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2024-04-08

急功近利话题作文(精选15篇)

篇1: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急功近利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叫《急功近利》。这个故事讲的是,两只天鹅和一只青蛙是要好的朋友。有一年闹干旱,天鹅必须飞到有水的地方才能生活,可青蛙怎么办呢?于是,青蛙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它找来一跟绳子,让两只天鹅各咬一头,套咬中间,这样天鹅就可以带着它飞了。一路上,动物们听到这件事后,觉得这个办法好。并问:“是谁想出来的好主意”。小狗说:“肯定是天鹅想的办法”。小猪说:“那么我们应该选天鹅为最聪明动物”。青蛙一听,急得大喊:“这是我的功劳”。由于它张嘴一喊,一下从绳子上掉了下来,顿时摔得昏过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 青蛙这种急功近利、见利就上的做法,到害了自己。急功近利作文2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2: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由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他的精神生活;而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又决定了他的精神状态;因此拒绝急功近利,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那么,拒绝急功近利的精神境界从何而来呢?正如德国哲学家奥伊肯所说:“精神的实现决不是我们的自然秉赋;我们必须去赢得它,而它允许被我们赢得。”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滋润,不断净化,不断提升。我们向往的崇高境界当然不能靠上天的赐予,也不是一时灵感闪现所能带来的。从王选夫妇的这封家书中,我们顿悟:坦然拒绝急功近利的背后必然是一种崇高境界的支撑,而崇高境界是在人生历程中的艰苦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的。一个人眼界宽阔,胸襟坦荡,百折不挠,心态开放,气定神闲,取决于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他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取决于他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自我反省,舍此,你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你无法抗拒庸俗化的功利诱惑,你也无法走出急躁、浮夸、肤浅的怪圈。

拒绝急功近利,对今天被极端物质主义裹挟下的我们,真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忠告!学界常常感叹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之庸俗,精神状态之功利,精神境界之低下,以至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于是我们看到,望子成龙而剥夺孩子童年欢乐的家长,梦想一夜暴富而不愿工作的“啃老族”,期盼著作等身而论文作假的知名教授,不愿坐“冷板凳”而剽窃成瘾的年轻学子:一切曾经潜滋暗长上不了台面的蝇营狗苟在潜移默化中一下子变得风生水起,肆行无忌。

篇3:作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是省重点中学,应该有普遍性。几届高三复习时,总要梳理记叙文知识以巩固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水平,但出乎意料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对记叙文几乎一无所知,记叙水平大约滞停在初二左右,连起码的记叙文常识都不知道,如细节描写、矛盾法、误会法、悬念法等等,他们说“听老师讲过,但因没有训练过,现在全忘了”。初中老师为了使学生避免中考被误判,主要训练议论文并鼓励他们考试时也写议论文。到了高中,只要教过高三一轮的教师都知道,高考评判作文,因时间紧任务重,要快速评定,而记叙文注重事件过程,不像议论文那样直白、一目了然,阅卷要有一番思考,耗时费力,因此和中考评卷一样被误判的可能性比议论文大。而且,记叙文大多运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很难出采,所以从高一开始就以训练议论文为主。在激烈的高考竞争面前,这是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明智而无奈的选择,而这种情况绝非我校仅有。

从初中就开始练议论文,不可谓不从早抓起,可结果如何呢?形象思维发展不充分不到位,过早地发展理性思维,学生的生活、知识和心理等赶不上教学要求,因此,只好不懂装懂——说假话,咬着奶头说大人话——装腔作势,说大话虎人,要么用华丽的语言来掩饰内容的空洞和肤浅。采用这种揠苗助长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来不得半点失误。既然高考评卷不能花太多时间看作文,评得越快越好,而记叙文又容易被误判,谁不选择写议论文就无异于自杀。另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学生,由于课业繁重,绝大部分都没有课外阅读,而没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以阅读而获得的智力背景、文化视野和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是不可能有深刻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有较高的议论能力的。2005年7月26日~30日,在以“母语,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活动中,有全国11个省市的234名高中语文优秀学生参加。在写作上,负责批改营员入营作文的老师评价这些语文优秀学生的作文“其实大同小异,个性严重缺乏,用语乏味且千篇一律,充满时尚元素和网络语言,只会说套话空话,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在阅读上,活动要求营员“给一位不爱读书的朋友开一张书单,列出五到八本书”,“大部分营员列的书目不是《哈利·波特》等畅销小说,就是《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名著”。他们的阅读状况由此可见。“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组组长巢宗祺说,这些学生撞长抒情散文,但论述问题的能力较薄弱,一写需要严密思维、理论视野的议论文时就有些捉襟见肘”。(《中学语文:我们该怎样亲近母语》,2005年10月19日《教育文摘周报》)语文方面优秀的学生尚且如此,大部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议论文写作水平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简单地说,理性思维(即抽象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是积累了丰富的事实表象和知识。事实表象和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和概括就越深刻越准确,理性思维就越发达,相反则是肤浅甚至是错误的。而中学生即使到了高二高三,本来就处在理性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而我们现在的学生,被繁重课业所累,两点一线的生活和有限的课外阅读积累,减缓甚至阻碍了理性思维的发展进程,因此,不可能有太高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不面对这一事实,违背这一事实,一切想更快提高学生理性思维的做法都是揠苗助长、贻害无穷的,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你让他跑步,过于急切,只能会害了孩子。

