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2024-04-29

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共9篇)

篇1: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读《反腐倡廉教育读本(2011)》心得体会

根据党校2011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方案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反腐倡廉教育读本(2011)》。通过学习既加深了对相关政策、制度、规定的了解,又看到一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全心全意作奉献的光辉事迹,还从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对廉政相关制度、规定常怀敬畏心,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国家廉政相关制度、规定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要加强学习,知道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廉政制度,廉洁从政,真正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

二、廉洁自律,诱惑要常怀明白心。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诱惑向权力献媚,目的就是想俘虏权力。《读本》中的案例以及各个违法者的结局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经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不能头脑清醒,保持一颗“明白心”,就会为物欲所惑,为名利所困,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大厦千间,夜眠七尺;珍馐百味,无非三餐”。广大党员领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防止私欲

膨胀。还要清楚认识到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地行使权力,则群众喜,事业兴,己光荣;错误地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冷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做到“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物欲所惑,成为一个堂堂正正,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

三、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做起。作风体现于细节,倡导树立好作风就要从细节抓起。如现在的“说情风”,有一部分人在生活事务中如果遇到了麻烦事一时脱不了干系时,大都会“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地拉“关系”找人说情,以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让说情得逞,势必扭曲法律法规,丧失法律尊严,导致执法不公,腐蚀干部。损害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因此,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洁身自好,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要去。在思想作风上过得硬,才能经得起任何考验,不给别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机,永远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我将继续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抵制腐败、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1年9月8日

篇2: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从古至今,反腐倡廉问题始终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何要反腐倡廉,如何将反腐倡廉落实到实处而不是只是用来当会议的标语或是宣传的手段是一个值得让人思考的问题。于是,我阅读了《反腐倡廉沉思录》这本关于执政党清正廉洁的记录,对新时期反腐倡廉思想、基础理论、方针政策、基本经验以及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一个更为系统、全面、清晰的认识,让我懂得廉政是一个发展目标,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从政行为。书中关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的论述尤其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诚如作者所言,教育从本质上讲是要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产生感化作用,主要功能是教化。在党内,主要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在社会,主要是加强全体公民的廉洁文化教育。当一种不良欲望出现时,外部的约束力量和内心的自控力量同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需要来自外部的各种灌输,是要引导、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心态变化,节制欲望。这实际上是带有预防性质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使领导干部从内心减少、消除种种邪念,即所谓的贪欲。因此,作为一种反腐策略,从立意上讲,教育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是发挥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和改革的推动力的重要前提。《反腐倡廉沉思录》强调,新时期的党风廉政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掩卷沉思,感触良多。深入研究新时期党员干部思想行为的新变化,认真分析党风廉政教育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途径,不断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力和有效性,全面建树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是当前党风廉政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启示之一:创新理念,激发党员干部现实思想的能动点

我认为,从本质上讲,党风廉政教育是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要防止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教育产生“接受疲劳”,就要改变原来由施教者单纯灌输的传统模式,着力激发党员干部内在的向善、向上、求知、求新的主观能动性,让党员干部从内心对党风廉政教育产生渴望和要求,从而真正有效增强反腐倡廉教育吸引力,提升说服力。让党员干部主动“找”。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勤廉精神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意识,通过讨论、交流、演讲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先进典型身上,从身边干部身上,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去发现、去总结勤廉精神在哪里。“找”既要找到优点,也要找到不足和差距;既要找到表象内容,更要找到根本的和实质的东西。让党员干部仔细“品”。勤廉精神是什么,它的重大意义在哪里,从中感悟什么。通过观看专题片、组织读书活动、开展心得评展等活动,让党员干部认真解读、潜心思索、仔细品味,真正搞清楚勤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弘扬勤廉精神为什么、实践勤廉精神关键是什么。9月上旬市委举行的新提拔领导干部“学党史、强党性、话勤廉、促发展”专题教育电视访谈,就让受教育者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廉政教育的内涵。让党员干部用心“触”。要通过开展“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和“十佳廉内助”等勤廉典型的表彰和新闻宣传行动,激发党员干部创业争先激情。通过把勤廉典型请进单位作报告,把新提拔领导干部请到张家港精神展示馆、拉到监狱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在现场气氛的感染下,思想和灵魂更容易受到震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启示之二:丰富内容,找准党员干部现实思想的关注点

