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

2024-04-24

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通用14篇)

篇1: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北京的南锣鼓巷,看见您在辛苦的打扫着路面,您穿着一件褪色的橙色马甲,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刀刻一般的皱纹,额头上淌下豆大的汗珠。您佝偻着腰,瘦小的身子显得弱不禁风,但地面却那么的整洁,突然一个尖厉的声音冒了出来:“老太婆!你看看你干的好事!”这个声音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一个年轻的女子指着自己的白裤子大吼道。原来,是您扫帚带起来尘星落在了她的裤子上,“真是对不起,我帮你擦擦……”您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巾,低言慢语的说道。年轻女子又叫了起来:“擦擦?你知道我裤子多少钱买的吗?你赔得起吗?……”她吐沫横飞,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我和妈妈还有所有的路人都反感的看着她,大家纷纷为您打抱不平,“这个人真是没有教养,环卫工阿姨都那么大年纪了,为我们创造了整洁的环境,她还大呼小叫。”“就是呀,裤子洗洗就好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过分了,一点都不知道尊老。”……

年轻女子看见大家都对她的行为予以指责,面露讪讪之色,嚣张的气焰渐渐消弱,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走到您面前,低下头,结结巴巴的小声说道:“大妈,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对,我不该那么大声指责你,我也不是故意刁难你的……”您慈祥地看着她看着她,说道:“我不怪你,希望你以后都能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最好的事情了。”“啧啧,说得真好。”人群中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我和妈妈继续走在南锣鼓巷里,我觉得天更蓝了,草更绿了。我捡起一张废纸,扔进了垃圾桶里,回头看去,您还在认真地扫着路面。

每年一次的庙会,总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是谁把那么多垃圾运走的?是你们。今年初九庙会,沿路都是散发传单和卖小吃的摊位,人们把传单和各种垃圾随手乱扔,任它们铺的满大街都是,初九的深夜,人群都散了,爸爸带我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妈妈,一路走过来,我发现垃圾没有了,经过铜矿转盘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到路边堆着小山似的垃圾,有好几堆,你们正在费力的往汽车上装运着,等到我和爸爸回家的时候,路面已经整洁如初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天,直到庙会结束。

感谢环卫工人,没有你们,我们的城市还会这么美好吗?我们将无法呼吸清新的空气,我要感谢你们——我们的城市美容师!我代表这座城市谢谢您!

篇2: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

①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气的社会中。在环卫工人陈阿姨遭晨练大妈辱骂、追打的事件中,相较于陈阿姨的隐忍,大妈的知错能改,我们更应为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点赞。

②“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不可否认,陈阿姨的隐忍是对他人的包容,对自己的善待;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为人的智慧。晨练大妈的辱骂与追打,缺乏的便是这种隐忍的精神,还显得蛮不讲理,折射出国人对待事情少一分从容与淡静,充满的往往是浮燥之气;然而在他人的劝说与教育下,她能承认错误并给与赔偿,体现了知错能改的精神,也值得大家的肯定。但陈阿姨与大妈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在围观市民的义举面前,似乎又显得黯淡了些。他们积极的劝阻和主动“等待给警方作证”,既让无辜的陈阿姨脱离尴尬,不受冤枉,又彰显了社会正气,弘扬了社会正能量。因此,我认为热心市民的正义之举更应赢得大家的盛赞。

③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事每每见诸报道:看到老人摔倒了,很多人过来凑热闹,可就是没人去把老人扶起来;看到地上有个皮包,很多人也只是把它占为己有,没人去追问是谁的包;看到以强欺弱的事情,也没人敢敢去制止。这些现象,也是正义缺失的缩影。而目击市民的行为,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给人予温暖,给人以希望,让社会充满正义之气,让人性之光熠熠生辉。

④培根说:“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是圣地。”经济日益繁荣的社会,需要正义;建立和谐人文的社会,更需要正义。方舟子不畏强势,弘扬正气,勇于学术打假,使科学界、教育界、新闻界等领域的学术腐败现象有所收敛;柴静,始终怀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个人出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正是想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样彰显了正义之气,值得敬佩。目击市民的正义之举正是他们精神的体现,践行着对他人的关爱,维护着社会正气,努力使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成为一片“圣地”。

⑤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我们要像热心市民那样认清是非,辨别是非,按正确的认识去行动。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正义就是要尊重人权,当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

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根植正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让社会充满正气!

师硕点评:

这篇教师下水作文,符合题目“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文章先在比较中选择点赞市民,然后重笔论述、拓展“维护正义”,比例、结构上较合理。我觉得同学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但此文写得较浅,就语文老师来说,写成这样并不算出色。它的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中市民的维护正义之举论析浅,基本上没有,然后就匆忙抛弃材料泛论“维护正义”了。这种处理是错误的。凡理之张发,如花树之张发,根底深固者,叶茂华繁。不深论其材料,则所持议无所张发,或貌似张发而浮花易败。二是对“维护正义”的论析浅,只是看到极表层的一面,未能思及其深沉之内质。我们不妨以下文为对照,以见出此教师下水作文之“浅”:

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这是马丁·路德·金的名言,出自《伯明翰监狱来信》(1963年)。此言在中国引用率极高,有时还被改头换面,以适应中土的气候.如最常见的这一版:“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沉默。”无论翻译的版本怎么变异,批判的方向却始终不易:好人的沉默。

有待追根究底的问题,不是事实,而是事实背后的成因:面对坏人的嚣张,好人为什么沉默,正如面对明目张胆的谎言、惨无人道的暴行、千夫所指的罪恶,国人为什么旁观,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甚至默默扭过头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流行的答案:因为恐惧。的确,不论是纳粹的焚化炉,还是红卫兵的皮带扣,不论是_者的枪口,还是暴民的铁棍和匕首,施暴之时,都会让观者感到恐惧,脊背发凉,手脚发软,面无人色,肝胆俱裂。趋利避害,可谓人类本性。在残虐的暴行面前,我们往往自顾不暇,自求多福,如何能挺身而出,义助受难者呢;我们暗暗祈祷,施暴者凶恶的目光不要停留在我们身上超过一秒钟;我们愿以旁观与沉默,换取暴力的豁免,只是,最终能否豁免于暴行,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意愿,这本不是一场平等的博弈,旁观与沉默,只可能使我们手中的砝码越来越轻,施暴者手中的权力越来越重。

