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04-13

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共19篇)

篇1: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粉掌的生长习性

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最高温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会产生冻害的可能。

湿度

粉掌最适空气相对 湿度为70-80%,不应低于50%。

光照

粉掌最适 光照强度为10000-0Lux。

粉掌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

粉掌常用分株法繁殖。给老株换盆时,将带有3~4叶的侧枝带气生根剪下,另性栽种即可。

粉掌养殖条件

1.土壤应疏松肥沃,在养殖粉掌时应以疏松透气、透水性好,且能保持水肥的土壤为宜,最好土壤含有一定的养分,可以选择腐叶土或泥炭土加一些珍珠岩或煤沙渣、基肥配成营养土。在盆底可加一些碎砖块,以有利于排水。

2.保持温度适中,粉掌喜温暖、怕寒冷,所以夏天应防高温、冬天应防冻害。适合生长温度为19-25度,低于13度时,植株进入休眠期,应放到屋内或用塑料袋包起来,以防止冻害。当温度高于32度时会停止生长,一般25度以上时,都需要开窗通风,以缓解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不应过多接触阳光,粉掌是喜阴植物,最好放置在有遮阳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完全接触不到光源,这样会使植株缺乏色光,在阳光下时应给予一定的遮挡,使其不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但冬天阳光较弱时,就没有必要遮挡了,可放心放在阳光下。

4.不应过多接触阳光,粉掌是喜阴植物,最好放置在有遮阳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完全接触不到光源,这样会使植株缺乏色光,在阳光下时应给予一定的遮挡,使其不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但冬天阳光较弱时,就没有必要遮挡了,可放心放在阳光下。

5.施肥要合理,肥料可以促使粉掌的生长,施肥时可选择液体肥料或者选择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大概每7-12天施肥一次,最好在早上或傍晚施肥,效果会更好,或者经常性的施肥水,就是在浇水时加入一两滴肥液在水中,肥水的话,一般每隔三天一次即可,但施肥方式只能选择一种,不可都用。

6.大概两年换盆一次,当红掌生长到一定高度,原来的盆子肯定会因为过小而影响其生长,最好及时更换花盆,换盆时可换加了基肥的新土。按以前高度埋入新盆,之后浇透水,然后放在阴凉处。

粉掌养殖的注意事项

●冬天晚上不要浇水,因为昼夜温差大,晚上浇水,随着气温的降低,可能会冻坏根茎。

●载时花盆不可过大,以适宜植株大小为宜,过大会因为浇水后,土壤久不能干,从而损伤根系。

●换盆一定要及时,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如果换陶制盆,新盆需要侵水一两天才可使用。

●不能使盆内积水,以土壤湿润为宜,也不宜浇水太勤。

在换盆时应避免伤害到根系。

●冬季天冷时,应放入室内,夏季过高时也不要放置在阳光下。

篇2: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粉掌在生长期间怕干旱,应保持土壤湿润,在夏季应在土壤干湿程度进行浇水,不可使得盆内出现积水,长此以往会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的现象。在冬季应尽量减少浇水,浇水过多,会使根系腐烂。

温度。

粉掌在夏季应将其室内生长温度控制在35℃以内;冬季室内温度低于2℃,可以使用套塑料袋进行保温,可提高室温。

光照。

粉掌属于喜阴植物,应将其放置在遮阳的位置,也不能让其接触不到光合作用,这样,使得粉掌花卉缺乏色光;在阳光下及时进行遮挡,不可让其完全暴露在阳光下。

浇水。

粉掌在生长期间怕干旱,应保持土壤湿润,在夏季应在土壤干湿程度进行浇水,不可使得盆内出现积水,长此以往会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的现象。在冬季应尽量减少浇水,浇水过多,会使根系腐烂。

施肥。

粉掌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施肥应选择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每隔7-12天进行一次施肥,一般在傍晚或早上进行施肥,效果会更好。

管理。

篇3:奶牛养殖场蹄病的防治及注意事项

1 奶牛蹄病的主要种类

1.1 蹄变形

指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 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 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 (1) 日粮配合不平衡, 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 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 钙磷比例失调, 引起蹄变形。 (2) 蹄变形病与乳牛的产奶量有一定关系, 一般单产高的牛, 发病率较高。 (3) 饲养管理不当。牛舍阴暗、潮湿, 运动场泥泞, 粪尿清扫不及时。 (4) 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有关。如果公牛有先天蹄变形, 则后代也极易患该病。

蹄变形一旦发生, 要予以修蹄。修长蹄时用蹄刀将过长部分削去, 周围边缘用锉刀锉平。宽蹄用蹄刀放于蹄缘背侧, 然后用木锤打击刀背, 切除多余的角质, 再把蹄底及周边整修锉平。翻卷蹄先用刀削去内侧缘增厚部分, 再用锯锯掉过长角质, 最后锉平。

1.2 腐蹄病

又称传染性蹄皮炎, 指 (趾) 间蜂窝质炎, 是奶牛指 (趾) 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各年龄段奶牛均可发病, 发病率高, 约占到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燥季节多发;后蹄比前蹄多发;成年高产牛比其他牛多发。

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 (1) 日粮中钙磷供应不足, 钙磷比例不当可能是造成腐蹄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管理不当, 运动场泥泞潮湿, 牛蹄长期浸泡, 修蹄不定期。 (3) 尖硬异物引起牛蹄外伤, 造成坏死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链球菌、结节状梭菌等细菌的感染。

如已经发病, 可采取先用5~10%硫酸铜液清洗患部, 然后用蹄刀刮除坏死腐烂组织, 使患部脓汁充分排出, 创内撒布高锰酸钾粉或硫酸铜粉, 外用纱布或脱脂棉填塞, 装蹄绷带, 将病牛放在干燥圈舍内饲养。有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的, 可用磺胺药物或抗菌素治疗, 并根据病情进行输液及对症治疗。

2 预防奶牛蹄病的发生

2.1 定期给奶牛蹄浴

蹄浴是预防奶牛蹄病的重要卫生措施。蹄浴较好的溶液是福尔马林液, 取3~5升福尔马林液, 加水100升, 温度保持15℃以上 (浴液温度降到15℃以下会失去作用) 。此外, 硫酸铜也可作为浴液。蹄浴方法有喷洒蹄浴和浸泡蹄浴两种。喷洒浴蹄用清水充分洗净蹄部的泥土、粪尿等脏物, 将药液 (15%硫酸铜或福尔马林, 注意乳房的保护) 直接喷在牛蹄上;浸泡蹄浴时, 用5~10%硫酸铜, 装浴液的容器宽约75厘米, 长3~5米, 深约15厘米, 药液用量为浴蹄池深度的10cm, 每月2~3次, 每次浸蹄20~

