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2024-05-25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共9篇)

篇1: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启动。预想报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常会对公务员考试各方面的信息有着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具体社会在职人员包括哪些人员?

根据招考对象的不同,公务员录用考试分为社会在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应届生录用考试两种。社会在职人员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类: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在职人员;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派遣过,即使未落实工作单位或户口仍保留在原就读学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也可归属于社会在职人员范畴。考生们若还有其他公务员方面的疑问,可点击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特制作公务员考试解惑百科全书,为广大考生进行全方面的解惑关于公务员考试存在的各种问题。

“数量关系”包含两个子模块,“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每部分的题目都包含多种类型。“数字推理”中,考生特别应该注意当中的“多级等差数列”和“运算递推数列”,这是出现最多的类型。解题方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多级等差数列”是比较简单的类型,当然也是我们做题的“第一思维”,即这种题型我们要首先想到,同时也要坚决拿下。“数学运算”是整个“数量关系”部分变化最多的部分,也是让大家最头疼的部分。“数学运算”里面包括了十几个类型的题目。其中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其独特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要求复习时要有耐心,并把每种题型作为一个模块,记住相应的解法、公式以及技巧。争取做到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判定其属于的类型和模块,以及对应的公式甚至结果。

第一,做数学运算题时,首先要区分考题的类型一一目前主要是两种,即算式题和应用题(又叫做文字表达题);其次要充分运用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特别是心算方法来进行算式题的运算;再次,要调动诸如加、减、乘、除、二元一次或二次方程、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等初等数学知识储备,审知考题中的各种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迅速判知这样的逻辑关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数学关系,比如代数方程关系,然后运用相应的解题技能,特别是心算技能迅速进行推算,可以在得到很精确具体的运算结果后再审读四个选项,也可以在大致知道试题结果的时候来审读四个选项。由此,一般都能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而找到正确的答案。这里总的要求是必须运用数学运算知识、原理和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既快又准地选出答案。尤其要注意一点,要尽可能的避免笔算。笔算虽可以准确地找出答案,但耗时太多。心算在数学运算题型中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建议考生将历年国考真题中的常考类型进行归类,选择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备考复习,本教材特别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解读。每一篇章都例举最经典的真题作为解题方法的延伸。

第二,做数字推理题时,要提醒自己关于奇数、偶数、自然数、质数、小数、分数等数字概念以及数列类型知识的记忆,并保持大脑的活跃和灵动。比如数列题,力争做到一浏览题干就能够断定这道测验题是什么类型的数列.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数列规律,进而迅速进行并完成对数列的逻辑关系的具体推知与判断--主要要搞清楚当前这个测验题到底是经过加、减、乘、除还是通过平方、开方、立方、幂等基本运算形成盼常用数列类型;然后迅速扫描四个选项,并根据已知的数差准确推定题干括号中的数字,进而准确地捕捉住其中一个适合的选项。当然,具体的各题型的特点与解题技巧需要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积累,使自己对每一种题型都有一定的敏感性,尽可能的达到看题辨题型,并迅速的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技巧进行准确地解答。

第三,由于数量关系题一般都是要经过计算和推断才能准确地作出选择和答题的,所以计算与推断的质量与速度如何,在此过程中就显得特别重要,而且如果要做好考试,那么一般是跳不过这一基本过程的。不过,面对一时反应不过来的试题,则可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在顺序上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考题,等逐渐熟悉或适应过来之后再回头去解。以便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自己会做试题的解答上。有些考生喜欢钻死角,在一道暂时毫无头绪的题目上越陷越深,把不出脚来。在这类考试中,切忌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总之,要准确理解和分析考题,正确把握考题中的逻辑关系,准确判知不同数字之间具有什么样的数列关系,切忌被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注意兼顾数量关系题中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情况,同时发挥和运用出自己的数学知识和做题技巧。只要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能够做到多积累,多发现,多培养,那么在正式的考试中就可以做到,不慌不乱,沉着应战,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甚至于超水平发挥。

备考的话资料可以看下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篇2: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其末一位的两倍,与剩下的数之差,或其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7的倍数,则这个数就为7的倍数。奇数位与偶数做差,为11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1的倍数,或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1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1的倍数。

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3的倍数,则这个数为13的倍数。末两位能被4和2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和25整除。末三位能被8和12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8和125整除。有N颗相同的糖,每天至少吃一颗,可以有2N-1种吃法。因式分解公式

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完全立方公式: a3±3a2b+3ab2±b3=(a±b)3 两位尾数法

指利用计算过程当中,每个数的末两位来进行运算,求得的最后两位,过程和结果当中如果是负数,可以反复加100补成0-100之间的数。裂项相加法则 和=(分子11—)×

小=分母种最小的数,大=分母中最大的数

差小大乘方公式

底数留个位,指数末两位除以4(余数为0看做4)尾数为1、5、6的尾数乘方不变。循环数核心公式

例题:198198198=198*1001001 200720072007=2007*1001 三位数页码

页码=数字 +36 3同余问题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

1、余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则取1 60n+1

2、同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则取7 60n+7

3、差同: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则取-3 60n-3 周期问题

一串数以T为周期,且A=N„a那么A项等同于第a项 N等差数列(如几层木头,相连的奇偶数等)

