻人的连结点已显得力不从心,蠢笨不灵了。送达难,还难在诚信缺失上。虽然我国是个缺乏诉讼传统的国家,但晚近一段时期“依靠组织解决”还算是时尚,执法者也曾风光一阵,而如今,这

都被世弊种种、缺少诚信的现况丢得不知去向。对于个别当事人的不配合,法院送达员起先还能实施留置送达,到后来门都进不去了,如何实施留置?而且,现在的防盗门做得密不漏逢,连纸张都塞不进去。真苦了送达员!为了赶在当事人在家时送达,有时要起早摊黑,加班加点,而对那些出于逃债目的而躲避送达的人士,更象是抓贼一样神出鬼没,玩起了儿时的迷藏游戏。孰不知,在法国,有法律规定“每日6时之前、21时之后不得进行任何执送员送达。星期天、节假日或者停工休息日,亦同”。回顾往昔,执法者还从未落得这般体面。送达的目的,是赋予受送达人了解诉讼文书内容的机会。这一定义,具有权利的整个含义,因此,送达对当事人而言是项诉讼权利,为他们所享有,并可为他们所抛弃,如拒绝受送达或将送达的文书扔掉撒掉;但对法院而言,送达则是义务。甩开这抽象的“权利义务说”不论,送达的实质是让当事人知晓相关诉讼事

项,至于当事人拒绝知道或装作不知道,都无关紧要,所以,只要法院能证明已实施了通知行为,并且这一通知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推知为当事人所知晓,即完成送达状态。有一事例,讲某人家中漏水祸及楼下引发赔偿纠纷,后经当地组织和所在单位劝说调解无效,楼下被迫起诉,法院第一次送达时讨他个不知情、无提防之巧,从此以后,门都敲不开,逼急了法院只好将传票放大加印数张,从其门前贴到楼幢旁、再贴到小区大门口,这一贴真管用!此仁君准时出庭。回想现行送达方式,少些什么?多些什么?值得研究推敲。现行各种送达方式中,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有三种:一是留置送达,法律对其在实施方式上的限制不合时宜,如“须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到场、说明情况”,既费事,也难以找到情愿协助的组织和单位;而且留置地点仅限于住所,制约了实施机会,对一些不知其住址或单位但能偶遇的受送达人是否可以实施留置送达,留

置在何处?二是公告送达,其所需期间太长,一个简单案件审理至少须经历4个月后才能发生效力,既占时间,又不经济。三是邮寄送达,将其退居直接送达之后,浪费了邮局等现成的社会资源;事实上,现在广为流行的法院专递,在有些地方如城市的实行效果非常好,大约能完成80%以上的送达量,即是对原有法律设计的纠正。但这些问题,仍有待新一轮修法时进一步明确和改进。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在家专注等待被人起诉而接受送达,他们还有工作和社交等活动,平日早出晚归、无人在家,尚不能说是不配合送达,但法院送达员亦不能折返往复无数,或守在其家门口等候送达;而对哪些有意躲避送达的当事人,则更需要采取特殊办法加以规制。笔者以为,在现行法律条件下,可作如下说明和对策:

1、扩展使用邮寄送达方式,利用邮政网络等资源优势,把大量的地址明确、当事人配合的送达工作交给邮局办理,这样一则可以减轻法院的

送达负担,二则可以使法院集中精力对付那些不配合送达的人。

2、对当事人拒绝签收,或已确定其住所但拒不开门,或已确定其住所但行踪不定的,均可采取留置送达措施。留置诉讼文书,只要有邻居、居委会干部或小区门卫愿意证明并签名佐证即可;特殊情况下,由二名以上法院工作人员实施也可。

