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处的背影作文

2024-04-23

拐角处的背影作文(共14篇)

篇1:拐角处的背影作文

又是一个韩雨之夜,我搭着母亲的电瓶车,迎着风雨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寒雨在我耳边呼啸,“嗒嗒”地击打在树上,发出“嚓嚓”的响声。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母亲的脸上,引起了母亲脸上的红润。我躲在母亲的雨披下,颤颤巍巍地在雨披下瑟瑟发抖。母亲的脸被风刮着,似乎快要龟裂。我在雨披中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母亲加大马力,想在阴雨绵绵之中取得那温暖空调的怀抱。

在我的催促下,妈妈一次又一次地加速,直到母亲载着我回到了家中。可母亲说:“你先回家,我先去办点事情。”随之就传来几声猛烈地咳嗽。我当时并没有在意着咳嗽声,只是默默地站在单元的门口,看着母亲究竟想去哪里。

我静静地等待着母亲的动作露出一点破绽,可由于近视,不能捕捉到一些可靠的线索。直到我从书包中拿出眼镜,我才看到母亲手中的病历卡。病历卡!难道母亲生病了!我在不经意间又回想起母亲那几声咳嗽……

我不曾理解母亲当时为什么要隐瞒事实,可我却实在体会那拐角处的母亲……

篇2:拐角处的背影作文

清晨与他相遇,每晚又与他相撞看似平淡的事,此刻竟有些许的触动。天蒙亮,骑着脚踏车走在上学的路上,路上行人很少,但总与他迎面,他每次都载着一车的书,他的身影在寒风中颤着,他看到我,总会给予我微笑,我也用笑回应。就这样,每次以笑回应竟成了习惯。当回头看时,他的背影又显得那般孤寂。

他看起来像枯老的树,好似下一秒就会倒下。鬓前的头发已变白,脸在寒风吹刮下冻得绯红,头上戴一顶破旧的帽子,穿着肩头缝着补丁的大衣,脸上满是愁容,让人不愿去注视。

同是那个拐角处,我看到了不同的他。那次早回家,走到那个拐角处,习惯性的搜寻他的身影,没见到他,有些失落。转过拐角,我看到不一样的他:此刻的.他并不显得孤寂。他愉悦的为路人推荐各类的书,即使没有多少人驻足观赏,他却仍忙得不亦乐乎。不由地向前翻看了那些书,他见我过来,忙拿着书给我,我一看,不由皱眉,说:“有别的书吗?”随即,他又拿来几本名著给我,我看着书,眉头皱在一起,烦闷地说:“除了名著,没别的吗?”他一愣,眼神暗了暗,便慢吞吞地朝书堆走去,过了好一会,才拿着书过来,我一看是小说,就满心欢喜地付钱走。身后,依稀听到他的碎语;“唉!现在的人总爱写不现实的,而那些经典的往往被人遗忘。”我的脚步顿了顿,心像被针刺一样痛。

看着小说,沉思着:那老人说的对,试问现在有多少人钟爱那些经典文化,我亦如此。想到这儿,忙跑回去,说:“这书我不要了,我要这本名著。”不等他说话,我便羞愧地跑走了。“哎,书钱给多了。”

篇3:拐角处的背影作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跟骨骨折57例患者, 观察组28例患者, 平均年龄36.2岁, 2例双侧跟骨骨折, 26例单侧跟骨骨折, 13侧左跟骨骨折, 17侧右跟骨骨折;19例男性, 9例女性;高处坠落伤24例, 车祸伤4例。对照组29例患者, 平均年龄37.3岁, 4例双侧跟骨骨折, 25例单侧跟骨骨折, 16侧左跟骨骨折, 17侧右跟骨骨折;21例男性, 8例女性;高处坠落伤26例, 车祸伤3例。57例患者在我院均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植骨术 (植入同种异体骨;上海安久生物有限公司) 。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术前充分评估, 入院后行跟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细致分析, 抬高患肢以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对存在张力性水疤者, 在严格消毒后进行抽吸, 待外侧皮肤皱褶试验阳性时方可手术。手术时间在伤后7~14 d[2]。手术麻醉前30 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2.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 铺巾, 上止血带, 手术采用患者侧卧位跟骨外侧L形切口, 切口自外踝后1~2 cm, 跟腱外侧缘下行至外踝下2 cm, 弧形向前延伸至约第5跖骨基底。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 把腓肠神经及跟外侧血管保留在皮瓣内, 不需要游离。紧贴跟骨外侧壁骨膜下向上剥离, 切断跟腓韧带及关节囊, 分离腓骨长、短肌腱并用纱布条加以保护。直视下通过撬拨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角度, 并用剥离器挤压跟骨内外侧, 恢复跟骨宽度及内外翻畸形, 用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复位。跟骨体内空隙处植入同种异体骨, 用异形锁定钢板固定。术中拍片示跟骨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 跟骨长度、高度及宽度恢复, 冲洗切口, 逐层缝合各层软组织及皮肤, 皮瓣下引流条引流。观察组28例跟骨骨折手术, 引流条从“L”切口的拐角处置入皮瓣下, 对照组29例跟骨骨折手术, 引流条从第五跖骨基底部切口置入皮瓣下。

