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2024-04-27

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共10篇)

篇1: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体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体育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

教学目标:

1、提高按信号活动的能力及应变力。

2、提高钻、爬能力,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红绿灯标志各1个,呼啦圈8个,拱形门6个。

2、平坦、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在场地中用粉笔画出人行道、车道和停车场等。

教学过程:

一、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车辆(手持呼啦圈做开车状),另一组扮行人,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

二、教师手持红绿灯标志,站在人行道的一侧,发出游戏开始的指令后,幼儿念儿歌:“路上车多人也多,红绿灯呀来提示,遵守规则靠大家,安安全全过马路。”教师出示红灯标志的时候,汽车可以开过马路,行人必须停下来;教师出示绿灯标志的时候,车辆立即停止(幼j娇),行^开始过马路。在场地的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另一端画一条终点线(停车场)。幼儿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游戏。起点线前方场地上摆放两列拱形门,每列3个,各间隔3米。(见图3-1)教师出示绿灯标志,两组幼儿同时手脚着地爬行穿过拱形门。在爬行的过程中,听到教师发出“红灯”的口令时,幼儿要以最快的速度双手离地站起来。教师再次出示绿灯标志,幼儿以同样的方法进行游戏,直至到达停车场。

注意事项:

1.游戏前做好各个关节的热身活动。

2.对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教师要及时纠正。

3.游戏结束时要进行简单的点评。

效果反馈:游戏前做好各个关节的热身活动,对于违反游戏规则的现象,老师及时纠正。

教学反思

我的活动内容是体育活动《红绿灯》。目标一是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第二是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第三是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制定了一份教案,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将空泛的说教变为学生自主的探索、游戏。本活动以游戏为主,将做与学结合起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使幼儿获得知识,培养了能力。

一、运用生活元素,促进幼儿的学习。

本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归了生活。确实,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活动中,我始终遵循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

二、运用游戏的形式,在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寓教于乐”,幼儿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这样更容易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明白了交通规则。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本活动安排在户外进行,活动前教师布置了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扮演司机开车的快乐,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幼儿在本次活动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和获胜的幼儿一起为落后的幼儿一起加油鼓劲。活动中教师应关注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实践出真理”这话一点也不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我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经验,还收获了书本上所找不到的知识。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041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立定跳远》含反思》:中班教案《立定跳远》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听指挥、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掌握原地起跳以前的屈腿降重心的要领,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立定跳远》含反思教案吧。

《中班教案《打怪兽》含反思》:中班教案《打怪兽》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练习单手肩上投掷,巩固跑、走平衡木等基本技能,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打怪兽》含反思教案吧。

篇2: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活动设计背景

课前有幼儿看见了一起交通事故,在班上孩子们讨论开来,血的教训提醒了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于是我以马路上的红绿灯作为契机,开展了一节体育活动《红绿灯》,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交通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3、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能力。

4、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过马路的安全知识,并在游戏中能运用知识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用红、绿圆片做的红绿灯。

2、轮胎若干、用绳子做成的山洞一个。

3、音乐《小汽车》。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开汽车入场。

2、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①、教师问幼儿:“刚才我们当了小司机,可是再通过马路的时候遇到行人怎么办呢?”“十字路口上有什么灯呢?”

②、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3、说说红绿灯。

①、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

②、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③、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4、教师小结。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5、游戏:红绿灯。

①、游戏一。

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教师举起红灯说“红灯”,幼儿必须慢慢地停止跑步,教师举起绿灯说“绿灯”,幼儿要继续向前跑。游戏可反复进行3--4次。

②、游戏二。

设置路障,如凸起的路面、山洞。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

6、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开汽车。

2、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①、教师问幼儿:“刚才我们当了小司机,可是过马路的遇到行人怎么办呢?”“那在十字路口上有什么灯呢?”

②、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3、说说红绿灯。

①、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

②、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③、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4、教师小结。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5、游戏:红绿灯。

①、游戏一。

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教师举起红灯说“红灯”,幼儿必须慢慢地停止跑步,教师举起绿灯说“绿灯”,幼儿要继续向前跑。游戏可反复进行3--4次。

②、游戏二。

设置路障,如凸起的路面、山洞。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

6、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在本次活动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和获胜的幼儿一起为落后的幼儿一起加油鼓劲。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开汽车。

2、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①、教师问幼儿:“刚才我们当了小司机,可是过马路的遇到行人怎么办呢?”“那在十字路口上有什么灯呢?”

