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实验范文

2022-06-02

第一篇:污水处理实验范文

热处理实验报告

篇一: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了解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材料成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了解用显微镜观察金相的制样过程

二、仪器材料

箱式电炉(sx2-4-

10、sx-4-10)、硬度测试仪(hr-150a)、30钢、t10钢、砂轮(砂纸)

三、实验过程 1)、金相的制备

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去除金相磨面由细磨所留下的细微磨痕及表面变形层,使磨面成为无划痕的光滑镜面,然后用侵蚀剂进行腐蚀,以使组织被显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块金相样品。 2)、钢的热处理淬火和正火

钢的淬火: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 v冷应大于v临 ),以获得马氏体组织。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钢在770℃左右,30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分钟;然后迅速在水中冷却,并不断搅拌。将淬火后的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1中。

钢的正火:钢加热到ac3 (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钢在770℃左右,30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分钟,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将正火后的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2中。

四、结果及讨论

1、为什么淬火处理后的硬度值比正火处理后的高?

答:因为淬火冷却速度比正火冷却速度快,由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图像可知淬火后得到的是马氏体组织,而正火后得到的组织主要是珠光体。马氏体比珠光体晶粒度细晶界面多,使得晶体的位错滑移阻力增大,从而硬度提高。

2、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不同的材料成分对钢的硬度的影响?

答:钢的硬度与钢的含碳量有关。30钢是亚共析钢,热处理后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而t10钢为过共析钢,热处理后室温下的组织为珠光体和渗碳体。渗碳体是脆硬相硬度比铁素体高,所以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t10的硬度比30钢高。

五、结论

1、不同的热处理对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同。

2、不同材料成分的钢在相同的热处理状态下性能不同。篇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学 院: 高等工程师学院专业班级: 冶金e111姓 名: 学 号: 杨泽荣 41102010 2014年6月7日45号钢300℃回火后的组织观察及洛氏硬度测定 目录

一、 实验目的 .......................................................................................................................... 1

二、 实验原理 .......................................................................................................................... 1 1.加热温度的选择 ........................................................................................................... 1 2.保温时间的确定 ........................................................................................................... 2 3.冷却方法 ....................................................................................................................... 3

三、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 1.实验材料 ....................................................................................................................... 4 2.实验设备 ....................................................................................................................... 4

四、 实验步骤 .......................................................................................................................... 4 1.试样的热处理 ............................................................................................................... 4 1.1淬火 .................................................................................................................... 4 1.2回火 .................................................................................................................... 5 2.试样硬度测定 ............................................................................................................... 5 3.显微组织观察与拍照记录 ............................................................................................ 5 3.1样品的制备 ......................................................................................................... 5 3.2显微组织的观察与记录 ..................................................................................... 6

五、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 1.样品硬度与显微组织分析............................................................................................ 6 2.淬火温度、淬火介质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 2.1淬火温度的影响 ................................................................................................. 6 2.2淬火介质的影响 ................................................................................................. 7 3回火温度对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7 3.1回火温度对45钢组织的影响 ........................................................................... 7 3.2回火温度对 45 钢硬度和强度的影响 ............................................................. 7 4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 8 4.1合金元素对钢的淬透性的影响 ......................................................................... 8 4.2合金元素对钢的回火稳定性的影响 ................................................................. 9 5碳含量对钢的淬硬性的影响 ........................................................................................ 9

六、 结论 .................................................................................................................................. 9 参考文献 ................................................................................................................................... 9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碳钢的常用热处理(淬火及回火)工艺及其应用。 2. 研究加热条件、保温时间、冷却条件与钢性能的关系。 3. 分析淬火及回火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 4. 观察钢经热处理后的组织,熟悉碳钢经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形态特征。 5. 了解金相照相的摄影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实验原理

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固态范围内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机械和工艺性能的一种操作。一般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正确选择这三者的规范,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 1. 加热温度的选择

1) 退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 +(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改善高碳钢的切削性能。

2) 正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 +(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 +(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选择见图2.1。 3) 淬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30—50)℃,见图2.2。 钢的成分,原始组织及加热速度等皆影响到临界点的位置。在各种热处理手册或材料手册中,都可以查到各种钢的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不能任意提高加热温度,因为加热温度过高时,晶粒容易长大,氧化、脱碳和变形等都会变得比较严重。各种常用钢的工艺规范见表2.1。 4) 回火温度的选择 钢淬火后都要回火,回火温度决定于最终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常常是根据硬度的要求)。按加热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三类:

图2.2 淬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图2.1 退火和正火的加热温度范围

表2.1 常用钢的工艺规范a. 低温回火 在150—250℃的回火称为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约为hrc60。其目的是降低淬火应力,减少钢的脆性并保持钢的高硬度。低温回火常用于高碳钢的切削刀具、量具和滚动轴承件。 b. 中温回火 在350—500℃的回火称为中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硬度约为hrc40—48。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弹性极限,同时有高的韧性。主要用于含碳0.5—0.8%的弹簧钢热处理。

c. 高温回火 在500—650℃的回火称高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约为hrc25—35。其目的是获得既有一定强度、硬度,又有良好冲击韧性的综合机械性能。所以把淬火后经高温回火的处理称为调质处理,用于中碳结构钢。 2. 保温时间的确定

为了使工件内外各部分温度约达到指定温度,并完成组织转变,使碳化物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必须在淬火加热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通常将工件升温和保温所需时间算在一起,统称为加热时间。

热处理加热时间必须考虑许多因素,例如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使用的加热设备及装炉量,装炉时炉子温度、钢的成分和原始组织,热处理的要求和目的等等。

1) 退火、正火保温时间 实际工作中多根据经验大致估算加热时间。一般规定,在空气介质中,升到规定温度后的保温时间,对碳钢来说,按工件厚度或直径每毫米需一分钟到一分半钟估算;合金钢按每毫米二分钟估算。在盐浴炉中,保温时间则可缩短1—2倍。 2) 淬火加热保温时间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t???k?h 式中t—保温时间(min);

α—加热系数(min/mm) (见表2.2);

k—工件装炉方式修正系数(一般 k = 1~1.5); h—工件有效厚度(mm)(尺寸最小部位)。表2.2 加热系数α (min/mm)可参考经验公式加以确定:

3) 回火时间回火时间一般从工件入炉后炉温升至回火温度时开始计算。回火时间一般为1~3h, t??d?b 式中t—回火保温时间(min); d—工件有效厚度(mm);

b—附加时间,一般为10~20min;

α—加热系数(箱式电炉取2~2.5min/mm)。 3. 冷却方法

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要适当,才能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退火一般采用随炉冷却。 正火(常化)采用空气冷却,大件可采用吹风冷却。 淬火冷却方法非常重要,一方面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全部得到马氏体组织;另一方面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变形和开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以采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和方法,使淬火工件在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范围内(650—550℃)快冷,超过临界冷却速度,而在ms(300—100℃)点以下温度时冷却较慢,理想的冷却速度如图2.3所示。

常用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先水冷后油冷)、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如图2.4所示。表2.3中列出了几种常用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图2.3 淬火时的理想冷却曲线示意图 图2.4 各种淬火冷却曲线示意图篇三:45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试验项目:45钢淬火及回火前后硬度测量 班级:机械一班

组长:林文文 学号:201006040112 组员:竹凌东 陈林 陈书尚

指导老师:杨兰英

试验日期:

201006040111201006040113201006040114 2011年12月八日45号钢的热处理

一、试验目的

1.了解硬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2.了解洛氏硬度试验机的主要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3.初步建立碳钢的含碳量与其硬度间的关系。 4.分析淬火温度的选择对刚性能的影响。 5.研究冷却条件刚性能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

1.hr—150a型洛氏硬度试验机。 2.试样:φ20×10mm 45钢。 3.加热炉。 4.磨砂纸

5.冷却液:水(20oc左右)。 hr-150a型洛氏硬度计主要零部件

1.机身 2.加荷手柄 3.升降手把4.手轮5.丝杠保护套(内有丝杠)6.待测试件7主轴 8.小杠杆9.大杠杆10.调整块11.定位标记12.吊环13.螺钉14.砝码变换器15.砝码 16.油针17.油毡18.后盖19.缓冲器20.卸荷手柄21.压头22.上盖23.指示表 24变荷手柄25.工作台

三、 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热加工的工艺方法,也是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性能潜力的重要手段。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其中包括使用性能及工艺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时间的保温,

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其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淬火及回火等,本次试验要求淬火与回火。

(一)钢的淬火

钢的淬火: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oc,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的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v冷>v临),以获得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组织。碳钢经淬火后的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的残余奥氏体所组成。为了正确地进行钢的淬火,必须考虑下列三个重要因素: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 淬火温度的选择

正确选定加热温度是保证淬火质量的重要一环。淬火时的具体加热温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可根据fe-fe3c相图确定(如图3-1所示)。对45#钢的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ac3+30~50oc,此实验采用的加热温度为830o。若 加热温度不足(低于780oc的ac3温度),则淬火 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而造成强度及硬度的降低; 但过高的加热温度(如超过acm)不仅无助于强度、 硬度的增加,反而会由于产生过多的残余奥氏体 而导致硬度和耐磨性的下降。

