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2024-04-29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通用8篇)

篇1: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1

20_年8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新东方教师带来的为期五天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即“烛光行动-20_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綦江站”,我十分激动,十分兴奋。激动兴奋是因为我又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教导我的学生。本次培训活动的内容丰富,有英美与中国英语教学相关性研究、课堂板书设计、课堂管理、课堂游戏、TPR教学法与故事教学法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在这次学习中,三位授课教师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重庆新东方的罗丹老师在培训中生动幽默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擅长用艺术性教学,艺术性教学指的是把教学活动作为创造性的,给人带来美感的艺术活动来对待,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语言潜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英语的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上升为美的创造和欣赏,使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自然得到开发。艺术性教学是通往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重要途径。常见的艺术化教学形式有:游戏、表演、猜谜、唱歌等。

二、江西南昌的王佳颖老师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TPR教学法,TPR即全身反应法,我觉得这种教学法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容易,且能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学知识,学生学得比较活跃。医学界认为人只有不断地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脑部才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小学时期是学生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老是让学生像木头一样,上课要一本正经地坐着,会严重阻碍他们脑部的正常发育,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儿童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是好运动的,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若要让其坐着而手脚不动是困难的,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发育。我想,全身反应法使课堂成为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这样,课堂上动起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学生的疲劳。

三、上海的张力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合作等方式发展听、说、读的综合语言能力。

总之,本次培训对我来说的确是受益匪浅,从中不但开阔了我的文化知识视野,同时也吸取了不少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但是在我心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有恨——恨这次的培训时间太短太短,自己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此我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培训活动,多给我们一些学习的机会,以便使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再登新台阶。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2

20_年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实施的人教版新课标PEP小学英语教材培训,在短短一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座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合理、灵活地、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对教材建议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更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曹洁老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新旧课标的相同与区别,帮我们梳理了整个新课标的核心所在,更利于我们对新课标的学习。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英语课程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要做好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就要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英语的要求,以指导教学实践。

接着曹洁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人教版新课标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结构。这套教材分为A、B、C两个部分。A部分内容包含:Let’s talk(句型);Let’splay(活动操练);Let’s learn(单词);Let’s do(全部动作反应法TPR活动);Let’s make;Let’s sing。B部分内容包含:Let’scheck(单元检测)。三、四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五、六年级是学习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要掌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在巩固好学生基础的前提下求更好的发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在词汇教学方面,曹老师建议要音、形、义结合,同时总结了如下四种方法:

1、结合字母的发音教,教会能力;

2、融单词于语句中教,强调语意;

3、在交际性游戏中教,促进记忆;

在任务活动中教,重在运用。呈现单词环节,曹老师建议音、义领先,形在后,强调语素--字母(组合)的联系,培养拼读能力。操练环节,老师也介绍了如下几种方法:

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

2、请学生边说单词边指课本上的单词或句子;

3、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4、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

5、Let’s do听听做做;

6、给单词编号,教师说,学生指。

在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时,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段:

1、请学生把单词与图片(实物)匹配;

2、教师说单词,学生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

3、听录音,手指单词跟读,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4、充分利用板书以及单词表的作用。

在上词汇课的时候,曹老师提醒老师们注意:

a、分清单词的教学目标(认读?书写?),有针对性地处理;

b、对单词进行精细加工,可分组或分层处理;可引入反义词、近义词、同类属词进行对比;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加深印象;

c、单词先分别操练,再综合在一起操练,利用短时记忆的关键复习点强化记忆单词;

d、强化认读能力;

e、操练量要大,学生参与面要宽,词句融合自然,活动形式要丰富有趣。

对话教学也是让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因素,教学条件因素,环境因素等,让这一教学成为了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针对对话教学,曹老师也给出了几点建议:

a、利用图片、多媒体及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呈现对话,在语境中整体感知并强化“注意”(noticing)目标语言结构;

b、利用趣味活动强化认识并掌握语言结构;

