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

2024-05-09

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共6篇)

篇1: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

2017嘉峪关公益性岗位招聘工作人员39人公告

为进一步落实就业援助制度,着力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力度,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经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决定,拟招聘嘉峪关市公益性岗位(辅助用工)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聘计划

共招聘3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二、招聘范围及条件

具有嘉峪关市户籍,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登记失业的以下人员:(一)具体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2.年龄在35周岁以内(1982年10月1日以后出生),性别不限;3.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不限专业;4.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计算机操作能力;5.身体健康(须提供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体检费用由报名者自理,体检项目见附表)。

6.本人志愿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服从组织分配。(二)下列情形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3.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三、招聘程序和办法

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的原则,按照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报名时间及地点。报名时间: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地点:市人社局一楼会议室。

(二)报名要求。须本人亲自报名,不得委托他人报名。报名须提交: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书、《就业失业登记证》(交验原件并提供复印件各1套)、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无注册登记信息证明、体检证明及2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4张。报名所提供信息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如有弄虚作假,取消报名资格。参加报名的人员请登录市人社局网站http://

篇2: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39.3亿元,增长18%(同口径比);地区性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10.2%;市级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0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00元,增长16.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了3%以内。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主攻方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

突出地企联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机制,全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实施的224个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酒钢嘉酒风电基地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改2×45万吨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嘉西光伏产业园建成和在建光伏电站总装机突破100万千瓦,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主体工程完成60%。全社会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50.1%。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在克服困难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增长20%。酒钢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煤电铝一体化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广银铝业有色冶金新材料一期、索通公司预焙阳极一期、宏达公司新型干法水泥、大友公司硬质炭黑等17个重点项目全部达产达标,中威斯高精冶金新材料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实施重点技术应用项目30多项,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经济技术开发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城市休闲消费功能不断增强。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顺利推进,长城本体保护、关城修缮等重点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第九届国际铁人三项赛顺利举办,大型音舞诗画情景剧《天下雄关》在嘉峪关大剧院成功首演。积极引导扶持社会资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相继建成了雄关冰雪文化产业园、雄关博物馆等民营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东方百盛购物中心投入运营,天诚国际购物中心、华城富力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贸项目启动实施。全年旅游人数达到366.8万人次,增长30.3%;实现收入23.4亿元,增长44.6%。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15%,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36.1%。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新提升。正大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开展,帮助农村居民办实事400余件,确定合作项目220项。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9%。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坚持规划建绿、戈壁造绿、见缝插绿,完成了关城景区、工业园区、城市周边及道路两侧园林景观等绿化工程,实施了讨赖河生态治理四期项目,启动了华夏龙园建设,全年新增绿地201.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5%。深入开展大气、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确定的目标范围内。严格抓好节能降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4.4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5%,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更趋完善。编制实施了城市风貌和色彩规划,在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地域特色不断彰显。旧城区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加大。南市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华电、东兴等企业生活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体育、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取得新的进展。

不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区域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嘉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西沟矿公路和连霍高速嘉峪关收费站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段、嘉峪关南站及站前广场项目进展顺利。新开通了至重庆、广州、昆明、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航线,进出港航线达到14条,通航城市达到12个,旅客吞吐量突破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跃居全省各机场第二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财政投入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1%。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71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7%以内。不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7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90套。扎实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等工作,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居家养老受益老人达到1.7万人,日均服务超过1300人次。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新增公交车14辆、校车6辆,城市公交线路累计达到11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高考录取率达到90.4%。医药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基本建立,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8%。社区文化休闲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立足全市人民所想所盼,全面完成了12件惠民实事。(1)实现了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惠及3.1万老人。(2)对阳光、昌盛、朝晖3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3)市酒钢三中新校区、市四中综合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市一中、六中综合教学楼和5所学校操场改造、7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全部竣工投入使用。(4)市中医院改造工程和新城镇、文殊镇卫生院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主体完工;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及儿童病区建设完成各项前期工作;为全市所有参合农村居民进行了免费体检。(5)开展了居家养老日间护理上门服务,免费接送就医和上门医疗服务达到1100人次。(6)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配备自行车150辆,设置服务点8个,实现了通借通还。(7)新建了3台智能图书借阅机和10个电子阅报栏,方便了群众学习阅读。(8)完成了农村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三院联建及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9)新建、改造了13个城乡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全市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达到了20个。(10)建成了10家农超对接平价店和25户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11)新建了公共卫生间10座并全部免费开放,在方便群众的同时提升了旅游城市形象。(12)建成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集便民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四位一体的一厅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

全面深化社会治理,平安嘉峪关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3.5%。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律师进社区服务活动,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法律服务不断加强。集中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整治环境卫生,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开展宠物饲养专项治理,维护了公共环境卫生和秩序,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修订完善了各领域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物价等市场监管,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搭建了文化旅游、水文化、经济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农业发展等五大平台,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融资近30亿元。深入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不断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3.2亿元,增长18.6%。完成了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监管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43亿元,增长20%。文化、水利、财税、城乡户籍制度等改革加快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立足区位和发展优势扩大开放,内引外联取得积极成效。支持酒钢公司启动与新疆广汇能源合作建设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与张掖联合开发七一冰川、文殊寺等旅游资源取得重要进展。航空口岸开放和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深圳华强、正大集团、中国文化传媒、浙江正泰等知名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03亿元,同比增长119.3%。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提升行政效能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5件、政协提案和建议101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认真办好“12345”民生服务热线,坚持“市长接待日”制度,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效能风暴行动,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61项,审核并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434个。将所有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和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规范了交易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5%。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代建制”管理,提高了项目建设的专业化水平和投资效益。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七项规定”,开展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清理和会员卡清退工作,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文风会风和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三公经费”开支较上年压缩39%,全部用于民生支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了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维护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此外,粮食、供销、电力、邮政、通信、人防、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普、国防教育、普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嘉峪关军分区、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及驻嘉各单位共同努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嘉部队、武警消防官兵、驻嘉各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社会服务和治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既是制约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及全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市级财政收入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

