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2024-05-24

劳动实践基地感言(精选11篇)

篇1: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劳动实践基地感想

伴随着暖暖的阳光,我们来到了劳动实践基地。老师把我们带到了教室了,今天我们的老师是江老师,主课是中国结“制作”,副课是科技探索乐园。

踏着动听的铃声,我们开始上课。

我们第一节课是主课,老师带我们了解了中国结的构造、样子、历史以及制作过程。经过一番介绍,我们便开始制作了。看着这些五彩斑斓的细绳,我顿时懵了:这么多的、这么长的绳子我该怎么搞啊!抬起头,我看见滕鹏迪做出来了,就让她教我。滕鹏迪耐心得对我讲解,我学着滕鹏迪的样子学着。

这个中国结看着挺简单的,原来做起来是这么难啊!我一次次地做错又一次次得拆开,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只做好了一个,有的同学都做完两个了,令我十分灰心。

第二节课,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副课教

室。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规则,就开始让我们来玩这些看上去很“诱人”的科学仪器了。我几乎把所有的仪器都玩遍了,我最喜欢的就是电脑哈哈镜了,把鼠标放在哈哈镜上就会变,搞的我哈哈大笑。

经过一天的努力,我终于做好了中国结了,还得了个优秀,令我兴奋得不得了,但这也少不了滕鹏迪

和张吉悦的帮助。

时间如梭,我们在实践基地度过了最愉快的时光。

在实践基地我们学会了自己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等好习惯。这样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还让我们做了一次“小工人”呢!

篇2: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那天虽然是雨天,可不是我们玩的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最高兴的莫过于两件事了。

胜利的翻越

在所有项目中,无疑最好玩刺激的就是要数胜利翻越了。可在玩中可是经历了一翻波折。在第一关我就沉不住气了,快速的跑,可万万没想到那根柱子会转动,让我掉了下去。第二关,从一个斜坡很大的木板上走上去,走不上去怎么办?很简单,头顶和身体旁各有网和栏杆,只要抓住这些,想上去就是在也简单不过的事了。第一回上去头被绳子勒住,手被自己脚踩到,现在想起来都疼。后来得到了一个要领,头不用抬起来就不要抬起来,手也微微张开。慢慢玩的速度快了起来了。现在只要玩完就会拼命跑到起点“奋力”的玩。在次玩的大汗淋漓,但身体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

吃中饭

终于到中饭时间来,对于已经累了一个上午时间的小孩,中午可是得多吃点啊。这里的食堂饭菜也算不错。四菜一汤,一桌6个人吃饭。菜有:红烧狮子头,红烧鸡腿,炒包心菜和西红柿炒蛋,还有一碗紫菜汤。水果有橘子。我和华佳杰要打扫桌面卫生。因为最后俩个吃完饭的人要收拾,所以其他人都早早的吃完了午饭就走到楼上去休息了。我和华佳杰不急不慢,等肚子填满了,另外都好说。最后我和华佳杰各盛一碗汤,边喝边收拾桌子就去休息了。

这次去劳动基地真是收获满满,既锻炼身体,玩得开心,又知道了初中里去军训的地方是个什么样。

作者:黄刘沅

篇3: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实践基地创办于1983年,是以广州市高中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初中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为主,兼有消防安全、国防教育等项目的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方面。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实效的关键。

一、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主要集中于实施背景、基本定位、特征、价值取向、主题设计、教学结构与模式、课程管理、师资、评价等方面[2]。这些方面的研究比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目前对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研究不多,利用基地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基地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基地教育的特殊性,许多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开展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二是专业教师匮乏。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实践基地的人员只忙于应付日常的管理工作,许多基地还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没有专业的教师,难以开发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课程。三是课堂教学方式呆板、不灵活。没有互动性的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差。新课程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想方设法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注重课程的开发,是增强综合实践活动成效的关键。

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是指用于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材,按照课程资源的来源分为生活资源、学科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专门供青少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有专业的教师,有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专用场室等。结合实践基地的课程资源可分为基地项目资源、自然环境资源、师资资源、场馆资源等。学校组织课题小组,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策略应该是以基地项目和场馆为中心,以活动领域、活动主题、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基地教师为主导,突出实践、体验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

