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2024-05-03

贾谊(通用11篇)

篇1:贾谊

贾谊,贾谊吴仁璧,贾谊的意思,贾谊赏析 -诗词大全

贾谊

作者:吴仁璧朝代:唐体裁:七绝 扶持一疏满遗编,汉陛前头正少年。

谁道恃才轻绛灌,却将惆怅吊湘川。

篇2:贾谊

读贾谊传,读贾谊传李群玉,读贾谊传的意思,读贾谊传赏析 -诗词大全

读贾谊传

作者:李群玉朝代:唐 卑湿长沙地,空抛出世才。已齐生死理,f鸟莫为灾。

篇3:贾谊的文学才华及成就

关键词:贾谊,文学

贾谊 (前200~前168) , 西汉洛阳人。汉初有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文学家。贾谊的作品丰富多产, 类型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辞赋两类。其中, 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对当朝和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吊屈原赋》、《鵩鸟赋》等辞赋也继承了诸子和屈原的艺术特点, 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一、少年得志而英年早逝

贾谊少年博学多才, 不足二十岁就受到当时河南郡守吴公 (后为汉朝廷尉) 的赏识。吴公是秦朝名相李斯的弟子, 收贾谊为徒后, 对他寄予了厚望。时隔不久, 汉文帝就开始重用吴公, 把他调到中央担任廷尉, 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的院长。吴公官场得意, 也没有忘记他的得意弟子。他多次向汉文帝举荐, 希望汉文帝能够起用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汉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之君, 从谏如流, 不久就把贾谊也调到中央政府, 给了他一个“博士”的官当。从这时开始, 贾谊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当时的博士和今天的博士大不一样, 当时博士是一种专供皇帝咨询的官。贾谊当博士的时候年仅二十一岁, 在所有的博士之中, 他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是, 贾谊在博士中表现十分出众。每当汉文帝提出问题让博士们议论时, 贾谊都对答如流。汉文帝非常高兴, 在一年之中就把他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在其位, 谋其政, 多次向汉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 其中许多都被汉文帝采纳了[1]。比如, 在文帝二年的时候, 贾谊为了提醒文帝重农抑商、广积粮草, 就上了一个《论积贮疏》, 汉文帝十分高兴, 作为“休养生息”的举措之一, 命令有关部门在全国推广实施。

通过这些意见和建议, 汉文帝本人也逐渐发现了贾谊卓越的才华, 准备对他委以重任。但连汉文帝也没有想到, 他的提议遇到了重重阻碍。阻力首先来自像周勃、灌婴这样的开国功勋, 他们是一些没有文化的“大老粗”, 但仗着手里的功劳, 早已成了骄兵悍将, 眼里容不得别人。当像贾谊这样既有学识、又有胆略, 但是年纪尚轻、资历尚浅的知识分子露头的时候, 他们一方面瞧不起这些知识分子的资历, 一方面又嫉妒他们的才华, 因而设置了重重障碍。贾谊面对的另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就是文帝的宠臣邓通。邓通不学无术, 仅仅是由于文帝迷信, 碰巧做了应梦的“黄头郎”而封为上大夫, 和贾谊平起平坐, 甚至更加得宠。贾谊十分讨厌这个无才无德的佞臣, 多次公开表示自己的不满。邓通也毫不掩饰自己对贾谊的恶意, 经常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可惜的是, 文帝虽然是一代明君, 也有自己的缺点, 他总是听信邓通的谗言, 而渐渐疏远了贾谊。

在重重的阻力下, 贾谊不仅没有得到提拔, 反而被贬出了长安, 到南方蛮夷之地的长沙国当了长沙王的太傅。贾谊心中十分悲愤, 但仍以天下事为己任, 遇有机会就上疏文帝, 比如上疏建议“刑不上大夫”, 禁止私铸钱币等, 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过了几年, 文帝又念起了贾谊的好, 又把他从长沙召回到首都长安。贾谊一到长安, 正好赶上文帝祭神结束。文帝就在未央宫里专门用来祭神的宣室接见了贾谊, 并问贾谊鬼神之事。贾谊的见解使文帝听得入神, 一直谈到半夜方止。但是谈心归谈心, 文帝仍然没有委贾谊以重任, 而是派他担任梁怀王的太傅。当然,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还是由于邓通从中作梗。不过, 贾谊更关心国家的政治形势。回到长安不久, 他先后上了不少奏疏, 其中最有名的是《治安策》。《治安策》指出, 影响西汉王朝稳定的首要因素就是诸侯王的存在。贾谊的对策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意思就是等诸侯王死后, 把他们的封地再分封给儿子, 经过几代, 封地就会越来越小, 危险也就越降越低。汉景帝时的“削藩”政策, 武帝时实行的的“推恩令”, 都是他的策略的延续。公元前169年, 梁怀王刘揖入朝觐见, 不幸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贾谊认为自己身为太傅, 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感到非常自责。仅仅过了一年, 贾谊在忧郁中死了, 时年仅33岁。

