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2024-05-16

食品安全管控措施(精选8篇)

篇1: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制定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有保障。为保证该工作有效开展,制定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

一、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区长 支书

副组长:各副区长、工会主席、技术主管、技术员

成 员:各队队长、班长、验收员及机电工长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2、负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3、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4、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大事故。

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名称:瓦斯

管理标准:根据井下条件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

防范措施:

1、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保证风筒接口严密不漏风,风筒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爱护通防设施、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2、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自动切换功能,巷道内瓦斯探头,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禁止任何人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3、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

4、井下电气设备杜绝失爆;

5、井下任何地点发现瓦斯超限或积存时,必须做到先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汇报调度室和通风区值班人员,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6、井下所有爆破地点都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连锁爆破制”及三人连锁发爆器使用制度;

7、严格执行“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二)名称:顶板

管理标准: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防范措施:

1、掘进工作面按标准化进行顶板管理,现场严格按照设计循环进度施工,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每次爆破后及时找顶,使用好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永久支护合格。最大空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2、两帮及时支护,滞后符合规程要求,锚索距迎头的距离符合规程规定,严禁滞后。

3、锚网支护巷道的锚杆(索)规格、间排距、角度、锚固力定期检查,支护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4、坚定执行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当顶板下沉、压力较大及变形严重时,根据顶板离层仪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做好顶板检查。

6、加强后路巷道日常找顶及维修工作,对后路顶帮情况经常检查,发现巷道有失修、变形、底鼓等现象及时进行维修。

(三)名称:爆破

管理标准:爆破材料合格;存放地点周围有明显标志;防爆器的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

防范措施 :

1、放炮工作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连锁爆破制”和三人连锁发爆器使用制度。必须认真执行爆破汇报制度。由带班班队长向矿调度室报告瓦斯、煤尘、支护、切电等情况,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严禁擅自爆破。

2、放炮前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装配引药,做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的地点进行操作,要避开电气设备和导体,严禁坐炮箱。

3、装药前爆破工要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煤尘、防尘喷雾,洒水等情况,如有瓦斯积聚,煤尘增大,通风不良等隐患,不得装药。

4、放炮施工前,将施工地点前、后各10m范围内,所有管路、风筒用旧皮带掩盖好。电缆、信号线落地用半圆铁管接茬掩盖严实或采用旧皮带包裹掩护,防止放炮崩坏。

5、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亲自派专人到距放炮地点300m以外反向风门外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点站岗、警戒,站岗、警戒位置由放炮员指定,班长悬挂好放炮撤人站岗警戒牌及安装通讯电话。

6、每次爆破前必须切断该工作面及回风系统中和有作业人员地点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由当班修理工负责停电,班长负责撤人站岗。通风区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必须进行监督验电。并关闭各通路反向风门及防风流逆转装置。

7、放炮后,爆破工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果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完毕后爆破工通知组长,班组长再亲自安排人员将站岗人员撤回,在未接到撤岗命令以前,站岗人员严禁私自撤岗。

(四)名称:小巷运输

管理标准: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灵活可靠,车场、硐室相对空间应满足安装、检修、维护到人、车运行的要求。

防范措施 :

1、小绞车司机、把勾工必须专门培训,由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开车前详细检查绞车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绞车地锚是否牢固,绞车绳是否完好,以及声光信号是否灵活可靠,巷道是否阴阳,是否平直顺,对检查出的问题要首先处理,否则绞车不准使用。

2、绞车司机必须在得到准确的开回信号时,才准开回罐。开罐过程中,司机要精神集中,并注意绞车绳的排列情况,出现负荷突然增大时,要立即停车,严禁强行牵引,待把勾工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3、斜坡上下把勾工要与绞车司机配合好,认真传递开回罐信号,坚持执行“行人不开车,开车不行人、不作业”的制度。由开车司机及把勾工负责严格执行,把好关口。

4、修理工每班要认真检查钢丝绳断丝情况,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或磨损减少的断面积,超过原钢丝绳截面积10%时,必须更换,否则严禁开车。

5、在推罐时必须时刻注意罐的前方,在开始推罐,停罐、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往下推罐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峒室出口时,推罐人都必须发出警号。

6、平巷车场两端必须安装阻车器,推罐运输时打开,其他时间处于常闭状态。

篇2: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煤 矿 安 全 风 险 管 控 措 施

2018年1月7日

桐梓县强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手册中将危险源分布情况分别制定管理标准和管控措施,明确责任岗位,确保技术、人员有保障。为保证该工作有效开展,制定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

一、安全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夏合平副组长:曾令海

成 员:梁正元、赵华禄、梁正龙、杨可文、殷正友、梁正光、魏家鱼。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2、负责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

3、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方面的培训。

4、负责组织风险管控措施及规范进行动态更新。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科学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治理隐患,防止大事故为目标,以落实责任为重点,全面排查治理隐患,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超前预控,规范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三、目标任务 通过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一般事故,防范较大事故,杜绝和遏制重大事故。

