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事迹

2024-05-25

革命英雄事迹(精选6篇)

篇1:革命英雄事迹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材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大全,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材料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

? 多少个黑夜白昼,多少声崇敬的赞语,多少个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灭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你那崇高的爱国热情,已在人们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寻你,永垂不朽的英雄——邱少云。

? 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无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许已化作尘土和祖国融为一体,你是她坚贞不屈的写照,你的事迹是后人学习的典范。你壮烈牺牲的那一天,烈日当空,敌军侵占了 391 高地,我军决定夺回阵地,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我军隐蔽在低处,而敌军居高临下,很容易发现我们潜伏的军队。敌军凭着地利,占了上风,如果稍有风吹草动,我军就会暴露目标,这样一来,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邱少云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难发现。我军的炮火接连不断地轰击敌方,本想在黄昏时分,潜伏的军队杀出去,给敌军来个两面夹击。敌人显得很胆怯,面对我军的进攻,他们不敢轻

举妄动,觉察了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进,于是就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法宝——放燃烧弹。我军旁边的枯草被烧着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开了,猛然看去,邱少云的身上着火了,他的衣服被烧着了,如果他这时采取行动,跳起来,或在地上打几个滚,火就可以熄灭,可这样一来,军队就会暴露,全军就有覆没的危险;并且,在接受任务时,部队就做出了严格的纪律规定: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许暴露目标。邱少云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生死抉择面前,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军队暴露目标!于是他一动不动地趴在火堆里,大火在他身上燃烧了整整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年轻的伟大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步。战士们慷慨激昂,速战速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邱少云在困难面前处变不惊,他那遵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人们的心里竖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这座丰碑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

?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 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

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 年 3 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 年 7 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 1 次。1952 年 10 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 4 昼夜后,于 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 597.9 高地。部队接连攻占 3 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 3 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 6 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 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

?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革命先烈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 年出生,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7 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

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 30 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 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 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抗日英雄事迹:杨根思杨根思,原名羊庚玺,1922 年~1950 年,革命烈士,江苏泰兴人。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1942 年,杨根思从上海回到家乡,乡农委会主任给他讲述新四军抗日的故事,杨根思加入了基干队。1943 年,区干部在羊货郎店召开秘密会议,放哨的杨根思发现了敌情,用手榴弹炸跑了敌人,保证了区干部安全转移。1944 年 2 月,杨根思正式加入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 3 连的一名战士。1944 年 2 月 22 日,参军后的杨

根思首次参与作战,攻打伪军据点,他用长矛刺进了敌人的心脏,并缴获了第一杆枪。1945 年 6 月上旬,在浙江,国民党军已占领新登、临安两城,并兵分 3 路向孝丰城进逼,杨根思奋勇当先,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哨口,为新四军开辟了进攻道路,被评选为团战斗模范、华东爆破大王,同年 11 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杨根思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提拔为连长,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并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大会,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50 年杨根思参加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被追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他生前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2009 年 9 月,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评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英雄名片张开元 1920 年 11 月出生于曲霞镇花园庄,现分界镇张竹村人,1943 年入伍,参加如皋独立团。2005 年,张开元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60 周年纪念章”。

尽管张开元老人今年已是 96 岁高龄,但回忆起当年参加抗战的故事,他仍思路清晰。

张开元家中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大概是从一九四零年、四一年起,我们庄上开始有日本鬼子出没。他们到处设据点,到了村里就要老百姓的粮、抢老百姓的牛,不交粮就打人,把老百姓都打怕了。”张开元回忆,当时日本人到处烧杀抢掠,“扰得大家生活没得安生,大家都特别恨他们。” “日本人欺负我们中国人,我不服气!我们一定要反抗!”张开元说,这样的生活状况激发

了他入伍参战的强烈愿望。考虑到如果自己在花园庄一带打仗,一旦被和平军发现,即便自己离开了当地,也会牵连家人,张开元便加入了如皋独立团。

在如皋,张开元和战友们在搬经、加力、永安沙一带与敌人周旋。张开元依稀记得,当时攻打日军据点时,他们都是夜里出动,“有一回,我们有将近一个整团的兵去攻据点,虽然日本鬼子从别的地方赶来增援,但是哪有我们人多力量大?那一夜,我们打死了很多鬼子,活捉了很多和平军,还缴了不少重机枪。”1945 年在永安沙,一天夜里,张开元所在部队要去攻打敌人的炮楼。由于先前作战能力出色,他被安排和排长共同执行安装炸药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趁着夜色,他和排长迅速埋伏在离据点不远的壕沟里:“我们的战术是先开枪,试探对面有没有敌人。枪声响过后,对面没有什么动静,排长抬头想观察对面情况,没想到这时对面响起了枪声,子弹击中排长的头部,当场就牺牲了。” 眼见排长倒下,张开元心里虽然有一丝慌乱,但很快稳住了情绪。机警的他继续伏在壕沟里,把右小腿勾起来,让脚跟暴露在外,以试探敌方是否还在反击。几乎是脚伸出去的瞬间,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脚跟,鲜血顿时流了出来。但是轻伤怎能下火线?上了战场怎能做逃兵?张开元强忍着疼痛在壕沟里继续埋伏了一小会儿,感觉到敌人没有盯着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便咬紧牙关带着炸药冲了上去,随后他成功引爆炸药,和战友们齐心协力摧毁了炮楼。