上述目标是在综合分析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任务,统筹考虑稳增长、抓改革、促调整、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增速较上年虽有所下调,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转型跨越的措施不会松劲,争先进位的奋斗不会停歇。我们将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紧紧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努力做到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围绕顺利实现上述奋斗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攻坚重点,深入推进“3341”项目工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抓住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将我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全省战略布局,谋划、实施、建成一批重大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提高审批审查效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继续扩大直接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市省级清洁能源及冶金有色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全力支持酒钢公司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嘉北新区煤电铝一体化、煤炭分质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广银有色冶金新材料加工二期、索通预焙阳极二期、中威斯高精冶金新材料加工、嘉西光伏产业园光伏电站、110千伏汇集升压站及送出工程等重点项目,着力构建 “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和“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加工”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项目聚集。继续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全力推动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继续抓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观礼古镇、七一冰川、戈壁大峡谷地质公园、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华夏龙园、“长城边关第一镇·丝路印象”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成果,加快嘉峪关大景区规划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办好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加大城市对外宣传力度,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天诚国际购物中心、华城富力城市综合体、恒基美居文化广场和五一商城、雄关宾馆改造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新华路核心商贸聚集区。加快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动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二、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雄关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市情,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分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合理限定城市规模边界,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科学制定新的户籍管理办法,有序引导增量人口落户,促进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让所有在嘉峪关工作生活的建设者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南市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稳步实施建成区道路、停车场、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老城区居民小区环境,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动棚户区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设施投资运营。完成嘉金公路建设和黑鹰山战备公路改建工程,积极推进312国道绕城道路和省道215线提级改造项目,建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南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积极推动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加快建设区域大交通格局。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不断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行业行为。推进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切实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无烟机关建设,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智慧雄关”和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嘉峪关地理空间框架”成果,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坚持规划、政策、产业、环境并重,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修订农村新型社区规划,按照产居分开、人畜分离的原则,科学布局住宅、生产、养殖区域。启动安远沟城镇化试点工程。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统筹衔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把城镇化与育产业、促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发展具有田园特色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产业。加快正大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建设进度。推进产业化种植基地和标准化特色养殖小区建设,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健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农村道路、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坚持生态优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修订完善城乡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进程。重点实施新华路、和诚路、迎宾路、雍和街区等道路、小区的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抓好城乡生态防护林建设,不断提高园林化、景观化水平。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狠抓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好重点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建设美丽雄关。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公共服务支出,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年内新增就业7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推进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加快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医疗、文化等惠民工程。实施市第三、第四幼儿园加固改造及扩建工程,建成市酒钢三中新校区、市四中综合教学楼,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全市各类综合医院布局,建成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快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队伍,构建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流动上门就诊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次复审工作。加快推进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和乡村舞台建设,让文艺精品进社区、近市民。

全力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12345”民生服务热线、民情流水线和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功能,加强以“三大中心”为依托的新型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管好用好价格调控基金,加强价格监管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与物价水平持续稳定。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健全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长效监管机制,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认真做好安全预防控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主要指标不突破控制红线。

20xx年,重点办好以下惠民实事:(1)实行全市所有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2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2)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居家老人上门医疗服务城乡全覆盖。(3)完成市二中、新城中学、新城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启动建设明珠学校初中部。(4)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新建改造6个城乡标准化社区,配套建设3个农超对接超市,建成9个体育健身场地。(5)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对兰新、昌明居民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改造。(6)实施广电网络双向改造一期工程,完成有线电视用户改造5万户。(7)在新老城区建设公共卫生间10座,并免费开放。

四、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细化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障职工权益。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坚决破除非公经济行业准入的各种障碍,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深入推进财税、城乡一体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做好“接、放、管”,接好中央、省上下放的审批事项,放出该放的权力,管好该管的事情。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进行规范,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完成卫生和计生机构整合工作。

牢牢抓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拓展同周边地区和中亚、西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向西开放步伐。积极推动设立嘉酒哈循环经济及能源综合利用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航空口岸开放和嘉峪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大项目、好项目。

五、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健全重大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改进作风,建设服务政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继续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凝聚各方面力量,努力创造风清气正、公正开放的发展环境。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清正廉明,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市委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树立良好政风。继续推进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清理,在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开展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健全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监管和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民生政府。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牢记群众想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的难点和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尽心竭力办实事、解难题,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篇3: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

一、聚焦强军目标, 强化使命担当

(一) 注重教育引导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推进, 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 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必须以强军目标为统领, 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机务人员, 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通过生动感人的英模事迹, 提高机务人员爱岗敬业意识, 增强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二) 磨砺战斗意志, 锤炼敢打必胜信念

