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2024-04-16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精选6篇)

篇1: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伴随着培训尾声的到来,我对这次网络培训感慨良多。在这次培训过程中困难与收获共存,汗水与喜悦同在。通过半个月的培训学习,我学习了很多的新教育技术,了解了以前不曾接触的新事物,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下面就以我的培训实践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培训面授中,老师让我们制定每组的宣言、logo等等,我觉得对我们每个学员都是一份收获。通过小组合作我们重温了学生时代的感觉,就算没写没说的学员,他们也从中也学到了很多,因为他也在参与、思考、学习,也在收获。在这次培训期间,由于培训方式的特殊性,很多参与培训的老师都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这次培训采用的是的网络教学方式,而非以往的面对面的培训方式。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有的老师需要解决网络上网的难题,没有安装网络的老师为了能够很好的参加培训都要去寻找合适的地方参加到培训之中。有网络条件的老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如培训中网络延时不能及时的回帖参与讨论,甚至有的时候网络不通畅无法继续参加培训。这次培训的部分环节是通过论坛讨论的方式进行,因此有的老师还要克服论坛使用等网络应运方面的技术难题才能参与到培训之中。其次,这次培训采取的是开放式互动培训方式而非以往的封闭性集体培训的方式。与以往的假期集中封闭培训相比,虽然可以自由支配参与培训的时间,但是这种形式也削弱了对培训重视程度。比如家人可能觉得这种培训无关紧要可以不参加培训。

虽然在参与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与挑战,但是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抛洒汗水,这次培训最终取得了丰硕的结果和满载而归的收获。首先,通过这次培训我牢固树立了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观念。在教学中要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在教学工作中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教师也可以作为学生来学习我们不懂的知识,就像这次的培训,面授的学习,网络的学习,无一不在充实着我们自己,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用比较适合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方法来教授。我们的学习也是一种改良教学的方法。我们老师的学,也好让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了解很多问题:例如为什么学生学习的课堂中不爱说话,该如何去化解,为什么教室里比较沉默?可能是我们老师的表达,学生并不是很懂什么意思,通过自己的学而促进学生的学。其次,通过这次培训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进取的进步。通过学习,可以说是首次接触到了中观教学设计的设计理念,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单元层面的教学设计,渗透了的问题化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思想的现代教学理念,将授导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格外具有现实意义。在培训过程中,理论学习中贯穿了大量的来自教学一线的学习素材供我们借鉴学习,使得培训成果可以直接用于日常教学,解决了“学习”与“工作”两层皮的难题,能够与现实教学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我认真研读了从模块一到模块七的所有学习内容,系统地学习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

题、规划主题单元、设计研究性学习、创建并利用主题资源、设计单元学习评价、实施单元教学过程等内容,全面把握了中级培训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理念,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以及对现实教学的指导能力。当然,能力的提升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培训就会有质的改变,这需要积累、需要消化吸收。面授结束后,在远程学习期间,我尝试着把中观教学设计的理念--思维导图的设计方法和工具软件,运用到教学中。有了中观的思维导图之后,似乎有了一个前进的方面,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之下再来设计课时教案、学案,倍感轻松。原来我们学到的知识真的可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这更加激发了我对本次培训要认真研读、消化吸收的动力,也激发了我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动力,我想,随着对所学知识内化的加深,将会更加有效的指导我的教学实践,我对此充满信心!

经过这么多天的学习与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精彩。

篇2: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我市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初步感受到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学习方法、以及教育技术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即将在我市开始的中级培训,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将中级培训的特点简要介绍给大家。

一、单元化设计:培训者与学员能够在充分领略我国新课程所追求理念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课时教学设计的局限,学会基于单元的教学规划方法,以便在较大的视野内协调目标、活动、内容、评价的相互关系,统筹信息资源与媒体工具的有效利用。掌握了这种“中观教学设计”方法的教师们将成为游刃有余的教学设计师,上可关顾课程的总体目标,下可驾驭单元内的教学过程要素。

二、问题化设计:注重于培养教师学员的问题设计能力,学会用问题主线来贯穿单元学习过程和组织相关知识,不但要善于针对单元目标来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还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于是,教师预设的问题与学生生成的问题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过程的思维框架。还为教师学员准备了一系列工具模板辅助教师进行问题化教学设计,并提供了若干指导原则和易于操作的行动程序。

