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遐思作文

2024-04-09

嘀嗒遐思作文(共12篇)

篇1:嘀嗒遐思作文

嘀嗒的启示作文

“滴答”、“滴答”,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小闹钟跑步的声音;“滴答”、“滴答”,这是什么声音?这是雨水滴石的声音;“滴答”、“滴答”,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妈妈为我研墨,催我练字的声音。

曾记得三年前,我刚上一年级,当老师的外公拿着一套文房四宝,亲切地对我说:“小婧,你已是小学生了,希望你从今天开始学习毛笔字,长大了做个书法家。来,外公教你。”于是,外公从握笔姿势,一笔一划地教我。可我练了没几天就厌倦了,正当我想甩笔罢练时,外公给我讲了一个《小闹钟》的故事。

大意是:有一新两旧三只小闹钟碰在一起,新闹钟对其中一只旧闹钟说:“你一年走三千二百万次恐怕吃不消了。”旧闹钟一听,“天哪,要走那么多次,我怎么吃得消呢?”于是,它吓得呆住了。另一只旧闹钟听了就说:“好伙伴,你别听它胡说八道,你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就这么简单吗?”旧闹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旧闹钟不知不觉中走了一年,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听了外公的`故事,我又咬牙坚持。有一次,我为了练写一个“独”字,足足写了两张纸,可就是写不好。我一赌气把毛笔丢在一边。妈妈看见了,走过来把我拉到门前的一棵树旁,指着一只正在织网的蜘蛛说:“晓婧,你看着。”说着,妈妈故意拿一根小棒把它刚织好的网给桶破了。没想到蜘蛛毫不气馁,爬上又爬下,不一会儿就把网给补好了。妈妈又把它捅破,这样反复几次,蜘蛛总是顽强地把网补好。我看得发呆了,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晓婧,你这么聪明的孩子,难道你的意志竟不如一只蜘蛛吗?”我听了惭愧地跑回屋里,继续练开了……

秋去冬来,北风呼啸,“滴答”、“滴答”的雨点声催得我贪睡。爸爸又来催我练毛笔字,我躲在被窝里撒娇道:“这么冷的天,谁要练字呀!”爸爸一听,严肃地说:“三天不练手生,你这样不肯吃苦,怎么能成为书法家呢?你听外面的小雨滴,它是那样的坚持不懈,才能把石头打穿……”我听了,一骨碌地起来,练开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毛笔伴我成长。如今,我的毛笔字已小有成就,每年新春,我家特别热闹,村子里来找我写对联的人络绎不绝。学校的宣传窗里、班级的墙壁上都留下了我的笔墨。

嗨!要不是当初外公给我讲小闹钟的故事,要不是妈妈给我看蜘蛛织网,要不是爸爸让我听小雨滴的声音,我呀,恐怕至今还握不好毛笔呢!同学们,我想,人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何事能不成呢?

篇2:嘀嗒遐思作文

赏水,可观诗仙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奔腾肆涌,亦可观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淡愁雅韵,还可观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奇异灵秀。

吾独爱水之千变万化,虽赠与万物之颜色,却依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确乎如此。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他也不负这出处,确乎很是道德。生命的年轮难以离水,若无水,生命如干瘪之树,只能渴求枝干向上,却唯留期望之意罢了。由此足见,皆为生灵者,万万不可离水。水为生命增光添色,万物皆因水而生机勃勃。在“鸢飞戾天者”看来:水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不过只是不尽燃烧自己罢了。水之思想绝非如此浅薄,水自有水的智慧,水因与万物不争,故不觉忧虑,何来“名利之心”?

“上善若水”给予我们的绝非仅仅如此。观老子《道德经》,曾有言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学水之道德,学水故要若如水,上善之人之居若水安于卑下,之心若水醇厚深沉,之友若水相近相亲,之言若水心虔志诚,为政若水条理清晰,处事若水无所不能,行为若水待机而动。此乃老子之智慧也,更乃水之智慧也。

水也绝非弱者,作为世间最柔的事物,却博大精深。政治、军事、经济,无处不有水的智慧。老子曾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老子的道德思想告诉我们:世间最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了。可见,水的智慧,绝不简单,亦绝非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时的奉献,水之智慧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智慧无穷无尽。

水之谦卑,前文已述,已知其一,但不知其二。此有一问曰:江河之归宿为何总为洋也?老子答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海洋之所以是江河之归宿也,其必定处于下端也,故被称为百谷王者。谦卑之下,又能兼得万物,此又乃水之别样智慧也。

篇3:嘀嗒,嘀嗒散文

三、电子石英钟

搬新家的第一件事,买了一个超大石英钟。

篇4:嘀嗒,嘀嗒散文

“让整个一生都在追求中度过吧,那么,在这一生里必定会有许多顶顶美好的时刻。”

