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诗两首

2024-04-08

4诗两首(共8篇)

篇1:4诗两首

第4课《诗两首》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人:王娟 审核人:任子红 使用时间:2013年3月6日

温馨寄语: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及背诵。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想像,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学习重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中隽永的语言。学习难点:

背诵诗歌,品味诗中的语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

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怀恋.(liàn)疲倦.(juàn)醇.厚(chún)诅咒..(zǔ zhòu)

二、听、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感情。1.听课文录音,划分朗读节拍。2.自由朗读。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明确: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三、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学情预测:这两个问题应该比较简单,学生基本能体会出诗歌中积极乐观的基调。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由谈。学生可能谈到过去受到挫折的体会。很多挫折都将会过去,正如诗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也有可能分析到最后一句“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教师可顺势引导到对这一诗句的具体分析。)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2.普希金在诗里写道:“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你喜欢这一句话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让学生自由谈。)

明确:这一著名诗句获得普遍的认同、接受,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一切都会过去,这是客观规律,包括不幸、失败、挫折、忧郁、痛苦,当不幸也如一切一样过去之后,即人从现实的痛苦困境中解脱出来之后,当年的不幸反而会成为你值得回味、回忆的人生阅历。当然,在本诗中前提是生活欺骗了你,说明你品质、人生态度中还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这一切底气使你可以亲切怀恋失败的过去,包括自身有缺点的失败。②此诗句的妙处在于:它是针对不幸尚未过去的人说的,也就是它让你提前从精神痛苦中解脱出来,让你提前体味第1点说的生活哲理,因此它可以成为劝慰、自慰的人生格言。③这一诗句包含了这首诗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达辩证的人生哲理,尤其是亲切温暖的情感,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好。

3.有的版本把这一诗句译为“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你认为哪一句译文更好?

(学情预测:学生大部分都会认为原诗句好,但学生未必都能说清“怀恋”比“可爱”好的缘故。言之成理即可,理由不求说全。)

参考意见:原诗句更好。其一,“可爱”的回味意味不如“怀恋”醒豁,而正如上述第1点所言,本诗的内在关系落脚在回味。其二,“可爱”的意蕴、情趣不如“亲切的怀恋”丰富、多味。从本诗看,那过去了的,原是伤感伤心的东西,从一般意义看,正因为有伤感才需要劝慰、自慰,而“亲切的怀恋”显然更能包容伤感之味,同时又能兼容“可爱”之意。从诗歌语言的特点看,意蕴的丰富、情趣的多味正是其特点,而在本诗里,“亲切的怀恋”更具有这一语言的韵味。所以“亲切的怀恋”比“可爱”更好。

四、再次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中感情。

当堂检测:

1.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二题。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试写一首小诗。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及背诵。

2、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学习重点:

1、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2、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学习难点:

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学习过程:

一、带着问题朗读

有人谈到喜欢这首诗,喜欢它的朦朦胧胧,喜欢它的忧郁。读这首诗,看看作者因为什么而忧郁?哪些句子、哪些画面让人感觉到这种情绪?

答案提示:

因为要“选择”一条路,诗人担心选错。

第三小节,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他却留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二、通过朗读,大家发现,诗人明明已经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静”的路,可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答案提示:诗人的写作重点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的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三、再朗读一遍,看看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提示: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四、《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

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等。

五、试写出以下事物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象征手法。小草—— 梅花—— 青松—— 荷花——

六、象征与比喻在诗(文)中的区别。

七、总结:

“这堂课,我学习到了„„” “我很赞成„„的观点,因为„„” “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当堂检测:

《未选择的路》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课后反思:

篇2:4诗两首

1、生字注音

忧郁(yù)瞬(shùn)息 涉(shè)足 伫(zhù)立

萋萋(qī)诱(yòu)人 延绵(mián)幽(yōu)寂

尴(gān)尬(gà)路径(jìng)

2、多音字辨析

将:jiāng(将就)更:gēng(更动)

jiàng(将才)gèng(更加)

qiāng(将进酒)

3、形近字辨析

萋(萋萋)恋(依恋)涉(涉足)欺(欺骗)

凄(凄凉)峦(山峦)徙(迁徙)期(期望)