c、利用任务型活动,创设不同语境,进行有意义的对话活动。曹老师还提到,课堂活动设计应注意由紧到松,由控到放。

下午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两位著名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频,让我们观看学习。我们看了两位著名英语教师的课很有挫败感,因为这两位老师上的课和自己上的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得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拉近这个距离。这两位老师流畅自然的教学语言、极强的和学生互动的能力、新颖的教学环节设计、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能力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在唱独角戏,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想把英语学好却又无从下手。经过这次培训学习,有了老师们的理论方法指导,对我今后的教学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做到与学生共成长,不断追求新的自我。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3

在四天的培训中,听了不少教育专家的讲座,也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的现场课和实录课,她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教育进行了独到的见解。如:王秋慧老师的“英语教学该怎么做”,赵洪喜老师的“加强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等等。对自己心灵颇有触动。在听了几位老师的观摩课后,又有许多思考。

一、由“平面教师”转向“立体教师”。

在听了王秋慧老师的“英语教学该怎么做”后,联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孩子采取的方式都是一刀切地统一要求。要求学生按同样的方法或强加的方式让他们采用教师的方法,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忽视了学生丰富的心理经验,忽视了学生性格的迥异。在课堂的巡视中,哪个小鬼耍了什么花招都逃不脱我锐利的眼睛。我没有走近孩子的心间,没有从孩子的性格入手,没有读懂孩子。只要学生学会了解题,教学目的达到了,就行了。至于学生的喜怒哀乐、为什么会出现好动、走神、沉默等现象,我没有去思考过。名师吴正宪老师说的“我只是一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和爱,能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王秋慧老师真正做到了,如何去了解学生,如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英语,如何在学生中创建成一个好老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要效率。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二、做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

赵洪喜老师讲到,新教育理所当然应是创新教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而又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又不要好高骛远。既是对育人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要求。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不得不博学。

在听了专家的点评和几位老师的课后,想到不管是分析课改的变化、还是钻研教材的深度、教案的设计、情景的艺术、小组合作的有效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拿手好戏就是课堂,到课堂上走一遭便可知晓好坏。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只有脚踏实地、苦练内功,才能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因此,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使集体的智慧、他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创造性的教学。一个有真本事的老师,一定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唤起孩子们对英语学科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

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想说的话真是很多很多,但我明白,只有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4

为期一个月网络培训结束了,在本次培训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这是一次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体验,是一个接受新思想冲击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及能力的好机会。

本次培训开设的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容有:钱志亮老师的《回到原点看教育》,沈峰老师的《怎样上好一节课》,孙明霞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陈大伟老师的《教师的观课议课》以及众多名优老师的精品课例研究。我们就像一个去吸水的海绵,尽情地吸入,以提升自身能力。每位老师的精彩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反思,其中最让我觉得深有感触的是钱志亮老师和陈大伟老师的讲座。

钱志亮老师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博学精深、生动形象,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教育的真谛娓娓道来:教育是一种爱。

教育原本是一种爱,在这种爱的驱使下,作为教师常常期望我们的学生都是大拇指,都是优点生。我们常常因学生这样那样的失误而焦虑、不满、甚至指责。我们不停的用一把尺子去评价我们所有的学生,我们总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虽然我们辛苦,但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坚信这就是我们的爱。在这种爱的笼罩下,我们的学生脸上失去的是笑容,心中增加的是厌倦。我们该反思我们的爱已背离了我们的初衷。我们爱的方式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是是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成功,因为教育的个体存在差异。钱志亮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每一个孩子在母胎中孕育到呱呱坠地,就有了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孩子无法选择的特性,这种差异造就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种差异形成了他们在认知、判断等方面的不同水平。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无视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才是我们倡导的教育观。爱孩子就让我们用不同的要求面对我们的孩子,鼓励孩子在一天天进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愉悦。让能飞的孩子飞起来,让能跑的孩子跑起来,让只能走的就慢慢地走吧。回到原点看学生,研究学生的生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努力,最大可能地获得发展,这将是正确的爱。