六、日月

太阳,月亮,白天,夜晚。

日子就是在这黑白之间,永恒不变,周而复始,这已经与所有带有数字感的时间都没有关系了。

篇5:嘀嗒,嘀嗒散文

“许多对生活有重大意义和至关重要的想法,由于未能及时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而无声无息地消逝了。”

忽然又像是在暗示我一样,把思想付诸行动,而且它也永远不会辜负劳动,做了,就无愧思想,然后,转头就会被付诸行动所取得的成就而震惊,自我感叹,为自己点赞。

八、电

电是什么?是能量,是身体,是健康。

篇6:钟声嘀嗒教学反思

能不能将故事情境教学也有效应用于声部教学,或者说故事情境教学能否在声部教学中也发挥它的独特魅力?经过两周的实验验证,回答是肯定的。故事情境将枯燥专业的声部形象化、具体化,利用孩子们的主动投入去参与。

教授第五册第四单元歌曲《钟声叮叮当》时,全曲歌词只有“叮当”两个字。仅仅干唱,相当无趣、单调,一定要想办法创造意境,使学生参与其中才行。为此我先叙述故事做情境导入的描述,接着上节课《船歌》的故事:小PETER和苏珊娜坐船游到了湖边,忽听树林间传来悠扬的钟声,若隐若现。大家仔细听听这钟声来自一处(是单音吗)?接着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聆听,边放录音(一声部)边用钢琴伴奏,同时唱出二声部来。

大家一下子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很容易分辨出老师和录音唱得不同。也就是钟声不是单一的,很自然地给大家分享了和声这个概念。孩子们欢喜地称高声部旋律为小钟发出的声音,低声部旋律为大钟发出的声音。正是这大小钟齐鸣给了音乐不一样的和声色彩和效果。在这里专业抽象的和声概念被形象化,孩子自然乐于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就是分别演唱大小钟的旋律了。教师的指挥在这里也可以十分地形象化。比如:一开始我先把重点放在音高的提示和引导上。指挥的手势的高低根据旋律的走向而变化。指挥大钟的`手势甚至更具体地模拟成敲钟的动作——握成拳头,随音高变化敲高或敲低。我用一只手代表一个声部,两个声部的学生只需要注意看老师给每个声部的手位变化就可以轻松地唱准音高。这里,我没有给出专业的指挥图示,指挥手势甚至不符合学术专业标准,但是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我认为就是实用的。

待学生基本建立起音准概念后(熟悉旋律)后,我又进一步依靠指挥手势进行坐在游船上起伏飘动的情绪引导。学生随我手臂摆动的方向做身体律动,不仅展示着三拍子节奏的起伏律动感,而且很自然地进入舒缓流畅的演唱状态。

由学生分角色扮演的大钟和小钟带着摇船的韵律互相聆听、互相碰撞,逐步和谐着。不强调枯燥的声部概念,不追求规范的和声理论,不就拘泥于模仿标准技巧化的指挥手势,一切都融入了角色表现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流露出了多么自然的表情,生成了多么真实的情感。这正是印证了“音乐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需要”这句话。课堂上,调动启发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应放在首要位置。教师就是这种情感的传递者。从这个角度考虑,什么“双基”内容都远不如引导孩子如何表达真实、自然的情感来得重要。因此,我们备课时,正是应该将情感传递放在第一位去设计安排教学。我想,这样做了,一切“双基、知识技能、重难点”都会迎刃而解。

篇7:午夜听曲嘀嗒散文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歌手侃侃在《北京爱情故事》中演绛的一曲《嘀嗒》悠悠地回荡在空中,从黄昏时分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到了寂静的午夜。

这歌凄诉着离愁,这曲飞洒着伤情。

时间就在歌声中悄悄地流逝,墙上的挂钟“嘀嗒嘀嗒”地走动着,枕旁的闹钟“嘀嗒嘀嗒”地走动着,腕间的手表也“嘀嗒嘀嗒”地走动着,所有的时针带着记忆“嘀嗒嘀嗒”不停地走动着,我的生命之钟更是在“嘀嗒嘀嗒”不断地转动跳跃着。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是不是还会牵挂他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有几滴眼泪已落下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寂寞的夜和谁说话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伤心的泪儿谁来擦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寂静的午夜,“滴滴答答”下起了雨,雨声轻轻地敲打着窗户,也敲打着我的心头。

倚窗听雨,“滴滴答答”的雨声是那么地缠绵多情,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是我的梦太浅,浅到经不起半点细碎的声响,还是我的心中堆积着失落,才难以沉睡入梦,我真的不知道。

也许是我的生活里太寂寥太孤单了,也许是我的人生中有悲情有忧伤,“滴滴答答”的雨声才这样牵动着我的心。

深夜落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声声入耳,声声击打着我的心扉。谁在窗外流泪,流的我心里好伤悲。

有人说“滴滴答答”的雨是天使的眼泪,因为天使悲伤了所以才会淅淅沥沥的洒落一地的悲凉,也有人说“滴滴答答”的雨是来自上帝的叹息,因为上帝无奈了所以才会零零落落的洒下一地忧伤。

我倾听着“滴滴答答”的细雨呢喃,咀嚼着那一地的悲情,今夜的雨是否也在宣泄情感?