旅:旅行 经:经过

族:民族 径:路径

4、词语解释

【忧郁】忧伤,愁闷。

【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幽静,寂寞。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怀恋】怀念。

【路径】道路。

【延绵】延续不断。

【往事】过去的事情。

【回顾】回过头来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态)不自然。

5、字词辨析

【忧郁 忧伤 忧愁】都是形容词,都有忧愁意。忧愁:因遭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忧伤:忧愁悲伤。忧郁:忧愁郁闷。

篇3:4诗两首

这里分享九年级下册《诗两首》的课堂教学实践, 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也希望给同行们提供研讨样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个专题为“爱国思乡”的诗歌赏读, 第一课为《诗两首》, 分别选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余光中的《乡愁》。 两篇大师级的诗作, 文字数量不多, 但内蕴丰富, 如何在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顺利引导他们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呢? 我认为诗歌的解读需要紧紧联系创作的社会背景展开, 只有身处创作者的时代中, 才能真正走进诗歌, 才有可能真切地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诗歌创作背景, 了解作者处境, 课上脱稿讲出。 要求脱稿讲出, 学生们必须将前景材料吃透。 果然, 学习《我爱这土地》一诗时, 很多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令我惊喜的是, 部分学生回忆起了七年级下学过的《土地的誓言》一课, 并自觉地将之和《我爱这土地》进行比较。 如此, 学生明确了《我爱这土地》的朗读基调———第一部分:低沉, 悲哀;第二部分:悲痛且执著。 接下来, 给学生时间试读, 同伴之间指出不足, 加以弥补。 然后, 我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化身为诗中的鸟, 描绘出心中残损的国土, 落魄的家园, 呐喊的民众……就是这样的国土, 死了的鸟却将全部的躯体奉献给了她, 鸟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一问题的回答深度直接检验了学生刚才的想象程度, 有的学生不仅谈到了鸟儿对国土深沉的热爱, 还体会到了像鸟一样随时准备奉献自身的爱国志士的悲壮情怀。 学生们的情感此时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带着这样的深入解读继续第二部分便顺理成章了。 第二部分简简单单的一问一答, 却是全诗最激情澎湃, 最能展现作者对国土深沉强烈之爱的:“常含泪水”和“爱得深沉”是需要酝酿情感加以深刻理解与朗读的。 我让学生先指出“泪水”为何而流, 再自由讲述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做到“爱得深沉”。这样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继续联系时代背景解读诗歌的做法, 收到了极好的课堂效果。

有了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借鉴, 教学《乡愁》一课时, 我便有了信心。 我仍然让学生说诗人境况与时代背景, 好在九年级的学生对近代历史已有一定了解, 知道特殊历史时期海峡两岸的分隔事实, 作者余光中, 一生都处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 多次与亲人分别。 1971年, 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 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乡愁》这首诗。 可是, 大陆学生是很难体会到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痛楚的, 上课伊始, 我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 几个台湾青年去一位伯父家做客, 让青年们感到奇怪的是, 伯父家居然供奉了一只破碗。 原来, 1949年, 国民政府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之前, 抓了一大批青壮年, 为将来反攻大陆做好准备。 这天早晨, 这位伯父端着家里的碗来买早饭, 不明就里地就被大兵抓走。 几番辗转到了台湾, 索性碗没有丢, 这只碗就成了伯父从家里带出的唯一物件, 以后每每思念故土与亲人, 伯父就只能将所有的情思寄于碗上。 海峡两岸互通往来后, 伯父得以重回大陆, 但早已物是人非, 陪伴他的最后只有这碗。

这个故事讲完后, 许多同学唏嘘不已, 此时他们已经渐渐被故事中的思乡情怀感动了, 《乡愁》 一诗读来便见情怀见深度。 接着, 让学生提取诗中的四种物象,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四个不同时期的故事,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 将一位浪迹台湾苦苦思念故土的游子的故事娓娓道来。 我挺佩服学生的想象力:贴着邮票的信写了什么样的内容、拿着船票与新婚妻子作别的神态心理、冰冷坟墓隔断的母子深情、浅浅海峡带来的人间痛苦在学生的笔下丰满了起来。 展示完毕, 再请学生读, 这次读则是带着理解的朗读, 是带着对具化乡愁和虚化乡愁的双重理解的, 情感自然而然到位, 诗歌的价值在学生的思与读中便提升了。

《 诗两首 》 的教学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提供了丰足的空间进行展示, 将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首位。 我坚信, 只有在内驱力推动下展开的学习活动才是有效的, 即使在大考压境的环境中, 也要尊重学科特点, 创造学生喜爱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收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 真正乐享语文课堂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徐国荣.教材解读:应首先注重教学内容的确定[J].江苏教育, 2008 (9) .

