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自考习题集

2022-09-07

第一篇:资产评估自考习题集

2015自考,资产评估,阶段测评课件

资产评估-阶段测评3 1.单选题

1.1 2.0 从产权的角度出发,企业价值评估范围不应包括(

)

    a 全资子公司 b 控股子公司

c 企业产权主体自身经营的部分 d 非控股子公司中的全部资产

从产权的角度出发,企业价值评估范围是企业的全部资产,应包括企业产权利主体自身占用及经营的部分,企业产权所能控制的部分,如: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非控股子公司中投资部分。非控股子公司中的全部资产中只有投资部分企业产权所能控制,应选D。

1.2 2.0 在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有关企业收益预测的表述,错误的是(

)     a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其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 b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考虑正常经营范围内的合理改进 c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考虑资本市场任何资产重组 d 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考虑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在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中,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应考虑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必须以其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考虑正常经营范围内合理改进和资产重组的因素,并非考虑资本市场任何资产重组。所以选C。 1.3 2.0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的假设前提是( )

    a 清算假设 b 变现假设

c 完全竞争假设 d 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作为一种特殊资产,应具有持续经营性。应选D. 1.4 2.0 股票内在价值主要取决于( )

    a 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 b 股票的发行价格 c 股票的市场价格

d 股票发行单位未来收益状况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股票的内在价值的取决因素的相关知识。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根据分析人员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而折算出来的股票现时价格。股票的内在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以及获利能力等因素。应选D。 1.5 2.0 对应收账款进行评估后,账面上的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应为( )     a 按零确定

b 按原预提数确定 c 按账龄分析确定

d 按应收账款的3%—5%确定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应收账款评估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评估后,账面上的坏账准备按零计算。应选A。

1.6 2.0 可上市交易的债券和股票评估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    a 收益法 b 市场法 c 成本法

d 可收回金额作为评估值

上市交易的债券和股票可有完善的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容易获取,可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而非上市交易的债券和股票评估则不宜采用市场法。应选B。 1.7 2.0

对某企业进行整体资产评估。经评估人员分析预测,该企业未来前5年的收益额维持在每年50万元不变,从第六年开始,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并长期保持下去。一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为5%,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该企业风险较大,评估人员确定其β系数为2.0。该企业评估价值应为( )

    a 企业评估价值50万元

b 企业评估价值382.034万元 c 企业评估价值184.795万元 d 企业评估价值566.83万元

折现率和本金化率=5%+(8%—5%)×2=11% 前5年收益现值=50×(P/A, 11%, 5)=184.795(万元 )第6年以后的价值=50×(1+3%)/(11%—3%)×1 /(1+11%)^5 =382.034(万元) 企业评估值=184.795+382.034=566.83(万元)

1.8 2.0 一长期债券,总面值100万元,期限为12年,年利率为15%,单利计息,每两年支付一次利息,到期还本。截至评估基准日已过去8年,若折现率为10%,则该债券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     a 160万元 b 130万元 c 114万元 d 134万元

评估值=100×15%×2×0.8364+(100+100×15%×2)×0.6830=113.89万元 应选C 1.9 2.0 将股票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后配股的分类标准是( )

   a 投资主体

b 股票是否上市

c 股利分配顺序和剩余财产分配顺序  d 有无票面金额

股票按股利分配顺序和剩余财产分配顺序可分为普通股、优先股和后配股:按股票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按股票是否上市可分为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按有无票面金额可分为面值股票和无面值股票。应选C。 1.10 2.0

被评估企业拥有另一企业发行的面值共50万元的非上市普通股票,从持股期间来看,每年股利分派相当于票面值的10%。评估人员通过调查了解到,股票发行企业每年只把税后利润的80%用于股利分配,另20%用于扩大再生产。假定股票发行企业今后的股本利润率将保持在15%左右,折现率确定为10%,则被评估企业拥有的该普通股的评估值最有可能是(

)     a 40万元 b 50万元 c 57.14万元 d 71.43万元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红利增长型普通股评估的相关知识。评估公式为P=D/(r—g)=50×10%/(10%—20%×15%)=71.43万元。应选D。

1.11 2.0 企业某项在用工具,原购入价格为1800元,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账面价值为900元。该项低值易耗品已使用6个月,预计还可使用半年,目前全新的同类型的工具现行市价为1200元,则该项工具的评估价值应为( )     a 900元 b 600元 c 1000元 d 1200元

评估值=1200×(900/1800)=600(元) 应选B。

1.12 2.0 某企业向甲企业售出一批材料,价款1000万元,商定6个月收款,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该企业于5月10日开出汇票,并经甲企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为11月10日。现对该企业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7月10日。由此确定贴现日期为120天,贴现利率按月息0.6%计算。则该应收票据评估值为(

)     a 976万元 b 988万元 c 1018万元 d 1024万元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应收票据评估的相关知识。应收票据评估指=1000—1000×0.6%×(120/30)=1000—24=976(万元)应选A。

1.13 2.0 评估流动资产时,无需考虑功能性贬值是因为(

)   a 流动资产价值小

b 流动资产评估是单项评估   c 流动资产数量大,种类多 d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

由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一般都比较快,评估时通常无需考虑功能性贬值。选D。 1.14 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价值评估收益预测方法的是( )     a 产品周期法 b 综合调整法 c 重置成本法 d 现代统计法

企业价值评估收益预测方法有:综合调整法、产品周期法和现代统计法,不包括重置成本法。应选C。

1.15 2.0 银行存款评估应以( )作为评估额。

    a 账面值

b 银行存款对账单余额 c 核定后的账面值 d 核实后实有额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货币类流动资产评估的相关知识。对于货币类流动资产,其清查核实后的账面余额就是现值,不需采用特殊方法进行评估,只是应对外币存款按评估基准日的国家外汇牌价进行折算。应选C。

1.16 2.0 假定社会平均收益率为10%,企业所在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2%,国库券利率为4%。待评估企业的投资资本由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两部分组成,其中所有者权益占投资资本的比重为60%,长期负债占40%,利息率为6%,待评估企业的风险系数为1.2。该待评估企业投资资本的折现率最接近于()

    a 11.2% b 9.53% c 9.12% d 12.86% 1.17 2.0 固定红利模型是评估人员对被评估股票()

    a 预期收益的一种假定 b 预期收益的客观认定

c 历史受益的一种客观认定 d 预期收益的一种估计

1.18 2.0 被评估债券为2006年发行,面值100元,年利率为10%,3年期。2008年评估时,债券市场上同种同类债券,面值100元的交易价格为110元,该债券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 a 120    b 98 c 100 d 110 1.19 2.0 下列融资工具,按照风险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  a 股票、国家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b 国家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 c 企业债券、股票、国家债券、金融债券 d 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

1.20 2.0 作为评估对象的长期待摊费用的确认标准是()

    a 是否已经摊销 b 摊销方式

c 能否带来预期收益 d 能否变现

1.21 2.0 某企业向甲公司售出材料,价款500万元,商定6个月后收款,采取商业承兑汇票结算。该企业于4月10日开出汇票,并往甲企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为10月10日。现对该企业进行评估,基准日定在6月10日,由此确定贴现日期为120天,贴现率按照月息为6‰计算,因此该应收票据的评估值为()万元。

    a 12 b 500 c 488 d 450 1.22 2.0 某资产年金收益额为8,500元,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假设折现率为10%,其评估值最有可能为()元。

    a 85,000 b 72,366 c 12,631 d 12,369 1.23 2.0 货币资产的评估价值实际上是货币资产的()

    a 市场价格 b 重置价格 c 清算价格

d 核实对账后的账面价值

1.24 2.0 不属于企业收益预测的方法是()     a 综合调整法 b 产品周期法 c 现代统计法 d 趋势预测法

1.25 2.0 非上市债券的风险报酬率主要取决于()

    a 发行主体的具体情况 b 债券市场情况

c 债券购买方的具体情况 d 股票市场状况

1.26 2.0 对某企业进行整体评估时,其递延资产账面余额为70万元,其中设备大修费40万元,房屋租金30万元。经查,该两项费用原值分别为60万元和30万元,设备大修费在2年前发生,房屋租金在1年前发生。根据房屋租赁协议,30万元房租为5年房租的总和,现已租用1年,若折现率为10%,则该企业的递延值最接近于()万元。

    a 16 b 20 c 24 d 60 1.27 2.0 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应遵循()

    a 替代原则 b 贡献原则

c 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 d 配比原则

1.28 2.0 从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上看,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    a 盈利能力

b 经营能力 c 投资能力 d 变现能力

1.29 2.0 假设被评估企业所在的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为5%,净资产收益率为10%,而被评估企业预期年金收益为300万元,企业的净资产现值最可能为()万元。

    a 3,000 b 6,000 c 30 d 15 1.30 2.0 上市交易的债券最适合运用()进行评估。

    a 成本法 b 市场法 c 收益法

d 价格指数法

2.多选题

2.1 4.0 为了便于普通股的评估,把普通股分为下列( )类型。

     a 固定红利模型 b 红利增长模型 c 分段式模型 d 不分红模型 e 累计红利模型

为了便于普通股的评估,把普通股分为固定红利模型、红利增长模型和分段式模型三种类型。选ABC。

2.2 4.0 长期投资评估时需要明确的基本事项是( )

     a 评估基准日余额 b 投资时间 c 初始投资额 d 投资种类

e 投资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长期投资评估程序的相关知识。长期投资评估程序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长期投资项目的有关内容如:评估基准日余额、投资种类、初始投资额、投资占被投资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和所有者权益的比例等。应选ACDE。 2.3 4.0 长期待摊费用可以作为评估对象的有(

)

     a 自有房屋大修理支出

b 自有机器设备更新改造支出 c 租入机器设备大修理支出 d 自有房产装修费用支出 e 租入房产装修费用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已经支出,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自有机器设备更新改造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中,而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应选ACDE。