和=(首项末项)项数=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1

公差级差公式:第N项-第M项=(N-M)×公差 调和平均数

2ab ab十字交叉法

例题重量分别为A与B的溶液,其浓度分别为a与b,混合后浓度为r

Arb bar浓度相关问题

溶液=溶质+溶剂

浓度=溶质÷溶液

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浓度 多次混合问题核心公式

1、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中先倒出M0克盐水,再倒入M0克清水 Cn=C0×(MM0M)n

(C0 为原浓度,Cn为新浓度,n为共几次)

2、设盐水瓶中盐水的质量为M,每次操作中先倒入M0克清水,再倒出M0克盐水 Cn=C0×(M)n(C0 为原浓度,Cn为新浓度,n为共几次)

MM0行程问题

距离=速度×时间

火车过桥洞时间=(火车长度+桥洞长度)÷火车速度 相对速度

1、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击时间

2、环形运动问题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反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时间间隔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同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时间间隔

3、队伍行进问题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头到队尾所需时间 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从队尾到队头所需时间

4、流水行船、风中飞行问题

顺流时间=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1、等距平均速度问题核心公式 往返平均速度=2u1u2

u1u22、沿途数车问题核心公式 沿途时间间隔=2t1t2tt

车速=人速=21 t1t2t2t13、漂流瓶问题核心公式 漂流所需时间=2t逆t顺

t逆t顺

4、两次相遇核心公式 单岸型

S=3s1s

2两岸型

S=3S1-S2

S表示两岸的距离 25、电梯运动问题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所需时间

几何基本公式

圆周长C圆=2πr 圆面积 S圆=πr

2S三角=

11ah S梯=(a+b)h N边形内角和=(N-2)×180° 22几何特性:若一个几何图形其尺度为原来的M倍则

面积M2倍

体积M3倍

平面图形周长一定,越接近圆,面积越大平面图形面积一定,越接近圆,周长越小 立体图形,表面积一定,越接近球体积越大 立体图形,体积一定,越接近球体,表面积越小 两集合标准核心公式

满足条件Ⅰ的个数+满足条件Ⅱ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三集合标准核心公式

均如何=甲+乙+丙-(甲和乙)-(甲和丙)-(乙和丙)+都如何 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

在三集合的题型中,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B、C,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元素总量为W,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为Y,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Z,则

W=X+Y+Z

A+B+C=X×1+Y×2+Z×3 排列组合

取其一

①加法原理:分类用加法(要么„要么)排列与顺序有关

②乘法原理:分步用乘法(首先„然后)组合与顺序无关

3排列

A8=8×7×6 4组合 C10=10987

4321错位排列:有几个信封,且每个信封都不能装自己的信

D1=0 D2=1 D3=2 D4=9 D5=44 D6=265 传球问题核心公式

(M1)N M个人传N次球即

X=则X最接近的整数为传给“非自己的某人”的方法,与X第二接近的M正整数便是传给自己的方法数 比赛问题:N为人数

淘汰赛

①仅需决出冠亚军

比赛场次=N-1

②需要决出1、2、3、4名

比赛场次=N 循环赛

①单循环(任意两个打一场)比赛场次=C2N

②双循环(任意两个打两场)比赛场次=A2N 概率问题

1、单独条件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总的情况数

2、某条件成立概率=1-不成立的概率

3、总体条件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4、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积

5、条件概率=“A成立”是B成立的概率=A、B同时成立的概率 植树问题

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

3、单边楼间植树公式: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裂增计数

如果一个量每个周期后变为原来的A倍,那么,N个周期后就是原来的AN倍 例:10分钟分裂一次(1个分裂为2个),经过90分钟,可有1分裂为几个 周期数为90÷10=9

公式=29 =512 剪绳问题

一根绳子连续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 方阵问题

21、N 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N人

2、M排N列的实心方阵人数为M×N

3、N排N列的方阵,最外层有4N-4人

4、在方阵或者长方阵中相邻两圈人数,外圈比内圈多8人

5、空心正M边形阵中,若每边有N个人,则共有MN-M个人

26、方阵中:方阵人数=(最外层人数÷4+1)

过河问题

M个人过河,船上能载N个人,1人划船故需

M1次,最后一次不用回来 N1牛吃草问题

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出现M头牛吃W亩草时,牛数用MW代入,此时代表单位面积上牛的数量,如果计算为负数说明存量不增加而消之 时钟问题

钟面上每两格之间相差30° T=T0+1 11T为追及时间和时针要“达到条件要求”的真实时间,T0为静态时间,即假设时针不动,分针和时针“达到条件要求”的时间 经济利润相关问题

利润率=利润÷成本=(售价-成本)÷成本=售价÷成本-1 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售价÷(1+利润率)两位数乘法:

篇3: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一、列方程法

方程法是把待求的量设为未知量, 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 求出未知量, 进而解决问题。方程法也是年龄问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1今年王先生的年龄是他父亲年龄的一半, 他父亲的年龄又是他儿子的15倍, 两年后他们三人的年龄之和是100岁, 那么王先生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

A.40岁B.30岁C.50岁D.20岁

例2小王和小李两人的年龄和为44岁, 当小王年龄是小李现在年龄的2/3时, 小李的年龄恰好是小王现在的年龄, 那么小王和小李相差几岁? ()

A.2岁B.3岁C.4岁D.6岁

二、利用和差倍关系

例3哥哥5年后的年龄和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 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几岁? ()

A.10岁B.12岁C.15岁D.18岁

答案选C。

例4[2]父亲今年44岁, 儿子今年16岁, 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8倍时, 父子的年龄和是多少? ()

A.36岁B.54岁C.99岁D.162岁

解析:抓住年龄差不变的核心, 利用差倍关系求解。

三、代入排除法

当遇到多人之间年龄变化或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时, 可使用代入排除法, 进行直接求解。当然, 有些较简单的问题, 采用代入法也可以教快得以求解。

例5[1] (2000年) 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 6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

A.60岁, 6岁B.50岁, 5岁

C.40岁, 4岁D.30岁, 3岁

例6[2]姐姐今年13岁, 弟弟今年9岁, 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 姐姐多少岁?