篇4:送别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王维送朋友元二到边疆去,在渭城分别。

这天早晨,下了一阵小雨。雨不大,只是湿润了尘土而已。可是,正因为这小雨,平日尘土飞扬的渭城变了。你看,客舍的瓦墙更青了,柳树的颜色更鲜了,多么清新,多么明朗!

我们知道,古人常常折柳送别,所以柳树总是和离愁别恨紧密相连,而这里的柳色,是这样轻柔明快,让人耳目一新。

诗人并没有逐字逐句地写送别的场面,只是选取了一个重要的细节——离别前的劝酒词:请再喝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如果不是依依惜别,如果不是情真意切,怎么能说出如此深挚感人的话来呢?也正因为它深挚感人,所以后人把它编成曲子,广为传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第一、二句是“首联”。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卫着——这句话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即长安。“五津”是岷江的五大渡口,也就是题目中的“蜀州”——这句话交代了杜少府要去的地方。这两句对仗极为工整。

第三、四句叫“颔联”,承接“首联”,表达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你看,江面上风烟迷蒙,我这离别的情绪啊……怎么说才好呢?我们一样远离故土,一样宦游他乡,我们互相很理解对方!

第五、六句为“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只要彼此了解,彼此心意相通,那么,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邻一样!诗中没有感伤,没有悲戚,有的是豁达,有的是乐观,难怪这一句会成为千古名句了。

第七、八句是“尾联”。诗人再次劝慰友人:咱们别像小儿女离别时一样哭鼻子抹眼泪的,高高兴兴地分别吧!这句话,是不是也适用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呢?

篇5:4诗两首教案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普希金,俄国诗人。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普希金1825年在被流放的日子里题在邻人女儿姬姬纪念册上的一首哲理抒情诗。

全诗共两节:第一节写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第二节写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全诗共8行,既是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更是诗人在严峻艰苦的岁月里的座右铭。

它告诉我们:对待人生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静地对待,要善于克制自己,放眼未来

二、朗读课文

三、词语讲解

忧郁:愁闷。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怀恋:怀念。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仁立:长时间地站着。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幽寂:幽静寂寞。

路径:道路。

延绵:延续不断。往事:过去的事情。

回顾:回过头来看。词语积累

①忧郁:忧伤,愁闷。

②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③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④幽寂:幽雅寂静。

四、整体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共二节:

第一节:面对现实要沉着镇静,向往未来要充满自信。第二节:迎接新的未来,把过去变为永久的怀念。

五、诗句赏析

1.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2.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3.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苦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的过程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而当它成为了过去,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怀恋,甚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它,完全了你的人生,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你。

六、归纳主旨:本诗以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临挫折要正确对待它,要镇 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

2.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一、读准字音:忧郁(yōu yù)瞬息(shùn)涉足(shè)伫立(zhù)萋萋(qī)足迹(jì)

路径(jìng)

镇静(zhèn)

幽寂(jì)

延绵(yán)

二、精彩句讲解

1.如何理解“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点,怎样选择呢?你是否像诗人一样清醒而理智的知道:“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是的,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条件,有取有舍,有舍才有得。忠孝难两全的时候,你舍什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你舍什么?实惠和良心相对峙的时候,你舍什么?你所舍弃的、你所未选择的或许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在你心目中,“更诱人”“更美丽”的是什么?这才是你取舍的原则。

2.如何理解“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步污染。”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遇到类似的麻烦。看起来两者都不错,都很有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麻烦,人类才会创造出“选择”这个颇有分量的词语。

3.如何理解“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这种选择是理智的,它对后果有清醒的预料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这样慎重的考虑,才会避免日后的懊悔。

