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

2024-04-28

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通用14篇)

篇1: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学生: 王婷

指导老师:郑恒兴

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为中国复兴冲出一条血路。

我们生在一个好时代,无比接近民族复兴这个伟大目标。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向哪些革命先辈学习,为实现祖国复兴、圆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根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合作、坚持走复兴路,就一定能圆我们中国人的中国梦!

2012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招。

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也指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习近平主席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不断拼搏。

是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青少年也责无旁贷,我们要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光辉灿烂。为此,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1、努力学习,积极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主动参与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见识,使自己能为国所用。

2、培养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贪图安逸,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有志青年。

3、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4、树立自己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给自己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些,那么我相信我们的中国梦很快就能实现。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我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篇2: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

今天晚上,我正在浏览新闻,忽然看到一个醒目的标题,《中国梦》,上面准确的简绍了中国梦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坚信,这一定能实现!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梦已不再是梦,而是成功。我正在专心致志的看着中国梦。忽然,头痛了一下,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咦,这是哪?只见一条条井然有序的大马路,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走在水泥道上,透过前方苍翠的树叶,挺拔的枝干,看到了一幢幢楼房有规则地布局在四周,仿佛看到了在这新的起点下,城市像巨人一般迈开了前进的步伐!显得一片欣欣向荣!我迷糊了起来,这是哪,怎么这么好啊!我想远处眺望,只见一个七十几岁的老爷爷,正在往这边走,我立刻跑过去问:老爷爷,今年是XX年吗,只见老爷爷连胡子都翘了起来,惊讶的告诉我:“小伙子,现在都2041年了,你有事吗?”我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难道我穿越了?我心里想。

我问“爷爷,现在是二零四一年了,国家有什么变化吗?”老爷爷自豪的说;“自从XX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神十发射了以后,这个又陆续发射了20艘飞船,建立了两个天空站,航天技术居世界第一!除了辽宁舰以外,中国又自主研发了两艘核航空母舰。现在正在研发用水驱动的呢!国家不仅关心科技的研发,也十分关心教育,这不,自去年以来,我国实行了高等教育,使每个人都可以上高中呢!”

听到这里,我惊讶的连嘴都合不上了。老爷爷似乎看出了我的惊讶,于是对我说,“呵呵,很吃惊吧,不瞒你说,要不是我从这些年里经历过来的,我也不行信啊。但事实就是如此”。我连连点头。但我一个疑问,为什么科技发展的这么好,环境也这么好?老爷爷说“这多亏了科学发展观,自从它被提出来以后,党和领导都坚持科学发展观,并且很好的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哦,这不是胡爷爷提出来的吗?真的很好啊。我们真应该感谢胡爷爷啊。

呼的一阵风吹来了,我睁开了眼睛,看见电脑上醒目的中国梦,我顿时精神起来了。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梦将不再是梦,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一份努力,让我们为共圆中国梦而努力吧!!!

篇3: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把文化强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出, 对当代中国发展来说, 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进行的又一次宏大战略筹划, 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认识的提炼升华, 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的深远安排, 标志着我们的国家战略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文明进步的。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可以依靠战争侵略、资本扩张、殖民劫掠, 但今天大国的崛起所能凭借更多的是优势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 作为物质力量的一种折射和体现, 其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进一步凸显, 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一个国家拥有优势文化就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 有效地组织先进的生产关系, 有效地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 能够更好地应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可以说, 文化的优劣往往决定了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基本态势, 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一个国家要崛起, 其背后必然是文化的崛起、精神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加强本国文化作为谋求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一项战略性工作。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容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谈到国力竞争,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 我们看到,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对于国力弱小的国家, 直接采用军事手段干涉别国的政治和经济, 伊拉克战争、南斯拉夫战争、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就是鲜明的例子。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他们则采取经济战争。

经济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比起军事战争, 更具隐蔽性和长久性, 中华民族在对付军事战争方面, 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不怕和能够取得军事战争胜利。远的不说, 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珍宝岛战役、自卫反击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军事战争胜利的例子。而在对付经济战争方面, 我们就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更为严重的是, 我们的国人很大一部分人对于别国对我国实施的经济战争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更不用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对待这种经济战争。

汇率大战、贸易战、碳关税等字眼, 在众多国人眼中只不过是个与经济相关的名称而已。因此, 对付经济战争在当今中国来说, 是必要的, 也是严重而紧迫的。

孙子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即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了经济战争的各个方面, 也就是说, 即使我们做到了孙子兵法里所谓的知彼, 对于我们自己——整个国民来说, 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做到了所谓的知己吗?如何做到知己呢?让我们先来审视一下。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我国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在社会上存在着信仰缺乏、腐败、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严重的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形成了影响民族凝聚力的“毒瘤”, 成为我们面对经济战争的累赘, 要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让我们在面临经济战争时取得胜利, 乃是当务之急。

我们都知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 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在今天,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 我们要准确反映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 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升国民素质是走文化强国之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必然的过程, 如何提升国民素质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有识之士, 他们慷慨解囊甚至倾其所有解危济困, 助残救孤, 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那么, 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经过我们近几年的努力,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及试点实践的基础上, 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金言翠语》 (《每天四问》及《爱心传递》等) 国民素质修养速提法工程”:1、立刻确立和放大我们的理想和目标;2、立刻确定和规划实现理想和目标之后为社会做什么?虽然是朴实无华的两句话, 但如果我们深植于内心之后, 自私自利、患得患失与斤斤计较是不是立刻远离了我们?大公无私、襟怀坦荡与光明磊落是不是立刻成就了我们的品质?我们的胸怀是不是会立刻变得宽广起来?我们的思想境界是不是立刻得到了提升?从而我们的素质和修养是不是立刻得到了升华?我们将以书籍、宣传图片和公益广告的形式陆续推出, 让全国的每家每户都能看到宣传、学习资料, 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了解、传诵, 真正在全国掀起一个国民素质教育高潮, 让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做到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 把自己真正升华到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对祖国有用的高素质、高修养的人。