30min。

2.2 定期要给奶牛修蹄

趾指背侧75mm从后肢的内侧趾开始修剪, 测量内侧趾的前背部, 垂直剪除超出75mm的趾尖角质, 然后修剪外侧趾, 使其与内侧趾匹配。而前肢应该从外侧趾开始修剪。75mm是指从硬角质的起始位置到趾尖的距离, 对于成熟荷斯坦奶牛来说, 这个长度比较恰当。公牛和特别大型的乳牛可适度延长。除非是小母牛, 否则不能小于75mm。

趾尖厚5~10mm从蹄球与蹄底相连的部位开始向前修剪, 修至趾尖与蹄底间的距离为5mm。修剪后的蹄底部应该平整。蹄球部如没有损伤, 一般不要修剪。

检查白线修剪后的蹄底白线应该保持完整, 内侧有合适的弧度。

检查负重的均匀性修剪后的蹄底或两趾必须在同一个平面, 才能保证负重的均匀分布。将刀柄横向放置在蹄底的前后端, 竖向放置在每个趾指底部, 可检查它们是否平整。

2.3 修蹄后注意的事项

要想对抗蹄病, 光靠修蹄这样的保养还不够, 修完蹄后还要让奶牛走比较软的道路。所以在设计牛场的时候, 牛的过道尽可能用沙子铺地。在沙地上, 牛踩到小石头, 小石头就陷到沙里面去了, 不会伤害蹄子, 或者用水泥打平。

2.4 观察奶牛的状态

奶牛站立和行走时背部都是平直的。

奶牛站立时背平直, 但行走时拱背。其步态稍显异常。

奶牛站立和行走时都拱背, 但不会致某一特定的蹄受影响。步态异常, 一或多腿又短促的跨行步态。须留心照料 (修蹄) 。

奶牛站立和行走时都拱背, 蹄部有溃疡或疼痛, 但仍能承受一点负重。存在跛行, 须正确地照料 (修蹄) 。

篇4:养殖场消毒剂的选用及注意事项

消毒是指清除和杀灭环境和物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灭活的过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指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指用化学药品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1.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2.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5.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

7.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铵盐: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据消毒效果又可分为:

1.高效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碘(碘伏、复合碘,(皮肤、黏膜新型消毒剂)酒精。

3.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在选择消毒剂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4)价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

1.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2.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篇5:盆栽粉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不能使盆内积水,以土壤湿润为宜,也不宜浇水太勤。

3、冬季天冷时,应放入室内,夏季过高时也不要放置在阳光下。

4、冬天晚上不要浇水,因为昼夜温差大,晚上浇水,随着气温的降低,可能会冻坏根茎。

5、换盆一定要及时,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如果换陶制盆,新盆需要侵水一两天才可使用。

篇6:粉掌的养殖方法

2、刚开始水培不要加营养液体,加生根粉最好。

3、养粉掌容器要略大些,最好是上宽下窄,呈V字型,还要有一定高度。

4、水培粉掌能活多久,用陶粒水培的能活很长时间,我养了2年现在每年出叶,出花,估计时间还能在长些。

篇7:鹧鸪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2.管理:雏鸪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注意防寒保温,1周龄温度为37~35℃,以后每周降低2~3℃,中鸪的适宜温度为22~20℃,成鸪为25~18℃,饲养密度为:1周龄60~70只/平方米,4周洗澡一次。

3.饲料及饲喂方法:

(1)饲料 鹧鸪的常用饲料配合比例为:谷类(玉米等)占60%,豆类占20%,动物性饲料(鱼粉等)占5%,青菜类占5%,矿物质占3%,砂子占2%.

篇8: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1.1 进场前消毒

人员必须用紫外灯照射5~10分钟, 并经消毒液洗手消毒方可进入。所有进场车辆必须由高压消毒机喷雾消毒、经消毒池进场。

1.2 非生产场区的消毒

非生产区包括生活区、办公区、饲料加工区等生产辅助区, 要经常清扫, 保持清洁, 每周消毒一次。

1.3 进入生产区的消毒

进场人员在外更衣室脱去所有衣物后, 经消毒洗手, 在内更衣室换上场内专用工作服、工作鞋, 方可进入生产区。严禁出现生活区、生产区的双向互串的现象。工作服与工作鞋保持清洁, 并定期用消毒液浸泡。

1.4 环境消毒

畜禽舍的周围环境要保持每2~3周用2%氢氧化钠 (火碱) 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养殖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池、下水道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大门口、畜禽舍入口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

1.5 畜禽舍消毒

每批商品畜禽调出后, 要彻底将畜禽舍清扫干净, 用高压水枪冲洗, 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间隔5~7天, 才可购入下一批新畜禽。

1.6 用具消毒

要定期对饲料车、料箱、补料槽、保温箱等进行消毒。可用0.1%苯扎溴铵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 然后在密封的室内进行熏蒸。

1.7 带畜禽消毒

要定期进行带畜禽消毒, 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畜禽消毒的消毒药有0.1%苯扎溴铵、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1.8 贮粪场的消毒

畜禽粪便要运往远离场区贮粪池, 统一在水泥池内堆积发酵后利用。贮粪场周围也要定期消毒, 可用2%氢氧化钠或生石灰消毒。

1.9 病尸消毒

畜禽病死后, 要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同时立即对运送尸体的车辆、所经道路及其原来所在的圈舍、隔离饲养区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疫病蔓延。

2 注意事项

2.1 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关于生产区、非生产区等人员、环境、用具的消毒程序, 并由专人负责场区的消毒工作。

2.2 定期更换消毒药的品种

无论选用什么样的消毒方式, 消毒药物都要定期更换品种, 交叉使用, 不要长时间使用同一种消毒药物, 以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影响消毒效果。

2.3 合理选择消毒药物并保证使用浓度

选用广谱的消毒药品或根据特定的病原体选用对其作用最强的消毒药, 并保证消毒药的稀释度准确, 使其既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还要防止腐蚀、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2.4 及时更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对养殖场 (小区) 大门、生产区和畜 (禽) 舍入口处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一般10~15天要更换新配一次, 以保证其消毒效果。

2.5 做好化学消毒前的机械性清除工作

篇9: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宠物行业;存在问题;幼犬;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4-0069-01

1 我国宠物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宠物行业从业人员多,门槛低、整体素质不高。目前我国的宠物行业从业人员,无论是人才的数量、经验还是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宠物行业普遍缺乏行业监管。导致这些非专业从业人员经常以欺骗消费者的手段来达到经营的目的。从而导致宠物买卖经常发生纠纷。

2 对策

以养犬为例,对宠物养殖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说明。

2.1 做好养犬前的准备工作

(1)在选择品种之前首先得考虑家庭环境的空间大小,如果空间太小,那么就要考虑选择一只体型较小的宠物犬,避免其长大了没有足够大的空间。

(2)宠物主人必须先通过网络了解所喜欢品种的性格、运动量、食量,再决定购买。如老人最好不要养哈士奇等雪橇犬,因为哈士奇等雪橇犬的运动量太大,并且力量大,老人在牵引时容易被拖倒。