3、无法实施上述留置措施,可择重要的诉讼文书(如传票)张贴于其住所醒目处,剩余文书放置于其信箱内。

篇13:浅谈土地行政执法“送达”问题

一、送达程序及手续重要性

行政程序, 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和顺序。我们知道, 具体行政行为只有认定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适用依据正确, 程序合法 (内容适当的) , 针对行政相对人的争议时, 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在裁决时才应当决定维持原裁决。反之, 即使行政机关认定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适用依据正确, 可是送达存在瑕疵, 如送达程序及手续不完备, 则构成程序不合法, 那么该行政行为就将面临被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做出应当决定撤销的裁决。使法律文书失去了本应应有的法律效力。可见送达十分重要。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这就如一个产品, 产品经过多少人的设计、加工、生产和调试均符合标准, 但出厂时没有粘贴标识合格证, 最终被退回厂家一样。在司法界, 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件, 就是因为程序的违法, 使得辛普森逃脱了刑法的制裁。就连审理此案的大法官都说:辛普森杀妻美国人都知道, 但法律没有看到。

送达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定方式将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的一种行政执法活动, 是行政处罚案件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处罚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送达, 不仅关系到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实现, 也直接制约和影响着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率

二、涉及送达的法律文书类型

总结《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结合《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 土地行政执法包括了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行政主体本身实施的行政行为。在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依职权而为的行政行为有行政规划、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主体本身实施的行政行为有行政合同行为。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政处理行为, 但涉及到法律文书送达的常见的多为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处罚。

三、不按法定程序送达情形及产生的问题。

实践行政执法中, 执法者一贯的实体公正意识往往导致出现有应当直接送达的文书不送达当事人或送达后没有送达依据;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的文书不直接送达当事人, 而让其他人代收转交;文书能够送达到当事人却以公告送达方式进行送达;遇当事人拒收, 留置送达不规范等等。进入执行程序后, 相对人要么拒绝履行, 要么提出执行异议, 使法院在执行中难以确定谁是谁非。出现问题的原因, 属于执法手续不完备。, 当事人拒签或拒收的, 可以依法采取其他方式送达。

四、按法定程序送达中产生的问题。

行政执法处罚直接送达较好实施, 执法人员 (2人) 在宣读所送文书后, 当场交付当事人, 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 或当事人有签收记录。我们重点谈非直接送达情形, 发生争议的往往在留置送达, 执法机关的执法人员在传唤行政相对人无效时, 有时为了送达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往返寻找了好多次, 行政相对人即使不和行政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费了不少周折但依然不能送达。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一是受送达人拒绝接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有的虽然接收行政处罚决定书, 但拒绝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 这种情形也属于拒收.原因:有的是当事人或当事人与同住的成年家属法律观念不强。他们普遍存有抵赖心理, 认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就意味着要负法律责任, 而拒收则可能减轻或逃脱责任, 只要不收就不会有事, 或者以拒收来表示对案件的不满, 力求避免自己及家属成员到时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必须有见证人, 无人见证的情况下不适用留置送达;三是见证人身份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 即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原因: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困难, 他们不愿充当见证人的角色, 以“不愿得罪人”为由推辞见证, 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致使留置送达困难;四是留置送达的地点为受送达人的住所或从业场所。由于这些规定制约着执法机关, 从而让一些恶意逃避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就缺少了有效的制约。降低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效率, 也造成了一种执法资源浪费。“送达难”已经成为困扰执法机关的一个难题。

五、送达程序的法律规定

对于送达的方式, 行政规范性文件中一般不够详尽,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要求, 行政机关的送达按<行政处罚法>第40条规定“当事人在场的, 宣告后直接送达…当事人不在场的, 依照<民事诉法>的有关规定, 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当事人”。而民事诉讼法的适用是和若干司法解释联系在一起的, 对此大多数行政执法人员不熟悉, 但是又必须掌握。对于在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大量规定, 执法机关应当是必须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了可以采取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 将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当事人。

六、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送达对策

(一) 保留视听资料证实留置送达

是以拍摄或拍照的方法将送达过程予以固定, 入卷佐证送达事实。《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1款规定证据有以下七种, 其中 (三) 是视听资料。《行政诉讼法>第31条第2款又规定:“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于是视听资料这种证据形式, 可以有效防范恶意逃避法律责任, 拒绝签收直接送达的诉讼文书。

