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生小学2018秋教研计划

2024-04-14

和潘生小学2018秋教研计划(共2篇)

篇1:和潘生小学2018秋教研计划

和潘生小学2018-2019第一学期 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强教学研究,狠抓常规落实,细化习惯培养,进一步做好课改教材的梳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

一、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效益。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严格实施《小学生常规教学管理规程》,结合我校和班级实际情况,每位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其计划实施。

2、依靠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三至五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上,以远程教育资源为主,同年级同学科备一课。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最大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3、组织阶段性教学质量测评和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执行月考制度,单元过关制度等。

4、搞好教师教案的观摩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的业务能力;搞好学生作业的评比,提高教师课后反思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每周至少一篇真情实感教教学故事或反思,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把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开发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安排课程,争取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尽最大可能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本学期仍然坚持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各学科继续利用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学生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有记录、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讲故事、歌咏比赛、书法比赛文艺节目形式活动,给学生锻炼和展示才能的机会与舞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深化校本研修,营造书香校园。

1、完善教研组织和教研机制。严格要求各教研组按照学校教研计划认真实施,保证教研效果,使教师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共享,在共享中发展。

2、抓好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要求教师把教育理论学习做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信息动态及教育教学形势分析,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教师科研兴校意识。本学期计划每隔周进行一次教师集体学习,其它不定期学习;要求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致少一万字以上。

3、增强教师网络研修意识,要求有潜力教师撰写论文,把有关教学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写下来。要求教师学习网上先进经验和方法,本学期教师网上听课致少五节以上。

4、开展听、评、说课等即时教研,搞好课例研讨,开展主题研讨。经常组织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做到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有分析。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都要发言,都能够把新课程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5、搞好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学习。组织好优秀教案、课件、优秀课、优秀论文的评选工作,要让优秀教师切实起到帮带的领头作用。

6、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沟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同其它兄弟学校共同研讨,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使每位教师都有向兄弟学校学习的机会,本学期继续争取与手拉手学校多联系,勤沟通,请进来学习,走出去锻炼。

月活动计划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调整学科教研组人员。

2、组织教师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进行质量分析,扬长补短,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

3、组织教师学习本学期教材和教师用书,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4、组织本校语文教师苦练基本功,迎接乡级语文基本功大赛。

十月份:

1、组织语文、数学观摩课。

2、确立研讨课题,举行课例研讨。

3、研究制定毕业班教学复习计划。

4、开展学生进行诵读、书法等比赛活动。十一月份:

1、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组织学生素质教育相关比赛活动。

3、期中教学质量测试。

4、校内评选优秀教师,参加乡级教师素养大赛。十二月份:

1、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汇报会。

2、教师教案评比。一月份

1、期末复习研讨。

2、迎接县统一质量检测考试。

篇2:和潘生小学2018秋教研计划

2018-2019学年 第一学期

林 婷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建立“自主高效课堂”为目标,立足教学工作实际,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新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主渠道,以解决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引领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研成果,力争为我校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常规管理更精细; 2.校本教研更有效; 3.教学质量更稳定; 4.综合评价更科学; 5.师生素质更全面。

三、工作要点

(一)、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1、全面贯彻省颁课程计划,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各种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并做好相关记录,对没有落实工作或工作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查。

2、校长、教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

3、建立健全教学常规制度,做到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教学常规落实到位。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落实好“三精”、“四点”,即备课精,讲课精,批改作业精;难点,重点,知识点(落实),能力点(发展),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法、备练习设计与辅导。

4、加强作业批改及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采用短语加等级的形式。要求作业内容精当管用有效,批改及时,做到类批、点批、面批,学生间的互批相结合,教师要及时总结,及时点评,以指导整体教学。在作业批改反馈的基础上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外辅导工作,坚持个别辅导与指导自学为主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差异性辅导,教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使学生掌握举一反

三、灵活转换的学习方法。

5、继续开展社团活动:音乐社、文学社、棋艺社、电子绘画社、英语社,跆拳道社,另增加街舞社团。有助于学生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不断成长。培养学生个性、特,促进学科知识互补,实现以活动促教学的目的。

(二)、夯实举措,促进质量提升

加强教学全过程监控工作,提高教师质量意识,实行单元过关及学段过关,由学校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各年级、各学科的单元、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一览表。特别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同时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本学期学校抓好薄弱班建设,进行跟踪、了解,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促进共同提高。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沐浴书海”读书活动为抓手,继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

为营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将读书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将教师读书与校本研修结合起来,鼓励教师自读、摘抄、交流、撰写教育随笔。读书活动中要求老师做到:①、一学期读一本名著、摘抄一本读书笔记。②、撰写一篇优秀教学反思和教学教育论文【45岁以上老师二选一】(文章定期上交学校)。③、同时在开展教师反思活动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应做到每年五个一:上一节优质课,撰写一篇教学设计,撰写一个案例分析(或片段案例分析),记一个教育故事或教育随笔,一篇再教设计,其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育故事或教育随笔、再教设计都应与公开课相对应,及时上交学校。④、掌握希沃白板的使用方法,能制作白板课件。

2、学习培训

结合中心小学开展的活动,加强学校老师的学习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培训自学教育理论相结合,做好教育随笔,并组织学习、交流和评选。集中培训主要由教导处整体负责,利用学校骨干教师外出培训的资源,要求外出培训的老师回来要做讲座,给学校老师做二级培训。

(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1、常规教研

常规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为主,(周三)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要求50岁以下的每位中、青教师都要上一节教研课。执教师要结合本校教研课题提前一周独自备课,然后把自己备课中的困惑在星期一晚上拿出与同组的教师研讨解决,组长做好周一的集体备课记录。这项教研活动每次都按一人执教,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课后执教师交流预设和教后的体验,其他人积极参与评课,使同伴互助真正落到实处。

2、课题研究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教学“创新古诗教学,推动小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培育”课题为主题,结合县、中心小学的教研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项工作主要由教导处负责,与老师们一起学习方案及有关理论,然后组织老师们交流、探讨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总结。并组织教师们开展研究试验工作,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组织校本教研活动,使小课题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导航者,成为培训、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阵地。

3、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上一篇:谈浅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下一篇:耳畔的声音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