(3)根据想购买品种的大小提前购买适合的宠物用品。如狗粮、笼子、梳子、碗、大小便训练剂(训练犬大小便,防止乱拉大小便)、狗咬胶(犬磨牙用,防止咬家里拖鞋)、钙粉(钙胃能)和整肠配方(发育宝)等。

(4)考察要购犬的宠物店或犬场的信誉、月销售量、进货渠道、进货量,这些可以通过和店主进行沟通就能有效了解。

2.2 挑选健康的的幼犬

就算同一窝犬也有好有坏。要挑比较健壮、精神状态良好、活泼好动的犬,而且要做到“四看”、“二摸”:一看牙齿,看其咬合是否紧闭、是否有地包天(但有些品种如卡斯罗、英国斗牛犬、拳师犬都是地包天,那是正常的),是否有蛀牙(有蛀牙说明缺钙或其他原因);二看肚脐,看是否有脐疝、腹壁疝;三看腿,看是否是八字腿(观察犬的运动状态);四看被毛,看被毛是否光亮、有无头皮屑、有无皮肤病;二摸:一摸睾丸,看是否有两个睾丸还是单睾;二摸鼻子,摸鼻子是否湿润,健康的犬鼻子应该湿润有光泽,如果流鼻涕或是很干燥,都是不正常的。

如果这些都合格那么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做化验。最好用专用检测试纸检测犬瘟热、细小病毒、冠状病毒等,有条件的最好做下生化试验和血常规,看犬的各项生理指标是否正常。

3 幼犬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1)请勿立即给犬洗澡。因为小犬刚换新环境,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低,洗澡容易患感冒。

(2)饲喂专门的狗粮。不要饲喂其他东西,特别是牛奶、骨头、火腿肠、巧克粒、生鸡蛋等应饲喂专门的狗粮。

(3)不要给犬睡地板,地板湿气较重,容易着凉。

(4)一天喂3~4顿。尽量少食多餐,每顿的量不能过多,一般是喂到7分饱。

篇10:柠檬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树脂病又叫流胶病,是柠檬极易感染的一种病害。 病状表现为主干或主枝分叉处的树皮呈现红褐色,下陷,组织松软,分泌带有臭味的黏液;叶片、嫩梢和幼果受害,表面产生黑褐色突起小点,密集成片呈沙粒状,俗称“砂皮病”、“黑点病”, 发生在果实上称为“蒂腐病”。 树脂病为多种真菌混合侵染所致,镰孢霉、拟茎点霉、腐霉和疫霉等是其主要病原真菌。 各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的不良因素,都会诱发树脂病发生,如土质黏重或土壤酸度过高、水分不足或过多、供肥不足、偏施氮肥、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冻害和日灼病、疏花不当或结果过多等。

综合防治:①科学施肥,加强管理,提高果树的抗病力;②化学防治主要掌握在流胶病盛发期前,防治方式主要有病部刮胶涂药、树冠喷药保护、树干刷白防病。 病部刮胶涂药:刮除病部组织, 用 75%酒精清洗病害处,涂王铜 1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400 倍液;树冠喷药: 冬季喷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防病,生长期 喷 50%代 森 锰锌 可 湿 性 粉 剂1000 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剂 1000 倍液、或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 混配杀虫剂敌百虫、毒死蜱, 可防虫害造成伤口; 树干刷白:入冬用生石灰 30 千克、植物油 0.2 千克、食盐 0.6 千克、敌敌畏乳剂 0.25 千克、硫磺粉 0.5 千克对水为糊状,涂刷树干。

疮痂病

症状:新梢、幼叶、幼果、叶片受害状出现油渍形小黄斑,叶背突起呈漏斗状,叶面凹陷,严重时树梢变短,叶片扭曲畸形,果实症状出现许多瘤状突起。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主要借风雨及昆虫传播,阴雨多湿是重要的发病条件。

综合防治:①冬季清园。 结合剪除病叶及带病枝条,喷施清园药剂如波尔多液、乙酸铜等防病。 ②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抗病性。 ③化学防治:在谢花后期或发病初期,喷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喷药次数根据病情而定,一般7天左右喷1次。

溃疡病

症状:病叶背面出现针头大小淡黄色或暗绿色油渍斑点,后扩大呈圆形斑,在叶正反两面病斑隆起,中央凹陷开裂呈灰褐色烂口状,周围有黄色晕环和暗褐色油渍。 该病是细菌引起,主要由风雨、昆虫和枝叶交叉接触传播,高温多湿、阴雨天易诱发该病。

综合防治:①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病果传入;发现病株、病苗,立即烧毁。 ②喷药保护防治,在新梢抽长到 4~5 厘米时喷用链霉素 600~800毫克/千克、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000 倍、20%乙酸铜水分散粒剂 800~1000 倍、12%绿乳铜 800~1000 倍。

煤烟病

症状:危害叶片、枝梢、果实表面初期呈现一薄层暗褐色霉斑,逐渐扩展并连合,形成毛状突起薄膜状黑色霉层, 初期叶片上煤烟层易剥落,有的还有小黑点。 该病原属于真菌类,以介壳虫、蚜虫、粉虱等分泌的密露为养料,并随之消失。

综合防治:①加强柠檬园管理,合理修枝,以利通风透气,减少发病因素;②化学防治:加强介壳虫、白粉虱、黑刺粉虱、蚜虫的防治,在各种虫害发生时,喷施吡虫啉、毒死蜱等,消除煤烟病的媒介; 发病期及之前,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治。

炭疽病

症状:叶片受害有叶斑型和叶枯型两种,叶斑型病斑多发生在叶边缘或叶尖,多为半圆或近圆形,病部稍下凹,浅灰褐色,与健部界限明显,病斑上常出现排成同心轮纹状的黑色小粒点。 叶枯型多在春季发生,病部多在叶尖,初期病斑为暗绿色,后迅速扩大变为黄褐色,逐渐枯死,叶上多生红色小点, 常造成叶片腐烂脱落。 枝梢受害后为灰白色或淡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幼果受害为暗绿色油渍不规则病斑, 后扩大至全果,病斑凹陷, 长出白色霉层和土红色,后使果实腐烂。

篇11:文竹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播种是繁殖文竹的主要方法。当文竹种子的果皮变黑变软后即为成熟,这时应根据成熟程度逐渐采摘,搓去果肉,用清水淘净,晾半干后贮存备用。4月上旬播种,当年秋季即可成商品苗或在室内陈设。播种基质一般为细沙,容器为瓦盆或木箱。将种子按2-3厘米间距摆放在盆土上,每穴2-3粒即可。播后覆细沙5毫米厚,并加盖玻璃或塑料薄膜,温度保持20-25℃,并经常喷水保持盆土湿润。播后30天左右开始发芽出苗。待苗高4-5厘米时移栽培养,8-10厘米时即可栽植上盆。

