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党员表现

2024-05-24

不合格党员表现(精选8篇)

篇1:不合格党员表现

不合格党员是指丧失理想信念,革命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的党员。

1、理想信念动摇(1)丧失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怀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积极;(3)思想空虚,搞封建迷信,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或邪教活动;(4)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学习、不宣传、不赞成,思想消极落后;(5)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政治学习;

2、宗旨观念淡薄(6)高居群众之上,以权压民,以权欺民,对群众缺乏感情,态度冷横硬;(7)办事推诿扯皮,刁难群众;(8)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劝告、不制止;(9)为个人名利或部门利益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民争利;

3、党性觉悟差(10)政治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11)不主张正义,对坏人坏事不揭发、不斗争;(12)不讲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好人主义严重,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团和气;(13)不讲大局,不维护党的团结,不服从组织决定;(14)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或以其它非组织手段企图达到个人目的;(15)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能挺身而出,袖手旁观或临阵脱逃;

4、组织纪律涣散(16)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7)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18)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19)自由主义严重,对组织的决定阳奉阴违,言行不一,故意使绊子、添乱子;(20)搞派别活动或搞其它非组织活动;(21)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独断专行,造成工作严重失误或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2)不按组织程序和《信访条例》办事,带头、煽动或参与集体上访;(23)有违反党规或国家政策法令或行业规定的行为;

5、道德行为扭曲(24)聚众观看、传播淫秽书刊、录像;(25)参与制黄、贩黄活动;(26)参与赌博或为他人提供场所;(27)参与吸毒、贩毒活动;(28)生活作风不检点,追求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29)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30)不赡养老人;(31)不抚养未成年子女;(32)虐待家庭成员,道德败坏;(33)诽谤、诬谄他人;

6、廉洁自律松懈(34)不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的廉洁自律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35)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36)长期与同志闹无原则纠纷,经常搬弄是非,酗酒闹事,贻误工作;

7、工作作风飘浮(37)不深入基层,习惯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38)不实事求是,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39)工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名利,劳民伤财;(40)明哲保身,工作不“踩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41)工作拈轻怕重,不愿钻研业务,消极懈怠,不思进取;(42)事业心不强,主观努力不够使本职工作在本单位综合考核中长期落后;(43)失职、渎职,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8、落实“第一要务”不力(44)只讲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不讲全局利益,对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的政策规定,明顶暗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45)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对被管理或服务对象吃、拿、卡、要、报,乱收费、乱罚款;(46)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不履行职责,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不制止、不处理。

9、其他方面不合格的表现分类提出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归纳为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标准缴纳党费等不履行党员义务,从事迷信活动、信仰宗教等理想信念动摇,参与阻工闹事、非法集资等破坏党的形象对于近期开展的“两学一做”中,青年干部应该怎么做。我从自身实际出发,为自己提出八字“座右铭”,即“真学真做,学必致用”,既然要学,就要学到位,学到手,党章党规熟读,系列讲话熟知,避免学而无感、学而无思,学而无用,充分体现知行合一。

篇2:不合格党员表现

一、合格党员具体标准

(一)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

1.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增强党的意识,积极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二)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

1.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2.对党忠诚,不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三)坚持党的组织原则,遵守党的组织纪律 1.讲党性、讲原则,不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2.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决议、决定。3.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敢讲真话,实事求是。4.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5.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与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四)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

1.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诚心为群众做好事。

2.热情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团结凝聚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3.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遵纪守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敢于同各种破坏社会稳定的现象做斗争。

2.不煽动、组织、参与宗教活动,反对迷信,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反对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

3.积极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在困难和危险时刻勇于挺身而出。

(六)奋发有为,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1.树立主人翁思想,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2.工作勤恳,奋发进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二、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1.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持怀疑态度。2.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政治学习。3.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其它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4.参加非法组织或非法活动。

5.思想空虚,信仰宗教,搞封建迷信。(二)组织生活散漫

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与组织保持联系,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三)宗旨观念淡薄

1.不关心群众疾苦,不为群众办实事。

2.个人利益至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损害群众正当权益。

(四)工作态度不端正

1.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甚至失职、读职。

2.不思进取,不愿钻研业务,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3.思想狭隘,妒贤嫉能,不想干事,干不成事,专门找茬挑刺。

