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党课讲稿

2022-06-30

第一篇:改革开放党课讲稿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学习党课讲稿

一、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

2

——经济质量显著提升。

3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3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3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3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4

——民生改革阔步前进。

4

二、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

5

(一)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5

(二)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

6

(三)经济重心工作的发展

7

(四)全球开放化进程的融入

7

三、改革开放的未来思考

8

第一,中国要向国人、世界表明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

9

第二,中国要通过新一轮扩大开放来为全球经济化树立“中国榜样”。

9

第三,中国要勇于打破国际固守保护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战略桎梏。

9

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学习党课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在座的老师、同学:

你们好!

今天能够站在这里讲一堂改革开放史党课,我感到很荣幸。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经千难成就的一番伟业。在此期间我们涉过无数险滩、啃下无数硬骨头,这其中无不闪现着“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和特殊时代意义。借此授课机会,恳请该领域领导、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对我党改革开放史进行再探讨、再研究、再阐释。那么,接下来我将围绕三个方面来讲授我们党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史。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一、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当时,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3%,并且这些人口可以说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再加上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曲折探索阶段,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势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一种极端困难的状况下,中国领导和人民开始冷静地反思国家的命运及前途。

1978年,一套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由此,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探索之路,那便是改革开放之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此前提下,依据国情新变化不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与完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改变了世界对我国古老的看法和态度。

——经济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以创新、创造、创业联动模式,实现了再升级。在技术创新引擎推动下,已经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业态的领先国家。创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巨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砥砺奋进中,我们党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合理分配,以此解决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国民生活水平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已改变社会矛盾的层次,基础性社会矛盾得以破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打造出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日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现有科技水平。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成功研制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等,我国已在世界上成为不可忽视的科技大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改革开放助力推动思想文化的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民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社会思想文化包容性与日俱增,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极大提升。中国文化在多元多彩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传递出好声音,绽放出华丽色彩。

——民生改革阔步前进。

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实施新医疗政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施行精准扶贫,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四十多年来的民生改革,实现了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助推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今天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跻身世界发展圈层。不得不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找到的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同时,改革开放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一再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

四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项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总体上来说,中国已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也基本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之上。下面,我就改革开放的成功,主要讲四点原因。

(一)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同时兼备中国特色。

其一,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下,中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即使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起来,但最终的奋斗目标依旧是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国家在扶贫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实施很多举措。旨在通过精准脱贫措施,把中国建成一个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国家。四十多年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新增就业岗位和受教育机会、改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利好结果。

其二,中国的发展道路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国家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另一方面坚持一定程度的调控力。同样是采用民主政治模式,但不同于外国的是,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并未照抄照搬三权分立,而是打造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民主政治模式。在经济领域,中国始终坚持宏观调控,却也给与市场经济极大宽松发展空间。因而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够发挥市场独特的魅力。

另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治国学说在当前德治与法治的融合治理矩阵中起到了协调平衡的功效,对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使得中国制度约束和道德规范呈现出地域特色、国家特征。

(二)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

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高速度,取决于中国对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的见证和决策。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路线。

起初,中国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努力搞活商品经济。随之,在意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后,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当然,中国并未彻底将计划体制与制度的东西全盘否定。政府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极力促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新旧两种经济体制和制度共存,进一步发挥融合经济模式的相互补充作用。如此,通过推行渐进式改革,既推进了改革,又得以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秩序。

当前,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中国总体的经济自由度逐步提高,国家的经济改革事业同步向好。而且,国人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已经没有异议了。

(三)经济重心工作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就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发展工作上来,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的特大转移。这明确了不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是中国的各级政府,都要狠抓经济发展工作。而且,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重心工作。

面对全国上下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积极研判海外投资形势,主动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引入大量外资,中国当地税收大幅度增加,新增就业机会不计其数。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当地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也同步提升了消费水平和档次。当中国各地掀起争相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之后,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极为明显,GDP增速很少有在10%以下的。即使在广大城郊地区,基础设施也很快建设起来。随后,中国的制造业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全球开放化进程的融入

在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全球的交融程度与日俱增。我国就此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积极融入全球开放化的进程之中。

第一融入阶段,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加强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其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中国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发展最快。伴随着工业开发区的大量建立,许多村庄很快就转变为全球的制造基地。较为显著的例子是,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直到90年代末,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确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第二融入阶段,对接世界贸易规则与产业链。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完成了世界贸易圈层的接纳和就位过程。中国通过将自身贸易规则与世贸规则相接洽和融通,赢得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规则的接纳。这对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圈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中国同世界在价值链上实现了对接,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让世界贸易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在全球贸易圈中,中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GDP总量也同时超过了日本。中国终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

第三融入阶段,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开放。从2013年开始,中国凭借资金、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和机制,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财经、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相互支持与相互促进的联动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开放、创新、包容发展,加强文明对话,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进程开局良好,效果不错。

三、改革开放的未来思考

世界的发展形势是波谲云诡的。在座的很多人听到课程这个进度的时候,不禁会想“中国的改革开放下一步如何发展?”当然,这个问题我也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过自己。在我看来,中国的改革只能继续深化,开放的大门也绝对不能关闭,而应越开越大。