2.4 4.0 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指标有( )

  a 存货周转率 b 应收账款周转率    c 投资报酬率 d 销售利润率 e 每股收益

企业运营能力的分析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而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都属于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指标。选AB。 2.5 4.0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评估价值的区别表现在( )

     a 评估原则不同

b 评估价值的含义不同 c 评估目的不同

d 评估价值的价值量不同 e 评估方法不同

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评估价值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含义不同且一般不相等、所反映的评估目的也不一样。选BCD。 2.6 4.0 企业的特点有( )

     a 整体性 b 盈利性 c 发展性

d 持续经营性 e 市场性

作为一类特殊资产,企业自身的特点有盈利性、整体性、持续经营性。选ABD。 2.7 4.0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的( )评估。

     a 变现能力 b 获利能力 c 偿债能力 d 综合能力 e 筹资能力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长期投资评估特点的相关知识。长期投资评估步内容长期投资的特点,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资本的评估,长期投资评估是对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评估。选BC。

2.8 4.0 运用现代统计法预测企业收益的条件有( )

     a 企业属于综合实力型

b 企业开发能力、管理能力都较强

c 原材料供给和产品市场可以得到保障 d 企业在过去5年内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况 e 企业销售量和收益增长的前景比较明朗 当企业属于综合实力型,开发能力、管理能力都教强,原材料供给和产品市场可以得到保障,企业在过去5年内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况,企业销售量和收益增长的前景比较明朗可采用现代统计法预测企业收益。选ABCDE。 2.9 4.0 下列属于流动资产包括(

)

     a 现金 b 应收账款

c 长期股权投资 d 在产品 e 长期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属于非流动资产。应选ABD。

2.10 4.0 下列会计核算方法中,对于材料评估的评估结果没有影响的有( )      a 先进先出法 b 后进先出法 c 加权平均法 d 移动平均法 e 个别计价法

会计核算方法中材料发出方法对材料评估的评估结果没有影响。应选ABCDE。

单项选择题答案:

1-5 DCDDA 6-10 BDCCD 11-15 BCDCC 16-20 CADBC 21-25 CBDAA 26-30 CADAB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BC 2 ACDE 3 ACDE 4 AB 5 BCD 6 ABD 7 BC 8 ABCDE 9 ABD 10 ABCDE

第二篇:资产评估学课件8--10章自考的

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第一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一、企业及企业价值评估

(一)企业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1、盈利性。

2、整体性。是企业不同于其他资产的一个重要特征。

3、待续经营性。是保证正常盈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账面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一个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的会计概念。

2、市场价值。

(三)企业价值评估

主要表现为:

1、企业整体价值;

2、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3、股东部分权益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特点

一个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获得其评估值:一是对组成企业的各单项资产价值分别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汇总单项资产的评估价值,从而形成企业价值;二是把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根据企业的获得能力、资产使用效果、市场条件等因素确定企业的评估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整体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汇总确定企业评估价值是有区别的,表现在:

1、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含义是不相同的。

2、两种评估所确定的评估价值的价值一般是不相等的。

3、两种评估所反映的评估目的是不相同的。

第二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与程序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范围

一般范围亦即企业的资产范围。这是从法的角度界帝王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在具体界定企业评估的资产范围时应根据以下有关资料进行:

1、企业提出资产评估申请时的申请报告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

2、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

具体范围是指评估人员具体实施评估的资产范围,亦即有效资产范围。

在界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于在评估时点一时难以界定的产权或因产权纠纷暂时难以得出结论的资产,应划为“待定产权”,暂不列入企业评估范围。

其次,在产权界定范围内,若企业中明显存在着生产能力闲置或浪费,以及某些局部资产的功能与整个企业的总体功能不一致,并且可以分离,按照效用原则应提醒委托方进行企业资产重组。

再次,资产重组是形成和界定企业价值评估具体范围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程序

(一)明确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

评估目的和评估基准日是评估首先要确定的情况,因为评估的特定目的不相同,选择的价值内涵和价值类型也不一样,表现出的评估价值也不一样。评估基准日则反映评估价值的时点定位,一般应考虑选择某一个结算期的终止日。

(二)明确评估对象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被评估资产的范围和数量;二是资产的权益。

(三)制定比较详尽的评估计划

工作计划包括:

1、整个评估工作(项目)的人员组成及项目的分工负责。

2、整个需要准备的资料,包括(1)企业提供资料;(2)现场查勘资料。

3、工作进程的安排。

(四)对资料加以归纳、分析和整理,并加以补充和完善

(五)根据资产的特点、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评定估算资产价值

(六)讨论和纠正评估值

(七)产生结论,完成企业价值评估报告

第三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价值评估应考虑的因素

(一)企业全部资产价值

掌握企业全部资产数量和质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关键。

(二)企业的获利能力

这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分析确定企业的获利能力,应广泛地研究各方面的因素。

1、企业所属行业的收益。

2、市场竞争因素。

3、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比例。

4、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企业的外部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政府政策法规等。

二、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分析

(一)企业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分析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指标来进行: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越高,短期的偿债能力越强。

2、速动比率。是用来评估企业在不依靠出售存货情况下所具有的迅速偿债能力的指标。

3、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二)企业运营能力

企业运营能力反映企业使用经济资源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程度体现在资产周转速度快慢上。通常可采用如下指标考察。

1、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销能力强弱和存货管理效果的指标。

2、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评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和管理效率的指标。通常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

(三)企业盈利能力

1、投资报酬率。反映企业每元投资所能带来的利润。主要有

(1)资产报酬率(资产利润率)。企业一定时期内实现利润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2)净资产利润率。税后利润与净资产之间的比例。比例越大,说明收益越强。

2、销售利润率。指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1)销售毛利率。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的余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2)销售净利率。是指税后利润占销售收的比率。

3、每股利润。也称每股收益或每股盈余。

第四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

一、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形式

企业价值评估的假设前提是持续经营,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一是假设企业仍按原先设计与兴建的目的使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自觉地保持资产的再生产;二是企业经营期限是无穷长,即n→∞。在此基础上,收益法应用于企业整体评估的形式有两种。

1、年金资本化法。

2、分段法。

二、企业收益及其预测

(一)企业收益的界定与选择

在具体界定企业收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纯收入不能作为企业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可视同企业收益。

(二)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企业净收益是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财务成果,它表明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和获得能力。

净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差别是由于采用不同会计概念和时间推移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净资本性支出。

2、存货的周转。

3、应收、应付款的存在。

4、其他额外资金的流动。

净收益与现金流量既有差异,也存在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

2、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

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三)企业收益预测的基础

企业收益预测必须注意以下因素:

1、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现实存量资产为出发点,并考虑正常经营范围内的合理改进和资产重组的因素。

2、企业预期收益的预测必须以企业未来进行正常经营为基础,并考虑业已产生或潜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四)企业收益预测的方法

1、综合调整法

使用综合调查法的具体步骤为:

(1)设计收益预测表。

(2)按收益预测表的主要项目逐项分析预期内可能出现的变化因素。

(3)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收益预测表中各个项目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项目的预测值。

(4)将各个项目的预测值汇总,得出预测的收益值。

2、产品周期法

一方面要了解本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参考市场上类似资产的周期情况。

3、现代统计法

这是将现代统计预测科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而产生的方法。

三、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

(一)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确定的原则

(二)折现率和资本化率的估算方法

四、案例分析

第五节 企业价值评估的其他方法

一、资产基础法

(一)资产基础法及其适用性

也称为成本加和法,是指采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于企业的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导向的评估方法。

其优点表现在以下贬值上方面:

1、资产基础法的评估结果是以惯用的资产负债表的形式表示的。

2、资产基础法在评估过程中,分别估算每一种资产的价值,将每一种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全面地反映出来。

3、资产基础法对于企业购买者和出售者双方在谈判中是有用的。

4、这种方法对于作为诉讼和争议解决依据是有用的。

5、这种方法获得的评估结果便于进行账务处理。

(二)资产基础法的应用

1、明确和界定资产范围

2、应在分别就企业资产进行分类、清查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方法进行评估

3、对外投资是企业资产的构成内容

4、有些资产是作为租赁或许可使用的资产

5、需确定企业净资产评估值时,还应对负债进行评估处理

二、市盈率乘数法

市盈率本为是上市公司每股股票价值与其年收益额之比。市盈率乘数法正是利用了公司(由若干股份构成)的价格与其收益之间的关系,即市盈率。

市盈率乘数法的基本思路与市场相似,在市场上找到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上市公司,再按照市盈率乘数还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

运用市盈率乘数法必须有高度发达的证券交易市场做后盾,要有足够多的上市公司以备选参照物。

在确定企业价值评估时,要注意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考虑价值的内涵,参数的选取与确定都应该考虑企业价值从整体资产价值而出发还是单项资产价值而出发。 第九章 资产评估报告

第一节 资产评估报告的作用

一、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概念

(一)资产评估报告与资产评估报告书

资产评估报告是指评估机构按照评估工作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完成评估工作后向委托方和有关方面提交的说明评估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报告。它是按照一定规范来反映评估目的、程序、标准、依据、方法、结果及适用条件等基本情况的报告书。资产评估报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资产评估报告即资产评估报告即减免税评估报告书,即是资产评估机构完成对资产作价意见,提交给委托方的出证性的报告,也是评估机构发行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合同情况的总结,还是评估机构为资产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二)资产评估报告的类型

1、按资产评估对象划分,可分为单项资产评估报告和整体资产评估报告

2、按资产评估工作的内容可分为正常评估报告、评估复核报告和评估咨询报告

3、评估生效日根据目的和作用不同,可分为追溯性报告、现值性报告和预期性评估报告

追溯性评估是指需要确定过去价值的评估,即评估基准日早于报告日。

现值性评估报告指的是评估基准日和实现资产评估经济行为的目的相距很近,而且也是反映被评估资产现实价值的资产评估报告。

预期性评估报告是指预测资产未来价值的评估报告。

追溯性评估报告的评估基准日一般都早于评估报告日,通常情况下是在资产的纳税、司法诉讼等情况下需经常进行的资产评估类型。

二、资产评估报告的作用

1、为被委托评估的资产提供作价意见

该作价意见不代表任何当事人一方的利益,并且是一种专家估价的意见,具有较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因而成为被委托评估资产作价的参考依据。