4.如何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自己选择的路,就一定要走到底,无怨无悔,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而有意义的。因此,“选择”除了需要理智的放弃、睿智的选取,更需要意志的延续。

三、理解课文

1《未选择的路》共四节:

第一节: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伫立,不能选择。

第二节:写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一条路,然而很诱人,很美丽。第三节:不同的选择带来了不同的景象,使我难以再回返。第四节:由树林之路悟出的人生之路,同样未选择。2.归纳主题思想:《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

四、课后练习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诗人。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等

3、象征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诗人。5.词语辨析

(1)忧郁

忧伤

忧愁

都是形容词,都有忧愁意。忧愁:因遭困难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忧伤:忧愁悲伤。忧郁:忧愁郁闷。

(2)安静

宁静

幽静

寂静

都是形容同,都有“静”之意。“安静”有二意:①没有声音;②安稳平静。寂静:专指环境没有声音,很静,程度比安静深。幽静:除了寂静之意,还有环境幽雅之意。宁静:既可以用来形容环境安静,也可以用来形容心情平静。

五、作业: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篇6:4 外国诗两首教案

1.导入: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与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2.老师(配乐范读)《蝈蝈与蛐蛐》,同学闭眼聆听,展开想象,假设自己置身其中,用(视频:我感受到

。)讲述你听读之后的感受

我感受到……好像听到蝈蝈和蛐蛐的叫声。

我感受到夏天的炎热,有很多东西。感受到夏天很多具有生命力的事物?

3.(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过程中,你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上发现了什么?(视频:“我发现了

。)我发现诗人很喜爱蝈蝈,他用“喜悦”“舒适”来形容它。我发现诗歌读起来令人很舒服。我发现诗人喜爱大自然,赞美蛐蛐和蝈蝈就是在赞美大自然。

4.指名朗读

点评

朗读时要注意语速、语调、节奏、轻重音,还要根据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读出感情。

.(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朗诵)感情朗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你不大理解的诗句。(视频:我不理解:

。)“豪华的盛夏”“诗歌第二层次写冬天的蛐蛐,前面写景内容写的是冬天冷寂的氛围,第12、13行为什么写人家的暖气?是不是有些破坏气氛?”为什么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6.女同学朗诵,其余同学自主赏析。)(视频:我欣赏:

。)

赏析诗歌的方法是相通的,对于第二首诗可由学生自主学习。依照上面的学习过程,俄罗斯诗人叶赛宁也是一位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通过对夜景的描绘,传递了自己的情感与对生命的体会。

(全班齐读《夜》)

(视频出示问题:

1、诗歌抓住了“夜”什么特点?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试比较《夜》与《蝈蝈与蛐蛐》的异同。)

(学生自学,轻声播放速缓的音乐)

雨的诉说

【活动目标】

◇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师准备】

◇教师最好在学期一开始就把这项活动布置下去,让学生在余时间随时留意、多方搜集。

◇在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准备时,及时进行指点和帮助。

【活动指导与建议】

◇活动准备

前,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活动准备。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让学生在不同时空谛听雨的声音,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准备在堂上播放并描述给全班同学。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的资料;也可以有所扩展,如不同地区和季节,雨的不同形态;雨的各种奇特现象及成因等。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让学生搜集写雨的文学作品或片段,并准备简要的评点,在堂上进行朗诵。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作品搜集,如写雨的古诗词集锦,小说、戏剧中的雨;写春夏秋冬四季之雨的作品;欢乐、忧郁、兴奋、凄凉等各种心境下的雨。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搜集相关作品,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

以上各组进行活动准备时,老师可以相机指导,以便把握住整个活动的方向和质量。

◇堂活动(主要练习口语表达)

四个小组依次或穿插进行活动展示。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同学们说一说雨声唤起了怎样的心绪和感受。然后,由录制雨声的同学描述真实情境。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可以用知识竞赛或有奖竞猜的形式开展活动。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进行配乐朗诵,请同学们在听完后谈谈感受,以及对朗诵本身的评价。所有朗诵结束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比较、品评,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可以让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有感情的演唱一、二句有雨的歌词,让同学们评论一下歌手唱这首歌时应有的感受。