第一,中国要向国人、世界表明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

中国已不再是近代史上唯唯诺诺、受人摆布的“东亚病夫”,已然是巨型世界发展中大国。我们有理由自豪和骄傲,但也更要有相应的底气和行动。中国要进一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主动增加并扩大进口渠道与途径。中国要以实际行动打开全新升级的对外开放格局,用高度的民族自信推动经济全球化并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第二,中国要通过新一轮扩大开放来为全球经济化树立“中国榜样”。

面临世界保护主义“逆流”冲击和封锁,全球经济化和自由贸易亟需国际社会共同坚守。对此,中国要采取高效手段和措施,创造更加开放的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实施扩大开放重大举措时,要秉持“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尽快落实。须知,扩大开放的举措都由中国自主决定,绝不能受第三方因素影响。那么,中国务必要尽快使开放政策“落地开花”,为世界各国升级开放“打样儿”。

第三,中国要勇于打破国际固守保护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的“零和思维”战略桎梏。

中国基于自身发展需要,自主作出这样的战略抉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不单单是中国针对自我发展的声音,更是对全球经济化的威胁元素发出的呐喊和警告。针对某些将一国利益凌驾于世界利益之上的竞争对手,乃至敌人或破坏者,中国要敢于发声,呼吁世界他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明交流互鉴,千方百计地杜绝对抗与损害。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要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造福各国人民。

同志们,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我们国人为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重大课题提供“中国方案”;需要我们国人把握和平合作,变革创新的时代潮流;需要我们国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新时期新时代,我们要推动对外开放再扩大、深化改革再出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影响力日益上升的新兴国家,需要打开国门进入世界。同样,庞大的世界市场也需要中国的加入与经营。我们要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重大举措。

同志们,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已经展开。我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永不止步;我们需要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共同推动世界大家庭发展进步,共同谱写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党课讲稿--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改革开放的内涵和意义

(一)

改革开放的背景

1.国内背景:

20年“左”的错误特别是十年“文革”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文革”结束时的中国,在政治上,“文化大革命”严重混淆敌我,严重践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造成冤假错案堆积如山。在经济上,造成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978年2月,华国锋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由于“文革”的破坏,仅1974年到1976年,全国就“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铁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文化上,无数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遭受浩劫,一大批有专长的知识分子收到残酷迫害。在思想上,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

2.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二战期间积累的军事技术运用到民用上来,使得原子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尖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广泛运用。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使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一直持续到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这期间,中国周边一些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等,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起飞。文革结束后,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各层级出访者不约而同的感受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程度如此之高,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

(二)

改革开放的提出

1.冲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

在粉碎“四人帮”问题上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华国锋,虽然对“文革”给中国造成的巨大灾难有所认识,也曾试图结束“文革”造成的混乱,但是却提出并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并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因而没能承担并完成引领全党走出“文革”困局,党的指导思想没有根本改变,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处于徘徊中前进的不正常状态。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确立了“实践”至上的权威,不点名地批判了“两个凡是”,并引发了一场全国规模、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关键时刻,邓小平公开支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批评“两个凡是”的主张,冲破了个人迷信的精神枷锁,从而为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主张、新思想、新办法的推出,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思想空间和条件。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锤定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阶级斗阵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发表的公报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公报中虽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四个字,但这一段话,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开放”

3.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起步

我们知道,改革要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改革开放之初,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经过学术界反复研究,最后认为是农村。因为农村跟城市不同,无论经济怎么困难,票据能够给城市一些优惠,但农民是没有粮票的,一旦粮食短缺就只有挨饿。所以,改革从哪儿开始?就从这儿突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最大功绩在哪里?就是在改革问题上听从农民的意见,农民希望做什么就尊重他们的意愿。所以,农业承包制出现了,这是农村中最大的变化。从这个时候开始,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除了种田,还养猪、养鸡、养鸭了,农贸市场一天比一天丰富了。粮票、肉票、棉花票,各种票证逐渐地消失,证明改革是有效的。

更重要的方面是,农村劳动力富余了,开始投入到乡镇企业。办乡镇企业的资金最初是农民自己筹集的。没有技术人员,就到城里去聘用已经退休的工人。当时最时髦的方向是建筑材料,经济要发展,各地都想修房子。乡镇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从砖瓦到各式设备乃至一些小五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乡镇企业市场慢慢也起来了,农民有了自己投资的地方,经济就开始发生变化了。在计划经济之外,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产生了。光有承包制不够,光有乡镇企业不够,必须有乡镇企业市场,这就在计划市场之外多了一个东西,中国改革走上了一条新路。

这些还不够,还在靠近香港的深圳设立了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里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行,香港在这里投资,深圳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4.改革开放的具体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

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着眼,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中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三)

改革开放的评价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我们4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从数量规模上看,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化,第三产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4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

二、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化

(一)改革开放大事记

1.思想解放:1978

5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爆建国以来第一次“思想解放”,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

2.农村改革:1978

11

24

日晚上,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

18

位农民,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不干(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在会上,队长严俊昌特别强调:“我们分田到户,瞒上不瞒下,不准向任何人透露。”,严俊昌说:“哪怕能吃一顿饱饭,拉去杀头也就满意了”。这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无意中开启了改革开放第一项政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巧合的是,李克强于1976-1978年在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担任党支部书记。