4.对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在国家、集体利益或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袖手旁观,甚至临阵脱逃。5.不遵守工作纪律,松松垮垮,自由散漫。(五)法制、道德观念淡薄 1.违反法律法规。2.生活作风不检点。

篇3:高校处置不合格学生党员问题研究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不合格党员,处置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目标要求, 为了规范发展党员工作, 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 2014 年6 月10 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提出了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 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实现“两个100 年”目标、实现中国梦,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着的诸如人党动机不纯、党性觉悟不高、大学生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 我们有必要从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到对党员的关心服务, 健全关于高校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机制, 以制度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高校处置不合格学生党员的现状

调查统计得出“某高校42.1% 的基层党组织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是没有处理”,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问题上, 怕麻烦, 担心给本支部造成不良影响, 给自己带来不利, 不敢亮剑, 怕得罪人, 以说服教育为主, “和稀泥”。主要原因是高校在处置不合格党员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壁垒:不合格党员的识别壁垒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观念壁垒。高校对不合格学生党员的处置机制也并不完善, 对于已入党组织的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 难以保证学生党员的持续发展, 对已经表现出不合格行为趋势的学生党员没有相应的引导、教育, 缺乏必要的考察机制和后期的辅导。

二、健全处置不合格学生党员的机制

1、制定高校学生党员的评判体系, 明确不合格学生党员范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条明确指出“党员缺乏革命意志, 不履行党员义务, 不符合党员条件, 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 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 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 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 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决定把他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 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 不合格学生党员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信仰动摇、思想政治素养不过硬;不履行党员义务;违反校纪法规;学习成绩严重后退, 没有做到先锋模范作用;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服从组织安排, 不做组织分配的工作。

我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从“政治素质”、“组织生活”、“模范作用”、“专业学习”、“群众意见”、“个人特色”六个方面由党员自评、党小组评分、党支部评议三级给予学生党员综合评价考核, 利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党员进步, 对趋向退化的学生党员做到定时评估、专人考察、及时引导、教育。对表现不合格的学生党员作出及时评判, 由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处理。

2、完善高校不合格学生党员的处置程序

应当严格遵守党章, 明确各级党组织的责任, 完善高校不合格学生党员的处置程序。我院总结以往经验, 对不合格党员处置概括为五种情况。

(1) 自愿退党。丧失了共产主义信仰, 革命意志衰退, 不愿意履行党员义务, 不愿意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而要求退党的人, 应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宣布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2) 限期改正。对那些既没有犯法违纪, 但是思想懈怠, 锐志丧失, 自律性不够, 成绩严重下滑, 丧失先锋模范作用, 但有意痛改前非, 可要求限期改正, 到期仍然达不到标准的, 严肃处理, 劝告退党。

(3) 劝告退党。经教育仍无转变, 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4) 开除党籍。道德败坏, 违纪犯法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清除出党。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 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意见, 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5) 自行脱党。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或不交纳党费, 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 应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决定除名, 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明确高校不合格学生党员的处置工作的责任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严肃发展党员纪律作出一系列具体规定, 细化了发展党员工作职责, 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对党组织的责任追究, 更加全面系统, 要求更加明确, 怎么查、怎么给处分、怎么通过都有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和入党介绍人对发展党员负有重要责任。入党介绍人对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不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而造成党员发展工作失误的, 要追究介绍人的相关责任。党支部对入党申请人不进行严格审查或者对预备期考察失真而造成党员发展工作失误的, 要追究支部负责人的责任。上级党组织不坚持标准、违反程序、审查把关不严、违反规定发展党员的, 要追究其负责人和相关人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力和作用, 既取决于党员数量, 更取决于党员质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健全高校处置不合格学生党员机制, 就是推进高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的保障, 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 2014-6-11.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2013.

[3]金冶.健全不合格学生党员退出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考试周刊, 2015, 48.