2、是反映和体现资产评估工作情况,明确委托方及有关方面责任的依据。这体现了评估机构的工作成果。它是有偿服务。

3、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审核,是管理部门完善资产评估管理的重要手段。

4、是建立评估档案、归集评估档案资料的重要信息来源。

三、资产评估报告规范的回顾与分析

第二节 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编制

一、资产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

1、拥有被评估资产的公司或权利人的名称

2、资产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3、评估目的和基准日

评估结果是为评估目的服务的,在评估报告书中应写明评估目的。评估基准日对评估的时点作了规定,评估基准日的选取也应根据评估特定的行为确定。离实践特定目的越接近越好。

4、定义价值类型

每一个评估价值都是其持和量的统一,所谓的质,就是价值类型。

5、列出评估方法及其重要参数确定依据和过程

对某项评估值的选取有正当的渠道,保证它的客观性。

6、评估结论

它是资产评估报告的最终要求,评估结论应清晰、明确地列示,必要时应有一定的说明。

7、重要的声明

资产评估结论是依据前述各要素获得。为了更好地使委托者及报告使用者有效使用评估报告和规避评估师风险,评估报告中还应就评估过程中相关事项做重要声明。

二、资产评估报告的编制与审核

(一)资产评估报告的编制

1、评估资料的分类整理

2、评估资料的分析讨论

3、评估资料的汇总和评估报告的编排

4、评估报告先由项目经理审核,再报评估机构经理审核签发。

(二)资产评估报告责任制度

注册资产评估师、项目负责人、项目复核人、法定代表人应分别在资产评估报告书上签字,承担相应的责任。

项目负责人着重从自身基本职责和操作实务的角度审核评估报告。

项目复核人报告的审核尤为重要。有关国家评估准则中规定:项目复核人应承担与项目负责人相同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要对评估报告进行最后的把关,应在项目负责人、项目复核人审核的基础上,着重从政策上、原则上、业务规程招待和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上把关。

第三节 资产评估报告的运用

一、委托方对资产评估报告的运用

一般地,委托方对评估报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作为产权交易作价的基础材料

2、作为企业进行会计记录的依据

3、作为法庭辩论和裁决时确认财产价格的举证材料

4、作为支付评估费用的依据

二、资产评估管理机构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运用

1、大体了解评估机构从事评估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

2、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

三、有关部门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运用

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金融和法院等有关政府管理部门也需要运用资产评估报告书。

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报告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申请上市的公司的有关申报材料招股说明书的审核过程,以及对上市公司的股东配售发行股票时申报材料配股说明书的审核过程。

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金融和法院等有关部门也能通过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运用来达到以实现其管理职能的目的。

资产评估报告书主要是由委托方来使用。 第十章 资产评估准则与行业管理

第一节 资产评估准则

一、资产评估准则的内容及其框架体系

(一)资产评估准则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包括业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业务准则是指资产评估业务活动中涉及的评估对象、评估依据、评估方法、评估程序等一系列规范的总称。

职业道德准则是指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资产评估职业时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这应当体现资产评估的职业特征,反映对资产评估人员的特殊要求,其基本作用是调整资产评估行业内部、外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二)资产评估准则的框架体系

中国的资产评估准则包括下列层次:

1、资产评估基本准则

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对于各具体准则和评估指南具有指导作用,但并不与各具体准则和评估指南一一对应。

2、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程序性准则和专业性准则

程序性准则是关于注册资产评估师通过履行一定的专业程序完成评估业务、保证评估质量的规范,包括评估业务约定书、评估计划、评估工作底稿、评估报告等。

专业性准则是针对不同资产类型的特点,分别对不同类资产评估业务中的评估师执业行为进行规范。

3、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南包括对特定评估目的、特定资产类别(细化)评估业务以及对评估中某些重要事项的规范。

4、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指导性文件。

二、制定中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资产评估行业的统一管理

制定统一的资产评估准则,是资产评估行业统一管理的基础。

(二)有利于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向行业自律管理的转变

在具体的规范上具备针对性,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从根本上规范资产评估业务行为。强化评估管理只能依靠行政管理的加强。

(三)有利于资产评估行业执业水平的提高

衡量一个国家评估业务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其准则体系形成情况。评估准则体系越完善,资产评估业务越规范,同时也有利于资产评估行业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资产评估管理模式及其选择

一、资产评估管理模式

1、政府管理模式

2、行业自律管理模式

3、政府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管理模式

二、资产评估管理必须明确的基本问题

1、资产评估管理与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我国的资产评估是作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兴起的。国有资产总量的巨大以及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有相当比例,表明国有资产评估在资产评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过程中应考虑资产评估管理的特殊性。

2、资产评估管理与资产管理

资产评估管理不同于资产管理,不能将评估管理职能按资产类型划归于各类资产所属的主管部门。

3、评估管理与评估项目管理

资产评估管理是对评估行业的管理,并非只是评估项目管理,并不是说,某一项目不经有关部门验证确认就不属于评估管理范围了,资产评估管理应由过去主要项目的直接管理过渡到以人员管理和机构管理为主,通过制定资产评估标准、准则、指导评估过程的间接管理上。

三、我国资产评估业务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三篇:自考法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1.根据施工合同,甲建设单位应于2009年9月30日支付乙建筑公司工程款。2010年6月1日,乙单位向甲单位提出支付请求,则就该项款额的诉讼时效( C )

A.中断 B.中止C.终止D.届满

2.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证书有效期为()年。

A.1B.2C.3D.4

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效力最高的是()。

A.行政法规B.司法解释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

4.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而发生的债称为( )之债。

A.合同B.侵权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

5.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权自()时设立。

A.合同签订B.备案C.交付D.登记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建造师注册类型的是()。

A.初始注册B.年检注册C.变更注册D.增项注册

7.某建设工程预计建设工期13个月,按照法律规定,建设单位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A.20B.30C.40D.50

8.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是()。

A.正在建造的航空器B.土地所有权C.生产原材料D.荒地承包经营权

9.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三个序列。

A.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B.工程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C.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D.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

10.根据工程承包相关法律规定,建筑业企业()承揽工程。

A.可以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

B.可以另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

C.只能在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

D.可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

11.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投标人()。

A.可以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的文件,并书面通知招标人

B.不得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C.须经过招标人的同意才可以补充、修改、替代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

D.撤回已经提交的投标文件的,其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

12.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过程中,开标的时间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公开进行。

A.任意时间B.投标有效期内

C.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D.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三日内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事项是()。

A.审查投标人资格B.编制标底C.组织开标D.进行评标

14.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这一规定属于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中的()。

A.组织保障措施B.管理保障措施C.经济保障措施D.技术保障措施

15.书面评标报告作出后,中标人应由()确定。

A.评标委员会B.招标人C.招标代理机构D.招标投标管理机构

16.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标准。

A.建设单位要求适用的B.监理单位制定的

C.工程建设推荐的D.工程建设行业

17.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分包单位作业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由()支付。

A.建设单位B.总承包单位C.分包单位D.总承包和分包单位共同

18.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承担。

A.总承包单位B.使用设备的分包单位C.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D.设备出租单位1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是()。

A.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B.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C.施工场地已基本具备施工条件,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D.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20.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

A.1B.2C.3D.4

21.某工地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B.重大C.较大D.一些

22.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承包单位在()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

A.工程价款结算完毕B.施工完毕C.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D.竣工验收合格

23.某工程设计文件需要作重大修改,则()。

A.设计单位应和建设单位协商一致修改后即可使用

B.设计单位可直接进行修改

C.应由建设单位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D.须开专家论证会后,设计单位方可修改

24.某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拟采用的新技术与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不符,应由()组织专题技术论证,并报批准该项标准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定。

A.建设单位B.施工单位C.监理单位D.设计单位

25.由国务院建设、铁路、交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各自审批,编号和发布的标准,属于()。

A.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26.在城市市区范围内,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及以上人员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A.10B.15C.20D.30

27.以下关于建筑节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企业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B.国家实行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C.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D.省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低于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

28.建设单位应将建设工程项目的消防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报送()审核,未经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B.公安消防机构

C.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29.某建筑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由()组成。

A.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与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B.企业的工会代表与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C.企业的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

D.企业的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30.甲某与某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则甲的试用期应在()的期间范围内确定。

A.15日B.1个月C.2个月D.3个月

31.非全日制用工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为()

A.7天B.15天C.20天D.30天

32.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由()负责解释。

A.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B.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D.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

33.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对不按时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的滞纳金。

A.万分之五B.千分之五C.万分之三D.千分之三

34.下列选项中,当事人应承担侵权责任的是()

A.工地的塔吊倒塌造成临近的民房被砸塌B.某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工期竣工

C.因台风导致工程损害D.某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35.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性法规

36.根据《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属于()。

A.双务合同B.有偿合同C.实践合同D.要式合同

37.从性质上讲,施工企业的投标行为属于()。

A.要约B.要约邀请C.承诺D.询价

38.下列选项中,没有发生承诺撤回效力的情形是()。

A.撤回承诺的通知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到达要约人

B.撤回承诺的通知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

C.撤回承诺的通知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后到达要约人

D.撤回承诺的通知于合同成立之前到达要约人

39.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A.前者产生于订立合同阶段,后者产生于履行合同阶段

B.前者须主观故意,后者须主观过失

C.前者是侵权责任,后者是合同责任

D.前者无须约定,后者须有约定

40.甲施工单位由于施工需要大量钢材,逐向乙供应商发出要约,要求其在一个月内供货,但数量待定,乙回函表示一个月内可供货2000吨,甲未作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供货合同成立B.该供货合同已生效

C.该供货合同效力特定D.该供货合同未成立

41.某建筑公司从本市租赁若干工程模板到外地施工,施工完毕后,因觉得模板运回来费用很高,建筑公司就擅自将该批模板处理了,后租赁公司同意将该批模板卖给该建筑公司,则建筑公司处理该批模板的行为()

A.无效B.有效C.效力特定D.失效

42.甲乙采购合同约定,甲方交付20%定金时,采购合同生效,该合同是()

A.附生效时间的合同B.附生效条件的合同

C.附解除条件的合同D.附终止时间的合同

43.在某建设单位与供应商之间的建筑材料采购合同中约定,工程竣工验收后1个月内支付材料款,期间,建设单位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供应商逐暂停供应建筑材料,要求先付款,否则终止供货,则供应商的行为属于行使()

A.同时履行抗辩权B.先履行抗辩权

C.不安抗辩权D.先诉抗辩权

44.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应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年内行使撤销权。

A.1B.2C.5D.20

45.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

A.变更B.重新协定C.原则上变更D.未变更

46.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条款的效力。

A.履行时间B.履行地点C.争议解决D.质量检验

47.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条款。

A.应当适用违约金B.应当适用定金

C.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D.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和定金