3.改革开放:1978

12

18

-

22

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这次会议被国内外普遍视为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

4.经济特区:1979

8

26

日,经全国人大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

327.5

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

395.992

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中国向世界打开了第一扇窗户,历史性地终结了自明清以来的闭关锁国政策。“特区”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关键词之一。

5.计划生育:1953

年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估计每年要增加

1200

万人,增殖率为

20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认为,仅上海一地的人口净增长率就是

39

。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

22

‰以上。如此发展下去,

50

年后,中国将有

26

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直到

1980

年国家才正式把“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出生率由

1970

年的

33.4

‰下降到

2012

年的

12.1‰,1970

年我国净增

2321

万人,2012

年净增

669

万人。计划生育政策不是完美的,但实践证明了在特定阶段对缓解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历史贡献。

2015

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

2016

1

1

日起正式实施。

6.私营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私有制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象征。傻子瓜子的起伏见证了民营经济艰难的破茧。年广久的炒瓜子小作坊很快发展到

100

多人的“大工厂”,红极一时。1984

年安徽省委派专人到芜湖调查年广久,并写了一个报告上报中央,惊动了邓小平。邓小平用他特有的政治智慧指出:“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了吗?”1987

年芜湖市对年广久经济问题立案侦查。1991

5

月,芜湖市中院判决年广久犯有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期

3

年。令年广久没有想到的是,邓小平又一次保护了他:“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

100

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邓小平南方讲话又一次提到了“傻子瓜子”,让年广久起死回生。1992

年,年广久因经济问题不成立而获释。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7

10

月十三大举行,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由此,“聚精会神搞经济”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目前,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

GDP,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顺天应时,十九大宣布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8.浦东开发开放:1990

1

月邓小平来沪,第一次明确提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设想。同年

3

月邓小平与当时中央负责同志谈话,非常明确地又一次说“上海是我们的一张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1991

年大年初一,邓小平出人意料地对上海一干领导讲话,“你们要抓住

20

世纪最后的机遇,抓住本世纪的尾巴,加快发展。”三天后,邓小平与朱镕基等人察看了浦东新区的地图和模型,并再次讲话,“开发浦东,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留余地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浦东开发迟了,迟了至少五年,我在

84、85

年就觉得应该开发上海,但那时还没下这个决心。”浦东开发开放,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纵深推进的第二阶段。

9.股票市场:1990

12

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正式营业。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出席了开业典礼。1992

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当年

5

21

日上海股票交易价格全部放开,股票价格一飞冲天,3

天内暴涨

570

%,这一天被称为中国股市真正诞生的一天。在那个连“市场经济”都是敏感词的年代,这不能不说中国对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一次分外大胆的跨越式熊抱。

10.皇甫平事件:1991

年《解放日报》负责人周瑞金与施芝鸿和凌河一道,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以“皇甫平”为笔名在《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系列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在当时沉闷的思想市场投下重磅炸弹。除了当年

4

月新华社《半月谈》公开表示支持外,其他媒体大多沉默不言,少数进行攻击、批判。“皇甫平”系列文章拉开了中国第二轮思想解放的大幕,成为邓小平南巡的投石问路。

11.头脑风暴:1991

10

17

日到

12

14

,江泽民主持召开了

11

次座谈会,和经济学家一起讨论三个问题:1.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现状;2.

苏东剧变的根本教训是什么;3.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第三个问题花的时间最多,座谈会开了

5

次。吴敬琏、刘国光、张卓元、杨启先、周小川、郭树清等都反驳了当时的倒车论调,强调了改革的市场方向。座谈会开得生动活泼,领导人和学者之间互相插话,平等地进行讨论。这些会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做好了接生准备。

12.九二南巡与下海:1992

1

18

日—2

21

日,88

岁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抛出“三个有利于”、“谁不改革谁下台”、“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金句,为陷入困局的改革开放重新打开局面,改革春风席卷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由此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大批官员学者下海,中国企业家的“九二派”诞生。

13.市场经济诞生:1993

11

11~14

日十四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八十年代“摸着石头过河”不同,此次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第一次重大和系统的“顶层设计”。

14.破三铁与下岗:1992

年初,以徐州国营企业改革为发端,国营企业掀起了一股以“破三铁”(“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为中心的企业劳动、工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热潮。“破三铁”成为朱镕基改革攻坚战的关键一战,是一次异常剧烈的观念和利益的冲撞。以

3000

万国企职工下岗的阵痛为代价,国有企业真正迈上了“市场化”的征途,也破解了银行坏帐的死结。

15.分税制改革:朱镕基上任副总理后发现,“中央财政十分困难,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从

1993

9

9

日到

11

21

日两个多月的时间,朱镕基带领

60

多人的大队人马,飞遍

17

个省、市、自治区,解释分税制方案。朱镕基说,“实行分税制,来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个省一个省地去谈,商量,妥协,总算谈下来了,我自己则掉了

5

斤肉。”分税制彻底逆转了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对比,但也留下两个后遗症:央地财权与事权不对称(中央转移支付导致“跑部钱进”);土地出让金归地方,埋下了土地财政的历史隐患。