用恐惧的心理为沉默辩护,正如用人性的幽暗为恐惧辩护。然而恐惧与沉默的关系不止于此。如《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一书作者、美国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所指出的那样:沉默不仅是恐惧的产物,它还是恐惧的重要来源。质言之,恐惧导致沉默,沉默加剧恐惧,同时,沉默深化沉默,恐惧深化恐惧。这应该不难理解,想象一下,当暴行发生,观者茫然失措,冷眼相待,没有人呐喊,没有人反抗,近乎死寂的沉默,必将使暴行愈发肆无忌惮;暴行的猖獗,必将加速恐惧的弥散与传播。

除了恐惧,沉默如瘟疫一般蔓延,还有一个原因。我们都听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什么最后站出来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会是一个孩子呢?泽鲁巴维尔认为:“这一点很难被称之为巧合,因为社会习俗告诉我们不要去关注不该关注的事物,而孩子正是还未曾学会该社会习俗的人。”我们该关注什么,不该关注什么,该在什么时候沉默,什么时候说谎,什么时候呼喊口号,什么时候歌功颂德,早已被权力规训、洗脑、潜移默化,我们头脑的形状,早已由权力统一锻造,都是方形,抑或都是五角星。在此,沉默,以及支配沉默的思维,都出自权力的指令,与对权力的顺从。当然这依旧可以归结为对权力的恐惧,不过,当恐惧权力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模式,恐惧便不再需要理由,不再需要追问“为什么恐惧”,值得我们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此间的沉默,则是一种合谋,既是沉默者与权力的合谋,也是沉默者之间的合谋。“说话只要有一个人发声就可以,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罗伯特·E·皮滕杰)沉默因此成为了一种集体行为。集体沉默不仅会强化个体沉默,还可以庇护个体沉默,个体将从巨大的集体那里寻找保持沉默的理由,并在问责之时,将所有的罪孽都推向集体,所以出现了那句西谚:“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在此情境之下,个体要打破沉默,不止要战胜自身的恐惧,还要冲决集体的网罗。这注定了呐喊者的命运,不是被视为叛徒,就是被视为疯子(狂人),他们的敌人有时不是权力者,而是身边的看客。基于此,沉默者往往被指控为邪恶的帮凶与同盟:不仅默许、纵容、鼓舞暴行,还在解构对暴行的反抗。

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好人的沉默”的批判,要先于“坏人的嚣张”。模仿泽鲁巴维尔所的语气:“好人的沉默”不仅是“坏人的嚣张”的产物,还是后者的重要来源。

第三个原因,当沉默者不甘沉默,试图发声,却无奈发现,自己失语了。他们的喉咙,被钳制太久,已经丧失了自由言说的功能,他们所吐出的话语,都是历经权力过滤与改造的谎言,要描述自由、真相,却无词可用,无以名状,只能感知,无法言说,这不是得意而忘言,而是沉默的代价。此刻的他们,哪怕张大了嘴巴,喊破了嗓子,却与沉默者无异。

除了自由言说,公共言说亦复如是。几乎所有的强权者,都企图压缩公共空间,将民众孤立为原子,因为一般而言,个体反抗对政权的冲击和破坏,远远小于群体反抗。公共空间的丧失,不但导致公德被败坏,还导致公共言说被扭曲,纵使经过数十年的重建,公共人的言说方式还严重依赖私语体系,混淆公私,无时不在,公共说理,亟需补课。

这三点,尤其是前两点,大抵可以诠释“好人为什么沉默”。明乎此,才能更进一步,来探寻怎样打破沉默。

窃以为,只要沉默者拥有最起码的良知和理性,他们便会不满于沉默的状态,他们应该认识到,沉默暂时是沉默者的通行证,却终将是沉默者的墓志铭.,

当暴力与罪恶大行其道,哪个沉默的旁观者能够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呢。还是马丁·路德·金的警告:“我们看到真相却一言不发之时,便是我们走向死亡之日。”

市民值得点赞

材料中的市民维护法律法规,见义勇为有道德。我认为市民更值得点赞。

环卫工人陈阿姨面对辱骂与追打,选择逃避,或许逃避是对自身的保护,但这种懦弱的做法会助长健身大妈嚣张的气焰。即使陈阿姨此次免受伤,下次还会有其他环卫工人受伤的。因此不赞同她逃避的做法,而应拿起电话报警。健身大妈盛气凌人的样子实在可恶,还恶人先告状。她虽然最终承认错误,还赔偿给了陈阿姨,可是她是自作自受的,若然没有市民警方,相信她是不会停手认错的。作为旁观者,市民为陈阿姨打抱不平。拦阻健身大妈,留作目击证人,劝说大妈的行为足以显示市民的法制观念之高,道德水平之高大尚。市民本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热闹,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可是市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为陈阿姨伸张正义。因此,我认为市民们更值得点赞。

法制社会,市民们是法的主人翁,是法的维护者。每个国家都有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但人们想使用法律时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即维护法律的至高无上性。健身大妈无视法律,辱骂环卫工人陈阿姨,还想动手打人,其行为性质恶劣。市民们面对这种情况,都出手拦阻劝说,给警方作证人。可见市民们的法制观念提高,相信法律的公正与威力会还社会安定与和平。市民们的行为体现了国家法制深入人心,实行全面法治社会指日可待。

道德社会,市民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人性主义,见证社会人情冷暖。若是怕事、无爱心、无正义的市民,看到大妈打人,必是抱一种看热闹,看笑话的心态,也不会上前去阻拦劝说,市民们的做法正是道德与正义的产物。道德正义维护着社会安定和谐,影响着人的行为。市民们的做法是好样的。

