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转让合同

2024-04-13

房转让合同(精选14篇)

篇1:房转让合同

甲方(转让方) : 身份证号码:

住所地: 电话:

乙方(受让方) : 身份证号码:

住所地: 电话:

鉴于:

甲方位于 市 经济适用

房 号楼 单元 户房屋(以下简称为标的房产),双方约定待该房屋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所需条件时,将该房屋产权转让乙方。

甲、乙双方就该房屋转让事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互惠、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1.甲方自愿将标的房产转让给乙方,乙方决定购买标的房产。

2.标的房产的转让价款为人民币 ¥ (大写人民币 ),甲方标的房产首付款为人民币 ¥ (大写人民币 )。

乙方应于本协议生效之日当日内将标的房产的转让价款及甲方首付款一次性付给甲方。

3.本协议生效后,甲方应按乙方指示以甲方名义办理标的房产的购房手续(包括但不限于签订购房协议、办理交房、入住手续、申请并领取房产证等),因办理购房手续而产生的全部应付款项(包括但不限于购房款、办证费用、税收、入住费等)均应由乙方支付。

其中总房价的剩余部分(即物价部门最终核定的价格减去首付款),乙方需在标的房产取得预售证后,支付总房价剩余部分的80%,竣工验收后15日内付清总房价剩余部分的20%,每次支付时乙方将款项交予甲方,甲方出具收条,由甲方打入开发商指定账户。

购房时所取得的全部付款凭证及标的房产的权利凭证均应由乙方保存原件,甲方保存复印件。

甲方自拿到该房屋的钥匙起,同意乙方无偿使用、占有、居住、管理该房屋,将钥匙交付乙方。

4.甲方仅为标的房产名义上的权利人,乙方为标的房产的实际权利人,标的房产的一切权利由乙方行使,一切义务由乙方承担。

除上述所述购房手续外,乙方在使用、处分房产时需要甲方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的,甲方有义务予以配合,但乙方应提前通知甲方。

5.附条件的履行约定:甲乙双方均认可该标的房产的过户手续待条件成就时再行履行(包括但不限于购买时间超过 5 年等)。

条件成就后,甲方应按乙方指示将标的房产过户至乙方名下,全部过户税费由乙方负担。

甲方应在标的房产可交易日起,90日内协助乙方办理过户手续,如若超过90日,且由甲方个人原因,逾期不配合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按照日5‰支付滞纳金,同时仍履行协助过户义务。

若过户时相关机关要求甲乙双方提交标的房产转让协议,则甲方应配合乙方签订房产转让协议(该协议仅供过户之用,不实际履行,乙方不必向甲方交付标的房产转让款)。

若过户时法律或政策要求转让方将经济适用房过户产生的差价之一定比例上缴政府,则该部分差价由乙方支付。

6.甲方不得在未经乙方允许的情况下对标的房产予以使用或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设定抵押、租赁、转让等),因甲方对标的房产的无权处分行为导致乙方损失的,乙方有权请求甲方赔偿损失。

7.合同期间,房屋受市场、政策等因素,造成价格上下波动,双方均不得提出异议。

8.双方在本协议签署前,已仔细阅读了本协议,并有机会对本协议的条款提出意见。

鉴于本合同部分内容需待条件成就后方可履行。

双方均同意放弃以误解、显失公平、欺诈、重大误解或其他任何理由主张变更、撤销本协议或申请本协议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权利。

9.双方均基于家庭合议慎重做出签署本协议的决定,如今后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怠于履行本方义务,或者主张本协议无效的,均应向对方承担人民币 ¥ 万元(大写人民币 )赔偿责任。

双方确认,即使本协议最终被认定为无效的,本条款违约责任依然有效。

10.甲乙双方同意,因签署、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任何争议或纠纷,均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应向标的房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11.如因政府政策性调整,无法过户,房屋所得收益归乙方所有;因拆迁等原因,房屋所得收益归乙方所有。

12.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

协议文本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本协议于 年 月 日签订

篇2:房转让合同

转让方,男,身份证号(以下简称甲方)共有产权人,女,身份证号共有产权人,男,身份证号以上人,是本合同所述房屋的共有产权人。

受让方,男,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房屋指标平方转让相关事项进行充分协商,在依法、平等、自愿原则 下签订本合同。

一、甲方将市政府统一规划的安置房属于甲方的房屋指标转让给乙方,该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地址位于临港区沙坪镇志城家园18幢2单元6楼4号,以甲方所在政府分配确定范围为准。

二、甲方应当保证其转让给乙方的房屋能同步将其产权证为给乙方名下。

三、甲方应当保证乙方购于甲方所转让的房屋无争议。签订的认购合同书,签订购房合同等所有相关手续,所取得的票据及合同等所有相关手续,所取得的票据及合同均由乙方保管。

四、为理房屋及产权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的由乙方自行支付。

五、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生效。

甲方(签字及按手印):

乙方(签字及按手印):

年月日

委 托 书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房屋征收中心:

本人,身份证号,因无法前来办理购房事宜,现全权委托,身份证

号签字为准。

将此委托

委 托 人:被委托人:

临港经济开发区:

四坪村办公室:

篇3:房转让合同

1991年, 苏某及其父兄在苏卢村北路分得一块总面积达300多平米的住宅地。1994年7月26日, 为了还钱, 苏某逼不得已把房子以38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陆某, 陆某购得房屋后一直未入住也未出租, 房子一直闲置着。2011年12月, 苏某手头宽松了, 盘算着买回老宅子, 重新装修后将门面出租以此营利, 于是找到屋主陆某商谈房子的转让价格。商谈中, 陆某以土地增值为由向苏某开口要价150万元, 苏某嫌太贵想讨价还价把数额压一压, 但对方却死死不肯松口。

多次与陆某商谈无果后, 苏某想起当年自己只是转让了房子, 但房子周围的围墙并不包括在内, 因此围墙周围部分的土地权仍然是归自己所有。自作聪明的苏某擅作主张, 打算雇请几名工人把陆某房子的围墙拆了, 然后再在房子中间凿出一条分界线, 推平这半栋在自己围墙“势力范围”里的房子后自己再建一栋, 用做门面出租以营利, 以此逼迫陆某压低房价。