16.房改:1994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实施,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改变了解决住房“靠政府、靠单位、靠企业”的观念,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入住新房成为老百姓购房自住的最佳选择,开启了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如今,房地产早已成为对经济、金融、居民财富举足轻重的关键行业。

17.香港回归:1997

年初邓小平去世,遗憾地错过了几个月后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香港的回归,不仅是中国国力增强的标志,更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国际桥梁、标杆和金融资源。为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朱镕基曾聘请香港监管人士史美伦、梁定邦担任中国证监会高层。

18.亚洲金融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第一次面对家门口的金融风暴:人民币顶住压力没有贬值;中央力挺香港击退索罗斯等金融大鳄攻击;通过减税等方法扩大内需。这次危机中国目睹了泰国、韩国、印尼、马来西亚遭受危机打击的惨痛经历,增强了中国政府对于金融危机和金融开放风险的认知,也为此后推动深化金融改革提供了强大危机感和驱动力。

19.国退民进:十五届四中全会于

1999

9

19

日至

22

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国企改革里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启了“国退民进”;(2)政商分家:国各级党政机关都要同所办的经济实体和直接管理的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3)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遗憾的是,这一点后来未得以被落实)。

20.银行业重整:2001

年是中国金融业最困难的时刻: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30

%,连周小川本人也坦承银行业陷入“技术性破产”。为拯救银行业,中国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银行剥离不良资产,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改制上市;财政对银行注资。此后,中国银行业奇迹般起死回生,工商银行成为“宇宙行”。

21.入世: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展开了拉锯式谈判,关键时刻朱镕基亲自披挂上阵。事后看来,中国成为

2001

年入世的最大赢家。但在当时,国内却弥漫着“入世是引狼入室”的悲观气氛,可以说入世是一次充满历史勇气的抉择。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入世后,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工厂。入世也证明了“以开放促改革”的有效性。

22.世间已无体改办:1980

年国务院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1982

年五届全国人大决定设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98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家体改委”撤销,改设为“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从体改委到体改办,成为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机制创新,也培养了大批“改革促进派”政治精英,以王岐山、周小川、李剑阁、楼继伟、郭树清为代表。由于体改委本身没有审批权,相对有效地避免了改革被部门利益绑架的陷阱。遗憾的是,2003

年体改办被并入新成立的“发改委”。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学界大力曾呼吁重新设立“体改委”。取而代之,中央决定设立更高层次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23.一行三会体制确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就是金融深化的进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转型为专门的中央银行,随后证监会(1992)、保监会(1998)、银监会(2003)分别成立,中国形成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框架,为此后金融业大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近年来,随着金融混业、金融创新的演进,一行三会体制变得难以适应。2017

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拉开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大幕。

24.保护私有财产入宪:2004

3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写入宪法。这一突破,体现了“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现代经济观念,私营经济历史性地赢得正式合法化。彼时,民企已占

GDP

50

%左右。

25.废除农业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迅猛崛起,背后则是“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历史贡献。但沉重的负担令低效率的小农经济日益无法承受。农业税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俗称“公粮”(笔者至今对小时候去乡里交公粮挥汗如雨的痛苦场面记忆犹新)。

2006

2

22

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

80

分的纪念邮票,名字叫做《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庆祝从

2006

1

1

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

26.股权分置改革:中国股市成长中一大历史遗留问题是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同股不同权。“大非小非”转为流通股的恐惧,导致股市持续低迷。2005

年,中国创造性地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进行利益补偿”的方式,化解了这一难题。证监会“非常英明地”将讨价还价的细节交给了每一个上市公司自己去处理,但规定股改方案必须经过三分之二流通股股东同意及三分之二全体股东同意。这一政策是

2005

年股改可以顺利推行的关键。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没有导致股市崩盘,反而迎来一轮历史性大牛市。这一改革,可以为当前悬浮的

IPO

注册制改革提供重要经验。

27.国进民退:21

世纪入世以来,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同步进入上升周期,大宗商品价格大涨,资源型央企成为最大受益者。实力大增的央企,开始逆转,走向扩张之路,出现“国进民退”之势。最标志性的事件是,2005

年国资委勒令非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但在强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未能如愿。

28.北京奥运会:从历史上看,主办奥运会常常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标志,例如韩国汉城奥运会、日本东京奥运会、美国洛杉矶奥运会。1993

年,北京申请举办

2000

年奥运会,以

2

票之差败于悉尼。2001

年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定北京获得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北京

40

万群众涌向天安门狂欢。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全面绽放,以

51

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29.2008

年次贷危机:2018

年是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十周年。此次危机不仅冲击了全球金融市场,引发了后续的欧债危机,还对全球贸易格局带来巨大改变。2008

年危机宣告了“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中美国(Chimerica)”时代的终结。2008

年危机也倒逼了中国经济转型,宣告了

1978

年以来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由此,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和

L

型增长。

30.四万亿:2008

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尤其以广东最为严峻,大量工厂关门。

为缓和危机冲击,中国政府提出“保八”,并迅即出台“四万亿”。在此后的很多年,“四万亿”都成为倍受诟病的政策:引发货币超发和通胀、产能不减反增、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失控……2012