48.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仍然有效B.无效C.在担保期间内有效D.效力待定

49.以下不属于民事纠纷处理方式的是

A.当事人自行和解B.行政复议

C.行政机关调解D.商事仲裁

50.下列纠纷、争议中,适用于《仲裁法》调整的是()

A.财产继承纠纷B.劳动争议

C.婚姻纠纷D.工程款纠纷

51.下列选项中,对调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当事人庭外和解的,可以请求法院制作调解书

B.仲裁调解生效后产生执行效力

C.仲裁裁决生效后可以进行仲裁调解

D.法院在强制执行时不能制作调解书

52.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是()的事实。

A.请求实体权益B.免除自己法律责任

C.主张程序违法D.对方承认

53.根据《担保法》规定,必须由第三人为当事人提供担保的方式是()

A.保证B.抵押C.留置D.定金

54.民事诉讼是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参加人的有()

A.当事人代表B.第三人C.鉴定人D.代理律师

55.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A.原审B.负责执行的C.原告所在地D.被告所在地

56.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

A.仲裁委员会决定B.合同履行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C.被告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D.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5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要式合同的是()

A.建设工程设计合同B.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款合同

C.法人之间签订的保证合同D.自然人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

58.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内提出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59.在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范围内,对于委托监理合同,其单项合同估算价最低金额在()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

A.50B.100C.150D.200

60.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总签字的事项是()

A.建筑材料进场B.建筑设备安装

C.隐蔽工程验收D.工程竣工验收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61.根据合同中的规定,建筑施工合同中约定出现因()时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该免责条款无效

A.合同履行结果只有对方受益B.不可抗力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C.履行合同造成对方人身伤害D. 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造成损失

E. 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

62.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等条件

A.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和施工管理资料

B.工程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进场试验报告

C.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D.已付清所有款项

E.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63.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A.立项B.审批C.设计D.施工E.投产使用

64.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下列属于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

A.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B.在本单位连续工作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C.劳动者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家属的

D.女职工在产期的

E.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65.下列属于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的行为是()

A. 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投票情况告知其他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

B.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分别以高、中、低价位报价

C.投标人在投标时递交虚假业绩证明

D.投标人与招标人商定,在投票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人额外补偿

E.投标人无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后再参加投标

67.发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且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承包人请求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A.未按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

B.提供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

C.施工现场安装摄像设备全程监控

D.施工现场安排大量人员

E.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协助义务的

68.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

A.不得自行撤销B.有权自行撤销

C.经受让人同意可以撤销D.经债务人同意可以撤销E.定金

69.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合同对违约责任没有具体约定的情况下,违约方应当承担的法定违约责任有()

A.继续履行B.采取补救措施

C.赔偿损失D.支付违约金E.定金

70.当事人提交给法院的以下材料中,不属于民事诉讼证据的有()

A.建筑工程法规B.建筑材料检验报告

C.工程竣工验收现场录像D.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E.代理意见

71.某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参加民事诉讼,以下属于委托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有()

A.诉讼终结B.当事人解除委托

C.代理人辞去委托D.委托代理人死亡

E.委托代理人有过错

72.商事仲裁裁决生效后,应当向()申请执行

A.作出裁决的仲裁委员会B.申请人依据地的中给人民法院

C.被执行人住所地的中给人民法院D.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E.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7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审判庭组成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审判员独任B.审判员、书记员

C.审判员三人以上单数D.审判员、陪审员三人以上单数

E.陪审员三人以上单数

74.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将()作为抵押物的,其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A.交通运输工程B.正在施工匠建筑物

C.生产设备、原材料D.正在加工的工程模板

E.建设用地使用权

75.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包括()

A.向施工单位提供地下管线资料B.依法履行合同

C.提供安全生产费用D.不推销劣质材料设备

E.对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76.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若分包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当由()

A.总承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B.分包单位单独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C.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D.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分别向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E.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承担责任

77.下列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并用的有()

A.赔偿损失与继续履行B.实际发行与解除合同

C.定金与支付违约金D.赔偿损失与修理、重作、更换

E.违约金与解除合同

78.为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民事诉讼规定了回避制度,下列人员中()若与审理的案件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A.法院的书记员 B.勘验人 C.鉴定人D.出庭的证人 E.被告方的诉讼代理人

79.仲裁案件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

A.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B. 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

C.撤回仲裁申请书D.请求强制执行E. 请求法院判决

80.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事项包括()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处分 D.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第四篇:环境监测复习题(自考)

一 环境监测的类型

1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 (1)污染事故监测(2)纠纷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

二 环境监测的目的:为了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 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空分布性(2)活性持久性(3)生物可分解性,累积性(4)综合效应

四 环境标准:是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财产安全,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保法和有关政策在综合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生物和人体的承受力,控制污染的经济的能力,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对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及污染源排放的数量,浓度,时间,速率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五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六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保护其他标准

两级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五篇: 自考《语言学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为系统的那一部分。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21.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最小的交际单位是句子;最大的交际单位语篇。

22.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采的关系中,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最早广泛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的社会领域是语言教学领域。

24.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名”是由“实”决定的。

25.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和“实”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6.中国古代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7.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的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28.“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是“一般的”意思,指研究人类的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29.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说法正确的是:语言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头语和书面语。

2.“说话”的过程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有:社会问题、哲学问题、心理问题、生理问题、物理问题等。

3.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指的是基本语汇和基本语法结构。

4.索绪尔给语言符号的两方面创制的专门术语是能指和所指。

5.下列各组语言单位之间存在聚合关系的有:很,非常;辆,部。

6.存在语言符号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有;词、语法、语音、词组。

7.语言系统内部包含的语言单位有: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语篇。

8.“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9.公元前后,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10.中国古代对语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音韵,文字、训诂、虚词等。

11.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语言学新学派有: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

12.出于应用目的,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在语法学、语音学、语汇学、诗律学、修辞学等方面。

13.乔姆斯基创立的生成语法中和语言学结合的学科有:数学、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

三、名词解释〖可转化为选择题〗

1.口语:是指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文字记录的语言的书面形式。

3.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种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4.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前后两个语言单位,或语言单位与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5.内部言语:解释“内部言语”这一术语需要把握两点:第一。它是言语的一种形式;第二,它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而对它的解释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6.能指: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7、所指: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符号:符号是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征、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10.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采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1.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2.结构主义语言学,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四、分析题

1.下列下划线上的词,哪些属于语言学术中的“语言”,哪些属于“言语”?

(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

(2)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3)社科院语言研究所。

(4)亚洲语言研究所。

(5)须向人民学习语言。

(6)言语必须接近民众。

(1)言语 (2)言语 (3)语言 (4)语言 (5)言语 (6)言语

2.下列句中下划线上的词,哪些是“语言”,哪些是“言语”,哪些是其他说法的代名词?

(1)杨朔散文的语言真美。

(2)你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的话。

(4)熟了,也就没有共同语言了。

(5)用得着我的时候,你就言语一声。

(6)写工人,就要用工人的语言。

(1)是语言学中的言语。确切地说,是写出来的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

(2)属于言语。因为它是运用语言的动作或行为。

(3)指的是语言。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一种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语言。

(4)既非语言也非言语,而是观点、话题的代名词。

(5)言语,意思是“告诉”。

(6)言语,即符合工人身份及文化水平的话语。

「提示」第一章应着重弄懂:(1)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及作用。(3)语言的符号性。(4)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5)索绪尔的贡献。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1.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物质外壳。

(2)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被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受、辨别和理解。

(3) 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大脑联结起来。

(4)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

2.语音与-般声音的区别: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2)并且这种声音能负载-定的意义,(3)并且是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而-般的声音不具备这些特点。

3.语音学的性质和任务: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的生理、物理和心理特征,分析语音的各种要素和社会功能,彼此之间的结合关系,以及语音系统的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

1.语音物理属性的含义: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并推动周围的空气形成声波,声波传到人的耳朵里,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而使人产生声音的感觉。

2.语音四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音质,任何一种声音都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物理属性。音高决定于频率,音强决定于振幅,音长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质决定于音波的形式。

3.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4.音高同发音体的形状和质地的关系:相对而言,大的、长的、粗的、厚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低;而小的、短的,细的、薄的、紧的发音体振动快、频率高,音也高。

5.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

(1)音高在一些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2)音高在任何语言中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语调则可以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

6.音强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关系:

(1)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音波振幅的大小。

(2)振幅的大小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的大小。

(3)语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和气流量的大小。

7.音强和响度的关系:二者关系密切,但并不是一回事。实验证明,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并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这是因为除了音强之外,音高等到因素也会对声音的响度产生影响。比如说话时如果把嗓门压得很低,即使用很大的声音来发音,听上去仍不怎么响亮;相反,如果提高嗓门,即使不用那么大的力气,发出的声音也会响亮得多。

8.音强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9.音长:(1)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2)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和一些汉语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0.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事实上,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就可以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从而满足我们的需要。如在发汉语普通话中阴平调时,男子和妇女,老人和小孩的绝对音高是不一样的,但只要相对是一个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其他的调子。语音中的音强、音长也是如此。因此,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11.音质:

(1)音质及其决定因素、基音、陪音的含义:音质就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我们平常听到的大多数是由若干个单纯音组成的复合音,频率最小,振幅最大的单纯音叫基音,其余的叫陪音。

(2)乐音,噪音及其区别:乐音即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倍数的比例关系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噪音即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则波形的声音。

(3)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它对区别不同的语音形式和不同的意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2、语音中的不同音质是如何形成的,即决定音质的不同条件:从声音的产生方面分析,以下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声音:(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就不同。

三、语音的生理属性

1.语音的生理属性的含义: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性。

2.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功能:人的发音器官由三部分组成: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共鸣腔、肺是发音的动力源;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嗓音的发音体则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声带以上的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发音的共鸣腔。

四、语音的心理属性

1.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的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而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2、语音的心理素质:

(1)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

(2)人类的发音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发音固然需要生理基础,但各种发音器官在瞬间能协同合作,发出所需的音来,需要大脑神经中枢指挥协同,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3)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人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而且,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五、语音的社会属性

1.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采的本质属性。

2.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音是和语言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2)语音的民族性。任何民族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这种系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形成的,都是特定社会独特选择的结果。

(3)语音的地域性。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使用不同的语音,赋予语音不同的功能和价值。