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让我明白了“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本质区别。我通过认真的听课,深深地体会到陈大伟教授说得很有道理,他说:“听”指向声音,淡化了“观”;“观”则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当然其他老师的讲座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让我明白了以前工作中很多的不足之处。孙明霞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老师》的讲座也赢得了包括我在内很多教师的好评。在当今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中要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是相当不容易的。很多老师工作中充斥的一个关键词是“忙”,一忙就忙出了厌倦感,一忙就忙得无暇静下来思考,往往这个“忙”还带着被动的意味。而与“忙”相近的一个词是“充实”,同样是要面对很多工作中的事情,如果能感到充实,那必定很能享受这个“忙碌”的过程了,这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所以,怎么在这个忙碌的过程中忙出幸福感,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应该是我们要思考和追寻的。而孙明霞老师告诉我们,要从抱怨中走出来,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在我们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地在与学生、与课堂打交道,所以要说做一个幸福的老师,仅仅从心态方面来调整是不够的,幸福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体现在我们的读书、反思、研究中。孙明霞老师从这些角度进行阐述,向大家展现了她追求教育幸福的过程和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更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学到的知识尽快的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教研教学风格和模式,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5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作为培训班的学员,我深感荣幸,并十分感谢山东日照的专家们以及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们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就本次培训我作了以下总结:

一、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明白了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词汇不断更新,社会需求对英语教师的口语、语音、技能等水平要求会越来越高

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老师们都精心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我们观看课堂示范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学员们的欢迎。

三、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员们的课堂教学能力,本市的几位老师还组织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说课、评课议课等活动。通过对本市几位老师们的听课,我感受到大家都非常重视这次展示自己教学才能的活动。他们认真备课,教学思路清晰,设计合理,精心准备教案、教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胡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去菜市场买了很多蔬菜肉类作为实物教具。使得在课堂上师生配合融洽,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这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通过培训,我的成绩和进步是显著的。现在我知道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小组活动和师动活动面较大;我也能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来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能利用图片、各种教具进行教学。以前我不大使用课堂用语,但通过培训掌握了一些较常用的课堂用语,并能大胆使用。

此次骨干班培训,更新了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提高了我驾驭英语课堂的能力,为我的英语新课堂教学打开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都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篇2: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1.新理念、新计划

第一次从吴炳建老师口中听到了视觉素养,并且我们要学习把视觉素养深度融合到英语教学。视觉素养是“读图时代”下的大众基本素养。如今,对视觉信息的感受与处理能力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视觉素养能力的高低将自然而然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质量。对“美”的“解蔽”,不仅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灵。因此,视觉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国民素养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人们与生俱来而具备的是“看的能力”,而不是“看懂的能力”;能够“看”,却未必能够“看得懂”、“看得好”! 古人云:“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看见”只是见到事物的表象,是“识器”,而“看懂”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问道”。“看懂”是一种知性活动和理解过程,要比 “看见”难得多:需要拨开表象迷雾,发现和建立事物之间许多的内在关联,便是一种基本的视觉素养能力。人的视觉给我们的认知提供了一个信号。我们应该尝试用视觉去感知世界,提高教师的视觉素养,并讲视觉素养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去,这样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枯燥、无趣。在吴炳健老师的讲座上,他给我们介绍许许多多的信息技术,基本我都没有接触过,甚至有一些没有听说过,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后,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慢慢去探讨研究,把学到的尽量用到英语教学课堂上去,相信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2.感恩