2011年12月23日, 苏某花了300元请了三名工人来到陆某的住宅处, 砸烂砖和水泥板, 钳断钢筋, 将整座房子中间凿了一条20公分宽的分界线, 致使该房子严重损毁。经鉴定, 被损毁房子价值人民币6万余元。

篇4:使用权房转让有别产权房

拥有永久使用权,但这并不能成为妨碍其转让的主要因素。

记者从京、沪两地的房产中介公司了解到,使用权房的转让会时常发生。虽然使用权房存在着不少缺陷,如面积较小,建成时间太长,厨卫公用等。但这种物业一般位于市中心区域,如在上海主要分布在徐汇、卢湾、静安、黄浦等中心区域,周边成熟的生活配套设施,尤其是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得这种物业成为二手房市场上的“香饽饽”。

使用权房是一种特殊的物业类型,不同于产权商品房,业主拥有的不是产权,而是使用权。法律专家表示,居民对使用权也拥有处分权。上海联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展表示,按现行政策,使用权房同样可以上市,与产权房有着同等的转让机会。

如京沪两地就曾分别对使用权房的转让行为出台过相关规定。在2002底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开展直管公有住房使用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使用权可转让。上海在此方面也做出过相应规定,即未列入可出售范围内的公房,可以进行承租权(即使用权)的转让和交换。

专家介绍说,使用权房其实是此前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住宅,政府以规定的租金标准出租给居民的公有住房。其产权归属分为两种:单位产权的使用权房和房管所产权的使用权房。由此看来,购买这种物业其实是获得物业的使用权利。不过,买家不用担心产权单位随意变更租赁期限,可长期居住下去。从这方面来看,购买使用权房,完全可以解决住房问题。

转让方式有区别

与产权商品房相比,使用权房的转让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专家提醒说,千万不能以产权商品房的转让方式对待使用权房。

据上海德佑地产法务经理瞿惠虹介绍,这类房产的转让流程是:签署“白皮合同”、敲定征询函、“房东”迁户口、办理登记手续、客户确定进驻户口、资金监管,获转让通知书、物业进户等。下面我们就所有环节的不同之处一一进行介绍,以便让买家对此有个深入的了解。

转让资格:提前确认

首先要做的是转让资格的确认,如果缺少这个步骤,后续所有的转让手续都无法进行下去。

瞿惠虹介绍,使用权房的产权属国家所有,所以必须经过国家委托经营管理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才能批准转让。因此,对于买家而言,一定要确认卖家是否已经完成了审核报批手续,只有对此类房屋的租赁权转让程序、条件、要求等注意事项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实质性的操作。

如何才算是完成了该项手续呢?就上海而言,一定要让能转让使用权房屋的物业公司在 《上海市公有住房转让物业征询函》上敲章,也就是说,只有在取得这份征询函之后,原租赁方才具备转让使用权的资格。

【区别一】如果产权属于个人,则为私人财产,出售转让没有这样的限制,业主可以自行决定何时出售。但使用权房的产权为国家所有,因此承租人无法自行决定是否转让。

转让对象:为本地人

使用权房对买方的资格也有明确限定,只能是拥有当地户籍的居民。

由于使用权房是地方优惠性的住房类型,所以原先的“业主”肯定是拥有当地户籍的居民。记者查阅了北京、上海等地此类房产转让相关规定,发现其中有极为相似的地方,即要求买方必须具备当地户口。也就是说,只有拥有北京、上海户口,才能在北京或是上海购买使用权房。

这种规定与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实施“限购令”有着明显的不同,“限购令”主要是针对投机性、投资性需求而出台的政策,而使用权房则主要是保障地方性居民的福利。

【区别二】:对于产权房而言,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只要符合购房资格,都可以购买。但符合购房条件的外地人却无法购买使用权房。

合同签订:并非买卖合同

使用权房在转让过程中签订的并非房产买卖合同,而是转让合同。

瞿惠虹介绍说,使用权房屋转让过程中签订的不是平时我们见到的房地产买卖合同,而是使用权转让合同,如在上海,签订的就是《上海市公有住房转让合同》,简称“白皮合同”。

此外,王展提醒说,在签订转让合同时,除了要和房卡上的承租人签署协议之外,还应征得房屋同住人的同意,以免因侵犯同住人的居住使用权导致协议无效。此前,就曾出现过同住人不同意而导致交易无法持续下去的案例。

【区别三】出售产权房,须经过共有人的同意才能出售。使用权房则要经过同住人的同意,否则转让也会被视作无效。

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款

使用权转让的款项须一次性付清。

上海“我爱我家”权证部经理渠福琴介绍说,房款必须一次性付清。使用权房无法办理抵押手续,因此不能办理住房按揭或者住房公积金贷款。也正是如此,她提醒买家必须注意资金安全问题,在付款之前,需了解清楚所在地块有没有因为即将动拆迁而冻结转让,或者存在违章搭建等情形,以免让自己陷入被动。

专家表示,使用权房转让的款项必须接受监管。渠福琴表示,使用权房的资金监管是由该房屋所在区的房地产交易中心指定的银行账户来实施,资金监管金额必须和“白皮合同”一致,“业主”收房款的前提必须是具有明确用途,如购房。因此购房款不能直接交到“业主”手中。

【区别四】产权房可在首付三成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而使用权房则无此做法。

落户人数:确认在先

落户人数需要提前确定。

据渠福琴介绍,使用权房屋转让前,原“业主”必须把所有户口转移。而买家必须在办理转让手续时,在物业公司处确认落户的人数和具体姓名。她特别提醒说,使用权房落户因为只有一次机会,等转让手续完成后,再提出此类要求,则很难办理。