“万一当时你判断失误,敌人还在暗中防守,你一暴露就是很危险的?”记者问。

“既然上了战场,我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就算我死了,还有其他同志会上,反正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张开元激动地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查看了张开元受伤的脚跟,那里还留着明显的伤痕。张开元告诉记者,人走路是靠前掌与脚跟骨来保持平衡的,而那颗子弹正好打伤了脚跟骨,负伤后自己也丧失了劳动力,只能做些简单的活,“但只要一想到那些年战斗的经历,负伤也变成军功章了。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2:革命英雄事迹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到朝鲜作战。/r/n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r/n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r/n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名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r/n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像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想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r/n

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r/n

【相关文章】邱少云的英雄事迹/r/n

1931年,邱少云出身在四川省铜梁县的一个佃农家里。他从小生活很苦,11岁那年,家乡发生了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日子实在无法过了,13岁的哥哥只得去给地主放牛。爸爸给资本家拉纤,肩膀磨肿了,腿走肿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三个月合同满,可资本家不守信用,克扣工人的工钱。爸爸是条硬汉子,咽不下这口气,便领头闹事,资本家怀恨在心,趁夜深人静时下了毒手,将爸爸害死在安溪河里。/r/n

爸爸的惨死,使妈妈受到严重的打击,可为了孩子,她拖着病重的身子挣扎着干活。邱少云13岁那年,妈妈也含冤离开了人世。由于哥哥离开家乡出外谋生,沉重的生活担子完全落在邱少云身上。他带着两个弟弟,背一个,牵一个,提着妈妈留下的破篮子四处要饭,挨冷受饿,顽强地生活下去。后来,他替地主放过牛,扛过长工,当过学徒,熬了整整8年。1949年12月,他家乡解放了,邱少云怀着对党的感激和对新中国的热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部队—边苦练杀敌本领,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在革命队伍这个大熔炉里,他的思想和意志得到了锻炼。他爱听战斗英雄的故事,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赴平康前线,参加了攻击敌人“三九一”高地的战斗。/r/n

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r/n

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r/n

“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r/n

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哇——哇!”他的左侧,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r/n

“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r/n

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邱少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邱少云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r/n

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但他心里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燃烧点了望,自己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万门火炮就会在顷刻之间把潜伏地炸成一片焦土。自己的战友就会全部牺牲,攻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任务就不能完成。他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r/n

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冲锋枪、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他的双眼被烟火烤得睁不开,呼吸急迫。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一动不动„„/r/n

„„火慢慢地熄灭了。/r/n

复仇的烈火随着邱少云这个光辉的名宇,在同志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大家在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时刻。/r/n

下午5时30分,攻击“三九一”高地战斗开始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埋伏的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打得敌人乱成一团,终于全歼守敌,夺下了高地。战士们怀着对牺牲的邱少云的深深敬意,把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高地的崖石上。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邱少云同志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r/n

他不愧是勇于自我牺牲、严守纪律的楷模。/r/n

篇3:革命英雄事迹

一、巧借课文插图, 激发认知冲突

因为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内容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 这种差距常常使学生对革命志士那种为了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难以理解。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前经验, 再以英雄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与之相比较, 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震撼学生的心灵。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革命英雄题材文章的课文都配有精彩的课文插图, 教学中如能重视利用这些插图, 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又能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从而达到对深层意蕴的理性认识。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 细看课文插图, 不难发现插图很明显地突出了邱少云身上及周围燃烧着的熊熊烈火, 而年轻的邱少云的身子却紧贴着地面, 手指深深地抠进泥土里, 双眼怒视着敌人的阵地, 纹丝不动地趴在那里, 可以想象他是强忍着身上的剧痛, 胸中充满对敌人的无限仇恨。这幅画面, 最能体现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 严守纪律, 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这也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笔者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文时, 笔者先问学生们, 你们有被火烧的感受吗?大家都说没有。于是追问一句:你们有被烫伤的经历吗?有的学生说我倒开水不小心, 给开水烫了一个水泡, 很痛, 好长时间才好呢;有的说我被滚烫的锅给烫伤了, 好疼;有的说一次我喝烫开水太急, 舌头给烫伤, 之后连讲话都很不方便。此时笔者点击多媒体课件, 把邱少云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的画面展现在投影幕上, 问同学们, 同学们, 请看大屏幕, 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的故事, 一位年轻的战友趴在火堆里的情景, 这位年轻的战士为什么躺在烈火中呢, 为什么不从烈火里爬出来, 扑灭身上的烈火呢?这样处理教学, 使学生在强烈的认知对比感受中, 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自然而然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把注意力集中到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的主题句上。