第二节 音素

一、音素和音标

1、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写符号。

2.国际音标的制订及其优点:

(1)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

(2)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了拉丁字母。

(3)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

3.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要将国际音标与字母区分开来。一个字母可以有大写和小写的区别,还可以有手写体和印刷体的不同,国际音标则没有这些区别。

(2)要将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国际音标中有些音标符号是对同一个字母进行不同的变形而产生的,应注意加以区分。

(3)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与严式的区别。

二、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要点:气流有无受到阻碍,发音器官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的强弱、声带是否振动。

(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放开,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

(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

(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时,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三、元音的分类

1.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

(1)决定元音音质的差别因素有三个: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成。

(2)所有元音的发音体和发音方法都是相同的。

(3)因此,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2.改变口腔形状的三种方式:(1)舌位的高低。(2)舌位的前后。(3)嘴唇的圆展。

3.元音舌位图、对常见舌面元音特征的描写。见教材P49

4、舌尖元音:由舌尖起主要作用于发出的元音,它有前与后、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

5.卷舌元音:由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发出的元音。有两种标写方式。

6.口元音、鼻化元音: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口元音”;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叫“鼻化元音”。

四、辅音的分类

1.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音。

2.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

3.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

4.辅音的发音部位:形成阻碍的十一个部位。

5、辅音的发音方法:

(1)两种定义。

(2)辅音发音过程的三个阶段:成阻、持阻、除阻。

(3)按阻碍方式将辅音分为八大类。

(4)发辅音时声带的两种状态:清辅音、浊辅音。

(5)发辅音时的送气与不送气。

(6)辅音表: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去分析和把握辅音的特征。

第三节 音位

一、什么是音位

1.音位: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音位的性质:可从以下四点来说明:

(1)音位的辨义功能。

(2)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4)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

3.音位的辨义功能: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4.音位是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所谓“最小的”是指从中不能再切分出更小的语音单位。

5.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而概括成的音类;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这种划分只关注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有关的语音差别,而对那些与意义的区别无关的音质上的细微差别则可以忽略不计。

6、音位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

(1)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2)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系统。

(3)处于不同系统中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①不同的系统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具有不同的音位。②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能对等。

7.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根据是否具有辨义功能,可将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语素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

8、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区别: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而非音质音位是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又叫做“超音段音位”。

二、音位变体

1.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

2.条件变体:

(1)条件变体的含义。

(2)划分和归并音位的对立原则、互补原则和相似原则。

(3)音位条件音体在语音规范上有着重要意义。

3.自由变体:(1)自由变体的含义。(2)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三、区别特征

1.音位的区别特征的含义: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

2.音位区别特征的表现:二项对立。

3.判断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即由特定的音位系统,由其周围所有的其他音位决定的。

4、如何设计音位的区别特征的音位图?我们可将一种语言或方言的部分或全部音位横向排列,把分析归纳出来的区别特征纵向排列,用“+”表示具有二元偶分组的前一项特征,用“-”表示具有后一项特征,即不具有前一项特征。

5、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互相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第四节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1.音节: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2.“肌肉紧张说”: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

3.音蜂、音谷:肌肉紧张过程分为渐强、最强、渐弱三个阶段,最强阶段叫“音峰”,渐弱阶段和下一次紧张的渐强阶段的交界处,紧张程度最低,叫“音谷”。

4.音渡:即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联接时,因自身性质不同所采取的不同过渡和联接方式。音渡可帮助我们分辨音节的界线。

5.划分音节时应考虑的因素:音节在发音机制上的特性、语音社会性的影响。

6.音节(以元音为核心的)基本结构类型:V,C—V、V—C、C—V—C.

7.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音节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8.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各自的含义及两者的区别、联系:(1)元辅音分析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声韵调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2)两者不是对立的,它们实际上可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3)汉语音节的声韵调分析。汉语中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主要决定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开头元音的性质。

二、复元音

1.复元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组合。

2.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不同的:(1)复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有几次肌肉紧张。(2)复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中间会产生一连贯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发音时,中间没有过渡音。

3.二合元音: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

4.三合元音: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

5.前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

6.后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三、复辅音

1、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复辅音和两个相连的单辅音是不同的。

3.复元音和复辅音的不同: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则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

四、语流音变

1.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

2.同化、顺同化,逆同化、异化:(1)语流里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的现象叫同化。(2)由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顺同化。(3)由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而产生的同化叫逆同化。(4)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不相同或不相近的现象叫异化。

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叫弱化。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阻力变小,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

4.脱落、增音:语流中有些原有的音消失的现象叫脱落;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的现象叫增音。

第五节 韵律特征

一、韵律特征

1.韵律特征:语音中除音质特征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2.韵律特征在音位层次、音节层次、音节组合层次以及语句层次上都有表现。

3.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的两个特点:(1)只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独占一个时间段落。(2)是一种对比特征。

二、长短音

主要表现为发音所经历的时间的长短。

三、声调

1.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2.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决定调值的或调值所反映的是相对音高而不是绝对音高。

3.五度的标调法。

4.调类: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调类根据调值来划分,但是调类的名称不一定由调值决定。

5.连续变调:即声调语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合在—起时,音节的调值有时会发生变化而与单念时不同的现象。连续变调有的涉及整个调类,有的只涉及个别的词。

6.调位:利用音节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

四、轻重音

1.轻重音:人们说话时,相连的音节的轻重并不完全相等,听上去有的重有的轻。轻重音现象只能出现在音节的组合之中。

2、重音:(1)重音是音节组合中某个或某些音节听上去较突出的现象。标写方法:在重音音节左上角加一个小竖“'”。(2)重音通常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来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增加有关。(3)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

3.重位:从音位分析角度看,能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也可看作是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做“重位”。

4.轻音:(1)轻音即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较微弱的现象。标写方法:在轻音音节前加一个小圆点 “.”。(2)轻音是由音强、音高、音长、音质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表现的,而不仅同音强的减弱有关。

五、语调

1.语调:是与全句的意思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句重音、长短、高低。

2、句重音:即出现在句子中的重音。分为“节律重音”或“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或“逻辑重音”。在一个句子里,关系密切的音节要一口气说出,中间一般不能有停顿;关系不太密切的音节之间则可以有停顿,即把—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以这种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一般情况下,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语要读得略重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比如汉语北京话: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教师。这句话有三个节拍群:我们'学校/'来了一位/'语文教师。每个节拍群里有一个节律重音,分别落在“学校”“来”和“语文”三个词上。

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子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比如汉语北京话: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我说他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别人想学汉语)

他说他想学'汉语。(不是想学别的语言)

3.节拍群、节律重音、强调重音: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叫“节拍群”;一个节拍群中作为节拍群中心的词语要读的重些,这种重读的词语的重音是节律重音;为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词语的重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

4、长短:发音时,句中音节的缩短和拉长。

5.高低:全句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

6、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在语调高低的具体表现形式上并不完全相同。

第三章 语汇

一、单项选择题

1.语汇包括词、语、某个专业范围的词语汇集。

2.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示大量共同的概念是因为语汇具有普遍性。

3.旧词的消失与新词的产生反映了语汇的活跃性。

4、有些词的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这反映了语汇的理据性。

5.汉语语汇中不包括语素。

6.“尚且”属于汉语古语词:“目击”不属于汉语古语词:“瘪三”属于汉语方言词。

7.“花、草、虫、鱼”这组词属于汉语的基本语汇:“千古、间苗、雷达”属于一般语汇。

8.汉语中特有的而且是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是成语,如来自历史事件的成语“指鹿为马”。

9、外来词“俱乐部”属于音译兼意译。

10.在“邯郸学步、名牌大学、敲竹杠、春运”这几个语言单位中,不属于“语”的是“名牌大学”。

11.“天下乌鸦一般黑”属于谚语中的俗语(俗话)。

12.“雨伞”属于语素:“光”是不定位语素:“天(天地)”属于实义语素。

13.复合词的类型有:陈述式如“口吃”;偏正式如“狂热”;支配式如“丢脸”;补充式如“改善”;并列式“动静”等。

14、“犹豫”属于单纯词:“芒果”是复合词;reader(读者)属于派生词:“者”不是词。

15.在“前景、大衣、带走、香槟”这几个语言单位中,“带走”是词组。

16.复合词“纲要”中,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关系的模式为并列式。

17.合成词“收割机”中包括的所有词根语素的是收、割、机。

18.汉语中特有的复合同是补充式复合词。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系统结构要素的组成,现代语言学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学的观点认为组成语言系统的要素是语音、语义、语法。

2.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四分”包括语音、语汇、语义、语法。

3.按照传统的语言学的观点,组成语言结构系统的要素有语音、语汇、语法。

4.下列语言单位属于“英语语汇”的有:(1)book(书) (2)WTO(“世界贸易组织”简称) (3)hang by a hair(危在旦夕) (4)no pains,no gains(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大、守株待兔、敲竹杠、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语言单位都属于“现代汉语浯汇”。

6.“梵阿铃、扑克、逻辑”属于外来词:“香槟酒、卡车”属于音译兼意译词。

7.“说、笑、行、走、赤、橙、黄”属于基本语汇:“沙丁、尼龙、真空、清音”属于一般语汇。

8.关于谚语,说法正确的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有的反映生产和生活经验,有深刻的寓意;有的反映某种客观现象,但不一定有深刻的道理。

