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名诗《夜莺颂》双语

2024-04-14

济慈名诗《夜莺颂》双语(共3篇)

篇1:济慈《夜莺颂》中的意象分析

一.神话意象

神话传说是济慈诗歌的一大独特之处。应该说同时代没有哪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有像济慈那样如此多的运用神话故事。他的诗就是众仙众神荟萃的世界, 充满幻想和神奇, 让人流连忘返, 赞叹不已。看他的三首用惊人的想象力再创造神话故事的代表作《恩弟米安》、《拉米亚》、《海披里安》就可以窥见一斑。《怠惰颂》、《赛吉颂》、《阿波罗赞歌》等作品中也都是从古希腊神话中获取灵感的。由此可见, 从希腊神话中获取题材是济慈诗歌创作的主要源泉以及济慈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熟稔程度。济慈着迷古希腊神话最主要的原因是希腊神话精神是关于美的宗教和欢乐的宗教及其世俗人本主义思想。这与济慈的人生理想追求不谋而合:肯定人的价值、赞赏世俗之美、追求享乐的人生。《夜莺颂》中全诗的梦幻意境的营造就与诗人运用神话意象分不开。

诗的第一节中开始写到“我的心在痛, 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又像是刚把鸦片吞服/於是向列斯忘川下沉”其中的“忘川”意象即是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河, 名烈溪, 鬼魂饮了此河之水, 便忘却一切。“忘川”表明了诗人想摆脱现实的忧愁烦恼之心, 同时诗人的矛盾之心也有所体现, 即他挣扎于现实和理想之间以及痛苦和快乐之间。接着在第二节中诗人想到了饮酒, 想到了“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要是有一杯南国的温暖/充满了鲜红的灵感之泉/杯沿明灭着珍珠的泡沫, ”这里的“灵感之泉”指的是希腊赫立崆山 (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常居之地) 上的泉水。泉名希波克丽涅, 据希腊神话, 此泉水为飞马之蹄一击, 地裂而迸出;饮此泉能获得诗的灵感。诗人想到喝酒就想到作诗。酒, 既是诗思的催化剂, 又是移情他物的安眠药, 制造梦境的良方。有了酒, “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恋歌、阳光和舞蹈”, “花神”是济慈喜欢用的诸神之一, 在其他篇章中都提到花神, 这大概是因为有“花神”的地方, 便是仙境, 便是至美的天堂。对于济慈这个追求至美境界的诗人, 在诗中喜欢提到花神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七节中, 诗人不再从古希腊神话中获取意象, 而将目光转向圣经故事和中世纪浪漫传奇。圣经故事也是神话, 而古希腊是经典神话。“永生的鸟, ……露丝忧郁的心, 使她不禁落泪/站在异邦的谷田里想着家”据《圣经·旧约·路得记》中路得 (露丝) 离开原籍摩押, 定居在伯利恒, 为博阿斯干活, 与之结婚。《旧约》上未写夜莺的歌声, 也未写路得的眼泪。此处均为济慈的想象。同时这夜莺的歌声使“在失掉了的仙域里引起窗扉/一个美女望着大海险恶的浪花”关于这个美女的指向存在诸多争议。有人理解成夜莺神话中的主人公菲罗米拉, 在下文将详细展开说明。还有一种说法是, 中世纪的传奇故事中, 常常讲美丽的公主被囚禁在海中古堡里, 英勇的骑士泅过惊涛骇浪, 救出公主, 并获得她的爱情。此处济慈想象夜莺的歌声打动了美人的心, 使她打开窗户, 盼望着骑士的到来。也可能指希腊神话中希罗与勒安得的故事。不管是《旧约》中的露丝还是窗里的美女, 她们显示出听歌的人代代逝去, 鸟儿的歌声却永生。体现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考。