[4]黄丽萍, 陈刚.不合格党员常规性退出的壁垒及对策分析[J].传承, 2014 (1) .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篇4: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难点与对策

[关键词]不合格党员;处置;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36-03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员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更涉及到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问题。为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及有关街镇党组织在2014年组成调研小组,就此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调研。

一、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保证和体现的。在世情、国情、党性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员队伍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调研,课题组发现,目前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不”现象增多。一方面由于党员管理属地化,另一方面由于党员生产生活自主性、独立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叠加作用,党员生产、生活的不稳定性、流动性和分散性更加突出,导致近年来农村党员中“三不”现象增多。“三不”是指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工作。还有些党员因工作、房屋变更等情况造成“下落不明”。

(二)党员存在党性不纯问题。一些党员思想蜕化、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员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忽视自己作为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工作生活中丝毫体现不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比如在修路占地中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斤斤计较);一些党员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对组织决定、上级指示不认真贯彻执行,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没利的就不执行,始终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的位置(比如违法乱搭建,在清违中不按规定执行);还有些党员在敏感事情上说一些煽动性的话,比如党员本人不参与集访,但在背后说一些煽动性的话,在公开场合说一些明显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等等。

(三)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不如群众。有些党员经常性地在公共和公开场合参与赌博,还有的嫖娼、信仰宗教等,在群众中影响很坏。

(四)在“两新”组织中,有些党员不愿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做隐形党员。在基层组织党员摸底中发现,有的党员有流动党员证,但不愿亮出自己的身份。隐形党员的存在,说明这些党员既不想失去党员身份,又不想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发挥党员作用。甚至有的党员认为参加党组织活动和发挥党员作用是件麻烦事,尤其是异地参加组织活动需要请假,还会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

(五)大学生党员组织转接不顺畅,导致一部分大学生预备党员无法按期转正。部分处于预备期的大学毕业生因工作、学习所在地没有建立党组织,而将党组织关系结转至户籍或居住所在地,平时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造成预备期延误。甚至有些大学生将入党作为就业的一块敲门砖,毕业进入到外资企业或出国留学后,将党员身份作为一种包袱和累赘,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及保留预备党员资格。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二、目前在处理不合格党员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基层党组织在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尤其是在处理不合格党员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有:

(一)有制度并很明确但执行不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典型的就是放松对“三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二)制度规定比较原则,难以操作执行。党章规定,“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党章的规定是明确的,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符合党员条件”等还是比较难以把握。民主评议也因缺乏具体的规定和量化的标准,对于不合格党员很难认定。

(三)党员身份的多样性与评判标准的单一性。党员所在的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也不尽一致,但目前对不合格党员评判标准单一,一顶帽子人人戴,在某些定性标准上,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党员、农民党员、“两新”党员等群体一个要求,标准过高和过低的问题同时存在。

(四)在基层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有些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现在社会风气不好,党内存在一些与党员标准不相符的党员很正常。二是有些党组织负责人存在“三担心”和“三怕”思想。担心如果有党员被处理了,甚至被开除了,就表明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怕影响工作业绩,尤其是在一些考核评比中会遭遇“一票否决”;担心如果处理不合格党员,等于揭自己的丑,怕影响单位的形象;担心处理不合格党员涉及到党员的切身利益,怕得罪人。因此,觉得还是不处理或是少处理为好,息事宁人,图个平安。甚至担心被处理的党员站到对立面。三是犯错难免论。有些党组织负责人觉得年轻人犯了错误也是难免的,如果将他开除了,就会断送其政治前途,感到可惜。而年老党员干了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果让其晚节不保,于心不忍。

(五)党员管理滞后。一是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出现了诸多新情况,而党员管理工作却不能与时俱进,特别对农村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办法不多,使有的党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二是党内监督乏力。由于目前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机制尚不健全,使个别党员在偏离党员标准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三、做好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的对策思考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处置不合格党员本身不是目的,主要目的还是提升党员素质,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课题组建议,处置不合格党员要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坚持慎重、分类处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处置过程中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手续完备,严格审核,热情关怀。

(一)严格分类,区别处置不合格党员。建议按照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情况,分为四种类型区别对待和处置,一是主动要求退党党员;二是连续6个月的“三不党员”,包括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 三是因私出国(出境)党员;四是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三不党员”。