篇4:同走复兴路 共圆中国梦

我的内心常常被一些事迹感动着,被一种精神鼓舞着。扎根大漠50年的“大漠忠魂”林俊德院士、谱写大爱之歌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把中华民族筑梦太空的千年梦想推进一大步的“神舟”勇士们,他们都是中华复兴、中国圆梦的践行者。

还记得“生为战机,死为战机”的总指挥罗阳吗?2012年11月24日12时48分。51岁的罗阳猝然倒在中国第一艘航母的甲板上,再没有醒来。七天七夜。他亲力亲为地观察舰载机每一次起降。整理每一组数据,分析每一种状态。罗阳不顾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休息一刻,血肉之軀怎能承受得起这超负荷的工作?我们的科技精英罗阳走了,在他倒下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他用生命托起的第一架舰载机昂首跃起,实现了中国航母舰载机零突破的梦想

“才见霓虹君已去,更添风采梦竟成”。我们这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啊,孕育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民族复兴之梦的践行者。古有大禹治水、勇于担当的梦,有岳飞雪洗靖康耻的精忠报国梦;近有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奋发图强梦,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立志救国梦……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复兴大业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一样的中国梦。

中国梦也是我的梦。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今天,时代赋予我新的责任,我怀揣理想,勇敢追梦。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映射天空,我便是祖逖“闻鸡起舞”;当夜晚的疲惫蒙眬我的双眼。我便是苏秦“悬梁刺股”;当我懈怠于学习,“励志哥”甘相伟那半工半读、勤奋穿梭于北大各课堂“蹭课”的身影便会浮现眼前……作为学生的我,面对知识的海洋,需要的是在诱惑中学会克制自己。在逆境中学会迎难而上,在困难中学会顽强拼搏,这样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之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我中华千千万万学子,当树立远大志向,继承前辈精神,用智慧和行动,来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梦想——走向复兴之路!

(作者: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学生;指导教师:吴婉玉)

篇5:走复兴用,圆中国梦

玉田县散水头镇散水头中学

黄启航 辅导教师

李新艳

电话:*** 梦,是一束永恒的光,梦就像一片绿洲,带给我们希望,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共同托起了一个梦——那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中华名国的复兴梦,是中华子孙的强国梦。历史的脚步无一刻停滞,中国历史一直在前进着。沿着足迹,便可看见5000年来中国各具色彩的梦。

中国有一个和平梦,那是一个绿色的梦。鸽子和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中国人民渴望和平,那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求。无尽的战争带给人们太多的不幸。我们的生活因和平才会充满美好,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和平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有一个航空梦,那是一个蓝色的梦。蓝色的天空是我们队航空梦的寄托。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他是中华飞天的第一人,是优秀的炎黄子孙,他代我们实现了这个梦,长征一号F型火箭载着他和神舟五号飞向外太空的那一瞬间,中国人民欢呼雀跃,感动的只掉泪。航空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有一个奥运梦,那是一个红色的梦。红色,是火炬,是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奥运赛场奏起的那一刻,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落泪,他们为这一刻拼搏了多久!付出了多少!中国儿女为之挥洒汗水,努力奋斗的梦。奥运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她有着那么多的辉煌事迹。可是她的成功并不一帆风顺甚至举步艰难。她也经历过失败遭受过嘲讽,也曾历尽了风霜,付出鲜血,做出一件又一件的雄伟事迹。我们的祖国也面临过无穷无尽的黑暗,皇权分解崩塌,无数人民流离失所,那是祖国感动窒息,最无助的时候。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像苍冥一日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中国的一位爱国诗人谭嗣同含泪写下的名句,他写出了大众人民的心声,它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因素。曾经的中华民国,被人欺凌过、侮辱过,但她从未放弃过。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暴力侵略,不择手段。中国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大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当时所以人都认定中国将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可是她没有!她任然昂起她骄傲的头颅微笑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前方有着希望的曙光,祖国以她缓慢但坚定的脚步向前走去。那么多的伟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他们付出了青春和精力,只为完成祖**亲的梦想,他们历尽艰辛,只为祖国能开出强壮芬芳的花朵。

恰恰因为战争,中国人民才会分外渴望和平,渴望安宁。我们会一个一个实现它。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国人的每一点梦想汇聚成的伟大目标。我也有梦,那就是当一位摄影师,拍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伟大祖国历史上的每一时刻!有志者,事竟成,也许现在我离这个梦想还有些遥远,但我相信,只要我有这个目标,总有一天我可以做到!

中国完美转变,从一步一步走向灭亡转变成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中间的过程会很艰辛很痛苦。其中参杂了太多,有流血、有落泪、有死亡、也有重生,但是中国以顽强的毅力挺过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有资格迎接着辉煌的一刻!中国,离繁荣富强的目标也越来越近。火车、飞机、电脑,这些都是中国逐变兴隆的标志,是对新一代的中国的一个完美的跨越。中国也经历过地震、海啸,死伤无数,但她没有向困难低头,她是那样的高贵,她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中国的梦想便是复兴中华民国。这个梦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这个梦想也使国家经济上,政治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复兴之路,这个梦想离我们不遥远。中国,一直在向复兴之路前进着,我们已经在慢慢接近它。中国的梦想,远大而高尚。阳光仍然灿烂,向日葵任然随着太阳转。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我们应该珍惜利用每一天,为了远大的抱负,为了祖国复兴而努力。请用你的智慧和行动来帮助祖国完成她的梦想——走向复兴之路。

看吧,复兴之路就在前方!