二.感觉意象

追求感觉快感是济慈一贯的理念, 同时也是他生活和观念的基础。有的评论家因此也认为他比雪莱更加柏拉图化。他与其他浪漫派诗人的不同之处也在于他诗中所呈现的丰富的感官意象。感觉意象可分为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和睡眠意象几种。而这种种意象在济慈的诗歌中俯首皆是, 诗人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去充分感受周围世界, 以获得美的享受。济慈热衷于感觉快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读济慈的诗是一种感官的盛宴, 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夜莺颂》就充分展现了各种感觉意象, 而且感官意象的表现方式各样, 有将各种感官意象并列展现的, 也有运用通感方式显现的, 最后还有一种独特的感觉的意象即睡眠意象, 这也是济慈所常描绘的意象。

1、并置感觉意象

济慈用他惊人的想象力将多种感觉意象并置展现, 使读者在阅读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画面。如《夜莺颂》中的第一节“我的心在痛, 困顿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鸠”在这里, 诗人使用了味觉、视觉意象将抽象的痛苦和欢乐的感受进行具象化阐释, 使读者从中获得具体的感官体验。再如第二节中的“唉, 要是有一口美酒/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 恋歌, 阳光和舞蹈”寥寥数行, 便浓缩了味觉、视觉与听觉等感觉意象。“花神, 恋歌, 阳光和舞蹈”这几个不同感觉意象并置在一起, 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充满诗情画意, 展现了和现实截然相反的天堂图景。第三节中, “在这里, 青春、苍白、削瘦、死亡/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青春、苍白、削瘦、死亡这些是动觉意象, 正青春的人面色却苍白, 身体变削瘦, 即将走向死亡,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伤感的画面啊。再接下来运用拟人修辞, 将瘫痪塑造成一个垂暮的白发老人在叹息, 给人以视觉意象。这就是济慈艺术独特之处:尽其所能把人体的所有感觉赋予意象, 使其生动鲜活, 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可感可见。

2、通感意象

当许多感觉意象都运用上的话, 各种感觉之间开始相通起来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夜莺颂》中的通感意象尤其出彩, 使人印象深刻。如第二节中的“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想起花神, 恋歌, 阳光和舞蹈”由味觉意象联通了“绿色之邦”“花神”这些视觉意象, “恋歌”听觉意象, “阳光”触觉意象, “舞蹈”这一动觉意象。使读者与诗人一起, 在享受美酒的同时, 产出多层面的联想:绿色的田野、繁花遍地、阳光灿烂温暖、欢歌狂舞。再如第五节中, “在温馨的幽暗里, 我只能猜想/这时令该把哪种芬芳/赋予这果树, 林莽和草丛/……这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温馨的幽暗”用触感意象形容视觉意象, 将“芬芳”赋予“果树, 林莽和草丛”用味觉意象和视觉意象相通, “缀满了露酒的麝香蔷薇”味觉意象、嗅觉意象、视觉意象三者相杂相通, 使读者体会出比单个意象所能展现的更为宽广深邃的诗意。“静谧的死亡”用听觉意象形容触感意象, 死亡由此获得生命。正是由于诗人对外部世界之美感觉特别敏锐, 所以有评论家称济慈为“感觉主义”诗人。

3、睡眠意象

在诸多的感觉意象中还有一种独特的意象也是济慈所热衷的, 即睡眠意象。济慈的诗中梦、睡眠意象出现频率多, 充分体现了济慈对这种状态的迷恋。其中出现睡眠、梦意象的诗有《睡与诗》《我踞着脚尖》《致睡眠》等, 但诗人的这种睡眠不是我们所日常理解的那种没感觉的沉睡, 而是一种朦胧放松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诗人可以摆脱俗世的牵绊, 任由想象力的伸展, 这种状态类似于心理学中的“梦游”、“昏睡”或者弗洛伊德称之为白日梦的东西。济慈自己称之为“消极感受力”, 即对事情不要追根究底, 而要处于一种半懂半不懂的状态, 这样才能获得美和真。《夜莺颂》从一开头就进入了半醉半醒的昏睡状态。“于是向列斯忘川下沉”, 诗人开始展开想象, 跟着夜莺的声音出没仙境, 与月神、酒神共舞, 在黑暗中闻花香, “流过草坪;越过幽静的溪水。溜上山坡”。诗人所以热衷昏睡状态是与诗人的现实遭遇相关的, 现实中, 诗人爱情无望、被病痛折磨、遭受丧亲之痛、生活潦倒等等, 因此, 诗人渴望忘却世上的苦难, 离开那种极端的痛苦和矛盾。