在这一方面,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早就告诫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许多国文教员们叫学生入手就做议论文,这是没有脱去科举时代的陋习。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朱光潜《谈美书简·谈作文》)朱光潜先生对过早训练议论文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就是如此。到了高三,我们提供了一些按主题分类的典型素材,要求学生复述;接着传授给议论的方法,如因果、对比、层递、分析等论证方法,以及讲解发散、聚敛、接近、相关、相反、相似等思维方式,反复举例再三训练,可学生就是掌握不了,抓不到主要矛盾,分析停留在表面,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片面、狭隘、偏激、肤浅是大部分学生思维的通病,作文中的语言绝大部分是套话、老话——陈词滥调。笔者以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不在学生,更多的是在于高考的阅卷和教师的指导。就如前面所言,学生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心理发展,还有他们的思想认识都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教师的主观臆想的程度,我们就硬邦邦地要学生达到甚至超过那高度,强其所难,才有空话、套话、假话、俗话连篇的教学结果。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

根据学生实际,包括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体验,对知识的积累,以及心理和思维的发展,初中必须训练记叙文,高一高二还以记叙文训练为主,特别是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只能少量练习议论文,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为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了高三,记叙文和议论文可以齐头并进,交叉训练,而对议论文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并尊重学生对这两种文体的选择。

至于发展创新思维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笔者举双手赞成,但这是一个复杂工程,涉及的方面和因素很多,如果单单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恰恰不是训练议论文,而是要多训练记叙文。理由是:第一,只有让形象思维充分发展了,抽象思维才可能更好地发育成长,先后不可颠倒,权重不可失衡;第二,尽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丰富知识,开拓思维空间;第三,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第四,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是大胆想象的结果,而想象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的创新思维,恰恰要通过记叙文而不是靠议论文来训练;第五,大胆想象,就是要敢于想别人未曾想、不敢想、想不到的东西。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创造宽松、愉悦、自由的良好环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而不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把他们那大胆、奇特、瑰丽的想象被揠苗助长式的作文教学扼杀在萌芽之中。

篇4:不要急功近利600字作文

生命的长河漫漫,往来其中,我们随着奔涌的浪潮而不知所以。每个人都渴望行至远方,立在高处,但最终能衣袂飘飘,令人仰止之人却寥寥无几。殊不知,只要我们不急功近利,只要放慢脚步,默默积累,终能厚积薄发,成就精彩人生。

像勤劳的蜜蜂,爱丽丝·门罗每日坚持写作与散步,提高生活感悟水平,终酿出最可甜人的蜂蜜,收获诺奖,走向大学荣誉的最高殿堂。像哲伏的雄狮,林书豪初到联盟之际,默默无闻,却每日都拼命地在训练,终发出最撼人的怒吼,在尼克斯球馆一战成名,刮起“林氏旋风”。像勇敢的雏鹰,雷军在商场上稳扎稳打,在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中总结经验,终展开最有力的翅膀,带着他的“小米团队”在浮沉的商界天空自由飞翔,他们这些人的成功,是默默积累的结果,没有急功近利,没有为一时获得的小小成就而沽沾自喜,而是选择默默付出与积累,在拼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到了成功树下,尝到了应有的胜利滋味,不急功近利,默默积累并不懈努力,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而总有人,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又或是想要快速地完成目标而急躁,但无疑这样的人注定会沦为人生之路上的败者,这样的做法到最后终究一事无成,中国近代曾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但最后这运动失败了,我想究其原因,便是太过于急功近利。“赶美超英”这样的认识对当时的中国而言不就是个“无稽之谈”吗?因为急功近利,我们损失了多少人力,财力,我们丢失了多少发展的机会。中国不就因此而在发展的道路之上而停滞了一段吗?历史不能回避,这“血淋淋”的残酷历史告诉我们不急功近利,我们才能发展,走向大同!( )