二、细品文本语言, 挖掘内心体验

1. 在品词析句中感悟。

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细细品味咀嚼课文语言, 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 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 文中那个年仅十一二岁倔强的小红军, 在长征的草地上留下了一曲生命的绝唱!文章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充分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在组织教学时, 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反复品读, 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轻轻地拍了拍, 说:‘你看, 鼓鼓的嘛, 比你的还多呢’”。这句话是稳重最能表达人物情感的关键句, 教学时笔者紧扣“轻轻拍”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反复品读, 一个倔强、懂事, 一心只为别人着想, 而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可爱又可敬的小红军的丰满形象就留在了学生们的脑海中。

2. 在感情诵读中熏陶。

“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对能反映英雄革命精神的主题文本, 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品读, 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和震撼, 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为了整个班, 为了整个潜伏部队, 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 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 直到最后一息, 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 没发出一声呻吟。”进行反复诵读。接着我激情引读:“邱少云, 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你?谁能用书上的语言告诉我们?”指名让学生读“熊熊的烈火, 就这么无情地燃烧着, 燃烧着邱少云的血肉之躯。”再让学生齐读者段话。最后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思、情”, 使心灵不断体验,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特殊性的感受, 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三、拓展史实资料, 传承英雄精神

众所皆知, 文学作品的创作讲究的是悬念, 追求的是意犹未尽之效果。这正好与《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课外放手让学生去延伸、拓展、深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 要适度延伸。阅读革命英雄题材的文章, 革命斗争的残酷性, 是现在的学生无法真正体会的;革命英雄的舍生取义, 也是学生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其中的距离, 因此对一些历史的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唯有了解历史, 知晓过去,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英雄的行为, 才能感同身受, 从而内心深处产生向善的力量, 促进价值观的重组和建立。笔者在教学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两点:首先推荐阅读材料。如教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之后, 可以向学生推荐《草地夜行》《小红马》《金色的鱼钩》等相关文章, 拓展课程时空, 打开学生视野,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深入感悟, 做到“人散课终情未了”。拓展阅读, 举一反三。其次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堂小天地, 生活大课堂。学完革命题材的文章, 可以开展诸如“探寻先辈足迹, 学习身边模范”“瞻仰烈士墓, 采访老红军”“革命小英雄故事演讲会”等语文实践活动, 在点点滴滴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感受生命的崇高。

总之, 尽管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在课本里出现的比例愈来愈少了, 但我们应该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帮助学生习得多元化的语言, 使学生在文学的道路上和时代的道路渐行渐远, 在点点滴滴中提高学生对革命题材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感受生命的崇高, 在“落雨无声”式的教育中, 收到“相融无痕”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世贤.《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教学与管理》.2009.

篇4: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芒

一进村庄,映入眼帘的几乎全部是石头,石头的墙,石头的房子,石头铺就的地面与台阶,仿佛都在证明这是一个硬骨头的地方。雨住了,连日来的雨和我们迎面相遇,从地处鲁西南的菏泽,到台儿庄,再到沂蒙老区。这是一场有关红色之旅的寻访,翻开沉重的历史册页,寻访抗战故地,寻访那些在艰苦抗战岁月中历经炮火与硝烟的英灵。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房子,沂蒙团瓢,结构简单,低矮,甚至不能高出旁边一株开枝散叶的石榴树。墙体是圆的,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垒砌在一起,显得朴素与端庄。屋顶是圆锥形的,用略粗一些的木棍组构成坚实的框架,然后用较细的木棍在框架上密密钉实,用以承载房顶绵密的茅草。雨过后的水珠,在茅草上尚有遗存,像滴滴晶莹的泪水在诉说往昔。

这里该是沂蒙红嫂代表之一——明德英的故居,正屋前的空地上,是一座青铜的雕塑,一位撩起衣襟的母亲,正在用滴滴乳汁滋润怀中的一个小战士。

那是1941年的冬天,北风呼啸中,大批日伪军借着风雪的掩护,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的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放在低矮的团瓢里包扎伤口。搜捕的日军一次次从墙外走过,也没能发现藏身在团瓢里的战士。日军走后,小战士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撩起衣襟,用乳汁救活了伤员,在其后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和丈夫倾其所有,使小战士康复归队。

无须讶异,在抗战年代的沂蒙,岂止一个明德英加入了救护八路军伤员的行列。她们大多淳朴讷言,播种收获季节在田坂上劳作,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当战争来临,又义无反顾加入到革命队伍的序列。一组来自临沂市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抗战期间沂蒙老区的15.5万余名妇女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掩护救助了9.4万革命军人与抗日战士,4.2万余名妇女参加了八路军救护八路军伤员的工作,共救助伤员1.9万人。

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小说《红嫂》。1964年8月,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感动得数次落泪。

生活中的明德英,这位坚强的女子是个聋哑人,生于1911年,逝于1995年。两岁时因病致哑,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曾多次回到让他魂牵梦绕的沂蒙山,寻找当年用乳汁和小米粥把他救活的两位大嫂。乡村干部给将军找来好些“红嫂”,老人们平静地听完将军的讲述后,却个个摇头否认。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娘对将军讲,大兄弟哟,像俺们这般年纪的人,谁都做过这样的事。那是应该的呀!你还寻个啥呢!