二、贾谊的文学才华

贾谊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文学才能亦十分出众。贾谊从小就十分好学, 而且喜欢博览全书, 尤其喜欢先秦诸子的书。所以在他十八岁的时候, 就已经能够背诵《诗经》、《尚书》等传世名篇了, 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 在河南大地远近闻名。当时还是河南郡守的吴公也听闻了贾谊的文名, 就把他招到自己帐下, 既是自己的弟子, 又是自己的部下, 待他非常优厚。吴公是秦朝名相李斯的同乡和学生, 学问亦十分渊博。贾谊跟着吴公, 学问更加见长, 文学方面的才华也展露无遗。

后来, 贾谊因为佞人邓通而被贬到长沙后, 心情非常郁闷, 但也因此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想到了楚国的诗人屈原, 屈原也和他一样遭到小人的暗算而被迫远走他乡, 最后只能选择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所以, 当他到长沙国赴任途经湘江时,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不禁悲从中来, 于是写了一首《吊屈原赋》, 既表达对屈原的尊敬和同情, 也借以抒发自己的愤怒和憎恨。贾谊到达长沙以后的第三年, 有天黄昏, 他发现一只猫头鹰飞进了自己的屋里。猫头鹰的出现, 在文化史上一直都当做不祥的预兆, 再加上贾谊心情抑郁, 精神不佳, 看到猫头鹰就以为自己命不久矣, 于是非常感伤, 就作了一篇《鵩鸟赋》, 对世事无常和人情冷暖感叹了一番。这两篇赋都因为感情真挚、格调高雅而名传千古。贾谊才华横溢, 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 辞亦通畅”, 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贾谊的文学成就

贾谊的创作成就, 主要包括政论文和辞赋两个方面。《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的篇数, 入儒家类五十八篇, 赋七篇。现存《新书》五十六篇、疏七篇、赋五篇。贾谊的政论文, 主要是一些陈政事的疏奏, 为数不多, 但成就是巨大的。

贾谊的政论文, 顺应汉初的时代要求, 而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特点。同时深受战国之文的影响而兼取诸子之学。贾谊在汉初学术思想相对自由的社会条件下, “颇通诸家之书”, 这使他能够兼采众家之长而为他的政治思想服务。具体而言:一是礼治与法治并重, 这与荀子的“隆礼重法”实际上是—脉相承的。二是君权“尊不可及”与“民无不为本”相统一, 在实质上是儒法王霸之道在他政治思想中的融合。三是君道与臣道相对, 而这些正是先秦道家、法家以及儒家的共同思想。贾谊接受了前人的思想成果, 而以守成之术为主, 综合诸家适用部分, 为汉王朝的统治建立理论基础。

贾谊对战国诸子文风的继承和发扬。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列举贾谊和陆贾、扬雄、刘向等八家“咸叙经典, 或明政术, 虽标论名, 归乎诸子”。贾谊正是继承战国诸子余绪, 而又“自成一家之文”, 成为西汉散文大家。他的文章, 说服力和感染力兼备, 虽然讨论的是实际的政治问题, 可他并不是用冷静、客观的笔调来加以论证, 而是极富主观色彩, 使人能感受到一个政治家的饱满热情;他的文章,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体表现在:在论辩事理时以对比、排比、对偶和夸张等表现手法形成了强烈的气势;在情感特征上或披肝沥胆、率性直言, 或寓情于理、语气急迫, 或褒贬分明、情文并茂, 具有充沛的情感;特别擅长运用形象的比喻, 或以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譬喻说理, 或以寓言和历史故事说理, 或以富于形象的引语说理, 形成了形象而明朗的特色。