A.34B.22C.36D.43

解析:A选项姐姐34岁, 此时弟弟应为34-13+9=30岁, 姐弟俩岁数和是64岁, 排除。B选项姐姐22岁, 此时弟弟应为22-13+9=18岁, 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类似可以排除C、D。故答案选B。

数量关系作为公务员考试一个重要部分, 考查知识点较为集中, 有进行专题集中练习的需要。在短时间内熟悉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方法, 可提高该部分的得分率。公务员考试之路, 充满艰难坎坷, 相信经过系统、有深度的专项训练, 广大考生一定可以通过考试,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摘要:年龄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考的题目。主要研究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年龄变化和关系情况, 其核心是年龄差不变, 但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而随着年龄时间的推移, 两人的年龄都增加相等的量。年龄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列方程法、利用和差倍关系及代入排除法等。本文仅从解题方法上对年龄问题进行梳理。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年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永新.数量关系必考专项题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72-74.

[2]华图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53-161.

篇4: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何为青蛙跳井?青蛙又是如何跳井的?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很懵,我们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与我们公考行测考试中的一类题型有关。在数量关系中,经常有这样一类题型:工程问题中出现正负工作效率交替的合作问题。这类题型非常类似于青蛙跳井的过程,因此我们称之为青蛙跳井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类题目,我们先了解一下标准的青蛙跳井模型,再通过标准模型掌握青蛙是如何跳井的。

一、标准青蛙跳井问题

1、模型:现有一口高1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于井底,青蛙每次跳的高度为5米,由于井壁比较光滑,青蛙每跳5米下滑3米,这只青蛙几次能跳出此井?(1)分析青蛙跳井问题:我们明显发现,青蛙在运动过程中一直是上跳下滑,具有周期性、循环性,在每一个周期之中,青蛙都会先向上跳跃5米,再向下滑动3米,所以在完整的一个循环周期内,青蛙实际向上跳跃运动了2米。

(2)我们可以想到,青蛙在跳出井口的一瞬间一定是在向上运动的过程,而不是先跳出到空中再回落到井口。所以我们要首先将向上运动过程的5米距离预留出来,此处5米就称作预留量。

(3)剩余的预留高度五米需要几个周期才能达到呢?我们可以用5÷2=2.5个周期达到,向上取整为3个周期。

(4)在3个周期之后,这只青蛙到达了6米的高度。再跳一次,就可以跳出井口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青蛙跳井问题有两个关键特征:

2、关键特征:(1)周期性;(2)周期内工作效率有正有负。

经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练习一道变形题目来加以巩固。

例: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又滑下半米,问小赵几次才能爬上单杠?(1)一周期中,小赵先先向上1米,再下滑0.5米。所以一个完整的周期小赵会向上运动0.5米。

(2)小赵上单杠一定是在向上运动过程,所以预留峰值一米长度。(3)剩余三米,需要留个完整周期达到。(4)最后一米再爬一次,故共七次到达单杠。

二、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结合----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

这类工程问题当中,由于存在了负效率,就类似于先向上爬又下滑的青蛙跳井问题。我们用一道经典模型题目来进行了解:

一水池有甲和乙两根进水管,丙一根排水管。空池时,单开甲水管,5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单开乙水管,6小时可将水池注满水;满池水时单开丙管,4小时可排空水池。如果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要将水池注满水需要多少小时?(1)此题目所求为乘除关系,且对应量未知,可以先设特殊值从而简化运算。一般可以将工作总量设为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设为60。则我们可以得出甲管的效率为12,乙效率10,丙效率-15。那么完整的一个周期是由甲乙先注入水,丙再排水,效率和为7。效率峰值达到22。

(2)注满池水,一定是在甲乙两管做正效率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先预留出22。剩余38需要注入。

(3)38的水量需要6个完整的循环才能达到。(4)六个循环后,共注入水量42。还剩18需要注入。(5)18需要甲注入一小时,乙注入0.6小时。(6)共计19.6小时。

篇5: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在江西大学生村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目一直是大家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一部分题目变化形式非常多,并且往往是几个知识点的杂糅、混合,如果题干信息没有理顺,解决起来还是颇费一番周折。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数量关系考察的就是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运算,如果对数字的特性非常敏感的话,很多题目还是有秒杀的技巧的。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感受不一样的数量关系。

第一:整除

整除是考试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秒杀技巧,当题目中出现了如下题干特征:1.数字特征:比例、分数、百分数;2.文字特征:每、平均、倍数、整除,出现这样的关键词的时候,我们就先考虑整除特性。数字特性很多时候是考察3的整除特性,部分是7和9,以及11和13等等,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些基本的被这些数整除的数的特点,这样在考场才能够迅速秒杀。