1.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课程开发

外部的支持和内在的改变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而发展组织内部自我更新的能力尤为重要。在广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基地营造氛围,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促进广州市有关部门合力打造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服务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使广大中小学生受益。在创建综合性、示范性基地的过程中,先后与广州市人防办、司法局、市公安消防分局、公安交警支队、禁毒委、环境宣教中心等在我校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消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等6个基地,创造了“合力联动、综合育人”的成功经验,并被全国各地推广。

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加强基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学校建设“应急避险技能训练基地”和“防震减灾科普基地”两大基地,并利用基地资源,不断开发校本课程,采取实践与体验式教育方式,使每年约8万名学生得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在普通学校无法实施的实践课程可以在我校基地得到有效开展。

2.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组织课程开发

实践基地有30万平方米的校园面积,依山傍水,树木茂盛,鸟语花香,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与生存环境,有独特的资源和条件。结合学校自然环境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开发环境教育、农业科普等实践课程,包括环境小使者、树林生态考察、作物识别、药用植物识别、生态瓶制作、水质调查、环境因子调查、野生花卉考察等。学校已经有劳动技术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等实践项目,这些项目内容丰富,并且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实践基地要结合项目实际,研究项目的课程内涵和开展活动的方式,开发多个专题的课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例如劳动技术教育已有的体验性课程包括:生产劳动实践、野炊实践、花卉嫁接、作物栽培实践等。

3.加强活动主题研究,组织课程开发

毋庸置疑,许多实践基地比较注重项目、内容的科学性、参与性和趣味性。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发展、认知水平都在明显提高。单纯地让学生“走马观花”参观科普展品的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要,相反会让学生产生散漫、逆反的心理。为了增强实践基地的育人效果,加强活动内容、主题和目标设计,并加强德育实践和德育渗透,尤为关键。例如,实践基地综合实践课程《现代农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活动为中心,通过确定主题、主题探究、参观实践、分享交流等让全体学生亲身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探究性的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课程有现代农业调查、树林生态考察、花卉栽培、土壤考察、植物压花等。研究性学习则与农业、环境、科技紧密结合,并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开发有机农业探究、基地周边水质调查探究、基地鸟类调查等十个课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课程结构

综合实践基地应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探究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并使其常态有效地实施,加强基地与学校互动[3]。学校要保持教育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定期组织开发实践课程,才能够满足青少年学习的需要。我校主要以组织课题研究方式促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1.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和体验性,强调以“四大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为主线来开发主题活动[4]。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遵循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面向生活、注重实践、特色引领、培养素质。通过组织学生在实践基地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的体系

实践基地的活动主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具有实践性、体验性、教育性、创新性的特点。学校课程结构由三大领域(基地德育实践课程、基地基础性实践课程及基地拓展性实践课程)组成。课题组成员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家长的资源开发课程,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表1)。

四、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成效

多年来,实践基地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坚持劳动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法,有效组织了课程资源开发,探索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专题教育等活动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基地课程体系。

1.形成基地特色的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资源意识,凡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教师都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灵活加工转化,使之应用到综合实践基地课程中。参与基地学习的学生是不同的,而实践基地资源是丰富的,所以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组织开展的模式为“政府为主导、基地为载体、公益性为原则、活动主题为引领”的各项综合实践活动,操作性很强,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育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学农、军训、人防教育、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达到了丰富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2.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开发

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课程,比如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了“三大”领域、模块教育,努力将科普教育与农业劳动实践、生命安全教育、环境科普教育、农业科普教育有效融合,设计了七十多种科普实践类课程,构建了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践基地专门安排教导室负责教学科研工作,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效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教师课程意识显著增强。教师从过去只关注教材、依靠教材,到后期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能够站在课程的高度,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教材,课程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教学模式由单一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尤其在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学习领域整合方面有了明显的突破,在劳动技术教育中加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教师熟练应用。三是教师的指导效能有了显著提高。教师的指导策略由过去偏重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案、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到加强了活动方法、教师指导(适时、适度、适当)、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指导。

