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坊街导游词

2024-04-29

河坊街导游词(精选7篇)

篇1:河坊街导游词

大家一定听说过杭州的河坊街吧!据说那里是以前古代帝王走的道路,老百姓是不能走的呢。听别人讲说,河坊街有很多老字号、百年药铺、手工艺品店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踏上了去河坊街的“征程”。

或许你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河坊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东起江城路,西越南北,至建国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光路、劳动路至南山路,路长一千八百多米,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青石板路面,路宽13米,其余路宽32米。旧时,与中山中路相交,得到“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国以来,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四家各占一角,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河坊街的地方。杭州闻名的“五杭”(即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就出于此。这里特色小吃、古玩字画,不可计数。老字号、杭州特产······各类店铺共有一百多家。

听完了简介,你一定对河坊街有所了解了吧!好了,现在,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河坊街的特色吧!

我们沿着主干道,一路上,碰到了小热昏——梨膏糖店,“蛊惑、鬼宅”的鬼屋,还看了民间曲艺拉大片。我还买了一袋梨膏糖,一个吹糖人儿,还观看了拉大片。拉大片看的时候,眼睛贴牢木箱子上的那个小孔,一切准备就绪,大幕就徐徐拉开了。一旁穿着古色古香衣服的店主就会敲锣打鼓,并将一幕幕印有民间故事的绸布放下,大声说着故事上的人物,引得行人、小孩都纷纷围观。

接下来,我们又路过了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令人目不暇接。

河坊街是杭州的代表性街道之一。橙黄色的瓦片,青白色的骑墙,明晃晃、锃亮的牌楼,是我对河坊街建筑的第一印象。晚上,清河坊街区在冷暖相宜的光照下显得更加韵味十足。游人纷纷止步观看,不时地发出啧啧赞叹。灯光如此精致、美妙,人们在被勾勒出的古建筑下纷纷拍照合影。这种境界,仿佛让我回到了明清朝代。

河坊街的建筑,美食,特色应有尽有,真值得一游!

篇2:河坊街导游词

我边走边看,发现一个挤了很多人的店面前有一个印度人在做印度飞饼。我可喜欢吃飞饼了,马上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香蕉味的。只见那人拿出一个面团,先压成圆饼,再甩来甩去,还有几次飞到了半空中。就这样饼越变越薄,然后他把香蕉飞快地切成厚薄均匀的香蕉片,往面皮上一抹,四边折过来包起来。涂点黄油放在锅上烤,很快就OK了。我一闻,真香!我一尝,好吃得都要飞起来了!

我们继续边吃边逛,看见有个摊位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许多人。我好奇地拉着爸爸妈妈挤进去一看,原来是转转盘画糖画。我也忍不住转了一个,转到一只仙鹤。勺上糖浆的勺子就像一只画笔,仙鹤不一会儿就画好了。我拿着我的仙鹤小心地咬了一口,没想到硬掉的糖浆那么脆,啪一声,仙鹤的头和脖子掉在了地上,好可惜啊!

篇3:河坊街作文400字

妈妈带我来到了河坊街,它两侧的房子都是一色的木结构,青瓦片,不是油漆,显得古色古香。这里有很多小吃店,有老字号店铺,有民间艺人的绝活表演,有穿着古代服装的人在不停地吆喝,叫卖着各种工艺品。我们仿佛来到了古代,我们路过了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令人目不暇接!

这时,我看到了一排西游记里的人物木偶。我拿着孙悟空的木偶,中间有一个木棍,把它左右转动,他也拿着他手中的金箍棒在空中摆弄。他的样子和电视剧里孙悟空一模一样。我仿佛看到了孙悟空,正拿着手中的金箍棒打着妖怪,我太喜欢这个孙悟空了!于是,我强烈央求妈妈买这个木偶,一边走路一边摆弄着这个木偶,实在是太有趣了。

走着走着,我被一家古玩店给吸引了。看到里面的摆设,好像我身处武侠时代。只进里面全是一块块雕刻精美的玉石。这时,大象牙上面雕刻着好几条龙,有卷曲的龙、有腾飞的龙、栩栩如生!啊!好精致啊!我们走出这家店又来到了不远处一家卖宝剑的铺子,只见里面摆设的一把把金光闪闪的宝剑!有龙泉宝剑、有东阳大刀、还有锋利的匕首。