对于主动要求退党的党员,党员本人必须向党组织提交具有本人签名的书面申请,不得以大众传媒或其他方式递交;对于平时表现很好,只因有模糊认识或一时冲动提出退党,事后又主动撤回退党申请的,可以不作退党处理,但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对于那些对共产主义丧失信心,或者消极落后,甚至蜕化变质,或者个人主义膨胀,不愿接受党的监督和纪律约束的党员要求退党,应当及时作出批准退党的处理;对犯有严重错误,需要开除出党的,尽管本人提出退党,但不能按退党处理,而应按照党的纪律开除其党籍。党员退党后,党组织仍应从政治上关心帮助他们,不能歧视和排斥,而应该鼓励他们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对连续六个月未与党组织联系,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的“三不党员”,要区别情况,严格处置。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主动联系党组织,经查实,系客观原因造成,且本人态度良好,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教育和考察的,可延长其预备期半年。延长期满经党组织考察,可按期转正。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应当经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和上级党委(党工委)批准。对在预备期满后一年内,经党组织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预备党员,一律由所在党组织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对连续六个月未与党组织联系的正式党员,要按照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处置。

妥善处理因私出国(出境)党员未办理保留党籍手续的人员。对未办理相关手续已经出国(出境)的党员,要设法联系到本人,补办手续;在6个月内联系不到本人,无法补办手续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对即将出国(出境)的党员,要严格手续,规范管理。

对于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三不”党员,党组织要通过民主评议程序认定其为“不合格”党员,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组织处理。

首先,要确定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标准。党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不合格”党员:第一,理想信念动摇,信仰宗教,经常参加宗教活动,热衷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参与邪教组织活动的;第二,政治纪律松懈,经常散布甚至公开发表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传播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谣言,造成不良影响的;第三,组织、策划、支持、参与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等群体性事件,经劝阻不改,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第四,工作消极落后,不能发挥表率作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引起群众不满的;第五,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利益关系,以个人的好恶和私利,反对或阻挠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第六,搭建违法建筑,造成不良影响的;第七,不赡养老人、不抚养未成年子女、虐待家庭成员的;第八,参与赌博、违反计划生育或其他行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行政处分的。

其次,根据上述标准,进行群众评议。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党组织要根据其表现和态度进行组织处置。组织处置方式分为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对有继续留在党内的愿望、愿意接受教育并决心改正的不合格党员,党组织应要求其限期改正,时间一般为1年;限期改正期间,党员权利不受影响。对拒不改正或限期改正期满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按自行脱党予以除名。

再次,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程序。处理不合格党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公开透明,公正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应当执行以下程序:第一,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根据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结果,由支委会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作出初步认定。第二,党支部对党员不合格表现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核实材料,支委会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基层党委(具有审批预备党员权限的党委,下同)可派人参加。第三,党支部将初步处置意见、调查核实材料报基层党委预审。对拟作出劝退、除名处置的,由基层党委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预审。第四,经预审同意后,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通报对拟处置党员调查核实和预审情况,讨论处置意见并进行表决。第五,对作出限期改正处置的,由基层党委集体研究审批;对作出劝退、除名处置的,由基层党委集体研究提出审批意见,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查批准。党支部接到审批意见后,及时通知被处置党员,并以适当方式宣布。

(二)统一思想,夯实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各级组织才能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切实解决在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还存在的失之以软、失之于宽的问题。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把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作为从严治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列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之中,定期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要健全和完善不合格党员教育帮扶机制。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党费收缴管理制度等制度规定,健全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非公经济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提高日常教育管理水平。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关心爱护老弱病残和贫困党员,激发党员的政治热情。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发展党员公示制和票决制等制度,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从源头上治理不合格党员问题。

理顺党员管理关系,建立全国统一联网的党员信息网络,堵住管理漏洞。完善和健全的党员信息网络平台有助于各级党组织梳理和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党员队伍管理现状,可以理顺党员的组织管理。

重塑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以法制化、制度化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严格按党章和党内规则条例办事,让法治的精神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中得以弘扬,让法治的权威在保持党的纯洁性中得以体现。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

篇5:不合格党员表现

(一)理想性信念不坚定

1、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持怀疑态度。

2、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政治学习。

3、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范文网

4、参加非法组织或非法活动。

5、思想空虚,信仰邪教或搞封建迷信及其他信念不坚定的情况。

(二)革命意志消沉

1、缺乏创新精神,思想保守,因循守旧。

2、精神萎靡,不思进取,消极懈怠,自甘落后。

3、明哲保身,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敢坚持原则,对歪风邪气不敢抵制。

(三)宗旨观念淡薄

1、脱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

2、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作表面文章。

3、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推诿扯皮,刁难基层和群众。

4、私心较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顾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