下午的英语语言村介绍,黄琼嬉、易雅婷、易建彤三位老师都是颜少佳工作室的学员,还有吴彦宏老师,她们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她们培训期间的所有知识,并用她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学习永远在路上!的确,在昨天听了她们的课,学习了不少,她们对于教学的每一个游戏,活动和细节都认真地探讨,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尝试,再展示给我们,我们感恩,感恩她们的无所保留,感恩她们的用心付出,感恩她们!同时,对于颜少佳老师,我们更加要感恩,感谢她为我们准备了精彩、内容丰富的、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内容。颜老师是茂名的名师,在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培训的路上,她付出了许多,她时刻关注着我们年轻老师的学习与发展,处处为我们着想,我们感谢她。我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作为茂名明示的她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我们怎么能不珍惜这次机会呢?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一直处于一线的教学工作,我们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过于专注教学了,反而丢失了自我提升的时间。的确是的!可这次的培训,我们要感谢组织这次培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再次提醒了我们,老师要授予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我们需要对自己继续充电,让自己走在教育的最前线,学习最新的理念,不停地充实自己,才可以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篇3:外贸企业员工英语培训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外贸员工

一、引言

21世纪, 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无疑需要大批既懂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 又有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外贸人才。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 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 其特点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ESP学习者均为成年人, 包括正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人才和正在接受培训的各类人员, 以及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等。按学科门类, Hutchinson&Waters将ESP分为科技英语 (EST) 、商务英语 (EBE) 和社科英语 (ESS) 三个大分支, 每个分支又再次分为职业和学术两个分支。本文意在说明如何根据ESP (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设计理论为外贸企业员工根据其职业需求制定英语课程, 使其成为“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

1、需求分析

ESP和普通英语的区别就是ESP更能反映学习者的需要。正如Keith Johnson所述:“相对而言, 学习者的语言需要在ESP中较容易确认, 这是ESP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根据Robinson的两个ESP教学的最基本判断, ESP必须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以特定目标为导向的英语教学。这里的需求既包括学生今后将要遇到的交际情景, 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摄取的先后顺序。但是, 仅仅意识到学习需求的重要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确定学员们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 比如说通过采访, 问卷, 观察以及和学员们进行非正式地交谈等等。在这门课程里, 根据笔者同外贸企业学员们的非正式交谈调查得知, 他们的目标需求就是能够准确流利地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熟练应用英语充分表达自己, 完成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信用证的审核、修改, 用英文填制各种单据等, 可见良好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的英语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能否能够胜任国际贸易工作。

2、学习任务设计

本文中谈到的课程可以归为职业目的英语课程, 注重对语言技能和功能的培训, 因为这是获得和从事工作的必要的技能。根据Linda L.West (1984) , 职业目的英语需要培训以下语言技能:词汇, 功能, 场景, 结构以及语域, 这些都是根据相关的职业确定的 (汪露秋) 。整个培训将会持续8周的时间。在这八周里, 学员们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和国际贸易相关的英文知识和技能, 他们将会学习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周计划为六课时。最终课程将以考试作为评估形式, 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课堂参与, 课后作业, 期末考试 (口语和笔试) 。平时的课堂考勤及课堂参与将占最终成绩的15%, 课后作业占15%, 最后的70%将是期末考试的成绩。

学习领域一:国际商务英语

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术语, 营销, 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支付工具及手段, 以及《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 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了解国际贸易的性质及发展趋势, 加深对贸易本质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加入案例分析, 比如在讲析目前在国际贸易中影响最大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时, 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对不同术语进行比较, 加深学生对这些价格术语区别的理解。

学习领域二:外贸函电写作

商务英语的写作能力也是外贸工作的重要技能之一。按照国际贸易业务各环节的顺序, 每节课主讲一个主题, 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与答复、报盘与还盘、推销与连续推销、订单和确认、支付、包装、装运、保险、投诉等内容。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讲商务函电的结构, 第二部分分析例文, 第三部分处理词汇和练习。