篇5:急功近利四字成语

【拼 音】 jí gōng jìn lì

【解 释】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 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辨形】 利;不能写作“力”;近;不能写作“进”。

【用法】 多形容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利益。也作“急功好利”。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近义词】 贪功求名、急于求成、鼠目寸光

【反义词】 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歇后语】 旱天掏井

【英 译】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示 例】 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是不行的。

【成语故事】

篇6:急功近利的陷阱

所谓急功近利是大部分企业只有很短期的导向,为了得到一时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能赚就赚一笔,这样做会导致企业没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性,企业经常面临的矛盾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企业通过增加自己的产品、产品线或品牌延伸的手段,在短期内能让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增加,长久如此,就会破坏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对企业有害而无利,

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有一定时间的曲线的。在第一个阶段企业的发展通常是很缓慢的,在前进的路上大部分企业由于受不了开始的一些失败、挫折的打击就放弃了,所以没办法看到成功的最后景象。一个企业的成功像一个很大的轮子,开始的时候想要把它转动是很困难的,一旦转动起来就会势不可挡,再想要停下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很多的大企业,之所以今天有业绩,很大程度上是在企业还小的时候所积累下来的结果,而不是今天的所作所为导致的。

篇7:急功近利的教育要不得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学校教育有着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政策保障, 教师在知识、技能传授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家庭教育有血缘牵系, 亲情维系, 在孩子良好个性、情感、习惯养成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 育人目标大体一致, 但在育人理念、途径、方式上存在极大不同, 围绕孩子成人成才, 双方既要有合作又要采用不同方式———殊途同归。

由于教育理论、政策、资源的匮乏, 加之教育素质、能力、时间、精力的欠缺, 部分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家庭教育的职责, 而教师在教育责任、学业指导等因素的影响下, 主动或被动地扮演起了家庭教育权威的角色。由此而言, 家庭教育学校化、形式化也就不难理解。

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在教育问题逐渐向社会问题演变的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家长还未达成足够的共识, 没能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对于教师的课外安排, 一些家长认为是越俎代庖、管得太多, 有违减负政策, 教师则指责家长不负责任, 对孩子不闻不问。原本“一切为了学生 (孩子) 好”的初衷却使得家长怨声载道, 教师叫苦不迭。这反映出家庭教育短板问题依然突出, 在没有哪种教育模式能够简单套用的情况下, 教师与家长都显得不自信, 面对管与不管、管多管少的问题, 大家心里都没底, 摇摆不定, 彼此的信任基础也非常脆弱。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是万能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 而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既不可合二为一、混为一谈, 又不能完全割裂、背道而驰。

在育人方面,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处于不断摸索、尝试阶段, 并没有哪种育人模式、理论放之四海皆准。但大部分家长与教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作教育者, 很少能够俯下身子, 倾听孩子的心声, 接受孩子的教育。要理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还要考虑学生个人的秉性、天赋、努力程度, 以及社会对学生的影响。

篇8:教育孩子,切忌急功近利

教育孩子,切忌急功近利

在现代教育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心态,让越来越来多的家长深陷其中,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专家表示,教育孩子,切忌不要功利。