如此质朴的表达,就像这历经风雨的团瓢,骨骼是硬的,而心却是那么柔软。我禁不住向里面探了一下头,小小的窗户在黑暗中透出微光,像一位乡间母亲的眼神,更像是黎明时的晨曦,即将抚照大地。

门板,渡口,火线桥

有关黄河的诗篇,南朝范云的《渡黄河》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作者身临此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

时间真是一个不可捉摸的魔法师,当我动笔写下这篇短文的时刻,正值2015年6月30日。68年前的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13个旅12万余人强渡黄河天险,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转入外线作战,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我是鲁西南人,在长期的乡村生活中养成了对旧物的偏好。旧年的瓦罐,旧年的木桌木椅,甚至一扇旧年的门板,都会引起我莫名的好奇。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浴血抗日”展厅,我看见两只被绳索捆扎的葫芦,问及纪广洋老兄,他推测说是用以承载木筏之类的漂浮物,使我豁然开朗。

68年前的仲夏,麦收后的平原一片空旷,新播下的玉米苗开始在一场大雨后茁壮生长,已有知了的叫声穿越林梢。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12万大军,以濮阳台前孙口为中心渡口,在东西长150公里的河段上,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的序幕。

漆黑的夜色中,周遭的一切陷入宁静,只听见滔滔的水声,无数只简陋的木船,无数位解放军战士与支前的民工,仿佛在一刹那融入黄河的忠魂之中。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万年来不绝如缕地流淌,灌溉了黄河两岸,更滋润了这片土地上的儿女。现在,他们要借助一扇门板的驳船开启黎明的曙光。

在“逐鹿中原”展厅,墙体上的巨幅照片,长长的篙正在奋力支撑驳船前行,一只实体的木船坐落在下方,好像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我熟悉这样的门板,在鲁西南每家每户的房屋上,正是一扇扇憨厚的门板担起阻挡风雨的重任,或是椿树,粗糙的纹理像是一幅生命纹路的写意。或是刺槐,细密的年轮组构成我们那么多艰辛与快乐的时光。抑或是一扇苦楝树的门板,在风雨剥蚀中依然不改坚硬的初心,因为一次伟大的战争而具有了革命主义的光芒。

这样的历练不止一次,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我又一次见到了它们的身影。1947年5月13日,当孟良崮战役打响,沂蒙大姐李桂芳突然接到联络员的命令:“天黑之后,部隊要从这个地方过河,为了节约时间,让你们在五个小时之内架起一座桥。战时,为了阻止敌方的进攻,很多桥都被拆毁、炸毁,齐腰深的河水,一二十米的河面,在缺少建桥材料的情况下,如何能在五个小时内架起一座可以通行的桥梁?男人们上了前线,只剩下村庄里的妇女,经过商量,她们想出了一个独出心裁的计划:用门板做桥面,用人做桥墩。分头准备,并事先进行了试验。

大约晚上9点,华野的一支队伍朝河边走来。李桂芳转身对妇女们喊道:“架桥!”话音未落,妇女们就按照事先排练的顺序抬起门板向冰冷的河水中走去。刹那间,一座人桥奇迹般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看到突然出现的桥,战士们都不忍心过。李桂芳站在凉气袭人的河水中,大声喊:“同志们,赶快过桥——”一分钟,两分钟——整整一个小时,一个人,两个人——整整一支队伍,当战士们的脚步声已经消失在炮声轰鸣的前方,这32名妇女却被河水冻得浑身麻木。有谁能想到,在这些妇女中,有的怀有身孕,有的因此落下终生残疾,不能生育。

nlc202309032134

这就是沂蒙火线桥的来历,当年带头架桥的四姐妹之一王凤兰说:“这块门板伴她走过了60多年。”直到现在这块门板依然在她儿子手中保存着。 这也是电视剧《沂蒙》中的经典镜头之一,再现了当年恢弘感人的架桥场景。

牛皮鼓的呐喊

我家曾养牛,一头沉稳的黄色犍牛,走向苍莽的田野,一声哞鸣深邃而悠远。鲁西南牛皮鼓大多取材于鲁西南黄牛,被以柔韧的牛皮,鼓之舞之,其声沉浑而苍凉,可穿越光阴的山山水水。

据《成武县志》载:成武县清末民初时期民间大鼓较为盛行,每逢重大节日,丰收喜庆,祭神求雨,庙宇开观,续家谱,送火神,闹元宵等活动,人们就敲起大鼓庆贺,鼓声可传几十里。如有特殊情况,灭火救人,拿贼捉盗,也可击鼓为号。据传正是沿袭了古代战争时的催阵大鼓。

在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就陈列着一面这样的鼓,鼓身二尺有余,鼓面可达直径两米,斑驳的鼓身依稀透着革命的红,即使因为鼓面稍有破损,也掩盖不住其雄浑之势。

1944年,郓城县县长兼警备大队长刘本功,已在日军卵翼下将该县的伪警备队发展到50个中队,约5000人,羽翼渐丰。这时距离刘邓大军渡黄河尚有三年时间,如果不及早铲除这个生长在黄河腋下的毒瘤,将会对抗日根据地打通南北通道产生巨大阻力。