(四)工作作风飘浮

1、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甚至失职、渎职。

2、不思进取,不愿钻研业务,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3、四项狭隘,嫉贤妒能,不想干事,干不成事。

4、不遵守工作纪律,松松垮垮,自由散漫。

(五)党性观念差

1、缺乏大局观念,不执行党的决议、决定,不服从组织分配,不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

2、不讲原则,好人主义严重,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团和气,是非不分。

3、高自由主义,目无组织,表里不一,阴奉阳违,搞小动作,挑拨是非,无理取闹。

4、热衷于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不讲五湖四海,闹不团结,搞小圈子,小团体。

(六)廉洁自律松懈

1、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的廉洁自律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3、思想境界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4、追求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消费。

5、生活作风不检点,不讲道德。

(七)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袖手旁观,甚至临阵脱逃。

(八)、组织生活散漫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

(九)其他方面不合格的表现

1、对职工的困难漠不关心,不为职工办实事,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个人利益至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为个人名利不惜损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2、法制观念淡漠,品行不端。造假帐骗税、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利益;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拿要回扣;徇私舞弊,侵吞企业财物;泄露商业秘密,损害企业利益;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经常打牌赌博,不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言行不文明。

篇6:不合格党员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动摇 1.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积极、不坚决。2.传播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观点,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3.信仰宗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甚至参与邪教组织,或为非法组织提供信息、资料、财物、场地等。

(二)革命意志消沉

4.对党的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学习、不宣传、不赞成。5.思想保守,精神萎靡,不思进取,工作业绩和群众评议处于落后状态。6.丧失党性原则,对坏人坏事和歪风邪气不批评、不斗争。

7.在国家、集体利益或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能挺身而出,袖手旁观,甚至临阵脱逃。

(三)职业道德较差

8.缺乏事业心、责任感,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甚至失职、渎职。

9.服务意识淡薄,对群众感情冷漠,态度粗暴,推诿扯皮,刁难群众。10.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谋私利,捞好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11.不关心爱护学生,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四)组织纪律涣散 12.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执行党的决议、决定,言行不一,阳奉阴违,搞非组织活动。

13.思想狭隘,嫉贤妒能,故意造谣中伤他人。14.不遵守工作纪律,松松垮垮,自由散漫。

15.违反《信访条例》,煽动、组织、参与、支持群体性上访。

(五)道德行为扭曲 16.不讲社会公德,见利忘义,损人利己。17.作风霸道,蛮不讲理。18.生活作风不检点,参与“黄赌毒”活动。

19.不赡养老人,不抚养未成年子女,虐待家庭成员。

(六)组织生活散漫 20.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

机关、事业单位不合格党员的主要表现

不合格党员是指丧失理想信念,革命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发挥党员作用的党员。具体到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主要表现为:

1、理想信念动摇

(1)丧失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2)怀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积极;(3)思想空虚,搞封建迷信,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或邪教活动;(4)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学习、不宣传、不赞成,思想消极落后;(5)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政治学习;

2、宗旨观念淡薄

(6)高居群众之上,以权压民,以权欺民,对群众缺乏感情,态度冷横硬;(7)办事推诿扯皮,刁难群众;(8)不关心群众疾苦,不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劝告、不制止;(9)为个人名利或部门利益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与民争利;

3、党性觉悟差

(10)政治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编造或传播政治谣言及其他歪曲、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11)不主张正义,对坏人坏事不揭发、不斗争;(12)不讲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好人主义严重,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团和气;(13)不讲大局,不维护党的团结,不服从组织决定;(14)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或以其它非组织手段企图达到个人目的;(15)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不能挺身而出,袖手旁观或临阵脱逃;

4、组织纪律涣散(16)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7)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18)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做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19)自由主义严重,对组织的决定阳奉阴违,言行不一,故意使绊子、添乱子;(20)搞派别活动或搞其它非组织活动;(21)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独断专行,造成工作严重失误或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2)不按组织程序和《信访条例》办事,带头、煽动或参与集体上访;(23)有违反党规或国家政策法令或行业规定的行为;