专家提醒说,由于落户手续办理的特殊性,买家在办理转让手续之前,一定要确认户口是否清空,以免给自己落户带来麻烦。

【区别五】购买产权房可以等到交房入住之后再办理落户手续,而且人数还可以变化,但使用权房则不允许如此操作。

过户手续:双方亲自到场

办理过户手续时,买卖双方必须同时到场,不能由他人代理。

房地交易中心受理后,会出具受理转让通知书 (不是平时意义上的收件收据)。凭该通知书,“业主”和买家可去物业公司更名进户。使用权房权属关系复杂,必须双方亲自到场过户,不能由别人来代理。

此外,在过户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税费仅向“业主”收取转让总价的千分之五的手续费。

篇5:安置房转让合同

乙方:

甲乙双方经买卖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经过友好协商,自愿制定本房产购买权转让合同,条款如下:

一、甲方应具有桂林公路管理局职工市场运作建房实施方案(20--年11月28日小组讨论通过)中提到的桂林公路管理局职工学校院内建房的购买权。

二、甲方将此处的购买权转让给乙方,房屋位置为。工程开工后乙方一次性付给甲方房屋购买权转让费人民币万元。

三、建房全部成本和应交纳的税费由乙方负责,所付费用最终以桂林公路管理局实际结算为准。

四、根据桂林公路管理局规定,建房工程进度款由甲方预交,乙方必须按时将工程进度款交给甲方,因乙方延误,后果由乙方负责。

五、根据桂林公路管理局规定,建房初次办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为甲方名下,全部税费由乙方负责。以后可以办理房屋转让手续时,在乙方的要求下,甲方应提供相关证件并积极协助乙方办理,其过程发生的个税、契税、测绘、评估等应交纳的费用全部由乙方负责。如甲方不按时办理,乙方可追究其赔偿责任。

六、乙方入住新房后必须遵守桂林公路管理局有关规定,按时交纳物业管理、水电、电视收视等费用。

七、如非乙方的原因而造成房屋不能建成,甲方应在一年时间内全额退回乙方为购房所交纳的费用及房屋购买权转让费。

八、甲乙双方互守诚信,不得悔约。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九、本合同用钢笔填写与打字油印的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十、此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篇6:安置房转让协议合同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特因多居住地工业开发房屋拆迁政府安置房屋,因本人有余房屋不须购房,居住需要,经甲乙双方多次协商协议如下:

一、甲方将中户型安置证转让给乙方,价格为:元(大写:)

二、乙方将甲方的安置证去制定的地方购房,所有的购房费由乙方自行缴费。

三、乙方从签订之日付款元人民币给甲方,一次性付清。以上转让协议空口无凭特写此合同为据,以上条列需双方共同遵守,若一方违约,则违约方必须赔偿守约方一切损失。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签字生效。

四、未尽事宜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在场人:

篇7:安置房转让合同书

转让方:以下称甲方)

转让方:以下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诚实守信,友好协商”的原则,经双方共同协商,现就甲方房屋转让给乙方一事达成如下条款,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转让标的物:本合同签订时,《xxxx职工产权房屋置换补偿安置协议》中所规定乙方应享有的权益及承担的义务,其合同编号号。

第二条:转让价格:合计人民币

第三条:付款方式:合同签订时,乙方一次性付清。

第四条:其它约定:

(1)、甲方保证签订的《xxxx职工产权房屋置换补偿安置协议》(合同编号)中所规定的权益及承担的义务由乙方独自享有并承担,该协议名下的房屋无共有权人,也不存在与第三人发生任何纠纷,如有纠纷,因此造成的一切费用均由甲方负责并承担。

(2)、甲方收到转让款时,合同编号号的《xxxx职工产权房屋置换补偿安置协议》中所规定乙方应享有的权益和权利及义务,随之转移于乙方拥有,未领取的过渡费归乙方领取并享有。

(3)、甲方必须出面协调履行有关合同编号号的《xxxx职工产权房屋置换补偿安置协议》的有关事宜时,甲方应该积极配合乙方。

(4)、本协议由作为湖南省天心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公证人。

第五条:本合同一经生效,双方必须诚实履行,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签字时生效,双方各持壹份。

甲方:乙方:

时间:时间:

篇8:浅析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2010年10月, 广州甲公司将深圳丁公司、北京乙公司和广州丙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起诉至广州市天河区法院。甲公司在诉状中称, 乙公司拖欠甲公司钢材款1000万元, 为偿还债务, 甲乙双方于2010年9月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由丙公司作为担保方, 将乙公司对丁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300万元转让给甲公司。后乙、丙、丁均未履行付款义务, 甲公司遂诉至法院。

本案第一被告丁公司在调查案件相关事实后, 在答辩期内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丁公司称, 根据乙丁双方所签《混凝土买卖合同》中的争议管辖条款:“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协商不成时, 应向北京市平谷区法院提起诉讼。”据此, 考虑到本案的实际债权人和债务人为乙丁双方, 故天河区法院无权审理本案, 应移送至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审理。后天河区法院裁定驳回丁公司所提异议, 称因本案第三被告丙公司住所地在天河区, 该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丁公司不服一审裁定, 向广州市中级法院上诉。上诉状称, 虽然本案原告为甲公司, 但争议焦点发生在乙丁之间, 甲公司并非核心当事人, 乙丁之间就混凝土款项事宜尚未进行最终清算, 根据合同约定, 本案应由平谷区法院审理。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了丁公司上诉请求, 理由与一审相同。

2011年2月, 本案在天河区法院开庭。丁公司答辩称, 乙公司从未对丁公司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 甲乙双方债权转让的前提不成立, 转让无效。丁公司向法庭提交了2009年10月与乙公司签订的补充协议, 该协议约定丁公司如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减少水泥使用量, 则节省下的水泥由丁公司委托乙公司消耗, 该部分水泥款每吨扣减20元后, 从丁公司应付给乙公司的混凝土款中予以扣除。2010年7月, 乙丁双方组织财务对账, 丁公司财务人员王某在对账单中写明:“总计应付乙公司商品砼 (混凝土的别称) 款1500万元, 已付1200万元, 欠付300万元。然水泥节余部分双方未定, 故此300万不是最终清算金额。”丁公司发表举证意见称, 因王某在对账单中明确指出300万元并非最终清算额, 乙丁双方还存在节余水泥争议, 由此证明所谓乙公司对丁公司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天河区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原告诉请, 要求丁公司向甲公司还款, 乙丙二公司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院认为, 虽然丁公司提出水泥节余问题, 但并未提交有力证据予以证明, 单凭王某在对账单上的签字, 不足以证明丁公司实际节余了水泥, 被告丁公司有关混凝土款未最终清算的主张难以采信, 因此判决支持原告诉请。丁公司后向广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终审仍将丁公司上诉请求驳回, 维持原判。后乙、丙、丁三方均未履行判决, 法院在执行时将丁公司银行存款予以扣划, 乙、丙未承担责任。