于是,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决心集中第8军分区4个团、7个县大队的兵力,发起讨伐伪军刘本功部战役。以北线3个团、5个县大队担任主攻,南线1个团、两个大队担任阻援。3日夜,主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向刘部发起攻击,战至6日,攻克郓城县外围肖垓、刘口等重要据点。8日,主攻部队以猛烈炮火掩护步兵强攻付庄,歼灭伪军4个中队。城内日伪军闭门坚守。冀鲁豫军区部队乘机在东起梁山,西至鄄城百余里地区内,展开军事、政治攻势,迫使各据点伪军纷纷弃寨而逃。担任阻援的部队亦乘胜在郓城西南及鄄城东南地区发起攻势。至11日,战役结束。

而电影《郓城攻坚战》,则是依托解放战争中真实的郓城战役为背景,讲述了1947年夏,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决断。讲述的是解放战争的开篇,刘邓大军亦制定了“围而不打”的作战计划,指示攻打郓城必须掌握火候,达到全歼敌军的效果。有利于我的态势形成后,杨苏纵队开始攻城,入城后,进行城区巷战,经过一夜的战斗,残敌被肃清,郓城攻坚战结束。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十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在这片土地上一面牛皮大鼓也同样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而被赋予了另外一种含义。鲁西南民间大鼓具有完整的鼓谱,自成一体,有《大得胜》《小得胜》,每个鼓点都能表达人们生活中的不同情绪,是民间艺人对生活表达的结晶。我相信在战争打响的那一刻,一定有一面民间的牛皮大鼓适时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呐喊,雄浑的鼓声穿过小巷,穿过绵密的青纱帐,穿过滔滔的黄河水面,激起胜利的浪涛。

当时间沉淀下来,你能感受到一头牛眼神之外的深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即使化为一面呐喊的鼓,即使深陷战火与硝烟,也会奋不顾身,就像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精魂与忠骨。

木牛车推出的江山

九爷的独轮车停靠在山墙上,上面是一架简陋的顶棚,旧时的农具一件件逃逸,也没能把九爷的独轮车带走。我见过那架独轮车,村里人也称作木牛车,木牛流马的木牛,大概是诸葛亮当年御敌时所发明,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也将造独轮车之功归于他。

这些九爷都不管,多少年了,九爷偶尔外出会推上那架破旧的独轮车,吱吱呀呀,行走在蜿蜒的乡路上。停下来有人问,说九爷不要太古板,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推着一辆快要散架的独轮车,我看应该放进博物馆。那人说完笑了一声走了,留下一架孤单的独轮车和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

1948年11月5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国民党兵力向徐州、蚌埠间收缩。华野第3纵队并指挥两广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旅,于6日晚自单县地区向砀山、丰县前进,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

就是这一年,九爷结婚的第9天,主动报了名,连同村里十几位年龄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到安徽支前。堂上的大红喜字尚未褪去喜庆的色泽,床上的大红棉被尚有新婚的余温。当时,九奶舍不得九爷走,哭着拉住九爷的手:“不是不让你去,是我们结婚刚几天,你就不能在家多呆两天再去。大不了我陪你一起去。”九爷不说话,转过身擦拭眼角,推着木牛车吱吱呀呀消失在村庄的拐角。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一根小小的竹棍平静地躺在展橱里,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关那根竹棍的故事呢?1948年秋天,山东农民唐和恩带着原来讨饭时用来驱狗的小竹棍,从胶东地区的莱东县出发,此后的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唐和恩带领的小车队和千万个支前队伍一样,冒着风雪,忍受着饥饿,翻山涉水。吃的是当时被称作“三红”的食物:红高粱、胡萝卜和红辣椒,省下白面、小米供应部队。而蓑衣、竹竿、葫芦则被称为“三宝”——运输征途漫漫,蓑衣可抵御风雪,竹竿既可以当做前行的拐杖又可试探河流的深浅,葫芦瓢用于盛饭舀水当脸盆。在唐和恩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临沂,徐州,萧县,濉溪口。

暮年之后的九爷,也常常抚摸着那架破旧的独轮车,念叨我不曾听说的一些地名,好像那些地名刻在每一根辐条上,刻在九爷脸上的每一个深深的皱纹里。漫天风雪中,九爷推着独轮车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他没有過多感想,只是想赶快结束一场漫无时日的战争,他也没有太多奢望,作为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守着一块薄田,和亲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愿望。

我们村距离当年湖西老区其实并不远。如今,在湖西烈士陵园安葬着2641名革命烈士,那里有九爷在抗战前线认识的老朋友,每年清明节,九爷都会推着那架独轮车,到烈士墓前陪他们说说话。没有人知道一位暮年的老人在说什么,年轻人在谈恋爱,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楼壁上的巨大屏幕在一遍遍做着化妆品、售楼的广告,湖畔上的野菖蒲开始发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我军投放了60万大军,那么,60万大军需要什么?粮食:每天必须保证500万斤,战役期间需要筹备9.6亿斤。弹药:除了部队携带量外,至少还得补充300万吨。担架:作战就有伤亡,需备20多万副。被装:渐入冬季,每个官兵至少一套棉衣、一双棉鞋……而且,需要保障的作战地域,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5省,纵横3000公里。

nlc202309032134

据统计,整个淮海战役期间,山东为支援前线,输送了95万多兵员,出动了民工1106多万人次,动用了100多万大小车辆,运送了11亿余斤粮食,支援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山东支前冠全国,所以陈毅元帅说了一句名言:“淮海战役是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九爷走了,九爷的独轮车被放进纪念馆里,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在菏泽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在沂蒙革命纪念馆,都能看见九爷的独轮车。一身风雪行走在泥泞的支前道路上,风雪过后是晴天。