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成果应用

(1)工作面初次放顶需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确定支护形式,采用小进尺多循环作业方式,加快工作面推进度。

(2)20503高档普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前必须制定专项措施,充分利用钻探、物探勘探手段,查明采掘前方的有害气体、积水等情况并消除。

(3)20503高档普采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前,必须首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实行超前支护,采用π型长钢梁支护,接顶排扛严实,严禁空顶作业,确保支护质量;对于顶板已冒落地点,需在采煤机通过该地点前采取措施及时维护顶板。

(4)20505运输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前,必须首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临时支护必须实行前探梁支护,永久支护实行11#矿工钢架棚支护,支护间距必须保证0.8m,帮闭接顶排扛严实,严禁空顶作业,确保支护质量,确保安全。

(5)2050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尾巷。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导致巷道跨度增长,顶板压力集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时回撤支架,保证安全出口距离,按规定加固安全出口支护,确保上安全出口与采面回风巷安全行人、通风,保证采面回风巷畅通无阻。

2(6)按需配足采煤工作面风量,确保采煤工作面风量供给,适当降低采煤机割煤速度,减少采空区浮煤,确保高档普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不超限;井下抽放主管路采用抗阻燃、抗静电抽放管,并采取可靠防静电措施。

(7)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工作面必须实施湿式作业,各下煤点、转载点必须安设防尘喷雾装置,胶带运输顺槽入口和接近采煤工作面入口处,分别设置1道全断面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煤仓保持不放空,煤仓放煤口设洒水降尘装置,井下各地点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

(8)2050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必须打好机头、机尾压柱,安设好紧急停止闭锁保护装置,随时检查维护刮板机运输设备;顺槽胶运输机带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失效托辊,装设防打滑、跑偏、堆煤、撕裂等保护装置,及时清理胶带输送机回煤及杂物。

(9)过地质构造时,适当降低20503高档普采工作面推进速度,保证安全生产;20503高档普采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产量。

(10)20505掘进工作面风量供给不足引起瓦斯事故,必须加强通风管理,按规定配足工作面所需风量,严格瓦斯检查,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请示制度,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不按规定的串联通风、瓦斯超限作业。

(11)20503采煤工作面、20505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加强防治水工作管理,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措施执行,必须实行钻探与物探相结合,实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执行,加强防治水工作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12)20503采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胶带运输顺槽。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压柱未打牢固、断链、机械发生故障;胶带可能跑偏。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压柱必须按规定打设牢固,防止断链、随时检查和维护刮板机输送系统,及时安设刮板输送机紧急停止闭锁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带式输送机,及时更换失效托辊,装设打滑、跑偏、堆煤、撕裂等保护装置,及时清理胶带输送机回煤及杂物。

(13)+920m材料辅助运输系统发生故障、钢绳断裂跑车、阻车器、挡车拦失灵导致跑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检查和维护提升运输系统设施设备,保证系统完好、灵敏可靠,加强提升运输设备管理,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确保安全正常运行。

(一)名称:瓦斯

管理标准:根据井下条件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 防范措施:

1、工作面要有足够的风量,保证风筒接口严密不漏风,风筒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爱护通防设施、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2、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和自动切换功能,巷道内瓦斯探头,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禁止任何人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3、杜绝无计划停电停风。

4、井下电气设备杜绝失爆;

5、井下任何地点发现瓦斯超限或积存时,必须做到先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汇报调度室和通风区值班人员,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6、井下所有爆破地点都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和放炮请示制度;

(二)名称:顶板

管理标准: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防范措施:

1、掘进工作面按标准化进行顶板管理,现场严格按照设计循环进度施工,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每次爆破后及时找顶,使用好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永久支护合格。最大空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2、两帮及时支护,滞后符合规程要求,锚索距迎头的距离符合规程规定,严禁滞后。

3、锚网支护巷道的锚杆(索)规格、间排距、角度、锚固力定期检查,支护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4、坚定执行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当顶板下沉、压力较大及变形严重时,根据顶板离层仪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做好 顶板检查,严格加强顶板管理。

6、加强后路巷道日常找顶及维修工作,对后路顶帮情况经常检查,发现巷道有失修、变形、底鼓等现象及时进行维修。

(三)名称:爆破

管理标准:爆破材料合格;存放地点周围有明显标志;防爆器的钥匙由放炮员随身携带。

防范措施 :

1、放炮工作由专职爆破工担任,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连锁爆破制”和三人连锁发爆器使用制度。必须认真执行爆破汇报制度。由带班班队长向矿调度室报告瓦斯、煤尘、支护、切电等情况,经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严禁擅自爆破。

2、放炮前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装配引药,做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的地点进行操作,要避开电气设备和导体,严禁坐炮箱。