二、评析

根据《合同法》中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 当事人进行债权转让, 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存在, 且债权让与人在转让债权后, 应书面通知债务人向债权受让人偿还。本案中, 丁公司之所以就债权转让提出抗辩, 原因在于丁公司认为乙丁之间的债权并非确实有效, 乙公司无权进行此次转让, 这不符合债权转让的法定前提。丁公司财务人员王某在对账单上写明因水泥节余问题, 300万元并非最终清算金额, 这说明乙丁两方谁是债权人, 谁是债务人并不明确, 如果丁公司节余大量水泥, 其价值甚至超过欠付乙公司的混凝土货款, 那么乙公司非但不享有债权, 反而对丁公司负有债务。原告甲公司在庭审中提出, 混凝土货款结算问题存在于乙丁之间, 与其无关, 这一说法难以成立。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 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 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丁公司的抗辩权, 丁公司提出所谓300万元到期债权根本不成立, 这一意见完全可以向受让人甲公司主张。

至于广州两级法院都认为丁公司无法对水泥节余问题举证并做出详细说明, 笔者认为, 这应该不影响丁公司的抗辩权。既然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存在, 那么只要债务人提出反对意见, 并有基本证据证明到期债权并不存在, 债权转让即不成立。在本案的关键证据———乙丁双方于2010年7月签订的对账单上, 王某的签字足以证明300万元并非是已经到期的、确定的债权, 具体金额尚需乙丁进行最终清算。丁公司在本案中应不必提交具体的水泥节余量, 单凭王某的签字也足可认定乙公司不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的事实, 因为这份对账单不仅被丁公司视作关键证据, 同时也是甲公司提交的用于证明其诉讼主张成立的关键证据。不要忘记, 本案是包含甲丙在内共四方当事人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并非只有乙丁两方的一般买卖合同纠纷。

此外, 笔者认为本案的管辖问题也值得斟酌。广州两级法院均认为由于债权转让担保方、也是本案第三被告的丙公司住所地在广州市天河区, 由此天河区法院即对本案享有管辖权, 难以令人信服。就本案而言, 不难看出核心争议焦点存在于乙丁双方, 并非原告甲公司, 甲乙双方之所以在债权转让时将丙公司作为担保人并列为本案被告, 其目的无非是为争取更为有利的管辖。鉴于乙丁双方在《混凝土买卖合同》中已经约定管辖条款, 事后虽然发生债权转让, 不论这种转让成立与否,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以通知和审判案例的形式对此做出规定:“债权转让后, 原合同中载明的管辖条款仍为有效。”甲乙双方采取先债权转让, 进而诉讼, 并最终取得胜诉的手法固然可以称之为巧妙, 但这种规避管辖的方法难以获得肯定和认同。

三、启示

纵观本案, 作为一起较为典型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一方原告, 三方被告, 当事人众多, 关系错综复杂。从本案的诉讼过程来看, 存在诉讼保全、保全异议、管辖异议、管辖二审、一审判决、两审终审, 再加上最后的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领域所常见的实体和程序性事项, 在本案中都有所体现, 极具代表性。

关于本案的争议管辖机构, 虽然乙丁双方在合同中就争议管辖条款做出明确约定, 但因事后发生债权转让, 债权受让方甲公司以起诉担保方丙公司的形式, 巧妙规避了原合同中的管辖条款。笔者对此虽持保留意见, 但如有类似案件, 处于甲公司的立场上, 可以借鉴这种借助债权转让来规避约定管辖的方法, 当然, 由于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 尚存在空白, 最终能否成功还有赖受案法院的审理意见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站在债务人的立场上, 建议今后在合同中约定管辖时, 不再约定为诉讼, 而约定为仲裁条款, 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具独立性, 不易受到影响, 或者更为直接地在合同中约定“因本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得转让”, 由此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关于本案庭审时涉及的水泥节余问题, 丁公司在双方合作期间未就此取得乙公司书面确认, 也未及时与乙公司进行混凝土货款抵扣, 由此导致其无法在法庭上出示相关证据, 证明300万到期债权确实并不存在。虽然笔者认为法院判决并不合理, 但丁公司如能提供类似水泥节余数量、价格等关键证据, 或者提供书面证据证明乙公司在此之前就水泥节余问题曾与之进行协商, 那无疑将对本案产生颠覆性作用, 法院不可能在判决中做出前述认定, 以致败诉。

关于本案生效判决的执行, 因丁公司仍旧不服终审判决, 希望通过民事再审程序获得救济, 遂未履行判决, 乙、丙两方则更不可能主动履行判决所述义务。一审法院在收到原告执行申请后, 最终强制扣划了丁公司银行存款, 与丁公司一道承担连带责任的乙、丙两方则未受任何损失, 由此也可印证甲、乙二公司借助债权转让发起本次诉讼的最终目的就是令丁公司处于被动境地, 并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根据法律规定, 尽管丁公司对同样承担连带责任的乙、丙两方享有追索权, 但鉴于之前的管辖争议, 以及并不明朗的再审形势, 其并未向法院提出相关主张, 就此作罢。

参考文献

[1]魏振瀛著.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篇9:购买学区房,合同怎么签

从看房到签合同,王鑫一直明确表示,她买房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第二年能够就读该房屋所属学区的重点小学。赵天夫妇也一再向王鑫保证,他们的户口早已迁走,王鑫买房后,马上可以把孩子的户口迁进去。