篇6: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板桥小学五年级二班:杨薇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深深地明白中国自19世纪以来所受的耻辱。大家都还记得《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吧!当时,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居然让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如果那时我是一名战士,我会拼尽全力与英法联军血战到底,就算我死了,我也要倒在圆明园内,做敌人脚下的绊脚石。这些侵略者真残忍,但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更令人毛骨悚然;令人不寒而栗;令人刻骨铭心。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让约三十万的中华儿女失去性命,日本人残忍地将我们的同胞当做活靶子,比赛着谁杀的人多,甚至将我们的同胞活埋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忘不了的历史,都是我们中国因为太弱小受到的耻辱。

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黑暗被驱赶走了,光明与我们尽情拥抱。中国走上了复兴之路,中国富强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我们中国人不怕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79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顾祖国怀抱;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世贸组织;2008年中国举行了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13年“嫦娥”登月“玉兔”行走。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咱们中国振兴了,强大了。我们忘不了那些为中国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革命先烈李大钊,机灵聪明的王二小,宁死不屈的雨来,勇敢的小兵张嘎,炸碉堡的黄继光,被火烧的邱少云,宁可跳崖也要保护大部队转移的狼牙山五壮士,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贡献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同志,实现中国富强提出“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同志……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再崛起。不为生死只为国,中华儿女创家园。

篇7: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黎明的曙光照亮了黑暗的旧中国,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新世纪的中国,焕然一新的中国。历史在悄然逝去,心中的热情却不曾冷却,我们要在历史的道路上,走上复兴路,圆我中国梦。

梦,是一束永恒的光,引领着我们,照亮我们前行。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我们共同托起了一个梦——中国梦!中国梦是你的梦,是我的梦,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复兴梦!回望历史的道路,我们寻找中国梦,曾有无数的中国梦在东方的蓝天绽放绚烂的光彩。中国梦是绿色的,我们希望放飞的白鸽为中国带来橄榄枝,没有战争炮火,没有压迫剥削,没有寒冷饥饿,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幸福美满地生活。这个绿色的梦——和平梦,已经实现了!

中国梦是蓝色的,我们希望在蓝色的天空中航行着我们中国的飞船,现在我们有“神舟飞天”,我们有“嫦娥奔月”,我们有“天宫一号”,在广阔的宇宙中,我们探索着美丽的外太空。这个蓝色的梦——航天梦,已经实现了!

中国梦是红色的,我们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燃起奥运圣火,于是我们团结并进,我们拼搏努力,我们挥洒汗水,终于火红的奥运圣火在鸟巢上空燃起。这个红色的梦——奥运梦,已经实现了!

如此美丽的梦想正在一 一实现,但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历尽风霜,我们遭受嘲讽,我们付出鲜血,我们也一直坚持,于是我们感动上天,我们震撼敌人,我们征服自己,我们踏上复兴路,实现着中国梦!

展望历史前进的道路,我们期盼中国梦,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梦在世界的上空形成彩色的光环。

中国梦是团圆梦,我们期盼全世界华夏儿女共聚一堂,真情相拥,休戚与共。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谁也不能把我们分隔,谁也无法把我们分隔!

中国梦是富强梦,我们期盼我们的祖国成为东方雄狮,我们要成为经济强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我们要成为科技强国,人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我们要成为军事强国,祖国的领土无人敢犯。

中国梦也是复兴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需要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才能实现!中国要富强要复兴,所有的中华儿女必须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因为团结就是力量!现在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底气从未如此充足,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定会早日实现!

篇8:中国民乐合奏色彩之路的复兴

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的听觉和声以及审美价值不同,西方音乐最注重和声纵向的技法,音效上要求纵向,和谐,不同的乐器要向同一个主题旋律发展铺垫,在和声肢体上要求统一、纵向、和谐,有序;和中国乐器的民乐合奏中更注重多样化的民族色彩,多彩、多音色、混合、横向的音乐线条、注重旋律性和歌唱性,乐队的演奏乐器是充满对抗的多种和声和相冲突的语气,正正式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点。比如,中西乐队中大量运用的打击乐器,民乐队用到的传统民间乐器较多,如锣、拨、鼓等来突显乐队色彩,西方的打击乐器有固定的旋律、有调式,纵旋律发展。

一、民乐合奏色彩的回归之路

为了适应现代民乐合奏的的发展,民族传统乐器也相续进行了变动调整。保留乐器特色是衡量乐器改良效果的标准,更加注意的是,民族乐器的本身特质的演奏技法和银色特点必须保留下来。但是事与愿违,为了同国际接轨同世界接轨,作曲家们夸大了音域借鉴西方的乐器编制,将每种乐器进行了高、中、低声部的编配,并同意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旋律、音域,强求每个类别的乐种都必须达到高中低三个音区,这种创作手法从多色彩的民族审美意识角度以及传统民乐自身的特点来说,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传统乐器的改制以音色为标准,而不是将每种乐器都强行进行高中低三声部的配置和创作。

二、努力发展传统乐器的色彩之路

中国早期作曲家在创作民间音乐中,很多深入挖掘了各地民族音乐的精髓,通过乐器色彩个性化的创作思想中起到对传统音乐传承的目的。著名传统音乐作曲家李焕之先生创作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该曲将传统乐器的个性色彩发挥到了极致,在作品中他大量运用到秦腔、曲子戏、陕北民歌、陇东道情等北方传统民间乐器的特色精髓,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和特色的时代性;现代作曲家谭盾创制的陶水、乐质乐器队、笛头奏乐、石板腰鼓乐、等个性的演奏形式,对传统民乐的发展起到开拓的作用,对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发展起到丰富音响和色彩性发展的作用,尤其是打击乐,其古代特色打击乐的运用在该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比如《湘西风情》中头钹、马锣、大锣、二钹等北方传统民族乐器的使用。