总之,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基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实践基地课程,是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在实践基地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吸收、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相关理论,整合学校、基地、社区各方面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建设示范性实践基地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刘根华.试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篇4: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槟榔小学一直以“体验教育”为办学特色。上学期,该校举办的七大体验场活动获得各界一致好评,特别是“稻草人体验场”,让许多同学体验了种植的艰辛和乐趣。

去年9月开始,该校利用校园荒地设立了“梦想·田园”校园实践基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为了保护劳动成果,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对菜地进行保护。收割下来的菜,孩子们亲手送到社区的孤寡老人家中,送到生病的同学家中。

走进“梦想·田园”,你看到的是学生亲手栽种的各种果蔬。当天的活动中,六年级的林同学把收获的香葱和生菜种子,赠送給四年级的学弟学妹,她说:“希望你们继续种植更多更好的蔬菜,送给需要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学校还请来专业人士为同学们介绍无土栽培的科技知识。

来自思明区各个学校的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们,也现场观摩了同学们的种植成果。他们表示,利用校园荒地开发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体验劳动的平台和空间,值得其它学校借鉴和在全区推广。

相关新闻

槟榔小学成立“梦想·田园”小学生当“菜农”

槟榔小学教学楼后的荒地成了一片丰收的果园,空心菜、地瓜叶、玉米……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各种农作物在这里“欢快”地成长。22日,思明区槟榔小学被授予“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示范点,全区50余所中小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前来“取经”。

“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如何让孩子们从书本中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如何让孩子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走向未来?这是思明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槟榔小学的“稻草人体验场”成了一次生动的实践。

在这个体验场里,孩子们体验了种植的艰辛、收获的乐趣。看似简单的劳动,却实实在在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做人”:参加种植的孩子与家长一同品尝劳动成果,带着蔬菜看望生病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思明区组织的“小义工”活动,定期将蔬菜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

五年级的沈欣语拿着刚刚摘下的空心菜说:“每天我们都要到地里看一看,隔三天浇一次水,有杂草就赶紧拔掉,前几天下大雨,每天早上来学校第一件事就是把积水舀干净。看着空心菜一天天长大,特别有成就感。”

这几天,菜地边搭起了一个个小架子,架子上长满了蔬菜。原来槟榔小学又引进了科学种植——无土栽培技术,让这片田园融进科技创新的元素。校方说,力求在这里,让孩子们了解传统农耕和现代农耕的不同特点。

前来观摩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利用校园荒地开发“梦想·田园”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给予学生体验劳动的平台和空间,效果良好,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值得在全区推广。

篇5:劳动基地实践活动作文

5月12日,我校二、四年级全体同学去劳动基地学习一天。大家都大有收获。二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做的是艺术插花;我们四年级做的是木工制作—欢乐转盘。

第一节课,老师首先进行对第一步骤的细致讲解与耐心演示,同学们也兴致勃勃仔细地听着,生怕落掉一个字。然后,我们便自己动手制作起来,当然,每个同学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完成,途中经常遇到点小麻烦。如果遇到“拦路虎”,大家便会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掉它,如果真的无能为力,那我们就会去请教周围的同学或讲台上的老师。第二节课,我们又上了辅课,制作小珠人,大部分同学靠自己灵巧的双手编制成功了小珠人。小珠人模样多种多样,活像一个安静的小精灵。到了下午,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作品,那样子真好看:朴素的转盘衬托着四个小巧玲珑的吊篮,按一下转盘上的开关,吊篮便缓缓地转动起来,多么美丽呀!时间似流水,一去不复返,愉快的一天很快过去了。大家把自己心爱的作品,拿到家长那里去炫耀,感到自豪与骄傲,一股成就感涌上心头······

我喜欢劳动实践基地:在这里,我们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在这里,我们克服困

篇6: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2016劳动实践活动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要求距离甚远,对劳动光荣缺少切身体会。教育与生产结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途径。与此,我校就今年特重视构建社会实践劳动场所办学模式,强化共识,全面贯彻“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探索综合实践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将今年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总结如下:

一、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综合功能,狠抓德育工作

培养一个拥有热爱社会,注重建设和谐发展社会人才,是我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有爱心才会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热爱工作。爱心只有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各种不同教育形式才能教育出完美的爱心。