3、装药前爆破工要检查工作面的通风,瓦斯、煤尘、防尘喷雾,洒水等情况,如有瓦斯积聚,煤尘增大,通风不良等隐患,不得装药。

4、放炮施工前,将施工地点前、后各10m 范围内,所有管路、风筒用旧皮带掩盖好。电缆、信号线落地用半圆铁管接茬掩盖严实或采用旧皮带包裹掩护,防止放炮崩坏。

5、每次放炮前,班长必须亲自派专人到距放炮地点300m 以外反向风门外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点站岗、警戒,站岗、警戒位置由放炮员指定,班长悬挂好放炮撤人站岗警戒牌及安装通讯电话。

6、每次爆破前必须切断该工作面及回风系统中和有作业人员地点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由当班修理工负责停电,班长负责撤人站岗。通风区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必须进行监督验电。并关闭各通路反向风门及防风流逆转装置。

7、放炮后,爆破工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果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检查完毕后爆破工通知组长,班组长再亲自安排人员将站岗人员撤回,在未接到撤岗命令以前,站岗人员严禁私自撤岗。

(四)名称:巷道运输

管理标准: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灵活可靠,车场、硐室相对空间应满足安装、检修、维护到人、车运行的要求。

防范措施 :

1、绞车司机、把钩工必须专门培训,由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开车前详细检查绞车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绞车地锚是否牢固,绞车钢绳是否完好,以及声光信号是否灵活可靠, 巷道是否平直顺,对检查出的问题要首先处理,否则绞车不准使用。

2、绞车司机必须在得到准确的开回信号时,才准起动。起动过程中,司机要精神集中,并注意绞车钢绳的排列情况,出现负荷突然增大时,要立即停车,严禁强行牵引,待把钩工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3、严格执行“行人不开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由绞车司机及把勾工负责严格执行, 把好关口。

4、修理工每班要认真检查钢丝绳断丝情况,钢丝绳在一个捻距 内断丝断面积或磨损减少的断面积,超过原钢丝绳截面积10%时,必须更换,否则严禁开车。

篇3: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伴随着“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 新形势下的班组及一线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升到新的高度, 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是屏蔽各类事故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防线, 是防止人身事故、防止恶性误操作事故, 防止电网、设备及通讯事故的重要保障。

1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员工对全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够清楚, 安全压力传递还有不少死角, 学习研究、探讨、调研问题不够深入, 员工受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安全责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作业安全隐患, 生产一线安全风险和管控措施还没有摆脱传统思维, 针对性、全面性、时效性、实效性均存在不小差距。

2) 作业现场到岗到位存在的问题。作业现场各级负责人能够按照要求到岗到位, 这是当前客观条件下控制工作现场安全关键环节的有效经验, 但也存在人到岗, 心不在岗, 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人、责令到人的现象, 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现场、任务、措施不清楚情况, 没有进行提前的业务介入和跟进, 出现了不该有的不当指挥、不了解现场情况, 变动工作任务等现象。

3) 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思想问题依然没有消除。传统思维认为多年以来就是这样做, 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也不会出现问题, 别人也是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没有意识到人员能力、意识的差异可能就会存在高风险;管理思想主要表现是不敢公开暴露问题, 安全管理护短和遮盖, 发展下去就可能会出现失控情况。

2 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的具体办法

2.1 结合公司安全管理特点, 制定管理文件, 约束作业行为

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在充分调研公司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安全预控的重点前提下, 深入一线排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分析安全薄弱环节和隐患治理重点, 下发了年度安全目标及工作重点、春季安全大检查文件、安全记录考核管理办法、安全风险抵押金考核管理办法、反违章管理考核办法、安全年活动实施方案、“两抓一建”风险管控、“两措”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文件, 公司所属各部室及基层站所认真组织学习文件内涵, 把握文件精髓, 结合各自实际, 注重落实, 加大检查和绩效考核的力度, 确保文件和制度执行落实到位。

2.2 借鉴安全管理经验, 确保落实到位

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考试和检验手段, 结合安全风险分析教培等教材, 警示教育全体干部员工重视安全生产, 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认真落实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 (监护人) 、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职责, 全面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认真执行现场勘查制度, 落实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认真组织制定“四措一案”, 对危险性、复杂性和困难较大的作业项目, 要结合工作实际, 组织编制和会审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严格履行签字确认手续。加强现场安全监护, 对邻近带电作业、交叉跨越作业、高空作业要落实各级人员到岗到位制度, 监督、督促安全生产过程管理, 各级、各岗位责任落实到位。

2.3 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注重学习培训效果

组织对运维部、各供电所及三产单位进行了新的两票管理办法培训、新的安全工作规程培训、配电标准化作业教培和问题答疑。

2.4 对外部施工人员进行了用工管理和程序流程培训

1) 按照规定签订合格的施工合同、安全协议、用工协议;2) 审查作业资质 (含特种作业人员资格) 和委托书, 施工队伍专兼职安全人员设置;3)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技术交底) ,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网作业;4) 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5) 监督检查作业现场、作业环境等安全措施是否满足作业要求, 对用工风险、作业场所车辆、机具等风险予以严控。