②、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3、说说红绿灯。

①、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

②、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③、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4、教师小结。

马路上有了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5、游戏:红绿灯。

①、游戏一。

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教师举起红灯说“红灯”,幼儿必须慢慢地停止跑步,教师举起绿灯说“绿灯”,幼儿要继续向前跑。游戏可反复进行3--4次。

②、游戏二。

设置路障,如凸起的路面、山洞。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

6、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教师针对幼儿在本次活动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和获胜的幼儿一起为落后的幼儿一起加油鼓劲。

教学反思

我的活动内容是体育活动《红绿灯》。目标一是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第二是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第三是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制定了一份教案,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将空泛的说教变为学生自主的探索、游戏。(.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本活动以游戏为主,将做与学结合起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使幼儿获得知识,培养了能力。

一、运用生活元素,促进幼儿的学习。

本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归了生活。确实,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活动中,我始终遵循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

二、运用游戏的形式,在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寓教于乐”,幼儿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这样更容易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明白了交通规则。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本活动安排在户外进行,活动前教师布置了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扮演司机开车的快乐,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幼儿在本次活动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和获胜的幼儿一起为落后的幼儿一起加油鼓劲。活动中教师应关注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实践出真理”这话一点也不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我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经验,还收获了书本上所找不到的知识。

篇3: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反思及建议

一是缺乏系统的训练。体育作为一门学科, 有它独特的知识体系。它以节奏、强度、优美、陶醉等许多体育要素构成了一个个奇妙无比的情感世界, 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美感和力量。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感受、理解和表达体育内在的情感, 就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基本的体育能力。尤其是节奏和强度, 是体育缺一不可的基本要素, 也是学习体育的基础和关键, 需要长期的、有计划的有效训练。而这种有计划、有系统的体育技能培养恰恰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最得不到重视的, 也是最欠缺的。

二是教师缺乏深入的反思。首先, 体育教师大多数灵活, 模仿能力强, 擅长于感性思维, 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即学即用, 灵活运用的本领强。但是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理论的积累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听观摩课, 而不注重理论的吸收和教育专著的阅读。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也许能够很快地学到一些教学手段和形式, 但“形”似了“神”却不似, 不但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 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迷失方向。其次, 实践浮于表面。我们的实践仍停留在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 而非内在元素的挖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浮于表面的实践或许能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但很难找到“教什么”的答案。最后, 没有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是教育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品质, 有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就应不断地审视, 调整自己的实践行为。而体育教师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学习习惯, 往往多凭感觉做事, 反思的良好习惯尚未很好的形成。

三是缺乏科学的引领。我曾多次与乡镇教师交流, 到一些乡镇学校调研, 调研的结果着实令人担忧。大多数年轻的教师不知道体育课究竟要给予孩子什么, 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体育没有情感, 锻炼不能强身健体, 无效的、非体育的活动充斥着课堂, 体育课简直成了大杂烩, 还美其名曰: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在交流过程中执教教师非常坦率地说:“体育中的新理念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落实, 从教育杂志上及教研活动中所学到的课例基本上都不是教材上的内容。执教者不但动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手段, 而且信息量特别大, 综合性、艺术性、表演性特强, 这样的课我们平时根本无法实施。一是我们没有自主开发教材的能力, 二是没有好的设备, 三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样的课至少得准备两个星期, 那么一周十六节课该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呢?我相信这些公开课的执教者平时也不可能这样去上课, 更多的是实施教材上内容的‘家常课’。既然是家常课多, 为什么不开展些家常课的研究呢?这对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我们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不是帮助更大吗?”一线教师真实、朴素的一番话道出了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也道出了华而不实、浮躁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确, 我们对教师的评价究竟是立足于一、二节公开课, 还是日常教学的水平、质量?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自主开发课程, 还是现有课程的实施水平?我们需要的是热闹的课堂气氛还是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对此, 可通过以下三条路线来改进。

一、构建有效教学模式

所谓有效教学模式, 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身心的特点的,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的一种基本教学样式。说到教学模式, 也许有的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构建教学模式与实施教学的创新、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是否矛盾?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入格———出格———升格”这三个成长阶段。这里的“格”指的就是基本的教学模式。只有入了“格”, 掌握了教学内在要求、基本规律方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新课程实施以来, 在我们的实践舞台上确实涌现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秀比赛课和观摩课, 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教师因为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认识的不足而盲目照搬模仿。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更是令人担忧, 有的一学期只是教会学生几节简单的操, 基于这样的现实, 我们首先应解决一个“入格”的问题, 让教师清楚知道体育课、活动课等课型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课堂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体育课技能的培养又是如何渗透在每一节课中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地进行的。只有真正掌握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 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创新, 形成教学的风格。因此, 我们必须建立研究机制, 组建研究共同体, 通过学习、讨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 构建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 并组建骨干力量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计划, 供一线教师参考使用,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挥棒, 是风向标, 有怎样的评价和导向, 往往就会有怎样的教学结果。体育教学之所以缺乏系统性,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规范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案, 没有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细则。学生体育素质的好差不会影响到教师的发展, 更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长此以往, 体育学科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 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质量。因此,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必须要有正确的评价和导向。