美化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卫生是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美化社会、陶冶美好情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利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苗木基地,对学生进行蔬菜、苗木栽培管理等活动,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中,突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使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农基地劳动实践场所是培养学生以科学对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大胆想象,尊重依据,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科研基地。而且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理想场所。我校每年充分利用学农基地劳动实践场所,给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空间,以团队活动、小组活动、校传统活动等不同方式把科学种植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劳动中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如动手实践式、参观采访式、娱乐竞赛式、师生对话式等各具特色。

总之,我校在劳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劳动实践场所真正成为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篇7: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2016年度劳动实践活动总结

劳动技术教育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逸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劳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与社会实践要求距离甚远,对劳动光荣缺少切身体会。教育与生产结合,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可靠途径。与此,我校就今年特重视构建社会实践劳动场所办学模式,强化共识,全面贯彻“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探索综合实践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我校将今年此项工作的具体实施状况总结如下:

一、发挥劳动实践基地的综合功能,狠抓德育工作

培养一个拥有热爱社会,注重建设和谐发展社会人才,是我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有爱心才会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热爱工作。爱心只有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各种不同教育形式才能教育出完美的爱心。

美化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卫生是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美化社会、陶冶美好情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利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苗木基地,对学生进行蔬菜、苗木栽培管理等活动,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融入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中,突出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使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农基地劳动实践场所是培养学生以科学对待问题和思考问题,大胆想象,尊重依据,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科研基地。而且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理想场所。我校每年充分利用学农基地劳动实践场所,给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空间,以团队活动、小组活动、校传统活动等不同方式把科学种植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劳动中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改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如动手实践式、参观采访式、娱乐竞赛式、师生对话式等各具特色。

总之,我校在劳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能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劳动实践场所真正成为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综合性教育基地。

篇8: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春日的蔬香乐园阳光和煦, 清风拂面。师生们徜徉其中, 有的在饭后闲庭信步, 交谈学习心语;有的在课余辛勤浇灌, 耕耘班级的自留地;还有的带着纸笔欣赏景色, 写写画画。漫步在这里, 能够享受到班级园地的春意盎然, 感受到师生的热情与自信。蔬香乐园里一片和谐, 生机无限。然而, 回首两年前, 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一、尝试:把荒地变资源

2012年初, 随着校安工程的顺利竣工, 校园内多了一块两亩的空地, 放眼望去, 那里一片荒芜, 杂草丛生, 坑洼不平。是将这两亩地变成绿地, 还是为学生开辟实验场所, 打造成种植基地, 使其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载体呢?我们在选择中思考着。机缘巧合, 此时我校成为县首批小班化试点学校, 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小班化教育培训班, 学习归来, 我们决定把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作为推进小班化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然而, 当宣布把这块空地作为实验基地来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时, 却听到了各种质疑的声音:

“土地与校本课程建设有何联系?在土地上能建出劳动教育教材吗?要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思想上的引导才是更重要的。”

“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娃, 让他们劳动岂不是画蛇添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个别辅导更迫切。”

“学生的成绩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 搞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对成绩有何益处?”

还有更多的教师言辞犀利:“课程建设对教师而言不切实际, 我们的任务就是教好书, 课程建设既高不可攀又徒劳无功。”

面对教师的质疑, 我们在内心挣扎着:放弃还是继续。终于, 我们决定直面挑战, 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聘请当地农民, 铲除荒草, 平整土地, 统一播种向日葵, 然后像划分卫生包干区一样划拨给高年级学生, 让他们负责浇水、除草。于是, 校园内开辟出了第一块种植园区。

二、窘境:被“冷落”的向日葵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处于生长期的向日葵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校园里, 学生们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与朝气蓬勃的向日葵互相映衬,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 渐渐地, 我们发现学生的热情并没有教师高涨, 新鲜感过去之后, 不是亲手播种的东西, 那么对他们缺乏天然的吸引力, 他们也缺少成就感, 走过时很少停下来驻足观看, 关注度渐渐降了下来。更尴尬的是, 我们期待的“明艳的花盘对着太阳微笑”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因为向日葵的盛开期是七八月份, 正值暑假, 校园里空无一人, 金灿灿的景象只留在了值班教师的相机里。强扭的瓜不甜, 怎么办?