2.5 狠抓现场标准化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加大现场标准化作业管控力度,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标准化作业, 规范作业流程、工序质量和操作流程。深化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应用, 持续优化改进各种现场记录文本, 继续严厉查处不按标准化作业的严重违章行为。

加强抢修及小型作业现场的管控, 规范对抢修工作和小型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 重点加强开关柜施工作业安全管控, 加强现场工作组织, 强化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 确保现场可控、在控和能控。

全面推进反违章工作, 提高施工作业现场检查覆盖率, 实行“检查、曝光、分析、处罚、教育、改进”的反违章闭环管理。组织开展反违章自查自纠、加强“两票三制”管理办法, 加大“两票”奖励力度, 鼓励一线班组完善反违章自查激励机制。

狠抓现场到岗到位监管, 提升规程制度执行力。执行公司《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工作到位规定的通知》要求, 将到岗、到位、履责纳入生产管理流程, 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中心下移, 确保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现场履行各自职责, 必须在到岗到位单上签名备注。

2.6 规范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保证安全标示清晰正确

规范各电压变电站、输电线路安全标志标识、安全防护设施配置,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设施标准》, 完善生产经营现场安全警示线、安全警示牌等安全警示标志。加大对现场安全防护的投入力度, 应用先进科技成果, 促进安全设施和工器具的改进, 改善现场工作条件。在劳动防护方面, 制订“现场作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规定”, 监督现场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 监督落实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验制度, 凡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检验超期或标识不清、损坏的安全工器具严禁使用。

3结语

篇4: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关键词】供电企业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前言

在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也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配电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配网现场施工作业出现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在施工作业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将严重影响作业的安全系数。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控制管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作业前对作业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的缺失进行辨识,分析出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作业过程中实施控制,预防人身事故、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目標。

一、供电企业中小型作业现场工作现状

(一)中小型作业现场缺乏科学的风险预控机制

我国供电企业普遍存在忽视中小型作业现场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的现象,导致供电企业现场作业风险预防和控制缺乏手段,遇到安全事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没有一套完善的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的机制,存在风险分析和预防控制措施难以同时落实、风险评估和去除隐患不连贯的现象,原有的管理手段不能对作业现场工作全程进行有效管控,无法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现场作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辨识缺乏依据

供电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数据库和流程,存在风险辨识靠估计、风险分析粗线条、风险估计走过场的现象,无法准确辨识作业现场安全风险指数。输变电设备运维单位落实电网风险预警控制措施,提前消除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缺陷和隐患,落实责任人制度,加强对重要变电站、重要保电线路的管控力度。重点掌控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危险点,做好预控和防范措施。此外,针对改、扩建重点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提前介入、参与项目和施工方案的审查,从源头上优化项目方案和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在工程实施阶段,做好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资质审查与“施工三措”、现场安措设置关,牢牢掌控工程每日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进展情况,确保施工现场的人身与设备安全。

二、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的措施

(一)科学评价,准确辨识风险

市公司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梳理各专业现场作业任务、作业过程及其相应的作业环境、作业条件、作业方法,辨识可能存在的各种物(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等事故风险,采用了省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对于安全生产条件的风险进行辨识与控制。同时,把省公司《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三个分册充实、调整为七个分册,结合本单位作业实际补充完善对应的典型控制措施。防范手册配以相应事故案例,形成适用于本公司特点的作业现场风险辨识防范标准。

(二)再造流程,实施全程管控

1.班组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实施与效果;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作业预先风险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作业现场风险辨识与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风险辨识及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的动态维护情况。

2.基层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班组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计划下达、组织实施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的实施情况;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编制质量;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班组作业现场风险控制的评估、考核情况。

3.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风险辨识与控制培训的组织及效果检验开展情况;生产环境静态风险识别、典型作业预先风险分析范本库编制的组织情况;大型作业现场勘察、“三措一案”编制下达情况;作业预先风险分析控制表、作业指导书的审核情况;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库建立与实施情况;对基层单位安全风险辨识与预控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评价、考核情况。

(三)强化管理配套

为规范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落实安全管理到位、安全工作到位和安全监督到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生产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和协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到岗到位人员重点关注施工环境恶劣或施工难度极高、易发生人身伤害或人员误操作的高危作业现场。检查制定的工作方案是否合理,关键环节风险预控措施是否完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是否严格执行,现场是否存在违章现象等。

(四)应用技术手段

为了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推行的输、变、配电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管理制度,将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应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应用多年来的尝试和实践,输、变、配电设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现生产运营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为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将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从设备运行管理延伸至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三、结语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风险管理和控制为导向,贯穿电网企业的生产全过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和整体,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毫不动摇,才有可能使基层供电企业真正实现本质安全。与复杂、专业的安全评价方法相比,在企业基层生产岗位作业场所实施风险评估方法、最后一分钟风险评估法、工作安全分析法,更符合生产管理的实际,方便现场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素萍.班组作业现场的过程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王景焕.关于电力施工的项目管理探讨[J].门窗,2012.