1、某调查队的男女队员比例为3:2,分为甲乙丙三个小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为10:8:7,甲组中男女比例为3:1,乙组中男女比例为5:3,则丙组中男女比例为多少? A.4:9 B.5:9 C.4:7 D.5:7 【答案】B。中公解析:先观察这道题的特点,题目中都是比例,既然有比例,就会存在整除关系。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为10:8:7,那么无论怎么变,则丙的人数一定是7的倍数,所以丙中男女最简比的和一定是7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直接秒B。

2、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坐20人,还剩下2名员工;如果减少一辆汽车,员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辆汽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名员工? A.244 B.242 C.220 D.224 【答案】B。中公解析:根据第一个条件可知,员工总数除以20余数为2,故总人数减掉2,肯定能被20整除,选项中只有242这个数满足这一特征,直接选B

3、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

A.140万元 B.112万元 C.98万元 D.144元

【答案】D。中公解析:观察这道题目,很明显题干中都是倍数信息,我们就考虑整除特性。问甲的销售额,从这句话“甲和乙的销售额是丙销售额的5倍”,我们知道甲加乙肯定能被5整除,乙是56,根据5的整除特性,能被5整除,末位数字一定是5或0,56只有和D相加,末位数字才是0,直接选D。

第二:奇偶性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0也是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我们需要知道运算中奇偶性,方便我们做题。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性质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换句话就是两个数加减法中,相同为偶,不同为奇。

性质2: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换言之,乘法中-乘数有偶则为偶,乘数无偶则为奇。

推论: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和两数之差的奇偶性一样。

例: 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相差多少? A.33 B.39 C.17 D.16 【答案】D。中公解析:不做和做错是一样的分数,可以看为一样的。而做对跟他们和的得分为偶数,那么他们的差也一定是偶数,直接选D 数量关系的秒杀技巧还是很多的,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平时做题时细心总结,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

文章来源中公江西公务员考试网:http://jx.offcn.com/

篇6:行测数量关系题型总结

【例1】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将B、C、D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可以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可以灌满。

如果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 )分钟可以灌满。

A.25 B.20 C.15 D.10

解析:选择D。

此题出题人考的是考生整体把握的能力,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而现在加入D管,帮助A、B、C三个水管放水,因此时间一定低于12分钟,因此此题选D。

二、题干信息与选项成比例或倍数关系:想倍数,想整除。

【例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

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

A.10米/秒 B.15米/秒 C.25米/秒 D.30米/秒

解析:选择A。

此题问的是两车的速度相差,因此,做题时找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而B、C比值正好是5:3,推断分别为客货车速度,而两车速度相差为10米/秒。

【例3】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

A.48 B.42

C.36 D.30

解析:选择A。

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A、B选项刚刚为8:7,推断它们分别为足球与篮球的数量,而且只有48是8的倍数。

因此选A。

三、确实没时间要放弃,根据奇偶性选与众不同的选项。

【例4】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解析:选择D。

数学运算如果确实没有时间完成,可根据奇偶性选择与众不同的,此题只有D是奇数,因此大胆推断选择D,此种方法正确率可达到60%以上。

当然,此题可利用鸡免同笼、方程、盈亏思想等方法来解,算出答案确实选D。

四、题干信息与选项存在加和关系。

【例5】 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人继续干完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解析:选择D。

此题注意到题目中工作3天之后,因此,当我们在算出剩下的工作天数时,很多考生会在考试的高强度,高紧张的情况下而选择错误选项,因此出题人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陷阱。

注意选项中的16+3=19,因此,大胆推断19为正确选项。

五、时钟问题巧应对

【例7】现在时间为4点13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成什么角度?

A.30度 B.45度 C.90度 D.120度

解析:选择C。

时钟问题如果题干或选项的时间分母为11,提醒考生思考时针与分钟角度差;时间的分母出现13,提醒时针与分钟的角度和。

此题如果在考试时最直接的方法,是带上一块手表直接拨或画图,观察后不难发现角度为45度,当然如果有的题目角度相差不是很大,建议广大考生带上一块手表和量角器,便可解决。

六、选一个出现频率出现最高的

【例8】一个最简真分数m/7,化成小数后,如果从小数点后第一位起连续若干位的数字之和等于2011,求m的值。

A.2或6 B.3或5 C.1或4 D.4或6

解析:选择D。

此题中,4、6分别出现了两次,大胆推断4、6为正确选项,因为如果此题的3或5为正确先项,只需要计算出3或5的任意一个便可选择,出题人为了增加计算难度,便给出了相关干扰选项。

此题要计算,必须先算出m/7是关于0.142857的循环,一个循环节的加和为27,2011除以27商73,余13,说明73个循环之后,剩下的两位或三位数的加和为13,而4/7,6/7满足题意。

七、根据常识判断,代入排除

【例9】传说,古代有个守财奴,临死前留下13颗宝石。

嘱咐三个女儿:大女儿可得1/2,二女儿可得1/3,三女儿可得1/4。

老人咽气后,三个女儿无论如何也难按遗嘱分配,只好请教舅父。

舅父知道了原委后说:“你们父亲的遗嘱不能违背,但也不能将这么珍贵的物品用来陪葬,这事就由我来想办法吧!”果然,舅舅很快就将宝石分好,姐妹三人都如数拿走了应分得的.宝石,你知道舅舅是怎么分配的么?