现代民乐合奏的发展还要进一步丰富民乐的演奏技巧,扩大音色库,对演奏进行拓展和补充,通过良好科学的演奏法获得丰富的音色。在传统民乐演奏的是对所有乐器弓法和指法的同意。这样的弊端是有特色的民族玉器技法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共性化,平常化。如:琵琶、扬琴、软等弹拨乐器的泛音演奏法,竹笛、笙、唢呐等吹管乐器的演奏手法如:颤音、滑音、压音,指法:打音、滑音,舌法:吐音、滚舌,拉弦乐器左手的不同手指的滑音、垫音等,二这些技法又有很多细化和分支的小型技法,如大滑音、垫指滑音、小滑音等;打击乐的演奏技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同的敲击位置和奏法以及敲击力度更是会产生不同的音响色彩。

因此,民乐合奏的创作要以乐器本身为基础,个性化的音色是乐队配器中的首要因素,增强乐器本身的表现力。拉弦乐器的音色是中国民乐音色之首,尤其独特的圆润性;弹拨音乐器的音色更加丰富,常产生不同音色和声的强烈对比效果;打击乐的演奏更加有特色,热闹、喜庆、欢腾、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与此同时,作曲家不仅要各种特色乐器的特点和不同的演奏技法,而且要研究传统调性、律制,吸收西方先进的古典作曲技法,创作出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色彩作品。一味模仿照搬十二音列、无调性作品的创作手法都是东施效颦。

值得补充的是,民乐创作中的风格和演奏技法、形式要更贴近民间老百姓都能听得懂、都愿意听的作品,这类的作品才是流传最广、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与此同时,民乐创作作品较少也极大影响了民乐发展之路。作曲家们应该加大李东深入民间开展调研、采风,创作更多更好的民乐作品。与此同时,创作和改变的作品中,形式要多样化,避免“曲高和寡”。因此,很多现代作曲家们悬着了和民间生活贴近的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如:彭修文的《流水操》、《秦.兵马俑》、谭盾的《西北组曲》。

三、音乐教育角度上如何渗透传统民乐合奏色彩理念

发展现代民乐合奏的关键是“色彩化”、“个性化”,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任,因此,在音乐教育理念中必须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传统民族乐器的色彩化特点。首先,在作曲和技术成面处理上民乐合奏的色彩理念应该始终贯穿。第一,认识并掌握学习、传统音乐中的传统技法和理论知识,把握中国民族特色乐器的民族乐器组合方式以及传统乐器特色,并深入学习民族乐器合奏的个性特色理念;第二,我们要向西方的特色创作手法以及古典的配器法学习,运用到传统民乐合奏的创作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学习传统民乐个性色彩特点以及创作理念,才能成为真正掌握中国特色乐器的教育工作者并培养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乐器发展的复兴之路,民族乐器色彩的回归是亟待解决的大事,民族乐器的表现创作是现代民乐合奏发展的根本。如今,世界音乐发展的大环境是追求各国民族乐器音色的个性化、乐队音乐的多样化,这已经成为成为世界音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中国的民乐工作者必须联合起来,注重传统民族乐器色彩之精华,借鉴西方先进的古典作曲创作理念,加大力度发展一条中国民族乐器的特色之路,挖掘传统民间音乐的精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开拓出中国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色彩。

民乐合奏从萌芽到发展到登上世界舞台,将历经思考、发展、改革、创新、实践的过程,其过程是艰苦的,我们民乐工作者要携手共进,共同奋斗,为实现传统乐器演奏色彩的个性化而努力,让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成为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1]肖学俊.传统器乐与乐种论文综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李吉提.漫谈音色的表现与魅力[J].视觉技术,1996,05:5-10.

[3]杨秦水.谈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性[J].音乐天地,2010,02:60-62.

[4]乔建中.中国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03:11-33.

篇9:从“复兴之路”到“中国梦”

“复兴”一词,应是指恢复到一个人(或企业、或国家)曾在历史上有过的一段最辉煌璀璨的时刻。那么,就中华民族而言,什么时候是最辉煌璀璨的时刻呢?从“纵”的3000年的历史时间轴而言,汉唐应属盛世,宋明则相对较弱;但如从每一时代横的全球角度而言,即便宋、明,也应是当时全球范围中最强大的国家。以GDP为准,一直到1820年,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仍高达30%以上,仍属全球之首。中国国运的走衰,严格说来,只不过是近一两百年来的事。

何以致之?

分两个层面回答。首先,中华民族为什么从来就富强?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先看供给面,很简单,(1)中国人勤奋、聪明、刻苦耐劳;(2)中国经济体制从来以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为主。两者叠加,生产力和能量就释放出来了。这是“基本面”。至于为什么有时衰退、停滞?不外两个原因,或朝政驰败,或天候异常。至于需求面,从来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人多。

其次,中国又为何由盛而衰?我的观察分析是,中国错失了三个宝贵的机遇:(1)是600年前的航海大机遇(领先于前,却自我放弃);(2)18世纪的工业革命;(3)18世纪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三者辐辏叠加,一方面解释了(1)为什么近500年来全球9个大国的崛起,都是海洋大国加市场大国加工业大国;也解释了(2)为什么1978年时候的中国,以GDP为指标,大约走到了历史长河中前所未见的低谷。正是此消彼长也。

经过了这样的脉络梳理,就容易明白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历史命运中的意义了。改革加上开放,意味着中国重新抓回了市场经济,并且重新与全球接轨,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基因,搭上了工业化的后段车,并很快地又窜到了前头。换言之,不过30年,因为市场经济,活力来了;因为工业化,GDP来了,但代价也来了;还剩一个,也就是海洋强国,现在形势似乎也在成熟之中。