篇4:走进河坊街作文

本想着大年初四,人们应该到处走亲访友,忙着拜年,河坊街应该是不拥挤的,来到了河坊街,让我大吃一惊,河坊街比以往更热闹,这里角角落落都是人群,门上都贴了一张“福”字,有的窗户上还贴着红色的.窗纸,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而我所熟悉的河坊街似乎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我还来不及思考便被表姐拉着向前走去。每走到一处,总会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吸引着我的眼球。

当我们来到一家店前,看到两个女店员在推销自己店里的糕“快来看,快来买,现做现卖咯!”还有两个男店员在捶打着还未成形的糕,动作坚定有力,捶一下就大声叫道:“嘿”“哈”,我突然明白了不一样在哪里,那便是大家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与期待,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无比的热情,我看了看四周,许多顾客都站在店前把整个店都围满了,原本只有“嘿哈”声的店,瞬间变得声音嘈杂,热闹起来。

接着我们一路向前走去,看到的都是热闹的场景,每家店前都拥满了人,沿街我们也买了许多的东西。不过最热闹的还是大家对于吃的的热爱,可能是平时人们太过于忙碌工作,都没有好好放松自己,所以趁着春节放假来到了河坊街散散心,放松放松,吃吃东西,美食街上人们都排队买着好吃的食物,我们也不例外。

不知不觉,逛到了最后一家店。店铺前面,店员在一张很热的大铁板上均匀地抹上面团,多余的放回桶里,渐渐地面团煮熟了,店员用铲子把一个角掀起,再顺着那个角掀起整大张,又放下,反复做了好几遍,才在中间放佐料,食材,放好把四面向中间折,用铲子铲起整个放到另一个店员的铁板上继续煎。游客纷纷围观,挤得水泄不通。

篇5:游杭州河坊街作文

今年的河坊街人真多啊!我们三个手拉着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河坊街的美景一下子映在我眼前。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是用砖和木头做成的,有的屋檐上还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有的是双龙戏珠,有的是喜鹊闹梅,还有的是花开富贵……走着走着,我被一家店铺门前的一把巨大铁壶吸引住了:只见它通体金黄,是一条龙的造型,龙头在壶嘴上,龙尾在壶把手上,龙头上还插着一个红色的绒球,真是又威风又好看!我正觉得奇怪,这是干什么用的?站在一旁的店伙计开始打招呼了:“来一碗吧!又香又甜啊!”()只见店伙计拿出一只碗,碗里装了一些藕粉,另一只手提着把手轻轻一推,只见龙嘴里冒出一股白烟,一碗香甜的藕粉就冲好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家店铺门前,店前的台子上有各种各样的石头。看着漂亮的石头,我也想买一块。这时,店老板说话了:“这些石头是用来刻章的,小朋友,你要刻一枚吗?”于是,我挑了一块漂亮的青田石。只见店老板手里拿着刻刀,不出一会功夫,就把我的名字刻好了。妈妈说:“儿子,这可是你人生中的第一块章,多有纪念意义啊!”

篇6:河坊街景点调查分析报告

本调查分析报告从河坊街的现状分析、发展前景、推广思路三部分展开的,对河坊街景点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调查评估。

一、河坊街现状分析

河坊街指杭州市上城区范围内东临中河路、西至华光巷、南靠吴山及鼓楼、北抵高银巷,同时向东延伸到元宝街、胡雪岩故居,向北延伸至祠堂巷于谦故居的区域。它周边的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杭州碑林、于谦故居、凤凰寺、吴山广场、城隍阁等著名景点,是杭州市独一无二的充满挖掘潜力的旅游精品。

历史上的河坊街曾花开两度:一是南宋,秉皇家之雄气,撷御街之风情,空前辉煌;另是清末民初,驾着资本主义发展的春风,近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如方裕和南北货店、胡庆余堂国药号、万隆火腿庄等。建国后,河坊街日渐衰败,在落日余晖中,不经意间露出破烂的房子和无精打采的贫民窟人家,最难堪的要数马路上的排列的马桶,十分抢眼,成为河坊街一景。

