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

2024-05-23

清明节祭祖(通用13篇)

篇1: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祭祖仪式致辞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值此XX年清明之际,我xxxx王氏族人在这里举行祭祖仪式,在此,我以xxxx王氏同宗联谊会会长的名义,对今天前来参加祭祖仪式的老前辈、兄弟姐妹、后辈人等,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前来观礼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xx王氏家族汇聚在我们的入綦始祖墓前,燃香焚烛,呈上贡品,隆重祭奠我们的王氏祖先,缅怀我们xx王氏历代祖先之功德,纪念历代祖先为发扬光大我族之伟绩,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王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

在这庄严而隆重的时刻,我们首先要感谢我们的祖先,是祖先让我们这些从各地回来的同族宗亲凝聚、团结在一起,共同缅怀先辈,共叙宗亲情谊,共话美好未来。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饮水定当思源,为人不忘根本。我王氏家族,乃中华之大姓,几千年来,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历朝历代,为国家之兴亡,为民族之崛起,励志修行,齐家治国,名扬四海,给我们留下了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食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传统美德。看我中华大地,政界军界,科学艺术,各行各业,从历史到现在,到处都有我王氏族人的身影。

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至诚至敬的心,来祭奠我们的祖先,就是要缅怀祖先的英德,就是要感念祖先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王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祖先墓前,祭奠祖先的主要意义。<莲 山课件>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尊敬的宗亲们,王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王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清明节祭祖讲话稿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吴氏家族吴岗支系汇聚在xx县xx镇,隆重祭奠我们的吴氏祖先,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吴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

吴姓在百家姓中摆第六位。吴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以吴姓为国号,又以国号为吴姓。千百年来,吴氏宗族至贤让德,励志修行,齐家治国,名扬四海。今天,我们站在先人吴复的墓前,又看到了吴复当年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英姿,感受到吴复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气度。悠悠六七百年,吴氏子孙,家兴族旺,遍及华夏。在政界、商界、科学界、艺术界……所有行业的功德榜上,无不有我们吴姓的名字。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这是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

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虔敬至诚的心,来祭奠我们的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祭祖的意义之一。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吴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尊敬的宗亲们,吴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吴氏家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为我们华夏吴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篇2:清明节祭祖

中学生清明节祭祖讲话稿1

大家好!

有这么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句就是描写清明的。

我记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上坟。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着爸爸妈妈。我又仔细的看了一下要带去上坟的东西,那么多的纸钱,还有手机、麻将、各种各样现代高科技,甚至还有摇钱树,我不由的叹了口气。

我国自古就有祭祖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亲人,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们,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是他们给了我们的今天,难道我们不应该去祭拜他们吗?

我每一次清明节上坟时,总有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烧的纸钱,上的香,他们能收到、能看见吗?我们当然会说,肯定不会啊!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是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迷信了呢?

中学生清明节祭祖讲话稿2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我们吴氏家族吴岗支系汇聚在__县__镇,隆重祭奠我们的吴氏祖先,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吴氏家族的发展大业。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

吴姓在百家姓中摆第六位。吴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以吴姓为国号,又以国号为吴姓。千百年来,吴氏宗族至贤让德,励志修行,齐家治国,名扬四海。今天,我们站在先人吴复的墓前,又看到了吴复当年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英姿,感受到吴复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气度。悠悠六七百年,吴氏子孙,家兴族旺,遍及华夏。在政界、商界、科学界、艺术界……所有行业的功德榜上,无不有我们吴姓的名字。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这是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

今天,我们怀着一颗虔敬至诚的心,来祭奠我们的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祭祖的意义之一。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们吴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尊敬的宗亲们,吴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我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吴氏家族发展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为我们华夏吴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中学生清明节祭祖讲话稿3

尊敬的各位宗长,各位宗亲:

大家中午好!

我代表贵州罗氏乔林公系家族,向各地在百忙中前来参加清明祭祖大会的宗亲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在这个花黄柳绿、风清雨润的清明时节,咱们乔林罗氏家族相聚在这里,怀着一颗颗虔诚和感恩之心,隆重祭奠咱们罗氏先祖,举行四年一度的祭祖仪式。

各位宗亲,首先向大家宣布一件大事!咱们经过三年的努力寻根问祖,一世祖乔林公的上几辈老祖已经找到了,终于圆了我族六百多年的寻根梦。他们是珠公四十四世祖沂公后裔,四十五世天觉公,四十六世熙公,四十七世慧寿公,四十八世乔年(林)公,四十九世继善(岩宗)、岩祖公,五十世快良公……

今天咱们纪念祖先,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感激先祖的教诲,追思先祖的丰功伟业;就是要弘扬先祖的美德,积极促进宗族联谊。咱们要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增进罗氏大家族的亲情友情,共谋罗氏大家族的美好明天!