三、调整:尝到了“有机蔬菜”的甜头

带着这些问题和困扰, 2012年秋, 我们决定吸取上半年的经验和教训调整方案, 如何调整呢?由于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学生的需求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 那么就应该听听学生的声音。在精心准备之后, 我们对三至八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劳动教育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自己参与劳动的机会太少, 单一的课堂形式枯燥无趣, 虽然生长在农村, 但并没有接触过种植方面的劳动教育, 他们普遍认为种植实践课程是锻炼自己、熟悉种植和开阔视野的机会, 非常期待这样的实践学习活动。随后, 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基本思路, 即以劳动教育为校本课程, 由此辐射到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中, 形成有特色的学生喜爱的课程。

在确定方案以后, 学校首先向全校师生发起了“为基地取名”的活动, 师生们积极参与, 最终确定了“蔬香乐园”这个名字, 寓意“蔬果飘香、快乐成长、收获希望”。在完成取名之后, 学校倡议让基地绿起来, 即按照季节和时令种植瓜果蔬菜, 师生们投入到了劳动当中, 两个月后, 学校食堂以高于市场价两倍的价钱收购了学生自己种植的蔬菜, 收获的喜悦令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高涨。

就这样, “蔬香乐园”课程顺利启航。

四、学习:“风”从上海来

如何让更多教师利用“蔬香乐园”中的资源, 进一步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呢?正当思索时, 我们又迎来了发展契机, 2013年, 学校被推荐为省小班化教育典型学校, 得到了去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学习的机会。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之后, 教师们受益匪浅, 在随后的半个月, 我们走访了虹口区的多所名校, 实地感受了区域内绿色生态课程建设带来的精彩。最吸引我们的是上海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趣乐园课程”的创新实验室建设, 他们所建立的劳动基地既有露天土培基地, 又有大棚暖房和水培基地, 同时, 学校还编纂了《水培蔬菜》《土培技巧》等相关教材, 引导学生种植养护、观察记录、探究实验、采摘收获。此外, 学校还把对种植的热爱渗透到其他课程领域, 如花卉折纸、花朵面塑、蔬果国画、植物图案藏书票、植物角、野外观察等, 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理论洗礼和实地考察是一场“课程头脑风暴”, 教师们有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感, 这股风暴从上海滩吹到了德清的后花园。

五、前行:“蔬香乐园”成果初显

2013年秋, 学校申报了“农村小班化教育典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课题, 计划用三年时间, 将蔬香乐园实践基地打造成五块不同功能的实践区域, 即劳动实践区、学生探究区、大棚实验区、地膜种植区和绿化园艺区。同时, 我们在各功能区就种植内容进行了整体安排, 如在劳动实践区种植蔬果, 在学生探究区种植学生感兴趣的蔬果及乡镇特色作物, 在绿化园艺区种植本地区的瓜果树木。同时, 从管理、组织、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索, 成立了以科学组教师为主的种植指导小组, 明确了种植方案, 鼓励教师的研究与实践。

在学校的动员和支持下, 多名教师展开了尝试与探索, 教授高段科学的杨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她积极开发研究项目, 把“蔬香乐园”劳动基地和学生的实验操作相结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 她的科学课已不再是单一的课本陈述和教师一人的独角戏了。在章老师的劳技课上, 他带领学生进行栽秧苗、盖膜、施肥、剪枝、采摘等劳动,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填写研究记录表。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逐渐养成了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

六、反思:“摸着石头过河”与“课程规划”

与课程建设接触已有两载春秋,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师生们对蔬香乐园项目的认同, 我们为师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而感动, 同时也收获着绿色教学的生机与成果。我们憧憬在新的一年, 教师们能结合自己的学科开展课程延伸活动, 为课堂寻找一片绿色, 让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为此, 学校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 科学教师成立编写组, 编写以时令节气、现代农业、种植要求等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种植教材。

第二, 语文学科充分利用基地资源成立绿色写作小组, 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感受蔬香乐园带来的生机, 增添校园的文化内涵。