1. 确立好课的评价标准。

有了好课的标准, 并形成了共识, 那么就有了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我认为, 好课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质。第一, 有明确、适度的教学目标, 且目标的达成度高。杜绝体育教学中的无的放矢。第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切忌教学中的大杂烩现象。第三, 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形式要简约、朴实、有效。杜绝浮躁、花哨和无病呻吟。第四, 课堂民主、平等,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强。杜绝“满堂灌”“独角戏”的现象。第五, 把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能潜移默化地渗透技能培养, 突出体育性。第六, 课堂有审美意蕴和文化气息。

2. 改变优课评比的方法。

我们的优课评比都给了选手很长的准备时间, 而且参赛内容各不相同。这种不统一比赛内容、不限定备课时间和备课人员的比赛根本没有可比性。这种比赛不但不能很好地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反而助长了教师功利、浮躁、投机的不良思想。因此, 希望教研部门改变评比的方式方法, 如, 统一比赛内容, 限定准备时间并独立备课。这样的比赛才会真正体现教师的业务水平, 才会促进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研究。

3. 完善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考核方案。

体育是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目, 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把体育视作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重要, 每学期末组织相应的学习情况调查, 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认真制订考核方案。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会得到真正的规范。

4. 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师学习交流、碰撞、反思、获得的一个重要载体, 有了这个载体, 教师就有了学习的阵地, 有了研究的热情和研究的方向。作为教研部门要围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定期开展活动, 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切实帮助教师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杂症。

三、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教育, 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 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从事教学工作, 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 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论和素养, 需要较为丰富的文化积淀, 需要独特的人格魅力, 需要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因此, 要切实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还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1. 热爱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

有了这份“爱”, 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会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目标, 就会积极地、无怨无悔地投身体育研究。

2. 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新课程拓展了体育的领域, 体育标准中提到的基本理念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新教材中通过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体育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内容的整合, 更是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更多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尤其是与体育有着密切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学、舞蹈等, 从而帮助孩子理解体育的意义和作用, 加深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3. 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因为体育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即兴性、创造性为一体的学科,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 如, 敏锐的体育感知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和丰富的体育表现能力。同时我们还必须提高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水平。

4. 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篇4:初中体育游戏教学运用及反思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反思一、体育游戏的主要特征

1.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是人们为了运动并想要快乐而创编的体育游戏。中学体育游戏教师可以根据中学生特点把将要讲授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创编或者选取一些体育游戏,吸引学生把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能够产生乐趣,促进他们的积极思维、启发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是准备阶段的体育游戏,规则应该简单易懂,场地、器材简单。游戏的设计要新颖、惊险(惊而无险)、象征及有一定难度。比如,使生活中的常用动作戏剧化;用变异的动作替代习惯动作:用器械来限制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把较难的专项技术动作简单化;让平时常用的动作在较高的要求下完成等等。

2.体育游戏的合作与竞争的特征

体育游戏往往以队员之间的相互竞争,通过胜负而取得乐趣,这种竞争可以是两个人或者两队人、多队人通过相互合作竞争带来乐趣,但是胜负对于队员没有影响,取得胜利才是游戏的根本。胜利了,同学们高兴;失败了,同样也不沮丧。中学生一般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动作协调,能够理解动作的内在联系,学习兴趣广泛而深刻,而且有更大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通过竞争来展现自我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到团体协作而获得成功的乐趣。但是教师在选组时要实力大致平衡,分组是公平竞争基础、趣味竞争的保证。

3.游戏的教育性特征

在体育游戏中要充分发挥教育性特征,通过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拼博和竞争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体育游戏经常是个人的竞争与集体的对抗,游戏结果一般都有明确的胜负之分,体育游戏包含着竞赛的因素,符合参加者拼搏向上和竞争进取的精神,富有很强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既有规则限制,又有体力的竞争,同时又为参与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还要培养学生尊重裁判、尊重对手,认真对待胜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体育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过程学到了技术、技能,同时是运动水平和能力方面的提高。并且在体育游戏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有一颗诚实、守信的心灵是多么的重要!如失去诚信,便把一切都失掉了。所以,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一定要遵守规则,讲究诚信。