客观平实地看,中国GDP现在成为全球第二,若干年后跃居全球之首,回到历史发展的主潮流,实现“复兴”,应该是实至名归,毫无意外与勉强之处,因为中国从来就具备了所有优越的条件,现在只不过是把曾经错失的再重新抓回来而已。

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清楚看到,(1)市场经济加私有制,从来就是优缺点并存的,优于生产力与效率,却缺乏分配公平,后者也是中国历史发展始终走不出黄炎培所说“周期律”的缘故;(2)不仅如此,对中国而言,工业化是新生事物,由于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当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结合时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透支问题,在中国的严重性似乎更甚于他国。这一切,都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之路上持续地探索与创新。

如果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契机,始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那么之后的“三个代表”(强调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与广大人民的最根本需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与以人为本,并丰富发展的科学概念),即可视为中国在改革之路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也是让中国更一步一步地接近并达到“伟大复兴”的目标。

篇10: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一个人的现在是光辉的,过去却未必如此,中国是我么们的母亲,她就是一个最好的`典例,纵观历史,我们不得不为母亲的经历所惊叹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帝国主义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暴力侵略,不择手段。中国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大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当时所以人都认定中国将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可是她没有!她任然昂起她骄傲的头颅微笑着,一步一步地走了下去。

19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亲总算看见了了希望的曙光,

祖国以她缓慢但坚定的脚步向前走去。以此为代价的,便是无数勇士在中国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付出了青春和精力,只为完成祖**亲的梦想,他们历尽艰辛,只为祖国能开出强壮芬芳的花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用生命终于拼回了属于我们的蓝天。不过,长达八年的拼战也为母亲带来无数的伤痕,但她,却只是笑一笑。是啊,大难总算过去了,难道有什么能比和平更好吗?

历史结束了吗?

不,五千年的历史,还没有结束!

五千年的文化,仍继续传承!

十三亿炎黄子孙,十三亿华夏儿女!

必将为之奋斗,示以终生

很多次,我问我自己,我的中国梦是什么?但每一次,我都会听到一个声音,一个来自心中的声音……

我的中国梦,就是快快长大,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些我想帮、我能帮的人们,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我要用一颗简单的心,去温暖那些逆境中的人们,去帮助那些不快乐的人,去安慰那些奋斗过却失败了的人们。我要以微笑面对生活,以微笑去实现我的中国梦。

让我们的热血为之激昂吧!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以一颗宽慰之心待人,我们的世界就会成为美好的天堂。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为自己的梦,为祖**亲而奋斗,我们的梦终会实现。

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中国梦就一定能找到复兴路。

让我们的潜能为之释放吧

篇11: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古有梁启超吟“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今有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话虽不同意却一致,少年是中华之根本,少年行能圆中国之梦。

从“东亚病夫”到“东方雄鸡”,从枪盾到大炮,中国经历了多少?此时,我们离“中国梦”很近,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完成?

回望五千年上下的历史,中国有多少的岁月屹立东边之上。四大发明的出现,开启西方的革命;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水上丝绸之路联通了西方与东方,加强了两者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而近代区区几百年,局面翻转,国土分离,国人尽受列强侮辱,昔日的文明大国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毫无还手之力。在国家名族危难之时,有一位名族英雄因为虎门销烟的壮举而被中华民族所铭记,他就是被史学家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1839年,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禁烟,目睹着老百姓深受鸦片的毒害,生活受鸦片的压榨,他极力主张严禁鸦片,与外国鸦片分子斗智斗勇,收缴鸦片200多斤,在广州虎门的海滩上就地焚烧,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抵御侵略、强国富民的决心和斗志。然而,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并没有因为林则徐一人的强国梦而走向独立富强。

197月,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有一艘不起眼的游船上,走复兴路的中国开始真正的酝酿并一步一步的强大起来,这一切都是从共产党的成立开始,中国的局面才得以扭转,逐步实现了中国名族的独立,南至国家富强。就像歌曲中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性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广大的中国人名站起来了,当了家,做了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现在一只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

从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再到三大改造,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一步步崛起;从无“星”到仿制,再到自主研究制造,中国一次次迎难而上;从无法到有法,中国一部部法律出台。中国正在苏醒中国正在发展。昔日沉睡的雄狮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的中国不同于其他的国家。昔日“东亚病夫“已经变成了一只挺胸昂首的“东方雄鸡”。

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情阐述,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道出了中国梦最为本质的核心内容。

去年的春晚上,有一首歌唱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他很小也很普通”。“中国梦即我梦”,我们的梦就是中国的梦。梁启超说过“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的我们就是创建中国梦的继承人,先人的努力为我们奠定的基础,我们应该奋发图强,逆流而上。创建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让我们荡起双桨“十三亿的中国人的梦想,五千年积蓄的力量,是华夏民族温文尔雅的张扬。让我们翻开气壮山河的新篇章,扬起惊天动地的新步伐。

东方的旭日正在升起,让我们为名族之复兴呐喊吧!

篇12: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我们的梦,中国梦,共同的梦。梦,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带给我们希望。梦是每个人的天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这个梦或近或远,但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去追求,因为这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我们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继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梦——中国梦。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中国的复兴梦,是炎黄子孙的强国梦。历史的脚步无一刻停滞,中国历史一直在前进着,我们需要沿着足迹,看这中国梦发展,壮大。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子,是一种意境的幻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梦想,每个人都会拥有,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的灯就是梦想。狂**浪上搏击的海鸥,一个温暖的巢穴就是它的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中国梦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强磁场,而我们是围绕这强磁场不懈奋斗的其中一员,渺小却不弱小。作为学生,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多学知识,不断丰满自己的羽翼,充实自己的大脑,学习更多的本领,掌握更多的技能,长大了实现我们的梦想。到那时,我们的家乡将是一个得天独厚、要地天成的家,一个人才汇聚、科教兴业的家,一个敢为人先、厚积薄发的家,一个配套完善、文明和谐的家,我们的一个个梦想也将凝聚成更璀璨的“中国梦”梦想。

初二:钱伟

篇13:走复兴之路,圆中国梦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现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能源系统分析与模型、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战略、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目前来讲, 国际谈判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您认为, 阻碍气候谈判进程的关键问题有哪些?中国应如何应对?