A.6颗,3颗,4颗 B.7颗,2颗,4颗

C.6颗,5颗,4颗 D.6颗,4颗,3颗

解析:选择D。

此题最大的难点在于题干比较长,考生在一分钟之内把题读下来 也就差不多了,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读数学运算时,直接读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部分的相关内容。

此题,因为大女儿可得1/2,二女儿可得1/3,三女儿可得1/4,三个女儿因排名前后而一个比一个多,而C项总和不等于13。

因此选择D。

八、数字敏感解不定方程

【例10】甲组同学每人分28个核桃,乙组同学每人分30个核桃,丙组同学每人分31个核桃,三组同学共有核桃总数365个。

问:三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

A.11 B.12 C.13 D.14

解析:选择B。

此题如果根据题意,列出不定方程,28X+30Y+31Z=365,再通过整除、代入、尾数等方法,解出答案选择B。

但是如果广大考生对数字敏感,此题可变为:平月每月28天,小月每月30天,大月每月31天,一年365天,问一年共有多少个月?如果出题人这样问,那所有人相信都能很快解出答案。

九、极限特值的运用

【例11】一条船顺水而下用时t1,逆流而上用时t2,则当水速增大时,t1+t2如何变化?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选择A。

提醒广大考生朋友,在行测的考试中,像C、D这样的选项,在90%以上的题目中都是不会选择。

此题我们可使用特值求解,而最好的特值便是极限,假设某天的水流速度无限大,以至于船永远都回不去了,而之前是一个有限大的时间,之后是一个无限大的时间,因此时间变大。

十、数量关系之最后一招,认难度

【例12】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

解析:选择A。

此题作为2005年的国考题目,就难度而言,出题人根本就不想让考生作出答案来,这个时候就看我们敢不敢去选择。

出题人在给广大考生关上一扇门(题目难)的同时,而又开了一扇窗,因为按照正常人的思路,不会做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代入法,而最先代入的就是A,这样便可为我们考生节约一定时间。

通过总结归纳,不难发现行测数量部分:最难的题答案常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常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

但是这样的正确率一般情况在60%左右。

★ 侦探推理故事:数字刺青

★ 行测:资料分析题

★ 行测常识题蒙题技巧总结

★ 在电脑上提高英语行测的速度的方法

★ 英语数字表示方法

★ 国考行测文学常识积累

★ 《推理》说课稿

★ 推理测试题

★ 大三综测个人总结

篇7: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

[行测数量关系之数学运算题] 1.某批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经历了多次价格变化。甲从农户手中收购后,加价40% 转给乙;后来,乙因为货物积压太多担心变质,便削价5%倒手给批发商丙;丙又加价20% 批发给零售店;零售店加价20%销售。问农户手中价值100 元的该种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多少元?(结果四舍五入)()A.175 B.183 C.192 D.201 2.一本书,小静第一天读了12.5%,第二天读了37.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2页,这本书共多少页?()A.98 B.108 C.118 D.128 3.募捐晚会售出500元、400元、300元的门票共2600张,门票收入99万元整,400元与500元的门票张数相等。400元的门票售出多少张?()A.850 B.800 C.750 D.700 4.甲、乙两人进行五子棋比赛,必须要经过A、B、C三场比赛的角逐,甲对乙每局获胜的概率为60%,乙对甲每局获胜的概率为40%,则甲胜出的可能性为

()。

A.小于15% B.介于15%一40%内 C.介于40%一60%内 D.大于60% 5.一艘轮船在离港口20海里处船底破损,每分钟进水1.4吨,这艘轮船进水70吨后就会沉没。问:这艘轮船要在沉没前返回港口,它的时速至少要达到多少海里?()A.0.4海里 B.20海里 C.24海里 D.35海里

6.往一个空的正方体鱼缸里装水,装完第一次水后,水面的高度为5厘米,之后每次的装水量都是上一次的两倍。当装完第四次水后,水面距离鱼缸顶部还有15厘米,则该鱼缸的高度是()厘米。

A.50 B.75 C.90 D.105 7.某城市出租费实行分段计费,10公里内3元,超出10公里部分每公里在3元基础上以1元每公里的幅度递增,不足公里时以整公里计算。甲乙两人分别付费75元和102元,则乙比甲多乘()公里。

A.2 B.4 C.6 D.8 8.李明从图书馆借来一批图书,他先给了甲5本和剩下的1/5,然后给了乙4本和剩下的1/4,又给了丙3本和剩下的1/3,又给了丁2本和剩下的1/2,最后自己还剩2本。李明共借了()本书。

A.30 B.40 C.50 D.60 9.某单位举办围棋联赛,所有选手的排名都没有出现并列名次。小周发现除自己以外,其他所有人排名数字之和正好是70。问小周排名第几?()A.7 B.8 C.9 D.10 10.一对夫妇把一年纯收入的25%用于吃,13.5%则用于娱乐,20%交房租,8%用于汽车开支,其余的存起来,存款与用于娱乐的钱的比率为()。

A.19∶27 B.6∶5 C.67∶27 D.19∶9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已知,所求钱数为100×(1+40%)×(1-5%)×(1+20%)×(1+20%)=100×1.4×0.95×1.2×1.2=7×(2×9.5)×1.44=133+133×0.4+133×0.04=133+53.2+5.32≈192,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设书的总页数为a,由题意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2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书总页数的25%,37.5%-12.5%=25%,因此a×25%=32,a=128(页),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D 解析1:假定400元门票有x张,300元门票有y张,则根据题意可得:(400+500)x+300y=990000,2x+y=2600,联立解得x=700,y=1200,故选择D选项。