篇5:冷库的安全管控措施

一位女士在一家肉类加工厂工作。有一天,当她完成所有工作安排,走进冷库例行检查,突然,一个不幸的时刻,门意外关上了,她被锁在里面,淹没在人们的视线中。虽然她竭尽全力地尖叫着、敲打着,她的哭声却没有人能够听到。

这个时候大部分工人都已经下班了,在冰冷的库房里,没有人能够听到里面发生的事。五个小时后,当她濒临死亡的边缘,工厂保安最终打开了库门,奇迹般地救了她。

后来她问保安,他怎么会去开那门?这不是他的日常工作。他解释说:我在这家工厂工作了35年,每天都有几百名工人进进出出,但你是唯一一位每天早晨上班向我问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别的人。许多人视我为透明看不见的。今天,你像往常一样来上班,跟我问声“你好”;但下班后,我却没听到你跟我说“再见,明天见”。于是,我决定去工厂里面看看。我期待你的“嗨”和“再见”,因为这话提醒我,我是谁,使我非常开心。没听到你的告别,我知道可能发生了一些事。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工厂每个角落寻找你。

故事结论:谦虚,爱和尊重你周围的人。每天去影响你周围的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但在安全人看来,这是一起典型的人身伤害未遂事件。我们分析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引发这起事件的根源危险源,是什么能量主体,会造成什么伤害?有什么状态危险源,会让失控的能量主体造成伤害?是人的失误、物的故障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让这种伤害可能发生?

这起事件的原因简单分析如下:

1、运行中的冷库产生的冷气会将人员冻伤;

2、门意外关上;

3、这位女士单独进入类似密闭空间,并且没有携带应急自救工具;

4、冷库没有对外联络工具或报警装置;

5、救援的保安是否接受过应急培训;

6、员工是否接受过冷冻伤害救治培训。

冷库安全防控措施:

1、制定严格的人员进入冷库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在冷库外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冷库存在的安全风险,说明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2、进入冷库工作,应将冷库大门锁隔离起来并悬挂有人工作的警示标识牌,防止人为误操作,将大门关闭。

3、对进入类似的密闭受限空间工作的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并进行安全管理培训,通过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授权进入冷库工作,禁止非授权人进入冷库;对进入冷库内工作,制定严格的作业指导书,运用风险评估技术辨识作业危害,确定控制措施,通过图文并茂,将正确的作业方法简单明了地传递到作业人员,明确在冷库内遇到突发情况,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4、冷库内应设应急照明、开启门锁及报警装置,可自救或报警求救装置,冷库内配备作业人员应急自救装备。

5、负责安全巡逻的保安人员接受过专业的应急培训,能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6、在冷库单位工作的人员接受过冷冻伤害救治方法培训,防止救援方法不当,引发次生灾害。

篇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辨识管控(以下简称风险管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下简称隐患治理)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票(证)、生产作业现场点检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或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当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各类开发(园)区管理机构等应当按照职责做好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相关工作,并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管理责任。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生产风险与事故隐患防范意识。

第二章风险因素辨识管控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风险管控职责:

(一)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二)根据生产组织、工艺等行业特点,逐级编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

(三)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建立危险作业、动能隔离上锁挂牌、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

(五)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安排专门课时对风险辨识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培训;

(六)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有关管理制度,并告知从业人员;

(七)其他风险管控职责。

第九条风险因素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三年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辨识。本规定施行满三年后,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每年开展一次全面辨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辨识。

在生产经营环节或者生产经营要素发生重大变化,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辨识,并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分层次逐级划分和确定风险因素评估单元,并根据评估的目标、范围、专业技术力量等客观情况,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辨识方法。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全面辨识:

(一)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

(二)普通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能源隔离、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三)建筑物、构筑物、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生产经营环境,以及与生产经营相关相邻的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

(四)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行为;

(五)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六)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确定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对重大危险源、极易造成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风险等级,逐一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控重点、管控部门和管控人员。其中,对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还应当制定专门管控方案。

在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使用新设备、变更工艺技术过程中,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对相应的风险重新进行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一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班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前或者交接班时,应当进行风险确认和风险管控措施预知、设备设施检查等安全确认,并及时排除新产生的风险;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当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物品存放等涉及安全的事项进行检查。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控动态评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开展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指导生产计划、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以及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工作。