抓好思想教育的同时, 大力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学习《空军航空机务史》, 重温老一辈机务工作者在实战机务保障中展现的牺牲奉献精神。开展走红色足迹, 学战斗英雄活动, 宣扬部队光辉历程和英模人物, 使敢打必胜、有我无敌的战斗精神融入机务人员血液, 铸就机务官兵品质。

(三) 营造机务文化氛围

机务文化伴随着人民空军的成长, 老一辈机务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团结奋斗, 艰苦创业, 勇于献身, 开拓进取”的“老航校”精神。从“为战斗胜利负责, 为战友安全负责, 为国家财产负责”三个负责使命追求到“极端负责, 精心维修”的职业道德, 机务优良传统作风代代相传。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科学维修理念确立, 形成了以使命、责任、质量为核心的机务文化。精细化管理更是体现了时代特征。文化的使命是传承, 文化的生命在创新。在新形势下, 更好地发挥机务文化育人筑魂的作用。

二、提升机务人员能力素质应把握的关键点

(一) 突出重点

部队训练任务重, 中间经常穿插演习, 执行重大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效率, 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具体任务的保障需求, 制定保障预案和特情处置措施。紧贴作战任务开展针对性训练, 重点加强紧急战斗转进、机组协同保障等专项训练, 突出保障工作的时效性。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抓好机务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基础。

(二) 区分层次

按照岗位职责, 机务人员由队长以上干部, 各类师、各类员、按层次分别归纳提炼能力的关键点, 把握懂、会、精的关系, 准、稳、快的关系, 使各项保障训练向提升能力聚焦。干部要会组织训练, 能谋划决策, 能应急处置, 能排除疑难故障。各类师要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 会指导帮带, 能排除一般故障, 能组织本专业日常工作。各类员要懂结构, 会操作使用, 会拆装。传、帮、带是机务人员的优良传统, 以老带新, 使新员更快具备一定的维修技能、专业技术基础。

(三) 紧贴实战

实战化训练是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基本途径, 依托技术骨干力量, 紧贴实战需要, 开展综合保障。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 加大人员专业技能、体能、维护作风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训练强度, 磨练在恶劣环境下完成任务的能力。充分利用实弹打靶、轮战、演习、外出驻训等重大任务时机, 预想未来战场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按照战斗保障预案快速形成应急作战保障能力。

三、提升机务人员能力素质举措

(一) 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手段,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集中学习法规制度, 采用提问、典型事例讲解等方式方法进行, 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将法规知识以考试软件的形式, 组织人员上机模拟考试, 提高学习兴趣。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知识, 注重学用结合。注重研究机务保障特点、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 达到精确保障, 快速保障目的。

(二) 提高使用先进维修手段能力

飞机更新换代, 维修设备和手段越来越先进, 探伤仪、液压油污染度检查仪、滑油光谱分析仪、线路检查仪、发动机地面开车检查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配备部队, 人员要能熟练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 提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 能发现故障, 在地面把住重大故障隐患。

(三) 组织开展故障研究

由各专业主任组织各专业队长、专业师, 调动其参与故障研究的积极性, 从故障发生、发现的系统、时机、现象、原因、后果入手, 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 总结故障发生、变化规律, 制定切实有效的排故方案及预防措施, 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机务大队定期召开故障研讨会, 对航空装备设计制造缺陷、产品质量问题, 以及多发性、危险性、典型性故障等进行专题研究, 及时推广成果及措施, 提高维修工作的针对性。

(四) 开展科研革新

篇4:放飞安全机务工作全解码

夜幕下,白云机场结束了一天的喧嚣,显得异常静谧,位于东二指廊的机务工程部值班室内灯火通明,航线维修技术支援组的电话铃声不断,工程师敲击键盘的声音回荡在值班室内……此刻,正是机务工程部最繁忙的时刻,多达十几架飞机的航后维修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B737周检、A330月检,A319等机型的维修工卡、技术文件加起来足足有半米厚,工程师按照技术指令的要求,下发至生产单位实施。工卡的每一项目内容、每一个签名都要仔细核对。

凌晨的鱼肚白还没有泛出,满天星星与停机坪的灯光交相辉映,地勤机务就已开始了飞机航行前的检查。确认各种管套、销子、堵头有效撤离,机轮气压是否符合标准,起落架镜面高度是否满足要求,飞机通电检查,确认飞机完好,满足适航要求。

当航前飞机迎着朝阳起飞,机务人员抓紧时间短暂小憩后,从全国各地起飞的飞机又陆续到达广州。提前到位、机坪实用性检查、轮档、持单检查、签字放行、送机检查……其中一个检查步骤和手续稍有疏忽都有可能留下隐患,酿成严重的飞行安全事故。这些看似简单的重复就是地勤机务工程部工作的缩影。

机务的英文是“Aircraft Maintenance Management”,直译过来就是“飞行器的维护和维修管理”。大致上可分为航线和定检,航线上主要工作就是飞机的航前、航后、过站维护维修工作,突发故障的排除,保证飞机安全有效的运行。定检也就是定期检修,指飞机工作达到某一规定的特定周期,而必须进行检查及维护工作。