咱们罗氏家族祭祖这一盛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年开始了第一届祭祖活动,终于实现了二十几代人的愿望。在2016年的今天举行第二届祭祖活动,回顾开始祭祖至今的四年时间里,咱们乔林罗氏家族的每一户人家,在祖先的保佑之下,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家庭添了男丁,家族多了传人;很多家庭升官发财、事业发达,生活更加美满。

但是,部分老年宗亲去世。(像咱们的幸武、安仁、乙生等等老前辈,他们为家族付出巨大的贡献,各种家族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咱们在座的每一位族人都非常思念他们。但,这是岁月流逝,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今天,我在这里向广大老年宗亲发出倡议,应将你们的子女、孙子女带来参加清明祭祖活动。让咱们祭祖活动的参加人员逐步走向年轻化,传承交接好这一祭祖大事的接力棒。让咱们大家一起来弘扬、传承家族文化!

经宗族理事会研究决定,乔林公系祭祖活动每四年举行一次,在清明节前六天内选定日子为纪念祖先日。第三届清明祭祖活动2020年,具体安排领祭由天柱宗亲负责。

祭祖时,务请每一户必须参加,并交祭祖费用。凡是已结婚的新户必须入祖祭祖,履行孝敬祖先、祭奠祖先的义务。祭祖的地点在祠堂或始祖墓地举行,到时确定。

各位宗亲们,昔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咱们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彼此,做到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家族更加辉煌!罗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咱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咱们携手起来,为罗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奋斗吧!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清明时节祭先人,无限哀思无限情。咱们衷心祝愿罗氏先祖地下安康!祝愿祖先们在天之灵保佑罗氏大家族兴旺发达!

最后,咱们衷心祝愿老年族人生活幸福愉快、健康长寿!中年族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青少年族人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中学生清明节祭祖讲话稿4

大家好!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清明节充斥着扰人的鞭炮,纷飞的纸灰,天地间仿佛混混浊浊、充满着不见天日的戾气。今年的清明节也不例外。

一阵扰人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皱着眉头,举目远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节。我迅速洗漱完毕,带着纸钱、香烛、鞭炮,领着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见人们或兴高采烈,或嬉笑打闹,或神色匆匆,就是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绪。我觉得他们更像是在过春节,如此的画面我仿佛已感到有些异样。不过,偶尔会有一两个神色忧郁的人路过,让人多少有些欣慰:袅袅的青烟孤独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间飞翔,雨很给面子的下了起来,仓皇失措的路人忙着找避雨所。我们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后来到墓地也照例烧纸钱,放鞭炮,点香烛。

一路上,我睹物释怀,不禁浮想联翩。都已经是21世纪了,还用得着这样吗?现在不是提倡低碳生活吗?我们的清明节非这样过不可吗?清明节不该是一个清清净净,怀恋先祖的日子吗?我们可以过得不那么喧闹吗?

其实,我们每次不用那么大肆张扬,我们只要怀着感恩的心,踏着泥泞的小路走到祖坟前,轻轻的向他们倾诉自己心中的哀思。或采上一两朵美丽又带有芳香的鲜花放在坟前,让芳香的鲜花陪伴长眠地下的3逝者,那不会费太多的金钱,也留给逝者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我们完全可以过得如此绿色。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知道:

一、噪音扰民。清明节放鞭炮,鞭炮声不绝于耳。年纪大的老人,或心脏病患者或胆小的孩子,可能会被吓着,那可真是罪过,罪过。

二、污染空气。燃放的纸钱中带有二氧化碳,点燃的鞭炮中有硫磺等这些都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本来嘛,我们环境已经够坏的了,如果再这样,这不是促进环境的恶化嘛。

三、影响不好。在我们看来是祭祖,可更像是在搞迷信活动,你瞧嘛,给死人烧纸钱。死人能收到,能用吗?这不是迷信的心理吗?

四、浪费金钱。太浪费金钱了,不是吗?虽然是小小的几块,几十块,更甚者是几百块。你加起来算算,一年三次(还有一次阴历十月一和一次过年嘛)一次就算你五十嘛,一年就一百五;两年就三百,五十年就将近一万块,一万块,可以买好多东西了,并且每个家庭的费用加起来,可以促成一个亿万富翁了。

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既缅怀先烈,又不污染环境。两全其美呀!

中学生清明节祭祖讲话稿5

大家好!

清明,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期之一,约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具体的说清明是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到了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是草木葱绿、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银装素裹、凄凉的景象。农业生产也多忙于春耕、春播了。江南谚语:“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为了不违农时,清明节前后也抢着播种小麦了,并有“清明忙种麦”的谚语。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多彩而极其有趣的,除了禁烟火、吃冷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

清明节在山东省胶东地区人们普遍叫“过寒食”。寒食节在鲁胶东地区人们的心目中仅次于春节和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节,都要庆贺三天。孩子们都要脱去穿了一冬的旧棉衣,换上新做的单衣。民间有传说:“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后变兔子”。民间还有传说:“老牛老马也要过个寒食节”。这三天也要给牛、马一些好草、好饲料,并休耕三天。