第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在风险部位、岗位或者车间进行公示。在有较大及以上等级风险的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应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识,设立包括疏散路线、危险介质、危害表现和应急措施等内容的公示牌(板)。学校、医院、车站、码头、机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以及玻璃栈桥、悬空桥梁、人行隧(廊)道等设施,还应当按照规定的距离、密度、内容设置安全风险警示牌(板),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第三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对照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检查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并编制隐患治理信息台账。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应当包括排查的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失职部门和人员、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

第十七条事故隐患排查包括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隐患排查制度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并参加一次,安全管理部门每旬至少组织一次,车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展专项排查:

(一)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规程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

(二)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生产经营条件、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停工停产后需要复工复产的;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险情的;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

(六)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隐患排查:

(一)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标准要求;

(三)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四)其他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行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隐患等级确定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隐患。整改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隐患清单;

(二)治理的标准要求;

(三)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四)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五)负责治理的机构、人员和工时安排;

(六)治理的时限要求;

(七)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八)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

(九)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实施前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整改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加。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省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制定并发布各自监管、主管行业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或者指引,每两年修订一次。

制定指导手册或者指引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的自辨自控、隐患的自查自改工作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通过强化信息化监管等手段,实现数据共享、动态监管。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主体责任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时,应当对照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与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重点检查风险的辨识、分级和管控以及隐患的排查、分级和治理等内容。

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其中,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依法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重大隐患督办制度,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案件查办、违法企业处罚和追责问责等清单工作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隐患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治理方案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对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者不按照行政决定进行整改消除隐患的,降低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负责人安全生产诚信等级或者列入失信名单,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三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类开发(园)区管理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通过购买服务、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等方式,广泛听取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建立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隐患治理信息台账的;

(二)未按规定开展全面辨识或者专项辨识的;

(三)未按规定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的;

(四)未按规定开展风险管控动态评估的;

(五)未按规定开展隐患排查、确定隐患等级的;

(六)未按规定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或者未按方案组织整改的;

(七)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的。

第二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拒不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整改指令、消除隐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未设置警示标志、标识,未设立公示牌(板)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未按规定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落实情况、组织并参加事故隐患排查的,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其他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领导责任和协助责任的;

(二)未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未按规定制定、发布和修订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或者指引的;

(四)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微小企业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按照国家和本省微小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有关规定执行。

篇7:施工车辆安全运行管控措施

运 输 车 辆 安 全 管 控 措 施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沙县机场建设项目部 二0一一年十一月

施工车辆安全运行管控措施

为了加强中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沙县机场建设项目部场内机动车与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更好地为施工生产服务。根据《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机动车与驾驶操作人员管理规定》,结合项目部的施工实际情况,贯彻落实“管生产必须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做到事事有人管理、层层有人负责。特制订车辆安全运输措施。

一、车辆进场管理要求:

进入D标段(中水十六局)施工机械设备、车辆必须是完好、完整配套、检验检测合格,相关手续齐全有效,经安全、施管、施工队检查许可,方可进入施工区作业。(坚决做到“八个一律不准”。

1、一律不准没有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车辆上路行驶。

2、一律不准没有驾驶资格的人驾驶单位车辆。

3、一律不准没有参加保险和交强险的车辆行驶。

4、一律不准非专职驾驶员驾驶施工车辆。

5、一律不准报废车、淘汰车上路行驶。

6、一律不准有故障的车辆上路行驶。

7、一律不准持实习驾驶证的人员驾驶车。

8、一律不准新车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就上路行驶)。驾驶人员持相关证件、驾驶证、行驶证、保险、重型机械操作证等相关复印件报项目部质安环保部登记备案。

二、安全教育:

所有进场人员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入场教育、施管部配合、施工队召集、教育完结后,持“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分到施工队进行施工队教育,然后到班组进行岗前教育。三级教育合格后,由各级的教育者填写三级安全教育表,被教育者签名后存档,由安全部门通知劳动人事部门(施工队)正式安排上岗。从事特种作业人员驾驶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能上岗工作。项目部也与监理、业主联合组织对施工区域车辆驾驶人员安全学习。

三、安全警示标识、安全投入:

由于施工车辆运行属盘山临时便道,坡陡弯多,交叉面广。项目部组织制作安全警示标识、防光锥、宣传牌等。施工车辆统一由项目部制订工程专用车标识编号与企业标志。从开工到现在安全投入都按照中水电十六工程局安全投入规定实施百分之1%投入。

四、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保证施工临时道路路面宽度、平整、无积水、路基坚实、转弯处有反撞堆。项目部配制道路维护班,配备人员与维护设备。

五、车辆运行规章制度:

1、驾驶员场内作业必须按规定的行驶速度行驶,(场内15公里)严禁超速、超高。

2、车辆倒车作业时,必须了望前、后、左右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倒车,必要时需有人指挥。