年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提出“三期叠加”中的“前期刺激消化期”,指的就是四万亿,“不搞强刺激”成为朝野共识。不过,事后来看,四万亿有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高铁。尽管遭遇了温州动车事故、铁道部长刘志军落马,但高铁日益迸发出惊人的社会价值,成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一抹亮丽的彩虹,也成为“一带一路”的利器。

31.十八大:2012

年十八大召开,诞生新一届领导集体。十八大之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逼近临界点,社会充满焦虑,重庆唱红打黑更引发激烈争论。吴敬琏认为,十八大最大的意义就在于终结了两条路线的争论:一种意见是继续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个改革开放的路线向前进,建设一个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另外一种就是用一个强势政府、大的国企海量投资支撑高速度的增长这么一种发展模式。十八大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顶层设计中间选择了一个正确的顶层设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真正方向。

32.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社会各界为重启改革呐喊奔走的社会氛围下,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堪称一次惊艳、完美、超预期的顶层设计。决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到

2020

年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与

1993

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类似,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将影响中国

20

年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33.2015

年股灾:2015

年在“改革牛”、“水牛”、“国家牛”等一批吹鼓手和部分媒体的推动下,中国股市出现一次史无前例的泡沫,创业板是“市梦率”突破

150

倍。1997

年《人民日报》社论“暴涨必有暴跌”的历史忠告已经被抛在脑后。2015

6

月泡沫崩盘,

20

万亿市值灰飞烟灭,又一批股民被“割韭菜”。此次股灾导致证监会主席肖钢下台,证监会副主席“发审皇帝”姚刚、主席助理张育军落马。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时代命题。

34.打虎:从十八大到十九大这五年,反腐成为最大的亮点。反腐力度之大、层级之高,堪称史诗级: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使命担当,挽狂澜于既倒,果断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白恩培、苏荣、蒋洁敏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440

多名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8900

多名厅局级干部、6.3

万多名县处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惩处,山西、辽宁、江西、云南等多地塌方式腐败被整治。打虎,治标为治本(改革)赢得了时间。

35.一带一路、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2008

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周小川第一时间撰文指出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随后,中国抛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试图打破美元“一币独大”的格局。2016

年人民币成功加入

IMF

SDR

篮子。为减少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还借鉴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其中,亚投行的创立,获得包括大批发达国家在内的

77

国热烈追捧,始料未及。

3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5

年中国经济面临严重局面: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钢铁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全年社会用电量增速仅

0.5

%,创历史最低。为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紧急出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这些措施引发过度行政干预的争议,但从结果上看,迅速缓解了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风险,为

2016、2017

经济回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37

.互联网+:腾讯、阿里、京东的快速崛起,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让中国在全球的互联网版图中占据了领先位置。中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巨大威力,提出“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希望以互联网引领中国企业的升级与创新。2017

年,腾讯市值超越

Facebook,阿里巴巴超越亚马逊也为期不远。互联网也成为创新和创业最为密集的领域,不断涌现滴滴、摩拜、今日头条等独角兽。

38.双创与简政放权:李克强就任总理后,一句“改革是中国经济最大红利”,引爆社会改革预期。中国政府聚焦“简政放权”,提出“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等一系列理念,提前实现行政审批减少

1/3

的目标。简政放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特别是以“注册资本认缴制”为核心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社会创业激情。

39.

雄安新区:2017

年,被中央称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横空出世。雄安新区是继深圳开放、浦东开发开放之后的第三次神来之笔。其意义在于:疏解北京的非首度功能;高起点、零包袱,以创新理念探索新型城市建设路径,摆脱“大城市病”;改变房地产绑架经济的畸形结构。

40

.十九大:在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中,2017

年十九大具有多重历史意义:宣告中国进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时代”;确立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权威;明确了到

2049

年的长远规划,力图打破“政治短周期”带来的行为短期化。

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比较罕见地要求:“改革开放要加大力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二)

数据统计

1980-2010年中国大陆GDP列表(按国际汇率换算成美元),取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注释:因为中国大陆实行汇率管制,80年代中期人民币曾大幅贬值,所以1986年GDP换算成美元时候数值出现下降现象)