二、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各环节运用

1.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有准备活动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会设计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活动,例如,“贴膏药”的游戏就是两个人一组,每一组间隔出适当的位置,围成一个大圈,再选两个学生出来,一个人追,一个人跑,被追的人站到大圈里任何一个人的旁边,贴上去,同组的另一个人跑,追的人继续追,直到抓到人之后再重新换人来继续游戏。准备活动中的游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是有趣的,进而更为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是怎样宣布下一步的训练任务的。

2.体育游戏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技能的运用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一些游戏活动来训练体能、训练技巧。例如,长跑能力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较强的下肢运用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青蛙跳”“短距离接力游戏”等活动,这样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锻炼学生的体力。又如,在篮球技巧的训练过程中,可以运用窄跑道比赛的游戏,消除游戏者在练习中的过度紧张,可选用转移性及诱导性练习的游戏等。

3.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强调要让初中生有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在这个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能够锻炼身体素质的游戏内容。例如,开展群体竞赛活动、小组互相接力赛跑、完成跳马障碍等活动,在竞赛过程中,化“苦”为“乐”,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素质练习的内容。转变了对于身体素质练习活动过于枯燥的问题,让学生有积极性,长期地进行身体素质的培养。

4.体育游戏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当前,初中体育游戏活动在整理环节的运用更为轻松和多元化,因为整理环节就是要让初中生能够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技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更快地从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因此,游戏内容设计不需要过于苛责,只需要能够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放松就可以了,例如,站好队列,进行一个成语小接龙;开展拍手操;进行剪刀、石头、布的反应训练等,这些都是可以的。

三、育游戏教学反思

1.体育游戏要有目的性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体育游戏也不例外。我们在教学中选择体育游戏时,首先要确定本课游戏是为了服务于主教材的教学,或是单纯地为了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还是为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性的去选择适合于本课教学的游戏。例如:要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我们可以选择“过关斩将”、“猫捉老鼠”、“小飞行员”等。要发展学生思维的可以选择“集体画像”、“手指日标”、“送电报”等。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可以选择“齐心协力”、“协力运输”、“卷春饼”等。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设计、精心选择、精心安排,才能在课中做到胸有成竹。

2.体育游戏要有创新性

时代在发展,现在的学生思维能力活跃,好奇心强。如果我们的游戏教学一直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新意,他们就会失去练习的兴趣,锻炼的效果也就会大大折扣。因此,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当然,游戏创新并不是说要一堂课都要重新创设一种新的游戏,我们可以在原有游戏的基础加以拓展、在游戏的器材上加以创新,使他们改头换面,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在体育游戏开展的进程中,参与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智能,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选用一些有一定竞争性的游戏,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增长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优良作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红伟,郑雪莲.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篇5: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体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幼儿的体育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减少生病的几率。

玩法: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控制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各种动作行进中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皮筋、立杆、游戏音乐。幼儿有俩人三足走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基本玩法:听信号行进,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各种动作前进或后退,“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静止不动,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参与中了解游戏规则,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评价重点:能否听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反应,立即静止并控制不动。

2、创新玩法——两人三足走,体验两人协同反应控制。

玩法: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两人三足行进,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两名幼儿都将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同前进,保持步调一致,并同时做出反应控制。

评价重点:

看幼儿能否听信号俩人一起迅速静止,并控制住。

3、难度挑战——穿越安全线,障碍行进挑战反应控制。

玩法: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在高低不同的障碍线中行进,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动作跨越障碍,并在跨越时听信号迅速反应,即时静止。

评价重点:

是否能在跨障碍行进时,听到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做出反应控制。

4、活动结束

身上有罚单小朋友到陈老师这来,没罚单到吴老师那。我们身上都有罚单让我们用力抖一抖。好,看屁股用力抖一抖……单撕下来。

教学反思:

整个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中,我遵循了平稳---上升--下降,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幼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活动量,在体育活动中,还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需要老师的机智应变和大班孩子们的积极地面对和应付。

篇6: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设计思考:

“跑”是幼儿生活中时常要运用的一个基本动作,幼儿喜欢奔跑跳跃,但时常会因为控制能力弱、平衡能力差而出现碰撞、重心不稳,从而导致发生意外事故。为了幼儿在体育活动和生活活动中轻松、灵活、安全地运用奔跑运动,特设计这个教学活动,希望对中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发挥一定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正确的奔跑方法,熟练走、跑的动作技能。

2.提高运动的敏捷性、协调性和快速反应、随机应变的能力。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听信号跑、S形跑、侧身跑。

活动准备:

红黄绿的信号灯各一个,红绿布条各半(幼儿都有一条)。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小跑步入场后,幼儿站立成早操队形听口令变换队形(一队变两队,两队变一队,两队变四队)。

2.和教师一起做身体各部位的准备活动(头颈部、手臂、肩部、胸部、腰腹部、下肢、脚踝部)。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3.幼儿分散站立在场地上,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听到教师发出口令:“顺时针绕场地跑”“逆时针绕场跑地大步走”“跺脚小步自由走”“半蹲自由走”时,进行相应的动作锻炼。

4.游戏:红绿灯。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的过程及游戏规则。

(2)幼儿玩一遍游戏后,教师针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情况强调游戏规则,在进行看指示牌停和走跑的锻炼。

5.游戏:看信号灯追逐跑。

(1)在红绿灯游戏的基础上,增加难度,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手臂缠红色布条,一组手臂缠绿色布条,看教师信号进行游戏,教师举红色信号灯,缠红色布条的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追逐缠绿色布条的幼儿;举绿信号灯则反之。

(2)增加难度,更换信号速度加快,训练幼儿的速度及应变能力。

6.分组进行循环锻炼。走和跑结合,走线---10米跑---S形跑---侧身跑。

三、结束部分

7.幼儿跟随教师在音乐声中进行摇头、点头、摆臂、扭腰、甩腿、转圈、下蹲等身体放松动作。

8.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讲评后,带领幼儿离开场地。

教学建议:

红绿灯游戏贴近幼儿的生活,不同的信号应该运用什么样的身体动作应由师生共同规定,这样的幼儿在运动中才能自觉遵守规则;活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指导幼儿在奔跑过程中如何避让、躲闪方面,训练幼儿运动中的反应能力;在各环节练习结束时应提示幼儿不要光顾自己跑,要注意避让身边的幼儿;活动的教学难点是侧身跑,生活中幼儿缺乏练习,因此需要安排两个环节以上的专门练习。

教学反思:

我的活动内容是体育活动《红绿灯》。目标一是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第二是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第三是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制定了一份教案,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形作为场景,将空泛的说教变为学生自主的探索、游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本活动以游戏为主,将做与学结合起来,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体现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使幼儿获得知识,培养了能力。

一、运用生活元素,促进幼儿的学习。

本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回归了生活。确实,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活动中,我始终遵循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

二、运用游戏的形式,在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寓教于乐”,幼儿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这样更容易的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明白了交通规则。美国华盛顿图书馆里有一句名言:“听过就忘记了,看过就记住了,做过就理解了。”本活动安排在户外进行,活动前教师布置了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扮演司机开车的快乐,教师不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幼儿在本次活动的表现,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并和获胜的幼儿一起为落后的幼儿一起加油鼓劲。活动中教师应关注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帮助。

“实践出真理”这话一点也不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我我受益匪浅,不仅收获了经验,还收获了书本上所找不到的知识。

篇7: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设计意图:

为了开展幼儿四种养成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安全过马路的基本常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并自觉遵守这一规则。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愉悦心情,通过本次活动加强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意识。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英语集体活动。

2、学习句型:red light,stop。 green light go

3、知道红绿灯是交通标志并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英语课件、红绿灯视频、红绿灯的颜色卡片

活动过程:

一、 warm up

t:hello,boys and girls

s:hello,teacher

t:i am great to see you!

s:i am great to see you,too!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的颜色宝宝,ok?(拿出颜色卡片便进行复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动画片,看看动画片里有什么?

提问动画片里的红绿灯是干什么的?那我们遇到红灯时应该怎么办?遇到绿灯时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红绿灯是指挥交通的,遇到红灯的时候我们要停一停。遇到绿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走一走。

let’s sing the song,ok?(ok),现在请所有的小朋友stand up(yes,sir)律动跳完后,sing the song one more time。请所有的小朋友sit down(thank you),现在老师来教一下小朋友学习红绿灯。

二、study

this is a magic box 。what’s this?guess 。 one two three,go!再用卡片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摸、拍、触,回来后再读一次red light、green light。ok,let’s play the game……now,listening!听一听声音有什么变化,是不是越来越大?现在老师的声音小,小朋友的声音则变大。老师的声音大,小朋友的声音则变小。look at me(look at you)

三、game

现在老师的手上有红绿灯,小朋友要做小司机开车的动作(小手握拳)。所有的小朋友眼睛要看老师,如果老师的手上拿的是红灯,小朋友就要说stop、stop、stop,就要停住。当看到是绿灯时,小朋友则说go、go、go,就可以继续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想一想黄灯的交通规则是什么?那我们的黄灯怎么说?