第三, 艺术组开展蔬果写生、瓜果国画、班牌设计、农民画等活动, 从而丰富课程内容。

篇9:劳动实践基地感言

我校分为中心校和几个农村小学校。中心校2012年迁到新校舍的,迁到新校舍后,原校舍就有相当一部分闲置下来,这些校舍闲置很可惜,学校领导就研究想把它利用起来,不能让资源白白地浪费。那么,我们搞一个什么项目,既能够使校舍不闲置,又能让全校师生都来参与。只有建立一个劳动实习基地,这个基地既要利用教室,又要与教学相结合,使师生参与有的放矢,使综合实践课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而受益终生。

二、项目考察阶段

思想好统一,但项目确立却是个难事。我们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全面考察立项,先后考察了建厂、养殖,派人参加了农博会,考虑过来料加工等许多项目。考察完之后,学校领导坐下来商量认为:办厂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技术,产销等各方面我们都不具备,这是行不通的了。养殖危险系数大,環境又不适合,对各方面需求严格,在学校内搞养殖是非常不合适的。最后我们把目标锁定在种植食用菌上。

三、立项的理由

1. 食用菌对环境没有污染,对环境有益无害,在学校比较适合。

2. 食用菌适合棚室种植,特别是室内种植,室内的温度、湿度都好控制,且管理规范,食用菌就是分散,块块种植,这样我们闲置的教室正好派上用场。

3. 制作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从制作到过程管理,到采摘,装袋,出售都简单易行,师生都可以参与,并都可以动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得到锻炼,达到目的。

4. 该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当年见效,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

基于这些理由,我们决定建立食用菌劳动实习基地,并将此想法报请了教育局,得到了东辽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因此我们也就确立了这一项目,建立了劳动实习基地。

我们今年共生产菌袋20000个,用教室5个,学校高年组的学生都亲自动手,参加制作菌袋,搬运菌袋和采蘑菇的劳动,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懂得了制作、管理技术,低年组的同学也经常参观学习。

四、 经验与教训

1.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管理,我们认为,听起来再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教室固然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如通风问题,降温问题等。

2. 因为是第一年刚起步没有经验,在菌袋的制作上,还没有达到标准。

3. 有一些技术我们还没有掌握好:如何把握开袋时间,开袋后期管理,通风、浇水以及杀菌等。

4.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这种丰收的喜悦不只是物质上,更多是精神上的。学生们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增强了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也知道珍惜劳动成果而不随便浪费食物和一些学习用品了。

五、未来的设想

1.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像我们这样的实习基地会不断地增加,而我们这个项目的前景非常可观。据考证,我们现在生产的滑子蘑市场前景特别好,它出口日本、德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据专家估算,就是把我们东北所有的木材都变成锯末,生产滑子蘑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前景非常可观。随着市场的需求量的增大,价格就会不断地增加,因此经济效益更可观。

2. 生产食有菌的投资小,技术含量低,一个大棚,一个空教室或一个空房子都可以生产,如果我们生产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规模。

3. 我们想,如果我们得到上级的关注,把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并向初中分流生或在家闲置人员免费培训,传递信息,传授技术,使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员都有一个生产食用菌的大棚,或蘑菇房,到那时我们的规模扩大到自己生产菌种,自己制作,回收蘑菇,搞深加工出口,形成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多种品种共存,让它变成一个基地乡或一个基地县。那将会是一个集教育功能、实习功能、育人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等多种功能共存的基地。

篇10: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总结

在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紧围绕广东省湛江师范学院“应用型”办学方向,深入理解学校“发展是主题,学术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发展学校“崇德,博雅,,信勇”的校训,依托青年志愿者和社会实践活动,紧扣大学生复合型人才素质培养,开拓实践领域,在吴川市郑山中学播种知识的种子,给实践基地学校带去了新的理念、新的气象,为学校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新鲜与活力,使学校呈现出一片青春洋溢的景象。我们的足迹延伸到吴川市长岐镇的村村落落,给那里的人民带去了新的观念。学校的校长和该镇的镇长以及交办主任对我们这次活动都给与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肯定。

本次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当地学校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同时也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现在我对本次实践活动做如下的:

(一)启动篇:志愿服务义不容辞

出发前,我们制定详细的书,召开动员大会和开展相应的试讲活动。充分的分配好各个人的职务,让队员们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7月2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06教育技术学(1)班社会实践服务队怀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满腔热情和带着校、院团委的殷切期望,带着激动的心情从湛江师范学院踏上我们实践的旅程。