1.2.3 术后处理

术后抬高患肢, 早期保护下肢功能锻炼, 术后给予定期换药并常规应用抗生素。保持切口干燥, 视引流情况术后24~48 h拔除引流。

1.2.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 采用成组t检验, 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年龄、伤后至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观察组7例患者切口迟缓愈合, 切口干燥时间为10.69 d, 切口迟缓愈合平均天数为20.89 d;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 切口干燥时间为2.89 d, 切口迟缓愈合平均天数为10.16 d。

3 讨论

跟骨外侧软组织相对较薄, 显微镜下见足部皮肤血管分布不规则, 分支如树枝, 当其接近表面, 做斜行或水平方向走行, 虽有吻合, 但仍明显保持独立, 血管数目较足底明显减少[3]。但是外侧延长L形切口对SandersⅡ~Ⅳ型骨折具有显露充分、便于关节面复位的优点。由于跟骨外侧皮肤特点, 跟骨骨折手术的早期并发症有手术切口的皮缘坏死、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等[4]。对于如何减少早期手术切口的并发症, 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许多相关研究, 但主要是术前风险控制、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止血带时间等方面。对于跟骨骨折手术后引流条放置位置是否对切口的愈合有影响未做相关研究。本研究从引流条位置不同, 观察和统计分析各自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骨科医师在收治跟骨骨折时, 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内固定物的选择、手术操作技术等都有充分的认识。但根据目前对跟骨骨折的认识, 许多骨科医师对跟骨骨折手术放置引流条还不能引起注意。目前部分骨科医师放置引流条于L切口拐角处。放于L切口拐角处的优点是患者术后卧床时, 引流条可以充分引流以有利于术后消肿, 但是这样也增加了切口久不闭口的风险, 同时也增加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本研究观察组有7例切口延迟愈合, 引流条的拔除一般在术后2 d。但拔除引流条后, 仍会有渗液由切口渗出, 使得观察组的切口干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因而, 跟骨骨折放置引流条于切口远端 (约第五跖骨基底部) 能明显缩短切口干燥和愈合时间, 降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金根洋, 骆宇春, 蔡福金, 等.不同引流方式对跟骨骨折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 (4) :359-360.

[2]盛朝辉, 庞瑞明, 刘红财, 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 24 (6) :53.

[3]陈临炜, 洪建军, 余可和, 等.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创口不愈合原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 2007, 12 (6) :481-483.

篇4:拐角处的爱

“妈,你等很久了吧!”

“没有,没有。”

她冻得直打哆嗦,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紧紧抱着她,她说只要用力骑就不冷了,我哽咽了,口中硬是吐出了一句话:“妈,你以后别来接我了,我同学都自己骑车回家,我也想这样。”她不再说话了,我知道她的心一定被重重打击了,但我为了不让她再这么辛苦只能这样说。

那天,我终于踏上了独自回家的路。

骑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巷子使我内心发怵。我加快了速度,一次又一次地拐弯,终于看到了家中的灯光,忐忑的心也平静了下来。我迅速停好车,一溜烟儿地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不一会儿听见爸爸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怎么样?她有害怕吗?”

“不知道,我一直跟在她后面,可是她骑得太快了,我追不上。”

“嘘!轻一点,别让她发现了,睡觉去吧!”

客厅里没有了声音,可爸爸妈妈的秘密却被我听到了……

在此之后,我不再害怕独自骑车回家,因为我知道在我身后的拐角处总会有人默默地守护着我。我会把这个秘密压在心里最深的地方,感受父母对我那深深的、无私的爱。

拐角处的人啊,您辛苦了!