堂活动时,应该注意:(1)一定要全班积极参与和感情共鸣,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热情。(2)当学生在台上讲述或朗诵时,要让同学讲清楚所讲的内容,要注意音量、语速、表达的清晰和生动。

[文题集萃]、听雨

2、在雨中(雨中情)

3、雨天,我想起了……

篇7:4外国诗两首汇总[小编推荐]

知识与能力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

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重点】

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人生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教学难点】

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教学难点〗

理解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描写了两只草虫的呜叫,为什么说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她将以博大的胸怀,赋予我们灵感和力量。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就是他们用身心和自然溶铸而成的美的赞歌……

二、简略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设计问题

1、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诗的意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2、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教师在学生回答中作适当点拨、提示:

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3、这首诗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学生小组研讨,教师明确: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灭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色;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自然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4、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5、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六、深情朗颂

学生美读小诗,放飞心灵,体悟济慈如月光般清丽恬静的诗风。

七、拓展创新

1、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自然讴歌自然的诗作,课处再阅读几首在班里交流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模仿课文,仿写几句诗句,抒发自已对地球或自然的独特感受。

第二课时 夜

〖课文简介〗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交流课前搜集的文学常识信息。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教师助读资料: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二、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先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再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美丽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三、问题设计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学生感情品读,体察绘景中涛人对自然的心灵感应。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教师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拓展延伸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学生熟读诗歌,深层感受夜色,体会夜的意蕴。

五、本课总结

本诗是自读课文,与此单元其他诗歌不同,是来自国外的诗歌。此两首外国诗都是描写大自然,但是表现的却是大自然的不同方面。《蝈蝈与蛐蛐》较后首诗稍难理解些,这包括蝈蝈、蛐蛐意象是如何叠加,使之融为一个整体的;蝈蝈、蛐蛐唱歌的意象与大地诗歌之间的联系;“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与诗人创作思想的关系等。第二首诗中夜的静谧是需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的,诗中意象也需要结合个人想象慢慢琢磨才能有所领悟。

六、作业

1、完成课课练。

2、预习新课。

七、教学反思

篇8:4诗两首

关键词:庞德,译诗,意象传递,认知,意象派

埃兹拉·庞德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贡献不仅在于其清新硬朗、严谨深奥的诗作,还在于其极富文字魅力与感染力的译诗。历史鬼使神差般的安排和庞德自身对中国文化的推崇成全了他与中国文化、中国古典诗歌的姻缘,自1914冬,庞德开始研读东方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笔记遗稿,而后整理并翻译出版了中国诗集《华夏集》,共收录十九首译诗。诗集一经出版,便引来争议无数。

本文选取庞德早期根据汉武帝刘彻的诗作《落叶哀蝉曲》所翻译的Liu Ch'e和晚期《华夏集》中根据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翻译的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并运用意象派诗歌理论和庞德的翻译理论对二者分别进行评析,从意象认知的角度探讨庞氏诗译为保留诗味而另辟蹊径的独到翻译策略。

1 意象派与庞德的翻译思想

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核心人物,埃兹拉·庞德倡导直接描写主客观事物,不使用无济于表现事物的词语,而关于韵律,主张采用乐句,而非呆板的节拍。意象既可以是构思时浮现脑海的影像,也可以是经过作者真情处理的客观反映。庞德本人非常重视翻译,关于翻译他曾这样说道:“翻译为诗歌艺术提供模式,正如给鬼魂注入血液一样。”(Hugh,1971:150)字里行间,翻译虽然还是被庞德视为获得诗歌创作灵感的渠道,但在翻译创作的过程中,庞德也总结出了具有意象派理论特点的翻译心得。关于诗歌翻译方法,庞德的见解早在1910年出版的《罗曼司精神》一书中便初露端倪。书中,他主张诗歌不应当过分强调直译,而是要注重再现文本中所蕴含的意象和感情,关注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的传递。直译只能做到概念上的一一对应,并不能实现意象和感情上的忠实原作。只有意象生动重现,感情适当赋值,原诗的意味才能真正保留下来,而这是机械直译所不及的。1911年至1912年间,庞德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一系列译诗,并加之十二篇翻译理论文章一起成集,题为《我搜集奥西里斯的残肢》。庞德借用奥西里斯复活的神话传说照应他在该集序言中提到的名为“闪光的细节的方法”。在庞德看来,语言是有能量的,写在字里行间的单词和文字细节,不仅仅是印刷于纸上的符号,而是作者刻于磐石上的意象,实在而永恒。他倡导在翻译中精确地再现原作的词语和细节,关乎诗歌翻译,即要最终再现诗歌中所蕴含的意象。这种翻译观给了译者更大的空间,译者被看作是艺术家,一个能够铸造词的人,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认可。但也是这种翻译观,使庞德所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屡遭批评——改动、创造的成分过多;也正是这种翻译观,使他的译诗不仅保留了汉语诗的古典风格和东方的异国情调,更为英美读者真切重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2 译诗评析