土地的呐喊

土地遵循着自然秩序,春种秋收,我自小在乡野上生长,所以熟悉土地上的一切事情。春天到来,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芨芨草、飞廉、荠菜一夜间占据了田间地头,这是它们的土地,更是庄稼的土地,千百年来我们居住在村庄里,依赖土地生长的粮食为继,度过一个又一个荒寒的岁月。

打破土地宁静的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一个有关抗日的故事,离我们村庄不远,向北一公里,有一座叫侯楼的村庄,当时属于单县日军安置的据点之一。据点里的日伪军经常四处抢掠,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老百姓切齿痛恨。国民党区长周鹤村基于民族义愤,与当时的国民党第十一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朱世勤商定,决意拔掉侯楼据点。

上初中时,历史老师刘汉章讲过一个版本,说是朱世勤带领一帮人夜半出发。四周是黑黢黢的玉米地,散发着将要成熟的气息,他们每人手执一把竹签或者尖利的木棍,进入鬼子的营地。刘老师还说,日本鬼子太傻,睡觉时必须睡在一个一面透气的睡袋里,只留一颗圆滚滚的脑袋在外面;另外把枪支靠着墙根摆放整齐。我们的人(其实说到这里大可不必避讳国民党与八路军,在特殊情况下只要为抗日保家卫国出了一份力都应该是名垂千秋的英雄),也就是当时的袭击队员,一通猛刺,就像签蛤蟆一样让二十几个日军回了姥姥家。

我后来有过查证,应该是朱世勤发出的指令,与区长周鹤村派人打入日伪内部,找到当时来自曹庄乡的一个厨子,了解了敌人据点里的全部情况,然后一举夺下侯楼据点。这在《伯乐文化志》中有详细描述。

我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大体上是《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平原游擊队》,无论高传宝、王二小还是李向阳都令我印象深刻,想着如果生在战争年代,自己会不会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以机智与勇敢面对凶残的敌人。尤其对《地雷战》印象颇深,一颗颗安放在大地上的地雷像是斩杀妖怪的法宝,“不见鬼子不挂弦”,单等鬼子一出现,就来个飞沙走石炸得敌人魂飞魄散。

山东作家“寻访抗战故地”采风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地雷战的发生地,烟台海阳。这是一座濒临大海的小县城,是胶东我党建党最早的县份之一,也是胶东建立我党武装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参与“一一·四”暴动四县之一。如此多的之一,充分证明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太多传奇。

1940年2月,日军由青岛进占海阳,先后在城里、鲁古埠、行村、大山所安设据点,蹂躏百姓。其间,盘踞海阳、栖霞、烟台等地的日伪军,也频入海阳县境进行“扫荡”;赵保原、秦毓堂等投降派,勾结日军,残害人民。紧接着中共海阳县委领导全县,先后建立健全起抗日群众团体,发展群众武装组织,配合部队,开展游击战,同日伪军和国民党投降派进行坚决斗争,如火如荼的地雷战拉开序幕。

胶东半岛上的土地贫瘠由来已久,但尽管这样,赵疃村里的人民还是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作。建不起房屋就用不太规则的石块垒砌,买不起房瓦就用茅草覆盖房顶,牛圈里有牛,山坡上有羊,一层一层的梯田上有一片片的土地。春日,麦子在田野上拔节,秋天,一株株玉米在秋风中站立,青绿的花生秧苗爬满了田塍,节节高的芝麻串出一串串坚硬的荚。如此,他们才可以在大地上安然度日,如此,他们怎么能允许别人来抢夺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去赵疃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便埋伏于仗子山,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时,突然向西转去。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扑来。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地雷阵,死伤15人。

像这样精彩的地雷战发生了很多次,五虎村,小滩村,文山后村,孙家夼,索格庄,到处都有游击队员活动的身影。子母雷,连环雷,钉子雷,碎石雷,铁夹子雷,头发丝雷,到处都有隆隆的爆炸声。

有时土地是沉默的,我们在属于我们的土地上耕耘梦想,收获希望。有时土地却又愤怒着,以母亲般的呐喊驱逐来犯之敌。久久,我不能从战火频仍中走出,一位位抗日英灵、解放军烈士在脑海中闪现,为什么?穿越一件件朴素的物,是闪烁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芒,在沉默的载体里,抽丝剥茧,还原出一幅幅恢弘的历史画面。