我的情愫飞扬在“滴滴答答”的雨中,如水般地蔓延成了忧伤。

夜阑珊,我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屏前守候在夜晚,静静的守候,深深的思念,指尖跳跃,躲不过思念,琴声忧戚,飘洒着思念。

时光“滴滴答答”地过去了,思念“滴滴答答”成了漫天的雨帘静静流淌。

爱难忘,红尘惹相思,话别离,情断肠,无语话伤悲。“寂寞的时候和谁说话?”

我只能喝酒,只有喝醉了才能在梦里寻找到自己。我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酒,慢慢品味着。

不说天涯是相思,更恋咫尺皆有情。

人人都说痴情是一种幸福,都说思念是一种幸福,只是这幸福有点微微的疼。

对我是一种煎熬,更是一份折磨,我有着太多的愁怅与伤感!

“借酒浇愁愁更愁”,酒越喝心越痛、酒越喝心越碎。

朦胧中“有几滴眼泪已落下”,这喝下的那是酒而全是自己的眼泪,我终于明白了,那“滴滴答答”的雨声,也是我的眼泪。

回想携手走过的万水千山,一路上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也着太多的喜怒哀乐,而那些愁绪往往来源于起伏的情感。

“伤心的泪儿谁来擦?”

情,若是可以遗忘,又为何时时搅扰着心曲?那是我不愿忘记心底美好的凄婉。还在怀念着,曾经感动心灵的温柔。

雨,若能化作思念的情殇?我只希望那落下的雨,不要滴在那曾经的美好,阴湿着往日温情的缠绵。

雨夜,独自清怜,独自伤感,不想只纠结心事和缠绵心曲,还想去寻找那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希望在茫茫人海滚滚红尘中,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里,把自己那一份在意的情感,那一份落入尘埃的思念,能沉淀为我一世的牵绊。

因为我相信,不管岁月如何的蹁跹,无论时光如何的蹉跎,两个人的牵手依靠,爱总是甜蜜的,情总是温馨的。

即便是一抹挥之不去的相思,纵然已曲终人散,独处的时候,想起以往的浪漫,过去的微笑,就会浮现在眼前,心底里的感觉还是幸福的。

都说岁月轮回,只有时光不会再回,是缘分让我们萍水相逢,那一种情感,想起时常有种淡淡的痛楚、浅浅的苦涩、湉湉的幸福。

现实的生活里,也许每一个人的情感,都会从纯洁的想法,慢慢地染上无奈的奢求,感情常常与金钱发生矛盾。

当生活的繁琐,不再是简单的`奔波温饱,就无法回避现实社会的渲染,那原本的真实情感最后都还得建立在物资基础的所有上,人生就是如此。

在这个浑浑噩噩的尘世间,我们奔波忙碌着,常常会遗失了自己,常常迷失了方向。

假如,可以忘记所有的诱惑,爱情就会天长地久,二个人就能陪伴一生并白头到老。

午夜听曲,一曲《嘀嗒》还在“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滴答”着,时间也在“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地“滴答”着,窗外的雨更是“滴滴答答”、“滴滴答答”地笼罩着天地,冲刷着浑浊的物欲横流。

我反来复去地听着这首哀怨的歌曲,完全沉浸在一片“滴答滴答”声中,所有的心情都随着歌声滴在时间的水里流逝了。

“滴答滴答”、“滴滴答答”的旋律节奏地组合成了一曲天籁之音,演绎着浪漫,诠释着温情。

让我的精神陶醉了,也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遥想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塞,悠悠的岁月里,漫卷的黄沙又何曾歇息过?

莫让年华付水流,三千青丝白发忧。

昨夜已过去,新的一天又来到,新的一年也已经开始了。

篇8:午夜遐思作文

在这个万家灯火都已沉睡的夜晚,我的心却在虚无缥缈中辗转。夜,很冷,风儿温柔地在耳畔诉说着一个凄美的故事,毫不吝惜地夺去我两滴眼泪。深蓝色的天空镶嵌着宝石般的星星,她们跳跃着,闪烁着。梦,一个粉色浪漫的梦,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把我丢到了回忆的`故里。一切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抓住的,只是一些冗杂的碎片,风飞飘逝。

微弱的烛光散发着柔弱的光芒,映衬着黑夜的孤独,心中的一些伤感也陪着这个夜一起沉寂。散落在墙角的尘埃,独自寂寞地蜷缩,哀叹。窗外的树被风吹得簌簌的响,就像一曲忧怨的二胡映月,飘荡在阴沉的天际之间。