解析2:由“400元与500元的门票张数相等”可知,可以用与两门票总张数相等数量的450元门票代替两种门票,此时450元门票张数恰为400元门票张数的2倍,即原问题变为有450元、300元的门票共2600张,门票收入99万元整,假设2600张都是450元,收入为:450×2600=1170000元=117万元;假设2600张都是300元,则收入为:300×2600=780000元=78万元,此时可用十字交叉法,450元门票数与300元门票数之比为:(99-78):(117-99)=21:18=7:6,因此400元门票数为:2600×7/(7+6)÷2=700张,故选择D选项。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甲胜出的可能情况有两种:甲胜两场和甲胜三场。甲胜两场的概率为×0.6×0.6×0.4=43.2%;甲胜三场的概率为0.6×0.6×0.6=21.6%。故甲胜出的概率为43.2%+21.6%=64.8%。答案为D。

5.【答案】C 解析:船在沉没之前到达海口,每分钟需要行驶 20÷(70÷1.4)=20×1.4÷70=0.4海里,则每小时速度为0.4×60=24海里/小时,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因为水缸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每次加水会因为水面高度不同而水的体积不同,第一次的水面高度为5cm,根据题意可知第二次的水面高度为10cm,第三次的水面高度为20cm,第四次的水面高度为40cm,距离顶部还有15cm,所以鱼缸的高度是90cm。

7.【答案】A 解析:超过10公里的部分计费数构成等差数列,甲乙超出10公里部分各收费72元和99元。设甲乙两人超过10公里后分别乘坐x公里和y公里,则

解得x=9,y=11。因此乙比甲多乘2公里,答案为A。8.【答案】A 解析:逆向考虑,李明最后还剩2本,则给丁之前有2×2+2=6本,给丙之前

有6÷2/3+3=12本,给乙之前有12÷3/4+4=20本,给甲之前有20÷4/5+5=30本,故正确答案为A。

篇8:行测每日一练:数量关系

1.植树节时,某班学生要栽一批树苗。若每个人分配k棵树苗,则剩下23棵;若每个学生分配8棵树苗,则还差6棵。那么学生共有多少人( )

A.29B.30C.31D.32

2.今年秋天,兔村收获了65棵大白菜,现在要将这些大白菜分到兔村的7个家庭。假设灰兔家分得的大白菜比其他家都多,问灰兔家分得的大白菜至少有多少棵( )

A.10 B.11C.12D.13

3.原来将一批水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由于价格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会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来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 )

A.80% B.62.5%C.50.5% D.25%

4.某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实行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周一限行的车辆的尾号为1、6,周二限行的尾号为2、7,其他以此类推。小王发现今年7月有5天需要限行,而他的车牌号码的尾号恰好能整除限行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已知小王不是周一限行,问7月31号是星期几( )

A.二B.三C.四D.五

5.某研究室有12人,其中7人会英语,7人会德语,6人会法语,4人既会英语又会德语,3人既会英语又会法语,2人既会德语又会法语,1人英语、德语、法语三种语言都会。会且只会两种语言的有多少人( )

A.8 B.4 C.5 D.6

答案解析:

1.【解析】A.假定有n个学生,根据题意可得:nk+23=8n-6.解得n(8-k)=29.由于29是质数,所以n与8-k中一个是29,一个是1.因为8-k≤8,所以n=29.

2.【解析】B.采用代入法。若灰兔家分得10棵,则其他6个家庭共分得55棵,平均每个家庭可分得棵,可知必有某个或某些家庭分得的大白菜大于或等于10颗,不符合题意。若灰兔家分得11棵,则其他5个家庭共分得54棵,满足要求。

3.【解析】B.要求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百分之几,则需要求出第二次是按照百分之几的利润定价的。设第二次降价是按照x%的利润定价的,则可得38%×40%+x%×(1-40%)=30.2%,解得x=25.则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1+25%)÷(1+100%)=62.5%.

4.【解析】B.由“小王发现今年7月有5天需要限行”,且每个星期只限行一天,可知小王该月的第一个限行日和最后一个限行日相差28天,因此第一个限行日只可能是1号、2号或3号。又由于“他的车牌号码的尾号恰好能整除限行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日期”,则1号和29号、2号和30号这两种组合均符合。已知小王不是周一限行,排除1号和29号这个组合。2号、30号的公约数是2,则小王的车牌号码的尾号为2,因此7月30号为星期二,7月31号为星期三。

5.【解析】D.将会英语的人记为集合A,会德语的人记为集合B,会法语的人记为集合C,根据题意画出文氏图求解。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会且只会两种语言的人,因此所求人数为A∩B+B∩C+C∩A-3A∩B∩C=4+3+2-3×1=6(人),D项正确。

习题二:

1.书架的某一层上有136本书,且是按照“3本小说、4本教材、5本工具书、7本科技书、3本小说、4本教材……”的顺序循环从左至右排列的。问该层最右边的一本是什么书?