年份

GDP

增长率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978

3650亿

98.6%

17%

1979

4068亿

97.6%

18%

1980

184,516,266,711

97.8%

20%

1981

194,111,112,580

95.2%

21%

1982

203,183,214,982

99.1%

22%

1983

228,455,947,880

90.9%

22%

1984

257,432,147,241

95.2%

23%

1985

306,666,660,698

93.5%

24%

1986

297,831,879,942

8.8%

25%

1987

270,372,194,997

11.6%

26%

1988

309,522,625,242

11.3%

27%

1989

343,973,680,226

4.1%

27%

1990

356,936,901,184

3.8%

28%

1991

379,468,656,246

9.2%

29%

1992

422,660,918,111

14.2%

30%

1993

440,500,898,965

14.0%

30%

1994

559,224,707,281

13.1%

31%

1995

728,007,199,936

10.9%

32%

1996

856,084,729,312

10.0%

33%

1997

952,652,693,079

9.3%

34%

1998

1,019,458,585,326

7.8%

35%

1999

1,083,277,930,360

7.6%

36%

2000

1,198,474,934,199

8.4%

37%

2001

1,324,806,914,358

8.3%

38%

2002

1,453,827,554,714

9.1%

39%

2003

1,640,958,732,775

10.0%

39%

2004

1,931,644,331,142

10.1%

40%

2005

2,256,902,590,825

11.3%

41%

2006

2,712,950,886,698

12.7%

42%

2007

3,494,055,944,791

14.2%

43%

2008

4,521,827,288,304

9.6%

44%

2009

4,991,256,406,735

9.2%

45%

2010

5,926,612,009,750

10.4%

50%

2011

484124亿

9.3%

51%

2012

534123亿

7.8%

52%

2013

588019亿

7.7%

53%

2014

635910亿

7.3%

54%

2015

676708亿

6.9%

56%

2016

74万亿

6.7%

57%

2017

82万亿

6.9%

57%

(三)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和启示

在40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突出的有: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科学的理论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思想保证。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政策体系。典型的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十六大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把改革的理论推进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

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也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的历程。从完全的“一大二公”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出,再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计划的转变,进一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最终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我们回顾中国40年改革的经验,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正是因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得以最大的发挥,改革之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几乎所有的生活物资都要票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后,短短几年农村就实现了大丰收,并倒逼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市场化带来的劳动积极性、人们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不可估量。正是因为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国家的创新创业的活力无限换发,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体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尤其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为国家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在创新方面,民营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近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一倍,这都是市场经济的成果。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仍然要头脑清醒地坚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区别,本质上并不在与有无计划或者说制定的计划是否科学,即便在完全市场化的社会里,企业也会制定诸多的生产计划、推广计划,计划得好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计划与市场两者区别的本质是由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还是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由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判断来配置资源。

三是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我国改革的典型特征是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的方式。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一定地区或改革领域开展试点,在对试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经验和做法再行推广。这种由点而面、先易后难的改革推进方式,既控制了风险,又通过有效的推广机制使成功经验能够迅速普及,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改革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统筹兼顾,加强总体协调。我们注重把握“破旧”和“立新’’的关系,立足于立新,适时、大胆地破旧,从而不断消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协调配合,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开放也是改革,做到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是一些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配套性强、风险比较大的改革,而且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方面的改革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使得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的要求更加凸显,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的全民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门就经济体制、民主法治、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设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为改革的统筹协调创造了条件。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的体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同时,发展和稳定也提供了深化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基本条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四十多年来的改革进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改革方法论上的经验,也在价值观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启示一: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的目标是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了权力的巩固而改革。改革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是社会和谐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效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在改革的初始动机上,小平同志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福祉,而后延伸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本质问题。1978年3月10日,邓小平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他说:“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是中央为了改善人民的福祉而推进改革的强有力的信号。在地方上,中央定调前“包产到户”这样的改革举措在初始阶段都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但像万里等当时的地方领导人,都以无畏的胆魄和对人民的感情毅然作出了这些改革措施背书的抉择。

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注重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同时注重从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努力兼顾好各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达到以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改革为了人民,人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改革就能够依靠人民。事实证明,以人民福祉为目标的改革就能够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能够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推动改革的积极性。改革既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又要充分扩大社会参与度。改革的历史也表明,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的推出,都是以基层单位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基础和依据的。我们的改革始终注重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政府合理引导、积极推动与充分发挥群众改革创新的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启示二:坚守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的理念。什么是市场?最通俗地讲,市场就是人与人交换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因此,抛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的运动轨迹,市场静态的基础就是不同产权的主体和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因为分属不同产权,因而有交易之需要,因为有平等之地位,因而有交易之可能。交易越活跃,则市场越繁荣。反之,如果不能使不同产权的主体之间保持平等的地位,那就造成重则强取豪夺,轻则打击生产和交易的积极性,都将造成生产的破坏,交易关系就难以持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正确的认识,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谁来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市场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理所当然要靠政府保证。十八大的一句名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要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如果各种所有制经济不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就不能使其公平参与竞争,如果不能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不能参与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就应当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公平受到法律保护。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非上市公司的合法权利的法律保障程度还难以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交易主体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纠纷,而依据法律可预见的、公正的司法处理结果能够消除矛盾,恢复正常的市场秩序。我国司法实践当中企业之间的纠纷处理的干扰因素过多,导致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往往难以受到保障,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当中尤其显著。更有甚者,民营非上市公司各种财产权力还受到各种腐败势力的压榨,并难以受到法律的公正保护,其结果是企业创新积极性不足,资本大量外逃。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就必须保障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因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不仅仅是治国方略的重大宣示,同时也是对十八大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要求的具体落实。

三、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一)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前期单边突进的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拖累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障碍,而且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随着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的转变,我国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新的需求和旧的体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新老问题同时并存,影响改革的深化。目前仍存在的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的矛盾。

以当前最重要的“三去一降一补”为例,虽然整体战略上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手段一刀切,专去民营企业的传言。“三去一降一补”需要行政手段的配合,不过应尽量以市场的优胜劣汰为主要手段,让行政要求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砝码,这样虽然见效慢一些,但长期看会更加的健康。