贾谊的辞赋成就更大。贾谊的辞赋, 既受到屈原的影响, 也与荀子密切相关。对此, 朱自清早有研究, 他指出:“荀子赋和屈辞原来似乎各是各的, 这两体的合一, 也许是在贾谊手里。贾谊是荀卿的再传弟子, 他的境遇却近于屈原, 又久居屈原的故乡, 很可能的, 他模拟屈原的体制, 却袭用了荀卿的‘赋’的名字。”[2]事实上, 贾谊不仅继承了屈、荀辞赋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发扬了那种言情写志的精神。

贾谊是较早将楚辞与荀赋结合的辞赋家, 他的作品正是祖从楚辞, 师法《赋篇》, 从而成为汉赋的先声。首先, 贾谊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精神。屈原与贾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遭遇颇为相似的悲剧人物。他们都是主张改革的政治家, 遭到谗毁而被疏远, 以至发愤抒情。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们合为一传, 并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3]。其次, 贾谊对屈赋艺术手法的创造性继承。贾谊的辞赋, 不仅在思想感情上与屈原息息相通, 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是追步屈原的, 但贾谊的作品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屈原骚赋艺术特征, 最突出的是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虚构, 而贾谊把屈原以幻想为特征的虚构, 发展为摹写事物的铺陈, 显示了咏物叙事的汉赋的雏形。屈原的辞赋, 比多兴少, 而且构成于—个象征体系, 贾谊的辞赋, 没有形成屈赋那样的象征体系, 但继承了屈赋美丑对比的表现方法。《吊屈原赋》几乎全是两两相对的譬喻, 而且直接以喻体对比。

贾谊虽然只活了三十三岁, 留下的作品也不多, 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很大。他的忧世精神尤为突出, 后人多以屈、贾并称, 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常常借之歌咏抒怀, 对贾谊常常充满同情和敬意。

参考文献

[1]王兴国.屈原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2]朱自清.经典常谈·辞赋[M].长沙:岳麓书社, 2010.

篇4:贾谊何以怀才不遇

贾谊被埋没实在可惜,所以历来人们都同情贾谊,对汉文帝多有指责。可是宋代苏轼却写过一篇《贾谊论》,没有把贾谊之死完全算到皇帝的账上,而是在惋惜之余,从人才自身的内在原因来分析了贾谊悲剧的必然。

苏轼认为贾谊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自用其才”。为什么他不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才能呢?原因无它,在于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东坡先生在这里提出的“志(志向)、量(气量)、才(才能)、识(识见)”,对于成就一番事业至关重要。贾谊虽不是志大才疏,但毕竟年轻,见识经验不足,再加上有某些不合时宜的毛病,即如苏轼所指出的“狷介之操”,往往性情褊急孤傲,气量狭小,也就影响他不能很好地“自用其才”,以致不能从容地在那些功臣夙将之间周旋应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此一来,他的那些经邦治国的好建议又怎能实现呢?

其次,贾谊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善处穷”。一个有抱负的人,在顺境下固然可以干得很好,就是身处困境或逆境,也同样能泰然自若地“自用其才”,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应该说,贾谊被贬官之后,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他一味地沉溺于悲观伤感,怨天尤人,终于“自伤哭泣,至于夭绝”,从某种角度上说,简直是自毁其才。正如苏轼所说:“人一时不被重用,怎么知道终生都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不懂得静心地等待局势的变化和时机的到来,却满腹牢骚,忧愁悲伤,这是自己害自己啊!”看来,这位贾谊受不了一点儿挫折打击,缺乏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概,心胸器量未免过于狭窄。

篇5:贾谊故居作文

贾谊故居又到星期六了,张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去找长沙有哪些古建筑。于是,妈妈就带我去了贾谊故居。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故居位于长沙市解放西路与太平街交口处,故宅正门,有一块板子,上面写着“贾太傅故宅”,进门以后,里面有贾谊井、贾太傅殿、古碑亭等------,其中,最有趣的是那口名叫“长怀井”的古井,一般的井是一个大洞,但这口井是两个小洞组成,洞与洞间还有一条细小的缝。原来,这种设计是为了不让小朋友掉进井里去,还不会在打水的时候绳子污染了井水。参观完贾谊故居,我对贾谊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为我们长沙有个贾谊而感到自豪!贾谊故居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6:贾谊谱系考略