市民帮助陈阿姨,在法律上是一种义务,在道德上是义不容辞。正如__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市民的做法就是奉法者强的做法。又如培根所言:“一个人若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市民们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创造人间的天堂,市民们的行为是法律与道德的统一体现,他们为创造和谐社会出力,因此更值得点赞。

师硕点评:

李土娇同学这篇用时40分钟的当堂作文,写得很成功。在题目方面,《市民值得点赞》中规中矩,达到基本要求。若改为《点赞市民,弘扬正义》之类,会更有文采而大气些。文章第一段开篇点题,很简洁。第二段在比较中陈述陈阿姨和健身大妈不被点赞的理由,较得宜。第三段从市民是法的维护者这一高度来论,第四段指出市民传承着中华美德,体现了“文贵变”的写作技法,使文章沉稳而富于变化。最后一段回扣材料,总结观点,并且能恰当援引_、培根名言支持、升华主题,是很有质量的一个结尾段。

市民不该沉默

鲁迅曾有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对于务实工作的陈阿姨和勇于承认自身错误的大妈,我更倾向为不“沉默”的好心市民点赞。

市民的不沉默恰恰表现了如今社会最为缺乏的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都是有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维护社会正义。面对无理取闹、蛮横无理大妈的“乘胜追击”,好心市民很主动地承担了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帮助陈阿姨跑开,团团围住大妈并留下给警方作证并对大妈进行必要的劝导。正是市民的主动帮助才成功化解了这一场闹剧,避开了好心被人欺这一悲剧的再次发生。显然,这是现在市民责任意识提高的有力体现,这非常值得我们为此点赞。而陈阿姨的境遇虽然令人同情,但于我们更多的是心酸,陈阿姨务实工作却遭到大妈一系列的追打。于理、于法来说陈阿姨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她选择了避而远之,,并不为自己所应有的权利作斗争。无疑一时的妥协就是对不平等行为的推波助澜,反而使其气焰更甚,百害而无一利。另外,我认为大妈事后的勇于认错在市民面前显得黯然失色。勇于改错是我们做人的必需品质,这只能说是理所当然的,其中并未让人体会到大妈的灵魂有哪些高尚之处值得我们去为大妈点赞。

再者,我更想为市民理智的处理方法点赞。一边是处于弱势的环卫工人陈阿姨,一边是故意找事并大打出手的大妈,相信无论谁都会愤愤不平。而在“制止”大妈的过程中,他们却都能将自己内心的怒气压在心底,以最冷静、理智的态度以团团围住这巧妙的方式成功化解矛盾,而这无疑是值得我们为之点赞并向之学习的可贵之处。反观现实生活中令人生畏的暴力城管,市民的“不动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如今物质纵横,充溢着浮躁之气的世纪,责任意识以及理智都是我们所应大力提倡的。倘若人人心怀责任意识,又怎么有小悦悦相继被多辆卡车碾过而无人伸出援手的悲剧。倘若每个人都有“最美司机”吴滨临危不乱,完成一系列停车操作时的理智社会上又怎么每日有那么多无辜者惨死于车轮之下。心怀责任和理智,洗去心里“高高挂起”以及凡事以拳相向的戾气,方能拨开生活中的层层浓雾,让社会在阳光下快速发展。

为市民点赞,为沉默中的爆发点赞,绝不在沉默中死亡。

师硕点评:

篇3:永远的环卫工人——崔跃

2013年, 北京电视台在“档案”节目《从一大到十八大》中, 播出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的解说词是:“十二大代表、北京东城区环卫局清洁队长崔跃, 在大会休息时, 帮助驻地工人清理地下管道。”

1981年4月29日, 是崔跃终生难忘的一天。那天, 党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全国劳模代表座谈会, 崔跃有幸参加了这个座谈会。他在发言中向邓小平同志表示:“我要做一辈子环卫工人。”他这么说了, 也把这个承诺一直坚守到退休。

退休后的崔跃, 没有在家养老, 他创办了北京环连环保洁服务有限公司, 继续弘扬“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的时传祥精神。他经常与职工一起清扫马路, 尤其是每年的春节, 他都是在大街小巷清扫鞭炮屑中度过的。所以, 今天的崔跃说:“我还是一名环卫工人。”

说起环卫工作, 确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稍不注意也会出现问题。崔跃说:“我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就是疏通下水道, 每年都会发生沼气中毒死亡事故。再说扫马路, 瞧着简单, 不怕脏、不怕累就行, 其实不然。现在的马路, 真是车水马龙, 什么样的司机没有?你不留神, 大事故就发生在一瞬间!”

因此, 拴在崔跃心头的头等大事, 就是保证员工的安全, 更何况他公司里的员工大部份来自农村, 不熟悉城市的情况, 所以他要经常把自己总结出来经验一五一十地教给他们。在给员工安排工作之前, 要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让合适的人在适合的路段工作。分好了路段之后, 还要带着他们走一遍路线, 边走边讲这段路的情况和注意事项, 尽可能防患于未然。

要想使这些员工安下心来、干好工作, 再一件大事, 就是工资分配。由于公司成立时间不长, 又是主要负责街道、社区以及部分企业的保洁工作, 再加上客户向公司支付的保洁费一直没有上涨, 所以公司的效益不太好, 职工的收入较低。崔跃说:“我就是环卫工人出身, 最知道工资对于工人一家人有多重要, 所以尽可能把工资水平搞得高一点。”

怎样提高呢?他没有自己说了算, 而是把经过仔细测算后的公司收支情况, 原原本本地交给公司工会, 然后按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要求进行协商。工会经过调研, 专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 把公司经营情况向大家讲得清清楚楚, 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员工对公司的家底了解了, 对工资的期望值也就比较符合实际了。

崔跃说:“经过一番协商, 工会代表全体员工与公司签订了工资协议, 全年工资总额增长了几十万元。这个数字和我设想的差不多, 尽管水平还不算高, 但员工了解了公司、理解了公司, 内心与公司拉近了, 在一定程度上, 也找到点主人的感觉了。”