三、多样化活动:以问题为导入情境,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通过系列活动形成良好的行为程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中级培训追求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学员能够根据单元目标和问题情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还提供了便捷的活动设计模板和诸多参考案例。

四、主题化资源:中级重视培养教师学员利用信息化资源支持单元教学的能力。事实证明,围绕一个单元主题来组织和利用资源具有较高教学效能。因此,中级培训首先选定了一些各学科教师都易于理解的案例来展示主题资源创建和利用方法,并鼓励学员能够结合自己的学科寻找一个恰当的主题单元,利用工具模板来创或重组主题资源,并在单元规划中增添与资源利用相关的学习活动。

五、全空间环境:单元化教学使教师们赢得了较大的自由度,老师们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包括教室物理空间、信息虚拟空间和社会自然空间)调研资源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中级通过理论引导和案例研习,使教师学员形成全空间优化教学的意识与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设有效教学环境的能力。

六、多元化评价: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一致,中级培训首先向教师学员展示多样性的评估方法与工具,并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习、同伴交流、自我反思等活动,初步形成根据教学目标选用评估方法的能力,并在表现性评估工具的使用、改进、创建方面进行重点训练。

七、多维度整合:中级培训特别重视教师学员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通过系列训练,首先学会规划单元框架,接着从问题设计、活动设计、资源利用、环境创设、评估选择等方面做深入思考与开展创建活动,为单元框架逐步丰富内容和完善设计,从而产生具有实践价值的单元教案。

篇3: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一、两本教材的编写特点

两本教材都以开展活动组织教学内容, 中级教材的编写秉承了初级教材编写的思路及特点。

1.从教学需求出发, 依据成人参与性比较强的特点, 通过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 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初级教材以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成果为主线, 中级教材要求完成一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成果, 以及一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简案。同样是完成教学设计成果, 但是在内容与要求上与初级教材是不一样的。

2.两本教材都以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B l e n ding learning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3.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比如, 每个主题活动都融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与学员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在体验中学习;活动设计丰富多样, 在学员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理论、技术与方法。

4.两本教材都是采用“文字教材+配套光盘+网络培训平台”的“三维立体化”的教材建设模式。

5.两本教材都充分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特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学评价相结合, 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同时结合成人培训的特点, 关注总结性评价。

6.除了以上共同点外, 中级教材还有以下特点:更加强调通过案例帮助学员进行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解与分析, 案例分析更直观、到位, 并配有相应的说明。同时, 配上其他辅助的案例, 学员很容易掌握教学内容。

二、初级教材与中级教材在理论、技术、方法方面的对比分析

虽然两本教材的思路及特点一致, 但中级教材是在初级教材基础上的自然衔接与递进, 内容与难度都不同。初级培训的对象是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 主要让学员从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学习大量优秀案例, 让学员体会与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 主要以收集和加工素材资源的基本操作为主, 以P o w e r P o i n t为开发整合工具, 制作一个与选定任务的教学设计方案相配套的演示型教学课件。

中级培训面向的对象是已达到或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水平考试的一线教师。因此, 其培训的内容是建立在初级培训内容的基础上的, 是对初级内容的深化。收集与加工素材资源是以F r o n t P a g e为开发整合工具, 完成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辅助教或学的网页课件。

下面我们从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对初级与中级教材做一个比较。

1.两本教材都是以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作为主线, 但是在掌握的难度与深度上有所不同。

(1) 教学设计方案部分

由于初级培训的对象是中小学一线教师, 大部分人对教育技术不是很了解, 并且全国各地教师水平发展不一, 因此,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在广大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大量优秀教学案例, 对理论知识做初步的了解与理解。例如, 对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要求不高。通过了解教学过程的基础知识, 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能够设计与选题相一致的教学设计方案, 并不要求学员深入掌握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策略选择的方法等内容。在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方法方面, 只介绍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及编写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至于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编写并没有做深入的讲解;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分析的方法没有做过多的阐述;教学策略的选择也只是概念层面的讲解, 至于各种策略适应于什么样的条件,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关系等方面也没有说明。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是在一个主题中完成, 相比于中级培训, 时间要短些。初级教材对教学设计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法没有做深入要求, 这与初级培训大纲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中级教材面向的对象是已达到或通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水平考试的一线教师。由于他们经过初级培训后, 具有一定基础, 因此加强了对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 主要通过两个主题来完成。尽管如此, 培训还是建立在学习大量优秀教学案例的基础上, 结合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来讲解这部分内容。这样, 教师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并能够通过学习马上运用到教学中去,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引入了教学前期分析的概念, 并对教学前期分析的作用做了介绍;教学目标的分析不仅介绍了加涅、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设置的意义, 而且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及表达的方法;不但分析了影响学习者特征的主要内容, 还说明了分析学习者主要特征因素的方法;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在初级中只有极小部分的内容, 中级教材则用一个主题来论述。