贾谊谱系考略

关于贾谊的先世,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及<汉书・贾谊传>均无任何记载,后世研究多避实就虚,重贾谊思想而轻生平,至于贾谊后裔情况及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更是无人探究.长沙贾谊故居经常面对的`质问就是:贾谊有没有后人?有什么影响?这也使研究贾谊谱系成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作 者:吴松庚  作者单位:长沙贾谊故居陈列馆 刊 名:船山学刊 英文刊名:CHUANSHAN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G0 关键词: 

篇7:《过贾谊宅》 刘长卿

刘长卿的《过贾谊宅》 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堪称唐人七律中的精品。

长沙过贾谊宅⑴

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

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释】

⑴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⑵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

⑶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

⑷独:一作“渐”。

⑸汉文:指汉文帝。

⑹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白话译文】

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

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创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迁谪在公元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至777年(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赏析】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尾联出句刻画了作者独立风中的形象。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拓展阅读:刘长卿大事记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篇8:亦理亦法的思想家——西汉贾谊

关键词:礼法,法家,权利斗争

贾谊 (前200—前168) , 河南洛阳人。少年博览儒学经典, 18 岁就才学过人, 被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所赏识, 招致门下学习。公元前179 年, 吴公入长安任廷尉时荐举贾谊, 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博士虽然在汉代是七品, 但由于大多学识渊博, 又在帝王身边工作, 提供咨询和建议, 因此升迁极快。而贾谊才学过人, 汉文帝每次提出政策咨询时贾谊都能引经据典, 应对自如, 备受汉文帝赏识。贾谊自幼熟读儒学经典, 又在吴公门下濡染法家思想。另外, 他对汉初政坛主流的黄老之学也非常感兴趣。一日洗沐 (汉代的星期日) , 闲暇时论黄老之学, 贾谊说:古代黄老圣贤者要么在朝廷为官, 要么就在市井的占卜和行医之中。如今朝中官员通晓此理的人咱们也都知道了, 觅一下市井之间如何。于是二人在卖卜铺子之间游荡, 遇司马季主。司马季主见两人儒雅端正, 料是有学问的人, 还礼后命弟子退下。司马季主谈阴阳, 列凶吉, 论自然万物, 洋洋洒洒谈了许久, 理顺言真。贾谊和宋忠听罢虽“矍然而悟”, 不过年轻气盛的贾谊说:听先生一席话令人耳目一新, 请问如今做什么人最卑贱, 什么行为最污秽?这句话源于李斯辞别老师荀子, 前往秦国时的一番话:诋毁他人卑贱是最恶毒的言语, 有些人在贫困潦倒之际经常有诽谤世事的言行, 借此装出一副不好名利无为的样子, 这不是君子修为。其实这是贾谊将了司马季主一军, 大意是你故意将凶吉说的很差, 如李斯所言的“卑贱”之人。司马季主听后哈哈大笑说:看二人也是有学问的人, 怎么说出这么没水平的话。如今天下谁是圣贤, 谁是高者, 为何用这样的言辞侮辱长辈。随后他反驳了贾、宋二人所说占卜之人夸大其词的说法。两个刚刚步入仕途, 自命不凡的年轻人卖弄学问后, 反遭到司马季主有理有据的驳斥, 面目失色, 怅然而坐, 半晌无语。三日之后二人在上朝时还悄悄议论这件事:道德越高尚越安全;权势越大, 越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正如同老子所说的“无, 名者万物之始”呀[1]!

一、任博士期间贾谊的礼学和法学思想

虽然在司马季主那儿吃了一顿憋, 但毕竟是刚步入仕途、准备大展拳脚的年轻人, 没过多久便忘记此事。贾谊回答文帝咨询时仍抢答如流, 辩驳时锋芒毕露“, 每诏令议下, 诸老先生不能言, 贾生尽为之对”。让一些久居朝廷的老博士、大臣们感到颇杀风景, 对贾谊“专欲擅权”极为不满, 这也为他被贬埋下伏笔。