记得儿时,每逢寒食节学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师带领学生到效外踏青、郊游。山东吕剧中有一段唱词:“清明佳节三月三,老师踏青去游玩……”充分说明清明节老师与学生们的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健身活动。

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种活动。每到清明节,家长都要带上供品、香、纸、扛着铁锹、举着扫帚,领着孩子们去自家的祖坟祭扫坟墓,将供品摆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供品回家。

记得儿时寒食节玩得最有兴趣的当数放风筝,荡秋千了。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人们特别是儿童最喜爱荡秋千。放风筝是儿童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牵着高高飞翔的风筝的牵线,仰望着风筝悠哉,悠哉飞翔的形态,踏着绿毯似的小草,吸着春天郊外的新鲜空气,仿佛进入了仙境,别说有多高兴了。

篇3:清明节祭祖

天等县是位于广西西南部一个小县城, 农历三月初三前几天, 这里的集市热闹非凡, 街上摆满了三月三各种祭祖用品, 包括一些象征物、食品、供香等物件。上街购置祭祖用品是这个隆重节日的第一步准备工作, 第二步是扫墓, 扫墓的工作十分重要, 到了墓地, 首先烧一些火, 在坟前上供香, 然后放一些鞭炮, 这是一种沟通方式, 跟祖先打一声招呼, 表明子孙前来打扫墓地。坟墓的前面一般是一块比较大的平整的土地, 一年的时间, 这块土地上有很多杂草和落叶, 扫墓的人需要锄掉这些杂草并且把落叶堆在一起并将其焚烧。这些工作之后, 还要在坟墓及其周围的石头撒上白色的石灰水, 这种石灰水是平时建房子或装修所用, 扫墓之前的几个小时用水把石灰泡在水桶里, 以便扫墓的时用上。撒完石灰水后, 整个墓地焕然一新, 一看俨然一个“家”的模样。这里的人说, 每个步骤都要做得认真、仔细, 他们认为祖先们住得好了, 子孙才能享受安宁的生活。

初三清晨, 家族里的妇女会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植物和浸泡好的糯米蒸成五色糯米饭。她们把糯米饭捏成一团一团, 装在碗里捏成一个凸凸的小山丘模样, 装得满满的。然后准备一只煮熟的土鸡, 另外弄好猪头、扣肉、酸肉等日常生活食品, 把其他祭祀用品一起装好, 放在平时用的箩筐或菜篮里, 就可以前往墓地扫墓了。

二、隆重的仪式过程

到了墓地, 首先要生火, 然后在坟前点上供香, 随后摆放祭品。祭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食物, 包括土鸡, 烤乳猪、扣肉、酸肉、五色糯米饭和米酒等等, 这些食品有一些是壮族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 比如酸肉, 五色糯米饭、米酒。还有一类祭品是白色消费品, 如鞭炮、供香、冥币、锡箔做的元宝、纸质器皿等。按照壮族人的观念和信仰, 他们认为这些东西能够方便祖先在阴间使用。这些祭品中, 比较有特色的是纸质的铜钱串子, 有些学者称为“清明吊子”, 当地人则称为“纸钱”, 其制法和用法是由各种颜色的沙纸折叠、裁剪成串状, 祭祀的时候按一定步骤一串串慢慢撕开, 它就会变成树杈型蓬松的一长串一长串, 然后绑在一根树枝的顶端挂着举起来, 就像旗幡一样, 插在坟头后面, 除了在石头上泼洒的白色石灰, 这种纸钱也是坟地的标志之一, 也表示今年的节日该家族有子嗣前来祭拜, 以向当地人表明家族后继有人。

整个仪式过程, 约一炷香的时间, 期间祭祀者会时不时在坟地周围燃放鞭炮, 每隔五或十分钟还要往摆放的五个或者七个陶瓷调羹上洒一些米酒, 洒米酒时有些人也会用方言对祖先说一些话, 大致意思是“来来来, 祖先 (方言读音“公佐”) 喝个够, 喝醉了保佑我们”等等祈福之类的话语, 祭祀者敬酒时的态度要真诚, 敬酒一般由家族的晚辈执行, 表示对先人的敬意, 也代表传承之意。

祭祀结尾, 年长者口中振振有词念叨“祖祖先快来领钱和衣服, 吃好穿好保佑子孙后代”等祝祷词, 然后将祭拜的纸质物品焚烧, 焚烧的纸质物品中不包括“清明吊子”, 它常年挂在那里, 作为坟墓的一种象征。焚烧纸质物品完毕, 代表祭祖仪式结束, 随后所有人聚在坟地共同分食祭品, 也有些家族回家后才共同分食祭品。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祖先赐予的恩泽, 同时相聚分食祭品, 也增进了家族和谐, 进一步巩固家族关系。

三、丰富的文化内涵

壮族三月三隆重的祭祖仪式, 献祭的场所、祭祀用品和祭祀过程三个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供解读。

