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家长总结

2024-05-11

幼儿园中班家长总结(精选6篇)

篇1:幼儿园中班家长总结

本次家长会,因为有新生的加入,因此我先简单地介绍了班组成员,并且再一次重申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让家长们有所了解,并且能够配合实施。

接着我从数学操作、手工、常规及自理能力方面向家长们介绍了上学期存在的情况,让家长们知道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存在欠缺的,为下阶段工作的开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其次,分领域进行了本学期重点的介绍,每个领域重点的要求是什么,需要家长如何配合等等,我都讲得非常仔细,相信能够给家长们有所提示。

然后,我重点讲了本学期的重点,每周一次的亲子绘画作品、每月结合主题的亲子制作,并且向家长们宣布了本学期每个月的班级活动,有生活方面的、语言方面的、动手方面的、绘画方面的、健康方面的,让家长们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进行积极地准备。

最后,我针对上学期“六一小舞台”无人参与的情况,提出了问题,与家长们进行了一次讨论,我抛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希不希望老师多给你的孩子机会?想不想上课时老师经常叫你的孩子?2.机会,你们把握了吗?(六一小舞台表演)3.老师的留言你认真看了吗?(成长册、校讯通、家长会、QQ私聊)

当这三个问题问下去之后,有的家长沉思了,有的家长低头了,但是更有许多家长面对我最后提出的问题:以后的机会,你们会不会把握住?他们给了我肯定的回答。我对此进行了小结: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要想让你的孩子成长,你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你付出多少,你的孩子就会得到多少。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掌握得更多一点呢,这与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所以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变得更能干,就请你也付出一点努力。

相信经过这次的交流,以后的活动,家长们肯定能够带着自己的孩子积极参与!

篇2:幼儿园中班家长总结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将我班的课题研究向家长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提供了一些已开展的主题活动的资料,如:幼儿采访父母的记录表、观察记录、幼儿自制的小书“弯弯绕绕”等,家长在翻阅的孩子的作品、记录本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也看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推荐了几种科学教养的方法,对家长很有启发。有家长针对孩子的表现向我们请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问,我们都尽可能地答复,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

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小条子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昆虫》中,班里好多的小朋友都在家长的帮助下采集来了各种小昆虫。在《小鬼当家》中请家长帮助幼儿自备1-2种食物(例如:味道甜甜的、咬起来脆脆的、吃起来粘粘的、闻起来香香的„„)家长能按照上面的规定日期逐一将物品带来,并将带来的物品装在自己的小塑料带里,写上名字,早上来园后带到幼儿园便可。从而成功制作了进行教育活动。随着主题的开展,家长开始渐渐地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参与自觉性。一些家长常对我们说:“你们的工作真琐碎,样样东西都要,以后我会留意帮你们收集的。”就这样,经常会有家长把家中的酸奶瓶、空壳子拿来,还主动地问我们:“这个需要吗?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3、组织亲子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感情。

我们开展了“亲亲一家人”、“迎六一”亲子活动,通过我们的热情邀请,许多家长参与了此次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里玩游戏,每个幼儿的脸上绽放着欢乐,每个家长的脸上荡漾着快乐,周雅婷的家长都这么说,这半天的时间实在是过的太快了,和孩子一起活动做游戏真开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

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园地,为彼此更容易交流。教师将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家长,以便家长更方便快捷地与老师进行联络,更好地关心孩子的成长。

5、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

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使他们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篇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之我见

例如, 中班绘画活动《水果娃娃》, 活动前, 我组织幼儿开展了谈话活动《水果》, 活动中幼儿对水果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活动正式开始, 我让幼儿先进行讨论“:怎样来画水果娃娃?”有的说:“我要画苹果宝宝踢球。”“我要给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裙子。”……看到孩子们讨论得这么热烈, 于是我很放心地让孩子开始构图。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画起来, 一边画还一边和旁边的孩子骄傲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可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他们的纸上还是一些不成形状的线条, 有的只是随意地在纸上乱画, 有的甚至画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活动即将结束时, 我将孩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看过去, 几乎每一张画都趋向两种形式:有的画的是圆圆的苹果, 有的画的是弯弯的香蕉, 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我心里嘀咕起来:为什么没画出来呢?是不会画吗?走过去询问孩子, 终于孩子给了我答案:虽然大家有很多想法, 却没有一定的构图技能。