A.小说 B.教材 C.工具书 D.科技书

A.109 B.100 C.120 D.160

3.从含盐16%的40千克盐水中蒸去部分水分,制成含盐20%的盐水,则应蒸去水:

A.8千克 B.9千克 C.10千克 D.11千克

4.甲地到乙地,步行比骑车速度慢75%,骑车比公交慢50%,如果一个人坐公交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步行到甲地,共用1个半小时。问: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多长时间?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5.两个三口之家在列车上相对的两排3人座位上就座,如果孩子必须靠窗或靠过道就座,而每个家庭都必须坐在同一排,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就座方式?

A.16 B.32 C.48 D.64

答案解析:

1.【答案】A。解析:一个完整的循环是“3本小说+4本教材+5本工具书+7本科技书”共19本书。136÷19=7……3,所以有7个完整的循环还多三本,正好多三本小说,最后一本为小说。

3.【答案】A。解析:原有盐水含盐40×16%=6.4千克,若变为20%的盐水,则盐水的总质量应为6.4÷20%=32千克,则需蒸发40-32=8千克水。

4.【答案】B。解析:设骑车的速度为x公里/小时,则步行速度为0.25x公里/小时,公车的速度为2x公里/小时。设甲乙两地距离为L公里,则 + =1.5,得到 = 小时=20分钟,则骑车从甲地到乙地需20分钟。

5.【答案】B。解析:两个家庭的相对位置有两种情况,确定相对位置之后,每个家庭有4种坐法,则就座方式共有2×4×4=32种。

习题三:

1.2,8,32,( ),512

A.64

B.128

C.216

D.256

2.1,7,( ),31,49,71。

A.9

B.11

C.17

D.19

3.343,453,563,( )

A.673

B.683

C.773

D.783

4.12,23,34,45,56,( )

A.66

B.67

C.68

D.69

5.1,11,21,31,( )

A.41

B.39

C.49

D.51

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

原题干为等比数列。

2、8、32、(128)、512,公比为4。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C

解析: 此题为二级等差数列的题目。首先对原数列做差,得到公差为4的二级等差数列:6,(10),(14),18,22,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答案: A

解析:

原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110,故未知项为563+110=637。

所以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B

解析:

原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11,则未知项为56+11=67,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A

解析:

篇9: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题

61.老王两年前投资的一套艺术品市价上涨了50%,为尽快出手,老王将该艺术品按市价的八折出售,扣除成交价5%的交易费用后,发现与买进时相比赚了7万元。问老王买进该艺术品花了多少万元? A.42 B.50 C.84 D.100 答案:B 【魁冠公考解析】: 经济利润问题.1.5*0.8*0.95X-X=7 X=50(可用弃九法省略计算过程:(6*8*5-1)X=7

5X=7

X=1.4 弃九数5,选B.)

62.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A.6 B.5 C.4 D.3 答案:B 【魁冠公考解析】: 浓度问题+最值问题.浓度问题,老周跟大家说过,一般“根据溶质相等列方程.”

设最少加X次,则:(100+14X)*0.25=10+7X X=30/7=4…2 四次还不够,至少要5次

63.某连锁企业在10个城市共有100家专卖店,每个城市的专卖店数量都不同。如果专卖店数量排名第5多的城市有12家专卖店,那么卖店数量排名最后的城市,最多有几家专卖店?

A.2 B.3

C.4 D.5 答案:C 【魁冠公考解析】: 最值问题.要让排名在最后的城市最多,则要让其它尽量少,那么要这样分布: 1 2 16 15 14 13 12 X+4 X+3

X+2

X+1

X

12+13+14+15+16 + X+(X+1)+(X+2)+(X+3)+(X+4)= 100 70+5X+10=100 X=4

64.30个人围坐在一起轮流表演节目,他们按顺序从1到3依次不重复地报数,数到3的人出来表演节目,并且表演过的人不再参加报数,那么在仅剩一个人没有表演过节目的时候,共报数多少人次?

A.77 B.57 C.117 D.87 答案:D 【魁冠公考解析】: 从1-3每报一轮将减少1人,剩1人时,减少了29人.也就是说报了29轮,每一轮3次,总共报了29*3=87人次.注意这里是”人次”,每个人报的次数累加是总人次.65.般运工负重徒步上楼,刚开始保持匀速,用了30秒爬了两层楼(中间不休息);之后每多爬一层多花5秒,多休息10秒,那么他爬到七楼一共用了多少秒?

A.220 B.240 C.180 D.200 答案:D 【魁冠公考解析】: 爬了两层时间30秒,那么爬一层的时间是30/2=15秒,现在是在第三层.注意哦,这里有对题目的”言语理解”,要准确把握题干含义,否则会出错的.三

楼层 30

爬楼时间

休息时间 30

= 200 总时间

选D.这里注意,到了第七层就不要休息了,B选项240是陷阱选项.66.某单位原有45名职工,从下级单位调入5名党员职工后,该单位的党 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如果该单位又有2名职工入党,那么该单位现在的 党 员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为多少?