反腐倡廉教育的说服力在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决于党员干部现实思想关注度的高低和教育渗透力的强弱。在确定党风廉政教育内容时,要注重把准时代脉搏,摸清党员干部思想状况,了解党员在想什么、关注什么、困惑什么,然后抓住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编入廉政教材、搬上讲台,融入到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要实行分级施教,根据党员干部的职责要求,将施教对象划分为县处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四个层次组织施教,突出各级一把手这一重点。在领导干部中,重点围绕如何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双重监督,加强廉洁从政、执政为民的教育;在中层干部中重点开展围绕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岗位,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的教育;在一般干部中,重点围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展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要围绕人权、事权、财权、物权以及党员干部的工作性质、岗位特点,将施教对象划分为执纪执法人员、窗口服务人员、单位内勤人员等几个板块组织实施,扫除廉政教育的盲区和死角,形成廉政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时段的全覆盖。要严格分类施教。对调整的干部必谈廉政教育,对涉信涉访、有违纪倾向和苗头的干部必谈警示教育,春节、中秋等重要时期必谈提醒教育,对年终考核、廉政测评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谈诫勉教育。真正做到有什么问题就指明什么问题。

启示之三:拓展手段,把握党员干部现实思想的兴奋点

兴奋点是产生兴趣的心理基础。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紧紧叩击党员干部思想的兴奋点,才能使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教育产生源源不断的兴趣,教育也才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针对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走过场、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要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相结合增强吸引力。宏观教育重点要学习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条例、行政规章及领导重要讲话等。微观教育要结合行业特点、部门特点、岗位特点、层次特点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要把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找准最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点,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现实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增强感染力。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中,要积极发掘、弘扬历代清官廉吏有益思想,从清官廉吏故事,到朗朗上口的廉文、格言警句,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传统廉政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吸取精华,融入到当前的廉政教育之中,从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三是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增强感召力。在加强正面典型宣传、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运用反面典型搞好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以案说法,使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不犯或少犯错误。

启示之四:整合资源,抢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制高点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反腐倡廉沉思录》告诉我们,廉政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过程。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想犯错误的人没有机会犯错误;而一个好的文化,可以让有机会犯错误的人不愿意犯错误。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廉洁政治,促使公职人员在廉政道德实践中强化自律、服务社会,并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好转。廉政文化理念被真正信仰才有功效,被普遍践行才有意义,被转化提升为制度才能长存。作为一名从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协调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抢占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制高点,为营造良好廉政文化环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篇3:读新著《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体会

裘教授的这部著作共包括十三章, 分别剖析和研究了会计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质、会计理论体系与概念框架、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部控制、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账、会计报告、资本及资本保全、会计研究方法等财务会计基础理论问题, 是一套根源于概念框架、符合新准则规范、能满足初学者需要的全新组合。

具体而言,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这部著作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这部著作体现了会计的国际趋同。该著作密切关注IASC和FASB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并与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新规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尤其在1999年IASC改组, 并于2001年成立IASB后, IASB与FASB的相互关系转暖, 并于2002年10月签订Norwalk协议书, 提出了趋同规划, 在企业合并、收入确认等项目共同合作;随后双方成立联合议事日程委员会 (Joint Agenda Committee) , 协调议论同一议题的日程表, 每年集会两次。双方鉴于概念框架 (CF) 在制订、理解准则的长期重要作用, FASB与IASB协商决定在改进各自现有的框架 (CF) 的基础上, 联合致力于制定一份完整的、内在一致的双方趋同概念框架, 以取代各自目前的框架 (CF) 。裘教授认为这将为原则导向、内在一致、国际趋同概念框架的会计准则的制订提供坚实的基础。2008年5月, 双方联合发布了《改进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财务报告目标与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 (征求意见稿) 的阶段成果, 闪耀着财务会计理论发展的光明前途。《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这部著作对财务会计问题的研究始终把握会计的国际发展脉搏, 视野开阔、高瞻远瞩。例如, 财务报告目标两大学派及其融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标准和计量属性、会计准则具体项目的国际比较研究, 其内容独特、观点新颖。