何建坤:目前, 国际上气候变化谈判处于一个转折的阶段。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 结束了“巴厘路线图”下的“双轨”谈判进程, 延续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同时开启了“德班平台”下的“单轨”谈判, 旨在确立2020年以后的国际减排机制的问题。德班平台的谈判实际上是“双轨”变“单轨”, 要在同一减排制度和法律约束框架下, 确立各国的减排目标和行动。发达国家力图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抹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而突出排放大国的义务。

从新形势来看,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随着经济发展和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将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地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排放量已经占到了世界的1/4, 我国排放增长的速度远高于世界平均的增长速度。但是, 我国所承担的义务也要与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减排能力相适应, 也要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 以及公平地承担国际义务的原则。因此, 中、印等发展中大国在未来谈判中将面临争取和维护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排放空间的艰巨任务。

尽管如此, 但是在国际上, 我国如何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积极和引领作用, 核心是国内要低碳发展, 国内要做好相应部署。现在, 大家更多地关注于国内的低碳发展和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我国国内如何更好的向低碳发展转型。在新的谈判进程中, 中国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我们也要准备更多地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我国要实现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 目前来看, 这一目标实现的难度有多大?

何建坤:在“巴厘路线图”的谈判中, 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 这是我国统筹国内节能降耗与全球减缓CO2排放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40%~45%的目标, 是一个促进国内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的高标准目标, 但也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不至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的务实目标。我们可以实现, 而且应该争取超额完成。2020年与2005年比较, 时间跨度上包含了3个五年计划, 即“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 GDP能源强度下降幅度“十一五”为19.1%, “十二五”规划为16%, 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下, “十三五”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不应该低于“十二五”的16%。那么, 到2020年单位GDP的能耗可比2005年下降40%以上, 再加上能源结构改善, 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将由2005年的8.6%提高到15%, 届时GDP的CO2强度下降幅度可超过45%, 甚至可接近50%, 超过对外承诺的目标。这展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兑现了承诺。当然, 更重要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更快的转变。

记者: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来看, 全球和国别CO2排放峰值问题是一个焦点, 您认为应该怎样理解?我国预计在什么时间可以达到峰值?

何建坤:CO2排放达到峰值, 意味着化石能源消费量总体上达到峰值。由于天然气是比煤炭更清洁、高效、低碳的优质能源, 随着未来常规和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技术的突破, 天然气的比例会持续增加, 将使煤炭消费的峰值早于CO2排放峰值出现。

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业化阶段之后, 能源消费和CO2排放才逐渐趋于稳定并陆续达到峰值。欧盟15国CO2排放峰值时间大约在1980年, 而日本和美国都是在2007年才达峰值。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的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仍将持续增长, 需要有合理的排放空间,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所决定, 是发展中国家公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权益。

我国2020年后工业化阶段基本完成, 但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 能源消费还会有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 但由于近年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形势, 完全可能使CO2排放比能源消费更早地达到峰值。煤炭消费的峰值有可能争取在2020~2025年左右实现, 峰值消费量控制在40~45亿吨左右, 从而从源头上控制常规污染物的排放, 遏制国内资源和环境日趋恶化的趋势。当然, 我国2020年后首先是控制和减缓CO2排放的增长速度, 争取尽早达到峰值, 然后才有可能实现绝对减排。

我国CO2排放到2030年左右有可能到达峰值。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较发达地区要争取2020年左右率先达到峰值。即便如此, 届时上述地区相当多城市的人均CO2排放量仍将会超过欧盟、日本人均排放峰值的水平。2030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阶段基本实现, 经济趋于内涵式增长, CO2排放达到峰值后, 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仍使我国有较大的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空间。中国未来的排放趋势、峰值时间和减排成效, 对全球实现2℃目标下的减排路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前面对东部地区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严重局面, 必须严格控制其煤炭消费总量。特别是今年1月份华北地区大面积长时间严重雾霾天, PM2.5浓度超标数倍, 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是其首要成因。如果该地区煤炭消费总量和油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种环境灾难事件还会持续发生。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改善能源结构, 具有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局面, 以及减缓CO2排放、保护全球气候的双重功效和协同效应。当前国内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比国际减缓CO2排放的需求更为紧迫和现实。

记者:您曾提出“靠谈判争取不来足够的碳排放空间”, 那么, 我国的碳排放空间应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进行争取?

何建坤: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无节制消耗全球廉价化石能源和肆意占有全球环境容量空间, 是造成当今气候变化和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20%, 其历史累积的CO2排放占世界75%, 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发达国家已过多地占用了全球的碳排放空间, 按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下排放路径测算, 发达国家人均累积排放量早已超过其应有限量, 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高人均排放, 都是进一步挤占和压缩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

现在全球要实现2℃的目标, 未来的碳排放空间会越来越小。当前全球资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 发展中国家已不再具备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高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全球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的条件, 必须走出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低碳发展路径, 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的支持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加强其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技术创新的能力建设。在全球碳排放空间总体受限和不足的情况下, 我国也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的高碳发展路径, 必须向低碳发展转型。我们不可能靠谈判来获得高碳发展的空间, 只能争取向低碳转型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国内必须向低碳发展转型。

探寻低碳科学发展路径

记者:当前, 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什么?国内应对气候变化, 以及低碳发展的形势如何?