指导老师:吴文彬

篇5:拐角处的风景作文

说起我家的楼道,真是再熟悉不过了。我家住六楼,楼道是我进出家门的必经之路。它是那么普通,不起眼,只是每天默默承担居民上楼下楼的任务。

楼道拐角处有两平方米大小的空地,阴暗又潮湿。曾几何时,大人把烟蒂一丢,小孩把口香糖一吐,你家一堆渣,我家一张纸,都堆在了楼道间。大家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这个公用的楼道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楼道的.拐角处脏乱不堪,经常是异味扑鼻,大家总是捂着鼻子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楼道之行”。

一天,妈妈突然提议:“柴静的《穹项之下》最近不是激起了全民的环保意识吗?何不把社会的环保之风带进楼道来呢?”真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我开始全方位制订楼道“整容”计划。

星期天一大早,我请爸爸装了一大袋泥土,在阳台上挑了两棵健壮的“万年青”和两只大花盆。准备齐全后,我立即卷起袖子,将土装进花盆,在土中间挖一个两到三厘米的小洞,小心地握着“万年青”的根,将它端端正正地栽在花盆里。

爸爸疑惑地问:“该给树安家落户了,你打算放哪儿?”我神秘地一笑:“你跟我来。”我把爸爸领到了楼道间,爸爸先有些不解,后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和我一起将两株“万年青”抬到楼道间。我还把我将在两个月内逐步美化整栋楼的大计告诉了他,他赞许地狂点头。

还没等我陆续实施我的大计……奇迹发生了!很快,三楼的拐角处多了一盆罗汉松,五楼的拐角处多了一盆紫丁香,二楼的拐角处多了一盆迎春花……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渐渐的,人们不再往拐角处乱扔垃圾了,地面也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每当我上学放学,都会放慢脚步欣赏楼道里的花草,寒来暑往,楼道里洋溢着草木的清香,花朵竞相开放。这一抹绿,那一片红,还有一缕香,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

篇6:拐角处的感动作文

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种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他们默默地付出,或许微不足道,却如一盏灯,会在不经意间发出光亮,给你带来感动。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气异常寒冷。寒风嚣张地扯着我的衣服,呼啸着吹过我的脸颊,如鞭子抽打一般,好生疼痛。我背着书包,缩着脖子,双手插在衣袋里,艰难地走在放学的.路上,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中。可偏偏就在这时,书包忽然从我肩上滑落下来,原来是一条肩带开了线断了。没办法,我只好抱着书包走,刚走几步,就感觉双手冻得发抖,我咬着牙,心里直骂这个鬼天气。

走到一个拐角处,我忽然听到有人喊:“小姑娘。”我循声一望,只见一个衣着单薄、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在向我招手。我再仔细一看,原来他是一个修鞋匠。他说:“小姑娘,你的书包肩带断了,我给你缝一缝吧。”我难为情地说:“老爷爷,我没带钱。”“没关系,我给你免费缝吧,看你抱着这么重的书包走路多不方便呀。”

我犹豫了一下,走过去把书包递给老爷爷。老爷爷接过书包,哈了哈手就开始吃力地缝起书包来。这是一双生满老茧,布满沧桑的手,寒冷使他的手红肿铁青。我在一旁看着,有种莫名的感动,鼻子酸酸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书包很快缝好了,老爷爷递给我说:“孩子,快点儿回家吧。”我背起书包哽咽着说了声:“谢谢您!老爷爷再见。”我走出几步,禁不住回头看了看那个拐角处,老爷爷干瘦的身影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篇7:拐角处的爱作文

小时候,记得有一次,我淘气地去桌子底下玩。一不小心,只听“砰”的一声,我的头被碰了个大包,疼得我哭了起来。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赶紧跑过来,一边安慰我,一边“教训”着桌子。而我更是索性大哭起来。

这时,爸爸平静地走了进来。我本以为他会安慰我,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碰了个包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过几天就好了。”说完,行色匆匆地上班去了。我很疑惑,小小的心对爸爸生出了几分怨气,瞪着他走出门去。可是,我清楚地看到,直到现在还清清楚楚地记得,爸爸临出门时,很快地瞟了我一眼,满脸的心疼,然后才匆匆消失在门外。我瞬间惊呆了,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哭泣。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爸爸那临出门的回头,是浓浓的父爱啊!这种爱,不像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像妈妈的疼爱。这种爱,表面上看起来很冷酷,但我知道爸爸是希望我坚强。