学习领域三:国际商务合同

在国际贸易中, 贸易双方的权利、义务都将以条款的形式反映在合同中。因此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商务合同的磋商与订立, 国际贸易合同条款以及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在这门课程中, 学生应掌握如何与客户建立贸易关系, 掌握询价、发盘等谈判的要素及要点, 并熟悉合同履行的流程和各个环节单证的缮制, 掌握对违约进行防范和对争议进行处理的策略和技能等。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内容讲解商务合同的结构, 句式, 用词特点, 合同常用词等等。

学习领域四:国际商务听说

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到一些主要国际商务活动和环节, 例如:公司概况求职面试、打电话、商务会议、商务演示、建立商务关系、询价与报价、支付条件、包装、装运、商检与保险、投诉与索赔、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教师可以在完成书里听力材料练习的基础上, 根据书上的内容进行知识扩散, 布置课后小作业, 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每个组准备一个presentation, 推荐一名组员用presentation的形式将小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

在所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都可先用英文进行课堂导入, 教师应注意语音标准, 语速适中, 英文用词和表达应力求口语化, 避免因书面语或学术性表达引起学生的负面情感,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对于难理解的概念或理论, 教师可用汉语辅助讲解, 然后分析对应的英文表述和表达, 再尝试让学生用英文去讲解或复述,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进出口业务的理论和知识, 又提高了他们的商务实践与商务话语的双重技能。

3、课程评估

课程评估的目的是测评并检验课程是否满足了学员们的学习需求 (Hutchinson&Waters, 1987) , 因此, 课程评估会涉及三方面:学员, 培训教师, 以及外贸公司。培训结束后, 学员们需要分别参加这四门课程的考试, 目的是为了检测课程是否填补了培训差距 (即学生培训前的水平和培训后预期达到的水平的差距) , 以及课程满足学生需要的程度。如果能够顺利地通过考试, 证明学员们他们已经充分具备了在工作中应对工作需求的能力。另外, 评估还应包括培训教师对此课程的观点和看法, 他们对于所带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否合理, 教学材料及方法还有评估系统是否很好地满足学员们的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需求等等的意见。最后, 课程评估还应包括外贸公司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其员工在培训后工作表现的观察, 外贸公司也会对培训的课程进行评估, 以便决定是否继续对员工的培训。

三、结论

本文使用了ESP理论说明如何为外贸员工培训项目设计课程, 以提高外贸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竞争力, 并且强化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ESP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Hutchinson T, Water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篇4: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此次网培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视频学习、参加活动及提交作业。视频学习分为十二个章节,其中第一、二和三章节是由东南大学陈美华教授和郭峰萍教师主讲的基于PBL模式的大学英语探究与分析。其余的九章均是由东南大学李宵翔教授主讲的新教学模式与教改研究探索分析及教师角色定位等精彩内容。先介绍PBL大学英语教学,不得不说东南大学这所富有百年美誉的学府从上至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持和重视,不管是全校无线wifi的全面覆盖,还是多媒体教室、录播室、自主学习室、语音室、课程中心、实验室的全方位跟踪,无不体现高等学府跟国际语言教学接轨的步伐如此之接近。正是基于大学英语现状急需改变的需求,加之对目前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分析,从2006年开始东南大学开始项目式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并于2009年在全校全面铺开此项工作。值得肯定的是东南大学的英语教学学时安排,每学年除了春秋学时外,他们在每年八九月开展为期四周的大学英语课程强化英语学习。项目式教学包括教学目标、主要特点、教学流程、个案分析、教学反馈和存在问题。因为项目式教学本身的目标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语言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虽然是辅助性和管理性工作,但对于学生无论做interview还是reflection等都有决定性作用。这种项目式教学模式给我的体会是:第一,所有参与者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第二,时间安排更个性化,教师的辅导可以见缝插针,可以是中午老师们下课后的时间,也可以是晚上下班后的时间,但又能保证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第三,学生小组组长的领导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个别很有个性平时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在项目式活动中都成了领头羊。同时郭美华教授展示了每一周学生的任务,总共课时为16周,每一周教师工作任务和学生任务都很清晰地以图表形式体现出来。学完这几章后我的总结:第一,项目的话题比较能体现学生的心声。学生做此研究的积极性很高。第二,呈现方式比较独特,如电子杂志等。第三,研究方法比较全面,团队合作比较融洽。很多学生都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得到了锻炼。而教师虽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精力,但其认知能力、文化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了极大挑战和提高。