何建坤:中国低碳发展面临紧迫形势, 需要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大局, 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相应能源战略, 超前部署, 协调应对。

低碳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减缓碳排放主要是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 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尖锐矛盾, 探求低碳发展路径则是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当前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低碳的核心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主要是煤炭的消费, 这是一个主要措施。当前解决国内资源制约和环境污染的迫切程度, 比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更加紧迫。当前治理雾霾, 我们已切身感受到它的紧迫和重要性。

所以, 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有一致性和协同效应。减排二氧化碳, 不完全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也是国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确立积极和紧迫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记者:您认为, “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史无前例”, 我国低碳发展存在哪些特殊性和优势?

何建坤: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 走的是高碳的道路, 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后, 能源消费已开始逐渐减少, 是先高碳再低碳。中国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就不能再高碳了, 要向低碳发展转型。这在世界发展史上尚无先例, 需要我国努力探索。

我国在节能和减缓CO2排放方面已做出了很大努力, 并取得显著成效, 从1990~2011年, 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了56%, CO2强度下降了58%, 下降幅度远高于附件I国家的约35%和世界平均约15%的水平。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 能源消费和相应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仍难以改变, 同期我国GDP增长到8.0倍, CO2排放总量也增长到3.4倍, 而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只增长50%。从2005~2010年, 我国新增长的CO2排放量占世界增长量的60%, CO2排放总量已占世界1/4, 人均CO2排放达5.8吨, 已接近某些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到2020年, 我国CO2排放总量将达约100亿吨, 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当前排放量之和。所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 使我国向低碳转型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艰巨的任务。

记者:向低碳发展转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中国如何才能走出有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何建坤: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仍然是沿袭发达国家以高的能源消费为支撑的追赶式的发展方式。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我们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可能超过欧盟和日本, 而向美国的高碳模式看齐。到2020年, 我国有些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将达约15吨的水平, 向美国的高碳排放模式趋近。

加强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低碳发展, 这是我国顺应世界潮流的一种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 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低碳发展也就成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潮流。

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建设低碳城市, 既是世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变革趋势, 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核心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在这样的目标下, 我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以及强化节能, 提高能源效率, 调整产业结构, 提升产品的技术等级和产品的增加值率, 则是推进节能降耗和减少CO2排放的关键措施。

所以, 我们一定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而不是盲目追求GDP的增长速度, 一定要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 先高碳、再低碳的传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模式。现在盲目追求GDP增速仍然是很多地区首要的发展目标, 在当前缺乏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长点的情况下, 片面追求高GDP增速只能是依靠扩充高耗能原材料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作为支撑, 仍然是一种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方式。

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记者:谈到可持续发展, 不得不提到城市化建设。请您谈一谈, 对推进城市化建设的看法。

何建坤:城市化意味着产业的聚集和人口的聚集, 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但是, 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 也必将带来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 同时能源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会日益严重。在城市化过程当中, 城市的布局、居住和交通方式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一旦建成, 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难以改变, 具有技术上的锁定效应。所以我国城市化进程一定要避免沿袭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能耗和高碳的模式, 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引导城市化进程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当前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我国也面临严重的资源制约、环境污染的形势, 我国资源依赖型、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城市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趋势非常明显。2012年, 我国能源的消费总量超过了36亿吨标准煤当量, 其中85%是在城市消费。城市化过程当中我们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的紧缺和大气、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

记者:目前, 低碳试点城市的发展现状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何建坤: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低碳城市试点当中, 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首先要促进产业的转型, 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 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率先达到峰值。因为城市化过程当中, 交通和建筑部门能源消费还是会适当的增加,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工业部门率先到峰值。

从全国来看,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要率先达到峰值, 要在全国起到表率作用, 而且当前也具备这样的条件和产业转型的机会。要明确低碳发展在国家和地区总体发展战略中的战略的定位, 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加强制度和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

当前在世界范围之内, 全球低碳发展的潮流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要加强国际合作, 借鉴国外的经验, 同时加强技术的引进和项目的交流。在全球低碳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下, 借助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技术条件, 有助于促进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 有助于提升我国城市的国际形象和自身的低碳核心竞争力。

新型城镇化新在什么地方?新就新在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途径。在这一过程当中,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 是通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强调资源节约和提高能源效率, 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目前, 在城市化建设中, 相当多的地区还是以GDP为导向, 有些地方为追求GDP高增速, 盲目扩大重化工业产能, 从而使碳排放快速增长。

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不能用过高的环境损害为代价, GDP增长和环境保护两者要权衡。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各级领导必须改进政绩观念。必须看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是不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记者:您认为,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有哪些?

何建坤:建设低碳城市,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的综合对策和关键着力点。首先,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型,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避免形成在沿袭资源依赖型的高碳发展路径下采取局部低碳措施的建设模式。其次,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注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 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 先高碳再低碳的发展趋势。第三,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 大力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出效益, 避免形成在持续强化高碳产业结构特征下局部寻求低碳技术的发展格局。第四,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城市化布局与社会消费导向, 促进低碳社会建设, 避免沿袭发达国家只能在宏观高能耗和高碳格局下, 寻求具体设施和单项技术低能耗和低碳的被动局面。第五,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城乡一体化低碳基础设施建设, 避免农村城镇化过程沿袭城市的高碳模式。第六,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低碳化和智能化, 两者互相促进, 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 避免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潮流中落后和边缘化。第七,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自身可持续发展, 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双赢”, 避免将两者割裂和对立。第八, 低碳城市建设要统筹经济发展目标与各级领导发展观念的转变, 切实把加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放在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的前位, 避免把低碳目标放在辅助和点缀的地位。全球低碳城市的发展潮流和广泛合作, 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记者:“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向“生态文明”转型, 今后, 需要我们采取哪些行动?