1.法家主张。儒礼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也未得到帝王重视, 而秦朝的法家、旧俗仍然继续沿袭。例如汉高祖刘邦骂写《新语》太中大夫陆贾:天下是我骑着战马, 奋死拼杀打下来的, 若我手拿着《诗》《书》, 能念来江山么?陆贾针锋相对地回答道:秦代严法酷刑, 致使天下乱。若秦施仁治礼仪, 天下大治, 你能得到天下么?汉高祖闻后面露愧色。汉文帝时期的贾谊也与陆贾同朝为官, 他十分赞赏这个老前辈的观点, 即在仁治及礼法基础上实现法治。于是他参照《新语》及其他典籍, 写下《过秦》一书。书中对秦代法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研究, 对商鞅变法的得失进行了细入分析, 特别对秦二世“收挚污秽之罪”造成的大规模迫害及杀戮进行了批评, 主张废除那些既严苛、又对社稷没有帮助的法律。汉文帝与贾谊看法一致, 因此在公元前179 年间, 汉文帝和众臣议政时说:法律的根本是为了扶正民风, 禁止暴力, 宣扬善真;如今一人犯罪, 父母老小均要流放和杀戮, 朕实在不忍心。若不能引导, 反而让百姓成为暴民[2]。贾谊在《过秦》中还认为, 秦代的另一问题是“忌讳之禁”太多, 秦二世被赵高指鹿为马后, 大臣们更是不敢言语, 唯恐犯之禁忌而惹祸上身。这样的后果就是君臣和谋士只顾眼前利益, 欺上瞒下, 相互奉迎。秦二世在天下大乱情况之时, 被奸臣断了言路, 让赵高哄骗得团团转, 最后被弟弟子婴所杀[3]。这段话对汉文帝触动很大, 他在公元前178 年就下诏废除了“诽谤妖言之罪”。在诏书中汉文帝说:大汉有诽谤妖言之罪, 让众人担心自己的谏言会导致惹祸上身, 哪里还有远方的贤士前来提出好的建议。今天废除之, 是防止因无心之过或一句牢骚话被治罪的情况再发生。

2.礼法主张。在做博士时期, 贾谊做《劝学》、《道德说》等, 修《春秋左氏传训故》, 以及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及《五曹官制》。在《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中贾谊写道:西汉承秦旧俗、弑父杀兄、盗庙堂礼器, 人们“恬而不怪”。因此他向汉文帝提出建议:定制度、兴礼仪、正民风、轻狱讼。他还建议改黑色朝服为黄色, 用法律规范官制, 行秦朝廷礼仪、兴秦宗庙之乐。这“三统说”为汉景帝时期董仲舒的三统奠定了基础。汉文帝看到这篇上疏后, 十分高兴, 交众朝臣议。首先遭到文帝的近臣——颍阴侯绛灌的强烈反对, 这代表了文帝时期朝廷武官的意见, 那些东征西战的将军们对繁琐的礼仪十分反感;另外还遭到了他老师———位列三公的御史大夫张苍的反对, 他认为贾谊的礼制不够现实, 另外礼法规制如此繁琐既无必要, 也不具实用价值, 他们坚持简约的礼法规范, 这代表了朝廷文官的意见。而文帝本身也推崇黄老学说, 不好儒学, 因此遭到群臣反对后, 对恢复儒学和礼法的兴趣逐渐消退。贾谊的礼法主张虽然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实现, 不过同为壮志酬筹的两个年轻人, 汉文帝对才华横溢的贾谊倒是蛮感兴趣, 因此提出将其提至“公卿之位”。前朝旧臣丞相周勃、太尉灌婴等坚决抵制此议, 这些行伍出身的老粗们对贾谊成见极深, 指责他“洛阳之人, 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4]大致认为这个儒生年纪轻轻却不懂得尊重老前辈, 提出的朝规礼法繁琐, 纯粹多事之举。辩论起来又说不过他, 与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还不整日里遭其挤兑。而且这些反对的人多为汉高祖开国旧臣, 对汉文帝即位帮助也很大, 因此汉文帝只好作罢。后在众人的打压和谗言扰惑下, 贾谊非但没提职, 反而被汉文帝疏远了。公元前177 年, 贾谊被贬至长沙任长沙王太傅。