我们还可以从中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绘画作品中看出, 他们虽然有时会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自己和事物之间感情上的关系, 同时还能表现一种空间关系, 但他们会把这些形象以排队的方式放置在基底线上, 形成并列式的构图方式。例如, 我女儿也上中班, 有一次在家我教她画长颈鹿, 最后她画出来的是密密麻麻的、排着队的长颈鹿, 还振振有词地告诉我说, 长颈鹿在搬家, 搬到更漂亮的地方了。

我觉得, 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应该更多地考虑, 在指导中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 如何在绘画的构图中将“自由”与“模仿”更好地进行结合。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技能时, 并不是简单地告知孩子某种特定的技能, 如孩子不会画趴着的小猫时, 就直接教授如何画趴着的小猫, 这就容易忽视和抑制幼儿在构图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的愿望和发现学习的机会, 我们应尽可能地通过捕捉活动中的最佳问题情境、投入相关材料, 设置系列问题、提醒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引导幼儿改变已有经验、将幼儿已经胜任的具体问题概括化等方式, 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陈鹤琴先生认为,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 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 教师应经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 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 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我们应让幼儿走向生活, 走进大自然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 为培养幼儿的创作兴趣, 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 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孩子的想象力虽然会突破时空限制, 但还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现实, 最终用于生活。大自然和生活中既有动态的事物, 又有静态的事物;既有微型的, 又有大型的, 是很好的锻炼他们观察力的场所。如, 在秋天捡拾落叶时, 孩子们发现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各异的;天上的云朵一会儿聚拢、一会儿分开, 会不断地变换……所有这些不经过生活观察是发现不了的, 不经过观察是创作不出来的, 所以孩子只有在生活中有所体验了, 他们在创作时才能思维活跃, 独具个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中班幼儿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因此, 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要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 让幼儿产生大胆表达的愿望, 并在表达中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如, 一次绘画活动“可爱的小鸡”, 我带孩子们到饲养场参观, 刚进去有个孩子惊呼:“看!这里养了好多的小鸡啊!”孩子们兴奋极了, 都跑到前面看。有的孩子说:“小鸡在拍翅膀”“小鸡最爱吃虫子了”。回园后, 我让幼儿倾听一段旋律柔和、其中夹杂着河水流淌和小鸟欢叫的曲子, 然后跟随乐曲自由表达有韵律的动作, 把乐曲的意象转化为动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 用语言表达意象, 最后把自己头脑中的想象画出来。结果, 孩子们画出了许多颇具创造性的作品, 我们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真心、耐心, 更要有一颗可贵的童心。这颗童心能为孩子们创造自由想象的天地, 能和孩子们共同沉醉在想象的世界里, 并带领孩子们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喜欢“异想天开”的孩子们, 喜欢看他们轻松自如地挥动画笔, 驰骋、翱翔在童话天地里,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在绘画中都能品尝到快乐!

参考文献

篇4: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玩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幼儿的感官又是非常敏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为此,本次活动笔者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的特点,试图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的材料,先让幼儿聆听和分辨各种声音,引发他们的兴趣,再让他们自选各种材料并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声音,最后引导他们选择最佳的方法随动画片的播放进行模拟配音。活动的目的是拓展幼儿的思维领域,为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创造最大的空间,使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巩固,并且能迁移到其他方面,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声音,关注生活中声音的多样性。2.鼓励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3.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竹筷、竹勺、木梳、刷子、瓶盖(铁)、茶杯(瓷)、塑料杯、纸、算盘、拉链、塑料袋、砂纸、鼓、气球、自制纸杯电话等。2.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玩一玩,让它们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幼儿自由地玩,老师与幼儿即时交流。

(评析:这是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第一次互动。丰富多样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的欲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各种感性的经验。)

师:谁来说一说,刚才你玩的是什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幼儿讲述。老师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搓一搓,按一按,敲一敲……)

师:我们让手里的东西动了,它就会发出声音来。为什么现在它们不响了呢?

(幼儿:我不吹,口哨就不响了;我不敲,茶杯就不响了……)

师:这些东西我们不再动它,它就没有声音了。

(评析:通过探索,让幼儿浅显地了解:只有震动物品才能产生声音。)

二、感受声音的不同

师:刚才是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让我们分开来玩,再来听一听吧。

1.敲玻璃杯。

师:大家仔细地听,好听吗?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2.吹口哨。

师: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走一走,好吗?(幼儿活动。)

3.敲鼓。

师:鼓发出的声音和玻璃杯一样吗?(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4.摇算盘。先轻轻地摇,再用劲摇,让幼儿比较前后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评析:这一环节是为后面给动画配音作铺垫,有一定的目的性。)

三、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这儿录下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这些声音,你会想到什么事?