篇5:李白革命英雄事迹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篇6:革命先烈英雄事迹材料

——讲党史故事 学英雄事迹 强信仰力量

首先,让我为大家朗诵一首毛主席的诗,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是1959年毛主席第三次回到故乡湖南韶山时所作)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忆逝去的革命英雄,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当前的使命任务,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今天我所讲的故事涉及我军历史上的英雄,虽然英雄逝去,但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那就是“伍中豪、寻淮洲、粟裕”,这三人可以说是师徒传承的关系。伍中豪,与林彪同是黄埔军校四期生,都出身于叶挺的部队。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担任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员、军长,伍中豪遭地主武装袭击,牺牲时年仅25岁。伍中豪带教出了寻淮洲,在军团长任职时只有22岁,牺牲时也只有23岁。寻淮洲又一手带教出了粟裕,“十大”将军之首。

话题回到毛主席的诗作。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韶山,一名韶山冲,在湖南湘潭西北90里,是毛泽东的故乡。1925年1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故乡,建立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后组织人民协会。1927年1月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又一度回到韶山。这次回到故乡,忙了三天三夜,向群众作了讲演,组织了几次农民运动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党支部的汇报。他特别指出要建立农民革命武装,随时准备粉碎反革命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三个月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湖南反动军阀也于5月11日在长沙突然袭击总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逮捕屠杀革命党人,这就是血腥的“马日事变”。

从此,经过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终于在建国后的第十年,毛泽东才得于1959年第三次返回故乡,一别32年,故乡的面貌全变了。抚今追昔、感而赋诗。毛泽东在这次返乡,一共住了两天,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使人民非常激动欢乐,这两天成了韶山真正的节日。这首七律,是25日深夜写成的。尽管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毛泽东此时忧心忡忡,但作为浪漫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呢!这给诗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饱含了这种激情。[3]

历史评价

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七律·到韶山》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及人民群众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体现了毛主席高远的思想境界。通过“为有牺牲多壮志”此句,让我回忆起我党我军历史上伍中豪、寻淮洲、粟裕三位杰出的将领,回顾他们一脉相承的奋斗历史,砥砺当前的历史使命,做好当前的事业、手中的工作。

历史不能忘却,历史同样能激起人们的回忆。让我们一起回忆党的革命奋斗历史,回忆三位杰出英才,给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做出的鲜明表率。

1934年10月,作为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寻淮洲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的红十军汇合。11月上旬,中革军委发来命令,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这支相当可观的力量,从1934年 11月中旬到 1935年1月底,却仅仅存在了两个多月。朱德后来心痛地概括成八个字:不编不散,一编就散。

说起伍中豪、寻淮洲、粟裕,不得不说一说补充第一旅及旅长王耀武。1933年冬由保定编练处的三个补充团改编,旅长王耀武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是一员悍将。该旅装备好,干部多是军校毕业生,训练有素;士兵以北方人为多,战斗力相当强。

红十军军团长刘畴西没有把王耀武放在眼里。他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时,王耀武还是上海马玉山糖果公司站柜台卖饼干的小伙计。刘畴西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颇富传奇色彩,参加过五四运动,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第一次东征在棉湖战斗中失去左臂,照样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去苏联,进了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

黄埔一期的资格,加上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学历,这一切使他充满了一种不可抑制的自信。担任红十军团长兼二十师师长后,想立刻打一仗扭转局面,是他的迫切要求。但他小看了对手。

刘畴西不知道,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军,即后来整编第七十四师,就是王耀武一手带出来的部队。

刘畴西对王耀武的补充旅基本情况掌握不清楚,王耀武对刘畴西的红十军团却一点不糊涂。他对手下的三个团长说:“共军第十军团政治委员会的主席是方志敏;军团长是刘畴西,副军团长是寻淮洲。该军团辖三个师,十九师师长由寻淮洲兼,二十师师长王如痴,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军团长和师长的意志很坚强,作战经验丰富,尤以寻淮洲的作战指挥能力为最强。谭家桥伏击战是红十军团第一仗,关系军团能否在皖南立足之胜败存亡。刘畴西以二十、二十一师在伏击地域右侧担任正面攻击,置十九师于左侧,待正面打响后,截敌归路。

十九师未放在主攻位置上。原红七军团军团长、现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和军团参谋长粟裕均执异议。认为十九师野战经验丰富,战斗作风顽强,而二十、二十一师组建才一年多,缺乏野战经验担任主攻存在问题。

刘畴西却很自信。二十师、二十一师都是他的老部队,他认为战斗力强于十九师。他坚持原来的部署。12月14日,补充旅出发,以第二团为前卫,其余按直属部队,第三团、第一团的秩序,经乌泥关、谭家桥向太平追击前进。

红十军团隐蔽得非常好。王耀武的前卫第二团经过乌泥关、谭家桥时,路旁百姓有的在砍柴,有的种地,有的在公路上行走,如平常一样。前卫团长周志道以为没有可疑情况,也未派部队严密搜索,部队浩浩荡荡继续前进。机会很好,但开火却提前了。敌人团指挥部还未进入伏击地域,二十师、二十一师部分干部战土过分紧张,提前开火。敌人立即警觉,马上开始抢占路边高地,整个伏击战斗被迫提前。否则待敌团指挥部进入伏击范围后,首先打掉指挥机关,那么整个战局就会大不一样了。