第二, 这部著作每一章内容的论述都显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 并最终落实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问题之中。例如, 在论述我国企业会计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中, 有力地驳斥了我国经济论坛上曾流传的一种观点: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政府与企业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 企业无须向政府提供会计信息。裘教授明确指出为了保持社会主义方向, 为了公平和效率,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监督管理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 应该属于首位的、重要的、涉及公众利益的信息, 企业财务报告应该满足政府的需要。又如, 裘教授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现代企业资本保全, 也就是要求保值增值, 并论述了资本保全理论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介绍实证会计理论时, 裘教授强调搞实证研究也要走自己的路, 选取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需要的课题, 不能跟在别人后面, 重复已经研究的课题, 而且必须与我国当前的规范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这部著作的内容集约不繁、言简意赅、少而精炼。全书仅用约20万字, 但基本涵盖了财务会计的所有基础理论问题, 内容全面, 论述深入。裘教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探讨现代会计的实质。得出的结论:在观念上综合地反映并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会计 (或簿记) , 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 并运用信息概念和信息观点, 雄辩有力地论证了会计系统的系统运动就是信息流程, 并进一步推出属于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的现代会计, 也可以视为第一生产力。在会计记账一章仅用万余字就完整地介绍了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 条理清晰, 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第四, 这部著作体现了当前财务会计的热点问题。在论及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时, 裘教授揭示了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实质:美元资产证券化、资本化的过度膨胀, 即美国虚拟经济过度膨胀, 导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失调。并提醒人们:没有实体经济基础和过度杠杆化的衍生市场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进一步, 在列报时, 裘教授认为由于金融资产 (或金融负债) 属高风险项目, 为了有利于警示和监管, 宜把“金融资产”集中专项列于资产负债表的前端, 其下为“非金融资产”, 它可再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而且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根据2009年G20伦敦峰会的倡议, 提出简化的建议, 将金融资产的四分类改为两类;负债方同样首先列报“金融负债”, 下为“非金融负债”, 非金融负债再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鉴于在防风险、反欺诈, 提高效率、增长效果的重要作用, 裘教授对自2009年7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范围内开始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了评介, 最后还告诫人们, 一项制度和规范不能填补谦虚谨慎的缺失, 更不能代替道德品质的思想教育。此外, 还对当前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问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篇4:读《诗艺》的体会

关键词:现实价值;内容核心;市场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16-02

以文学理论的标准,纵观《诗艺》,主要谈了三点:贴近自然、尊重受众、合乎情理。

罗马人奢靡的生活习性影响到了文风,罗马文学变得花哨、怪异,这与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原则和价值取向是不符的。《诗艺》这样写道,“画家和诗人一向有大胆创造的权利。不错,我知道,我们诗人要求有这种权利,同时也给予别人这种权利。但是不能因此就允许把野性和驯服的结合起来,把蟒蛇和飞鸟,羊羔和猛虎结合起来”。这种现象表明罗马文学抛弃了希腊文学的沉稳、厚重,转而追求一些表面化的、看似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这显然是文学的倒退。作为罗马文化事业的负责人之一,贺拉斯自然有责任和义务对此进行纠正。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管得太宽,严重限制了文学创造。实则不然。创新的关键是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稳步的发展,盲目求新求异会扰乱现有的文学秩序。

贺拉斯对于帝国统治的中坚力量——罗马上层贵族,指出了他们审美品位要高雅。《诗艺》有这样的句子,“我认为,把山林中的法乌尼搬上舞台时必须注意不可把他们写成是出生在三岔路口,或者简直像是出生在城市之中,或写得像纨绔少年不时咏唱着款软的诗歌,或满口淫词秽语聒噪不休。这些虽然引起买烤豆子,烤栗子吃的人的赞许,确使骑士们、长者们、贵人们、富人们反感。”。这些话表明看来是对戏剧诗人的告诫,实际上是对罗马贵族的旁敲侧击。武能屈人,文能服人。罗马贵族拥有强大的暴力机关,建立了严密的法律体系,但依靠镇压维系的统治,社会矛盾难以调和。罗马人相对于蛮族最大的优势不是军队,而是文化。然而,罗马在文学方面建树不多,要想维持优势,读圣贤书是一条现成的道路。