(2) 教学实施与评价部分

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级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教学实施的内容, 对教学评价也是通过一系列评价量表及案例, 让学员了解教学设计及其成果的常用评价方法。中级教材中不仅要求学员掌握常用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而且要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对教学评价的内容, 要求在初级的基础上, 学员能够掌握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并能够利用E x c e l工具对数据进行较为复杂的操作。

(3) 新理论的阐述

中级教材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次整合、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等新理论做了论述, 而这些内容在初级教材中是没有涉及到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 中级教材的理论性更强、更系统, 但是这些枯燥的理论内容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来支撑、引导的, 因此学员很容易接受。

2.中级教材中的技术内容比初级教材更丰富、更新颖。

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效益的手段与工具。初级教材中完成的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是用P o w e r P o i n t工具合成的教学演示型课件, 素材的收集与加工也是利用非常简单的工具软件。比如, 用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对图片做一些简单的处理;素材的收集只涉及到搜索引擎的简单使用, 以及用P r t S c键进行抓图等操作。中级教材在初级的基础上, 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多种搜集资源的方法收集所需的教学资源素材, 能运用各种音频、视频、图片加工工具对各类资源素材进行比较复杂的加工与处理。比如, 利用S n a g i t工具获取资源、用迅雷工具下载流媒体、用P h o t o S h o p处理图片、用Cooledit处理音频、用豪杰超级解霸处理视频等。资源的收集与加工的手段更加丰富, 技术更加新颖, 学员学后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搜集与处理需要的素材。在此基础上, 利用F r o n t P a g e网页合成工具制作与教学设计方案相匹配的网页课件。

3.中级教材充分展示了各种新方法。

中级教材充分展示了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各种新方法。思维导图由于能够直观、有层次地显示出篇章的组织结构、连接方式, 以及一些重要的观点及事实证据, 有利于理解与表达, 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在中级教材中, 设计了很多活动, 让学员利用思维导图工具 (F r e e m i n d工具) 表达各自的观点。

目前, 网络上B l o g的使用是很广泛的, 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并与他人分享、交流。在中级教材中, 利用B l o g进行学习反思, 自我评价学习过程, 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新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它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中级教材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员理解行动研究方法的一般步骤及其特点, 对缺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刘雍潜.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中级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0.

篇4: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的五点收获

这次培训与以往的暑假远程教师培训很不同,一是难度增大了很多,二是学习时间增长,三是要求更高,四是收获比以往多了很多。

第一,使我认识到了主题单元规划的重要性。以主题单元进行课题设计从很大程度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以一个主题来进行单元规划,可以很好地兼顾课程整体目标和课程结构,合理地安排主题单元课时,对于整个学期课时的合理安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主题单元规划更有利于整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原来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优化。

第二,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培训改变了我的观念,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教师平时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或方式来进行学习,有意识地将这种理念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理念渗透;通过特定的研究型或探究型课程来开展。在初始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精,难度要低,每做一次就有一点收获,就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

第三,感受主题资源网站的魅力。主体资源包的使用对教师帮助很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借助多级文件夹来组织管理自己的资源,文件夹资源包是以文件夹的形式管理教学资源,适合个人资源管理,却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主体资源网站是由特定主体的资源构成的一个资源包,可以包含多种资源形式,比较适合于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与共享资源。

第四,学会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教学评价就是指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要根据学科特点不断地研习各种各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如量规)。通过评价,教师才能正确了解学情,学生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水平,以便修正自己在学习中的偏差。评价不仅要覆盖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三维目标,评价要避免评价方法的单一化和简单化,要注意适时适量,要多元化,包含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学会区分主题单元设计与单元教学实施方案的不同。主题单元设计其实也是个计划,但和单元实施方案比起来,它是对整个教学的计划,侧重于学生视角,从学生角度来看学习目标、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怎样学习,以及最终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或成果。单元实施方案完全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考虑的,侧重的是管理策略,关注的是如何保障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细节,为了帮助学生学,落实单元设计,需要从教的角度考虑教学环境的选择、助学材料的提供、学生学习团队组建与分工、合作学习指导、成果展示、评价等因素。