2.1 Liu Ch'e评析

Liu Ch'e一诗译于《华夏集》之前,属庞德的早期译诗作品,改自Herbert Giles 1901年出版的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翻译的《落叶哀蝉曲》。王宏印教授曾评论道:“《刘彻》一诗,毕竟是创意翻译,或创译,基本上还属于翻译的范畴。”(王宏印,2011:291)这是一首蕴含深刻美学主张的诗,不是简单的概念对应翻译,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改写。庞德以其意象派诗歌观的独到审美,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境域,呈现了这场唯美的千年“同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认知模式,意象的“同一”能做到的也仅是认知层次的“同一”,而非绝对同一。

Liu Ch'e这一译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与原诗相差深远的题目,庞德为何未把包罗丰富意象的隽永诗题“落叶哀蝉曲”照搬译入英文?推测其中定有颇多难割之情:其一,在汉语中,落叶与蝉皆是意味深长、吟咏不尽的意象,落叶萧瑟,悲自然之秋,悲人生之秋,而蝉更是悲秋思绪的代言、哀时伤逝的触发,隐含着汉武帝对逝去美人李夫人的无尽感伤与怀念;而在英语中,二者并无相应内涵,倘若直译,不但达不到汉语中意象的等效,还会造成对英语读者的困扰,不解其中蕴含的感情,不明题目与诗文的关系;其二,不论是汉语诗歌还是英文诗歌,题目应当尽可能地简短凝炼,避免冗长,这一点是作者和读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共识;汉语中的五个字“落叶哀蝉曲”,译为英语则不是五个单词能够表达的,英语的逻辑性较强,需要冠词和逻辑连接词的补入,虽然庞德“常常希望翻译或写作中所采用的拼合与并置的方法能创造出新诗的建构方式”(蒋洪新,2001:79),并且在译诗中也时常运用省略冠词和连词的艺术手法来突显意象的生动鲜明,但这一点在他这一早期译作中并未有所体现;其三,全诗咏叹汉武帝刘彻对李夫人的思念,以Liu Ch'e这个中国古代帝王的名字为题的诗歌定然比直译更能给目的语读者留下深刻的异国印象,体会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味。

尽管庞德在翻译诗文时“扩大或夸大了落叶的堆积和尘土的吹拂所引起的悲凉感——有点把中文诗的静写成英文诗的动了”(王宏印,2004:151),并用落叶与尘土铸就了一个比原文更加博大苍凉的如坟冢一般的意象,不可否认这与庞德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底及其所专注的意象派诗歌创作导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实际上此举更是一种对原有意象所做出的合理延伸,为英美读者的接受搭建了一座认知平台。虚房冷宫的凄凉,中国古代宫廷的情境,英文读者很难直接体会,但如坟冢一般的庭院凄风扫落叶的意象反而更加能切中他们的神经,易于触发悲凉愁绪和对逝者的感慨、思念之情。由静到动的转变,中国古诗中含蓄低沉的表达戏剧性地置于更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和欣赏习惯的“Scurry into heaps”与“lie still”的一动一静中,不失为意象的巧妙翻译,真正做到了让细节闪光夺目。