罗马自命为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又是众多希腊化国家的领导者。强调文化的同一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对于维护政权和保持社会稳定是必要的。说到阿喀琉斯,我们会想到他的勇武;说到奥德修斯,我们会想到他的智谋;说到阿佛洛狄忒,我们会想到她的美丽。这些都是希腊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文化的内核是不需要创新的,这样的创新带来的文化不确定性是难以承受的。通读《诗艺》,可以发现贺拉斯对于文化稳定的维护,他所表述的核心概念就是如何让文学回归正轨。

此外,《诗艺》中针对戏剧创作、演出问题做了详尽到精确的论述,实际上这是贺拉斯提出的标准化,标准化又是市场化的前提。戏剧自希腊以来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大体分为悲剧和喜剧。悲剧的题材是严肃崇高的,其主角大多为诸神和英雄,演员主要由贵族担当。相比而言,喜剧的地位较低,主要由奴隶和外国人进行演出。除了演员,构成完整演出的还有歌队。戏剧演出产生的费用主要由贵族承担,这些费用有相当一部分用在了歌队上。这就有了业余演员和职业歌队的区分,尽管他们都属于演员。罗马此时的文化产业已经萌芽,贺拉斯的著作也被当作产品出售,如《诗艺》提到,“这样的作品才能使索修斯兄弟赚钱”,索修斯就是当时的著名书商。市场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贺拉斯重视顾客需求,“请你倾听一下我和跟我在一起的观众要求的是什么”——《诗艺》。罗马的观众和希腊的观众相比有了两个变化:人更多;素质参差不齐,“观众中夹杂着一些没有教养的人,一些刚刚劳动完毕的肮脏的庄稼汉,和城里人和贵族们夹杂在一起——他们又懂得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观众还不似今日拥挤,那是聚集的人群确是屈指可数的,而且他们都是清醒、纯洁、有廉耻的人”——《诗艺》。创新是一种欲望,肯定有罗马人希望看到有别于以往的诗歌和戲剧。但是罗马的现实不允许,大量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滞后的教育使罗马本就不高的人口平均素质降低,戏剧的创作和演出必须参照观众接受度的平均线。超过平均线不行,低于平均线更不行,“本来是肃穆的竖琴有了歌声的陪伴;过分热衷于雄辩,使语言变得怪诞,而雄辩的语言又充满了‘智慧’和‘有用之物’,并能‘昭示未来’,简直和阿波罗神庙里的神签一样令人费解”;“我认为,把山林中的法乌尼搬上舞台时必须注意不可把他们写成是出生在三岔路口,或者简直像是出生在城市之中,或写得像纨绔少年不时咏唱着款软的诗歌,或满口淫词秽语聒噪不休。这些虽然引起买烤豆子,烤栗子吃的人的赞许,却使骑士们、长者们、贵人们、富人们反感”——《诗艺》。重视市场固然没错,迎合市场甚至向市场献媚就不值得提倡。罗马的戏剧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众多学者所指责的缺乏创新,而是没底线的修改。贺拉斯由此提出了创作和演出的标准,这对于规范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是有好处的。除了创作者,演员和观众,构成市场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演出场地。希腊剧场依山而建,是开放式建筑;罗马剧场由于建筑学的发展,建筑选址已经由山区转移到城市。公元前33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能建造圆形剧场。圆形剧场的建造标志着戏剧演出开始由室外转移到市内,有开放转向封闭,由政府补贴转向有偿服务。罗马剧场底层的券洞都是出入口,券洞有编号,便于观众找到自己的席位。这些都标志罗马时代的演出运作和现在并无大异。“最好分五幕, 不多也不少。不要随便把神请下来,除非遇到难解难分的关头非请神来解救不可。也不要企图让第四个演员说话”——《诗艺》。对于这段话的解读如果以文学理论判断确实有“创作方法的类型化”的嫌疑,不过,结合剧场情况就可以看出其合理性。罗马剧场由于几乎不再像希腊一样举行公民大会,因而规模普遍小于希腊剧场,剧场的功能也更加纯粹。在一个小型剧场中,要达到最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演出应当精细化。原先过于宏大的神的题材就不如英雄题材或是平民题材有表现力。演员的表演应当是细致入微的,大段的演说并不能讨好,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被突出。五幕是一个数量标准,少了不尽兴,多了显得冗长,这跟现代的演出或电影一般时长90到120分钟是一个道理,为的是能在一个观众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内充分展示故事的精华。这些是贺拉斯朴素的市场化意识的体现。