1.实际声音再现:

(1)打雷下雨的声音。(2)刮风的声音。(3)流水叮咚叮咚,青蛙呱呱叫。(4) 汽车的喇叭声。(5)小鸟的叫声。

小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然后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用嘴巴模仿一下。

(幼儿模仿。比如节日里鞭炮的声音、大街上的各种汽车声等。)

四、探索模拟发声

1.看课件。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里也有很多的声音。我们一起看一看,听一听,请你想一想动画片里讲了哪些事情。

(播放动画片。)

2.示范模仿。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哪些声音呢?我们能不能来模仿小马走路的声音呢?可以用什么来模仿?还可以用什么来模仿呢?(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师:我们玩的这些东西中,什么发出的声音和小马走的声音很像?还有什么也很像?其他小动物发出的声音,你能不能也找些东西来模仿一下呢?(幼儿回答。老师即时点评。)

3.幼儿自由探索,老师与个别的幼儿交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己的物品所发出的声音。

4.交流玩法,互相学习。

师:××,你刚才模仿的是什么小动物,用什么来模仿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像不像,好不好?

5.合作配音。

新年快到了,森林里面的小动物们一起举行联欢会

小鸟们飞来了。

(吹口哨或揉搓塑料袋。)

小马也奔跑着过来。

(敲打鼓或水桶。)

小乌龟也慢吞吞地爬了过来。

(用刷子刷砂纸。)

小朋友们也来和小动物们一起来庆新年。

你瞧,他们敲锣打鼓可高兴了。

(敲打鼓、水桶、铁盖等。)

鞭炮声啪啪地响个不停。

(老师扎破气球,气球爆炸。)

过新年了,好热闹啊!

篇5:幼儿园中班家长工作总结报告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针对这些,我们本期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

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将我班的课题研究向家长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提供了一些已开展的主题活动的资料,如:幼儿采访父母的记录表、观察记录、幼儿自制的小书“弯弯绕绕”等,家长在翻阅的孩子的作品、记录本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也看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推荐了几种科学教养的方法,对家长很有启发.有家长针对孩子的表现向我们请教家庭教育的方法或疑问,我们都尽可能地答复,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积极争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

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小条子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昆虫》中,班里好多的小朋友都在家长的帮助下采集来了各种小昆虫.在《小鬼当家》中请家长帮助幼儿自备1-2种食物(例如:味道甜甜的、咬起来脆脆的、吃起来粘粘的、闻起来香香的……)家长能按照上面的规定日期逐一将物品带来,并将带来的物品装在自己的小塑料带里,写上名字,早上来园后带到幼儿园便可.从而成功制作了进行教育活动.随着主题的开展,家长开始渐渐地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参与自觉性.一些家长常对我们说:“你们的工作真琐碎,样样东西都要,以后我会留意帮你们收集的.”就这样,经常会有家长把家中的酸奶瓶、空壳子拿来,还主动地问我们:“这个需要吗?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3、组织亲子活动,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亲子感情.

我们开展了“亲亲一家人”、“迎六一”亲子活动,通过我们的热情邀请,许多家长参与了此次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幼儿园里玩游戏,每个幼儿的脸上绽放着欢乐,每个家长的脸上荡漾着快乐,家长都这么说,这半天的时间实在是过的太快了,和孩子一起活动做游戏真开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加深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利用多种媒介与通讯手段,做到经常性和简洁性.

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园地,为彼此更容易交流.教师将手机号码留给每一位家长,以便家长更方便快捷地与老师进行联络,更好地关心孩子的成长.

5、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

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使他们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园内半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家园合作,拓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家庭都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篇6:幼儿园中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

幼儿园和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了让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情况,促进家园联系,4月6日至8日我园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小班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早操、集体教学活动、亲子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以及家园交流活动。

活动过程中,家长看到了孩子有序的参与各种活动,了解了幼儿园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真切的感受到老师们对孩子的关爱。而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尽情玩耍,家长的积极配合和亲力亲为的参与,更是提高了孩子们活动的情趣和积极性,时时传来的一阵阵呐喊声、欢笑声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在这次家长开放日中,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而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们也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在一个个细微的环节中,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辛劳和对孩子满满的爱。同时家长们也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客观的认识,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力度,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为家园共育搭建起了交流的平台。

上一篇:小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桔子》下一篇:梅花鹿和白天鹅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