A.40% B.50% C.60% D.70% 答案:B 【魁冠公考解析】:变型的浓度问题.记得老周叮嘱”根据溶质相等列方程” 设原来党员占的比重为X,则: 45X+5=50(X+6%)X=0.4 则原来有党员45*0.4=18人.现在党员占的比重为(18+5+2)/(45+5)=50% 注意,后面是本单位内部的人入党,总人数不要再加了.67.一个立方体随意翻动,每次翻动朝上一面的颜色与翻动前都不同,那么这个立方体的颜色至少有几种

A.3 B.4 C.5 D.6 答案:A 最值问题+几何计数问题

让三个相对面分别为三种颜色.要任意翻动立方体后,与上面的颜色不同,那么不能让上面的颜色与相邻面的颜色相同.那么让这个颜色出现在相对面就可以避免.让三个相对面分别三种颜色就可以满足题意.68.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劳动,有80%的职工报名参加。其中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50%。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 A.20% B.30% C.40% D.50% 答案:C 【魁冠公考解析】:容斥原理

题干中没有具体数据,只有比例和百分比,可用赋值法.看图一目了然:

设两天活动都参加的人数为1,则只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为2,参加周日活动的总人数为1+2=3,那么参加周六的人数有3*2=6.参加周六周日的总人数为:6+3-1=8.只参加周六的人数为6-1=5.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8/0.8 – 8 = 2, 所以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占只报 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之比为2/5=40%.69.某单位某用1~12日安排甲、乙、丙三人值夜班,每人值班4天。三个各自值班日期数字之和相等。已知甲头两天值夜班,乙9、10日值夜班,问丙在自己第一天与最后一天值夜班之间,最多有几天不用值夜班?

A.0 B.2 C.4 D.6 答案:A 【魁冠公考解析】:星期日期+逻辑推理问题

日期和1+2+3+….12=(12+1)/2*12=78,78/3=26, 每人日期之和为26.甲另外两天日期和是26-1-2=23 余下两天只能为11和12.甲值班的四天为1,2,11,12 乙另外两天日期和为26-9-10=7 余下两天只能为3和4.乙值班的四天为3,4,9,10 所以丙是5,6,7,8值班,答案选A

70.8位大学生打算合资创业,在筹资阶段,有2名同学决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学每人需要再多筹资1万元;等到去注册时,又有2名同学因找到合适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学每人又得再多筹资几万元?

A.1 B.2 C.3 D.4 答案:B 【魁冠公考解析】: 经济利润问题.设原来每人准备筹资X万元, 则: 8X=6(X+1)

X=3

总筹资3*8=24万 实际筹资3+1=4万 设第二次有人退出时每人要筹资Y万元,则:(8-2-2)Y=24 Y=6

6-4=2万

71.一次会议某单位邀请了10名专家。该单位预定了10个房间,其中一层5间。二层5间。已知邀请专家中4人要求住二层、3人要求住一层。其余多人住任一层均可。那么要满足他们的住宿要求且每人1间。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案?

A.75

B.450

C.7200 D.43200 答案:D 【魁冠公考解析】: 排列组合问题

A5,4*A5,3*A3,3=120*60*6=120*360=43200 估计判断结果大于360*100=36000选D 分步用乘法,先把要求住二层的4个人安排后,然后把要求住一层的3人安排后,最后余3人,再给他们安排好即可.72.某羽毛球赛共有23支队伍报名参赛、赛事安排23支队伍抽签两两争夺下一轮的出线权,没有抽到对手的队伍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那么,本次羽毛球赛最后共会遇到多少次轮空的情况? A.1 B.2 C.3 D.4 答案:B 【魁冠公考解析】:比赛问题.第一次23/2=11..1

有一人轮空,轮空的人进入下一轮,下一轮人数11+1=12 第二次12/2=6

6个胜者再进入下一轮 第三次 6/2=3

3个胜者进入下一轮

第四次 3/2=1..1

1个胜者和1个上一轮轮空者进下轮.第五次 2/2=1

得出冠军.由此可知第一次和第四次有2轮轮空.(奇数个人,不能配成对,即轮空.)

7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A和B两个项目,已知甲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3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7天;乙队单独完成A项目需11天,单独完成B项目需9天。如果两队合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两个项目,则最后一天两队需要共同工作多少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 A.1/12天

B.1/9天 C.1/7天

D.1/6天 答案:D 【魁冠公考解析】:工程问题+统筹问题

时间:

A

B

7乙

1A工程乙做用时较少,B工程甲做用时较少.显然乙适合做A工程,甲适合做B工程.甲做完B工程需要7天,然后和乙一起做A工程

设A工程总量是13*11=143,则甲乙做A工程的效率分别是11和13,(143-7*13)/(11+13)=52/24=2又1/6 做二天后,还需要1/6天.74.两同学需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的重了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 A.1.5元 B.2.5元 C.3.5元

D.4.5元 答案:A 【魁冠公考解析】: 经济利润+分段计算问题.列方程求解,设10公斤以上价格是X元,乙行李的重量是Y公斤,则: 60+X(Y-10)=78 60+X(1.5Y-10)=109.5 二式减一式得 0.5XY=31.5

XY=63

60+X(Y-10)=78

-> XY-10X=18

把XY=63代入, 得X=4.5

6-4.5=1.5 75.小王、小李、小张和小周4人共为某希望小学捐赠了25个书包,按照数量多少的顺序分别为小王、小李、小张、小周。已知小王捐赠的书包数量是小李和小张捐赠书包的数量之和;小李捐赠的书包数量是小张和小周捐赠的书包数量之和。问小王捐赠了多少书包? A.9 B.10 C.11 D.12

答案:C 【魁冠公考解析】: 不定方程问题.设王李张周四人书包数分别为ABCD,则 A=B+C B=C+D A+B+C+D=25 把一二式代入到第三式,得(C+D)+C+C+D+C+D=25

上一篇:《我们身边的垃圾》口语交际教案下一篇:红木家具选择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