作者简介:

篇5: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中央纪委宣教室编写的《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一书,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所关心的10个热点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语言生动、文风亲切、数据权威,可读性、指导性强,是形势政策宣传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教材。我通过学习,感触很深。

一、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水平建设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意义

反腐倡廉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水平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能强化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绩观、权力观,又能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其防腐拒变的能力。镇政府是执政水平的直接载体,能否善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行政,是执政能力的直接表现。只有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道德观,正确高效地运用权力,执政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们的队伍建设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还存在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队伍建设要求的方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筑牢人民群众基础;只有深化反腐倡廉,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保

证政令畅通,才能为提高执政水平,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

二、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

应该自信的说,全国八千万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违纪违法案件发案率居高不下。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804人,与2009年相比,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同比增长三成。二是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仍比较突出,涉案金额巨大。从《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中得知,2005年8月至2010年11月,仅商业贿赂案涉案金额就达208.6亿元。三是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腐败分子违纪违法行为越来越具有隐蔽性。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各级党委(党组)、政府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党风廉政方面,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反腐倡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薄、执行纪律不严;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得还不够有力。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感,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三、坚持改革创新,对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思考

(一)注重教育预防,筑牢防腐的思想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做到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努力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干部教育必备课程,在各级领导和执法队员中广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法制纪律观念。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做到 “四结合”:思想教育与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正面示范教育与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廉政教育与勤政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上求实,在活动载体上求新,在教育效果上求深,做到了示范教育有典型,警示教育有深度,主题教育经常化,保证教育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

(二)围绕中心履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纪检监察机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反腐倡廉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工作,推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强力推进治庸问责,实现袪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努力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转变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对上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实现政通事畅。充分履职,主动跟进,强力监督,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三是加强对干部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重点检查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的情况。

(三)保持高压态势,严惩各类违纪行为。在《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书中,我们看到王益、黄瑶等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给国家造成了极为重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直属分局虽然是基层执法部门,但千丈之堤,溃之于蝼蚁穴。要从“小”抓起,从“小”管起,防微杜渐,把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寓于严格监管之中, 警钟常鸣,早打招呼;工作失误,帮助纠正;作为不力,严肃追究。牢牢树立“勿以贿小而为之,勿以廉小而不为”的信念。要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措施,加大案件线索排查力度和信访举报查核力度,查办了一批违纪案件,对涉案的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在查办案件的同时,要注重对典型案例的剖析研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充分发挥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和惩戒作用。

(四)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小平同志说,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把制度建设作为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要想从根本上根治腐败,必须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依制度办事、靠规章管人、按程序履职的工作格局。要坚持从规范内部治理运行各环节、各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

制度,做到凡涉及全局工作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党委会、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个人说了算,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廉政档案等制度,切实抓好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申报登记工作,前移监督关口,促进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依法履职;制定领导干部问责规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失职、渎职和违纪违法等责任追究制度;坚持“三公”审批公示制度,按季度将接待用餐明细在分局公示栏上公示,并上报市局监察室,落实公车治理制度,按照省、市纪委关于治理领导干部私驾公车的通知精神,就领导干部不准私驾公车作了明确规定,对确因工作需要驾驶公车的,严格报批程序、备案手续及治理制度,制发了因公出境的有关规定,把制止公款出境旅游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减少了一般性出境考察、访问活动。

(五)润物细无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如果说制度是让想腐败的人腐败不了,那么,廉政文化就是让有机会腐败的人不愿意腐败。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之举,也是建设和谐城管的必然要求。

反腐倡廉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反腐倡廉任务艰巨,道路漫长。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

篇6:反腐倡廉读一本好书有感

刚刚过去的2014年,无疑是中国反腐力度最大的一年。无论是大老虎还是小苍蝇,落马的人数惊人。面对有些地方出现的“塌方式腐败”,中央有一个查一个,不惜让当地领导班子大换血的做法,也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具体体现。中央绝不姑息的态度,凸显出了反腐没有禁区的决心和意志。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官员因为腐败而落马呢?读罢《反腐倡廉教育读本》,我更深刻的体会到那些原本优秀的领导干部之所以沦为阶下囚,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注意小节。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

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我们的官员要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腐败的危害性有多大呢?