何建坤:“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同时也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十二五”规划中提法是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的变革, “十八大”把变革改为革命, 利用改为消费, 增加了它的深度和广度。利用是指能源本身的利用效率, 消费涵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消费包括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 要调控和引导消费对能源的需求, 不完全是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从变革到革命, 增加了深度和内涵, 革命是更加彻底, 更加激烈的变革。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着力点, 要在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 推进能源体系的变革, 当前以化石能源为支柱的能源体系要逐渐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能源体系过渡,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不再依赖地球有限资源和占用环境空间, 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走低碳发展路径,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由当前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高碳发展方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型、内涵提高的低碳发展路径,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 年均增速7.2%左右的科学合理水平上, 进而控制煤炭消费和CO2排放总量。一定要协调好经济发展的增速和质量的关系, 要协调经济发展的收益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 寻求一个合适的权衡点。

工业文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也消费了大量化石能源, 带来资源环境的危机, 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要向生态文明转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下的理念指引下, 消费理念、个人财富观念都会有改变, 大家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 会选择绿色出行, 会更多注重公共环境和公共财富, 愿意为创造良好环境做出努力, 将个人融入并回归地球生物圈, 找到人类合适的位置。当然, 这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篇14:“三主四式”,圆“梦”之路

【关键词】课改 课堂教学 三主四式

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课改也不允许恪守模式。但课改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核心,必须接受“有效性”这一标准的检验。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认识论为依据,创立了“三主四式”语文导学法,创造了以“不待老师教”而“自能读书”为目的教学艺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一直以强大的生命力深深地影响着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大凡听过他课的人无不为他导得巧、问得妙、挖得深、讲得透而倾倒。在新课改已成为趋势的今天,走一走梦龙之路,也许能帮我们更多的人圆梦。

一、新颖非凡的艺术思路

自觉的行动来源于深刻的认识,实践的深度决定于认识的高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关键,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一定的教学思想支配的,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改革那种过多地强调教师讲深讲透,学生多读多写,很少研究提高语文能力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的陈旧观点,探索一条又快又好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钱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思想艺术地概括为三句话:“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钱老师主张“要把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过程,改变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变消极被动接受而为真正的主动学习,他强调指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是内因,第一性的,教师的“教”是外因,第二性的,所以,学生是转化过程的主体。

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事事都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让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徒费时间,在所谓的“活动”中耗费精力,所以还必须有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控制调节功能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以教师为主导。这种主导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已知到达未知的彼岸。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导”。在课堂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牢记: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控制调节着教学活动向教学目标靠拢;教师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学生向知识深度、广度探索;教师是学习激励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指导;教师是知识传授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在学生求“知”而不得时教师讲授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代庖,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故而无论如何,教师的着眼点都应在学生身上。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断转化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素养和素质,以至于最终走向“不待教师教”而“自能读书”。

以训练为主线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于课堂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结构。这里的主线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潜力等各项学习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训练,它应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所以它是“主线”。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怎样读书的整个教学过程应该也必然充满着训练的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恰恰相反,思维的训练才是真正有意义和永恒价值的训练,而教学效果如何也离不开必要的训练检验。以训练为主线是钱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总构思,教学实践无不证明,这是一个减轻学生课后负担的课堂教学的艺术思路。现代社会急需的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这应反映在课堂教学艺术的改革之中。

二、高效实用的艺术实践

全新的科学技术和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呼唤着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这就给课堂教学提出一个努力创造能力、发展特长的新课题,高效实用已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标准之一。如果说“三主”是组织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四式”(“自读、教读、作业、复读”)则是体现这个过程的基本程式。

把自读作为一个有机环节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钱老师的一个创造。他认为“自读”是学生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一种实践形式,也是一种能力的训练。钱老师认为只要符合“大体有序、必要反复、适当交叉、逐步提高”的指导思想,自读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时机则应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尝试性的教前自读;可以是点拨性的教中自读;可以是类比性的教后自读。钱老师在亲自的实践中归纳了一系列的自读训练形式,其中包含:训练学生理解词句、理解文意能力的疏通式自读;训练学生提纲挈领的概括能力的提要式自读;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活跃式阅读;训练鉴赏能力的评点式及训练综合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评论式自读等等。所有这些组成一个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由易至难螺旋式上升的训练序列,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无疑将得到较快的提高。

教读课就是“教给学生自读之法”,“教”是手段,“读”是目的。钱老师认为教读的实质在于“指点”,使学生开窍、悟出读书之法。教师是引导而不是包办,是启发而不是告诉答案。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确定“教”的重点,讲究“问”的艺术,提高“讲”的质量。比如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如以“从本文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作为笼罩全课的核心问题,想来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钱老师的作业课是让学生把学习的新知识融入各自的认识系统,以便学以致用的创造性的“再实践”。在这方面钱老师以其常用的作业类型创造了智能和知识的“最佳结合”。这些作业类型分别为:记诵为主的抄写、朗诵和背诵,以消化知识为主的改写续写;以应用为主的自拟练习等创造性习题,以及以评价性为主的鉴赏批判性作业等。

复读是把所学过的课文按一定的系统或标准组成单元,通过读、比、连、议来温故而知新的一种课型,是一个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比较融入学习的知识图式,从而走向创造的重要环节。

重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阅读;重视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因势利导;重视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智力在训练中发展。

实践证明这四种课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它对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因此,它实际上是高效实用的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示范。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传话”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耳提面命的师徒关系,而应该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只有学生们学得主动,各得其所,改革才算是真正成功。如此,“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之梦的实现离我们还会远吗?

上一篇:气胸检查-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知识点下一篇:党史教育片守望明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