白云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部成立于1993年,最初的名称为“机务维护部”。成立之初,只有维修放行人员12人,日均保障航班2-3班,保障机型只有苏制图-154、波音737-200等老旧机型。而现在更名为“机务工程部”后,每天承担着14架飞机的定期检修,108架次的短停保障,150架次的特种车服务,提供350架次的桥载电源和空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中小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兼顾航线维修、特种车、桥载设备保障。每天为90%的经停白云机场的非基地航空公司飞机提供维修保障工作。

每当飞机停靠在机位时,提早守候在机位的机务人员及时与执行完任务的飞行员进行一个简短的交流,获得飞机在空中的运行状况,因为飞机的某些异常现象在地面不易发现的,如果发现故障的话,立刻组织人员排障。机组反映飞机正常的话,机务人员会手持航空公司为各机型配发的工作单,机务人员根据规定的项目逐项检查。最典型的一项就是为了保证检查的全面性,每家航空公司都会为各机型制定出一幅“绕机检查线路图”,图上标明了机务人员在执行外部检查的时候检查的各个部位以及顺序,以免遗漏。在外部检查完后,机务人员也会进入到驾驶舱和客舱内检查。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现在有更多的项目可以通过驾驶舱的MDCU(多功能显示控制组件)输入指令后进行检测,比以前只能凭借打开部件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都高多了。

机务工作流程

1.提前5分钟到达机位

2.机坪实用性检查(清洁确认机坪无异物)

3.轮档(防止飞机在地面滑动而使飞机受损)

4.为飞机接载桥载设备(由地面设备提供给飞机电源和空调,减少机坪噪音和污染)

5.持单检查(根据不同的航空公司规定和机型在一定工时内完成)

6.如检测出故障,交由工程师排障(更换飞机一个机轮需要30~40分钟)

7.签字放行(由航空公司授权该机整机放行人员签字,机长签字确认后,表明该架飞机满足飞机飞行条件,放行完毕后须有一位机务人员留守监护飞机状态)

8.送机检查(清洁机位,确认机坪无异物、飞机舱门盖板已盖好、将飞机推至滑行道)

9.指挥飞机启动发动机后,飞机滑出

日常的短停检查维护中,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执行任务期间的安全性以及航班的准点率。例如某次短停中,飞行员反映“在空中,飞机发动机排气温度偏高。”得知情况的机务人员使用孔探仪,探测到发动机涡轮叶片有问题,但尚在正常范围内,机务人员查阅该机型的维修手册,于是,在飞行记录本上写明情况,便签字放行。如果飞机故障不影响适航,就将不需立即处理,将当日飞行中发现的问题留到航后或者保留至将来的规定时间内解决。这也是航后检查时间和项目都要远比短停检查多得多的原因。

在努力拓展维修深度的同时,机务工程部为白云机场打造“绿色环保机场”承担责任。为了提高桥载设备使用率,不遗余力向客户推荐使用桥载设备。经过调查发现,机组不愿意使用桥载设备的原因是APU启动次数比不使用多2次,有些老旧飞机水箱增压需借助APU引气,关闭APU后将导致客舱供水出现问题。经过评估和论证,机务工程部制定了在发动机不关闭情况下提供桥载设备的服务系统。现在地勤机务在机务代理协议的签订中,将桥载设备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项目,提供新旧两种程序供客户选择。从2005年启用桥载设备以来,累计为白云机场减少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废气7.1亿立方米,仅2010年一年,为客户节省燃油2836吨。

无论多么先进的设备,多么发达的检测手段,机务工作更多的也是日复一日重复、按部就班地执行程序,盖板的打开与关闭,电门的开启与闭合,操纵杆的推和拉……也难怪白云机场地勤机务工程部的高级工程师总结说:不管你有多么聪明、学历多高,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务,保证飞行安全是每一名机务人员的天职。

飞机怎么倒车?

现代的客机大部分为喷气式飞机,其工作原理是借助发动机喷气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飞机前进,因此,飞机机轮与发动机没有机械联系,也就不像汽车一样,是没有倒挡的,飞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因此,在地面准备起飞时,必须使用外力将飞机从停机位顶推至滑行线上,发动机启动后就可以滑行至跑道起飞。

篇5:2014年嘉峪关市政府工作报告

嘉峪关市市长 柳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39.3亿元,增长18%(同口径比);地区性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10.2%;市级财政收入18.3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30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00元,增长16.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了3%以内。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主攻方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的提升

突出地企联动,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机制,全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实施的224个项目中,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酒钢嘉酒风电基地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改2×45万吨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嘉西光伏产业园建成和在建光伏电站总装机突破100万千瓦,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主体工程完成60%。全社会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50.1%。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在克服困难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增长20%。酒钢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煤电铝一体化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广银铝业有色冶金新材料一期、索通公司预焙阳极一期、宏达公司新型干法水泥、大友公司硬质炭黑等17个重点项目全部达产达标,中威斯高精冶金新材料加工项目开工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实施重点技术应用项目30多项,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经济技术开发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文化旅游商贸融合发展,城市休闲消费功能不断增强。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顺利推进,长城本体保护、关城修缮等重点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第九届国际铁人三项赛顺利举办,大型音舞诗画情景剧《天下雄关》在嘉峪关大剧院成功首演。积极引导扶持社会资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相继建成了雄关冰雪文化产业园、雄关博物馆等民营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东方百盛购物中心投入运营,天诚国际购物中心、华城富力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贸项目启动实施。全年旅游人数达到366.8万人次,增长30.3%;实现收入23.4亿元,增长44.6%。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15%,占GDp比重较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36.1%。