执法人员送达行政处罚决定时, 遇到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签收文书的, 以拍照或摄像的形式将送达过程拍下来, 制作照片或录像带、VCD保存入卷宗。按照。在拍照、拍摄过程中要使现场记录的内容尽量详尽, 对于送达的时间, 地点, 在场人员等进行记录, 特别是对于送达现场建筑物的主要特征, 送达的具体位置, 送达的具体过程, 接收人的体貌特征, 接收人是否接收等事项要进行详细记录, 在送达回证中注明当时情形。

之所以要求如此严格, 适因为《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71条第1款第 (4) 项规定:“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定案的依据”。

有人质疑拍录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57条已经明确规定, “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只要不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证据材料即为有效定案证据。

(二) 公证送达

依据《公证法》的规定, 送达过程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书证形式。我们必须承认:公证作为一项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司法制度, 其具有特有的证明、监督、引导等功能。所谓公证送达, 即行政相对人拒收行政执法文书时, 现场由公证机构的公证人员记录有关情况, 证明行政执法机关送达行政执法文书时行政相对人拒收的事实, 从而最终达到行政机关执法文书送达的效果。公证送达的核心内容是公证人员现场作证以证明送达程序完成的事实。实践证明, 现场公证具有实用、有效且容易实施的特点, 不管当事人以何种手段拒收执法文书, 只要送达现场有两名公证人员签字作证, 执法人员的送达就符合程序要求, 这样也就较好地解决了留置送达时因无人作证而造成执法文书不能生效的问题, 同时较好地解决了行政执法机关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证据不足及程序不合法的问题。

虽然也有人质疑此中行政执法文书送达不宜采用公证送达, 认为公证送达所要证明的事实不属于公证事项的范围。但是我们认为公证送达其合法性不容质疑。公证送达属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送达执法文书是案件办理过程的必经步骤, 是执法人员依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而进行的执法行为, 这种行为一旦实施, 执法文书就发生法律效力。

其实, 《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63条第1款第 (1) 项规定:“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就认证了公证送达的效力。

(三) 见证送达

在送达时邀请法律服务所或司法所具有见证资格的人员, 对拒绝接收文书的过程予以记录入卷宗。因为民事诉讼法对“基层组织”这一概念未作解释, 所以“基层组织”的界限不好把握。一般认为“基层组织”指的是村委会或居委会, 至于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 是否属于基层组织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所以我们也完全可以邀请法律服务所或司法所具有见证资格的人员到场见证。

不过, 上述送达方式中公证送达和见证送达都不是无偿行为。

篇14:冒死送达 停火令

当年巴金笔下的小战士,如今已经年过七旬。在湖南省衡阳市东阳渡集材场家属楼,我们见到了陈福有老人。精神矍铄的陈老向我们讲述了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特别是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参军个矮险被刷

陈福有的童年与少年过得十分艰难。1931年11月,陈福有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风石堰镇,陈福有的到来,使这个家更显贫穷。陈福有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亲靠从地主手中租田耕种养活全家。陈家的境况让陈福有从未体味过安逸。家境贫穷,外部又是兵荒马乱,陈福有的童年和少年便与欢乐绝缘,一面谋生,一面躲着兵灾。1945年,陈福有的母亲病逝,这让陈家的生活更加困难,家里的事情再无人操持。父亲于是对陈福有兄弟说:我老了,也管不了你们啦,分家吧。

这一年,陈福有才14岁,他开始踏上独自谋生之路。陈福有不仅瘦小,个子也特别矮,他自己选些小生意做,平时将所得侍奉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50年,经亲戚介绍,陈福有来到广西,参加铁路的修筑工作。在这里,他看到政府动员青年人参军,参加“抗美援朝”,他决定回家参军。1951年1月,陈福有返回家乡,带头报名参军,受他的影响,周围有20多个伙伴也先后报了名。