篇5: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小结

在面授培训中,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思维活跃,把我们自学的主要内容交代的很清楚。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问道老师的时候,培训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很令我们感动。为我们自学扫清了障碍。我们也迅速地建立了团队并且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培训打下基础。我们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学习了如何规划主题单元设计,深知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单元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通过老师对各模块的深入剖析,不同小组精辟见解的介绍及同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共同作业,我对教育技术有了新的想法。即把教育技术当作手段,把思想和观念转变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上来,教师利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而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中的一个,或者说是实现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以提高教育技术使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培训中用到的思维导图软件、主题资源网站,特别实用,有效的降低了教学备课时的负担。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技术的理解更加清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主体单元教学推进中综合应用各种技术资源创设高效学习环境,调动学生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操作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篇6:中级教育技术培训小结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一眨眼,我参加的这一期中级教育技术培训临近尾声。回首一个月来的培训过程,点点滴滴,都在心头。

一、我的收获和不足

这一期的教育技术培训,开阔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锻炼了我的意志。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定了我认真、执着的态度,锻炼了我的意志。习惯了在网上复制、粘贴的我,一开始做作业1的时候,由于要原创,感觉压力山大。对照作业提示,根本无从下手。甚至装个思维导图软件,都搞不懂。断断续续地做了一个多星期才做完。上交后,导师判了个不合格,无语啊!也不知道怎么改,就暂时先搁着。接下来的作业2、3、4、5,我努力调整好心态,积极认真地学习模块内容,终于一路艰辛地完成了规定内容,并且全部通过。现在想想,真不容易呢!完全是凭着认真、执着的心态,才涉险过关的。2.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用思维导图来规划、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包括单元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评价体系等等。感受到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这类教育技术软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3.获取和整合资源的一些小窍门。比如说下载文档的一些诀窍;图片处理的技巧和相关软件、网站;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好网站。4.主题资源网站的制作,相对来说,这个内容对我的实际教学帮助不大,只是相当于一个能够与他人共享的文件夹而已。5.不足之处:有些模块的学习内容没有学懂、学透,只是浅尝辄止。例如主题资源网站的制作,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评价量规表的制定,都还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学习和研究。与学伴的交流沟通的效率低下,泛泛而谈、发发牢骚的时间多,探讨、研究模块内容的心思少。

二、单元计划的实施

1.把培训中学到的教育技术扎实有效地落实到教学中去。例如:把主题单元学习内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清晰,明确流程和关系。2.设计、制定单元教学实施方案及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努力贯彻、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位中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让教育技术的力量,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健康高效地发展。

三、我的感受

1.任务重。本次培训规定学习的内容有8个模块,7次研讨,6个作业。先要学习模块内容,接着要在学懂的基础上完成研讨和作业,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白天在学校里工作,放学回家,还有忙着处理家里的一堆事情,夜深了,还要完成艰巨的培训学习,太不容易了。

2..时间紧。本次培训内容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结束,太短了。一线教师只有在每天深夜和双休日中才有时间学习培训内容,研讨话题和完成作业,常常看到QQ群里的学员在午夜凌晨时分还在讨论着作业。就拿我自己来说,睡觉凌晨一两点起来写作业已经好几次了。学员们都是严重缺觉。或许有人说。时间是挤出来的。我试过了,挤出来的零碎时间是很难用来完成作业的。往往是刚有了一点思路,就被打断,做别的事去了。

3.有效交流少。同班学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很少,往往是在发牢骚,并没有在探讨作业。4.心力交瘁。这次培训到现在,感觉人很累,很疲倦,为了尽快完成作业,把一部分工作和家庭事务都拖延了。幸好,培训的研讨和作业都做得差不多了。身心可以恢复恢复了。

四、项目助学导师工作

关于如何承担项目助学导师工作,我不会去思考这一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这一工作的性质、内容不清楚。二是自己清楚自己的水平,先提高自己,再提高自己,没有然后。

上一篇:北京高速etc卡怎么办理下一篇:2024年度环保工作总结汇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