2.分株

篇12:墨兰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2、兰盆选择:常用的兰盆有泥盆、陶盆、釉盆、塑盆,既适用于地面,又适用于阳台、房顶及室内。家庭养兰主要是观赏性的,用盆最好使用紫砂盆或塑盆。兰花专用紫砂盆,多呈高脚喇叭状,底边多孔,疏水透气,造型别致。塑盆筒深,多孔、质轻、整洁、价廉,易于移动,减轻楼层压力。

3、光照:兰花喜半阴环境,忌干燥。冬季阳光质弱,春季阳光柔和,适宜兰花生长,可接受全光照。自初夏至仲秋光照时间长,光质强,于兰花生长不利,需要遮光蔽荫。宜放树阴或房檐下,或早晨傍晚能见阳光,上午9时以后见不到阳光,或有天光而无阳光的地方。墨兰

4、温度:兰花生根发芽与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20℃以下生长缓慢,25℃以上生长声迅速,达到30℃即被迫进入休眠状态。昼温10℃~16℃,夜温5℃~10℃,则为冬季休眠期。墨兰可耐低温的极限零下2℃。家庭养兰多在室内越冬,冬春无需采取加温措施,即可安全度过严寒时期。如在庭院或阳台背风向处越冬,可用塑料薄膜建临时温棚。

5、湿度:养兰需要的空气湿度,生长期要求60%—80%,冬季休眠不低于50%;不同兰种对空气湿度又有不同的要求。春季气温低,水分蒸发慢,一般采取喷雾方法,既可增加室内或兰棚的空气湿度,又可清洗兰叶,使之翠绿清新。

6、施肥:墨兰施肥“宜淡忌浓”,一般春末开始,秋末停止。施肥时以气温18摄氏度—25摄氏度为宜,阴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种类,有机肥或无机肥均可。生长季节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兰生长缓慢,应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后喷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叶片。施肥必须在晴天傍晚进行,阴天施肥有烂根的危险。墨兰

篇13:獭兔的养殖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1 选择优良品种

獭兔是一种皮肉兼用型兔, 应选择体型大, 毛质细腻, 柔软、光亮、手感爽滑、白色或青色的法系或美系獭兔作为品种。法系獭兔的主要优点是:

(1) 体型大。

成年兔平均重4.5 kg, 个别优秀个体达可到6 kg。

(2) 生长速度。

一般出生100 d左右的獭兔体重可达到2.5 kg, 150日龄平均体重达到3.8 kg。

(3) 繁殖力强。

法系獭兔初配时间, 公兔为6个月, 母兔为5个月。每胎平均产崽7~8只, 多者可达14只。母兔母性良好, 护仔能力强, 泌乳量大。

(4) 商品质量好。

法系獭兔5个月~5个半月出栏, 体重可达3.8~4.2 kg, 皮张面积1 333 cm2以上, 被毛质量好, 95%以上达到一级皮标准, 售价自然高。用法系獭兔改良我国现有退化的獭兔, 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皮张,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 獭兔的饲养管理

(1) 把好断奶关。

幼兔16 d开食, 喂少量易消化的嫩草, 菜叶等。22 d开始投放全价饲料, 要做到少喂勤添。当幼兔28~42日龄、体重达到750 g时即可断奶。要采取间断断奶法, 隔天喂奶1次, 第2次喂奶后不再哺乳。断奶后根据幼獭兔体重、性别分笼饲养。注意防暑防寒, 保持兔舍干燥清洁。同时, 在断奶后注射免疫疫苗, 并投服抗球虫药预防球虫。

(2) 把好饲料投喂关。

刚断奶的幼兔, 消化道内还没有形成正常的微生物菌群, 易患消化道疾病。断奶后应补喂微生态活菌制剂, 以帮助其尽快形成正常的微生物群。刚断奶幼兔应喂容积小、易消化、能量和蛋白含量高的全价配合饲料。不能突然改变饲料类型和增加喂量, 应做到少给勤添, 忌讳一次喂得过多, 造成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3) 把好配种关。

目前我国养殖的獭兔70%是从法国或美国引进的, 饲养过程中, 由于提纯复状和选育工作进行得缓慢, 导致品种性能退化, 毛皮质量下降, 从而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 在配种时必须做到五不配。①公母兔不到龄期的不配。②普系不清楚的不配。③有病的不配。④遗传性不稳定的不配。⑤不符合定向育种要求的不配。

(4) 把好兔舍卫生关。

兔舍要设置在向阳、背风、干燥的地方。每日清扫兔舍, 及时清除料槽中的杂质, 检查饮水箱, 保证水质清洁。所剩的草料及时更换。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对兔都不利。一般温度为15~25 ℃, 相对湿度为60%左右为宜。

(5) 把好疾病防治关。

要定期对幼兔进行免疫注射。在幼兔20~28 d时, 注射大肠杆菌苗, 以后隔5 d左右 (视天气和兔体情况) 依次分别注射魏氏杆菌苗、梭氏杆菌苗、巴氏和波氏二联苗, 在45 d左右注射兔瘟疫苗。球虫也是幼兔的主要病症之一, 应普遍投喂防球虫的药物, 可在饲料中添加葱头、大蒜等, 也可在饲料中添加0.3 g左右的土霉素和磺胺素药物。

3 注意事项

(1) 防止配种过早, 产仔过密。

獭兔长到1 500~2 000 g即有配种受胎能力, 但还未达到体成熟, 早配早产, 以及连续产仔, 都会影响仔兔的生长发育。

(2) 做好记录, 防止近亲交配。

对要出售的种兔打耳号, 引入饲养后, 公母不应随意交配。

(3) 补充营养。

营养不足、不全, 蛋白饲料不够, 冬季缺乏维生素补充等, 易导致种兔发育缓慢, 怀孕难, 乳汁不足, 生产率低下。

(4) 保持饲料卫生。

饲喂带霉菌, 不洁的草料是造成幼兔病亡的重要原因。

(5) 圈舍应通风换气。

獭兔养殖多采用室内笼养, 一些场户为充分利用房舍, 冬季饲养密度大, 而缺乏科学通风换气设备, 尤其北方更为突出, 致使呼吸道病蔓延。有的养户不及时清理粪尿, 造成腹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 取皮及保存技术。

篇14:粉掌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我国是金鱼的故乡,是金鱼的原产地,远在唐朝就开始将金黄色的野生鲫进行“家化”养殖,这是金鱼人工养殖的起源[1]。金鱼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与养殖历史,也是我国观赏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金鱼的活动、摄食、生殖、生长和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对金鱼的养殖管理进行适时的调整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近年来金鱼的养殖模式也不断改进,大棚养殖金鱼的方法被很多养殖人员采纳。本文针对大棚养殖金鱼的模式,对于不同季节饲养金鱼的几个管理操作要素与病害防治情况进行一些介绍。