篇8:拐角处的爱作文

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早上,我一起床,便发现爸爸早已出门,而桌上却留着丰盛的早餐。吃完早饭,我手抱足球,从楼上风风火火地奔到了巷子里。因为小伙伴们正等着我呢!来到了巷子已经是九点左右了,我带着球左闯右闯。可能是由于太着急了的缘故吧,我被一颗小石子给绊倒了,一阵钻心的疼痛让我差点儿哭了出来。我用眼睛一瞄,天哪!膝盖被蹭破了一块皮,我忍痛爬起来,准备步行回家。这时,爸爸骑着电瓶车来了,我便装作一动也不能动的样子,拖着哭腔对他说:“爸爸,你把我带回家吧!”我本以为爸爸会答应我,没想到他居然一口否决了:“为什么不能自己走?”话音未落,便开着电瓶车走了。我失望极了,顿时觉得爸爸是一个陌生人,从来不认识似的。我正准备起来时,无意中发现爸爸在不远处拐角处偷偷瞄着我呢。啊!原来我误会他了,他还是爱我的!只不过换一种方式罢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了的心头。

今天,老师下达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任务,对爸爸或妈妈说声“我爱你!”这怎么好意思呢,于是我想出了一条妙计――写在一张纸上。说干就干,我立即拿出一张小卡片,把“我爱你!”三个字郑重地写在纸条上,然后悄悄地放在爸爸的文件里。

篇9:拐角处的什么初三语文作文

自从我记事起,小巷拐角处便有家鲜为人知的书店。店内的张伯伯十年如一日地守候这家店,偶尔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一品,便是一个下午。此店虽少人问津,却能图个逍遥自在。可如今,不知是何缘故,张伯伯关闭了原有的书店,在众人的疑惑不解中送出了部分书籍给贫困孩子,并用剩下的书籍开了间出乎大家意料的“共享书店”。原先虽收入微薄,却仍可维持生计。因此,张伯伯此举成了街坊邻里茶后饭余的闲谈之事。

一日,空中微微下起了蒙蒙细雨,本是个沉闷乏味的日子。我收起雨伞,抖落雨珠,初次踏进张伯伯的共享书店。刚踏进半步,眼眶便因震惊而睁大,嘴巴也无法合拢。眼前络绎不绝的人群是数十年间从未见过的。如今的书店与往昔的大致相同,却又大相径庭。张伯伯被人群层层包围着,办理登记,寻查书籍,已然没了曾经的闲适。我找到了想要的那本书,打算疾步离开。余光无意一撇,角落里的几个佝偻身影,使我放慢了脚步。

那是几位上了年岁的老人,稀疏的银发丝中还挂着雨滴。身旁的几个巨大的麻袋格外引人注目。从破损的缺口中依稀可辨别出是大量塑料空瓶。他们每人身下垫着张废旧报纸,佝偻的身影蜷缩在书店的一个角落。但他们手捧的哲学书籍,坚定安静的背影,却让我肃然起敬。眼神中的专注,沉浸,仿佛与书籍融为一体。他们翻书时的小心翼翼,仿佛对待透薄的蝉翼般谨慎,让我心底的那根弦“嘎嘣”跳了下。多少日子里,这些老人或许用渴望的目光注视此处许久,却最终望而止步,徘徊在书店的大门之外。我沉思许久,恍然明白了些许张伯伯的用意,一股暖意伴杂着人情味冲击着我五味杂陈的内心!

临走前,我还是决定亲自询问张伯伯此番举动的用意。张伯伯嘴角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我已是花甲之年,整日守着一大堆的书籍,没人光顾,也是资源浪费。如今,我不仅为生活艰辛的人提供享受书籍的场所,也拉近了人与书之间的距离,岂不是一举多得?”。我再次望向幡然一新的书店,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宽容温暖的怀抱,包容着疲惫艰辛的躯体,感化着来去匆匆的读客。

篇10:拐角处的眼神作文800字

10岁那年,老师将我的作文发表在了校园作文报上。看着我的文字变成了铅字,我高兴极了——虽然那只是一份小小的报纸。我将报纸拿给妈妈看,期待她的表扬,却只得到了淡淡的一声“很好”。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她的欣喜。

不甘心的我就在那之后没几天,收到了一封同城女孩寄来的信,信中说,好喜欢你的文字,它们很可爱,很童真。我很欣喜我得到了赞美。于是,便开始了书来信往的日子。却不知,这一切都被拐角处的眼睛注视着。

几年后的某天,我突然想见见和我交谈了那么久的女孩。我对妈妈说:“我想见笔友。”妈妈以“太危险”这个理由拒绝了我。失望的我没有想到,几天后,女孩在信中说,我们见面好吗?我给她回信,说,好。