为了保险,王鑫在购房合同中加了这样一个条款:卖方承诺房内目前无任何户口,若违反承诺,须按总房价的10%支付违约金。随后王鑫全额支付了房款,过了户,把孩子的户口顺利迁了进去。

2015年5月,王鑫满心欢喜地带孩子去学校报名,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按学校规定,新生报名时,要提交户口所在房屋的产权证。招生办看了王鑫的房产证后告诉她,这处房子的学籍仍然有孩子在用,占用者正是赵天夫妇的孩子。由于一处房子只能对应一个学籍,所以王鑫的孩子不能办入学。王鑫当时就蒙了,觉得受骗了。和家人商量后,她把赵天夫妇告到了玄武区法院,要求解除合同,索赔违约金16.5万元。

法庭上,赵天夫妇表示,合同约定的是房内无户口,他们一家三口也确实在2013年6月就把户口迁走了,完全满足合同约定,不存在违约,王鑫的孩子被拒绝入校可能有别的原因。王鑫觉得对方在强词夺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无法顺利报名呢?

2015年6月,法官到这所小学的招生办走访调查。招生办老师告诉法官,王鑫给孩子报名时,赵天夫妇的孩子在学校读六年级,要等到7月才毕业,所以学校才会说学籍被占用。现在赵天夫妇的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将不再占用学籍。虽然新生报名已结束,但学校愿意帮他们协调。法官带着双方来到学校,向招生办说明了情况。最终,学校同意给王鑫的孩子补办入学登记。

此事圆满解决。再次开庭时,法官告诉买卖双方,他们在合同里只约定了房内无户口,没约定无学籍占用。目前孩子已经被学校录取,王鑫不存在损失,法官驳回了她的赔偿请求。

法官提醒,即使王鑫的孩子未能入学,卖家也不会被认定为违约。因为双方未在合同中约定学籍。所以,购买学区房时,最好把户口、学籍二者都约定清楚。

2月1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采取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这意味着多校划片已经正式列入教育部官方文件,将作为一项教改新政予以实施。

买学区房,合同如何约定才稳妥?

首先,在买房前查清目标小学的入学政策,以及所在区县教委的规定。招生政策可以去学校招生办询问;教委规定可以去区教委咨询。买房人最好再到公安局户籍科查询房子里是否有户口,如果有,需在购房合同上约定卖方何时把户口迁出。如果是为了购房去咨询,户籍科一般都会协助查询。如果怕房子的学籍被占用,可以到学校招生办或教务处咨询。

其次,签购房合同时,建议双方在补充条款中约定清楚:买方为了能让孩子在某年就读某小学,购买这套房产;卖方于何时将户口从房内迁出;卖方保证房内无户口占用、无学籍占用;若由于卖方原因,导致孩子未能入学,卖方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赔偿责任。若卖方同意,也可以把房屋是某小学的学区房、卖方承诺买方的孩子进入某小学,写进合同。

如果未做上述约定,那么一旦卖方迟迟不迁出户口,或是房子里有学籍被占用,导致买方的孩子无法入学,买方将很难维权。

篇10:安置房转让协议

卖方:(甲方)买方:(乙方)

甲方现将位于()小区的一套安置房房产转让给乙方,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房产一事签订以下合同,以共同遵守。

一、甲方安置房属政府危旧房改造项目,由政府统一安置分配给甲方在()小区的房产,房号为()栋()楼()单元()室,房屋面积为()平方米(含公摊面积),现尚未办理产权证。

二、本合同中所述房屋为政府分配给甲方的安置房,是甲方的家庭共同财产。该房屋没有产权纠纷,不存在房屋抵押,债权债务,以及其他权利瑕疵。转让后如有上述未清事项,由甲方承担,乙方不负任何责任。

三、甲方上述房产的交易,房款共计人民币()元整(大写:万元整)。不含上交房产局的建房维修基金、房屋交易税、小区物业管理费、装潢保证金和装潢垃圾清理费等,以上费用由乙方另付。

四、本合同签署后,乙方将转让款分三次交付给甲方,三次分别为签署合同当日(年 月 日)为第一次,金额为人民币()元整(大写:万元整),第二次为(年 月 日),金额为人民币()元整(大写:万元整),第三次为(年 月 日),金额为人民币()元整(大写:万元整),开户行: 户名:,账号:。

五、乙方付清第一次房款后,将房屋钥匙交付给乙方,待三次房款结清后甲方将所持有的《安置协议书》原件及相关资料一并交由乙方,归乙方所有。

六、关于该安置房的产权登记及过户,待以后政策能够办理的情况下,甲方将积极主动协助乙方办理,所有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违约条款:协议签订后生效,双方不得违约。如甲方反悔,必须征得乙方同意,甲方返还乙方房款并处以房款总额的100﹪的违约金;如乙方反悔,甲方将扣除房款总额的100﹪违约金。

八、本协议一式二份,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篇11:安置房转让协议

甲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身份证号码:

经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甲方将自己合法拥有的一套房屋(安置房)转让给乙方,双方就房屋转让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合同条款,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转让房屋的基本情况:

转让安置房(以下简称房屋)位于凤山花苑_________室(),建筑面积_________同安置_______车棚_____________(目前均无房产权证)。

第二条:转让价格

该房屋单价为__________元,车棚单价为__________,水电开户费________元,合计人民币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第三条:付款方式:

在甲方向乙方交付房屋全部钥匙之前,双方一致同意购房款、车棚款及水电开户费由乙方一次性支付,甲方在收款时应向乙方出具收据。

第四条:房屋交付:

乙方凭所立缴足的收款凭证为交付,甲方将上述的房屋及车棚全部钥匙 交付给乙方。

第五条:甲、乙双方的承诺保证:

一、甲方应当保证乙方长期享有房屋及车棚的居住和使用权,在房屋所有权证收因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不能办理的情况下,乙方仍然享有该房屋的永久居住和使用权。

二、甲方承诺在随法律、政策规定的变化下,能够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可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书时,自愿将房屋的所有权过户到乙方的名下。

三、交付后,该房屋及车棚所有费用(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及过户时产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支付。