1 四季管理要点

1.1 春季

随着春季到来,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水温也在缓慢提升,蛰伏一冬的金鱼也在渐渐恢复生机。但由于此时天气多变,温度起伏较大,金鱼本身经过一冬的低温停食考验,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很容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伤害。因此这个季节的养殖重点,应放在升温保温、鱼体恢复和病害防治等方面。

1.1.1 透气保温 天气晴朗的午后可适当掀起一点大棚塑料膜,以利于环境通风透气。切记时间不宜过长,以午后日照最强的一小时为宜。晚上在薄膜上要覆盖草帘等物保温。

1.1.2 分池 金鱼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同品种高密度、高水位混养在一起越冬,随着春季的到来要适时按不同品种与大小进行分池,从而降低密度,利于其机体恢复提高抗病能力。

1.1.3 换水 春季水温不高,可以2~3 d换水一次。时间宜在早上日出后进行,换掉原池水的四分之一,添加等量新水即可。

1.1.4 投喂 时间应以中午为宜,此时水温相对较高且光照好,金鱼表现活跃,有利于饵料的摄食消化。投喂量不宜过多,最好是鲜活饵料。由于鲜活饵料具有营养价值高与易消化吸收的优势,因此适用于春季投喂,使金鱼达到体质恢复的目的。

1.1.5 病害预防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也是病害高发的季节。此时经过越冬的金鱼体质较弱,尚在恢复期,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因此加强病害的预防是养殖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分池时对鱼体要经过消毒,可采用5 mg/L的硫酸铜、2 mg/L硫酸亚铁、10 mg/L漂白粉混合液浸泡5~10 min后再放入新池中。此外动作要轻,避免造成机械损伤。同时日常饲养水质要保持清新,投喂的鲜活饵料要经过清洗消毒。

1.2 夏季

夏季气温高、日照强度大且时间长。经常出现高温闷热、狂风暴雨等极端天气。这个季节管理重点应放在控温、控水、增重、抵御灾害性天气等方面。盛夏时节,在一天中出现日照最强与气温最高的时候,要适时在鱼池上用苇帘加以遮盖,同时适当提高水位,防止水温过高给鱼体造成伤害。

夏季水温偏高,水体中一些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等物质,在高温下很容易腐败变质败坏水质,金鱼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很容易生病甚至出现死亡。因此,要加大换水量和次数,最好隔日换水一次,时间在17:00以后换去原池1/3~1/2,然后添加新水。夏季金鱼消化吸收功能旺盛,可以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一般8:00、14:00各喂一次,每次宜在1 h之内吃完,饵料可以是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一起投喂。一般是上午投喂配合饵料,下午投喂天然饵料,目的就是促其快速生长。

夏季狂风暴雨会不时光顾,鱼池和大棚也要提前做好防涝、加固等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这样的天气来临之前最好停食。

1.3 秋季

秋季秋高气爽,水温适宜,此时正是金鱼活动的旺季,也是一年中金鱼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添膘,防病。

1.3.1 投喂 初秋季节气候适宜,此时正是金鱼添膘的最佳时节,每天坚持投喂两次。由于鲜活饵料营养价值高,且易吸收,是金鱼添秋膘的最好食物。因此建议全部投喂天然活饵。然而,随着深秋的到来,水温在不断下降,这时就应改为每日中午投喂一次活饵。随着温度的下降换水次数也应一点点减少,由隔日一次改为3~5 d一次,换水量维持四分之一就好,并要逐渐加深水位。

1.3.2 加强病害预防 深秋季节,应对准备越冬的金鱼加强病害预防工作。避免由于冬季水温很低,发生病害后,使用药物也会药效极低,导致鱼体发病不易恢复。因此在深秋季节就应对准备越冬的金鱼和鱼池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处理。首先对用于越冬的鱼池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刷消毒;此外,对于越冬金鱼要进行一次杀菌和杀虫,可在水温10~15 ℃时用200 mg/L甲醛水溶液浸泡鱼体5~10 min,浸泡后,再放入越冬池进行越冬,能够有效地防止病害发生。

1.4 冬季

秋去冬来,气温逐渐下降,金鱼逐渐进入冬眠期,这时主要任务就是注意保温工作。金鱼虽然耐低温,但是安全越冬的温度也不宜低于4 ℃。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此温度以下容易对鱼体造成损伤。较常见的症状为失鳔症,虽然不会造成大量的死亡,但作为金鱼来说已经失去观赏价值。

随着冬季到来,环境设施应提前加固大棚、覆盖塑料膜,晚上覆盖稻草帘加以保温。同时越冬鱼池水位也要加到最高,同样达到保温的最佳效果。

2 常见病害防治

养殖金鱼在病害防治方面重点是预防,做好日常的病害预防工作,不仅可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还可使饲养的金鱼体色更加艳丽、体形更加优美。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防病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病害预防工作要从环境和鱼体两方面着手,首先日常注意及时换水,清除残饵粪便等物质,确保水质清新,保证水体中足够的溶解氧;其次,投喂饵料要保证新鲜,注意结合水温、天气及时调整投喂量;第三,根据鱼体、鱼池大小及时调整养殖密度;最后,避免饲养近亲繁殖苗种,以确保金鱼的体质优良。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难免会发生病害。这时就要做到早发现(随时观察池中金鱼有无异常现象)、早确诊(出现病害明确病原早治疗、及时对症下药)。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易发、危害严重的病害。

2.1 鳃病

2.1.1 发病症状 鳃病是金鱼养殖中很常见一类病害,这类病害易感染、易传播,往往造成较大的损失。依照病原又可分为菌鳃和虫鳃两种,即分别由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鳃病,它们都有共同的表现症状,即在水体溶氧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不同程度的浮头现象;不同点就是由细菌引起的鳃病只有浮头现象,而寄生虫引起的鳃病还会出现鱼体蹭池壁、上下乱窜现象,这是区分菌鳃和虫鳃最直观的方法。

2.1.2 治疗方法 菌鳃治疗起来比较简单,使用高效低毒消毒剂即可。发病鱼池可全池泼洒聚维酮碘,使水体浓度达到1~2 mg/L,3 d后药量减半,再用一次之后维持3 d,然后进行大换水;虫鳃治疗首先要先杀虫,由于一般养殖者没有显微镜等设备,不能详细分辨感染寄生虫种类,因此可以选择广谱的杀虫药,如甲醛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到30 mg/L,3 d后大换水,之后再泼洒聚维酮碘使水体浓度达到1 mg/L。无论虫鳃还是菌鳃,整个疾病治疗期间尽量少喂最好停食,待治疗后再逐渐恢复投食。