活动反思:

在第一个环节中是打招呼,然后进行复习颜色,拿出颜色卡片进行复习。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绿色和红色的单词。然后进行导入,并让幼儿观看动画片,然后进行提问,并引出“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走一走。”在这一环节上,应先提问再让幼儿带着问题看视频,接下来进行的是律动活动,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孩子的积极性,并能认识红绿灯。但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站起来时距离没有拉开,教师本身对律动的熟练程度不够。导致孩子的兴趣点没有抓到,感觉很枯燥无味。在律动活动时应多教授2-3次,在教授的过程中老师要带着孩子一起大声地读歌词,并将动作进行分解。让幼儿知道做红绿灯的动作是什么样。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是教授环节,在教授的时候,老师出示了课件中的magic box,让孩子进行看图片,并教幼儿读。然后再出示自制红灯,让幼儿认识。在读的时候只是一味的用大小声的游戏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导致有部分孩子有坐不住的现象。

在教授后没有进行适当的巩固,导致孩子不会读所学的单词。因此本次活动的技能目标没有达到。所以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先认识单词红绿灯,再说go,stop。最后再是句子,可能以这样的流程进行下去,孩子也会更加容易接受的,再者应选择一种出示图片的方式,让幼儿看一下,并说what’s this?并带着孩子一起读。(先由整体到个体),再让幼儿依次的认识单词。让幼儿手摸、用手拍打等,慢慢进行教会和纠正,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是适当的对幼儿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兴趣。再下面进行一个巩固环节,换一种游戏方式复习单词,或者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加深刻的知道句子的含义。也会让孩子很感兴趣。

下面一个是验收环节,这一环节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开始时,教师出示了方向盘和红绿灯,并告诉幼儿玩游戏。然后请幼儿站成一排,并选择一个司机。其他的小朋友则跟在后面做开车的动作,老师便站在中间。由于孩子对句型的不熟悉,导致在游戏环节上有点混乱。

在游戏这一环节幼儿只是端着方向盘,慢慢的在走,而且所有的小朋友没有开口说句型,以至于导致课堂氛围较差。教师在这一环节上拿出方向盘时,没有进行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讲解,以至于幼儿不知如何去使用。教师没有讲清楚游戏规则,导致幼儿在玩游戏时只是单一的进行走圆圈,跟老师预想的不一样。

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示范,可以让一个孩子站在圆圈中,出示红灯时,教师则教幼儿读“red light,stop”,幼儿则需要停一停。当出示绿灯时,则教幼儿读“green light,go”,幼儿则可以走一走。可以适当地放点音乐,可以缓和气氛。最后在换一组人进行活动,然后让孩子看到红绿灯做出适当的动作。

最后一个环节是延伸活动,在延伸的时候教师只是提起了黄灯,并让幼儿想一想我们的黄灯是什么,遇到黄灯应该要怎么样?有的孩子也知道遇到黄灯是应该要等一等。但老师没有具体的告诉孩子,只是顺便一带而过。老师应详细教授一下,让幼儿知道遇到黄灯是“wait”。在结束的时候很突兀,没有使延伸环节与结尾衔接在一起。

不足之处:

1、教具准备的不充分,没有准备人手一份的教具。

2、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形象、没有带动课堂气氛。

3、在教授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不够多元化。

4、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太少。

篇8: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 并有一定的规则, 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 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 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 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 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 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 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 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 感受音响之美。比如, 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 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 (《春天来》) 。

2. 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 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 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 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 幼儿会注意倾听, 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 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叽里咕噜是个啥?他在炉子后面爬, 不是蟹, 不是虾, 叽里咕噜是个啥?

3.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 培养音乐感受力,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 一般以唱歌为主, 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 演唱歌曲“Monkey Jump”, 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 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 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 让孩子们自由表演, 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 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 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 有效性相对较低,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结果表明, 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 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 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 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 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 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 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 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 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 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 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 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 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发现, 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 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 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 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 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 幼儿园方面

第一, 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 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 音乐游戏是娱乐, 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 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 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 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 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 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 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 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 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 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 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 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 教师方面

第一, 注意观察幼儿, 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 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 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 每次音乐游戏时, 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 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 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 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 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 对自己有了信心, 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 只要了解幼儿特点, 采取相应的方法, 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 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 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 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克服一定的困难, 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 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 讲述一个故事后, 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 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 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 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 利用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 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 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 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 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 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 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 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 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大拇指呀向上翘, 我的大拇指呀, 它要往上翘。