通过这次协商, 员工们还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发扬时传祥精神, 搞好对公众的服务, 公司才能有发展, 自己才能多收入。

2012年2月13日, 大年初二, 一处路面下的自来水管断了, 需要刨开路面进行抢修, 可是管这事的单位放假了, 上哪儿找人呢?居民找到了环连环保洁公司。崔跃二话没说, 带着5个工人, 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下午6点多。数九寒冬, 大家汗流浃背, 终于把问题解决了。居民们一看来水了, 赶忙出来感谢, 崔跃却带着工人已经悄悄离开了。

“为居民服务是第一位的, 都是街坊邻里, 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这是我们公司一直践行的理念。”崔跃说。

还有一次, 崔跃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原来, 一位居民上厕所时, 不小心把钱包掉在厕位里被水冲走了, 钱包里装着为母亲治病的1000多元钱。崔跃放下电话就赶往现场, 观察之后他发现, 排水系统是一个“U”型管道, 从厕所到化粪池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距离。于是他判断, 这么短时间钱包还不会被冲进化粪池。他赶快找来一个筛子, 又急忙来到厕所与化粪池之间的一处过井旁, 就开始用筛子一次又一次地过滤粪便。一旁的人都躲得远远的, 可他硬是坚持着, 终于把钱包滤了出来。

这种“份外事”, 崔跃和他的员工干了可不少。崔跃说:“环卫工人, 为老百姓服务, 理所当然。”至于份内的事, 那就不用细说了。不过, 需要说明一点, 他们现在还说不上“现代化”。如果您看到开着清洁车扫马路的, 那不是他们, 他们大多是背着垃圾桶、拿着扫帚, 专扫路窄、人多、不好扫的地方。

篇4:爱看书的环卫工人韩家安

“这些烟头不能用扫帚扫,因为上面有时还带着火星,必须先掐灭了再一个一个捡起来。”韩家安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镜,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

北京刚进“头伏”,骄阳似火,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阴凉。然而,为了给这座城市化一份干净的“妆容”,穿梭于大街小巷的45万余名环卫工不得不接受着酷暑和体能的双重考验。韩家安,就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分子。

路边的“守护者”

他语调轻缓,为人随和,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跟身边摆报摊的大姐,收停车费的大爷都处得不错,互相见面总会打个照应;他在地铁站口工作了4年,周围的人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仅是凭着他鼻梁上的高度近视眼镜,戏谑他一声“四眼儿”。

他就是韩家安,45岁,山西临汾人。北京华夏安邦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副主任何青告诉《经济》记者,像韩家安这样的地铁站清洁工是通过中介公司过来的“临时工”,不属于地铁部门的在职人员,因此没有保险,公司不提供食宿,夏天也没有“高温费”,一个月工资是1800元,如果加班的话则提供12元/小时的加班费。

12时30分,韩家安上岗,开始了他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他换上长衣长袖的工作服,还戴上自己拿毛巾改装成的口罩。进入地铁站内,他用抹布仔细地擦拭每一块瓷砖和扶梯,随后再用拖把清洗楼梯,看似简单的工作真正完整地做下来却至少要花两个小时。记者仅是站在一边看着他工作,浑身就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而韩家安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地铁内的清洁还算是轻松的,毕竟晒不到太阳,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要到地铁外进行地面清洁。”韩家安的前襟后背早已湿透,他却摆摆手笑称“这不算什么”。下午3点钟左右的样子,他来到地上路面。地面的工作主要是保持地面清洁以及将附近的垃圾桶擦洗一遍。“往往是前面刚扫完,后面又有人丢了垃圾,这会增加不少工作量。今天的天气还不算热,前几天上班,脚底下都发烫。早几年我刚来那会儿,也是这样的高温天,很不适应,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又被晒干了,再湿,再干,回到家里,衣服跟皮肤几乎粘在一起,脱下来皮肤生疼。裸露的皮肤总是被晒得火辣辣的,回家都不敢用水冲。”说着,韩家安把袖子拉了起来,记者看到,他布满青筋的手臂和粗糙的手掌之间有明显的黑白分界线,这是常年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

当记者问及韩家安平时有什么爱好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腼腆。“平时休息的时间也少,但是没事喜欢看看书。”韩家安告诉记者,他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因为家境原因无法继续上学,但是他心中一直有个读书梦,曾经偷偷地打手电筒在被窝里读书,导致“文化没多高,镜片儿却瓶底厚。”记者看到,韩家安休息的凳子上有一本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华字典》,红色的封皮有些脱落,里面的纸张也七零八落,旁边还放着两杆黑色的水笔。“扫地的时候经常能捡到笔,我就把能用的都攒起来了。”韩家安拍了拍自己鼓鼓囊囊的口袋,冲记者笑道,“没事儿的时候我还会找几张纸,抄抄报纸,写写字。”

“简简单单就很满足”

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韩家安的手机响过一次。“是我儿子的。”韩家安看了一眼,告诉记者。他有个1992年出生的儿子,就读于山西体育学院,学的是社会管理专业,现在在太原一家工厂里实习,实习工资每个月3000元左右。

“孩子很懂事。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拿奖学金,暑假还在外面打工,为家里减轻了不少负担。”提及他的独生子,韩家安很是欣慰。

“当年也是为了孩子的学费才跟我爱人来北京打工的。”韩家安给记者翻看他手机里儿子的照片,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之情。“孩子比我们强太多啦,学习成绩也好,能让他读完书,再苦再累也值了。”同时,韩家安也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很满意”,因为“工作时间不长,工资也不低,像我这个岁数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就很不错了。”

晚上7时左右,下班人流高峰也接近尾声。可是韩家安之前刚刚清扫过的地面又多出了一些纸屑、泥土和行人随手扔下的各种垃圾。他拿起扫帚又开始了工作,整整一个下午,他只喝了自己带的一杯白开水。记者给他买了两瓶绿茶,他推脱不过,便放进了自己随身的包里。“回去带给爱人喝。”韩家安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道,弯腰捡起了一个刚刚被扔在地上的空饮料瓶。

根据《北京市环卫工人生存现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北京市目前的环卫工人中有91.8%属于临时工,平均工资为1260元/月,没有节假日和养老保险、人身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保障。但在被问到认为环卫工人的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时,98%的人说希望涨工资,仅有2%希望有社会保障,或是表示希望休息时间更长一点。在自我认知中,有88%的环卫工人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家庭生活状况较满意。《报告》中描述“他们说着满意的时候,脸上带笑,是很真诚的。”正如韩家安所说,“这样简简单单就很满足。”

篇5:感恩环卫工人倡议书

玉树,加油

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

情系玉树,

爱满人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困难何惧,

道义铁肩。

玉树之灾,

中华之灾。

祖国儿女,

与你们血脉相连!