3.严禁行驶时起顶泵或边倒边起。

4、禁止在道路上堆积放杂物、逗溜,应保证道路畅通。

5、车辆行驶,做到保持车速和车距。严禁占道、并列、抢道等严重违规现象。

6、尽量避免在坡道狭窄、交通繁忙处倒车或调头。

7、做好车辆运行安全记录,运行检查记录(三检)。

8、每辆车出车前,应仔细检查车辆制动、油料、转向、喇叭、灯光等完好后,方可出车。

9、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职业道德;车辆严格要求按次序排队,倡导文明礼让,所有车辆严禁出现抢道运输和超车现象。

10、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路面与周边情况,在行驶中应用与道边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边缘边坡塌陷而造成事故。

11、满载重车在下坡行驶中,严禁采用空挡或熄火;在空车上坡停车时应挂一档停车。

12、车辆在等待装车时,应按顺序排队,必须在装载机械设备回转范围外等候。

13、严禁一切车辆等机械设备停放在转弯路边。

14、副驾驶位严禁乘坐小孩、老人

15、车辆发生事故时,驾驶员要及时迅速报警和告知施工单

位或车队长,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候有关部门处理。

六、安全处罚:

1、施工作业时未布置安全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责任者罚款200元,屡次加重处罚。

2、经检查发现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到期未完成的,责任人罚款300元、情节严重者将停业整顿。

3、不听从生产安全指令的人员处以警告或罚款200元,必要的停止作业,清场行政处罚。

4、未按环境卫生管理要求,损坏等处罚100元。

5、不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无证上岗者罚款200元。

6、施工车辆进场证件不全或手续不齐全有效的、强制运行处罚200元。

7、各项罚款款额进入项目部安全经费,由生产安全委员会统一支配安全活动费用和作为安全考评奖励基金。

8、不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管控或以包代管,项目部将有关规定扣除。

七、车辆安全预防措施:

(一)、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小组,及时停止阻断事故源的工作和作业,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根据伤害的性质和程度,利用现场的一切条件,实施相应的救护措施。

2、施工队及时报应急办公室,伤势严重的应及时拨打120求救。

3、出血外伤应及时采取应急止血措施,避免伤员因失血过多造成生命危险。

4、骨折性伤员,在挪动伤员时冷静小心,采取正确的方法救护,避免伤势扩大。

5、脊椎骨折伤员要保证伤员平稳卧姿,严禁采用抱、拉、抬、背、搭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髓受伤,导致伤情加重,以到造成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为稳定社会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车辆伤害事故,要及时停止车辆并熄火,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逐级上报到应急预案办公室,伤势严重时应及时打120救援。

3、当伤害严重需人员救护时,现场指挥人员应马上调集人员(设备)参与求助。

4、骨折性伤员,严禁采用抱、拉、抬等方法处理,以防伤势扩大。

5、当伤员出血过多,应进行简易包扎,避免伤员失血过多

造成生命危险。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报主管部门和指挥部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工作。

八、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将对施工单位、施工车队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施工单位施工车队将专人负责安全工作,与项目部横向联系,贯彻执行安全管理。

九、车辆运行动态监控:

(一)项目部对所有进场车辆进行资料登记入档并建立一车一卡制,对每部车建立运行台账。车队长做好班前五分钟活动记录。从取料场到填方区设立两个监控点,由计量班专门监控运行车辆,杜绝了外运并对车辆运行有效进行监控、统计、汇总。

(二)针对施工现场危险点源监控与治理根据施工现场进行、评价,分析、检查、识别危险点源。采取消除、预防、旁站动态监控表记录登记(施工场况、周边环境针对人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良状态等)实施源头管理、过程控制、监控检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十、安全管理机构:

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项目经理为主任(叶舒平电话***),常务经理兼总工(何卫平电话***)、生产经理(吴贵明电话***)、安全总监(张硕电话***)生产副经理(孙来勇电话

篇8:食品安全管控措施

1施工顺序的确定

为有效控制盾构掘进的沉降二次叠加的影响, 尽量减少盾构掘进过程中对先建隧道结构的影响, 采用“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 (先施工位于线路下方的右线隧道, 再施工上方的左线隧道) , 以减少后建隧道的施工对地表沉降和先建隧道的二次扰动影响。

2安全管控措施

2.1地面加固

通过对以往施工经验的总结, 当区间左右线隧道主体净间距小于3.5米时, 为保证隧道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可以采取从地面对隧道全断面进行三轴搅拌加固, 加固范围为区间结构顶部、底部及两侧各3米。加固范围土体抗压强度等需满足设计要求。

2.2二次深孔注浆

当隧道下穿铁路、河流等风险源时, 左右线上下净距小于3.5米段, 可采用洞内管片背后二次深孔加强注浆加固。利用每环管片上预留的多个注浆孔, 打入PVC注浆管进行注浆, 管片出盾尾后即可进行。浆液可采用超细水泥浆液, 注浆压力为0.4~1.2兆帕。