首先是献祭的场所。坟墓的设置十分讲究, 这里实行的是二次葬, 墓地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初葬时的坟墓, 这种坟墓设置在平坦的农田里, 死者的尸体埋得比较浅, 其上方隆起土堆, 并且盖上竹片、草席或者草泥混合物之类的东西, 表示为死者造房建屋, 以免风吹日晒, 也表示对死者的尊敬。第二种坟墓在山上, 即初葬三年或五年后进行捡骨葬, 遗骨会被装进称为金坛的瓮中, 然后搬到山上, 用石板围成一个小屋的模样, 上方有一块石板, 左边和右边各自一块石板。整个坟地周围会有一些比较大石头, 旁边有一棵或几棵大树, 表明这里水土肥沃, 象征着生命的栖息和繁衍。捡骨葬后的墓地位置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十分重要, 这是风水问题, 坟墓一般面向大山, 据说是有龙脉可以滋养, 保佑家族繁荣, 运势昌盛。

其次, 祭祀用品。这个节日的祭祀用品中, 首推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的来源, 传说有好几个版本, 一说以前有个当官的壮族人韦达桂, 十分关心壮族百姓疾苦。有一年大旱他因劝谏皇帝免征粮赋, 皇帝怀恨在心下令把他抓起来。韦达贵逃回家乡山上的一个枫树林里, 官兵找不见他便放一把火烧山就走了。那天是三月初三, 乡亲找到他的尸体, 把他葬在枫树旁并用酒和糯米饭等祭奠, 顿时狂风大作, 枫叶、红兰草等纷纷落在祭品上, 糯米饭就呈现了红、黄、蓝、白、紫五种颜色。后来壮族人民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就用这种五色糯米饭纪念韦达贵, 表达他们心中的感激之情。也有说五色糯米饭深得仙女们的青睐, 她们降甘霖于人间, 也有说是为纪念三圣母与沉香的故事, 总之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而这些说法的主题都是感念祖先的功德或者孝敬父母、祈求丰收之意。

第三, 祭祀过程。火, 是生命的一种符号和象征, 烧火、燃放火堆一直贯穿着整个祭祀活动, 如仪式前的扫墓过程, 祭祖的子孙会用坟墓周围的一些枯枝、落叶等燃起一场大火, 他们认为用大火可以把所有不干净的东西焚烧掉, 把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积累下来的晦气冲走。火的作用还可以点供香, 在献祭的结尾还要焚烧祭品。火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火本身也具有原始崇拜的意义, 火象征着热烈的生命力, 壮族人祭祖时在坟墓周围燃放着强大的生命火焰, 可见他们对火的崇拜和对生命的珍爱。

又如放鞭炮, 这个节日, 放鞭炮有它独特的意义。放鞭炮用当地的话来说叫做点炮仗, 在壮族人眼里, 放鞭炮除了是要给整个村的人听的, 表示某某个墓地的祖先有他的子孙前来拜祭, 表示后继有人, 同时, 鞭炮也是和祖先沟通的媒介。祖先生活在无形的空间, 在遥远的天上, 可能在美丽的远方旅游也可能在坟墓中熟睡等等, 三月三这一天借助点炮仗的巨大声音通知或唤醒祖先来享用祭品。而整个祭祖过程, 伴随着轰隆隆的鞭炮声, 也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彰显隆重和家族的兴旺发达。

摘要:本文以广西壮族天等县三月三祭祖仪式为例, 通过对其传统祭祖风俗, 包括祭祖仪式准备过程、仪式用品、仪式过程等进行深入解读, 从而挖掘出这种祭祖仪式丰富的文化内涵。

篇4:清明祭祖浓亲情

清明祭祖习俗的历史传承

由于祭祖仪式在民俗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一切相关事项都必须认真准备。首先要对参与人员进行严格控制。按照传统祭祀规定,只有男性成员才被允许参加清明墓祭仪式,女性不允许参加。同时,参与祭祖还具有强制性,只要是家族男性成员,若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祭祖,否则将会受到惩罚。“如有无故不到茔拜扫者,加罚,罚金作公用,决不徇情。”

子孙们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崇之情,在祭祀之前所有人都要诚心斋戒三日,“前期三日,主祭者率族众及执事人等沐浴更衣,饮酒不得至乱,食肉不得茹荤,不吊丧,不听乐,凡凶秽之事,皆不得预。”这样严格的斋戒要求是为了能够以洁净、虔诚之心来祭祀祖先。

同时,除了族人自身的准备外,还要准备丰富的祭器和祭品,嘉庆年间王氏家族清明祭祖要准备飞虎旗一对、鹅簧一对、唢呐一对、铛钹二幅、乐鼓四面、宝盖幡一对、香案一桌、三罩一桌、馒首一桌、粉饭一桌、汤猪一口、汤羊一腔、咸腊一桌、干菜一桌、蒸食一桌、炉食一桌等。其中祭器只能在祭祀仪式上使用,其他时间要封锁在祠堂里,不允许做其他用途,“祭器如深衣、席、褥、盘、盏、碗、碟、椅、桌、酒注之类,随其合用之器,皆别收贮于一室,不许他用,而封锁之。”