腐败不但危害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危害家庭幸福。因为腐败导致的各种生活方式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幸福;腐败使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犯罪盛行,官民关系、官官关系紧张,安全感丧失;腐败还损害党和国家形象,使国家财富遭到巨大破坏和浪费,使民族正气丧失。腐败还让道德是非观念沦丧。

如何抵制腐败呢?

首先要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与他发生腐败行为的几率成反比。因此强化廉政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之“不想腐败”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其次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着重抓好各项防腐制度的落实。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只能是一种摆设。力争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防腐制度体系。要针对部队容易发生腐败行为的各个领域。强化对各级单位的监督检查。看各种制度是否真正得到落实,切实发挥制度的功效,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要坚持依法治国,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法律是腐败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惩治手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才能有力的扼制腐败行为。

第四要建立健全各级监督体系,加大监督惩处力度。赋予各级纪检机构相对独立地位,授予纪检工作人员足够的权力,确保他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避免或少受各方的干扰。而且重视群众监督,也是反腐斗争的一件有力武器。还要消除思想顾虑,坚决查处腐败案件,树立反腐工作的威信,对腐败分子产生震慑。

篇7:读《反腐倡廉教育读本》2007

根据***审监字[2013]3号《关于印发<*****局构建“三位一体”廉洁文化体系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和2013年构建“三位一体”廉洁文化体系工作指引,结合实际,我局今年,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教育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阅读了《反腐倡廉教育读本》等教育书籍,使我认识到廉政建设是当前及以后需要重点抓的要务之一。从而深刻感受到了在当今社会进行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对自身的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章守纪,权利运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具体心得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地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地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地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二、在工作中,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地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了,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地警示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地考验.由于各方面因素地影响,使少数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这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注目的一个焦点,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铲除腐败的根源.通过网络课堂,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的党纪法规明显增强,廉洁自律

意识明显提高,使廉政工作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三、通过学习,我更深切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时刻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快快乐乐生活.而顺应形式的发展,强化保廉意识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作为****的负责人,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我有责任带领领导班子,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时时刻刻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时刻做到慎始慎终、慎独自处。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经常约束自己,不为世俗所扰,不为物欲所动。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在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这个问题上责任都是一样的,都需要管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事,要有廉政的敏感性,明确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经营重点,明确所属范围内的廉政重点工作。对我局范围内切实负起勤政、廉政责任,抓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保证在业务范围内不出现任何差错。

篇8: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于丹教授结合自身丰厚的古典文化素养, 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以独特的视角, 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来给大众解读朴素的《论语》。看了该书后, 不再觉得《论语》高不可及, 先贤们说的话, 穿越历史沧桑, 传到今天, 仍然可以让我们后人受益匪浅。

该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您能告诉我一个字, 使我终身实践, 并且永久受益吗?’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如果有这么一个字, 那大概就是‘恕’字。拓展开说, ‘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 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 你也应该尽量宽容。”读到这里, 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我的一片好意, 别人却不领情呢?为什么同事对我的误会, 我一直耿耿于怀呢?为什么我的尽职尽责, 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肯定呢……为什么?为什么?原来是我放大了伤痛, 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 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 何乐而不为呢?说真的, 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 就够用一辈子了!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面对的是天真、可爱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在宽恕与理解中, 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在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 使他们在错误中能够认识自我, 改正缺点, 学会做人。课堂上当某个学生开小差、不爱学习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大声地呵斥, 或者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让他站起来, 因为学生也有自尊心, 他们同样需要呵护。这时, 我们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温馨的提示把他再次带入课堂。一个宽容大度的教师, 学生会更加喜欢。

回头想想, 我们每个人在工作、生活中, 常常会面对一些小小的过失, 但这时一个淡淡的微笑, 一句轻轻的谦语, 就能带来包涵、谅解。在人的一生中, 也常常会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 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 这时不要苛求任何人, 要以律人之心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