2.2 细菌性肠炎病

2.2.1 发病症状 细菌性肠炎也是日常养殖中很常见的病害之一,患病金鱼体色发暗、离群独游、并鳍发呆、食欲减退或完全不吃食。但腹部饱满,肛门红肿外凸,轻压腹部有黄色或黄红色粘液流出,体表及鳃无明显异常。该病病原属于条件治病菌,此病原在水体中以及鱼体内长期存在,当条件适宜,即出现水质恶化、饵料变质,或者鱼体饱食后突遇天气变化造成水温短时间内下降等情况,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时该病便会暴发。针对上述致病机理,应注意日常水质调控,及时清理池中残饵粪便,给金鱼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无论投喂天然饵料还是配合饵料都要保证新鲜,同时注意夏季遇到闷热、暴雨天气少喂或者不喂。做到以上几点可有效防止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

nlc202309032223

2.2.2 治疗方法 细菌性肠炎病属于内脏器官病害,因此发病后应采取药物内服方式治疗。但发病金鱼几乎已不摄食,因此该病重点在预防。对于患病但还少量摄食金鱼可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 mg拌料,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连喂3~5 d,治疗期间保证水质清新溶氧丰富。

2.3 炸鳞病

2.3.1 发病症状 此病症状较明显,易分辨。体表受伤是该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日常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由于机械损伤引起鱼体受伤,这样可有效杜绝此病的发生。当然良好的水质环境也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条件。

2.3.2 治疗方法 炸鳞病一般较难治愈,对于品质很高、准备留种的较大鱼体,若患此病可轻轻压破鳞囊的水泡,勿使鳞片脱落,用10%温盐水擦洗,再涂抹碘酊,同时肌肉注射碘胺嘧啶钠0.5 mL,会有一定效果。

2.4 白点病

2.4.1 发病症状 此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上引起,最终病鱼呼吸困难而死。患病金鱼肉眼很容易发现,该病发病急、传染迅速、致死率高,尤其是苗种阶段,病情发展度非常快。因此发现有患病个体的池子要迅速整池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2.4.2 治疗方法 将有明显外表症状的个体捞出治疗,同时原池用亚甲蓝泼洒,使水体浓度达到2 mg/L,隔日一次连续3次,最后一次用药后转天全池换入新水。单独捞出个体放入小水箱中采用升温(28 ℃以上)与药物(亚甲蓝2 mL/L)同时治疗,并及时清理水底脱落虫体,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水体高溶氧。

2.5 细菌性败血症

2.5.1 发病症状 此病俗称出血病,病鱼体表鳍基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体表鳞片完整。该病全年可发生,尤以高温季节危害严重。流行发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日常管理不到位,造成金鱼生活在不良环境中。②长期以来近亲繁殖,苗种先天不足抗病力弱。③过分依赖配合饵料,由于营养不全面造成鱼体质弱。

2.5.2 治疗方法 可采取外用主要成分辛硫磷的渔药制剂,严格按说明使用,保证水体浓度成0.03 mL/m3,3 d后再使用聚维酮碘使水体浓度达到1~2 mg/L,维持3 d后彻底换水。

除了这些常见病害外,在金鱼养殖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疾病,根据各种气候条件的不同、水温的变化结合每个季节的特点做好预防。

参考文献:

[1] 赵玉宝,郭大民,王鸿媛.我国观赏鱼的发展现状和问题[J].科学养鱼,1999(2):1-2

(收稿日期:2013-12-17)

篇15:薄荷盆栽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性喜阳光充足,现蕾开花期要求日照充足和干燥天气,可提高含油、脑量。如后期雨水过多,则易徒长,叶片薄,植株下部易落叶,病害亦多。性喜中性土壤,PH值6.5~7.5的砂壤土、壤土和腐殖质土均可种植。薄荷喜肥,尤以氮肥为主,忌连作。

>>>下一页更多精彩“水培薄荷养护方法”

篇16:腊梅花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2、浇水:腊梅特性是耐旱怕涝,如水分过高,土壤过于潮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花芽分化。因此,盆栽以腊梅应保持土壤偏干为宜,平时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三伏天”高温季节要多浇水,保持植株正常生长,使花芽正常发育。

3、温度:腊梅性喜阳光,亦耐半阴。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

4、修剪:腊梅发枝力强,素有“腊梅不缺枝”的谚语,通过适期修剪使其萌发更多的强壮花枝条,使其多开花。―般宜在花谢后发叶之前适时修剪,剪除枯枝、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并将一年生的枝条留基部2对至3对芽,剪除上部枝条促使萌发分枝。

5、施肥:腊梅属喜肥花卉,适时施肥能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腊悔施肥以磷、钾为主,氮肥少施,磷、钾、氮大体比例是2:1:0.5。这样施肥腊梅开的花大、花多而且香浓。

6、虫害:腊梅的病害较少、虫害较多,常见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峨等,蚜虫在嫩梢嫩叶花蕾上吸食汁液,介壳虫在枝上吸汁为害,刺蛾、卷叶蛾咬食叶片、新芽、花蕾等。出现害虫可用50%***1000倍液喷杀,为了减少对养花环境的污染也可用土办法灭虫,如介壳虫可采用酸醋溶液杀灭,蚜虫可用洗衣粉水杀灭,如果少量的可人工捕杀。

总结

篇17:茶花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冬季的时候,将茶花移至室内,一般中午的时候将植物移动到阳台上去,夏季也要注意防晒,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要注意冬季,室内温度必须在3度以上,如果低于0度就会冻伤。

2.夏季一定要避开被阳光直射,茶花只要被强光照射太久就很容易死亡,如果有条件的话移植到阳棚下最好。

篇18:蚯蚓的药用价值及养殖方法

1 蚯蚓的药用价值

1.1 具有杀灭精子、强化精子的双向作用

1987年, 张复夏等[2]研究发现, 在动物阴道内给予适当浓度的蚯蚓提取物或其制剂时, 能迅速使精子制动, 特殊的包围粘连聚集并破坏精子结构, 因而首次发现蚯蚓提取物具有杀精子作用, 研究表明蚯蚓总碱为其有效成分。郭宝珠等[3]研究表明, 蚯蚓总碱也具有较强的抗阴道毛滴虫作用, 使用浓度≥0.2%的蚯蚓总碱8、24 h后的虫死亡率均达100%, 且经转种培养后均无滴虫生长。曾有资料介绍蚯蚓有壮阳作用, 蚯蚓制剂QYI能明显改善遗精症状, 可明显增加精子的浓度、活动率及存活率, 曾治疗30例男性不育症, 说明QYI对因精子质量低而导致的不育症患者有治疗作用[4]。