陈福有体检时,身高上差点卡了壳,当时他身高不足1.5米。体检的军医向带队的连长报告,说陈福有差1厘米。连长说:差1厘米不碍事,过几天就不差了。1951年2月1日,陈福有成为了一名军人。

万人大会表决心

参军后,部队先在当地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训,陈福有的个子太矮,背条长枪太艰难,但他的机灵令连长欣赏。于是连长给他发了一把小马枪,让他当通讯员。一个月训练后,部队开赴广东省汕头。只读过一年多书的陈福有考虑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特别珍惜学习机会,那时部队为了扫盲,经常有文化课,他如饥似渴地学着,因此长进不少。同时部队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也影响着他,除了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外,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当地老百姓。对这个“娃娃兵”的表现,领导和战友们都看在眼里。1952年9月,因为表现突出,他荣立三等功。

也就是在这个月月底,部队接到命令,从汕头北上,开赴朝鲜战场。经过一个星期的车旅颠簸,部队来到丹东。在丹东,部队组织了一次万人战前动员大会,经过层层选拔,陈福有被确定作为战士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在万人大会上,陈福有代表志愿军战士向大家表示:到朝鲜与人民军一道并肩战斗,一定打败美军,决不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并决心做到三不归,即到战场不立功不归,不入党不归,不把美军彻底打垮不归。

当部队开赴鸭绿江边时,陈福有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陈福有被调入营部当通讯员,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进入朝鲜,陈福有目睹了战争带来的创伤,路经平壤时,发现美军的飞机不断地在空中狂轰滥炸,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几成废墟。陈福有所在部队经几次战斗,挺进到离板门店只有10多公里的阵地。

1953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46军136师406、407团开往板门店以东的临津江北岸防御阵地,陈福有在406团1营当通讯员。

冒死送达“停火令”

陈福有所在136师面对的是美“王牌”陆战师。美军的防御阵地是经过长时间构筑的,十分坚固。位于临津江北岸的马踏里东山成为志愿军与美军交火的重要战场,在这里志愿军与美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交战。在激烈战斗的同时,停火的谈判也在艰难地进行,因此,马踏里东山高地上的战斗对双方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53年7月24日,我军打响了马踏里东山高地反击战,陈福有在406团一营前线指挥所履行着通讯员的职责。陈福有说这场战斗激烈、残酷。战斗从晚上6时开始,在我方炮火猛轰半个小时后,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美军阵地,其前沿阵地不到10分钟就被我志愿军占领。一营的二连一排处于一营的最前方,攻占到离美军不到200米的阵地。美军发现我军全线进攻后,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前沿阵地反扑。由于二连一排推进在一营的最前沿,美军见他们占领阵地未稳,在炮火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向一排的阵地反扑过来。连续打退了敌人几次反扑后,一排在阵地上只剩下了10多个战士,手榴弹都打光了。这时,敌人又开始反扑,正在这个紧要关头,营副教导员郑保成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前来支援,将反扑之敌击退,保住了阵地。

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战斗,我军大获全胜,敌人的前沿阵地全部被我军突破。

7月27日下午5点多钟,团指挥所的一道命令下达到一营,命令规定:我志愿军在晚8点全线停火,不准开枪开炮。

陈福有他们事后才知道,原来由于我军节节胜利,迫使美方不得不同意签署停战协定,决定双方在7月27日晚9时全线停火。我方为表诚意,命令各部在晚8点(提前一个小时)全线停火。我军为了准时停火,一营必须向前沿连排传达命令。处于最前线的二连一排,虽然与营前线指挥所对山相望,只有200米,可要把命令送达却十分艰难。因为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通信联络已经无法进行。命令要送到一排阵地,只有靠人穿越敌人封锁线。

对于这道特殊命令,团指挥所下令: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必须按时把停火命令送到前沿阵地。