9.专用语汇包括:科技术语、行业语、隐语、阶级习惯语,禁忌语等。

10.成语、歇后语属于汉语特有的固定词组形式:“枕边风、捅马蜂窝、跑龙套”属于惯用语。

11.“词”和“语”的共同特点是:都是语汇单位、形式固定、意义凝固、能独立使用。

12.“元音”一词属于合成词、一般语汇、专用语汇。

13.“了、

一、儿、第、初、者、子、化、员”都是定位语素。

14.“电话、走、书、灯、大、民、迹”都是实义语素。

15.“沙发、巧克力、坦克、扑克、玻璃、萝卜、妯娌、杜鹃”都是由一个语素直接构词的。

16.下列单位全是词的是:菜、采、蔡、猜、坐、睡、豆、电。

17.“老虎、老鹰、老鼠”属前缀式派生词:“bandage(绷带)、satisfy(使满意)”属后缀式派生词。

18.重叠词“星星、刚刚”属于“名词性重叠词”。

19.下列词中全是重叠构词的是:爸爸、姐姐、渐渐、常常、干干净净、看看听听。

20.“看戏、唱戏、金笔、跑掉、小碗儿、大声、不去、很大”都是词组。

21.下列全都是由复合构词方式构成的词是:黑板、铁路、人参、下岗、部件、丢脸、梦游、汉语。

22.下列全是由附加构词方式构成的词是:锤子、花儿、黑乎乎、绿化、党性、作者、老鹰、老虎。

23.下列属于英语中的词尾的是:-s(表复数)、-er(表比较)、-ing(进行时)、-ed(过去式)。

三、指出下列复合词的构词方式

解放、地震、司令、火热、捐躯、新闻、多少、老人、

自爱、好歹、明显、证明、人口、性急、布鞋、道路。

偏正式:火热、新闻、老人、明星、布鞋。陈述式:地震、自爱、性急。

并列式:解放、多少、好歹、道路。 支配式:司令、捐躯。 补充式:证明、人口。

四、名词解释题〖可作选择题〗

1.词: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2.基本语汇: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具有三大特点:产生历史长、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3.一般语汇: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4.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多为三个字。

5.成语: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四个字。

6.谚语;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7.歇后语: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8.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9.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0、通用语汇: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

11、专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或一部分人中使用的词语。

12、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词性而成为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13.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14、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四种: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

15、附加构词: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中缀式。

16、重叠构词: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几种情况:一是名词性重叠词,如“奶奶、哥哥、妞妞”等;二是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往往、偏偏”等;三是多重重叠词,如“老老实实、大大方方、亮亮堂堂”等。汉语中的“猩猩、蛐蛐”等不是重叠词,只是单纯词中的叠音词,因为它们的意义不能再分解,本身只是一个语素。重叠词重叠以后既不增加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17.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18.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

19、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五、分析题

1.用图解方式分析合成词“图书馆”“超现实主义”的结构。 图书馆 超现实主义

2.分析下列词语中各有几个语素,并把它们指出来:

(1)旗袍(2)光秃秃(3)哗啦(4)徘徊(5)体育馆(6)狮子(7)巧克力

(1)两个(旗+袍) (2)两个(光+秃秃) (3)一个(哗啦) (4)一个(徘徊) (5)三个(体+育+馆)

(6)两个(狮+子) (7)一个(巧克力)

3.指出下列名词中的词根、词缀、词尾:

(1)爱因斯坦 (2)智能 (3)垫子 (4)孟子 (5)老鼠 (6)老人 (7)石头 (8)脏里叭卿

(1)词根(爱因斯坦) (2)词根(智)+词根(能) (3)词根(垫)十词缀(子)

(4)词根(孟)+词根(子) (5)词缀(老)+词根(鼠) (6)词根(老)+词根(人)

(7)词根(石)+词缀(头) (8)词根(脏)+词缀(里叭唧)

4、分析下列合成同的组合关系:

(1)口吃 (2)陌生化 (3)狂热 (4)丢脸 (5)动静 (6)改善

(1)陈述式 (2)并列式(陌生)+派生式(化) (3)偏正式 (4)支配式 (5)并列式 (6)补充式

「提示」着重分析认识语汇的构造方式;识别词语的构造方式;识别合成词的语素;词语和词组的区别。

第四章 语法

一、单项选择题

1.“想出来了”可包含“思考出(一个结果)”和“想要(从某处)出来”两个意思,在语音表达上这两个意思的方法分别是:“出来”分别轻读和重读。

2.在“差点挨打/差点没挨打、差点感冒/差点没感冒、差点考上/差点没考上”的说法中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的是:差点考上/差点没考上。

3.在“说话的场所、运用的辞格、对话人、上下文”中,“运用的辞格”不属于语境的内容。

4.语法是一种简明的规则,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因为语法规则具有递归性。

5.语法是一种有效的规则,规则一旦形成就不大可能随意增加或废止,这是因为语法规则具有稳定性。

6.语法是一种概括的规则,只需处理一类一类现象而不必去管一个一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子,因为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

7.语法是一种有解释力的规则,即语法规则环环相扣,规则与规则之间具有或制约或补充的关系,这是因为语法规则具有系统性。

8.关于词的特点,“词不一定非得有实在的意义”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9.词组和句子的本质区别是词组不能用于交际,句子可以用于交际。

10.根据语法单位的功能,可把各种语法单位分为三级。

11、把语法分为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是结构语法学。

12.所谓“小语法”指的是核心语法;所谓“大语法”指的是外围语法。

13.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又可称为计算机语法。

14.英语中定语和状语出现的位置,都是既可以出现在中心语之前,也可以出现在中心语之后。

15.英语的“good”(好,原级)——“better”(好,比较级)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异根。

16.以语法单位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是语序。

17.词根语素保持不变,用增减替换词尾或词缀来造成词形变化的方法叫附加。

18.由词的语法形式所反映的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用语法学术语来表示,叫数。

19.英语的“tooth[tu:θ]”(牙齿,单数)——“teeth[ti:θ]”(牙齿,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内部屈折。

20.英语的:“book”(书、单数)——“books”(书,复数)运用的语法手段是附加。

21.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叫做零形式。

22.关于汉语中的“研究”和“研究研究”,说法正确的是:这是一个词的两种形式,后者增加了一定的语法意义。

23.在“把钢笔丢了”“钢笔坏了”“买一只钢笔”“这钢笔好用”这四个词组中,“钢笔”属于“无定” 的是:“买一只钢笔”。

24.用词形变化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范畴是格。

25.用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的范畴是时。

26.用词形变化表现的行为动作进行的状况的范畴是体。

27.由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动词所表示动作与主语间的施受关系的范畴是态。

28.“主语”和“宾格”是某些语言中名词和代词所具有的语法童义。

29.语序是一种语法手段。

30.“单数”“复数”是某些语言中名词所具有的语法意义。

31.从所包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看,最大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组。

32.“我认为他的观点不对”这个句子属于复杂结构单句。

33.主从关系复句指前是转折复句:“如果投有你,我就输了”的复句类型是假设复句。

34.“学校派我来听课”的句子类型是兼语句:“那支笔我送给小丁了”的句子类型是话题句。

35.“妈妈和***同事”属于联合词组:“接待过上海的同志”属于述宾词组。

36.复句中表达一定意义的,前后有较小停顿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语言单位叫做分句。

37.“只要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两个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为条件关系。

38.句子“我们厂一个戴安全钡亩济挥小笨汕蟹治?个层次。

39.根据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别称为句子的功能类。

40.“饭我吃完了”变换为“我把饭吃完了”所用的变换形式是添加和移位。

41.非主谓句中由一个单词直接构成的句子叫做独词句。

42.“舒舒服服睡它一觉”的正确切分是: 舒舒服服 睡它一觉

43.汉语的词类划分比较适用于分布标准。

44.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各种语言内部最复杂的词类是动词。

45.“你听过吗?”属于完全主谓句:“非常生气”属于状中偏正词组。

46.动宾词组“踢足球”的语义关系为“动词+受事”:“的”字词组属于“体词性词组”。

47.英语句子“He is reading the book”(他正在读书)所属的句型为SVO.

48.从所包含成分的性质和数量看,最大的一种语法单位是句组。

二、多项选择题

1.句组可以包括:句群、语段、篇章。

2.下列各组语法单位中,存在组成关系的是:语素和语素组、词和词组、句子和句组。

3.下列各组语法单位中,存在质变关系的是:语素和词、词和句子、词组和句子。

4.关于词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词组能够独立使用、词组肯定要比词大、词组和词的功能相同、一个词组中还可以包含若干个词组。

5.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定义和说明应该具备的特点有:推导性、可验证性。

6、比起印欧语,在汉语语法中占据更大分量的语法问题包括:语序、虚词、结构。

7.有些语言,动宾结构的语序是宾语在动词的前面。属于这种情况的语言有: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

8.古英语的数范畴包括单数、双数、复数。

9.汉语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状况的方法是:“动词+了”表示完成、“动词+着”表示持续、“动词+过”表示经历、“动词+起来”表示开始、“动词+下去”表示动作继续。

10.英语的虚词中,属于“辅助词”的是:冠词、助动词。

11.在德、英、俄、汉、藏语中,属于综合性语言的是:德语,俄语。

12.与句法范畴相对应的语法手段有:语类选择、虚词、语序。

13.下列英语中的词形变化属于“异根”的是:go/went(走)、is/was(是),I/me(我)。

14.重叠可以产生的语法意义的类型有:逐个、尝试、短时、程度增加。

15.汉语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是:虚词、语序、语调。

16.英语中“plays”(玩)中的“-s”在词中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是: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

17.综合手段指:词的轻重音、内部屈折、附加、异根等。

18.分析手段指:语类选择、虚词、语调、语序等。

19.主从关系的复句包含的复句意义关系类型有: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

20.联合关系的复句包含的复句的意义关系类型有:递进关系、选择关系、连贯关系。

21.复句最重要的标志是:句中有停顿、句中有关联词。

22、“后天清明、我很高兴”属于主谓词组。

23.“喜欢鲜花、看电视、割麦子、驾驶飞机”属于动宾词组。

24.“先进工作者、非常困难、默默地离去、很好”属于偏正词组。

25.“蒸汽机车、卖衣服的、房间里”属于体词性词组。

26.“她性格内向、爸爸带来的、经济繁荣、李刚出来了”属于离心词组。

27.“用肥皂(洗脸)、对你(说)”属于介词词组。

28.“能源交通、说和做、调查研究、陡峭而险峻”属于联合词组。

29.词组的层次分析可使用的图形有:括号分析图、正树形分析图、倒树形分析图。

30.“当然、多漂亮的花、刮风了”属于非主谓句。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语法: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2.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

3.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类。

4.历时语法: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5.共时语法: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6.个别看法:指对个别看言,语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7.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8.普遍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9.核心语法:又叫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0.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它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1.语法形式:能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性作用的形式都是语法形式,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12.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13.递归: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14.语境: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

15.句子: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6.句法范畴:由结构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司法范畴。

17.句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句法手段。

18.句法:语法中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的部分称为句法,也称造句法。

19.词法:语法中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的部分称为词法,也称形态学。

20.词法范畴:由词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法范畴。

21.词法手段:通过词的变化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叫做词法手段。

22.语调:是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音重、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3.语序:是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24.体词性范畴:指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5.谓词性范畴:指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6.词类;可以替换出现在词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组: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8.向心词组:整个词组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十分愉快:愉快,就是向心词组。