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年来在青少年教育中广为流传的名言与口号。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其健康发育,虽然是人人都懂的大道理,却未必能成为家长们的共识。基础教育的超前化与重压,显然已成为当下幼儿教育中的热点和难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也算适逢其时,有其必要性。 譬如“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这些属于幼教范畴的教育话题,借征求意见稿的东风,自可以有明晰而科学的判断与认识,这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过度期盼及超前教育的家长们,可谓是及时的提醒与劝慰,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问题是,目前超前教育中出现的种种怪象与过热问题,仅仅是因为家长们不知道“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吗?说句老实话,在信息浪潮裹挟下的父母们,虽有急功近利的仓促与功利,但大约还不至于愚钝呆笨,“拔苗助长”式的各类超前教育,与其说是家长们缺乏科学详细的参考,倒不如说是现实所迫的无奈之举。 要知道,如今择校热依然如火如荼,甚至从幼儿园上小学,也已是非考不行,“择优录取”。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不少幼儿园开始开设所谓的“小学班”,用小学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有的幼儿园甚至已经开始讲授小学课程。《“幼升小”名校试题精选》曾经成为让众多教育家和学者为之哗然的瞠目事件,在现实诸般压力之下,“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见怪不怪,并渐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 这绝非是一个好现象。在急功近利的喧嚣中,孩子不能被绑架,并成为功利社会和不按照教育规律成长的牺牲品。本该嬉笑游乐的快乐童年,不能成为习题与考试重压的岁月,也不能成为各种培训班和特长班的角逐场。这不仅是对孩子的童年负责,也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负责。很难想象,没有快乐童年的孩子,没有歌声与笑语的日子,会一路阳光,恣意灿烂。 因于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有其必要性,但更需提醒的是,严禁“拔苗助长”之类的要求导向,绝非只诉与家长听。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整个社会,如何去营造和引导健康、科学的幼儿教育环境,给孩子们一个天真、快乐的童年,显然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必须考虑和重视的内容。

篇9:成语寓言故事《急功近利》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

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很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

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

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

【寓意】做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合理的规划和长远的打算。不能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的成效与利益。“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者,才是能大行其道者。一个社会倘若盛行急功近利之风,将加深国人的精神危机,最终导致道德修养出现滑坡,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政权的巩固都会带来不利。

【急功近利的意思】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

【急功近利造句】失败后才明白,创业是不能急功近利的。

【近义】急于求成

篇10:急功近利的竞争情报工作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A集团新一代的管理人员决策压力骤然加大,为了更“便捷”地了解竞争对手,对竞争情报要求渐渐由调研转向获取竞争对手的“原始资料”,比如:成本清单、打印销售数据清单、研发中的新产品技术资料。有些小型或者不规范的竞争情报服务商为了争取合同,也都承诺去运作。结果,近两年在这方面的工作是屡屡碰壁,能真正拿到“原始资料”的少之又少,大多合作也都不欢而散。A集团近两年的竞争情报工作是失败的,总结原因有二:

失败一:急功近利的竞争情报工作方式

竞争情报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它需要企业长期的规划和组织,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在这过程中,确定跟踪对象、锁定信息源,然后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跟踪,定期形成有价值的情报信息,这些都是长期的工作,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解决不了竞争情报需求。

期望通过短期内拿到一些“原始资料”而去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是很不现实的。因为首先这种资料的获取方式很可能是违法的,能够拿到资料的保证也是完全没有保障;其次,不系统地去看竞争对手发展,不去看发展背后看原因,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其实是很肤浅的。

失败二:没有分清楚资料和竞争情报的区别

我国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最头疼的问题一是没有正式的情报系统,二是不知道该如何分析信息并把信息变成情报,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分析。这样的后果是“分析过少而导致行动鲁莽”。

A集团往往觉得拿回来的“原始资料”就直接可以用了。而赛立信竞争情报认为,对搜集回来的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产生信息,而信息必须经过分析并且升华到决策与行动建议才称得上是情报。但是,A集团目前的情报活动往往是从收集数据和信息开始(纯粹的拿“原始资料”),又以产出数据和信息结束,缺少了把数据和信息变成情报这个分析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虽然看似收集了很多的信息、制作了很多的表格,并且向企业的决策者提交了很多的报告,但是这些工作的效果几乎为零。分析作为情报活动价值链中附加值最大的一个环节,作为资料信息与有效情报的桥梁,应该是情报工作的灵魂。

篇11: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一、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能使学生考取好成绩,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将一些本该通过实验或者对实际现象归纳分析,总结出来的概念和规律,直接灌输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最终机械地“记住”这些概念和规律。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为什么建立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有什么用途? 知之甚少。对物理规律的形成、发现,以及发现这一规律的实际意义更是一无所知,只是知道有这么个概念和规律,并且通过模仿,学会一些做题的技巧,能比较顺利的做出设计好的练习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没有真正经历形成概念和规律的思维过程,也没有探索,猜想、选择及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体验。更不知道这些知识从何来又有何用,这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很难体会到探究规律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是掌握了一些“死”知识,而没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也就不会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求教师不应以“传授者”的身份去组织课堂,而要以“指导者”“服务者”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给学生特供思考、探索的平台,学生在学习时也不能以“接受者”身份去学习,而要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去研究、去猜想、去总结、去探索。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亲身体验前人形成知识的经历。对每一个物理概念都应弄清“为什么要引进它”“它有什么用”。对每一个物理规律都应弄清“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或总结出来的”“具体是怎么样形成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前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