“庞德按照意象派的创作原理,删去了结尾的部分,增加了‘一片叶子黏在门槛上’的创意”。(王宏印,2011:281)原诗最后略带抒情议论的两句,经庞德大刀阔斧的加工转为这一凄美而意味无穷的意象,这是庞德受原诗感发出的灵感创意,是对原诗意象刻画的深入和扩展,进而补充了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潮湿叶子”的意象。庞德认为意象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是感情激增后的灵感抒写,在这里庞德真实呈现了他读诗之时的真情实感,并作为意象带有认知色彩的一部分使英美读者的理解和赏析直接了一些,也容易了一些。

2.2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评析

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选自《华夏集》,译自费诺罗萨的日语标注笔记,相比庞德的早期译作Liu Ch'e,行文更显意象派技巧,无处不见淡雅唯美的意象,无处未感清朗而略带忧伤的离愁别绪。

题目翻译看似背离原文,实则推测可有一下几点原因:其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实际上是一个省去主语的短句,一个包括状、谓、宾、补在内的复杂结构,如若翻译成英语定是冗长,甚至长过诗行长度,无论是在视觉审美上还是在诗文阅读的习惯性上,这都是不合时宜的;其二,省去了“黄鹤楼”、“孟浩然”和“广陵”这三个都需要加注的名词,加入了“the river Kiang”这一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典型意象,与下文照应的同时,也使诗文更加流畅,更具中国诗歌的特色,在风格上也更贴近原诗清晰明了的特征,既为目的语读者减轻了阅读障碍,也为他们呈现了一个具有异国情调的鲜明诗题。

中国古诗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象构造就有着很强的画面感:诗人伫立长江畔,目送友人辞别黄鹤楼,一叶孤舟渐渐消失在天空尽头。之于整首诗的意象传递,庞德翻译未有失当之处。原诗中既有动态意象“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也有静态意象“黄鹤楼”、“烟花”、和“碧空”,而在译文中“烟花”被赋予了动态的特质,在江上渐渐模糊远去,正如水墨画的铺水接气,使景物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与此同时原诗中渐行渐远的“孤帆”却变成了静态意象——“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故人的“孤帆”已变成了点缀天际边的一个小点,恰如水墨画中的点景人物,以点色的手法塑造出灵动的意象。如此巧妙变换的动静结合,既避免了审美对象的缺失,也为译入语读者呈现了一幅与原诗意境相同的鲜动深远的画卷,其中的些许变换丝毫未影响读者对诗中意象的认知体会,反而使诗文更具中国水墨淡雅的特色。虽然庞德在翻译时割舍了原诗中仅有的一个代表色彩的词——“碧空”的“碧”,但这无色彩的选择更加贴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另外虽然“碧空尽”在汉语中是一个凝炼而含义丰富的词组,但若转为英文“the far blue sky”则略显拖泥带水,背离了原诗简洁明了的风格,比起“the far sky”反而失去了原诗意味。

原诗最后一句的翻译,加入了连词“and”,表示时间的词“now”和主语“I”,并拆分为两句进行表述,既背离了原诗的形态结构,也背离了“庞德后期作品中大量出现不用连接词的铺叙并置”(赵毅衡,2003:252)的翻译选择。斟酌个中缘由,这非庞德随意之所为,而是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角度出发,特意之构句。汉语中有主句和无主句同时存在,但英文则不习惯无主句的存在,因此插入“and now I see”可使上下句之间自然衔接。在这一句的处理上,庞德通过对“river”和“long Kiang”意象的突出强调,准确捕捉到了原诗作者李白想要表达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所寄托的依依惜别之情。

3 结论

对于跨文化的汉诗英译,任何一位译者都很难提供一个与原文完美对应的翻译,能做到的只是从不同的侧重点考虑,为读者提供一个在译者自身看来尽可能接近原诗的译本。庞德从意象的读者认知角度出发,关注意象在译诗中合情合理地再现与鲜明灵动的重塑,尽力弥补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亏损,为英美读者呈现了对中国古诗内涵意蕴的恰如其分的英文意象阐释。

参考文献

[1]吴其尧.庞德与中国文化:兼论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Hugh,Kenner.The Pound Ezr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 nia Press,1971.

[3]王宏印.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蒋洪新.庞德的翻译理论研究[J].外国语,2001(4):77-80.

[5]王宏印.英诗经典名译评析:从莎士比亚到金斯伯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4诗两首】相关文章:

上一篇:宽广的近义词下一篇:倾听教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