二是税费过重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并存的矛盾。

我国已开始从私人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但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还不适应这个时代变化的趋势。公共产品短缺成为阻碍扩大内需、制约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共产品短缺使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消费率水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但是,作为公共产品供应源泉的我国老百姓的税赋水平并不低。如曹德旺所指,中国企业税赋同比美国高出相当于营业额的11.6%

,这在世界上明显属于较高税赋的国家。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为35%,瑞典是38%,挪威是33%,丹麦是37%,澳大利亚是23%,美国是21%,我国还有很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府作为了投资的主体而没有成为创造环境的主体,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比重还不高,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上。

三是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仍然有待落实。

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早已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以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将这一理念提升至治国理政的最高层次,中央深改办也专门出台了各项推进法治建设的意见和方案。但是行政部门职能缺位、错位、越位,行政审批门槛多、公共服务不到位、权力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阻滞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宪法》明确的法院、检察院独立司法也受到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律师尤其是刑事辩护律师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乃至以敌我矛盾予以处理,严重违背依法治国的理念。凡此种种,彰显法治状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当中利益主体各不相同,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也是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利益交换、协调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司法承载着保障这些矛盾有效、迅速解决,维护不同市场主体利益交换、协调通畅运行的重要功能,依法治国的理念必须贯彻到实处。

(二)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和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引领改革开放迈向新境界,展现新特征。

1.以伟大革命定性改革开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以“新的伟大革命”定性改革开放,丰富了“改革是一场革命”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的哲学高度,清醒地认识改革开放的性质,牢牢地掌握了改革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的性质和方向决定当代中国命运。我们不断推进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通过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发展。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2.以自我革命推动改革开放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我革命达到的先进程度和历史高度,决定新的伟大革命所能取得的实践深度和历史成就。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将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品格彰显得格外夺目。自我革命增强了我们党的革命性,增强了我们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无论是从反“四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再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无论是从改革发展稳定,到内政外交国防,再到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我们党都很好地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新时代改革开放这一鲜明特征,党内外、国内外有目共睹。

3.

以主要矛盾统筹改革开放

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不断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既是改革开放成就的体现,也意味着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新任务新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正是从这样战略高度,我们党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统筹改革开放,将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对象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将改革开放的价值目标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到“美好生活需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满足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以主要矛盾统筹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相统一的重大方法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论。

4.以问题导向谋划改革开放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一个鲜明特征。

当代中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呈现。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的都是牵动性强的深层次问题,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新时代的改革始终贯穿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围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进行开拓性、创造性工作,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精准发力,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取消下放61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规范320多个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新征程上改革大有作为,必然要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精神。

5.以战略思维引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新时代,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提前实现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顶层设计,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丰富了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发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完整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从战略和全局上赋予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境界:方向性更加鲜明、激励性更加强大、接续奋斗品质更加坚毅。

方向性更加鲜明在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长远发展进程来科学谋划,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整体福祉来整体谋划,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30年分成两个15年,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起到统领作用,推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大好局面。

激励性更加强大在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奋斗目标,具有强大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必将激发起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的不竭力量。

接续奋斗品质更加坚毅在于,充分考虑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良好态势与重大挑战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当前需要与未来期望之间的关系,保证奋斗目标的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统一、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统一。

“两个一百年”战略安排丰富发展了我们党运用战略目标引领事业发展的重要执政经验,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

6.以“一带一路”拓展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与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的双重使命日益交融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新时代特点,深刻思考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这是将我国改革发展置于更广阔国际空间来谋划的主动开放,标志着我国步入了深度开放、积极参与、主动引领的新时代。5年多来,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纳入相关内容。经贸合作扎实推进,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同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规划实施,各领域人文合作深入开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成为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新平台。实践证明,“一带一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发展新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

改革仍然需要在诸多议题上深入推进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仍有待突破。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的全程,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承包制,最终到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历经长时间的摸索。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同整个改革密切联系起来。因此,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重要经验。

二是,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意努力探索的重大课题。“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方向不能动摇。产权清晰,就是企业拥有的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企业及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度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直接干预,长期资不抵债的依法破产,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质和组织合理制度。

要在国有企业的制度性改革上下功夫,实行“三大”转变:要从企业法调节转向公司法调节转变,从管企为主转向管资本为主,从行政隶属关系转向为股权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党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走出“一管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的怪圈。

三是,坚持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并不是企业事无巨细都要管,而是党委要把大事、方向性的问题抓住不放。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管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了,才能真正体现党的领导的成果。国企的改革方向必须要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决定,必须要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法治社会的要求,必须要从降低整个社会、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成本、制度成本继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的角度去考量国企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第二,

财税体制改革仍有待突破。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当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地方债高企就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这也是去杠杆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目前地方债尚未构成直接现实的危险,但是我国财税体制事权和财权不匹配、归属于地方的直接税少而间接税多的这种情况使得这种危险没有明确的地方财政解决之路。财税体制突破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财税体制改革关系着纳税人尤其是纳税企业的负担。政府行政性收费多,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次,财税体制改革又紧密连接着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政府的优越性首先应当体现在政府效能要超越西方国家。作同样的管理工作、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成本(也就是老百姓缴纳的税费)应当是更低而不是更高。同时,科学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内容。最后,财税体制改革还密切联系着民生。同一些宏观税负超过30%的国家相比,在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这都需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落实简政放权,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压缩行政支出,真正让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让人民有改革的获得感。