四、乙方装修过程中需保证现房屋结构不得任意随意 改动,否则发生的一切后果甲方不予承担。

五、乙方不得利用本房屋进行违章活动,否则出现的一切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六、在乙方实际居住期间,甲方不得有将房屋用于抵押、转让及其它损害乙方长期居住权和使用权行为。

第六条: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已经签字任何一方不得反悔,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年月日年月日

甲乙双方见证人:

篇12:拆迁安置房转让协议

协议双方当事人:

转让人(甲方):,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甲方)(房屋共有产权人),身份证号码:

以上人是本合同中所述房屋的共有产权人。

地址:

邮编:,电话:

买受人(乙方):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乙方)地址:

邮编:,电话:

甲方原有位于的房产一套,属于(区)的拆迁人,根据甲方与(区)拆迁指挥部签订的安顿补偿协议(协议文号为),甲方对原房产可得到安置房面积平方米,甲方自愿将其中平方米的安置房面积按当时安置房出售的市场价元/平方米转让给乙方。现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房屋的属性:

甲方自愿转让给乙方的平方米面积的拆迁安置房屋,自本协议签订之日后,户头随即更名为乙方,将有乙方另行与(区)拆迁指挥部签订安顿补偿协议。房屋用途为住宅。选房和安置乙方享有甲方同等权利,若需甲方帮助须无条件配合乙方。

第二条、房屋的面积和价额:

转让的拆迁安置房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按照元/平方米计价,共计。如实际安置房面积不足平方米时,缺额面积补偿应归乙方所有,甲方无权享有。因实际安置房面积超过平方米时,超面积补偿款也由乙方承担补偿。(拆迁房屋面积差、房屋价格补差由乙方承担)

第三条、付款时间与方式:

乙方一次性付清房款人民币元整交付甲方,房款在签订协议当日支付。房款付款当时甲方开出收款收条给乙方,并注明收款数额及款项用途。

第四条、房屋交付:

甲方应配合乙方凭安置选房顺序号证办理选房。当乙方与甲方的安置房选房顺序号相同时,乙方享有优先权。

第五条、房屋的产权登记

对本安置房以后需要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证的等其他手续,一切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若需甲方提供一切与之有关的资料,甲方不得用任何方式拒绝或阻挠。

第六条、违约责任条款:

1、乙方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内将房款交付给甲方,逾期达到一个月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乙方首付给甲方的房款归甲方所有。

2、甲方如未按本协议规定履行职责即视为甲方违约。一旦因甲方之过而解除协议,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应将乙方累计已付款全额退还给乙方,并有权要求甲方支付按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的利息给乙方。

第七条、本协议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

双方本着友好协商,公平合同的原则签订本合同,签订本协议后,双方应严

格遵守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在履约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同意通过法律方式解决纠纷。

本协议在双方签订之日(年月日)起生效。本协议中空格部分填写的文字与印刷文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未经双方同意不得涂改。本协议一试贰份,甲方产权人共持一份,乙方一份,留存备查。

甲方:(签字生效):

乙方:(签字生效):

篇13:房转让合同

关键词:瑕疵股权,股权转让,合同效力

一、瑕疵股权的类型

(一) 出资人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 或者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

这种股权瑕疵是由于出资人认缴的出资为所有权受限的财产性权利, 公司不能自由地使用或支配, 所以它所体现的财产性价值大打折扣, 致使这种出资相当于在原有完整权利价值的基础上出现残缺。议定的出资额不变, 实缴的出资额减少, 又因为出资和股权密不可分的关系, 出资人所持股权为瑕疵股权。《公司法解释 (三) 》第八条规定, 如果出资人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 并且在人民法院责令其在指定合理期间内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或者解除权利负担而逾期未办理或未解除的, 出资人应当被认定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同时其股权应被认定存在瑕疵。

(二) 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

这种瑕疵股权是由于出资人以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非货币财产 (物) 出资的情况。实践中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在发现问题后, 通常会请求人民法院认定出资人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人民法院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结果如果“明显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 出资人则被认定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同时其股权被认定为存在瑕疵。《公司法解释 (三) 》第九条对此做出了规定。笔者认为, 这种认定应该溯及之前, 即这种股权自始存在瑕疵。

(三) 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 未在合理期间内办理变更手续:

这种股权瑕疵是由于出资人的出资为需要办理登记手续的特殊的财产性权利。如果没有办理相应手续, 则公司对于这些权利的支配受到限制, 不能达到出资人承诺和公司预期的目的, 即削弱了这种出资的价值。《公司法解释 (三) 》第十条规定, 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 如果未在合理期间内办理变更手续, 即被认定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同时其股权认定为存在瑕疵。

(四) 抽逃出资导致的瑕疵股权:

抽逃出资即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将其缴纳的全部或部分出资撤回, 但是仍然享有股东资格的瑕疵股权。抽逃出资一般发生在公司成立之后, 是一种出资人主观故意明显的违法行为, 笔者认为, 抽逃出资的瑕疵股权相对于其他一般类型的瑕疵股权的瑕疵程度更为严重。认定瑕疵程度的标准应该有两个, 一是应缴出资和实缴出资的差额之大小, 二是出资人的主观恶性。对于抽逃出资的行为来说, 出资人在明知公司已经成立并且自己身为股东须向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负责的情况下仍然为此行为, 置他人于不顾, 置市场经济秩序于不顾, 是主观恶性较大的。

二、瑕疵出资人

(一) 瑕疵出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

1. 实质要件欠缺时股东资格的认定

实质条件的欠缺主要是指出资不足或出资不实的情况, 即出资人并没有按照议定的出资额实缴出资。我国的蒋大兴学者认为:“如果可以因出资不实而直接否定股东资格, 其直接后果可能会导致许多已经确定的法律关系发生改变, 影响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此时的出资人虽不具备获取股东资格的实质要件, 但具备形式要件, 如果认定其不具备股东资格, 则在先与其建立法律关系的债权人的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有人认为债权人负有审慎缔约的义务, 在两方缔约前应该意识到对方出资不足或不实的情况。但笔者认为, 这有悖于商法的交易简便、迅捷原则。出资人与债权人缔约时具备股东身份的权利外观 (形式要件的具备) ,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债权人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深入调查, 实在是无形地阻却着交易的进行和财富的流转。因此, 笔者认为实质要件欠缺的出资人可以具备股东资格, 只不过这些股东所有的股权是存在瑕疵的, 他们保留股东地位, 但应该及时弥补实质条件的缺乏, 充实出资以获得完整权利。另外, 《公司法》实行分期认缴制度, 这种资本制度的缓和也说明股东资格的取得与股东对公司的实际足额出资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出资并不是股东资格取得的唯一条件。