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新提升。正大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开展,帮助农村居民办实事400余件,确定合作项目220项。预计完成农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9%。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坚持规划建绿、戈壁造绿、见缝插绿,完成了关城景区、工业园区、城市周边及道路两侧园林景观等绿化工程,实施了讨赖河生态治理四期项目,启动了华夏龙园建设,全年新增绿地201.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5%。深入开展大气、粉尘、噪声等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确定的目标范围内。严格抓好节能降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达到4.46%,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5%,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更趋完善。编制实施了城市风貌和色彩规划,在建筑中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地域特色不断彰显。旧城区道路、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度加大。南市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华电、东兴等企业生活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开展,农村文化、体育、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取得新的进展。

不断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区域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嘉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西沟矿公路和连霍高速嘉峪关收费站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段、嘉峪关南站及站前广场项目进展顺利。新开通了至重庆、广州、昆明、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的航线,进出港航线达到14条,通航城市达到12个,旅客吞吐量突破3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跃居全省各机场第二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坚持财政投入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1%。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71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2.7%以内。不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7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90套。扎实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等工作,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居家养老受益老人达到1.7万人,日均服务超过1300人次。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新增公交车14辆、校车6辆,城市公交线路累计达到11条,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高考录取率达到90.4%。医药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重点传染病防控成效明显,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基本建立,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8%。社区文化休闲设施进一步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立足全市人民所想所盼,全面完成了12件惠民实事。(1)实现了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惠及3.1万老人。(2)对阳光、昌盛、朝晖3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综合改造,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3)市酒钢三中新校区、市四中综合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市一中、六中综合教学楼和5所学校操场改造、7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建设全部竣工投入使用。(4)市中医院改造工程和新城镇、文殊镇卫生院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主体完工;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及儿童病区建设完成各项前期工作;为全市所有参合农村居民进行了免费体检。(5)开展了居家养老日间护理上门服务,免费接送就医和上门医疗服务达到1100人次。(6)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配备自行车150辆,设置服务点8个,实现了通借通还。(7)新建了3台智能图书借阅机和10个电子阅报栏,方便了群众学习阅读。(8)完成了农村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三院联建及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9)新建、改造了13个城乡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全市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达到了20个。(10)建成了10家农超对接平价店和25户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为周边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11)新建了公共卫生间10座并全部免费开放,在方便群众的同时提升了旅游城市形象。(12)建成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集便民服务、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电子监察四位一体的一厅式办公和一站式服务。

全面深化社会治理,平安嘉峪关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3.5%。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律师进社区服务活动,面向基层和群众的法律服务不断加强。集中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整治环境卫生,加强和改进物业管理,开展宠物饲养专项治理,维护了公共环境卫生和秩序,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修订完善了各领域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物价等市场监管,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秩序,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搭建了文化旅游、水文化、经济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农业发展等五大平台,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融资近30亿元。深入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不断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3.2亿元,增长18.6%。完成了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监管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43亿元,增长20%。文化、水利、财税、城乡户籍制度等改革加快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立足区位和发展优势扩大开放,内引外联取得积极成效。支持酒钢公司启动与新疆广汇能源合作建设煤炭分质利用项目。与张掖联合开发七一冰川、文殊寺等旅游资源取得重要进展。航空口岸开放和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深圳华强、正大集团、中国文化传媒、浙江正泰等知名企业在我市投资兴业。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03亿元,同比增长119.3%。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提升行政效能作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全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75件、政协提案和建议101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深入推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认真办好“12345”民生服务热线,坚持“市长接待日”制度,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效能风暴行动,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61项,审核并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434个。将所有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和行政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办理,规范了交易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审批时限平均压缩45%。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代建制”管理,提高了项目建设的专业化水平和投资效益。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七项规定”,开展了办公用房、公务用车清理和会员卡清退工作,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公款送节礼等不正之风,文风会风和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三公经费”开支较上年压缩39%,全部用于民生支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遏制了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维护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此外,粮食、供销、电力、邮政、通信、人防、统计、档案、地方志、气象、地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科普、国防教育、普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嘉峪关军分区、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及驻嘉各单位共同努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嘉部队、武警消防官兵、驻嘉各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经济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社会服务和治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既是制约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及全省经济工作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以下提供2014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文章阅读: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市级财政收入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省上下达的控制指标。