信寄出后,我变开始搬出自己所有的漂亮衣服,一件件地用水清洗,去除那些折叠的痕迹。我拿起那件从来没有勇气穿出去的蕾丝公主裙,想起可以与之搭配的浅粉色凉鞋,还有能将头发松松绾起的.蓝紫色丝带。希望它们能将16岁的我变得可爱。

用心打扮好的我悄悄走出门去,以为这一切都神不知鬼不觉。哪料到,它们都被拐角处的眼睛看到了。

来到约定好的地点,我轻松认出了如她的文字一般有灵气的女孩。她说她叫天天。

我们愉快地逛街,在公园散步,在长椅上聊天。没有看到,这也被拐角处的眼睛注视着。

在我沉浸在用书信的方式交到了朋友的喜悦中时,却发现天天对我完全不了解——我在信中说我讨厌椰子那类似牛奶的味道,她却给我买了椰子汁;我记得我告诉过她我喜欢蓝色而讨厌红色,她却送给我许多红色的饰品……

所谓事不过三,在类似的时间发生了整整三十次后,我再也无法装作若无其事。在我的再三逼问下,她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当时的情景,只能用一句歌词来形容——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

我冲回家,跑进妈妈的房间,打开那个六年前妈妈勒令我不许打开的抽屉。里面是……

我六年来寄给“天天”的信!

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对“天天”说我喜欢蓝色后,妈妈就给我买了全套蓝色床上用品;我明白了为什么我告诉“天天”我想收到泰迪熊作为礼物后,生日当天就在蓝色的床上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泰迪熊。

泰迪熊憨憨地冲我笑着。我甚至觉得它在看着我,不,是一个从我出生前就陪伴着我的人透过它的眼睛看着我。

篇11:拐角处的爱结尾高一作文

——题记

她,走在霓虹灯的街头,在热闹喧哗的人群里,就像一条鱼,一条斑斓华丽的鱼,却为什么始终生活在暗沉的深海,在浓郁的水藻间孤独地游走。美貌、智慧、财富、青春,她似乎一切应有尽有,但就是没有快乐。

同桌用奇怪的眼神打量她,问她活得这么完美,还缺少什么?她苦笑着说:“我没有爱,周围的人,他们都不爱我。”噢?何以见得?同桌来了兴趣。她淡淡地说:“3岁时,我的头撞到了桌腿,父亲走过来,对我说:‘看吧,也不小心一点,把桌子撞坏了吧?’10岁时,父亲将我丢进池塘中,任我哭喊,也不来帮我。”同桌听了,同情地说:“你真可怜,父亲怎么那么狠心呢?”

回家路上,她与父亲一前一后地走着。父亲先转过弯,她却一脚踩空,摔在水坑里。她努力想站起来,可是膝盖处钻心的疼痛阻止了她。她一次次努力爬起,却又一次次被打倒。最后,她放弃了。她想,父亲与我仅有几步之遥,他见不到我一定会回来找我的。于是,她等、等,可迟迟不见父亲的踪影。她怒火冲心,父亲竟丢下我走了!想到这,她一跃而起,慢慢走过拐角,却发现父亲正静静地站在那里。见到她,父亲赶忙将她抱起,脱下皮衣裹住她。她一下从父亲怀里跳开,大吼:“我不要你管!”父亲欣赏地笑了:“孩子,你体会到什么了吗?”看她愣在那儿,父亲又说:“孩子,在人生路上,困难与坎坷是层出不穷的。是的,你身边是有很多人可以帮你,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但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不是吗?孩子,我们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一世呀!与其让你离开我们后再去感叹,不如现在教会你生活的技能,教你独自生活。孩子,你懂吗?”她在晶莹的泪光中,看到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篇12:拐角处的爱结尾高一作文

爷爷的腰不好,总是痛,医生让他每天枕那种软软的枕头睡。可爷爷说他睡不惯那种枕头,依旧每天枕着带有谷物香气的硬枕头睡。我突发奇想:何不为爷爷做一个软枕头?