(二)开班典礼篇:用激情开启新的旅程用青春放飞新的梦想

我们的开班仪式于7月21日早上在郑山中学举行,场面的气氛隆重而热闹。在开班仪式上,基地副校长首先发表了讲话,他向我们服务对表达热烈的欢迎和殷切的期待。接着是我们带队老师沈丹丹发表讲话,老师对湛江师范作了详细的介绍,也对我们服务队以及基地学校做出期盼,希望我们能在实践中收到累累硕果。最后队长代表服务队讲话,充分的阐述服务的目的、内容和指导思想,以及我们服务队员的决心。

整个仪式活动的流程和场景均有我服务队全体队员一起策划,我们的流程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因为这是他们学校有史以来最隆重、最正式的一次开班典礼活动。他们当即对我们的活动充满信心,也对我们服务对充满希望。开班典礼的举行和支教的分班及选课都进行得非常的顺利,这为我们的队员和学校的领导、老师以及学生树立信心,为接下来的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支教篇:情驻农村教育心系学生前途

义务支教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我们师范生技能的集中体现,是将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当地学生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我们学以致用和服务社会回报社会追求的最中目标。同时是我们师范生师范技能逐渐走向成熟、逐步得到提高的重要体现,也是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

支教内容分为课堂文化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课堂文化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授课。第二课堂是由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这样的选课与大学的公选课程序类似,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课程的安排使当地老师为之震容。

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该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设定的,对该校学生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课堂是文化课堂的延伸,是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设定的,主要课程有:街舞、拉丁舞、交谊舞、健美操、手语舞、武术、篮球等。课程内容生动、丰富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新的体验,同时也开拓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以此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抱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习为主要目的的。

(四)调研篇:深入调查关注社会民情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的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主要因素。针对农业的增收问题,和农村信息化的普及程度,我调研支队对长岐镇各村庄进行调查,以及提供提供农业生产的相应对策和新的思路。

以问卷的形式对村民进行调查是我们调研的主要方式。为扩大湛江师范学院和本服务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们每次出发之前都带上校实践旗和本服务队的队旗。调研是“三下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队员深知身负重任,顶着烈日深入各个村庄调查,我们除了以问卷的方式调研外,还进行了实地调研、访问调研,从而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查完该镇的村庄外,我们还到吴川市中心调研,对该地的经济情况作深入调研和考察。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服务队员本着友好的态度和当地的人民交流、沟通。尽管一开始当地的群众对我们的采访持着怀疑的态度,但在我们队员的耐心和诚恳的态度的感染下,他们从逐渐接受我们到热情接待我们。他们总是很真切的反应当地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提出他们对国家建设农村的希望和信心。

篇11:劳动实践基地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沧州市校产办(2012)8号文件精神,以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后勤为核心,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切实做好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服好务。为创建沧州市劳动实践示范基地,以“强化管理,立足重点,服务学生”为宗旨。

二、工作目标

在校委会的领导下,遵照教育方针和勤工俭学的原则,协助校长具体管理好学校的后勤工作,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的生活服务,严格校产的管理和维护,督促师生很好地执行学校校产的使用和保管制度。切实搞好师生的生活福利,管好师生食堂、宿舍以及其他公共福利事业。开展好勤工俭学活动,积极做好师生参加劳动的组织安排和后勤安全保障工作。做好校园绿化维护和环境卫生工作,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同时,切实协助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安全使用设备设施,确保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三:主要工作:

1、以“校产管理”为起点,合理使用好学校的校产。

(1)、首先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校园达到美化、净化、育人化。

(2)、执行好设备设施的使用制度。

(3)、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校产报废制度、采购制度。统一由总务处扎口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各处室的学校资产,执行好资产的领用及归还制度。

(4)、遵照中心校制定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校产使用的包干制、赔偿制,教育资源使用管理明确化、具体化。协助信息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产使用的培训和维护