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最复杂的事情。一件事是政府管理,另一件事就是,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工作,我开始慢慢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因为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疑惑和问题开始出现:(1)如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有效地传授知识?(2)很多教师是否在弥补学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缺失,如:语言语调的纠正,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3)现在很多大学的专业课程都用英语授课,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得到了真正体现,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听了李宵翔教授的课程讲座,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概括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即“网络资源”、“教师角色”和“教师职业发展”。

网络资源。十年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运行环节如下:(1)基于网络平台,光盘的学习;(2)基于多媒体的教室面授和交互活动;(3)基于网络平台的自助学习;(4)基于小班的口语训练(依据不同学校执行)。以上教学模式的共同特点包括:(1)面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2)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3)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结合;(4)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资源说”的观点应该明确体现在英语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觉花了学习时间对他今天、明天将会有更大启迪。在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应该成为大学英语的终极培养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非常高,也很完美,受各学院实际情况、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的限制,可能真的很难在短期内实践。

教师角色。现实中很多学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脱节,教学技能和方法滞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乏力。而在教学管理方面,机制创新滞后,导向和激励功能衰减,人文环境创造和优化能力有限。实际上,教师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模式,设计安排好了教学课堂,保持了舒畅的心情,得到了同行和学生认可,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就是一个很大的成绩。但是不是老师的功能就是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和提供标准答案呢?李教授反而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更灵活生动地设计和安排课程,引导学生探寻答案。老师一定要摆脱安全感的束缚,因为大量生动活泼的英语教训形式和语言交际实践,将会向学生提供有利于认知英语语言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英语从事交际的技能,形成和强化多元文化意识,促进个性和人格综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我想总结的是教师就应该是在课堂上和课外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生动活泼的高效的有意义的有社会实践体验的语言实践环节。学相伴,用相随,学以致用。

教师职业发展。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应变“我知故我教”为“我教故我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应该是当代教育的真谛。

此次培训的第二部分为参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版块完成。我选择资源分享、主题讨论、调查问卷、有奖征文和网络调查等环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分享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教授的教学心得。最后一部分是论文作业的完成。

篇5:小学数学新课程培训心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然而我有幸参加安阳学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尽管不是脱产,培训期间仍有较重的工作负担,但聆听专家讲座,观摩课堂教学实践,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的一点学习心得总结一下:

一、坚持读书,为已充电。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本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领略到专家与名师那份独特的魅力――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专家与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读书。读书,可以让自己从不同层面得到丰厚;读书,可以加深自身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第一、二期培训中,吴卫东教授的专题讲座〈〈教师的职业与自我发展〉〉和刘薇博士的〈〈当代课程与教学名作品读〉〉,特让我觉得自身知识的贫乏的可怜。知之而改之,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就是每天要读书,只要坚持,哪怕读一点点都是好的。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学会思考,在思考中进步。

二、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培训结束了,但专家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他们的讲座,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理念、行为、科研、评价等领域,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或宏观,或微观,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清晰了不少。特别是对数与代数部分、空间与图形部分、统计与概率部分,进行了数学知识体系的梳理与打通,使我整体把握教材特点,有利于驾驭教学方向。例如特级教师汪培新的《本质运动联系——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体会》,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形与式的关系,使我深深懂得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形与数(式)的结合。通过学习还使我明白了,数学知识具有连续性,如果学生上一个知识点没有学习好,那么学习新的知识领悟的就会很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新的知识点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对新知识的领悟很有必要。如果我们都能象这些名师说的对教材内容做到:“纵能成串、横尽到面”,又何愁教不出好学生呢?