到了清明这一天,族长召集族人在祠堂集合,然后按时来到墓地举行祭祀仪式。明清时期,祭祖仪式主要是按照朱子《家礼》的程序进行,“其祭仪悉遵文公家礼”。其中墓祭仪式包括参神、降神、初献、亚献、三献、辞神、祭后土。核心部分是初献、亚献和终献的三献礼,通过三次献祭将准备的祭品依次献给祖先享用。在祭祀祖先之后,人们还要祭祀当地的土地神,“惟时保佑,实赖神休。敢以酒馔,恭伸奠献,尚飨”,用丰富的祭品感谢土地神对祖墓的佑护。

祭祖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是颁胙,即将此次祭祀仪式中使用的祭品分给族人和仆役,预示着人们可以得到福佑。颁胙以后,祭祖仪式结束,族人将祭器放回祠堂存储,以备下次使用。

在传统的家族生活中,每年一次的清明祭祖仪式不仅可以表达后人对祖先的尊崇之情,也能发挥团聚族人、教育后人的现实功用,因而,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人们的珍视并得以传承。

徽州地区的祭祖传统

清明祭祖在徽州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当代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也在时代背景下对祭祖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将其作为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加以延续。祭祖活动的延续在客观上也体现和强化了人们血脉相连的家族观念。现在,黄山地区不少家族都组织清明祭祀活动。俗语说古徽州地区“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作为古徽州的第一大姓汪氏家族也恢复了清明祭祖仪式。

在祭祀仪式现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前来参加祭祀仪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传统社会的人们秉持着强烈的宗法观念,因此祭祖仪式必须由具有相同血脉关系的家族男丁共同参与,其他外姓人员和女子不能参与。在汪氏家族的祭祖传统中,男丁参与祭祀也是不可更改的祭祀原则。但是现在的参祭人员已经突破了性别和血缘关系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自愿参加祭祀活动。这次汪氏家族祭祖仪式上,可以看到来自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合肥、广州、泉州、黄山等地的汪氏族人,这些族人或依旧居住在徽州地区,或早已远迁他省,但是为了参加此次祭祖活动,他们都早早地来到墓地等待。他们参加祭祖活动是由于内心深处强烈的亲情感,不受任何家族组织等外部力量的约束。同时,参加祭祀仪式的还有学者和政府代表,使得现在的汪氏家族清明祭祖仪式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人们怀着浓烈的亲情感不远千里来参加祭祀仪式,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祭品以寄托哀思,这些祭品承载着人们内心无限的亲情。汪氏家族举行祭祀仪式时一共准备了三大类祭品,第一类是牺牲类,即猪头、鸡和鱼;第二类是点心类,主要是黄山特色糕点徽墨酥;第三类是水果类,所有时令水果一应俱全。负责准备祭品的人解释说,猪头、鸡和鱼是按照传统祭祀仪式的要求而准备的,其他祭品是此次祭祀仪式新添加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严格规定,主要以表达情感为目的。

庄严肃穆的献祭仪式

传统家族社会的祭祖活动是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进行,“诚敬则祖先来享,不诚敬则不享”,于是家族组织要求参祭人员在衣着和举止方面都要谨慎小心。在汪氏家族祭祀仪式现场,可以看到男女老少都穿着黑色、灰色、蓝色等素色服装,表情严肃而诚敬,由此可以看出祭祖仪式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祭祖仪式的核心部分是献祭。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当代社会,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个环节。汪氏祭祖仪式同样做出了精心安排。当主持人宣布祭祀仪式开始后,全体参祭人员肃立,这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同时响起。鸣炮之后,在哀扬的祭乐声中三献礼正式开始。首先是汪氏族人代表敬献花篮,之后由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敬献,最后是各地族人代表敬献花篮;然后恭读祭文、行礼、敬香、拜墓;最后所有参祭人员回酒店聚餐。

无论是传统家族环境下的祭祖仪式还是当代的祭祀活动,清明祭祖仪式作为周期性岁时祭祀仪式,能够让参与者在实践中体验到一个神圣的家族秩序。在这个秩序里,参祭人员都经历了一次精神过渡,通过一系列动作行为而获得精神洗礼。

【责任编辑】王 凯

篇5:清明节祭祖

调查人:七中 初二、六班卢佳佳

调查时间:2011-4-

4调查方法:1.设计调查问卷。

2.进行调查。

3.整理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清明的前夕,天空阴沉沉,时而下雨,时而停。人们的心情,也像这天空,无精打采的,潮湿的。清明节,空气凝固了,扫墓的人们,那束束鲜花,装的是满满的思念,装的是份份的尊重。

今天,我们就伴着清明节的气息,对人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看看他们对清明节习俗是怎样看的?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清明,因寒食节清明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祭祖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在调查中,有百分之八十80%的人认为清明节祭祖很重要,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调查的人中,扫墓的人占大多数,但祭祖的并不多。人们一般会在清明前几天买好一些鸡蛋、点心、水果等。然后在清明节那天,把吃的放到墓前,洒上酒。以表示对生命的尊敬。但有的人并不支持这种行为,认为这是封建传统的。