2. 形式要件欠缺时股东资格的认定

形式要件的欠缺主要是指取得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不具备的情况:一是公司章程中的欠缺;二是股东名册中的欠缺;三是登记机关处登记的欠缺。笔者认为, 不同情况应不同对待, 在实践中形式要件欠缺的情况不多见, 而且它并不是瑕疵股权产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不做过多赘述。

(二) 瑕疵出资人的权利义务

股东资格与股权密不可分, 股权从广义来讲是股东权利义务的集合, 并且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不可偏在。常见的股权内容有包括股息和红利分配权、新股的优先购买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财产性权利;还有包括表决权、查阅公司文件权利、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权利、监督董事及高管权利等非财产性权利。相对的, 股东在公司成立之前有出资义务, 公司成立之后负有权利不得滥用义务以及对债权人的相关义务。对于瑕疵出资人来说, 其出资义务没有完全履行, 这就意味着他的权利不能完全享有。但不能完全享有并不是完全不能享有, 笔者认为, 瑕疵出资人享有的权利应该与其履行义务的程度 (相当于出资数额) 成正比, 不能剥夺其转让股权的权利, 更不能一口否定其股权转让的合同效力。

三、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有关学说的探讨

(一) 绝对无效说

这种观点认为瑕疵出资人的出资不完整, 不具备完整的股东资格, 因此其与第三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无效。学者有言:“原始股东出资不到位, 本身就是违法行为, 这种违法的出资是不能转让的, 否则转让行为也是无效的。”笔者认为, 这种学说未免将股东资格取得的问题绝对化了, 认为出资不完整或不到位就不能享有股东资格是对微小瑕疵出资股东的不公正对待。瑕疵股权亦存在善意的瑕疵出资与恶意的瑕疵出资之分, 很多瑕疵出资人可能完全是基于主观过失的原因产生了微小的善意瑕疵, 这种情况也被一概否定显然不合乎法律之公正旨趣, 也不能促进财产流转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 绝对有效说

这种观点认为瑕疵股权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是确定有效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由有二: (1) 瑕疵出资人已被记载于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名册和公司登记机关文件中, 就应该享有相应权利, 承担相应义务。 (2) 有效说是商法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 理由一的观点太过强调权利外观的重要性, 虽然这种公示主义的资格确认有其合理性, 但是太过将其绝对化必然会导致不符合实质条件的瑕疵出资人的增加和第三人疏于实质性资产调查的情况的增多。

(三) 区分对待说

这种观点中, “区分”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区分该公司实行的出资制度是实缴资本制还是认缴资本制。实行认缴资本制的公司股东自始获得股东资格, 只需要按照约定缴纳出资, 不需要一次缴足。虽然新《公司法》出台后, 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 公司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 但依然会存在议定实缴资本的情况, 那么这种区分就还有意义。

二是区分瑕疵股份出让人是否对于受让人构成欺诈。对于此处“欺诈”的认定依赖于《合同法》中的规定。若构成欺诈则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或无效合同 (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 , 若没有构成欺诈则认定为有效。 (具体的“欺诈”构成的标准问题将在第三章中详述。)

笔者认为区分对待说相对于绝对无效说和绝对有效说具有一定可取性。后两者绝对化地否定了一些仍具有有效性的情况, 虽然界限的划定清楚简单, 但是有失法律公正。而区分对待说相对具体地考量了不同情况的法律后果, 为多方所能接受。

四、合同效力问题结合瑕疵股权转让问题的探讨

常见的合同效力形态有四, 分别是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笔者认为, 在转让瑕疵股权场合可能涉及到所有合同效力形态, 因为概括性的合同效力形态适用几乎所有涉及合同交易的问题, 并且这些形态产生的原因在判断合同效力时是优先考虑的因素。例如存在瑕疵的股权转让合同是股东与一个十二岁儿童订立的, 那么我们首先将其界定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无论该股东的股权是否存在瑕疵。因此, 笔者只对其中需要与瑕疵股权转让结合的典型情况进行研究:

(一) 以欺诈手段订立合同

《民通意见》有, “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 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 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由此可知, 欺诈主要有两种行为方式, 一是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的情况, 这是一种作为的欺诈;二是故意隐瞒不说真实的情况, 这是一种不作为的欺诈。瑕疵股权转让中存在欺诈就是指转让人明知股权存在瑕疵, 但是故意告诉对方其股权没有瑕疵或故意隐瞒其股权存在瑕疵的事实, 致使受让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瑕疵出资人, 即出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笔者认为, 应认定这类合同为可撤销合同, 不知情受让人有权行使撤销权。但是实践中从出让人意思表示的角度出发又会出现, “出让人也不知情”和“出让人未告知受让人”的情况。欺诈的构成要件有四:一是一方故意告知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事实;二是对方因此陷入错误认识;三是对方因此作出不真实意思表示;四是欺诈具有不正当性。笔者认为, 第一种情况不构成欺诈, 第二种情况需讨论。首先, 出让人不知情, 如果情况属实, 那么他不具备欺诈的第一和第四个要件, 主观上并无恶意, 可以通过协商等方式进行事后救济和填补;其次, 出让人未告知, 可能是因为出让人不知情而未告知, 此时与才述情况相同。也可能是出让人知情, 但受让人没有询问, 所以出让人并未告知。笔者认为, 此时出让人具有告知受让人其股权存在瑕疵的义务, 出让人因受让人未询问而选择不告知的行为系其侥幸心理的映射, 是一种不作为的欺诈, 这种情况下合同应该被认定为可撤销合同, 受让人应具有撤销权。

(二) 侵害其他股东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的瑕疵股权转让合同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 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 视为同意转让……”第三款“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 在同等条件下, 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其他股东的两项在先权利。任何享有法定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均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笔者认为, 未经其他股东同意或侵犯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而作为合同标的的股权虽然本身不一定具有出资不足或出资不实等瑕疵, 但此时该股东的股权之可转让性以及该股东与第三人合同行为的效力已非完整, 认定此类合同为可撤销合同有利于维护公司内部的和谐稳定及人合性。

参考文献

[1]刘俊海.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J].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12.