三、实践观摩,指明教学的方向。

各种类型课堂教学的观摩,名师的点评,使我明确了教学方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一堂好课不能偏离目标,也不能被传统所禁锢,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要做到大雪无痕,教却看不出教的痕迹,学生却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因此,要做到“真实、朴实、扎实”,让学生“真学、真问、真思、真悟、真练、真会”。

四、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为期一年半的骨干教师培训,不论从教育教学的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锻炼和进步的有效良机。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

篇6: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除了研读新课标原文,我也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的专题讲座,聆听新课标解读。程教授讲座结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他说英语教学应该从学习英语知识转向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基于对程教授指导的认识,我觉得在今后听力能力训练教学中,我们应以日常对话的口语语篇为载体,从训练学生能否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单对话开始,重点围绕获取、记录和归纳特定信息或者关键信息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围绕听力文本主题,运用所学语言通过观察、听、看、联想、对比分析等方式,来推断听力语境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篇7: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新课标坚持目标导向,将社会主义先进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坚持创新导向,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提现课程的时代性。

其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6要素构成,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现的内容基础。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在两个学期的专题教研中,我们已经尝试了结构化课堂的实践、大概念主题式的课堂教学,探索了新理念下的课堂实施模式和策略。今后,我们将继续深挖课标,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更新课堂评价理念,探索主题化课堂下学-讲-评一体化的实施与操作。

篇8:小学英语课程培训心得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1.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倡交际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强调将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纳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完成任务学会语言。新课程标准还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一名外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是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帮助者, 同时也是研究者[1]。由此可见, 新课程标准不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尤其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 还要求具备课堂活动设计调控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农村初中英语转岗教师较多, 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教学能力较差, 具体表现在英语语音不标准, 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差, 缺乏教学设计意识, 缺乏科研意识。参照新课程标准, 找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差距, 在培训课程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根据周燕的分类, 教师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入职阶段 (1~3年) 、发展阶段 (4~6年) 、成熟阶段 (7~9年) 、继续发展阶段 (10年以上) [2]。入职阶段培训目标是帮其适应岗位要求, 他们需要基本教学方法、具体教学环节设计、案例分析, 需要有人帮助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发展阶段重点关注学科教学能力和语言能力;成熟阶段着力提高教育和教学研究能力;继续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对主要问题深入研究的能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大都处于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通过几年的教学, 他们已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难题, 存在一些困惑, 急需要有人协助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 并希望稳定教学风格, 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可见, 每一阶段有各自的特征, 培训重点因此不尽相同。根据不同培训对象, 设定不同培训目标和课程, 培训才更具有针对性。

3. 英语教师的能力构成

Parrot认为一名优秀的语言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个人风格[3]。张连仲则将外语教师能力结构分为三个维度: (1) 语言能力维度, 主要指英语教师所具备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 以及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交流的能力。 (2) 教学能力维度, 主要指英语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及运用相关知识开展教学的能力。 (3) 职业发展能力维度, 主要指英语教师所具备的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依据英语教师的能力结构, 使课程设置有总目标指向, 课程也将更加系统。语言能力方面,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最薄弱的是英语口语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教学能力方面, 他们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较差, 不能因地制宜地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 不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职业发展方面, 他们的教师职业观、师德观、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知识和方法、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二、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

1. 前瞻性原则

观念决定行动,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地处偏远山区, 信息闭塞, 观念落后, 培训课程要能开阔眼界, 让他们了解最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的前沿动态、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 从而使他们在课改的背景下, 自觉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2. 系统性原则

当我们关注教师培训需求时, 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他们要求学什么, 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 从而忽略课程的内在联系, 致使课程呈散点形式排列。我们应该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特点、英语教师能力构成、农村英语教师教学现状等方面, 设定培训总目标, 然后将总目标分解到每门课程中, 各门课程有机地构成整体, 最终达成总目标。开发模块式课程资源,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可以将中学英语教师培训课程分成以下模块:师德、语言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拓展、英语教学技能、英语教学实践、新课标与英语教学、教学科研方法等。根据研修者情况、培训目标、培训时间侧重不同的模块。