篇9:读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关键词】名著阅读;尝试;反思

一、背景

福建省07年考纲明确规定把中外十二部经典名著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分值为20分。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省内外语文界引起巨大的反响。从《考纲》引导中学生及全社会崇尚阅读,把我们的社会朝一个阅读型社会的方向引导,这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有着重大意义。这一考查方向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2006年全国两会朱永新代表提出要设立全国性的阅读节,引导全民阅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同时“百家讲坛”在全国热播,再次掀起了“三国热”和“《论语》热”。这些都为开展中学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阅读,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二、尝试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去适应,顺水推舟,去营造一个读名著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去读去讲去写。2007年初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开展了“读文学名著,讲人物故事,写心得体会”的活动。从“四大名著”中规定《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两部为每人必读,每人每学期选一本作为课外必读名著,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名著人物故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用周记的形式让学生写读名著的心得体会。每月利用作文讲评课开展一次名著阅读心得体会交流活动,并利用期中期末自行命题的时机,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各选取10个人物,让学生从中选取一个人物,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以此来巩固阅读成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

三、反思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读、讲、写相结合的活动,使阅读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感想。

(一)激发兴趣,因势利导。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了解学生整体的阅读状况,笔者先发了一份课外阅读调查表,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你平时读了哪些课外书?请写出书刊名。2.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请写出书名。3.你认为当前最应该读的是哪些名著?请写出书名。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平时读的书多为期刊杂志类,读过的名著多为初中新课标所要求阅读的书籍,诸如《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格列佛游记》等,而高中语文所要求阅读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只有21%的同学和6%的同学读过。在第3个问题的回答中,50%以上的同学认为当前最应该读的名著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问卷调查发现的情况在高中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学生功利思想严重,作为集多元文化于一身的《读者》对于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教师近几年一直强力推荐;另一个是作为课外阅读,它具有用时少、收效大的优点,学生写作时可以活学活用,作文中每每获取高分。所以《读者》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第一品牌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快餐文化的流行是时代浮躁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而应在保护其看《读者》的热情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阅读名著。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名著。同时用好高考指挥棒,2007年福建省将《课程标准》推荐的经典名著列入高考考试范围,这对高中开展名著阅读是一个历史性机遇。教师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改变学生的阅读结构,将学生引到名著的阅读上来,向学生阐明名著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梳理名著的线索结构,从情节入手,由浅入深进行阅读,激发兴趣,因势利导,这样学生就会由内心浮躁变为宁静,就会由喜欢快餐文化到喜欢经典名著。

(二)构建平台,一石三鸟。

名著阅读开始后,为及时检查阅读成果,首先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把阅读成果写出来,讲出来。这次收获最大的莫过于课前5分钟演讲,学生读了《三国演义》或《红楼梦》后,把其中的一个人物作为故事作课前演讲,这就必须对人物故事进行整理概括,然后写出来,而上台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读讲写三结合,可谓一石三鸟,一举多得。一个学期下来,虽然只有课前短短的五六分钟,但展示给大家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中各式各样人物有一百多名,可谓形象丰富,妙趣横生。这些人物不管是背信弃义、有勇无谋的吕布,还是不事二主、从容就义的陈宫;不论是“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的王熙凤,还是清高孤傲、病弱多心的林黛玉,都对丰富课外知识,提供了品种齐全、内容丰富的营养大餐。与此同时,课堂演讲成为交流的平台,名著的学习成果在三尺讲台前得到了交流共享。

此外,以说促写,把名著阅读的成果转化为学习心得,提高了写作能力。学生要把阅读成果转化为人物故事,这不仅要读,同时要学会整理概述,名著中的人物大多一生经历坎坷,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怎样进行概括,突出哪些事件,着重表现人物的什么思想性格,给人们怎样的人生启示,作文中如何让观点与材料做到完美统一,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书写成文,这些检阅的是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这也是一次锻炼其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好机会。

(三)认识意义,引领人生。

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文学名著的阅读就是一个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能引起读者心灵的震荡,甚至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表现为能用那些英勇的行为和崇高的思想来衡量自我。从自我与作品的对话中找到人生的榜样,从榜样中吸取人生的滋养,以此涵养人生,达到生活与思想的崇高境界。用这些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境界,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如走进《三国演义》,迎面是刘关张的“义气”。

针对《三国演义》中的义气,学生们在读书心得和作文中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人要讲义气,但不能因个人的义气损害集体的利益,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能因此损害集体的名誉,更不能因义气损害国家的利益。同时学生们在作文中更多地赞叹诸葛亮竭忠尽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一种儒家思想和民族精神,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上一篇:描写愚人节的经典句子下一篇:邢明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