歌唱时, 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 使儿童通过身体, 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 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 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 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 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 (或者做其他动作) , 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 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 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 请一幼儿做猜者, 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 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 猜者离玩具越近, 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 声音则越弱, 一直到猜中为止, 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 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 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 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 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 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 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 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 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 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 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 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 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 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 以调节活动节律, 活跃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 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 1999 (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 2010 (Z1)

篇9:游戏习作教学及反思

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 “动”起来,兴奋起来,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然后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设计理念:

加强生活与习作的联系,让学生言之有物,从段到篇,降低习作难度。学生边游戏边体验,先体验后习作,寓指导于游戏之中,做到指导无痕。先玩后说,先说后写,言之有趣。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用笔记录生活。

教学目标:

1.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具体、写真实。

2. 学会捕捉精彩镜头,并运用想象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想象,抓住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抓住人物活动时的动作、周围环境等。用词准确,真实具体地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确定写作素材

1.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写板书,抬起手,准备好了吗?(板书:游戏)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想起你平时玩的哪些游戏?玩的时候心情如何?你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出你特别想玩游戏?(渴望、盼望、期待、迫不及待、梦寐以求)

2. 这普普通通的两个字,让同学们产生了这么多的想法,同学们,有想法就要及时记录下来,两三句话就行。在写的时候把第一行空出来,从第二行开始写,开头空两格。

3. 交流学生习作。同学们,老师非常佩服你们,短短的几分钟,你们就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很好!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二、 创设情境,抓住内心感受

1. 出示数字,展开想象。再看老师写什么?眼睛盯住了。(板书: 24)

2. 同学们,看到老师写了大大的2和4,你有什么疑问?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归纳:同学们刚才把自己心里想到的说了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的,说得非常好)

3. 老师又要写什么?请看!(板书符号:+-×÷)上面是数字,下面是符号,你又有什么疑问、想法?你能想到老师准备做什么吗? 同学们的脑海中有了大大的问号。

三、 明确游戏规则

1. 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数字游戏,想玩吗?(板书:数字)

2. 从同学们的声音中,老师了解了你们的心情。告诉大家,当你听到老师说要和你们一起玩游戏时,你的心情如何?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你此时的高兴心情?(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心花怒放、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此时,你最想和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 老师感受到你们是迫不及待地想玩这个游戏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规则,游戏也是如此,那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给出四个数字,四个数字要全部用但不能重复用,你再用上“+-×÷”运算符号中的一个或几个符号,“+-×÷”符号可以重复用,最后计算出得数为24。可以同桌互助,也可以几位同学合作完成。

4. 指名一生读游戏规则。

5. 老师还要提醒你们:一定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想。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去观察,去用心体验,记住了吗?(板书:看 想 观察 体验)

6. 请各小组准备好,游戏马上开始,请看题。老师想请问一位同学:刚才教室里静悄悄的,你的心跳如何?为什么?你的眼睛在干什么?想看到什么?心里想什么?你看到其他同学的表现了吗?

四、 指导写作

1. 游戏正式开始。出示“1 2 3 4”,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说话:这么快就算出来了,想说些什么?老师数字刚一说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看到大家争着回答,在这时候,你心里怎么想?你认为这道题怎么样?太简单了,看来做这道题对你们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还可以怎么说?(易如反掌、小菜一碟、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不加思索)想挑战有难度的题目吗?为什么?出示“3 8 3 8”,你认为这道题如何?你们是百思不得其解,还能怎么说?(一头雾水、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冥思苦想)难题算不出来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这道题目,你们目前还不能解决它,但是,只要努力学习,等到五年级时就会找到答案的。听了老师的话,你有话想说吗?原来数字也不是这么简单的,真是学无止境呀!

2. 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这“3 8 3 8”数字背后的故事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三八”妇女节,当时,我的儿子刚上小学五年级。中午,儿子放学回到家,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要送您一份礼物。”于是,他认真地运算着,他说:“妈妈,这道题很难,好多同学都放弃了,可我没有,我是想了好多天,才做出来的。我没钱给您买鲜花、买礼品,就用3和8组成的算式作为礼物送给您。妈妈,祝您节日快乐!”当时的我呀,真是热泪盈眶!每当看到数字3和8,我的心呀总是暖暖的!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有话想说吗?你有话对疼你爱你的妈妈说吗?

是的,孩子们,我们从简单的数字中看到了“不简单”,从开心的游戏中也能悟出一些道理。请你们用心地记录这一切吧!

