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适中的阅读和答案

2024-04-24

苏秀适中的阅读和答案(共2篇)

篇1:苏秀适中的阅读和答案

(末)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④苏秀连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4.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5.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 BE。

15.特点:雨大,及时。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篇2:苏秀适中的阅读和答案

曾 几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 曾几,南宋诗人。此诗作于作者新任浙西提刑。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3分)

【答案】“润”浸润、滋润;(1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1分)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1分)

(2)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诗题中的“喜”的。(5分)

【答案】①首联通过描写夜感霖雨突降带来的凉爽,表现惊喜;②颔联直接点“喜”,为溪流因这场雨而水足高兴;③颈联,诗人想像庄稼因这场雨而长势更好,觉得特别开心,连雨打桐叶声也变成了最美妙的音乐;④以“我”之欣舞衬托广大农民因这场甘霖及时来到而生的狂喜之情。(答对一点给1分,答全给5分)

(3)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喜雨情怀的?请简要说明。(3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苏秀适中的阅读和答案】相关文章:

《苏秀道中》诗词鉴赏04-07

适中乡营销经理工作总结04-12

2010中考政治试题点评:关注热点难易适中05-23

上一篇:双文明建设下一篇:最新全国爱牙日宣传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