二、贾谊后期的礼学和法家主张

公元前177 年, 贾谊来到偏僻的长沙, 在当时唯一一个异姓王手下当太傅。贾谊从原来极受皇帝欣赏的近臣, 到被其疏远、直至发配到南方荒蛮之地, 这其中的心理落差之大可以想见。因此贾谊在长沙期间生活甚是苦闷忧郁, 著《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来表达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心忧天下的贾谊在任太傅期间空闲时间很多, 除研究学问外, 他还关注朝政, 并上疏汉文帝提出自己看法和主张。例如贾谊被贬长沙同一年, 绛侯周勃害怕遭他人暗害, 因此上级官员到绛县巡视时, 周勃总是重甲持刃, 在亲兵团团保护下出城迎接。公元前178 年周勃被人诬告, 以谋反罪被捕入狱, 遭到严刑拷打和凌辱。周勃用千金买通了狱卒后请公主作证, 后又重金收买薄昭, 请出太后。宅心仁厚的薄太后闻听此事后, 上朝为周勃辩解说:周将军手拿帅印, 手握重兵时不谋反, 反而在一个小县城里, 手下没有几个兵丁情况下谋反, 岂不怪哉。汉文帝听后恍然大悟, 命手下马上拿符节到监狱, 赦免周勃。贾谊因此事上疏道:帝王以廉耻礼仪对大臣, 才能规范君臣礼法。贾谊实质上是委婉地批评汉文帝不重礼仪, 致使侮辱朝臣的事情发生。而汉文帝也对当时轻信谣言的糊涂之举深感懊悔, 于是下诏说:今后凡臣子触发法律的, 均自裁, 以此免其牢狱之刑罚[5]。

公元前174 年, 汉文帝忽然又想起了才学过人的贾谊, 便诏他回京。贾谊一到京城便拜谒汉文帝, 此时汉文帝刚从未央宫祭祀回来, 对鬼神之事甚感狐疑, 因此见到贾谊后汉文帝便询问起鬼神之事来。贾谊也投其所好, 谈了好多鬼神观点。文帝不断把椅子挪近贾谊, 两人一直谈至深夜, 甚是投机。最后汉文帝说:我好久没见贾谊了, 自以为学识已超过他, 今天看来仍不及, 遂任贾谊为梁怀王太傅[6]。其实贾谊这次回朝, 其主要原因是原来极力压制他的太尉灌婴故去, 绛侯周勃失势。不过汉文帝宠臣邓通仍在朝中呼风唤雨, 成为贾谊政治生涯的最大障碍, 不过刘胜是文帝最宠爱的儿子, 因此汉文帝还是非常信任贾谊的。这段时期贾谊著述了《治安策》。在礼法内容上, 一是藩礼。西汉初年汉高祖册封了很多异姓和同姓的诸侯王, 汉文帝时期, 异姓诸侯王基本上被同姓诸侯王所替代。不过由于同姓诸侯王实力增大后, 叛乱苗头也逐渐显现。贾谊认为诸侯王首先存在等级的逾越;其次随着权势扩充, 出现官制的逾越;其三服装饰品、乘舆的逾越。以上种种礼制逾越后, 继续下去会产生国家权力的全面逾越。因此他向汉文帝上疏说“:君臣同伦, 异等同服, 则上恶能不眩其下?”二是规制匈奴与汉朝廷之间的礼仪。贾谊认为“:天子为天下之首, 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 下也。征令蛮夷, 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 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 首顾居下, 是倒植之势也乎?”三是对商人和贵族礼仪的规范, 包括服饰、衣着及车乘等一系列礼法规制。在这些礼仪规制中, 贾谊提出“明等级以道之礼”的观点, 礼仪就是上下、尊卑的明确区分, 否则就会出现“上下踳逆, 父于悖乱”的局面[7]。

参考文献

[2]汪高鑫.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J].学术界, 2001 (5) .

[3]邢永革.论贾谊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

[4]樊文礼, 史秀莲.汉代儒家的民族观[J].烟台大学学报, 2007 (4) .

[5]李林之.西汉政论文与汉赋大家——贾谊[J].历史教学, 1992 (10) .

[6]徐立新.苍生与鬼神:贾谊民本思想的现代诠释[J].贵州社会科学, 2003 (5) .