3. 写一写。请你写一个片段。把刚才游戏过程中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注意与上文要衔接好。

4.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不停地巡视并鼓励:“对!”“很好!”“真好!”“聪明的同学!”“头也不抬地写。”

5. 师生评析,重点点拨,朗读片段,共同赏析。

师抽取了两篇,评析:“注意,这个动作写得非常好,很细致,贴切。”“这是他内心所想的话,把自己所想的表达出来了,非常好。同学们注意观察、留心体验,把一次有趣的活动写得有声有色。”

五、 拟题目

1. 同学们,你们的内心呀,一定还有很多的想法、收获。这就是文章的结尾,你想为这篇文章写一个什么样的结尾呢?

2. 刚上课时老师让你们写作文空了一行,第一行准备写什么?是的,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一个好的题目,题目是管住文章的法宝,你能为这次作文取个什么题目呢?题目写在什么位置?

3. 出示教师范文。同学们,老师也写了一篇作文,想看看吗?你们可要帮助老师修改。

六、 总结完善

请大家课后把文章补充完整,并好好地修改。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或是因为它蕴含着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遐想,触动了你的情思。只要你用心地去观察、去体验,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体验,老师非常开心!孩子们,你们开心吗?你们开心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下课!

教后反思:

在游戏过程中,我让学生能够边看边玩边听边说。在每一个部分开始或结束时都让学生谈体会,说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设计现场采访:告诉大家,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感觉怎么样?心里想什么呢?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写起作文来,自然是得心应手。在愉快而又激烈的游戏过程中,我并没有让学生完全沉浸在玩中,而是在玩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他们在玩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

我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开始游戏,到结束游戏、接受老师的采访,以及老师指导学生写作,处处都是观察,处处都在留心,从而使写作水到渠成。在游戏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看、听、想有所体验。游戏体验使学生的习作有了“源头活水”。通过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在写作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而且都是有感而发。

篇10:中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红绿灯》

教案一: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控制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各种动作行进中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准备】

皮筋、立杆、游戏音乐。幼儿有俩人三足走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基本玩法:听信号行进,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各种动作前进或后退,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静止不动,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参与中了解游戏规则,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评价重点:能否听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反应,立即静止并控制不动。

2、创新玩法——两人三足走,体验两人协同反应控制。

玩法: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幼儿两人三足行进,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两名幼儿都将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与同伴协同前进,保持步调一致,并同时做出反应控制。

评价重点:看幼儿能否听信号俩人一起迅速静止,并控制住。

3、难度挑战——穿越安全线,障碍行进挑战反应控制。

玩法:根据警察的“红灯、绿灯——红灯”信号,在高低不同的障碍线中行进,当警察回头时,幼儿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警察再转回头,若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则被贴上罚单。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动作跨越障碍,并在跨越时听信号迅速反应,即时静止。

评价重点:是否能在跨障碍行进时,听到指令在最后一个“红灯”时迅速做出反应控制。

4、活动结束

身上有罚单小朋友到陈老师这来,没罚单到吴老师那。我们身上都有罚单让我们用力抖一抖。好,看屁股用力抖一抖……单撕下来。

教案二:

游戏目标:

1、锻炼幼儿跑步的速度,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和走跑跳的能力。

2、强化幼儿的交通规则意识,红灯停路灯行。

游戏材料:

红绿灯牌各一个,平地上画两条相距适宜的平行线,分别为起点线和终点线。

游戏规则:

绿灯牌儿,众幼儿朝着终点走跑或跳。若举的是红灯牌儿,众幼儿则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

游戏玩法:

1、一幼儿站在场地的终点线后面朝众幼儿做开灯者,开灯者两手分别拿着红绿灯牌儿,众幼儿站在起点线端。

2、游戏开始,开灯者说红灯绿灯马上开灯“时任意举一灯牌,若举的是绿灯牌儿,众幼儿朝着终点走跑或跳。若举的是红灯牌儿,众幼儿则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在此期间如果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

3、开灯者反复说红灯绿灯马上开灯并换举灯牌,最先到达终点的幼儿为胜者,并由胜者当开灯者,游戏又重新开始。

游戏注意事项:

1、如果举的是红灯牌儿,众幼儿则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在此期间如果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

2、幼儿做好由易到难先走,后跑跳。举灯牌的幼儿有规则的变化到不规则的变化。

教案三

目标:

锻炼幼儿跑步的速度,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玩法:

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马上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后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教学反思:

在体育游戏活动和体育课教学中。注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给幼儿以充分的自由。使他们自身能量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在一旁注意发现动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幼儿,一经发现,就以其为榜样,引导其他幼儿观摩学习。并给予表扬与肯定。

上一篇:亲子中秋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蟒蛇河大桥菱形挂篮设计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