上述目标是在综合分析经济形势和改革发展任务,统筹考虑稳增长、抓改革、促调整、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增速较上年虽有所下调,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转型跨越的措施不会松劲,争先进位的奋斗不会停歇。我们将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紧紧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努力做到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围绕顺利实现上述奋斗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动转型跨越的攻坚重点,深入推进“3341”项目工程,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抓住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将我市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全省战略布局,谋划、实施、建成一批重大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提高审批审查效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继续扩大直接融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努力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市省级清洁能源及冶金有色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全力支持酒钢公司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嘉北新区煤电铝一体化、煤炭分质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广银有色冶金新材料加工二期、索通预焙阳极二期、中威斯高精冶金新材料加工、嘉西光伏产业园光伏电站、110千伏汇集升压站及送出工程等重点项目,着力构建 “冶金-循环经济-装备制造”和“光伏发电-电解铝-铝制品加工”两条千亿级产业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项目聚集。继续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全力推动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继续抓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观礼古镇、七一冰川、戈壁大峡谷地质公园、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华夏龙园、“长城边关第一镇·丝路印象”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成果,加快嘉峪关大景区规划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办好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加大城市对外宣传力度,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天诚国际购物中心、华城富力城市综合体、恒基美居文化广场和五一商城、雄关宾馆改造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新华路核心商贸聚集区。加快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推动社区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二、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雄关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市情,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城乡总体规划,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分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合理限定城市规模边界,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科学制定新的户籍管理办法,有序引导增量人口落户,促进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让所有在嘉峪关工作生活的建设者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强化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推进南市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稳步实施建成区道路、停车场、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老城区居民小区环境,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动棚户区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共设施投资运营。完成嘉金公路建设和黑鹰山战备公路改建工程,积极推进312国道绕城道路和省道215线提级改造项目,建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嘉峪关南火车站及站前广场,积极推动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加快建设区域大交通格局。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不断理顺管理体制,规范行业行为。推进道路交通秩序和市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切实加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无烟机关建设,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智慧雄关”和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充分运用“数字嘉峪关地理空间框架”成果,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坚持规划、政策、产业、环境并重,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修订农村新型社区规划,按照产居分开、人畜分离的原则,科学布局住宅、生产、养殖区域。启动安远沟城镇化试点工程。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统筹衔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和补偿机制。把城镇化与育产业、促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发展具有田园特色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产业。加快正大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建设进度。推进产业化种植基地和标准化特色养殖小区建设,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健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农村道路、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坚持生态优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修订完善城乡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进程。重点实施新华路、和诚路、迎宾路、雍和街区等道路、小区的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抓好城乡生态防护林建设,不断提高园林化、景观化水平。支持酒钢集团公司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狠抓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抓好重点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建设美丽雄关。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公共服务支出,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年内新增就业7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推进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按照省上统一部署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进一步巩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高度重视困难职工、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支持慈善公益事业加快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医疗、文化等惠民工程。实施市第三、第四幼儿园加固改造及扩建工程,建成市酒钢三中新校区、市四中综合教学楼,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调整全市各类综合医院布局,建成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快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队伍,构建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流动上门就诊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次复审工作。加快推进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和乡村舞台建设,让文艺精品进社区、近市民。

全力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继续加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12345”民生服务热线、民情流水线和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功能,加强以“三大中心”为依托的新型治理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管好用好价格调控基金,加强价格监管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与物价水平持续稳定。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健全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长效监管机制,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应急救援演练,认真做好安全预防控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主要指标不突破控制红线。

2014年,重点办好以下惠民实事:(1)实行全市所有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20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2)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居家老人上门医疗服务城乡全覆盖。(3)完成市二中、新城中学、新城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加固改造,启动建设明珠学校初中部。(4)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新建改造6个城乡标准化社区,配套建设3个农超对接超市,建成9个体育健身场地。(5)改善旧城区人居环境,对兰新、昌明居民小区进行环境综合改造。(6)实施广电网络双向改造一期工程,完成有线电视用户改造5万户。(7)在新老城区建设公共卫生间10座,并免费开放。

四、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细化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保障职工权益。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坚决破除非公经济行业准入的各种障碍,全力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深入推进财税、城乡一体化、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做好“接、放、管”,接好中央、省上下放的审批事项,放出该放的权力,管好该管的事情。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进行规范,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完成卫生和计生机构整合工作。

牢牢抓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拓展同周边地区和中亚、西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快向西开放步伐。积极推动设立嘉酒哈循环经济及能源综合利用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航空口岸开放和嘉峪关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嘉峪关国际港务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大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大项目、好项目。

五、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虚心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健全重大决策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改进作风,建设服务政府。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继续加大软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凝聚各方面力量,努力创造风清气正、公正开放的发展环境。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清正廉明,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市委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树立良好政风。继续推进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清理,在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开展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工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健全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监管和全程跟踪审计制度,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群众路线,建设民生政府。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从人民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牢记群众想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群众的难点和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尽心竭力办实事、解难题,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让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改革创新任重道远,新的征程催人奋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率先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嘉峪关而努力奋斗!

篇6: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

改革发展工作汇报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调研工作的通知》(嘉办字〔2017〕167 号)要求,市教育局认真梳理总结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教育基本概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5所,其中幼儿园50所(公办幼儿园9所,民办幼儿园41所),小学18所(含三个小学教学点),独立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教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高等学校2所(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嘉峪关分校、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40767,其中在园幼儿9351人(民办园6768人),小学16588人,初中8143人,特教学校51人,普通高中6151人。全市有在编教师2350人(未含酒钢职教部分)。

二、主要工作成就、亮点和经验

(一)教育改革发展方面 1.加强教育顶层设计 我市从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高度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自2012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修正稿)》《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师资配置统筹解决教师紧缺问题的意见》《嘉峪关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嘉峪关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嘉峪关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和奖励扶持办法(试行)》的通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嘉峪关市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嘉峪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嘉峪关市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嘉峪关市全面改善义务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4—2018年)》《嘉峪关市校车安全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嘉峪关市教育系统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把教育事业纳入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体系,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通过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我市教育发展方式得到积极转变,城乡教育规模总量显著扩大,教师队伍学科和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教育综合实力得以提升。