陈福有和战友知道这道命令的重要,如果命令不及时送达,我军继续向美军开枪开炮,美军将会以此为借口,制造事端。为了传达这道停火令,通讯排长、班长和另外三名通讯员均在前往一排阵地途中相继牺牲。从营指挥所的掩体里,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排阵地与指挥所的沟沟坎坎,大家亲眼目睹了五位战友倒在敌人的枪炮下。此时已被任命为通讯班代班长的陈福有再次向营长提出送信的请求。此前之所以不让陈福有去,是因为他年龄太小。

时间在一点点消逝。营长高建禄终于同意了陈福有的请求。

陈福有激动地回忆那难忘的时刻:“营长拉着我的手说,为了送停火命令,你多次请求,我没有答应你,现在时间紧迫,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前面的情况你也清楚,必须要通过敌人几道严密火力封锁线,你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在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任务。我说,请党组织放心,坚决完成任务。”我接受任务后一路上思索着:两位同志牺牲在第一道封锁线,通讯班长虽然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却牺牲在第二道封锁线上,我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呢?这时已经进入了第一道封锁线,仔细一看,的确地势对我们不利,那是一个山的反斜坡,而且残存的铁丝网又多,在这里牺牲的几位同志,都是裤子挂在铁丝网上。如何能做到铁丝网不挂裤子,这才是通过第一道封锁线的关键。我立即把裤子脱掉,选好前进路线和停留地点。第一次前进20多米滚到一个炸弹坑内,这时候敌人开枪扫射,认为我被他们打死了。敌人的枪声一停,我就突然跃起,一个箭步跳进战壕内,终于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前进,心想:通过第二道封锁线要改变方法,先暴露一下,让敌人知道我过来了,要他们射击。战壕与战壕之间,有一个4.5米的缺口,又有几位战友倒在这里,毫无疑问又是敌人的封锁区。是先跑过去还是试探一下?我把帽子从头上摘下来,用棍子顶起来往前一动,敌人以为我爬了过去,连忙猛烈扫射,将我的帽子打在地上。敌人枪声一停,我把帽子扒过来一看,打了三四个窟窿。紧接着,我又跳进了另外一个战壕。这时,我从内心感到高兴,胜利在望,还有最后一关了。由于连续下雨,战壕内全是泥浆水,我只有从泥坑里爬过去,才能闯过最后一道关。爬出战壕,我不顾右腿负伤的疼痛,在一定要完成任务的信念鼓励下,向一排阵地奔跑,敌人发现了我,但已经晚了,他们的枪声,似乎在庆祝我完成了任务。次日天黑后,我顺利地返回到营指挥所,领导和同志们紧紧握住我的双手眼泪直往下流,半天说不出话来。高营长对大家说:“陈福有同志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我建议党组织接受他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为他请功。”我志愿军严格执行总部命令,晚上8点钟全线实行停火。而美军更加疯狂地向我前沿阵地及后方开枪开炮。到了晚上9时,美军也执行了停战协定。双方都停止开枪开炮了。

巴金撰文颂功臣

陈福有冒死送达停火令,因此荣立二等功,并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奖章一枚。1953年10月,他出席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召开的英模大会,获得了模范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陈福有的故事也引起了作家巴金的注意,1953年底,巴金入朝,在阵地上采访了陈福有,向他详细了解了那段精彩的往事。采访之后,巴金撰写出一篇名为《小战士陈福有》的通讯刊发在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办的报纸上。

战争结束后,陈福有回到祖国,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副排长。

1954年作为战斗骨干,陈福有被选送到齐齐哈尔步兵学校读书。这之后,陈福有当过学校的教官,下到部队当过连、营职干部。1976年转业回到衡阳市,被组织安排到东阳渡集材场任副书记、副场长。在集材场,陈福有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作风和传统,热心为企业和职工服务,多次被评为先进。

1986年退休后,他仍继续发挥余热,担任场退休党支部书记,帮助厂里加强与退休职工的沟通。由于企业的效益不太好,陈福有的退休工资也很低。陈福有对此十分知足地说:“想想那些死去的战友,我现在儿孙绕膝,衣食无忧,能安宁地生活,算是幸福的了。”

上一篇:忍耐的经典名人名言下一篇:教学十讲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