逝者安息,

生者坚强。

十三亿人民与你们同建家园!

你还可以这样做:

动员组织的资源,为活动筹集更多善款

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请他们一起加入这个活动

通过你的网络将这个消息告诉更多的人,一起参与

同为华夏子民,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目前,救援工作面临着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严重匮乏,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救援工作变得更加困难。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在3700米以上,外来救援人员中,有1万多人不时有“高原病”出现,许多救援队员长时间在高寒缺氧的地方作战,体力消耗很大,有些时候,甚至连搜救犬都无法正常工作。据天气预报,未来几天,玉树当地最低气温都在0度左右,并伴有雨雪,救灾工作可谓雪上加霜。

篇6:环卫工人的作文_环卫工人节

早上,天刚亮,我就拉开窗帘往外看。远处,那个熟悉的影子又进入了我的眼睛。-曾是一名卫生工作者。他穿着亮黄色的马夹在清扫路面。你看,飞舞的落叶,还有谁乱丢的果皮纸屑,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路面干净利落,就像梳理过一样。夏天,赤日炎炎,骄阳似火,地板似乎要被火辣辣的太阳烤透。环境保护劳动者们满头大汗,汗湿了头发,湿了黄色的马夹。但是他们不顾一切,扫地、堆积、铲、翻来覆去,即使是小垃圾也不放过,反复做着这个动作。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厚厚的积雪把路面盖得严严实实。人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在环境保护工作者的感官世界里,似乎没有“冷”和“累”两个词。他们不怕冷,冒着暴风雪,你在用铁锹清除堆积的雪,尽快为人们清扫顺畅的旅行道路。(威廉莎士比亚,风吹草动)(风吹草动)那耀眼的黄麻夹子就成了道路上的美景。早、晚、雨、雪后,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使大地干净,城市变得美丽,真的值得冠以“城市美容师”的称号。现在,我很喜欢听到凌晨环境保护工人扫街的“沙沙”声,有那么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我喜欢看环境保护工人穿的黄色马夹,好像是最漂亮的衣服。他们勤奋,不辞辛苦,不求回报,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篇7:勤劳的环卫工人作文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与妈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去超市买东西,刚出门看着湛蓝的天空那笑容明媚的太阳公公,我立马跟妈妈说道:“妈,我能不能不去啊?”妈妈笑容满面的看着我说:“可以啊,那你的零食我可不管哦!”我听后想到那美味可口的零食,义无反顾的跟着老妈去了超市。

走了一半路程左右,看到前面有一个公园,便对老妈说:“我们歇一会儿再走吧!”妈妈看了看我头上冒出了豆儿大的汗珠就同意了。于是,我们母女俩就在公园里的椅子上坐下休息了。我看见来来往往的人,有不少人手中都拿着棒冰,而冰棍的包装袋则被随意地丢弃在地上,我正想上前把包装袋捡起来时,一位环卫工人拿着扫把和垃圾篓走过来把包装袋扫进了垃圾篓里。动作是那么的利索。我抬头一看,不远处有一对青年男女也坐在树下乘凉,一边削着桃子皮一边聊天,水果削好后,只见那位年轻男生竟把桃子皮扔在地上。要知道,垃圾桶就在离他们十几米之外,只需走几步就到了。一旁的环卫工人见了就上前那位男生说:“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只需走十几步,扔在垃圾桶里多好啊!”坐在边上的女生听了后抬起头用轻蔑的眼神看了看环卫工人,嘲讽地说:“我们爱扔哪扔哪,你家住太平洋吗?管得这么宽,不就是一个破扫地的吗?”环卫工人听了本想说什么,可是那位女生直接拉着男生离开了。环卫工人望着他们远处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低下头把果皮扫进了垃圾桶里。之后,她又到别处去查看了。

篇8: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工人,职业流动性,差异

0 引言

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而言,2011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城市化水平即将达到50%。这意味着,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1]。2016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者达到2.7亿人,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城市的几乎所有行业和部门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限制,我国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还没有在同一个市场上实现就业均等,非城市户口的外来打工者无法获得报酬好、稳定的工作。和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拥有较低人力资本禀赋的农民工主要依赖社会网络实现就业或职业转移。

很少有城市工人和农民工从事相同工作的行业,多数农民工从事当地居民不愿意做的工作。而环卫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农民工较易进入,与城市工人从事同样的工作,拿到几乎一样的工资,其他的各种福利都一样。现有研究中,没有对同一行业的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职业流动进行对比,对环卫工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案例分析、安全保障方面,没有文献对环卫行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性进行分析。本文将环卫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环卫行业工人由于户籍差异造成的职业流动性差异和其职业流动性的决定因素,希望通过对比分析,在微观层面了解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就业情况,了解像环卫这一类对人力资本要求较低的行业中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1 数据来源与基本特征分析