二、加强对实际物理现象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对知识的应用只限于解决一些从实际抽象出来的书面习题,学生通过花费大量的精力做题、验题,最终得到提高的只是一种应付考试的能力,这样做也许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所学知识与真正的实际问题脱节,学生不是学“物理”而是“学做物理题”,通过学习学生对物理思想、研究物理的方法仍然是一无所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高分低能,做题练题得心应手,而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一筹莫展。首先,由于理论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每天所做的就是机械的模仿和枯燥的练习,学生的身心倍受折磨,学生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激情,整天处在一种被动的应付状态中。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开放课堂,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题材引进课堂,打通实际生活与课堂的通道,把学生经常遇到或看到的问题融入教学的内容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去解决。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去伪存真,学会在复杂多样的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其次,要加大学生平时练习的“思考题”“讨论题”和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经常性的做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大作业”。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

三、改变课堂教师角色,加强师生互动,变“填鸭式”为“讨论式”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基本上是知识的搬运者,把书本上的知识经过“重新组装”搬运到课堂; 学生是接纳知识的容器,通过“目”“耳”,传送到大脑、储存在大脑中。课堂上缺乏真正的双向交流,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激起智慧的火花,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许多超人的奇思妙想,还有那“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气和胆识,被这种日复一日的“机械式”的填鸭式教学“消磨”的消失殆尽,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毫无主见,无创新意识的“书呆子”和“奴性十足”的“书架子”。这种教学模式,也使教师的教学陷入了“死板”“平淡”缺乏“活力”的课堂怪圈,使学生越来越“讨厌”课堂,教师越来越感觉上课是一种负担。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改变现有的课堂模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大胆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说出他们的疑惑和问题,教师要虚心的听取学生的见解,及时扑捉学生的“思想火花”,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索,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准确更扎实更灵活,更主要的是学生天生的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

四、充分利用活动课和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

篇12:职业经理人,切忌急功近利

纵观他这几年在领导岗位上的种种举措,只能用“杂乱无章”四个字来形容:公司指导方针一年数变;区域营销人员数月一换;代理商队伍几年间换了一茬;总部人员也不稳定,今天来明天走。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犯下如此多的错误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太急功近利了,而忽略了做销售工作是需要稳定和坚持的道理。

上面的这位营销总经理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虽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比较少见,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职业经理人也会或多或少地犯下这些错误,而给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抹上一笔不光彩的暗点。

急功近利的缘由

急功近利,顾名思义就是对一时的得失看得过重,所有思路和工作都围绕着一个近期的目标,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或者是放弃了长久的利益。职业经理人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所促成:

1、对于老板的报恩心理

我们知道,职业经理人通常都是在基层锻炼过,并取得良好业绩,这样,由基层,到中层,最后到高层,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老板的赏识和提拔。于是有的人饮水思源,觉得一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才能报答老板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而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沼。

2、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

有些职业经理人是空降到一个公司的,初来乍到,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给老板和手下人看,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象样的成绩。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就自然出现了。

3、显示自己的魄力

作为一位公司的高层领导,魄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决定了马上就干,裁掉“不听话”的下属,换掉“不安分”的代理商,就是其认为的魄力的证明,殊不知,这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4、老板的过于高的要求和期望

老板把你提拔上来或者挖你过来,肯定是有他要求你要到达的目的。而这个期望可能会很急、很高,为了达到老板的要求,职业经理人不可避免地会做出急功近利的事情。

急功近利的表现和危害

那么,职业经理人急功近利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危害呢?经过笔者观察,职业经理人急功近利的表现和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裁旧人、换新人,组织结构动荡

公司里面总会有一些老员工,认为自己资格老,对公司有贡献,因而对新上任的职业经理人抱有观望、不支持的态度,甚至有些人还是他以前的同事或者是上司,那就可能还会产生敌意,

而这些人的能力肯定是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但因为他们的态度,职业经理人不愿意花时间去理顺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干脆一刀切,换新人更省事。