篇9:清明遐思作文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听屈大夫低沉地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不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容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又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一代民族魂魄逝去而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与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苍凉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灵魂。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缅怀与祈祷。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血丹心的文天祥——八百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国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情怀。

篇10:清明遐思作文

雨滴打着地面,像要把它打出坑来,风呼呼地刮着,我顿时觉得心中一阵寒冷,不禁瑟瑟发抖。雨中传来凄凉的笛声,大家似乎断了魂,想哭却哭不出来,只是非常漠然。即使哭了,泪水也与雨水混为一体。正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墓地里传来低声哭泣,人们可能触景生情,呜咽起来,为逝去的亲人而痛哭。顿时,只觉得萧瑟哀伤。

雨停了,人们拿出了扫墓的工具,默默地扫着。霎时,整个世界寂静无声,乌鸦停在枝头上,也忘记了呱呱乱叫,只是用它的眼睛注视着每一个扫墓的人,不时用尖尖的喙梳理一下身上的羽毛。

一抔黄土内外相隔,似乎伸手可及处,却阴阳永绝,生死两分,它这么近,却又那么远,远过苍山碧水,远过天涯海角,远过世界任何可以丈量的两点。

面对永远不到头的追寻之路,面对亲人灰飞烟灭的岁月,我们只能叹息、哭泣。没有人能掌握生死,只能让活着更有意义。

篇11:中秋遐思作文

中秋是个和家人团圆的节日。但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也许就能体会到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从古至今,月亮都是思念、温柔与恬静的象征。李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苏东坡的“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呐,多少诗人看着月亮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这月又寄托着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之情!月啊,你可知,你是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寄托?你是归心似箭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知音?

今年中秋,爸爸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够回家与我们团聚。虽然我很清楚,爸爸是为了我们才在外奔波,但心里还是抑制不住思念。“唉——”,想到这儿,又是一声长叹!爸爸,你知道吗?我好想你!我不禁吟诵起了苏轼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月亮总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也有亏损残缺的时候,自古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之事。爸爸虽然暂时不在我们身边,但他也肯定在思念着我们!

仰望夜空,月亮悬在深蓝的天穹,那么大,那么圆。在月的周围,偶有丝缕白云轻轻飘着,犹如嫦娥飘逸的秀发……爸爸,你是否也遥望着那轮圆月,思念着我们?

我啃着美味的月饼,凝望着皎洁的月亮,看着它独自悬在夜空,似乎有些冷清,却又如此圣洁。如水的深夜,独倚窗棂,在清凉如水的月光中,闭合双眸,静静遐想……

篇12:落叶遐思作文

这几棵樟树在校园里为我们天天风雨无阻地站岗。而且,一到秋冬它们纷纷落下很多的树叶。每当我经过这几棵树的时候,心里会想: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每次做早操的时候,头上的树叶便会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一阵轻柔的风吹过,可能对我们来说是凉爽、舒服的,而对落叶,这是临死之前的交响曲。再看落下来的叶子,颜色各异,五彩缤纷,有的是红色的,就像对国家壮士未酬的烈士;有的半绿半黄,可能是在马上成年的时候,遭遇了一场可怕的病痛,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想到这儿,我不禁悲哀地叹了口气。

更令我痛心的情景出现了:那叶片,有时是双片落下来的,就好似儿子落水里了,做母亲的必须得去救它。只不过,这是在空中发生的一瞬间;有时是一片落下来的,应该是它没有了亲人,想自寻死路,迫不得已落了下去。我觉得,现在我更值得庆幸:我幸福地生活在这世上!

不过,我觉得这些叶子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汲取根茎给予的养分,在大树的护佑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这是幸福的!春天,他们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夏天,他们团结抵抗炎炎烈日;秋天,他们竭尽全力抵御气候突如其来的变化;冬天,他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离开了熟悉的树枝,掉落在地上化作一团春泥,为大树的成长提供养分……

正当我在思考的时候,一片五彩缤纷的叶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片叶子有三种颜色:黄、绿、红。我觉得这片叶子跟我一样,从前被人家瞧不起,但是,当我比人家多做几套试卷,多看几本书,渐渐的就把其他人超越了过去,大家也对我产生了敬意。我也曾主持过一些大型晚会、活动,一开始我没有自信,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后来,经过了长时间的不断付出,努力练习,才博得老师的认可,所以,我敢肯定,这片叶子也经历了许多“过不去”的坎,翻越了许多“越不过”的山,最终才修炼成了这般如太阳光芒的金黄色!

“是金子,总会发光!”外婆常在耳边叨叨的俗语,再回到了我的耳旁。

上一篇:晴川阁讲解词下一篇:把握青春的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