参考文献

[1]《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年, P197

[2]蒋承勇.《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人’的观念》, 外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3期

[3]罗益民.《济慈颂歌的神话思维结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

[4]江晓梅.《济慈诗中睡眠意象分析》,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年第4期

篇2:济慈及其作品《夜莺颂》研究论述

关键词:济慈;《夜莺颂》;意象

一、概述诗人济慈

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对诗歌的艺术追求中见解独到,思维敏感温情,在政治信仰上他向往自由、热爱民主,曾经发表过长篇诗歌表达自由思想。同时,济慈作为与拜伦和雪莱齐名的浪漫主义杰出诗人之一,尊崇诗歌,认为事物独具美学魅力,在济慈的所有诗歌中,都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之美。此外,学者们发现济慈在诗歌创作中注重事物的客观性和物质性,赋予诗歌一定的社会意义。济慈的抒情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六首诗歌颂,包括《惰颂》、《心灵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夜莺颂》和《忧郁颂》。其中前两种诗歌是济慈的初期诗作,写作手法较为单一。《希腊古瓮颂》是济慈所有诗作中尤为经典的一部,主要用来歌颂艺术的美学魅力。《秋颂》是六大颂歌中最为完美的一部,人们对此研究较少。而《夜莺颂》则是济慈走进人们心灵的诗作,描写了较多的自然风景,展示出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独特认知,蕴含着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

二、论述济慈的作品《夜莺颂》

(一)注重描写意象

诗歌是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者寄托心灵的媒介,诗人大多借助诗歌表达心中所想。济慈的作品《夜莺颂》中尤为注重意象描写,本部分主要从神话意象和感知意象两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诗作中的意象,体味其中的艺术魅力。

1.神话意象

神话传说赋予了诗歌传奇的色彩。在十九世纪时期,并没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神话故事,而济慈开创了诗歌创作的传奇性,在作品《夜莺颂》中运用传奇的神话故事进行描写。济慈的神话故事大多来源于希腊神话,可见济慈对古希腊文化的了解甚为详尽。古希腊神话中大多体现出世人對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与济慈的人生追求相符合,肯定了人生的价值、欣赏万物之美、追求浪漫。比如,《夜莺颂》中第一节“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於是向列斯忘川下沉”,其中的“忘川”意象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河,就是鬼魂喝了冥府河水就会忘记前世今生,这也暗含了诗人想要摆脱苦闷的现实,挣扎于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于痛苦和快乐之间。

2.感知意象

追求感知是济慈诗作中的最大特色,体现出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感知意象主要是视觉感知意象、听觉感知意象、味觉感知意象、触觉感知意象和嗅觉感知意象等。济慈在诗歌中对感知意象的描写也是当时诗作中的独特之处,借助丰富的感官意象感知世界万物,感悟万物之美。济慈的诗歌就是一种感知万物之美的享受,通过感知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