2.调整城乡教育布局

2006—2010年,根据国家“撤点并校”的有关政策要求和城镇化进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少的趋势,我市在谨慎、稳步的前提下,在充分论证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适度调整了农村中小学布局,先后撤销了峪泉镇黄草营小学、新城镇泥沟小学、横沟小学、观蒲小学、文殊镇冯家沟小学、文殊小学和团结小学,保留新城镇中心小学、新城小学、文殊镇中心小学、峪泉镇中心小学、安远沟小学5所小学,保留文殊镇河口小学、新城镇野麻湾小学和长城小学3个教学点。经过调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办学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10年以后,我市农村中小学布局已基本满足城乡教育发展实际需要,再没有撤并过农村学校和教学点。

2013 年,我市出台了《嘉峪关市2013年—2020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明确了今后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主旨:依据国家政策、三镇人口变化情况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做相应的微调,在学校规模和数量上不进行大的调整和变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和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上,逐渐缩小城乡办学的差距。

2014年,我市出台《嘉峪关市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2013—2016)》,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对城区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教育投入效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任务目标主要有:将市育才学校初中部撤并到市六中,育才学校变为完全小学。启动建设明珠学校二期工程,筹建明珠初中部,解决紫轩及周边住宅区学生上学问题,同时减轻实验中学办学压力。新建胜利路小学综合教学楼,协调解决胜利路小学操场问题,使之成为达标学校。完成市第四中学综合教学楼扩建工程,适度扩大四中办学规模,均衡班级人数,使之成为达标学校。启动南市区筹建学校的工作。启动市酒钢三中搬迁至新校区工作。启动市实验中学教学楼扩建工程,扩大实验中学办学规模,均衡班级人数,使之成为达标学校。对市酒钢三中旧址与近邻的市师范附属学校的资源进一步整合,使师范附属学校成为达标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胜利路小学教学楼已经进入验收阶段,实验中学综合教学楼、酒钢三中旧址新建学校、南市区学校建设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其他规划任务均已完成。

结合棚户区改造工程,我市配套新建了富民、建林和讨赖河新区三所幼儿园,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目前三所幼儿园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有望2018年秋季实现招生。

(二)教育经费投入方面 1.保障教育经费稳步增长

为确保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足额到位,我市制订了与中央、省上出台政策相配套的经费保障配套措施,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教育经费补助资金分担机制和拨款制度,提高了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市把教育作为财政专项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均高于省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切实履行“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法定要求。2012-2017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均实现了逐年增长;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提成、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提成、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彩票公益金等各类资金全部实现了按比例应征尽征并全部用于教育事业。

2.加大各级各类教育投入力度

我市制定实施了《嘉峪关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嘉峪关市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幼儿园建设,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2012年至2017年,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幼儿园7所,投资1.63亿元,新建、改扩建园舍面积4.9万平方米。根据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各级政府分担、管理以县市为主的体制要求,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落实“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车安全工程等国家政策。2012年至2017年,共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287万元,5083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上级资金与市级资金的投资比例,共配套市级资金303万元;新购11辆校车,实现了专用校车全覆盖,全面解决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安全乘车的问题。

201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我市抢抓机遇,有效解决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得到极大推进。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市“全面改薄” 项目已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投入资金达1.3亿元,其中市级资金占比达70.2%,位居全省首位。校舍建设类项目已使用资金10358.27万元,实施项目54个,新建或改扩建校舍41232.40平方米,改造运动场107948平方米,修缮围墙1653米。设备购置类项目已使用资金2227.86万元,实施项目58个,购置直饮水设备154套,监控设施54套,采暖设备9套,图书14000册,课桌凳7221套,计算机1077台,多媒体教室设备247套,实验室设备10套,音体美器材27套。目前,校舍建设类项目整体完工率达到五年规划的96.30%,设备购置类项目计划任务已全部完成,资金投入已超过规划资金的27.5%。通过“全面改薄”项目实施,我市中小学校已经配齐配足了教学设施设备,实现了“班班通”设备、宽带网络、安保监控设备、直饮水设备、办公室电脑全覆盖,科学实验设施设备、音体美设备、学生计算机、图书装备全达标。从生均教学资源来看,我市农村学校已经优于市区学校。

2012年至2017年共投入4.13亿元用于中小学D级危房拆除重建项目、C级危房加固改造等校舍安全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校舍新建、改扩建,共计消除中小学C、D级危房63393平方米,新建和维修改造校舍17.63万平方米;利用中央和省级薄弱校舍改造专项补助资金和市级预算内资金828万元实施了七所农村中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项目,新建农村中小学食堂面积3240平方米;加大“绿茵操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截止2017年9月底,共投资4055.5万元,完成了19所学校共162306平方米塑胶化运动场改造,全市中小学运动场塑胶化率达到了100%。

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实施以财政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投入机制,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鼓励公办普通高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补充办学经费。加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基本建设的投入,2012至2017年共投入3500万元用于改善普通高中学校的教学设备更新,投入3.83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25568平方米,消除C、D级危房15918平方米,投资2425万元新建、改造运动场面积26100平方米,彻底改善了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