29.离心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

30.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

31.体词性词组: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

32.完全主谓句;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叫完全主谓句。

33.不完全主谓句;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

34.非主谓句;不具有主谓的结构形式但一般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

35.句组:由几个相对独立意义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构成,句中没有特定的连接词,而且中间还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叫做句组。

36.复句:由两个成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37.多重复句,由几个句子构成,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句子之间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末尾只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

38.复杂结构单句: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杂结构单句。

39.直接成分分析法: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四、分析题(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不合语法的情况,如果有,请指明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1.我打算毕业大学以后结婚一个中国姑娘。

(1)“大学”“中国姑娘”不能放在动词“毕业”“结婚”后面作宾语,而应把“毕业大学以后”改为“在大学毕业以后”作状语;在“中国姑娘”前加介词“跟(和、与、同)”放在动词前状语的位置上。

(2)我打算在大学毕业以后跟一个中国姑娘结婚。

2.今年,这个品牌的空调销售,由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一直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

(1)句子主谓搭配不当。“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的主语应为“空调”而不是“空调销售”。

(2)今年,这个品牌的空谓,由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一直保持着良好销售势头。

3.会上,代表们针对一些热点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充当状语,不应该充当定语。

(2)会上,代表们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我把酒喝醉了。

(1)“把”字句中动补词组中的补语必须用来陈述“把”字后面的名词,而句中的“醉”在语义上是指向主语“我”的。

(2)我喝醉了酒。

5.There is three book in the bag.(书包里有三本书)。

“is”应改为表复数的“are”,“book”也应该变成复数形式“books”。

6.The rain prevented me from to go there.(这场雨使我不能去那里)。

(1)应把“go”不定式形式“to go”改为现在分词形式“from going”。

(2)The rain prevented me from going there.

7.用直接成分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词组:需要多吃一点;只写了两行字;泼了他一身脏水

需要多吃一点 只写了两行字 泼了他一身脏水

8.分析多重复句,并说明每个层次的复句关系。

(1)虽然官兵死伤的人数要多得多,但是因为农民军的数量有限,又不可能得到补充,这次战斗对他们的实力是一个严重打击。(2)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1)虽然官兵死伤的人数要多得多, 但是因为农民军的数量有限, 又不可能得到补充, 这次战斗对他们的实力是一个严重打击。

(2)车摇慢了, 线抽快了, 线就会断头; 车摇快了, 线抽慢了, 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9.指出下列词组的类型:

(1)对中国人的屠杀 (2)生活了二十多年 (3)经济收入 (4)谈得很愉快 (5)朴素而别致 (6)在墙上(7)买了票的(8)吃面条(9)门开了 (10)个人电脑 (11)悄悄地进来 (12)抬出去 (13)洗干净了 (14)策划并组织(15)用毛笔 (16)一些 (17)他买来的 (18)微型汽车

(1)偏正词组 (2)动补词组 (3)偏正词组 (4)动补词组 (5)联合词组 (6)介词词组 (7)“的”字词组(8)动宾词组 (9)主谓词组 (10)偏正词组 (11)偏正词组 (12)动补词组 (13)动补词组 (14)联合词组 (15)介词词组 (16)数量词组 (17)“的”字词组 (18)偏正词组

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

(1)请来一位女学生 (2)学写作可真不容易

「提示」重在分析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弄懂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第五章 语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桌子我都擦干净了”中的“擦”,受事为桌子。

2.“四季名称、器物名称、数字、度量单位”中,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是“四季名称”。

3.汉语“伯母、婶娘、姑母、姨母、舅母”在英语中统称为“aunt”,这种现象反映了语义的民族性。

4.模糊现象往往出现在语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

5.词义反映的对象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这反映了语义的模糊性。

6.语义的基本要素是理性意义。

7.在“钱包、壁垒、裤子、高峰”这几个词中,义项不含非理性意义的是“钱包”。

8.在“伯父、弟弟、哥哥、姐姐”中,具有[+同胞][+女性][+年长]义素的词是“姐姐”。

9.义素分析最关键的一步是提取共同义素和不同义素。

10.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法。

11.义素分析中用来对比的一组词语应该是指称对象的类属相同。

12.在“壁灯、吊灯、路灯、油灯”中,具有[+用于照明][-用电]义素的词是油灯。

13.“成立、结果、联合”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

14.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心部分。

15.在词、语素、义素和词组中,不属于音义结合的单位是义素。

16.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所用的基本单位是义项。

17.语言系统中的子系统中,系统性较低的是词汇系统。

18.汉语同义词“枯萎”和“干巴”具有不同的形象色彩。

19.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

20.“杜鲁门——杜绝”中的“杜”属于同音关系:“热气——热饭”中的“热”属于多义关系。

21.“快乐——悲伤”属于相对反义词:“战争——和平”属于绝对反义词。

22.近义词“恐吓”和“吓唬”,意义上的差别主要在于语体色彩。

23.“堡垒”属于多义词:“天气凉了”和“汤太热,把它凉一凉”中的“凉”属于多义关系。

24.“他不再偷钱了”的预设是:他以前偷过钱。

25.“拍电报”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是涉及:“开汽车”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是“动作”与“工具”。

26.语句“连他也不认识”,因语义结构不同而造成歧义。

27.“同学们热烈地欢迎新老师”,“热烈”在语义指向上指向同学们。

28.“出租婚纱”带有的歧义属于语法结构歧义。

29.“我去肉铺买肉”是一个复合述谓结构。

30.作为一个述谓结构变元的修饰或限定性成分的述谓结构叫做降级述谓结构。

31.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叫做从属述谓结构。

32.述谓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是谓词。

二、多项选择题

1、使得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经历不同的多义化过程的民族特点包括:生活环境、劳动条件、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

2、语汇形式包括:实词、固定短语等。

3、非理性意义反映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说话人的态度、语休风格等。

4.理性意义也可以叫做:逻辑意义、指称意义。

5.词语“教唆、启发、启示、教导、处心积虑”中,带有贬义色彩的是:教唆、处心积虑。

6.(走)大路、(走)亲戚;穿(制服)、(制服)敌人;(地道)的中国菜。挖(地道);国民(经济)、(经济)作物;(生)火,(生)西瓜等词,其中在具体词组中用了一个词的不同义项的是(走)大路、(走)亲戚;国民(经济),(经济)作物。

7.在“唱歌、令尊、阁下、令爱、地道”中,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是:令尊、阁下、令爱。

8、词的非理性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9.在“启发、说、教室、引诱、慢”等词中,属于中性词的是:说、教室、慢。

10.干扰——骚扰、辞世——一命呜呼,这两组词的区别谟诟星樯省?/p>

11.骆驼、牛是“牲畜”的下位词。

12.周游列国——周围、周旋——周期、周到——周全,属于多义现象。

13.好——坏、爱——恨、深——浅,属于相对反义词。

14.一刻钟与刻木头、刻日完成与—刻钟、刻图章与刻日完成、刻苦与刻舟求剑,属于纯粹同音关系。

15.近义词的差别可以表现在:理性意义、搭配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

16.女声与女生、周记与周济、刚才与钢材,属于同音词。

17、“孙悟空偷吃了蟠桃”蕴含的句义有:他偷吃了水果;他偷吃了东西。

18.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关于“同形”说法正确的是:(1)口头上要求音位及其组合形式相同,韵律特征也相同。(2)书面上要求书写符号及其排列形式相同。(3)口头同形和书面同形并不总是一致的。(4)口头同形的,书面不一定同形。(5)书面同形的,口头不—定同形。

19.“小王和他父亲将要去美国”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有:陈述、涉及、修饰或限定、平等。

20.小王的裤边破了——小王的裤子破了;他背了一首《静夜思》——他背了一首诗;我是他的老师——他是我的学生;小李住在我家楼上——我家住在小李家楼下,这几个句子都具有蕴含关系。

21.具有预设关系的句子有:孔令辉又获得了冠军——孔令辉以前获得过冠军;我的手机是诺基亚牌的——我有手机。

22.“活不干了;我不说了;老师说过了;他不知道;妈妈去买菜”,句子中线性序列存在两种语义关系的是:我不说了;老师说过了。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语义: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语言的意义。

2.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

3.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

5.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6.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7.词义;指同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以及其他附加色彩。

8.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9.词的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10.词的通俗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助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

11.词的科学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的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12.义项: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13.义素:从义项分析中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14.义素分析: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5.单义词:一类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即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16.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联系的几类对象,即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

17.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18.基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的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19.派生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也叫引申义。

20.同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若干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

21.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2.近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3.反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物。

25、上位词、下位词: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包括在另一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两部分词之间就具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叫做上位词,范围小的词叫做下位词。

26.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成句子的时候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27.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关系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语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28.语义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过程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是语义结构关系,由语义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29.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

30.述谓结构:把一个命题进一步分析为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语义结构叫做述谓结构。

31.变元:述谓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又称“题元”“项”等。

32.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把变元分出的不同的类型叫做语义角色。

33.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发生语义联系的成分就是该成分的语义指向。

34、歧义:指同一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四、分析题

1.对下面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1)父亲 母亲 伯父 叔父 姑妈 舅父 姨妈

[亲属] [直系] [父系] [年长(以父亲为标准)] [男性]

父亲 + + + +

母亲 + + ? ?

伯父 + - + + +

叔父 + - + - +

姑妈 + - + + ? ?

舅父 + ? ? +

姨妈 + ? ? -

(2)听 说 读 写

[与语言有关的动作] [用耳] [用口] [用眼] [用手] [发出/接收]

听 + + ? ? ? ?

说 + - + - - +

读 + - +- + ? ?

写 + ? ? +- + +

2.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两组词:

(1)椅子 凳子 沙发

[人工制作] [家具] [用作座位] [可卧] [有靠背] [一人坐]

椅子 + + + - + +

凳子 + + + ? ? +

沙发 + + + + + +

(2)看 瞧 盯 瞪

[用眼] [短暂] [视线凝聚] [用力]

看 + ? ? ?

瞧 + + ? ?