王耀武亲到第一线督战,令各部集中迫击炮、机关枪的火力,向冲过来的红军猛烈射击,战斗极为激烈。他回忆说:“据第二团团长周志道报称,在敌人第四次冲锋中,发现红军有十几个人冒着炮火的危险去抢救一个人,抬着向后方走去,看样子,被抬走的这个人可能是红军的高级军官。”被抢救下来的,是在猛烈的冲击中身负重伤的寻淮洲。

红十军团终遭失败。1935年1月底,军团主要指挥者方志敏、刘畴西在程家湾被俘。国民党随即将他们解往南昌,沿途召开“庆祝大会”。到达南昌后,又在市内豫章公园召开“庆祝生擒方志敏大会”,美联社一名记者报道了当时的情景:

豫章公园周围都排列着警察队伍,街上架着机枪……戴着脚镣手铐而站立在铁甲车上的方志敏,其态度之激昂,使观众表示无限敬仰,周围是大队兵马戒备着。观众看见方志敏后,谁也不发一言,大家默默无声,即使蒋介石参谋部的官兵对此气魄昂然之囚犯,也表示无限敬佩及同情……

对蒋介石、顾祝同的劝说和纷纷前来的黄埔同学,刘畴西丝毫不为所动。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用“田寿”这个名字,记述了刘畴西在狱中的不屈斗争。1935年8月6日清晨,方志敏、刘畴西被秘密杀害于南昌。寻淮洲曾经5次负伤,谭家桥成为最后一次,因伤过重,在转移途中牺牲。

险遭歼灭的王耀武在谭家桥战斗中反败为胜,所获甚丰。他派出一个步兵连寻找寻淮洲的遗体,捉到一个参加埋葬的人,便由此人带路到茂林,把寻淮洲遗体挖出来照相,以作为寻淮洲确实被打死的证据。他们发现遗体尚完好,但上身无衣,由此认识到红军处境已极度困难。王耀武判断说“共军官兵所穿的衣服破烂不堪,难以护体,因被服奇缺,在掩埋其阵亡的官兵时,顺手将死者的衣服脱下,以供活人穿用。”

王耀武在谭家桥战斗中打死了红军十九帅师长寻淮洲,失去了与这个暗中叹服的红军将领见面的机会,但在怀玉山却捕获了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王耀武立刻利用这个机会,但第一次见面就让他呆住了。他日后一字一句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了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第一次见面王耀武就惊呆了。他回忆说,“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三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磁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时值严冬,天寒地冻,若不是被他人指认出来,王耀武绝对不相信面前这个人就是多次交手的红军师长胡天桃。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王耀武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被释放,在文史资料中一笔一笔记录下当年与胡天桃那场令他震惊不已的谈话。

王: 蒋委员长对你们实行宽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们觉悟,一样得到重用。

胡: 我认为只有革命,坚决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军阀,中国才有办法。

王: 我们也希望国家好,也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你说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有什么根据?

胡: 国民党掌握着军队不抗日,却来打内战,还请帝国主义的军官当顾问,这不是勾结帝国主义是什么。

王: 共产主义不适合国情,你们硬要在中国实行,这样必然会失败的。

胡: 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 你知道方志敏现在什么地点?

胡: 不知道。

王: 方志敏对未突入封锁线的部队有什么指示?

胡: 不知道。

王: 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保护你的 眷属。

胡: 我没有家,没有人,不要保护。

胡天桃后来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济时那里,也无多余的话。俞济时说: 你是红军的高级人员,不会不知道红十军团的情况。胡答: 我不知道,你把我枪毙了吧。胡天桃被枪杀了。那场谈话中表现出来的共产党人的意志与决心,却令王耀武想了几十年。王耀武当年一身将校戎装,在寒冬中与衣衫褴缕、脚穿两只各异草鞋、干粮袋内只有一个破洋磁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死。十几年后,王耀武还清清楚楚地记得胡天桃简简单单的回话,胡天桃的意志和为信仰而献身的大无畏,让他足足想了几十年。

红十军团三个师一万余人,最后冲出包围圈到达闽浙赣苏区的,只有粟裕率领的一个无炮弹的迫击炮连、一个无枪弹的机关枪连和二十一师第五连,以及一些轻伤病员及军团机关工作人员,共400余人。

1948年9月 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重兵合围济南城。指挥15个纵队共32万大军发起济南战役的,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当年从怀玉山冲出去的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率14个旅共10万守军防守济南城的,是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当年追击红十军团的补充第一旅旅长王耀武。大战前夕,粟裕拟定战前动员口号,“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9月24日,济南全城解放。王耀武化装出逃,在寿光县被民兵查获。

让我们以陈毅将军的一首诗来结束今天的故事,《梅岭三章》之中一首,全文如下: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济南战役的捷报是对逝去的伍中豪、寻淮洲最大的安慰,是对无数牺牲的革命英雄的安慰。正如1949年毛主席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缩写: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上一篇:论工程监理在贮灰场建设中的工作应用下一篇:2022年通河镇社区文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