篇9:贾谊:没有席位的发言

很多英雄一生的失败在他出生时即已注定:生不逢时。贾谊如果早生二三十年,能碰上秦皇嬴政,碰上楚霸项羽,碰上高祖刘邦。而如果他晚生五六十年,他又可等到汉武帝刘彻。那些都是需要英雄的时代,是英雄创造历史的时代。偏他生在这两个浪峰之间的低谷中!

这是一个蓄势待发的时代,这是一个讲“无为”的时代,这是一个庸人都可以拱手而治的时代!汉文帝曾对他那个时代的一代名将李广感喟:“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实,他身边还有一个绝对可以成为一代名相,能引导他和汉帝国超越三代、做出前无古人辉煌业绩的人物,那就是与李广一样年轻有为、天才俊发的贾谊。

我很替文帝惋惜:他的手下有李广这样的将,有贾谊这样的相,却也只能“无为”而治。这是多么的暴殄天物?他实在是不善于用手中的上上牌,打出最高分。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扼腕叹息——在他的帝国里,李广不能封侯,贾谊不能拜相。最终李广绝望而自刎,贾谊凄伤而夭折。天生我才必有用,文帝逆天之意,杀天之才,文帝之罪亦大矣!

相较而言,文帝对贾谊更寡薄。对李广这样的英雄,他至少是给了他用武之地,让他在战场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但对贾谊,文帝就不能为贾谊安排政治席位,使他有折冲樽俎运筹帷幄的机会。这也不能全怪文帝。他自己也是被人从藩国请到权力中心来的。当文帝被陈平周勃等人请入主席时,他发现,帝国的圆桌边已坐满了济济的人头。这一桌丰盛的筵席,不能再给任何别人分一杯羹。哪怕是文帝带来的人。

是的,这个帝国在灭掉诸吕之后,只缺少一个刘姓的皇帝,而不缺少大臣。

贾谊是一个没有席位的就餐者。更不用说去当主持宴席的“祭酒”了。

他给了这个时代最好的忠告。他是那个时代最睿智的发言者,是那个时代庞然而麻痹的躯体上锋锐的虻,可他却没有席位!甚至,最后,连会场也不让他进!他被逐出京师。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流放贬谪,除了对不同政见者或席位争夺者阴毒的肉体惩罚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把他逐出舆论中心地带,让他远离话筒,让他的声音消失。

昙花一现的政治辉煌消失了。贾谊一路哭向长沙。

远见卓识

我们先来看看贾谊的履历吧:十七八岁时,他已博览群书,并以精通经典、善于作文而名扬郡中。22岁,文帝元年,河南守吴公向文帝推荐年轻的贾谊。文帝征召贾谊为博士。在博士中,贾谊年龄最小,学问却最高。文帝有所咨询时,他总能答出别人不能回答的问题,而且还颇合大家心意。侪辈都对他很佩服,文帝也对他格外赏识,一年之内,他被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并有意要委他以公卿之位。

就在这短暂的两年内,他提出了许多极有远见、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关于制度方面: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他说:“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了。显然,作为儒家的信徒,他对秦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反感与心理拒斥,他要新朝尽量抹去前朝的痕迹,确立大汉自己的风格与气派。政治体制方面:上疏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经济方面:作《忧优民》,上《论积贮疏》。“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力倡“驱民归农”,禁止末技游食之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贯思想,而在汉初积贫积弱时尤为必要。外交方面:反对对匈奴忍让,主张用他提出的“三表五饵”之法,灭之于无形。伦理道德方面:作《六术》《道德》诸篇。政治理论方面:作《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分论始皇、二世、子婴之过。首篇总论治国之本在于施行仁义;中篇讲“取与守不同术”,应“逆取顺守”。下篇讲专制政体灭亡的必然性——其痼在专制自身。这三篇合而可为一大篇,洋洋洒洒,汪洋恣肆,诚为西汉鸿文。这是在理论上对残暴而失败的秦进行清算。他在认真地思考新朝立国的道德基础与统治理论,刘邦的那一帮流氓强盗式的武夫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意识的。萧何、曹参等出身狱吏,可以是很出色的行政人才,但不可能站到这样的高度。贾谊的横空出世,汉朝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理论家。

两年左右的时间,有如此众多的思想和理论建树、政策和策略建议,足见这位二十来岁的政治家的见识和胆略,足证他的政治天才,并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政治史上的地位。他可以跻身一流政治家之列而毫不逊色。