2.3下方隧道移动式支撑加固

为了有效降低上方隧道施工对已建成下方隧道结构的影响, 可在上方隧道盾构工作面前后一定范围对应的下方隧道结构内架设临时内支撑系统, 以缓解上方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对下方隧道管片的竖向位移, 解决施工过程中下方隧道管片的纵向螺栓的抗弯、抗剪强度不足问题, 确保下方隧道的安全。

2.3.1临时支撑加固体系

可以在下方隧道内架设临时的支撑加固体系, 抵抗上方隧道施工过程中, 盾体下方隧道管片环缝之间因垂直错动产生的剪力;提高下方隧道纵向刚度, 减少下方隧道垂直弯曲变形;下方隧道影响范围衬砌环内的支撑不能卸力, 必须提供持续支撑, 随着上方隧道的掘进, 临时支撑加固体系不断移动调整。

2.3.2移动式支撑台车加固体系

移动式支撑台车采用液压油缸作车组顶推、橡胶轮做隧道支点, 保证每环管片均有支点柔性支撑。

移动式支撑台车设计时应考虑台车尺寸、长度满足隧道结构尺寸, 支点采用铸铁轮心压橡胶支点与管片接触。移动式支撑台车构造平面见图1。

移动式支撑台车移动方式采用不卸载移动, 其移动方式有整体顶推移动和分车组移动方式2种:

整体顶推移动。由第一车组顶推油缸做主推油缸和第六车组的侧油缸做附推缸, 将整体车组不卸载顶推移动, 移动速度同上方隧道 (左线) 盾构推进速度。

分车组移动。因荷载过大整体顶推移动无法完成时采用分车组移动方式。由第五车组的4组油缸同步顶推第六车组移动 (五推六) 、四推五……后推一的方式进行不卸载顶推移动。

2.4下方隧道设置钢支架

上方隧道施工时, 为减小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 可在下洞设置钢支架。钢支架应在隧道外加工, 并应进行整环试拼装, 合格后编号, 给洞内拼装创造条件。钢支架与管片间设缓冲材料, 固定于钢支架上, 采用丁腈软木橡胶, 宽140毫米, 厚10毫米。每环管片设置2道钢支架 (管片中心对称布置) , 每道环缝设置1道钢支架。

钢支架应沿隧道纵向应采用型钢安装固定, 型钢安装过程中应考虑平面曲线的影响。每环型钢腰部拼装节点设1个千斤顶, 与型钢端板有效固定并做好限位措施。

环向型钢拼装完成后, 通过千斤顶施加型钢轴力, 使得型钢 (通过缓冲材料) 与管片紧密接触。环、纵向钢支架安装时均应避开管片注浆孔。

2.5下方隧道压重

为防止上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卸载作用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使已建下方隧道发生上浮, 应考虑对已建下方隧道进行压重。压重采用轮式压重车进行压重。压重参数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试验进行确定, 确保已建右线隧道在上方隧道 (左线) 盾构掘进过程中不上浮。

2.6上方隧道盾构始发及接收

上方隧道 (左线) 盾构始发及接收属于架空盾构始发及接收, 施工时需搭设始发及接收平台。始发平台的荷载需考虑盾体本身的重量、负环管片的重量、施工荷载, 接收平台荷载也要考虑盾体本身的重量、施工荷载等。上方隧道 (左线) 盾构始发、接收平台采用柱梁结构的钢平台。荷载通过始发 (接收) 架传递至钢平台三根主梁上, 主梁与钢管支撑柱平板式焊接。构始发、接收钢平台见图2。

2.7上下重叠隧道盾构掘进控制

2.7.1掘进参数控制

土仓压力应根据覆土性质、厚度确定, 并结合出土量、地表沉降情况适时调整, 以刀盘前方不产生隆起为土仓压力设定原则。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总推力、掘进速度等施工参数应根据地质条件、盾构机类型等情况而定。

严格以理论出土量为盾构出土控制值, 每环出土量偏差不能过大, 定期检查出土量。避免大幅度的轴线纠偏动作, 盾构纠偏原则为“勤纠、少纠”施工阶段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不得大于±50毫米。

2.7.2注浆

同步注浆宜采用水泥砂浆硬性浆液, 并根据地表沉降情况适时调整注浆量。盾构穿越后考虑到环境保护和隧道稳定因素, 根据地表沉降及出土量情况, 如发现同步注浆有不足的地方, 通过管片中部的注浆孔进行二次补注浆, 补充一次注浆未填充部分和体积减少部分, 从而减少盾构通过后土体的后期沉降, 减轻隧道的防水压力, 提高止水效果。

3结束语

目前, 盾构法施工已经在各大城市的地下铁道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其特有的安全施工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特别是重叠区间的施工风险较大需要高度重视。

文章结合盾构法施工实践, 对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重叠区间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希望通过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引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从而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晓军.盾构重叠隧道近接地表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 2011.

上一篇:电脑日常工作计划下一篇:人力资源部经理招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