而如今推倒重建的河坊街,加上硕大无朋城隍阁,继而是有1400多年历史的鼓楼,河坊街一带看似热火起来,却已经看不到更多的历史。对此有人曾经很不满地说,河坊古街完全没有做好“古”的文章,竟不能与横店影视那笨拙的古街相比,重要的是它切断了那条路的流畅和完整,勉为其难地连接十分现代的吴山广场和婀娜多姿的柳浪闻莺。据河坊街的老住户说,河坊街不复存在了,它原来是从柳浪闻莺横贯杭州的市河中河,到达梅花碑一带。但由于有了这一段仿古街,它的长度越来越难确定了。河坊街这条路很生硬,而不完整,而且担扰任其发展,不免会担扰会演变成一个低档的小商品市场或者美食街。因此,区商贸旅游局作为职能部门及时介入,进行景点策划、包装,避免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

现在围绕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1、内部环境

a硬件偏差:河坊街繁荣了将近一千多年,文化积淀(底蕴)会从每块青石的缝隙中渗透出来。能够繁荣如此长久的街坊,在中国至少在江南的街坊史上是很少的,河坊街应该是本史书,见证了吴越故都、南宋皇朝的湮灭,也记载了一个又一个朝代里茶楼酒肆的喧嚣的百姓人家的欢乐。连著名历史学家俞平伯在文化散文《清河坊》一文中提及“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逼窄得好,竟铺石板不修马路亦好;认它为typical杭州街。”他认为河坊街是杭州老街的典范。说出它的味道:“逼窄”、“古气”。如今的河坊街,街面宽敞、平整,有仿造上海南京路之嫌,而街灯又有欧式风格,极为现代,这种体现江南古建筑曲径通幽的“逼窄”、南宋遗风原汁原味的“古气”荡然无存,因此“硬件”上出现偏差。

b软件偏差:刚刚开始,河坊街商气十足,最高以每平方米商铺拍出3万元天价,由于开发这条最具古都风俗民情的古街,采用的是房地产项目商业操作,而非文化重塑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河坊街开始的高价拍卖就已经将河坊街发展引进了一条“死胡同”。因为河坊街里的民间博物馆、民间特色小吃都是微利行业,巨额拍卖使得房子租金居高不下,使得一些经营特色产品的商家难以为继,于是不得不采取无证经营、制假卖假,或者干脆退出。致使“古街不古”、“特色不特”,现实与初衷完全背离。这样古街唤不起旧日情怀,人们到河坊街的主要目的是“怀古”,因此做好“古”的文章是关键。这样“软件”上也出现了偏差。

管理是一个景点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河坊街的管理体制出现严重混乱,我们区商贸旅游局积极介入,理顺河坊街的管理体制,实行市场化操作。将河坊街真正纳入旅游市场,是在旅游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第一义。这是一个攻关性的问题,亟需解决。

2、外部环境:

a建筑:从景点的外部环境上考虑,它的四周都是现代建筑,处于现代建筑群的包围之中。首先站在群体建筑方面考虑,河坊街已经毁容;再次从地理位置来看,河坊街已经淹没。现代建筑在河坊街附近,采取的是 “争”或者“逼”的而不是“让”架式,这势必使河坊街形成了“孤岛”效应。因此,河坊街的恢复很平面化。再者从景点恢复的现状来看,景点的恢复必须是立体的,既要有皇室的繁华,也要有普通民居的特色。因此,在河坊街旁边应该是一些普通民居与之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达到相对的和谐。

从外部环境来说,必须打破河坊街的“孤岛”局面,串线成面,由面带片,形成真正的景区。

b交通:景区的交通问题对一个景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河坊街突出的问题是就是交通问题。中河高架、西湖大道在河坊街一旁,它只能成了客流输送的枢纽,留住游客相对有些难度。而且正因为高架、大道,使得这一带交通管制比较严重,很难引进客流。再者,延安南路的交通禁行,使得河坊街一带,旅行社的车辆只能望洋兴叹。

二、河坊街发展前景

杭州已经有西湖这一个金名片,河坊街临西湖,又是体现南宋皇城风情的载体,完全可以由“湖”带街,由“街”兴“湖”,“湖”“街”俱荣的路线,使一“湖”一“街”成为杭州旅游的两张黄金招牌,因此,他的前景是无限的:

一、做好江南古都的文章

河坊街江南的古都文化的直接载体,可做“标新立异”的文章,中原有王者之气,有一种豪放的气势,而江南味十足的杭州,作为一个皇城,它有着不同于中原的风格,相对婉约,将这种风格复活于“河坊街”,让河坊街成为一条“御街”,做足江南古都文化的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卖点。河坊街也可以争取成为江南文化的模本、样板。在做好皇家风情的前提下,大可以做好市井风情,增加可娱性、可看性、可吃性、可卖性的文章,再者可以引进梁祝白蛇传奇等民间故事,使来自于民间的故事还原于河坊街。

二、做全老字号的文章

杭州味又不同于京味、海味,结合旅委今年搞的“中国烹饪王国游”,在河坊街推出“吃老字号”文章,让游客在这条街上吃出特色来,吃出杭州味来,吃出历史文化来。百年老店中如奎元馆、状元楼、王润兴、羊汤饭店等等都可在吃上做好文章。做好了吃的文章,可以加大景区诱人的砝码。在此同时,以杭州的老字号为龙头,以“特”引“特”,引进浙江其它地方的老字号,让有特色的“浙地文化”进驻河坊街,使河坊街成为一条老字号一条街。

三、做足旅游产业化文章

做足这个文章,就是合理地整合旅游资源,做好旅游策划、推广工作:①利用周边的有名的景点,“借梯上楼”如利用西湖的这品牌,由“湖”引“街”; “共同开花”如结合新兴的旅游精品南山路休闲文化街,搞“街”“街”联合,做“姊妹特色街”的文章。②整合好区内景点,如于谦故居、胡雪岩故居、凤凰寺、吴山广场、城隍阁、胡庆余堂国药号、杭州碑林等,串珠成线,精品不断,形成一个集文化、历史于一体的立体化的景区,走“旅游产业化”道路。

三、河坊街推广思路

1、发扬合作机制,形成合力:在河坊街推向旅游市场时,讲究策略,由我们职能部门区商贸旅游局、广告公司、新闻媒体、河坊街管委会共同合作,管理理顺,形成合力,有条不紊地宣传河坊街,做到调查、策划、包装、推出景区;

2、配合市旅工作,借力发挥:积极配合市旅委工作,在“大杭州大旅游”的口号中,提出自己的“立体化旅游”思路,将“街”、“湖”结合,山水杭州与历史人文杭州结合,让人文历史展现于河坊街,了解杭州有西湖的同时,还有一条御街;

3、整合旅游资源,谋推广新策略:“借梯上楼”--借西湖的知名度打响景点的品牌;“共同开花”与南山路并举合力宣传,引南山路的客流导入河坊街;

4、定位全国,走出去,请进来:在全国旅游市场上,西湖区做“湖”的文章,那么上城区大可以做“街”的文章,依托吴越故都、南宋皇城的历史地位,将江南皇城特色复活于河坊街,吸引全国旅游市场;

5、找准卖点,注重稳抓稳打:河坊街在高银巷又在开发,这样“店多拢市”,一定程度上可以“活市”,但切不能走“南北荟萃,博采众长”之路,应该走“特色化道路”,增加河坊街的可看性,可卖性,可娱性;

6、做好门面文章,树好导入牌与导游牌:在西湖的柳浪闻莺、南山路最佳地段安置两牌,合理引流。同时,“统一”口径,如统一景点的形象口号、统一景区内的形象标识。

篇7:浙江杭州河坊街景区导游词

河坊街,是一条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东起江城路,由东往西起从建国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光路,劳动路西至南山路,路长1800米,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青石板路面,路宽13米,其余路宽32米。

大家看,街上有很多老字号商铺,如孔凤春香粉店,万隆火腿庄,宓大冒旱烟店,王顺兴面馆。。。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为杭州人耳熟能详。

河坊街维持了清明时期的古风,像经营玉器,明清瓷器,名人字画的古董店;穿着长袍,拎着长嘴壶为客人斟茶的“茶博士”,摇着木纺车,为游客现场纺纱的“吴越人家”布艺店。。。连小店卖麦芽糖的男子,也穿着长衫摇着拨浪鼓招徕客人。橙黄色的瓦片,青白的骑墙,明亮的牌楼,夜晚的河坊街历史街在冷暖交替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更加韵味十足。人们在被勾勒出的古代建筑的线条中徜徉,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

上一篇:一对一营销案例下一篇: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