在这些建议中,既有眼前的急务,也有关乎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有很多更是深入到了整个封建时代基本的政治与道德根基。其中有一点特别值得提出来,这一点显示出,什么叫真正的睿智、真正的目力。

汉初的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秦为何兴暴而亡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人们又自然地把短命的秦和“千余载不灭”的周作对比。人们很容易地看出了两者显而易见的不同:周行封建,以一家血脉盘踞天下,各路诸侯,拱卫周室,所以固若金汤;秦立郡县,诛残同姓,宗族血亲一无所封,使无尺寸之地,官长各地者皆有功之异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一旦天下有事,没有至亲的相助!于是,结论似乎很明显:就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言,封建制胜过郡县制。又由于郡县制的推行者恰恰是残暴寡恩的嬴秦,郡县制对同姓的寡恩与暴秦对天下的刻薄搅成一团,郡县制便很不幸地成为“不道德”的制度,而为人们唾弃。于是,历史的倒退十分的合乎逻辑:为了打败项羽,封!封功臣!为了屏障刘氏,封!封宗室!天真的刘邦以为,这些同姓王定比异姓忠心。但是,假如一个同姓的诸侯要挑战中央取而代之,怎么办呢?

很显然,血缘并不能保证这些跋扈的诸王对中央的效忠,独享资源和独擅权力的诱惑更大。自封王以来,无论是异姓还是同姓,叛乱、寻求独立于中央,甚至对中央取而代之的企图一直没有中断过。刘邦政治上的短期行为以及理论界在制度问题上的严重失误,造成了汉初几十年的动荡与生灵涂炭。

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贾谊表现出了他异乎常人拔乎流俗的见解:他认为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乃是“除六国之忧”的有远见之举;而当今的分封政策,恰恰又是“成六国之祸”的倒退行为。贾谊之聪明,在于知道国事不可恃于人的品行,不可恃于人的血缘亲情,必恃于势。所以,秦之速亡,不在取消封建而立郡县,在权力制衡的丧失。而西周的政治制度是贵族民主政治。天子并不能对天下大权“孤独而有之”。他的行政权力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约束和限制。贾谊认为,正是这种对权力的约束与限制,才是周千载不灭的原因,也是取消了这种约束的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

在国家制度上,他反周尚秦;而在权力制衡上,他又反秦尚周。在这一取一舍之间,让我们得以窥见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个性之殇

但远见卓识往往“自绝”于当代。卓则必绝,远则自离。贾谊自然而然地与他同时代的人离绝了。他藐视他们,他们也排挤他。他们根深而叶茂,藤粗而蒂固;他则一无所恃,只能恃文帝的保护。但文帝也一样脆弱——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绛侯周勃)灌(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尽害之,乃毁谊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平心而论,文帝刘恒还是很信任也很愿意重用贾谊的,他毕竟不是一个昏君。但他不能失去朝廷权力的平衡,他也不能为了一个贾谊而触犯众怒。一边是功高盖主的老臣,一边是初出茅庐的后生,两边既已势不两立,剑拔弩张,文帝只能倾向前者——反对前者,他自己的位子都不安稳,没有前者的拥立,就没有他的今天;没有前者的支持,也没有了他的明天。

贾谊的失败是时势所必然,同时也与个性相关:贾谊的性格太躁急,太傲慢。躁急则不能待人,不能捺住性子等待时机。傲慢则不能兼人,他总是嫌那一批老臣太愚拙无识,不屑于与他们为伍,更不能把他们拉入同一战壕,与他们一同作战,而是欲凭一己的力量,挟文帝之权威而获成功。

篇10:《贾谊论》原文及翻译

《贾谊论》

作者: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翻译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篇11: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内容】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赏析】: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贾谊,是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得大用,抑郁而死。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哦出这首律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分。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益以“空见”二字,更进一层地把哲人其萎,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抒写得沁人心脾。这两句诗还化用了贾谊《鵩鸟赋》的句子。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以为不祥的鵩鸟,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赋中发出了“庚子日斜兮,鵩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感喟。刘长卿借用其字面,创造了“人去后”、“日斜时”的倍觉黯然的气氛。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有谁能理解呢!诗人由衷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如此动情,如此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象刘长卿就站在我们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不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

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徐竹心)

上一篇:交流座谈会发言稿下一篇:清雪工作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