1.2 解热

地龙性寒, 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药理研究表明, 从蚯蚓中可以分离出一种化学成分为络氨酸衍生物的蚯蚓解热碱, 这种物质具有退热功能, 对于因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5]。陈斌艳等[6]研究发现, 地龙粉针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其解热镇痛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已有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治疗腰腿痛的报道。也有报道, 地龙蛋白质经加热或酸解后始终有解热作用, 因而认为其解热成分为所含的各种氨基酸。

1.3 平喘

药理研究显示, 地龙是有效的抗哮喘中药, 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 平喘作用与其抗炎、抗组胺和解痉作用有关。地龙中含有的次黄嘌呤、琥珀酸能舒张支气管, 并对抗组胺和匹罗卡品、毛果芸香碱引起的支气管收缩[7];地龙能缓解急性哮喘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 广地龙90%醇提浸膏能明显增加肺灌流量, 显示有显著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地龙能降低致敏性哮喘豚鼠支气管洗液 (BALF) 中细胞总数、白蛋白含量及白三烯水平。尤其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 (EOS) 增多, 并阻止该细胞激活, EOS激活后释放的各种毒蛋白直接损伤上皮[8];自三烯也能促进气道平滑肌增生,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

1.4 增强免疫力

鲍世铨等[9]用生化技术研究表明, 地龙富含提高免疫功能的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临床发现, 地龙能显著提高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化率和免疫活性, 增强细胞表面Fc受体的功能, 提高其吞噬中性红细胞的能力[10];地龙液能减少伤口渗出, 使炎症周期缩短, 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蚯蚓制剂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和降低体内丙二醛含量, 从而增强小鼠运动耐力与保护细胞作用[11]。

1.5 抗癌

曾子澜等[12]用生物技术研究发现, 蚯蚓体内抗癌组分的分子量在10万以上, 蚯蚓提取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抑制多种癌细胞[12]。以动态观察方法评价地龙胶囊的辐射增效作用, 130例食管癌患者中放疗加地龙胶囊组76例, 与单纯放疗组54例作对照,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 对照组41% (P<0.05) , 从而证明地龙胶囊对食管癌放疗有增效作用[13];用透析方法 (分子截留量>20 000) 分离地龙提取物, 并观察可透析组分对M Gc 803胃癌细胞3H—TdR参入的影响, 该组分可抑制胃癌细胞的3H—TdR参入 (P<0.005) , 从而证明地龙胶囊透析组分具有直接抑制M Gc 803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14]。

1.6 促进伤口愈合

地龙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生长因子, 并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这些组织生长。电镜观察发现地龙肉芽组织中的细胞生长旺盛[15,16]。在创伤情况下, 伤口局部生长因子的有效浓度偏低, 局部给予外源性生长因子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影响创面愈合生物学效因的主要因素是生长因素的理化性质及创面局部的环境。在创面修复过程中, 出现有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肉芽组织, 其中含有数量不等的各种纤维细胞、毛细血管、胶原纤维和DNA的增长。一般认为, 在创伤情况下, 伤口局部生长因子的有效浓度偏低, 局部给予适量的外源性生长因子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动物伤口模型试验表明, 地龙可促进肉芽组织中肌纤维母细胞增生, 使合成功能活跃, 分泌较多伤口收缩的重要物质一肌动蛋白, 有利于伤口收缩, 促进伤口愈合。

1.7 抗血栓, 溶血栓

1983年美原恒首次发现一种蚯蚓水提物——蚓激酶, 该提取物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及纤溶原激物作用, 可发展为新型栓剂。临床研究表明, 蚓激酶可延长体外血栓的形成时间, 既抗凝又不影响止血, 有利于防治血栓, 对脑梗塞疗效显著。梁健等[17]用地龙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4例, 疗效达92.31%, 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复方地龙胶囊具有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其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18]。陈遗发等[19]用蚓激酶—博洛克治疗老年性脑血栓形成者55例, 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

1.8 降压

李淑兰等[20]以正常的家兔和大白鼠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地龙提取物的减压作用, 发现地龙低温水浸液的降压作用缓慢而持久, 对肾型高压的降压作用也很明显。地龙中重要的降压成分是类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物质, 可以从地龙脂质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 去脑猫对PAF的降压反应大大减弱[21]。

2 地龙的养殖方法

2.1 盆养法

此法饲养简便, 容易管理, 操作方便, 饲养条件易于控制, 试验数据测定方便, 适于室内进行试验研究的小规模饲养。饲养容器可以选用花盆、塑料盆及其他废旧陶瓷器。

盆养时, 饲料高度要求为盆高的3/4, 饲养量以100~200条/盆为宜。由于盆体较小, 盆内的温湿度易受环境影响。因此, 为了保持盆内湿度适宜, 防止盆内饲料干燥以及温度变化较大, 可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用塑料薄膜覆盖盆口, 并经常喷水;或为了调节盆内的温度, 盆的摆放位置可以随着外界气温变化经常移动。此外, 盆养的饲养时间不宜太长, 以30~60 d为宜。

2.2 箱筐饲养法

箱筐的制作材料有木材、竹、荆条、藤条、塑料等, 但是木制、竹制的箱筐容易受湿腐烂, 故最好采用塑料。饲养箱可采用以下几种规格 (长×宽×高) :60 cm×30 cm×20 cm、60 cm×40 cm×20 cm、60 cm×50 cm×20 cm、60 cm×20 cm×30 cm、60cm×40 cm×30 cm。蚯蚓饲养量一般为5 000~10 000条/箱, 饲养规模较大时, 可采用立体箱式饲养, 即将箱层叠4~5层。为了便于手提操作, 箱体两侧要有对称的拉手把柄。每个箱筐的底部和侧面还要有直径0.7~1.2 cm的排水和通气小孔, 小孔总面积可占箱底或箱侧的20%~30%。为使箱内通气良好, 箱内装料不宜太多, 堆放高度约16 cm即可, 这个高度也不会使饲料干燥, 有利于地龙的生长繁殖。这种饲养方法占地面积少, 使用人力少, 管理方便, 生产效率较高。

2.3 池养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室内外饲养, 国内多采用此法饲养蚯蚓, 用红砖砌成的饲养池规格 (长×宽×高) 为2.0 m×1.0 m×0.2m。为了保持通气, 池的内外壁不要涂抹水泥或石灰, 池底要打实铲平, 采用水泥或泥地面。养殖床放入含水量60%的腐熟混合饲料, 多余的水分可由池的四角底部的小口渗出, 并用塑料网或铁丝网将洞口盖住, 以防蚯蚓外逃或有害动物入侵。饲养量较少时, 可把池分隔成若干个小池, 既便于饲养管理, 又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一般每个池放养1 000~2 000条。