济慈在《夜莺颂》中充分运用各种感知意象表现出对美的享受。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种感知意象:并置感知意象、通感意象和睡眠意象。并置感知意象主要依赖于济慈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描写构造出一幅意境,使得读者身临其境。比如《夜莺颂》中第一节诗人运用味觉和视觉将抽象的痛苦和欢乐具体化,第二节中通过不同的感知意象并存,构建出一幅生动有趣的意境,接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以视觉感受。这就是济慈诗歌的最大魅力,将人的感知赋予一定的意象,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化。通感意象主要是将各种感觉相通起来,在《夜莺颂》中尤为常见,比如第五节中“温馨的幽暗”描写视觉感受,“芬芳”的“果树和草丛”,将味觉、嗅觉和视觉三种意象相通,使得读者感知意象更为生动有趣,更为形象地感知万物之美。睡眠意象是济慈最为常用的意象描写手法,睡眠意象是一种放松朦胧的状态,诗人可以摆脱世俗,充分发挥想象力。济慈在睡眠意象描写时对世间事物不追究结果,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在作品《夜莺颂》开头“于是向列斯忘川下沉”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跟着夜莺出没绿荫,与天地同乐。诗人热衷于描写朦胧的意境主要是现实中的境遇有关,诗人济慈在现实生活中饱受病痛折磨、对爱情绝望和生活穷迫等,诗人将心中所想寄托到诗歌中,渴望忘却世间苦难,离开痛苦,享受极致的快乐。

(二)体现美学魅力

济慈的《夜莺颂》中主要是通过在昏迷朦胧的状态下脱离理性,放松情感,将自身摆在审美客体和知性之间。济慈描写夜莺主要是有两层意思,一是向往像夜莺一样可以生活在绿荫世界,象征了自然之美;二是夜莺是诗人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建立起主管和客观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诗人可以自由转换于现实和幻想之间,还能提醒诗人自身存在于现实生活。同时,《夜莺颂》中体现出济慈创作诗歌的终极目标,即是追求美学魅力、完全脱离知性、获取对美的透彻认识。

济慈历来都被评价为追求极致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摆脱了现实的情感束缚。在作品《夜莺颂》种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的思考,忧虑生活,带有较为强烈的悲剧心理。他的苦闷主要是源于对自由以及美的向往和残酷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透过悲剧要素去衡量美,展现出痛苦的真实,这就是诗人济慈的“消极能力”,也是他唯一掌控生活的方式。济慈认为万物皆美,都需要得到“消极能力”的保护,而在描写创作中又避免破坏生活本质,不作出批判性的评价,注重事物存在的客观合理性,这是济慈《夜莺颂》的最大特点,体现出万物本身的美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肖可昕.前景化视角下济慈六首颂词译本分析——以屠岸译本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篇3:从《夜莺颂》看济慈的死亡观

约翰·济慈 (1795-1821) 与诗人拜伦和雪莱并称于世, 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歌天才, 是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期的重要诗人。[1]他的文学创作时间并不是很长, 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 却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诗歌, 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内涵, 对近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坎伯雷姆在其主编的《罗顿英国文学选》中认为, 大部分在读了济慈的诗歌和信函之后都会从心里觉得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却在二十四岁、这一人生最美好的年龄离开人世, 是令人痛心的, 如果能够继续活下去, 他到底能够在文学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没人能够预料的出。[2]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认为济慈是大自然制作的诗人, 他的灵魂像一颗星星在永恒的世界里闪烁。

二、《夜莺颂》的创作背景

《夜莺颂》的创作时间是一八一八年, 当时济慈的弟弟刚刚离开人世, 而自己的病情也开始恶化, 他创作的诗歌受到英国一些权威杂志的排挤和打压, 自己与恋人的感情也面临破碎, 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使得他身心疲惫, 感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和痛苦。济慈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因而加紧了诗歌的创作, 同时也对人世、对死亡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他一方面努力激励自己,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著, 另一方面死亡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 无法摆脱。面对着悲惨的命运, 济慈执著的坚持诗歌创作, 表现出超人的意志力。[3]坚强和沮丧交替左右着他, 《夜莺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能够从作品本身看出诗人的一部分内心思想。从佛教教义中的六道轮回到基督教徒所信奉的地狱阴间, 从哲学家的理性思索到文学作品中的叹息, 对于死亡的人世和态度大多因人而异, 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世。[4]《夜莺颂》中所阐述的对于死亡的理解既不是一味的将死亡认定为异乎寻常的恐怖, 也不是简单地将死亡看做是投胎转世。