[2]赵艳秋.特殊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J].学术交流, 2010.

[3]葛勇.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法律效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08.

[4]谷梦婕.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及民事责任承担[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篇14:论财产保险合同转让条件

摘 要 2009年我国的立法机关对《保险法》进行了修订。本文从修订后的《保险法》第四十九条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我国新保险法关于保险合同转让规定的合理性,提出保险标的转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关键词 保险合同 保险标的 转让

一、保险合同转让

新《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保险标的的承让人承继被保险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险法的本条修订被人们认为是“新保险法改采对物主义”,“新保险法有利于发挥保险法的保障作用”①。新《保险法》的修订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保险合同的转让问题仍然值得分析,以便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首先,就保险合同的转让作一下限定:以财产保险为准进行讨论。保险合同转让就是作为保险标的的财产基于法律和事实发生权利和义务的转移而导致建立在保险标的之上的保险合同的转让。

二、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

保险合同的转让条件和保险标的具有复杂的关系,各国有不同的立法例。以下仅就其中主要立场相对的两种条件进行分系,以阐释我国《保险法》修訂的合理性。

(一)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的转让而自动转让

《日本商法典》第650 条规定,“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转让他人时,推定其同时转让保险契约的权利,但保险标的转让显著变更或增加危险时,保险契约即丧失效力②。”从日本商法典的规定来看,采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自动转移。这种立法例的意义主要出于以下理念和考虑。首先,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个人作为主体与社会中的经济组织相比,处于市场的弱势低位。出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有必要通过立法来调整这种关系,以限制契约自由下的利益失衡。其次,规定保险合同可以随保险标的转让自动转让,有利于市场交易。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财产自由流转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保险制度作为一种财产保障措施,在不削弱它的保障功能的同时,让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自由流转。从而尽可能的促进财产的流转。第三,保险合同自动转让,有利于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保险合同是特殊的合同,保险指向风险,保险的目的是经济补偿,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保险人基于保险事故发生的偶然性来获得利益,同时要满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相对的射幸利益。保险人并不因为保险标的的转让必然加大风险,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同时也获得风险保障,如果限制保险合同的自由转让,就违背了保险的初衷。

(二)保险合同经保险人同意后才能转让

我国前《保险法》采用的就是此种条件,可以看出这种立法例的背后蕴藏着如下的理念。第一,维护契约自由的原则。契约自由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和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朴实的基础原则之一,是私法自治的核心部分。契约自由的思想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契约是当事人相互统一的结果;其次,契约是自由选择的结果③。保险合同作为一种契约,当然的是契约自由的结果。故保险标的转让并不必然导致合同转让,需要取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尊重他的选择权。第二,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坚守。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效力的相对性。合同不能为第三人设定义务,除非第三人同意。李永军教授认为“契约的相对性是契约自由的副产品,契约自由包括契约的相对性”④。我个人认为契约自由和契约相对性虽然渊源深厚,但有各自的范畴,所以将合同的相对性单独提出。保险标的的转让的效力不能及于保险人,故保险合同不当然转让,除非保险人同意。第三,维护保险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防止保险欺诈,维护保险的诚信原则。一般认为,保险合同是一种对人合同,是以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原则上其主体不得任意更换。一方当事人能否取得订立合同时所期望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他在订立合同时所选定的对方当事人的。如果一方当事人将自己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而未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因为对方当事人未必了解第三方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就有可能相信,并有可能发生在第三人没有能力履行合同时,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权利或利益上的损害。另外,也存在一方当事人有欺诈目的,而不征得对方当事人同意就转让合同的情况。所以合同的转让须经对方当事人的同意。第四,有利于保险人重新确定保险利益,估算风险,决定是否继续承保,及是否增加保险费率。从保险利益原则来看,财产保险合同的有效要件之一就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享有保险利益。在财产保险合同存续期间,转让保险标的,原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的保险利益丧失,从而导致原保险合同因保险利益的丧失而失去效力。

通过对比两者的不同,两种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维护了不同的利益。但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我比较赞同保险合同随保险标的自动流转。首先,契约自由原则是随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契约自由在当代经济组织以绝对优势的地位屡屡侵犯个人的权益的现实情况下,如继续坚守契约自由的固有含义而不变通,则有违追求正义之宗旨。第二,合同相对性也因为现实的变迁而被突破。在通常的保险标的的转让中,保险人的风险一般不会增加,再加上保险业本身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保险标的的转让合同自动转让对保险合同双方的利益格局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保险法》关于保险合同转让条件的选择和规定是科学和合理的,既采取了自动转让的条件,又为维护保险人的利益规定了通知义务和风险增加下的解除权,维护了一种平衡,有利于市场的发展和交易的促进。只是通知的义务和风险增加解除权的实践可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尤其是风险增加的评估问题需要法律的进一步界定。

注释:

①邢海宝.保险法中转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9(4).

②石慧荣.保险合同问题研究.载现代法学.2004(5).

③[英]阿蒂亚.合同法概论.程正康等译.法律出版社.198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房转让合同】相关文章:

回购房指标转让协议04-13

联建房转让协议范文06-13

安置房安置指标转让协议04-16

回购房指标转让协议书04-24

拆房合同04-07

代购房合同04-09

看房合同04-23

退房合同04-25

房房租赁合同04-14

买卖回迁房合同04-19

上一篇:公司物品丢失赔偿制度下一篇:相亲的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