说干就干,我找来了一块黑白圆点的棉布、一把剪刀、一支粉笔和一些软布块。我先在布上画了一个大小约60厘米长,25厘米宽的长方形,然后按照所画的线条剪下来,缝好。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在我装拉链时遇到了难题,终尽脑汁也没有想到该怎么装,我决定去请教妈妈。

妈妈以飞快的速度讲了一遍,剪我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又以极慢的速度讲了第二遍,我还是似懂非懂。那个时候真觉得自己好笨,那么一点小事都做不来。

我想放弃了,想去买一个。但我知道亲手做一个比买一个更有意义,我只好又鼓起精神,继续装拉链。

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先将拉链的一边靠着布的一边,我发现针脚又粗又稀,完全不像个样子。但有了第一边的基础,缝另一边就容易多了。

拉链装好后,我把棉花、软碎布塞了进去,然后把拉链拉上,感觉还不错,软软的、暖暖的,十分舒服。

晚上爷爷回到家里,我把枕头送给爷爷。爷爷高兴得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我长大了。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一个简单的枕头,却换来了爷爷开心的笑容;一个简单的枕头,却饱含着我对爷爷浓浓的爱意;一个简单的枕头,却是爷孙两代情感的桥梁……

载着笑与甜蜜的小精灵飞到了我的身边,我一抬头,一片金色的阳光映入眼帘,就如爷爷爽朗的笑声般明亮,这就是——孝。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吧,一起来孝敬你们身边的老人!

篇13:拐角处的故乡四年级作文800字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路过许多处拐角,去追求那更美好的风景,匆匆而过的人们,却从来不曾注意过身后拐角处的风景。等到某一天回眸一顾,却发现,自己追求的最美丽的风景,正是那拐角处的故乡。

曾几何时,我开始踏上求学的路途。故乡于我,遥远而迷茫,不知道桥边的栏杆是否依旧破烂,不知道路边的纸片是否依旧无人捡拾,不知道昔日的拐角处是否还能看到故乡的全貌……不知为何,故乡的一切又好似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闭上双眼,如身临其境;睁开双眼,如海市蜃楼。

回想当初,每一次踏上离家的路,看着公交车外飞速倒退的树木,看着身后越驶越近远的的拐角,看着远处时隐时现的高楼,一股对前方未知的恐惧感油然而生,但想到有故乡作为自己坚实的后盾,心中就无比坚定,原本的`恐惧也随之荡然无存。

如今,再次踏足故乡的土地,清晨的空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路边的杨柳在这时也觉得格外亲切,桥边的栏杆也被翻新刷上了粉红色的漆,道路两旁亦多出了几个垃圾桶,稀稀疏疏的排列在两边,如一个个邻居在欢迎自己的到来。

这时候,故乡的天仿佛格外蓝,草仿佛格外绿,人们也好像格外热情。桥头卖早点的大叔仍然扯着大嗓门吆喝着,小学校门口的老爷爷也在忙着卖那甜甜的烤红薯,还有不时路过的早起晨练的人相互问好,好不热闹。每一个人都各司其事,没一会儿就把原本安静的小镇弄的喧闹起来。而我,毫无疑问也是这些晨练的人中之一,感受着这大变样的的小镇带给我的快乐,心情无比舒畅。

而现在,无论是在怎么铁石心肠的人,来到这儿,都会被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打动;无论是再怎么心情苦闷的人,来到这儿,都会陷入如今这优美的风景中无法自拔;无论是在怎么失败绝望的人,来到这儿,都会重拾信心与希望,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这些,正是故乡的魅力所在。

篇14:人生拐角处作文初二

还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碧空如洗。在这样的好时光里,我约上同伴,带上篮球,准备去体育馆打球。

一路上,我和同伴一行四人在大马路上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不一会儿,我便望见了体育馆上那几个镀金大字。就在体育馆门前那一个拐角处,我加快了蹬踏板的速度,如一只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风在耳边呼啸,我正纵情的享受这刺激的体验时,耳边传来同伴们惊慌的叫喊,一位行人叔叔避让不及,被我的自行车撞倒在地。

当我从柔软的草坪上慢慢苏醒过来,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双手捂着膝盖,指缝中透出一丝殷红时,我才意识到,我闯祸了,闯了大祸!我和同伴立刻围到那个叔叔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叔叔还是一脸痛苦的样子,却勉强用手撑着地面站起来,说:“没事的,皮外伤而已,我还好。倒是你们要小心些,万一摔在其他地方,不是草坪呢?那你们也不好过啊!总之要小心点!”可我看着他额上细密的汗珠,又看了看他血肉模糊的伤口,心中不免还是有些担忧。叔叔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一个劲地说没事。然后他慢慢地转身,渐行渐远……

那一幕被我抓拍下来,一瞬间定格成永恒,永远永远留在我心中。

上一篇:乡镇普法宣传教育总结下一篇:教育扶贫政策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