三、《夜莺颂》所透露出的死亡观

《夜莺颂》的开始写诗人在听到夜莺的歌声后所产生的各种奇妙的幻觉, 这些幻觉反映了诗人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在理想与现实见徘徊的情感困境。一方面在美轮美奂的幻觉中, 深处超越人间疾苦的状态, 彻底摆脱了残酷世界的折磨, 另一方面这种幻觉愈是美丽, 愈是让人心安, 最终在梦醒时的失落和伤痛也就愈强烈。[5]在诗人用幻想钩织出来美丽世界里, 他的灵魂似乎已经和夜莺融为了一体, “我”即夜莺, 夜莺即“我”, 夜莺的处境和思想成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宣泄和, 反映了他对美好世界的迷恋与追求。离开悲惨世界的魂灵在点点微风中, 在乳白色的月光下, 在朦胧寂静的世界里无拘无束的飞翔。[6]在这里, 月色轻轻, 微风拂面, 星火几处, 芬芳满径。这宛若天堂的幻境仿佛亚当和夏娃居住的温馨的乐园, 所有这些美好的景致, 芳香的花、野草、一望无际的旷野、静谧、安然全都暗示了人死之后将去的那个安静的世界。

诗人流连在这样一个死亡的世界里是一种对生的解脱, 仿佛死神对他发出了热情的召唤, 诗人却陶醉其中, 他的魂灵被死神死死的掌控者, 难以摆脱, 死神的影子总是在他的潜意识中, 从心灵的最深处慢慢浮现出来。[7]他想与夜莺一起, 相互陪伴着飞往未知的世界。从这些情景的描写和诗人的感受来看, 诗人在诗歌中采用的都是对死亡的赞颂之词, 死亡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恐怖的事情, 充满了温馨、安谧, 是充满快乐的黑暗世界, 是一个摆脱现世疾苦的最好的去处, 它在静谧的时空里弹奏着永恒的曲调。这歌声是一种召唤, 仿佛来自亘古的洪荒, 却引起了他发自内心的共鸣。死神一忽儿虚无缥缈, 一忽儿清晰可见;一会儿遥不可及, 一忽儿近在身边。[8]死亡是美丽的、安详的, 是诗人幻想出来的美好的世界, 是摆脱尘世烦扰的最好选择。然而, 所有这些美好的事物毕竟是虚无的, 当诗人从环境中醒悟过来, 在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不舍和无奈。当夜莺的歌声渐渐远去, 他却依旧留恋不舍, 似乎歌声的背影也依稀可见。死亡, 对于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来说, 都是不可避免的, 而对于死亡的态度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怀着极度的恐惧。人在死亡之后到底会看到什么遇到什么, 从唯物主义理论的观点来看, 人死之后意识也随着灭亡, 也就感知不到周围的世界。这是客观事实, 也是很多人害怕死亡的原因。然而在诗中, 济慈将死亡的境界却描写的非常美好, 让人不自觉地充满了向往, 然而在最后却并没有选择死亡, 这也充分反映了其矛盾的心态。

四、小结

在《夜莺颂》中, 济慈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了一个脱离尘世的美妙世界, 并试图将自己从现实世界里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然而由于内心深处的伤痛根深蒂固, 不管如何的幻想抑或沉迷, 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这一主题。全诗的描写映衬了死亡的美丽, 这样表现出了诗人对待死亡的心态。

摘要:约翰·济慈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诗歌天才, 是浪漫主义诗歌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时间并不是很长, 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 却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诗歌, 给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珍贵内涵, 对近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夜莺颂,济慈,死亡观

参考文献

[1]、Bate, J.The stylistic Development of Keats[M].1945.

[2]、Christine Gallant.Keats and romantic Celticism[M].2005.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97.

[4]、什克洛夫斯基.艺术作为程序[A].胡经之, 张首映方二十世纪文论选[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5]、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6]、刘治良.济慈爱的困惑[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5 (3) :76-80.

[7]、罗益民.济慈颂歌的感性美[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1) 28-34.

上一篇:当水碰到人类-优秀想象作文700字下一篇:缝纫机的声音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