本文数据来自课题组于2015年6月对沈阳市环卫工人的抽样调查,获得问卷370份,有效问卷362份,有效率为97.8%。

所调查样本中农民工109个,城市工人253个,而沈阳市环卫行业中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比例大致为1∶2,抽样比例大致符合总体比例。沈阳环卫行业中城市工人更多的原因与城市及行业特点有关。沈阳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多,而且多数下岗工人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较低,环卫行业是典型低技能行业,因为环卫行业仍属于政府管辖的正规部门,有五险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虽然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但很多城市工人愿意接受该工作。因此,环卫行业出现了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共事的局面,为研究二者的职业流动性差异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样本。

样本数据的主要统计特征为:环卫行业工人总体男女比例为1∶1.92,已婚者占83.98%;平均年龄41.9岁,最小的21岁,最大的5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9.01年;无技术工人占62.61%;平均月收入在816.09元,不到沈阳人均月收入的一半。

环卫行业中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工人的受教育水平整体高于农民工,城市工人中有69.57%,23.32%为初、高中学历,而农民工有22.02%,64.22%为小学、初中学历;城市工人拥有技能人数比农民工多9.85%。

2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职业流动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职业流动性的差异

本文根据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繁的特点,将职业流动性定义为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多次更换工作而发生的职业变化。

环卫行业工人工作年限中的八成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有近九成的环卫工人经历过职业流动,总工作年限平均为19年,从事环卫工作平均不到3年,可见,环卫行业工人的工作稳定性较低。52%和64.04%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次数集中在1~2次;而有14.66%的农民工流动次数为4~5次,明显高于城市工人(14.66%)。

2.2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职业流动性差异的回归分析

2.2.1 模型及变量选择

对环卫工人的流动次数进行统计,没有发生职业流动及发生过1次、2次、3次、4次、5次及以上的样本数量分别为30人、83人、86人、41人、11人和27人。该变量是计数数据(count data),本文选择泊松回归。

本文重点考察身份差异对职业流动的影响,将其作为虚拟变量纳入模型。其他自变量包括人口特征变量、职业信息获取、求职障碍、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差异(见表1)。

注:职业信息来源:0.朋友亲戚;1.招聘广告;2.中介组织;3.劳动力市场;4.社区;5.其他。配偶职业:0.无工作;1.务农;2.力工、零工;3.服务员;4.小摊贩;5.低技能工人;6.办事人员;7.高技能人;8.包工头;9.私营工业加工企业主;10.教师、公务员等。

2.2.2回归结果及解释

对于职业流动次数,本文采用稳健的泊松回归,同时输出比率IRR。由表2结果可知,户口类型、工作年限和找工作困难程度变量通过了检验。(1)户口类型影响流动次数,农民工比城市工人流动次数高29%,与预期相符。(2)工作年限显著正向影响流动次数,外出时间每增加一年,流动次数增加2.4%,由于城市工人职业流动次数少而其工作年限更长,使流动次数增加的比率很低。(3)找工作困难程度显著影响职业流动次数,困难程度越高,职业流动次数越多。可能的原因是找工作的困难程度增加了工人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

职业信息获取对环卫工人的职业流动次数的影响均不显著,这与环卫工人信息获取渠道分散有一定关系。此外,性别、工作年限和是否拥有技能变量不显著。

3结语

本文的研究表明,环卫行业工人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随工作年限的增加,环卫工人的社会资本提升,其职业流动次数增加,这与刘金枚的研究结果一致;工人职业流动次数随着工作的困难程度增加而增多。

为了更加全面考察环卫工人的职业流动性,后续研究考虑加入是否发生流动、职业类型的变换、打工城市变换等变量,并对工人每一次的职业流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尽可能全面地考察环卫工人的职业流动性。

参考文献

[1]KNIGHT J,SONG L.Employment constraints andsub-optimality in Chinese enterprises[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9(2),284-299.

[2]KNIGHT J,LINDA Y.Job Mobility of Resdents andMigrants in Urban China[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637-660.

[3]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8(7):70-76.

[4]李长安.农民工职业流动歧视及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6):27-46.

[5]许传新.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2010(3):1-12.

[6]朱明芬.农民工家庭人口迁移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2):67-76.

[7]赵燕菁.城市增长模式与经济学理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6):12-19.

篇9:环卫工人真辛苦

妈妈说:“是很难闻,当环卫工人可真辛苦。”我一边用手捂鼻子,一边说:“他们身上肯定也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他们怎么不干点别的工作呀?”爸爸说:“你这种说法可不对。垃圾总是要有人打扫的,如果大家都不干,我们生活的环境就会又脏又臭。”爸爸又说:“我出个问题考考你。我们每人每月大约产生37千克垃圾,你说咱家三口人一年要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我想了想,说:“可以这样算:每人每月产生37千克垃圾,咱们家三个人每月产生37×3=111(千克)垃圾,一年产生111×12=1332(千克)垃圾。综合算式是37×3×12=1332(千克)。也可以这样算:一人一年产生37×12=444(千克)垃圾,3个人一年就产生444×3=1332(千克)垃圾。综合算式是37×12×3=1332(千克)。”

我惊讶地说:“咱们家一年会产生这么多垃圾呀!如果没有这些环卫工人咱家的垃圾就堆积成‘小山’了。”“正是由于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我们优美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爸爸补充道。我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了。

(指导教师 成先锋)

篇10: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

这时,一阵狂风吹来,那些枯黄的叶片都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下来,还未落到地面,就又被一阵狂风卷回天空去了。狂风又夹杂着沙粒打在人们的身上,人们紧紧闭住了眼睛,生怕有一粒沙吹到眼睛里。麻雀被风吹得拼命扑打着翅膀,想到树枝上歇歇脚,无奈树枝被吹得摇摇晃晃。

待大风过去,人们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满地的落叶,麻雀正细细梳理羽毛,一切又变得那么平常,那么普通。

这时缓缓走来一个环卫工,这位老人六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和头发有些凌乱,脸上除了皱纹外还有一道显眼的疤痕。可怜的老人家,左手提着垃圾袋,右手握着垃圾钳,慢慢地把落叶夹起塞进垃圾袋里,这满地的落叶,何时才能清扫完啊!人们都看着他,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去帮他。