可以选择旧猪房、鸡舍作为室内饲养池, 必须保持室内阴暗、潮湿, 且通风良好, 以免影响蚯蚓的生长繁殖。

2.4 土沟饲养法

土沟饲养法必须选择背光、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 如养鱼、养鳖、养青蛙等饲养场内或周围, 或者甘薯、白菜、玉米等作物的农田中。沟的规格 (长×宽×高) 为100 cm×60 cm×40 cm。为了防止地面水流入, 土沟周围必须修筑土埂, 土埂高度以高出地面20 cm为宜。打实沟底和四壁后, 放入高30 cm的饲料, 再放入3 000~5 000条蚯蚓。为了防止日晒雨淋, 应在饲料上铺一层杂草,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并定期喷水保湿。这种方法投资少, 收效大, 适于供给家禽、鱼、鳖、青蛙的动物性饲料。

2.5 垃圾饲养法

这种方法在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已被广泛应用, 收效很大。利用垃圾饲养地龙, 既可以处理生活垃圾, 又可以收获蚯蚓和得到蚓粪。先筛选垃圾, 去除对地龙生长繁殖有害的金属、塑料、玻璃、石头杂木等, 将堆沤发酵分离出来的有机物作为饲料放入沟内、池内用来饲养地龙。

2.6 地槽养殖

在房前屋后选择地势稍高、不积水的地方, 挖长3~4 m、宽1 m、深0.3~0.4 m的槽, 底层放腐熟的混合饲料, 浇水后放入蚯蚓1 000~2 000条, 表层用麦秸或稻草覆盖, 经常浇水, 保持适宜湿度。

2.7 架式养殖

用木架或铁架分4层养殖, 每层可放塑料箱或木箱 (规格为60 cm×48 cm×15 cm) , 每箱放10 kg腐熟的混合饲料, 保持含水量60%~70%, 放入蚯蚓300~500条。

2.8 采集

2.8.1 灌水捕捉法。

蚯蚓怕积水, 可用灌水方法使蚯蚓出穴时捕捉, 还可利用春耕时在水田里捕捉。

2.8.2 堆料诱捕法。

把已经发酵熟透的饲料, 堆放在要诱取蚯蚓的地方 (如田边、菜园) , 堆高为30~40 cm, 宽40~50 cm, 长度不限, 一般堆置3~5 d就有蚯蚓聚集。如果加50%泥土混合发酵作饲料, 诱捕的效果更好。

2.8.3 挖掘法。

用翻地钉耙挖土捕蚓, 方法简单, 但效果较差, 此法适于小规模养殖。

2.8.4 化学捕捉法。

用15%高锰酸钾溶液7 L/m2, 或0.55%甲醛溶液13.7 L/m2洒于采集蚯蚓的地方, 蚯蚓很快会爬到地面上来, 采集极为方便。

3 前景与展望

蚯蚓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 国内外对蚯蚓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 发达国家已掀起开发蚯蚓保健品的热潮, 全球蚯蚓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 而且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地龙养殖业, 目前已发展到工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

目前, 我国蚯蚓已部分出口日本和韩国。由于我国用地龙开发的新药接连不断, 国内蚯蚓市场经常处于货缺价扬的局面。生产企业需要蚯蚓供货企业, 个体养殖户又需要及时收购蚯蚓的企业单位。我国蚯蚓市场亟需一些大型购销批发公司作蚯蚓市场的龙头企业, 以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

篇19: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不同品种的氮肥,含氮量与理化性状差异较大,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别。现将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4种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硫酸铵

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吸湿性小,不易结块,较易溶于水,易保存,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硫酸铵做基肥时要深施并覆土,以利于作物吸收。

2. 做追肥。硫酸铵最适宜做追肥使用。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肥料的用量。对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壤地,要坚持少量多次追施,防止肥料流失;对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黏性土地,每次用量可适当多些。另外,旱地施用硫酸铵应注意及时浇水;水田追施硫酸铵,应先将田水排干,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

3. 做种肥。硫酸铵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做种肥使用。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酸,并造成土壤板结。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二、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碳酸氢铵为生理中性速效氮肥,易潮解、易结块、较易溶于水,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易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肥效损失,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碳酸氢铵做基肥时,最好结合翻耕整地深施,也可开沟深施或打窝深施,施肥深度要达6厘米以上,且施肥后要立即盖土,防止肥料挥发与流失。

2. 做追肥。碳酸氢铵做追肥时,旱地应结合中耕深施,随后覆土浇水;水田要保持3厘米左右深的浅水层,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另外,碳酸氢铵做追肥时,千万不能在刚下雨后或者在露水未干时撒施,以防止植物沾上碳酸氢铵后灼伤叶片。

碳酸氢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止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②碳酸氢铵无论做基肥或追肥,都不能在土壤表面撒施,以防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甚至熏伤作物。③碳酸氢铵不宜在土壤干旱或墒情不足情况下施用。④施用碳酸氢铵时,切勿与植物的种子或根、茎、叶、花、果接触,防止被灼伤。⑤碳酸氢铵不能做种肥和秧田肥使用,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⑥碳酸氢铵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不大,适宜在各种作物和各种土壤上施用,但最好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三、氯化铵

氯化铵(NH4Cl)简称氯铵,含氮量22%~25%,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易溶于水,吸湿后易结块,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氯化铵做基肥,施用后应及时浇水,将肥料中的氯离子淋洗至土壤下层,以降低其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2. 做追肥。氯化铵做追肥,要坚持少量多次施用,每次亩用量控制在15~25千克为宜。

氯化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氯化铵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尤其对棉麻类作物有增强纤维韧性和拉力并提高品质之功效。但不能用于烟草、甘蔗、甜菜、茶树、马铃薯等忌氯作物。西瓜、葡萄等作物也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影响糖和淀粉的积累,进而降低产品品质。②氯化铵不能用于排水不良的盐碱地,否则会使土壤盐害加重。另外,氯化铵不能长期单一施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铵,应配施石灰或有机肥,否则会使土壤pH值偏酸,并导致土壤板结。在碱性土壤上施用,应深施并立即盖土,否则会造成肥料氮素损失。③氯化铵最适在水田使用,不适合在干旱少雨地区用。④氯化铵中所含的氯离子,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不宜做种肥和秧田肥。

四、尿素

尿素[CO(NH2)2]含氮量在44%~46%,是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该肥料为中性氮肥,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必须转化成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因此肥效较慢。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做基肥。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做基肥要求深施并覆土,施后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2. 做追肥。尿素最适合做追肥,但因其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追施,并在施后盖土。另外,尿素做根外追肥,吸收快,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但要严格控制喷施浓度。一般禾本科作物控制在1.5%~2.0%,果树控制在0.5%左右,露地蔬菜控制在0.5%~1.5%,温室蔬菜控制在0.2%~0.3%。对于处在生长旺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喷施浓度可适当提高。

尿素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不利,因此一般不做种肥,更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不得已做种肥时,应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②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在碱性土壤中易分解,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并覆土,不可表层撒施。③缩二脲含量高于0.5%的尿素,不可用做根外追肥。

上一篇:关于衣服的说明文下一篇:五小活动简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