这样做必然会造成公司内部老员工的人人自危和组织架构的动荡,甚至会造成强烈的反弹DD通过老板路线对职业经理人施压,结果自然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偶尔的妥协也会酝酿着另一场人事的风暴。

2、大小事情一把抓,抹杀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职业经理人通常是由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对基层岗位和中层岗位中的一些“猫腻”和暗箱操作心知肚明,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就会想办法杜绝这些小动作,不放心由下属操盘,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审核和审批,不放权给中层,使得中层就成为一个负责传话的传声筒,完全磨灭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中层管理干部是一家公司的中流砥柱,当什么事情都要领导说了算,他们也就没有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时候,这个公司也就成为了一潭死水。试想,所有中层都成了没有主见的“应声虫”,他们的责任感就没有了,反正领导说了才算,他们在下属前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久而久之,中层干部岗位也就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且,光靠职业经理人一个人拿主意,他的精力也必然不济,于是他每天都埋首于在各种报告上面签字,那么他有什么时间去考虑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

3、计划经常变动,很少有能真正坚持下去,下属无所适从

急功近利的又一种表现就是对计划和政策经常改变,缺乏一个长期的能稳定执行的方针政策。职业经理人在制定公司的目标和方针时,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心所欲,以眼前利益为首位,这样必定会经常更改已经定好的计划。

篇13:大学生创业不必急功近利

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开展了《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和《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及求职影响因素调查》。据本月初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

创业简单的来说,其实就是在自己熟知的领域创造了一番成就,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为自己带来了名利收获,也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如此说来,办企业、搞投资、当老板挣大钱属于创业,搞科研、搞试验、搞创新等同样也属于创业。大众创业,首先是要有创业的意识,然后才是能力培育和行动落实。因而创业不能急功近利,做好准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学生的重要任务依然是学习。虽然政策层面提倡大学生要勇于创业,并且为其提供了诸多的方便条件,但这并不代表着人人都要去一拥而上。即便在国外,大学生放弃学业而真正创业成功者,还依然是少数。更多的`人,在理顺创业和发展思路之后,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心理、精力、知识和财富的积累之后,才会厚积薄发去实施。诸如搞专利的发明、技术的研究,离不开时间的积淀与知识的储备,太过急功近利反倒会适得其反。

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多元的社会,创业有着全景化的呈现与多元化的体现,每个人对创业内涵的理解都完全不同,采取的方式和实现的路径也各不一样。创业需要“不走寻常路”,需要能力与机遇的高度契合,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若都是单一的模式,同质化的认识,都争着做比尔・盖茨,那么必然会形成创业领域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也与真正的大众创业精神实质背离甚远。

需要意识到,时下大学生在创业的意识上,还存在着短板,很多人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他们对此的认识还相当模糊与粗浅。在 “大众创业”引发公众巨大激情的同时,基于“人人都要做比尔.盖茨”的片面认识,进行必要的提醒则显得很重要。因为正确认知创业比创业本身更重要,提醒大学生创业不要过于急躁,这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保护。同时,也只有通过理性的创业提高其成功率,创业的热情才会不断受到激励、得以延续,其信心也才会得到不断增强。

篇14: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一、网站内部的过度优化,比如

※ 网站如标题标签,关键词和描述标签,H1,H2,黑体,链接,图片ALT属性,网页第一段文字,内部链接锚文字,正文,URL,有时候做的越滴水不漏,反而效果不好。

※ 网站的关键词的频率出现的次数过高,正文每段,图片的alt属性,title标签,网站页脚里面都有;

※ 再或者你的网站太过单一内部锚文本的指向首页,所以内部锚文本的设置最好分散开来,链接的指向也不要都指向首页,分类页面和最终页面也要有,链接的形式也不要单一的局限于锚文本。

二、网站外部优化不当,无非就是外部链接,如

※ 你的外链是不是锚文本都是几乎一样的词且指向首页面,毫不留情的说这样是一种自杀式的外链建设模式,

但是往往新手都会认为锚文本是最好的权重传递载体,却忽略了物极必反的简单道理。另外我们还要给网站的二级页面和以下页面做外链,不要都局限于首页,网站的权重应该整体提高,不要造成网站的权重的失衡。

※ 你的外链形式是不是只有锚文本的形式,和上面犯的错误一样,你应该把你的链接的形式分散开,锚文本,文本链接,普通超链接都要做,而且把握好比例。

※ 网站外链数量增加过快。我认为网站的整体权重对于外链的增长速率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的承载力的,权重没有达到那么高,外链的增长速度却非常快,肯定会引起搜索引擎的注意。