5、道德行为扭曲

(24)聚众观看、传播淫秽书刊、录像;(25)参与制黄、贩黄活动;(26)参与赌博或为他人提供场所;(27)参与吸毒、贩毒活动;(28)生活作风不检点,追求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29)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30)不赡养老人;(31)不抚养未成年子女;(32)虐待家庭成员,道德败坏;(33)诽谤、诬谄他人;

6、廉洁自律松懈

(34)不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的廉洁自律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35)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36)长期与同志闹无原则纠纷,经常搬弄是非,酗酒闹事,贻误工作;

7、工作作风飘浮

(37)不深入基层,习惯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38)不实事求是,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39)工作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骗取名利,劳民伤财;(40)明哲保身,工作不“踩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切为了保官;(41)工作拈轻怕重,不愿钻研业务,消极懈怠,不思进取;(42)事业心不强,主观努力不够使本职工作在本单位综合考核中长期落后;(43)失职、渎职,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8、落实“第一要务”不力

(44)只讲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不讲全局利益,对党委政府加快发展的政策规定,明顶暗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45)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对被管理或服务对象吃、拿、卡、要、报,乱收费、乱罚款;(46)办事不公,执法不严,不履行职责,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不制止、不处理。

篇7:不合格党员表现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精神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采取“自己找、群众提、党员点、互相帮”的方式,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通过细化标准、完善程序、健全制度、慎重处置等办法,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要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行业、岗位、层次党员的特点,结合党员工作、生产和生活实际,制定党员评议标准,分类开展民主评议和组织处置工作。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作为衡量党员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根本标准,在细化党员评议标准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中,不提过泛过高的要求,不蓄意整人,不定指标,不卡比例,不搞末位淘汰,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处理恰当、程序规范、手续完备。

3.坚持民主公开原则。坚持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充分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接受党内外监督,提高民主评议和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置意见要与本人见面,并允许申辩。

4.坚持教育为主原则。立足教育转化,将处置不合格党员与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结合起来,把加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观念、遵纪守法教育贯穿始终,积极做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限期改正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稳妥做好不合格劝退、除名党员的思想稳定工作。

三、实施范围

局机关、电视台、电台全体党员干部。

四、方法步骤

分四个阶段进行,时间从1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11月1日至11月25日)

篇8:不合格党员表现

一、与时俱进, 全面把握高校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对于坚定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当前, 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各高校在教师和学生党员的考核、奖惩、教育与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制度, 但也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其中, 对一些长期不发挥作用甚至起负面作用、不合格表现突出、师生意见较大、影响党的形象和战斗力的不合格党员, 未形成有效办法和措施、未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 严重影响着高校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成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拦路虎, 因此, 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对高校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二、立足现状, 深刻剖析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网上查阅、面对面交流、实地了解等方式对部分高校的党员管理、考核和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情况进行的调研来看:高校对党员的管理程序基本规范, 考核措施基本健全, 但对不合格党员的思想认识、认定标准、处置措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对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调研中, 课题组发现《党章》中, 党的十八大、中组部下发的相关文件中都提出要从严治党、管好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明确规定和要求, 尽管大多数院校有党员考核相关制度, 但都没有具体的衡量党员合格与不合格的具体标准与做法, 也没有民主评议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办法。有些高校所有党员的评议结果都是合格的, 除了对违反党纪国法的党员、对主动退党的党员、对极个别的违纪情节严重的学生党员作出相应的处置外, 对其他一些例如:理想信念淡化、宗旨意识不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等问题的党员, 却大多持老好人的态度, 不愿不敢得罪人, 容忍、回避、隐瞒, 处理方式方法上更显得束手无策。思想上认识的不足, 导致了行动上的被动, 高校党员的纯洁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对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2. 高校不合格党员的考核方式不完善。

通过对几所高校党员考核工作的调研, 发现对党员的考核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比较普遍。考核条款大而化之, 考核重点主要依据年终民主评议, 一评议定一年的考核结果;评议内容不太实, 不够具体, 实际上造成了对党员的考核主要为了走形式、完成任务、应付上面党组织的考核。缺乏结合实际的常态化考核, 考核的弱化, 给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理造成了被动, 大多数党对考核的印象只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 严重削弱了党员对考核的重视程度, 淡化了党员身份意识, 严重影响了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阻碍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3. 对高校不合格党员的标准缺乏明确界定。