制订落实《嘉峪关市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年)》,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投资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全面更新、购置特殊教育教学设备,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全面推进“三残”儿童少年的“全纳教育”和“融合教育”,落实了义务教育残疾学生免费政策,完善残疾学生助学政策,优先保障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政策,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的资助政策。截止2016年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了6000元/生、年。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和《甘肃省“十二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精神,进一步加强嘉峪关市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 健全“贷、奖、助、补、减、免”的职业技术教育助学体系,加快发展市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制定了嘉峪关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根据我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围绕钢铁冶炼、旅游业、光伏发电、长城文化园区、华强文化产业园等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扎实推进中高职“2+2+1”和“3+2”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推进教育公平方面 1.实施阳光招生政策

制定《嘉峪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通知》《嘉峪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办法(修订)》,进一步简化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就学手续,落实以居住证为主的招生政策,取消婚育证、务工证查验。积极做好军人子女入园入学工作,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中坚决贯彻三项制度:一是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二是切实落实“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制度;三是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政策。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招生办法,确保适龄学生入学机会公平均等。高中阶段招生考试采取网上阅卷方式,考前采取网上填报志愿。对文化课考点考场进行规范布置,体育考试邀请家长代表、纪检部门等到场监督,确保考试客观、真实。

2.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

教育局制定了《嘉峪关市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2017-2020年)》,计划到2020年,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消除在5%以内,基本实现班额均衡,办学规范。2017年秋季学期起,我市严格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坚决杜绝义务教育起始年级(一年级、七年级)产生大班额班级,自然消除31个大班额班级,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占比不超过15%。在从数字上限定班额的同时,我市加强校车管理,已安全接送农村寄宿学生近9千余人次。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覆盖,米、面、油、蛋等大宗食品实行政府集中采购,食谱丰富营养,供餐安全规范。通过这些举措,农村学校的吸引力不断提高,通过解决“农村弱”问题,使“城市挤”难题得以缓解。

3.关爱特殊儿童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将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目标体系,作为对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评价和绩效考评重要依据。加强特教指导中心建设,办好市特殊教育学校,努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上学的权利。大力推行随班就读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格局。积极探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开展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实名调查登记,做好动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四)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实施国培、省培、市培、校培等五级教师培训制度,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国家级培训项目4项,22人;省级培训项目19项,2652人;市级培训项目5项,729人。市级培训逐渐从大规模通识性培训向分学段分学科的菜单定制式培训过渡,与陕西师大、东北师大、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签订了培训合作意向书,建立培训基地6个,利用重点师范资源优势,结合我市教师培训实际需求开展“点菜式”培训,培训效果显著,赢得了学校的认可和教师的欢迎。日前,陕师大和东北师大培训正在组织进行,总人数160多人。稳步推进5321学校发展联盟校工程,截至目前,先后有176名(人次)教师交流到其他学校任教(一学期),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有近70人次在校际间进行了(短期)交流。举办各类交流、展示、竞赛或研讨活动三百余场(次)。

2.提高师生待遇

落实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政策,实施了《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农村在岗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水平的批复》《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嘉峪关市教育系统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嘉峪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提高了中小学中小学班主任费,落实行农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将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提高15%,使农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高于同职级城区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子女入学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倾斜,按照城区同等规模学校分配比例的1.5倍分配指标。落实了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和农村无编教师“四险一金”等待遇。通过教师职称破格评审政策,适当扩大农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对已经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者,直接聘任相应职称,实现“即评即聘”。进一步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五)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方面 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细化素质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完善了教育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测,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严格课程管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出台《嘉峪关市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意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定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课时。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严格执行“一教一辅”,严禁任何学校和个人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坚决治理乱收费、乱发教辅资料、在职教师乱办班等行为。

2.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研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纳入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启动并开展了甘肃省“快乐校园”创建评估活动,截至目前,已认定市级快乐校园14所,省级快乐校园7所。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委、省教育厅要求,继续开展省级“德育示范校”评选推荐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5所学校获评省级德育示范校。全力抓好体育工作,认真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走“普及+特色”之路,形成有效的校园足球普及推动机制和校园足球文化。深入实施艺术教育,探索建立嘉峪关市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拟吸纳社会美育人才解决美育教师不足问题。认真开展全国首批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工作,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全面铺开,覆盖全体学生。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甘肃省青少年创客创意大赛”“甘肃省纸飞机模型赛”等活动。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一百余件作品在省级及以上科技赛事中获奖,11所学校获得集体奖。

二、工作推进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专任教师缺编问题突出,一线教师数量不足,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探究性学习活动安排不足课时或不安排。

二是缺乏上位政策支持,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教师“市管校聘” 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三是城镇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不足与农村基础教育学位过剩现象并存,城区基础教育生师比过高、大班额问题明显。

四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特色和学校发展特色不突出,普遍缺乏教育文化底蕴。

五是义务教育考核评估和质量检测还有待完善。六是教育建设项目投入力度不足,省上及国家对我市资金支持相对较少,造成教育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安排 今后的3-5年,我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成各中小学校体育场、多功能厅建设任务,加快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二是加快义务教育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增加教师编制,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推进“市管校聘”工作进程。四是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数字化建设差距,以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五是着力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监测评估标准和监督评估机制。六是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合理制定农村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并优先用于教育事业。七是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设国家课程,通过加强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和乡村校长教师培训,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八是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现“待遇留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嘉峪关机务段工作人员】相关文章:

甘肃嘉峪关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11月1至20日05-20

嘉峪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交流材料05-02

嘉峪关市食品安全简报第16期(2011)04-23

上一篇:我的欢乐暑假作文下一篇:维稳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