人们虽然过清明,但有90%不知存在哪些陋习。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至今仍盛行着砍牛祭祖的传统习俗。焚烧香火、冥币,不仅浪费金钱,还容易引发火灾。而在寒冷的冬

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

我觉得,烧纸会引起火灾,所以尽量不烧纸,改变烧纸钱祭祖的观念;可以给故去的亲人送花,或系黄丝带在树上。最重要的是在老人生前能关心、照顾好老人,使老人能欢度晚年。至于每年的清明节扫墓祭祖,不必太复杂,携带一束鲜花就足以表达晚辈的思念了,即环保又无污染。

清明,天气是阴沉的,空气是清新的,清明是思亲的日子,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篇6:清明节祭祖通知

经xxxx文化研究会决定,xxx年4月5日上午,在xxxx宗祠举行祭祖大典。希望各分会认真组织好本地区宗亲按时参加祭拜活动。为此通知如下:

一、各分会必须在上午9:00前到达xx村xx宗祠。

二、各分会要挑选技术好的驾驶员开车,认真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

三、路远的,提前一天电话告知研究会办公室,报告参加人数,以便安排食宿。

四、到达xx村后,按指定位置停车,以防影响交通。

xxxx文化研究会

篇7:清明节祭祖祭文

适逢国家昌盛,天下太平,世道安宁,百姓和乐,如今改革开放,政策英明,社会繁荣,家庭安康。不孝男儿深知水有源、树有本,时刻铭记列祖列宗的养育之恩。不肖子孙虽然未曾跻身荣华之地、富贵之列,但也无愧地表示,光明磊落作人,问心无愧做事。虽不具小康水平,也无衣食之虞。现子孙满堂,家业恒昌,众望所归,抱本追远,拟清明佳节,刻石立碑,修坟祭祖,耀祖光宗。

先考大人,诞生于清光绪十九年,逝世于公元一九五六年,享年六十有四。先后经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种社会制度。一生贫困,备尝人间酸辛;长年勤劳,阅尽世态变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恪守本分,永葆良善之心。温良恭俭,和睦乡邻,尽心尽孝,抚育子孙。其心地江河可鉴,其功德与世长存。

先妣太君,诞生于清光绪十八年,逝世于公元一九五六年,享年六十有五。一生贤淑,通达事理,息事宁人,恪守妇训。自幼结发于郭门,极尽贤妻良母之道。孝敬公婆慈爱儿女,节衣缩食,勤俭度日。一丝一缕常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家里家外,农闲农忙,长年累月,不辍劳作。织纺井臼,缝补浆洗,粗茶淡饭,辛勤度日。终生勤劳仁慈,富有传统美德。教子有方,堪称孟母三迁之遗风。

在今柳绿桃红之时,阳春清明之日,饮水思源,不忘先人养育之恩,肃立坟茔,牢记教诲阴功。惟愿先考先妣的在天之灵,长眠安息,含笑九泉。也告慰先人,子孙后代,必定继往开来,继承遗志,为郭氏家门增光添彩。

祖功宗德流芳远,春露秋霜孝思长。

篇8:清明祭祖话《孝经》

我们中国人清明祭祖尽孝的习俗,所以能代代相传,这与中华民族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息息相关。中国儒家有一部《孝经》,这部《孝经》到底是谁写的,历史上有三种说法:第一,是孔子所述作;第二,是曾子所作;第三,是曾子的门人编辑而成。这三种作者来历都有历史文选可查。《十三经注疏序》讲:“《孝经》者孔子所述作也”;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讲:“孔子认为曾参懂得孝道,所以教给他很多孝的道理,曾参作《孝经》”;清朝简相亮《孝经集注》讲:“曾子门人记之也。”查考《吕氏春秋》中也引录不少《孝经》语录,由此可见,《孝经》产生于《吕氏春秋》之前是毫无疑义的。

《孝经》分古今文两种版本。《今文孝经》共十八章,古文《孝经》共二十二章。《孝经》在神州大地普及弘扬是在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因国家提倡弘扬孝道,对儒家《孝经》作了至高的评论:“伦之大本,穷理要道。”汉武帝倡导“天下诵之”,并且将《孝经》列入《诗》、《书》、《礼》、《易》、《春秋》、《论语》七经。汉代大力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八字精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尽孝是第一,“孝为百行之首”,“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在汉代将“孝道”作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标准被写入史书。《汉书》、《后汉书》人物传都颂扬孝子。《晋书》有《孝子传》。自汉代开始将“孝道”代代相传。一个人是否对父母孝敬,是否对国家效忠,是考验人们道德品格高低的重要标准。中华民族是崇尚大同的礼仪之邦,“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鄙人运用“三合一”法,将《孝经》精华辑录原文,白话今译,简短略评,力求使读者读后能明其理。现分四方面略述如下:

(一)孝,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

原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今译:

孔子说:“孝道是一切修养道德品格的根本。”

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

今译:

“曾子说:我很冒味地请问老师,圣人们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了吗?孔子说:天地万物之中,人最为高贵。人的行为,没有比尽孝道更为重大。”

略评:

人们总喜欢称赞平时孝敬父母的子女是良心好。这良心具体一点讲,就是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对人民效忠,所以孝是德之本。养生修炼根本的目的是“修心”,“心正”才能行正。为此,养生之道与孝道如《道德经》所讲:“尊道贵德。”孝道是最高级的养生之道。唯有心地纯正的人,才能具有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效忠祖国的崇高道德品格。

(二)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原文: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

今译:

认识掌握天时地理四时四季的自然道法,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万物生长的规律,勤劳耕耘,开源节流,省吃俭用,创造物质用来奉养父母。

略评:

奉养父母是精神上与经济上的付出。付出要甘心情愿,在经济上积蓄资粮。奉养父母不是一阵子,要自始至终,直到养老送终。那才是一个孝子的高尚情操。

(三)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是天经地义。

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曾子曰:“甚哉,孝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孝经》《广要道章》)。

今译:

孔子说:“教育人民要互相亲善友爱,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曾子说:“太对了!孝道是多么博大精深啊!”孔子说:“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有规律地运行,地上万物生长,顺其四时季节而道法自然。这是天经地义的。人们要自觉地顺应,要认识到,尽孝道犹如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谁也不能抗拒。为此,尽孝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义不容辞的。”

略评:

父母用心血汗水把子女养育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十月怀胎”。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责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报恩与尽责是统一的。如一个人对父母不孝,对国家人民不忠,那就大逆不道,这是伦理不容,公理鞭挞的。劝君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大慈大悲,恪尽孝道。

(四)孝有标准,致敬、致乐、致忧、致哀、致严的“五孝”。

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

今译:

孔子说:“孝子对父母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对父母恭敬孝顺,在饮食生活上,照顾侍奉要有欢乐愉快的心情;当父母生病时,要担忧关心为他们及时治疗;父母死了,要以悲哀、沉痛的心情办好后事;祭祀祖先要讲究礼节,要严肃认真。这五方面都办完美了,那应当是称得上尽责任的孝子。”

略评:

“五备”可以译为“五孝”。在《礼记·祭统》讲:“五备”可收纳为“三孝”,生则养,没则丧,丧则祭。养则观其顺,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尊此三道者,孝之行也。”每一个人一生必然经历生老病死。作为子女,当父母老年时体贴关心犹为重要。生病时关心治疗,死亡时办好丧事,那才是真正对父母尽孝道,真正尽到责任。“孝道”当然也并非只对父母行孝,应是在家行“孝”,于国尽“忠”。忠孝是每一个人的品德根本。人出生、长大、衰老、死亡,这是自然必由之路,所以“孝道”是永恒的,是检验一个人品格的试金石。“孝为百行之首”,有其深邃的道理。

篇9:清明节祭祖献词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

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祭》

四月,一把出鞘的剑,光彩夺目,映红人眼

四月,一株白玫瑰吮饱了血液,鲜红着欲滴的垂涎

清明时节,雨纷纷。风偷走我们的祭品——那些飘摇的纸钱,长成树叶

打草,不一定能惊蛇

这是我在瀑布下,找鞋时弄懂的道理

盅人的歌声,源自峡谷中幽居的母狼

燕,倦了。桃花扭动疯长的舞步,久矣

跪在坟前

我的膝盖有点儿痛

我闻到泥土和新草

以及一丝丝雨水的味道

我的先人就躺在我的脚下安睡

岁月已使他们没有了躯体

黑暗中只有灵魂与灵魂相依、对话

叶落归根

我用手拭擦

斑驳的石碑上刻有

他们的名字,姓氏和生卒年份

那些沾有风霜的文字

近看还隐约看出点深红

我给先人敬酒

然后缓缓地俯身三叩首

酒渗入泥土后有一行湿润的痕迹

象风沙吹进了我的眼睛

篇10:清明节祭祖文

清明祭祖文

维公元二○○*年四月五日,岁在丙戌,节届清明,春意融融,万象更新。仝氏儿女,会聚佳处,扫墓立碑,焚香叩拜,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继往开来,泽被子孙。恭祭我祖曰:

赫赫始祖,功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德何隆!

仝公文瑞,源自辽东,元朝重臣,兵部尚书,镇守潼关,昼夜征战,殚精竭虑,力挽狂澜,天妒英才,群小掣肘,告病全身,隐居雎邑,及明定鼎,屡下征召,忠烈坚贞,不事二主,饮鸩而亡,宁死不屈,乃遣六子,迁离四方,存种保族,声名远播。

自福新公,徙郓创业,勤俭继世,耕读传家,绵延悠长,风流葆昌,历廿余世,六百载矣。

人丁繁众,代有英豪,秉承祖训,至诚至忠,吃苦耐劳,勤恳奋进,驱除鞑虏,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天地共鉴。

世纪更新,中华振兴,改革开放,再振雄风,以人为本,民安国泰,科学发展,人和政通,小康大同,神人同享。

追昔抚今,族风犹在,彪炳国史,宗法百代,当今盛世,吾辈兴甚,精勇有为,浩气长存,立此神碑,永祚家邦。

山岳巍巍,河海荡荡,缅怀祖德,万世弗忘!