尽管中组部下发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 (中组发[2014]21号) 中要求对民主评议中被评为“差”的党员, 支委会要结合平时掌握的党员现实表现, 客观准确地认定不合格党员。但各基层党组织在具体实践中, 因为合格与不合格党员的标准不具体, 定性多于定量, 柔性多于刚性, 造成在实际工作中界定困难、难以把握, 操作难度较大, 而处理不合格党员又一项严肃的组织行为, 怕可能因把握不准会给组织造成被动。基层党组织无形中在处置不合格党员中形成了得过且过的心理, 形成了不想、不愿、不敢的氛围。

4. 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处置程序缺乏可操作性。

事实上, 中组部下发的《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程序作了明确的要求, 组织处置方式分为限期改正、劝退、除名。处置程序为: (1) 由党支部支委会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作出初步认定; (2) 党支部对党员不合格表现进行调查, 形成调查核实材料, 支委会提出初步处置意见; (3) 党支部将初步处置意见、调查核实材料报基层党委预审, 对拟作出劝退、除名处置的, 由基层党委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预审; (4) 经预审同意后, 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 通报对拟处置党员调查核实和预审情况, 讨论处置意见并进行表决; (5) 对作出限期改正处置的, 由基层党委集体研究审批, 对作出劝退、除名处置的, 由基层党委集体研究提出审批意见, 报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查批准。党支部接到审批意见后, 及时通知被处置党员, 并以适当方式宣布。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程序复杂, 认定需要调查核实等一系列工作, 基层党组织人手精力有限, 也不具备调查手段等情况处置不合格党员虽有程序且主要程序仍有基层党支部完成, 从而使基层党组织不愿处置不合格党员。

三、着眼实际, 提升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高校在不合格党员退出处置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 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和措施。

1. 提高对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的思想认识。

高校党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肌体细胞和活动主体, 高校党员素质的高低, 决定着高校党建“肌体”的健康程度, 直接影响着党在广大师生中的形象和威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负责人, 一要转变党员终身制的观念, 遵循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 将建立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视为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有力举措, 增强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二要保持清醒认识, 切实履职, 敢于担当, 对行为不端的党员要敢于坚持原则将其清理出党员队伍, 不做老好人, 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对高校党建的新要求。

2. 完善高校党员考核方式。

各高校要合理制定党员考核方式, 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日常和年终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名党员的履职情况。民主评议要公正公平公开, 考核方式要制定的可操作性强, 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及不合格党员的考核要细致规范, 尤其要有针对性地细化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方式, 正确运用考核结果。切实促进高校党员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的提升, 激发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生动力, 时时事事处处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高校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忠实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强堡垒。

3. 明确界定高校不合格党员的标准。

课题组认为, 对高校不合格党员标准的界定应该从理想信念缺失、政治立场动摇、宗旨观念淡薄、服务师生意识差、工作消极懈怠、组织纪律散漫、道德行为不端与廉洁自律松懈等8个方面细化。同时, 能量化的要量化, 如上班期间网上购物, 玩网络游戏, 沉迷于赌博;在师生中传播政治谣言及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 拉帮结派搞团伙的;不按规定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不按时交纳党费;存在抄袭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生活作风不检点, 违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等。针对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使党员一目了然, 知可为与不可为, 使不合格党员受到组织处置时心服、口服, 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4. 规范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处置程序。

课题组认为, 对规范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处置程序, 可考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严重违反党纪国法, 必须做出退出处理和自愿申请退党的, 应该毫不犹豫立刻作出退出处理。二是对其他情况的处置要认真谨慎, 程序合理。处置程序应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即能够保证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并调查核实的基础上, 初步做出决定;听取群众意见并听取本人的说明及申辩理由;组织预审及听取反馈意见;召开支部大会表决后上报上级党组织;宣布处理结果并接受检验的程序严谨、公开、透明、完备即可。通过规范高校不合格党员退出的处置程序, 彰显组织的公正与严肃, 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杨贵龙.强化党员管理畅通党员退出渠道[J].理论导报, 2009 (12) .

[3]罗传清.地方院校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调查与思考[J].2014 (z9) .

上一篇: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下一篇:初中作文烈士碑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