这时,走过来两个小孩子,他们看见环卫工,向旁边的中年妇女问道:“妈妈,我们去帮助他好不好?”中年妇女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于是,年轻的妈妈和两个孩子就在地上帮他捡起了落叶。坐在休闲椅上面的人们也都停止了聊天,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举动。一位夹着公文包的男士停下来,也捡起面前的几片落叶。顷刻间,就有十几个人加入了捡拾落叶的队伍。那位老人看到这个场景,感激地流下了眼泪,抚摸着其中一个孩子的头,不断说着:“真好,真好……”

篇11:描写环卫工人的作文

那是在冬天的一个早上,我走在大街上,寒风呼啸,似乎能把人一口吞了一样,就是在这种情况,我和老妈打了一架,我走在大雪纷飞的路上,看到了一个人影。

当然,那一定不是老妈,老妈才不会关心我呢,说来奇怪,现在应该是凌晨两三点,谁会在那里呢?我以为是坏人,拔腿就跑,因为跑的急,跑错了方向,天啊,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所以只能按着原路返回,刚回去就碰到了那个人,原来是个环卫工人,我有了疑问:“一般你们不是五点才开始工作吗?怎么现在就开工了啊,是不是有人欺负您呢?我叫我爸带人来给你们出头。”不是这样的,我只是一点时发现下雪了,就赶快拿了一箱盐跑了出来,怕明天有人会滑到,我感到不冷了,反到心里很热。那个人又说:“我看你大老远从家出来就不开心,有什么心事,说出来我还能帮帮你。”我这是才感受到自己错了,不应该半夜三更玩游戏。我飞快的问了路回家,并主动向妈妈道歉。

篇12:环卫工人伟大的作文

记得有一次,我接受妈妈给我的光荣任务――去超市买水果。我拿着妈妈给的100元钱,信心满满地来到了超市。超市里人满为患,水果区更是挤得人和人之间连一根针都塞不进去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抢”到了要买的水果,看着手中的“战利品”我心满意足地朝家走去。

走到半路,传来了“咕咕”的声音,再仔细一听,原来是我的肚子在唱空城计呢。我拿起一根黄澄澄的香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吃起来。当我好好犒劳完我的肚子后,顺手就将香蕉皮往地上一扔,加快脚步往前走去。

“小朋友,你的……”突然,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叫住了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环卫工人爷爷。我心慌了,怎么办?他肯定是不满意我乱扔垃圾,要问我名字,班级什么的吧?想到这,我拔腿飞奔,直想赶紧逃离这个“犯罪现场”。

我很快回到了家,把水果往桌上一放,当我伸手摸兜时,懵了,我剩下的钱全部不翼而飞了。我只好顺着原路回去找找看,当我走到扔香蕉皮的地方时,看见那个环卫工人爷爷还在那里蹲着,像是在等什么人。我慢腾腾地走了过去,老爷爷缓缓地仿佛费了很大的劲般站了起来,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了整整齐齐地23元钱,说道:“孩子,这是你掉的吧,你拿好喽。还有,以后千万不要在马路上乱跑了,万一有车,太危险了……”听到这儿,我唰地一下脸红了,心里内疚极了,老爷爷并没有批评我,反而为的.我的安全担心。当我准备向老爷爷道歉时,老爷爷已经一步一步渐渐地走远了。望着老爷爷的背影,我顿时觉得老爷爷真是一个诚实善良的好人。

篇13:感恩环卫工人的作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以劳务工人和服务性行业工人居多, 其中又以从事建筑、市政等体力劳动者居多, 而建筑工人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收入低、饮食卫生和居住条件差, 感染结核病的几率大于其他工种, 因此, 选取广州市外来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流动人口以建筑工地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因此,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番禺区、白云区和越秀区随机抽取几个建筑工地工人161名和环卫公司工人158名, 共计319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 共回收合格问卷300份。

1.2.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由调查员对随机抽取的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和获得与期望获得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途径。

1.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应用Excel 2003版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进行正态性分析。本研究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 故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均数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4 质量控制:

对调查员和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考核, 统一调查方法和调查标准, 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进行调查;现场考核调查询问的态度、举止和效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对不能读懂问卷的调查对象采取询问式的调查方法, 由调查员填写问卷;质量控制组现场复核调查, 每一群体抽取5.00%的调查表进行复核;质量控制组抽取完成问卷的20.00%进行完整性、逻辑性检查, 问卷有效率为94.04%。

1.2.5 计算公式:

知晓率计算参考《2006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指标定义》中的计算方法。媒介覆盖率计算:媒介覆盖指从某媒介获得结核病相关信息。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问卷被调查者中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各150名, 其中男性205名, 占68.33%, 女性95名, 占31.67%;调查对象年龄在17~59岁之间, 平均 (37.85±9.91) 岁, 其中以32~岁年龄组居多, 占48.67%, 17~岁年龄组次之, 占27.00%, 47~岁年龄组最少, 占24.33%;文化程度分布: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占53.67%,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00%,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33%, 见表1。

2.2 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情况如表2所示, 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9.53%。其中, 男性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0.15%, 女性为68.2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74 164, P>0.05) 。不同职业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总知晓率, 建筑工人较高, 为71.60%, 环卫工人为65.4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024 225,

不同年龄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17~岁年龄组最高 (74.57%) , 47~岁年龄组次之 (69.32%) , 32~岁年龄组最低 (66.8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36 386, P<0.05) 。按不同文化程度分层,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最高, 为84.29%,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62.70%, 初中文化程度者为71.6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8.352 249, P<0.05) 。

2.3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条数分布情况

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广州市外来建筑工人与环卫工人结核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算出问卷中第一部分各题的知晓率, 结果如表3所示, 单题最高知晓率为90.00%, 该题为“您认为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应该怀疑得了肺结核病?”。单题最低知晓率为40.33%, 该题为“我国对肺结核病的检查和治疗有免费政策吗?”。调查发现, 调查对象对“并不是所有的结核病都传染”以及“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两项知识知晓率较低, 而对结核病的可疑症状、传染途径以及肺结核病能否治好则表现出较高的知晓率。