解决方法:

过度优化而造成网站排名下降的时候,首先你要找到到底是哪个方面过度优化了。如果是关键词密度过盛,那么相应的你要想削减这个词的密度,降低到搜索引擎惩罚的门槛。如果内链锚文本过度单一,那么你就要适当削减这个词的内链指向来达到最终平衡。如果是外链的锚文本过度单一,那么你就要尽量的分散目标页面关键词和适当减少这个页面的外链数目……其他原因也类似,过度的时候,你就要适当向相反方向来削减以达平衡。

篇15:急功近利话题作文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占主要位置, 其对教科书的选择就特别重要。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练习单簧管、萨克斯考级教程, 并承诺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很高的级别, 得到考级证书。这种行为对于单簧管、萨克斯教学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考级教程的内容与作用:考级教程的内容包括音阶、练习曲、乐曲三个主要部分。其作用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鉴定其技术所达到的程度。考级教程仅仅是教学的一个部分, 如果单一的练习考级教程, 不可能全面地掌握单簧管、萨克斯的演奏技术。教师应从基础教材教起, 扎扎实实地教好基本功。每一项技术要领的掌握, 都要经过刻苦的练习才可以。很多学生说自己通过了很高的级别, 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学生连一些基本的技术要领都不知道。这样的结果都是由于老师急于求成, 不能循序渐进, 仅仅追求考级成绩所造成的。

单簧管、萨克斯的基础教学不应该如此简单的跳过, 只有基本功扎实了, 后面的技术才能水到渠成。现在许多学生都只想练习一些大型作品, 认为只要完成了这样难度的曲子, 就能证明自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实这种想法非常幼稚, 没有扎实的练习基本功, 他们根本无法驾驭乐曲, 美妙的音乐变成为一堆既无音乐节奏、又无音乐内涵的噪音。

当前, 很多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是根据考级教程的内容来制定的。但是为了追求进度, 忽视了像长音、吐音、运指等这些基本技术训练, 对由此产生的问题、错误视而不见。在考级中涉及到的技术就教, 不涉及的就跳过。而没有从单簧管、萨克斯的自身教学特点与规律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其实, 单簧管、萨克斯的学习与其他的学习一样环环相扣, 一些所谓的简单技术在考试中虽未体现, 但在许多演奏技术中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些学生, 级别已经到达了十级, 外行人认为这就能演奏高难度的乐曲了。可是他们只学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练习, 很多练习曲都没练习过, 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跳过去了, 这样的演奏水平能演奏好那些脍炙人口的单簧管、萨克斯经典作品吗?

还有一些教师把他们认为不重要的单簧管、萨克斯教学内容省略、简化和浓缩, 这样做就完全失去了考级本身的意义。有众多的学生从未系统地学习音阶、练习曲, 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在考级教程中出现的那几首而以。这一现象阻碍了演奏者学习单簧管、萨克斯乐曲的脚步。因为, 他们除了为了考级而练习的几首作品以外, 其他一无所获。作为教师, 应清楚地认识到, 基本功练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 刚开始学单簧管、萨克斯的学生由于年龄小, 手指和气息等等都需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但是, 许多教师为了追求进度, 不顾学生的前途, 放弃了单簧管、萨克斯教学中最枯燥、最花费时间的基础训练阶段。而这个阶段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却是最重要学习环节。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他们与那些受过系统训练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很多优秀的学生被耽误, 但是结果已经很难挽回了, 因为他们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这些情况在当前社会上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家长在“急功近利”方面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家长早给孩子规划好了:第一年考一级, 第二年考三级, 第三年考七级……就是为了那一本证书?家长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无可非议, 但要因人而异才行。众所周知, 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在这个群体中, 常分为三个类型:优秀的、中等的、较差的。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单独的指导。而作为家长应该理智地看待孩子的学习进度,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的作业量已经很大了, 无法保证每天练琴的时间, 甚至有些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一般, 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单簧管、萨克斯的学习。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计划, 会给学生和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学习, 使学生筋疲力尽。

我们学习单簧管、萨克斯的本意是为了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而现在却成为老师和孩子们的负担。这样原本的教学目的被扭曲, 音乐教育的作用被践踏, 孩子们的

学习热情被摧残……

上一篇: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李端,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下一篇:挂号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