3. 针对性原则

有别于在校师范生, 在职教师已经具有从业的相关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实践经验, 一般带着问题来学习。美国学者约翰·斯通和拉蒙·弗里拉采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对成人学习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发现成年学习者具有四大特点:具有先前的知识和经验, 是自主的学习者, 能进行批判性反思, 是从经验出发的学习者。所以教师培训不是一种普识教育, 而要针对他们在实践中的问题进行, 采取问题切入的方法。这要求我们在充分的需求调查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 准确把握问题所在。

4. 实效性原则

传统的教师培训由于过于强调培训对象单向的接受与外在的给予, 忽视了在培训过程中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与自我反思的时间与机会。结果是培训对他们的教学行为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一旦培训结束, 他们又回到原来轨道。为了使培训具有实效性, 应设置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一线教师上课、培训教师点评、研修者反思、研修者实际操作等。

5. 动态课程资源生成原则

教学过程是课程资源不断生成的过程。在研修者和培训者对话、互动的过程中, 他们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等在课堂上不断交流出现、进入教学过程, 就会生成新的课程资源[4]。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研修者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学经验、人生经历、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但另一方面差异也能生成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培训者而言, 动态课程资源生成意味着及时从研修者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教学案例中捕捉重要的课程资源, 针对实践问题作出精辟解说, 提出对教育本质问题的独到见解。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在教师培训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充分开发利用这类课程资源, 培训者需潜心研究基础教育, 使自己既有较高理论水平, 又能对教学实例进行诊断和修正。

三、培训课程的实施

1. 主题培训模式

主题培训是指根据培训需求和培训时间, 确定培训主题, 所有培训课程围绕主题呈立体状进行。培训阶段横向可分为:理论研修、案例解析、观摩研讨、影子培训、跟岗指导和学员论坛。培训主题纵向可分为呈现主题、书面记录、学员交流、专家点评、理论提升、教学实践、总结反思。用这种方式对主题进行多元立体化的深入研讨, 用主题带动培训, 使培训重点突出。

2.“自下而上”的培训模式

这一培训模式来自于扎根理论, 一种著名的建构理论方法, 扎根理论特别强调从资料中提升理论。这种方法也遵循成人学习的认知特点, 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 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 重视技能而非信息。因此, 培训应从研修者的教学难题或教学困惑出发, 由培训者引领, 以研修者为主, 以典型案例切入, 充分利用研修者实践教学经验, 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可采用问题切入式、观摩诊断式、案例教学式、叙事研究、参与互动式、微格培训式、研训一体式、活动反思式等方式。同时建立起课堂的互动交往机制, 让培训者和研修者以平等身份进行经验对话、问题讨论、现场交流, 实现知识互融、资源共享、思想碰撞、智慧交流、成果分享与双赢发展。值得强调的是, 教师培训不只是经验交流会, 注重研修者经验的同时, 不能忽略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因为凡是经验都是有限的, 培训者在这一环节中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帮助研修者总结规律, 提升经验。

3. 注重缄默知识的习得

缄默知识是指以整体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缄默知识的获取需通过实践活动[5]。一方面, 先进的教育理论只有在教师个体与其具体实践情境和经验的研究结合起来的条件下, 才能得到有效运用。另一方面, 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等缄默性知识,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鲜活的、显性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因此, 实践研修使研修者在实践中感悟、交流、升华。教师培训不仅要引导中小学教师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 更要引导他们特别重视缄默知识的获取, 重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突出教师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与反思。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张连仲.以教师为本, 为教师发展服务, 2010.

[3]Parrot, M.Tasks for Language Teacher.Cambrid 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课程·教材·教法, 2007 (5) .

上一篇:2010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情况汇报下一篇:一城烟火半世风沙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