2.4 当前结核病相关知识获得途径与期望途径

每名被调查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调查对象可对调查信息选项进行多选。根据媒介覆盖率计算公式, 得出调查人群获得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 依次为文字性读物 (书籍、报刊和杂志等) , 占45.00%;社区宣传 (专题讲座、集会和与周围人交流) , 占28.33%;专题宣传品 (宣传画、宣传折页、小册子及音像制品等) , 占27.00%;医务人员讲解, 占26.00%;电视或广播, 占21.67%;网络, 占12.67%。进一步分析发现, 当前该人群的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与需求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 (表4) , 该人群的期望途径主要有专题宣传品 (65.00%) 、医务人员讲解 (43.67%) 和文字性读物 (47.33%) 等, 与当前该人群的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与需求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6.159 271, P<0.05) 。

人 (%)

3 讨论

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三大难题之一[4], 而广州市是流动人口从事务工、经商和社会服务等经济活动比较密集的大城市, 流动人口数量多, 结核病疫情严重, 结核病防治工作更突显重要。

3.1 关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

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是《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01—2010年) 》的重要工作指标之一[5]。本研究发现, 调查对象的结核病总知晓率为69.53%, 与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2001—2010年) 》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达到80.00%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该人群的工作性质, 尤其是建筑工人, 该人群中有很多是临时的散工, 且工作时间长、流动性大, 专门的健康教育对这一群体的可及性差。除此之外, 也可能有其他条件的制约, 例如其居住场所较偏僻, 在不工作的时间没有机会参加专门的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调查结果提示, 应加大力度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并应针对流动人口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经常性的相关知识宣传。在日常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继续深入社会大众、用工单位, 加大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这样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范围, 也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无结核歧视的环境[6]。

3.2 关于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有50.33%的调查对象认为只要是结核病就具有传染性, 调查对象对这条信息的掌握不是很理想。该信息知晓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一直以来该信息并未出现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中的8条核心信息中, 以及2008版的《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5条核心信息中也没有包含这一信息, 可见在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对这条信息的宣传。此外, 许多人不了解结核病的免费治疗政策, 该信息的知晓率仅为40.33%, 明显低于其他信息的知晓率, 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知晓率高于其他学历组人群, 17~32岁年龄段人群知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这可能与高学历人群及低年龄段人群获得知识途径较多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该信息虽然出现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5条核心信息中, 但是对该信息的宣传力度不够。广东省是全国较早开始对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检查和治疗的省份之一[7], 但调查人群对国家免费政策的知晓率却很低, 这说明今后应加大对国家肺结核病免费政策的宣传。

3.3关于不同年龄、学历人群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文化程度以及年龄是影响该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研究中发现, 不同年龄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17~岁年龄组最高 (74.57%) , 47~岁年龄组次之 (69.32%) , 32~岁年龄组最低 (66.85%) 。并且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文化程度高, 年龄较小的人群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高, 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高, 年龄小的人群他们受教育程度高, 思维活跃, 且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这说明在今后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中, 应该重点加强对低学历中年人群的宣传教育。对于低学历的中年人群应采取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3.4 关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来源

在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方面, 当前该人群的主要获得途径是文字性读物 (45.00%) 、社区宣传 (28.33%) 、专题宣传品 (27.00%) 和电视或广播 (21.67%) , 而该人群的期望途径主要有专题宣传品 (65.00%) 、医务人员讲解 (43.67%) 和文字性读物 (47.33%) , 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专题宣传品以及医务人员讲解上, 该人群对这两种结核病知识获得途径期望较高。这说明在今后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制定宣教策略, 选择他们乐意接受的宣传手段;并且须加强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尤其是加强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acpherson DW.Balancing preven tion and screening among internation almigrants with tuberculos is:population mobility as the major epidemic logical influence in low-incidence nations[J].Public Health, 2006, 85 (3) :200-206.

[2]广州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010[EB/OL], http://data.gzstats.gov.cn/gzStat1/chaxun/njsj.jsp, 2011.7.21.

[3]李伟, 王立, 高文慧, 等.北京市朝阳区外来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2) :85-87.

[4]Weathers A, Minkovitz C, O’Campo P, et al.Access to care for children of migratory agricultural workers:Factors associated with unmet need form edicalcare[J].Pediatrics, 2004, 113 (4) :276-282.

[5]刘晓俊, 张培, 程云舫, 等.宜昌市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 (1) :78-80.

[6]李雪, 姜世闻.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0, 32 (2) :93-96.

篇14:为环卫工人营造“爱心驿站”

目前,河源市区共有1500多名环卫工人,他们一年四季都要在露天下工作,体能消耗和饮水量都较大。大部分露天工作的环卫工人离家和单位都比较远,虽然可以自备饮用水,但携带不便,水量少,同时缺乏固定的室内休憩场所。

为了让“马路天使”们在炎炎烈日下有个喝水、歇脚的地方,2014年7月底,河源市福彩中心与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发起建设“福彩爱心驿站”。8月份,河源市福彩中心向市区近百家福彩投注站发出倡议,呼吁投注站加入“福彩爱心驿站”,向环卫工人免费开放。倡议一呼百应,市区117家福彩投注站均表示愿意加入爱心队伍,给环卫工一个“家”。其中63家投注站内环境舒适,空调、风扇、茶水、座椅一应俱全,均符合“爱心驿站”要求,并签订了爱心服务承诺书,表示要为关爱环卫工人奉献绵薄之力。

“福彩爱心驿站”正式挂牌后,受到一线环卫工人的欢迎。环卫工陈林华来自四川,她和老伴在河源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十年了。她负责长安街其中的700米路段,凌晨4点就起来清扫路面,直到晚上9点才能回家休息。“福彩爱心驿站”的设立让陈林华很感动,她说:“挂牌之后,感觉更加亲切了,我也可名正言顺地‘回家’了。”(赖小龙)

上一篇: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职责下一篇:教之道 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