盯 + - + -

瞪 + + + +

2.分析下列语句的歧义,并指明歧义的类型。

煮花生米 小店关门了 检查的人还没有到

煮花生米:(1)有歧义。(2)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属组合歧义中的语法结构歧义。

小店关门了:(1)有歧义。(2)“关门”可指营业时间已过,也可指歇业,属于词汇歧义中的同形异义。检查的人还没有到:(1)有歧义。(2)“检查”和“人”之间可以是动作和施事的关系,意思是“检查别人的人”,也可以是动作和受事的关系,理解为“接受检查的人”,属于组合歧义中的语义结构歧义。

第六章 文字

一、单项选择题

1.希腊文属于全音位文字:阿拉伯文属于辅音文字;日文中的假名属于音节文字。

2、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的最基本单位是字符。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音还是语义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

4.假借字的特点是直接表音、间接表意?lt;/p>

5.现代语言之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

6.越南语现在的表音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拉丁字母。

7.闪含语系的语言,如腓尼基语最初采用的文字类型是辅音音位文字。

8.藏语所采用的文字系统是音位文字。

9.世界上一直到今天仍在继续使用的自源文字只有汉字。

10.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出现的年代是商代。

11.腓尼基人创造辅音文字借用的文字是古埃及文字。

12.最早使用音位文字的人是希腊人。

13.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会意字。

14.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15.最早的辅音文字出现的时间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

16.最早使用辅音文字的是腓尼基人。

17.1945年后,书写朝鲜语的文字系统使用的字母是谚文字母。

18.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属于整个文字的类型不变,字符的类型变了。

19.“文字的创制”是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

20.1956年我国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从文字改革的角度看应属于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对个别字符进行调整。

21.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许多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使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其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有佤族、傈傈族。

二、多项选择题

1.在“sh、火、付、人、机”组合中,属于复合字型的是sh、付、机。

2.在字符“f、止、江,符、竹”中,属于单纯字符的是f、止、竹。

3.字符“羊、马、人、木、口”都属于意符。

4.至今还没有发现的文字类型有语素文字、表意文字。

5.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音符、意符、记号这几大类。

6.古埃及文字、古汉字、苏美尔文字、玛雅文字都属于自源文字。

7.已知的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

8.英文属于音位文字、他源文字。

9.不属于普遍通行的规范字体的汉字字体有行书、草书。

10.自源文字最初的表意字符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

11.楔形文字属于意音文字、词语文字。

12.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三种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字。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文字: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字符: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3.意符: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4.音符: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

5.记号:文字系统中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

6.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7.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8.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为更小字符的字符。

9.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

10.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

11.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

12.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

13.音位文字:就是全音位文字,是指既有代表辅粢粑坏淖址灿写碓粢粑坏淖址奈淖帧?/p>

14.辅音文字:即辅音音位文字,指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

15.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16.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17.意音文字: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18.假借字:假借字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表意字符用来表音的表音字符。

19.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出一种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后来由于他们用芦管在泥板上压印出来的字的笔道像一个个的“楔字”,后人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20.象形字:有些字的字形是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文字学称为象形字。

21.会意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传统文字学称这类字为会意字。

22.独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

23、合体字: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复合字符称为合体字。

21.偏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

25.形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

26.声旁: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合体字中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

27.六书:传统汉字文字学对汉字的形体和造字方法进行概括后得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第七章 语言和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的词汇可能产生急剧的变化。

2.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

3.造成现代汉语中出现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的原因是汉语受印欧语言的影响。

4.关于语言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相互交际,就通过彼此的约定,规定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社会契约说。

5.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特点。

6.语汇是语言系统各个部分中发展速度最快的。

21

7.关于人类语言的前身,有人主张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情感的各种叫喊演变而来的。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感叹说。

8.恩格斯认为,语言起源于劳动。

9.我国的国语是汉语。

10.美国英语是一种英语的地域变体。

11.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方言,最主要的依据是语音。

12.地域方言是社会不完全分化的产物。

13.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言和后来的官话是当时的通用语。

14.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原因。

15.意大利共同语的标准音是佛罗伦斯语音。

16.双语现象不属于语言分化的结果;双语阶段是语言转用的必经阶段。

17.在啤酒、剑桥、卡通、酒吧这几个词中,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剑桥。

18.在青霉素、盘尼西林、机关枪、演绎这几个词中,属于音义全借的外来词是盘尼西林。

19.盘尼西林、尼龙、香槟、电话这几个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电话。

20.在马力、新西兰、哈达、卡车这几个词中,属于仿译词的是马力。

21、在沙发、芭蕾舞、干部、足球这几个词中,属于音译词的是沙发。

22.我国北魏时期实现语言转用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23.国外语言学家把洋泾浜语称为皮琴语。

24.我国1985年修订并公布的关于语音规范化的文件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25.实施语言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

26.社会对语言主观的有意识的影响是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作出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二、多项选择题

1.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造成的语言演变现象有:(1)汉语的构词模式由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双音节词为主。(2)没有声调的古藏语发展为现在的有声调的藏语拉萨方言和康方言。

2.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1)社会的进步。

(2)社会的分化。

(3)社会的统一。

(4)国家之间的接触。

(5)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

3.现代汉语比起古代汉语来所具有的特点有:

(1)语汇大大丰富了。

(2)主语省略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3)书面语中的句子更长了。

(4)句式更加多样化了。

(5)修饰成分特别是复杂的修饰成分用得更多了。

4.除语言系统内部各组成都分的发展演变外,语言发展演变还表现为:

(1)一种语言内部分化出不同的方言。

(2)方言成为不同的语言。

(3)-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走向统一。

(4)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

5.社会统一在语言上的表现是: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语言的转用。

6.中国古代的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们当时叫:雅言、通语、官话。

7.壮语、苗语,维吾尔语、傣语、日语中,属于汉藏语系的是:壮语、苗语、傣语。

22

8.俄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德语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是:英语、德语。

9.汉语方言的差别可以表现在:

(1)音位系统不同。

(2)声调数量不同。

(3)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的称呼不同。

(4)名词和量词的结合特点不同。

(5)语序不同。

10.语言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从而产生了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

11.汉语从梵语中借入的词有:夜叉、罗汉、塔。

12.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发生语言转用的少数民族有羌族、契丹族。

13.民族融合过程中,一种语言能够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的决定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在经济上的优势、文化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人口数量上的优势。

14.在奥委会、足联、电灯、克隆、苏维埃这几个词中,属于借词的是克隆、苏维埃。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方言: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

4.语系: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5.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6.隐语: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词语或语句。

7.共同语: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9.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0.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1.语音对应关系: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

12.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亲属语言有共同的来源,这些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作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13.借词: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1.语言混合: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种现象就叫做语言混合。

23

22.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25、语言规范化:指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6.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第八章 语言和心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和思维是否相互对应,较为正确的观点是:语言不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

2.关于语言和思维哪个是主导,错误的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

3.关于先有语言还是先有思维,比较合理的看法是:思维先于语言发生。

4.确定事物的性质或事物间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判断。

5.语言思维指的是抽象思维。

6.观察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最主要线索是语法能力的发展。

7.人脑中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活动的部位是大脑左半球。

8.跟人类语言关系最重要的人体器官是脑器官。

9.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言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性。

10.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是: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则有民族特点。

11.体现语言对人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最明显的是语言与认识活动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的感性思维包括直观思维、表象思维。

2.属于发散思维的心理现象有感情、意志、美感、文化意识和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

3.为证明“思维先于语言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提供证据的科学研究有:(1)人类的系统发生学。(2)人类的个体发生学。(3)从丧失语言或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4)从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

4.人类具有语言能力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包括:(1)大脑单侧化现象。(2)大脑左半球分区。(3)大脑语言遗传机制。(4)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

5、儿童的语言能力的表现形式有:(1)听的能力。(2)说的能力。(3)语音能力。(4)语义能力。(5)语法能力。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思维:狭义的思维指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也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思维结果。

2.语言思维:必须使用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即抽象思维。

3.非语言思维: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活动。

4.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心理机制和相关表现的学科。

5.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广义的感性思维除直观思维外也包括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即表象思维。

6.直观思维: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叫直观思维。

24

7.表象思维: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

8.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9.发散思维: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 10.形象思维:文化意识和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11.语言学习: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12.语言获得: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来掌握一种语言的过程。

第九章 语言学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学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2、传统上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

3.外国的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学科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汇学。

4、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学科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5.母语语言教学初步的任务是让已经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人继续学好语言。

6、掌握母语的一般途径是获得为主,学习为辅。

7.有利于培养学习较强的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和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外语教学方法是翻译法。

8.掌握外语的一般途径是学习为主,获得为辅。

9.机器翻译的四个层级中,目前在翻译技术上已经能够达到的最高层级是单词平面。

10.基本上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研究项目有机器翻译。

11.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始于20世纪

五、六十年代的机器翻译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

1.广义的词典释义包括:(1)说明词的构造形式和形态变化。(2)说明词的词类和兼类。(3)说明词的历史来源和使用范围。(4)说明词与其他词的搭配。(5)说明词的习惯用法和比喻用法。

2.在我国,汉语语言教学的任务包括:(1)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2)培养、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3)推广和使用普通话。(4)实行简化汉字。(5)纯洁语言、健康文明地使用语言。

3.《语言学百科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词源》《形容词用法词典》《北京地名词典》中,属于语文词典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词源》《形容词用法词典》。

4.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5.语言学知识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1)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2)文体检索和数据统计。(3)语料库和语料分析。(4)语音实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5)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

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

1.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应用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2.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教学。

3.第二语言教学:即外语教学。

4.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的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5.语言迁移: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的影响。

6.语文教学:母语的语言教学,是指完成了语言获得,即能够顺利地听和说一种语言后进行的更高层次语言教学活动。

7.知识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的概念知识、即所谓百科知识的词典,也叫百科词典。

25

8.语言词典:也叫语文词典,主要解释某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即词语的语言知识的词典。

9.语言信息处理:用计算机传送、接受,甚至理解、表达自然语言的各种信息的技术叫语言信息处理。

10.语料库语言学:倾向于把经过概率统计得出的知识作为计算机需要的知识的信息处理研究是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叫做语料库语言学,或称为工程语言学。

11.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

12.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听觉器官的反映接受语言信号并作出回应动作或给予语言答复。

26

上一篇:最大的差别打一成语下一篇:中大互成考报名时间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