第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政府作用。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特征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正在发生的智能工业革命,世界各国都力争在这一潮流中把握先机,取得优势。因此,在这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中国人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应用的诸多方面,甚至取得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当然,由于科技研发体制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我国的互联网应用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服务业。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新业态有许多方面游离于我们过去的监管体制之外。这种情况对政府部门的监管理念、监管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另外,政府部门除了直接的监管功能之外,还担负着与监管融合的裁判功能,譬如反垄断。

第三篇:党课心得.改革开放30年

党课学习心得(1)

——改革开放30年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这一个奇妙的圈使得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个年头。在这三十个年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农村而言,改革开放带来的益处也是有目共睹。10月31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报告称,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得到改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报告还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7年达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多,年均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2%。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状况,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爸妈常常为家里的生计发愁,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更不用说小康水平了。那时家里除了一些必要的用品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记得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买的,是黑白的并且信号也不好,仅能收到一两个电视节目。现在却不同了,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电视看的的确也不多,但绝不是因为看不起,而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其原因是电视节目正看到尽兴时突然间来了一段广告,或者是正当上演着激情时突然间来了一个中断“下集精彩明天欢迎收看”,这可谓讨厌至极。不过,现在好了,自从有了电脑之后,电脑便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宠爱。在这里看电视剧可谓尽兴,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并且还可以挑选着看或者快进着看。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如歌岁月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梦想变成现实,让13亿中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和希望。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9界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获得了金牌数第一

名的好成绩。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做的报告上强调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世纪的我们仍旧要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快速发展。

第四篇: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党课宣讲提纲

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讲稿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2)“天宫神九”交会对接;航母交接试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

(3)饮食结构日趋科学合理;住房越来越宽敞;出行越来越便捷;

2、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正确的;

3、35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大力发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4)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5)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4、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1)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高,具体制度不完善;(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3)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迎接国际挑战的需要。

5、现阶段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深化发展的活力;(2)有利于完善我国某些具体制度;(3)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4)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现阶段我国应如何深化改革开放?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间的关系;(3)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4)既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积极吸收优秀的东西。

7、面对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历史使命,积极融入社会;(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3)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中坚持改革开放;(4)培养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5)培养开放意识、具有世界眼光。

8、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请推荐几种活动方式。

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办板报、展板设计等。 ---------

第五篇:党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的,是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塑造发展新优势、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就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XX“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发展良好开局,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统一思想,在充分认识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当前,面对“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回答好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坐标”。新发展理念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大势基础上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而提出来的。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潮流凸显。就国内发展形势而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与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看到问题并不难,难在于解决问题。面对业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发展大势,继续沿袭以往的发展老路显然行不通,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阶段的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挥棒”。新发展理念自提出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新阶段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新发展理念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助推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开好局、起好步。

二、要突出重点,在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维度路径上下功夫

只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把握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点和着力点。

(一)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秉持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新发展理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重要论断,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其思想内核和实践方向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发展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为了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绿色发展是为了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开放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巨大红利;共享发展是为了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只有从根本宗旨的维度把握新发展理念,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二)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务实品格。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问题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政治定力的晴雨表、试金石。新发展理念不仅着眼于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聚焦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执政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们要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通过创新发展激发动力,通过协调发展实现平衡,通过绿色发展修复和维系生态,通过开放发展推动合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共享发展凝聚人心,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行稳致远。

(三)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会迎面而来,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局势,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我们要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辩证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立足自我,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全面做强自己,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所有这些,都是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

三、要提升能力,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上下功夫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的赶考卷,是摆在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面前严肃的必答题。答好这张考卷,XX高质量发展才能取得新成就、跃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就一定能弹奏出新的动人乐章。

(一)提高站位,坚强党性是根本。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乎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必然涉及广泛而深刻的利益和观念调整,因而是一个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想领导好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首先和根本环节都在于实现“自我革命”,从而以良好精神状态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为此,就是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以坚强的党性和铁的纪律作保证,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实践新发展理念,绝不允许说三道四,绝不允许阳奉阴违,绝不允许自作聪明,绝不允许推诿扯皮,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学习,过硬本领是保证。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新,无论是深入理解还是全面贯彻,都离不开科学的认识以及业务能力的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身子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办法。为此,一是要结合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的xx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进行原原本本、逐条逐段地研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目标要求。二是以系统观念审视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齐头并进、统一贯彻,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也不能相互替代。三是要着眼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刻苦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工作本领,做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三)重在执行,担当作为最关键。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针对现实中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懒政怠政弊政的不良作风,面向“十四五”期间对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十九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特别强调,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这就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即包括纪检监察在内的党的各项工作都会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的落实而展开,从而必将为全党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设强大的体制及制度保障。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同志们,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考验着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常的能力。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开好局、起好步。

今天的课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一篇:工会财务制度免费下一篇:工会财务工作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