大礼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告成,伏惟尚飨。

二十二世孙**沐手拜撰

二○○*年三月三十日

篇11:清明节祭祖作文

一早,我们就直奔外公的“家”。妈妈告诉我,在我出生的前一个月外公就去世了,今天是我第一次去祭扫外公。记得读幼儿园时我问妈妈外公在哪里,外婆听见了对我说:“你外公在黄泥院当院长。”我说:“原来外公是当官的,怪不得没有时间来看我。这个官很大吧!”妈妈听了神秘地笑了,当时我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踩着崎岖不平的黄泥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山间独特的美景。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外公的“家”,这是一间长方形的,用砖砌成的小房子。外婆把水果、果冻、饼干、蛏、青燕等九样东西摆放在小房子前。接着,再拿出酒倒入碗中,分三次把酒加满。过了一会儿,外婆让我们一一祭拜。

祭拜好后,我们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篇12:郭氏宗亲祭祖掠影

“古柏千丛迎郭氏,心香一炷祭轩辕”。

2014年中秋节,来自陕西、川渝、江西、贵州、河南、山西、福建、广东、贵州、云南、浙江、江苏、甘肃等省(市)的郭氏宗亲代表200余人聚首桥山,隆重举行“甲午年郭氏宗亲黄帝陵祭祖大典”。

“数典不忘先世祖,万方裔子觅同宗。”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申崇华接受新西部网在线访谈时说,中华儿女祭祀黄帝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历史,这是因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代表,更是因为在黄帝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创造精神、利国利民的奉献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和勤俭朴实的自律精神。这种精神超越时空,具有长久的感召力和生命力,纪念黄帝、拜谒祖陵就是要深刻体悟这种精神、继承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这种精神。

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徐亚鸽说,作为甲午年郭氏宗亲祭祖大典指导单位,我们把郭氏宗亲甲午年在黄帝陵和郭子仪陵墓举行的祭祖大典主题确定为“中国梦、华夏魂、民族根”,就是希望华夏儿女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一心,为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而努力。

时至中秋祭始祖,明月相邀情更浓。西安郭氏郭子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兴鹏说,中国梦凝聚人心,中华郭氏代表聚首桥山,缅怀始祖洪恩浩德,讴歌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表达欣逢盛世的喜悦和身为黄帝子孙为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

黄陵县轩辕黄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苏峰告诉新西部网,郭子仪后裔郭沫若曾给黄帝陵题字,1963年黄陵县修复黄帝陵祭亭时,将郭沫若的手迹刻在石碑上,竖立于黄帝陵前的祭亭中央。

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2014年9月9日,“甲午年郭氏宗亲祭祖大典”冒雨在礼泉县郭子仪陵墓前举行。2012年9月30日,首届郭氏宗亲祭祖大典就被礼泉县官方作为公祭进行,这为此后祭奠郭子仪开创了典范。2013年9月9日,第二届大典被作为民祭进行,同时确定以后每年大典都在这一天举行。今年祭祖大典仍然是民祭。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著名戏曲《打金枝》讲述的就是郭子仪晚年的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郭志勇是连续第三次参加祭祖。他说,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他的忠勇和功德,值得后世永远景仰。

篇13:清明节祭祖作文

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祭祖 参赛单位:云南省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联系电话:13987079017

参赛类别:甲组作者:一(2)班马嘉指导教师:杨忠升

清明节到了。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上鲜花和水果,带着我来到了外祖父的墓地。

墓地位于一座小山包上,有一道长长的台阶通往山上,两旁种植有柏树。天上下着飨赣辏路旁的柏树显得特别的青翠,小水滴从叶子上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汇聚成一条条水流,湍湍地流向山下。

我们顺着台阶走上山,山上有无数的墓碑,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就好像排好队列的人群,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站在山上往远处望,远远的大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象是谁用手中的画笔在不停的画啊画,觉得不满意,不断地在修改。城里的道路上,汽车就象小蚂蚁跑来跑去作文 ,我们的城市在雨中显得特别的`安静。

爸爸妈妈带着我找到了外祖父的墓地。妈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和外祖父玩耍的事,她说今天是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天我们来祭拜,和外祖父说说话,他们就不会太寂寞了,这是对亲人的一种纪念。

我学着爸爸妈妈,认真地把墓碑抹干净,把鲜花插在坟上,水果供在墓前,恭恭敬敬地磕头,我在外祖父的墓碑前说,我会好好学习,明年清明再来看你,爸爸妈妈看着我,欣慰地笑了。

上一篇:关于办公场所变更的通知下一篇:乡财政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