2、开源节流,服务教育 信息社会,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快,目前生源逐年减少,办公经费进一步短缺,收费标准进一步降低而教师福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年增加,学校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了食堂、宿舍、办公室进行了校园绿化、新建了道路、并对路面进行了铺设,在教育教学等方面为了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对设备进行了添置,目前学校资金短缺,作为后勤部门,很好地落实开源节流及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A、开源

努力增加勤工俭学收入。充分收取、收好各种上交款、租金,为学校的建设服务。同时,发挥它的经济价值,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B、节流

(1)、物资采购严格履行购物审批制度,充分体现校长“一支笔”。

(2)、物资采购(达到一定数量)必须进行商家竞标。平时采购物资,原则上要求至少两人同往。

(3)、办公费做到指标控制,报销过程热情、周到、规范,坚决杜绝白条等不符号要求、不合理的票据。

(4)、做好校财的清理工作。

(5)、合理使用和维护好电器。并很好地落实过程管理。防止违规操作。

3、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A、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制,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做到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做到安全教育工作年初有计划,每周有安排,每月有检查,全年有总结,平时会议检查等有详细、全面的记载。

B、加强校内外集体活动的安全防范工作,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时,建立严格的报批制度,谁组织,谁负责,精心安排,确保活动安全。

C、要求家长强化对孩子的管理和看护,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

D、实施危险源点“监控法”,尤其是接送学生车辆,发现隐患及时制止,及时向教育局上报重大事故,准备好事故隐患及整改方案、救灾预案等材料。(1)、体育器材定期及时进行维护,确保师生在课间、课后活动的安全;

(2)、定期对教室内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使用安全;

(3)、加强对化学药品的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任何遗失。

E、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经常进行校内安全检查,对校舍建筑,体育器械,水电燃器等设施设备逐一进行检查,严格查找安全漏洞和事故隐患,采取补救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各种硬件设备的使用安全。

F、加强日常巡视,重点场所认真检查,落实值班制度,杜绝校产发生任何失窃。四:工作安排

9月份:

1:课本的领取。10月份:

1:召开会议,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

2:召开班主任会议,签订班级校产使用和维护责任状。11月份:

1:对校产进行核查。2:核查情况分析、总结。3:基地帐务审核。

12月份: 1:校园维修工作。

2:安全检查。1月份:

1:假期校产维修安排。

三、工作人员

1. 聘请技术顾问及种菜人员各一名(朱家臣师傅、高希岭)2. 协助工作人员,后勤全体员工 3. 全校学生(大范围劳动)

四、工作目标

创建沧州市级劳动实践基地

五、布局安排及种植产量

1. 蔬菜基地面积大约5亩,分为两处,其中一处为面积4.5亩(操场周边主要种植养心菜、黄瓜,葱、韭菜、芹菜、萝卜、花菜和小白菜等作物。另一块面积为0.5亩(教学区西侧),为高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花木基地面积大约5亩,主要种植白菊花、月季、枸杞、杜鹃花、腊梅、桑葚等花木,为其中七、八、九年级劳动实践基地;农作物种植基地面积大约2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花生、高粱、辣椒等,为高年级为劳动实践基地。

2. 蔬菜各种出售数量规定如下: 待定

3. 蔬菜出售总额(按市场价)待定。

六、工作职责

(一)主抓人员(房立敏)

房立敏主任负责劳动实践基地的统筹工作,各项工作与校长商量后执行。具体职责如下:

1. 大型平整土地的机械耕地的通知,并督促保质保量完成。2. 大件器材的购买。3. 蔬菜基地设施的建设工作。4. 菜地除草或施肥的劳工安排。5. 菜地采摘果实的劳工安排。

(二)协助管理人员职责(张春凯)

1、劳动实践基地的协管人员必须做到各季节作物种植安排工作。

2、整个基地的策划,各种作物要分区,分片栽种的安排工作。

3、要指导、督促班主任对本班责任区的管理工作,并对班级学生和班主任工作的评估,并将结果上交总务处,总务处根据上交结果进行通报批评或表扬。

4、要督促请用民工师傅做好每天的蔬菜管理工作。

5、要勤于观察各种作物的长势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请用师傅商讨解决或向学校主管人员反应。

6、要作好劳动实践基地投入记录单。

7、要做好劳动实践基地采摘数量记录。

上一篇:团会活动总结下一篇:世纪公园一日游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