2、 保温时间的确定

淬火加热时间实际上是将试样加热到淬火温度所 需的时间及在淬火温度停留所需时间的总和。加 热时间与钢的成分、工件的形状尺寸、所用的加 热介质、加热方法等因素有关,一般按经验公式 加以估算。(经验公式:加热温度为800oc的圆柱 形工件,保温时间为1.0分钟/每毫米)。

3、冷却速度的影响

冷却是淬火的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钢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冷却时应使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获得马氏体组织;在这个前提下又应尽量缓慢冷却,以减少内应力,防止变形和开裂。为保证淬火效果,应选用适当的冷却介质(如水、油等)。此实验的淬火冷却介质选用水。

考虑到实验中加热炉的极限温度,将加热温度定在800 oc,保温15分钟后进行水冷。 (二)钢的回火

钢经经淬火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质硬而脆,并且工件内部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如果直接进行磨削加工往往会出现龟裂;一些精密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将会引起尺寸变化而失去精度,甚至开裂。因此淬火钢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不同的回火工艺可以使钢获得所需的各种不同的组织和性能。

低温回火:回火温度150~250oc;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性 能特点是硬度高,内应力减少。

中温回火:回火温度350~500oc;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性能特点是硬度适中, 有高的弹性。

高温回火:回火温度500~650oc;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性能特点是具有良好塑 性、韧性和一定强度相配合的综合性能。

对碳钢来说,回火工艺的选择主要考虑回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这两个因素。 实验所用试样较小,故回火保温时间可为30分钟,回火温度选择低温回火温度,即:150~250oc。低温回火后在空气中冷却。

回火冷却方式:碳钢回火时,一般采用在空气中冷却。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对45钢进行淬火

(1)在进行淬火前先测量实验试样的硬度九次,并将后六次测量的数据计入表格中。 (2)、将试样放入加热炉中,打开加热炉。使其温度上升到800 oc开始计时。保温15分钟。 (3)、15分钟后,取出试样对其进行水冷。 (4)、待试样完全冷却,用磨砂纸将其表面磨平整光滑。 (5)、再次测量试样的硬度一共五次。并计入表格中。

2、 对45钢淬火后进行低温回火 (1)、将回火炉的温度设定在200 oc。 (2)、待温度升到200 oc时,将试样放入加热炉中,并开始计时。保温30分钟 (3)、30分钟后,取出试样放在指定位置进行空冷。 (4)、待试样完全冷却,用磨砂纸将其表面磨平整光滑。 (5)、再次测量试样的硬度一共五次。并计入表格中。

五、实验数据记录

1、淬火前的硬度

分析:测量时,由于选择的测量点不同和人为操作因素,每次测量的数据存在误差。试样中心和边沿的硬度明显不同,测量时尽量选择中心处测量。

2、淬火后的硬度

分析:与淬火前相比,淬火后的硬度明显增大。说明适当的淬火可以增大材料的硬度。

3、回火后的硬度

分析:与淬火前相比,回火后钢的硬度明显大于钢的原始硬度,但比淬火后的硬度小些。说明回火后钢的硬度降低了。

六、分析与讨论

试验中,钢淬火加热后,必须迅速在水中冷却。这是因为谁的冷却速度快,防止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而得不到需要的马氏体组织。通过淬火,钢的硬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组织变化,这必然会引起机械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淬火钢的回火,实质上是一个软化过程,性能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强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

七、实验感想

对于我们机械学生,这是第一次比较专业的实验。因此,实验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从中切实学习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材料硬度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材料的魅力,增加了我们对材料的兴趣。

第二篇:矿井水处理实验情况报告

根据环保整改要求,为使矿井水处理达到更好的效果,结合xx厂现有煤泥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情况,经多种水处理药剂比对实验,最终选定聚氯化铝作为最佳水处理药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小试验(实验室试验)进一步确定聚氯化铝药剂处理效果和用量。现就小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验设计

㈠ 试验药剂稀释浓度确定

1、聚氯化铝药剂稀释浓度确定:根据查找药剂使用说明,借鉴有关xx厂使用经验,将药剂稀释浓度定为5%~15%之间,试验本着最小成本、最佳效果的原则,将试验药剂稀释浓度统一确定为5%。

2、丙烯酰胺药剂稀释浓度确定:根据药剂使用说明,结合xx厂使用历史数据资料,将丙烯酰胺药剂试验稀释浓度确定为0.15%,以确保与实际工艺处理情况相吻合。

㈡ 药剂试验剂量确定

1、聚氯化铝试验剂量确定:结合xx厂使用该种药剂剂量的情况,将该药剂试验剂量设定为最小、正常和加倍剂量三个档次(即使用量最小为

1、正常为

2、加倍剂量为3),依次对xx厂调拨过来的该种药剂进行试验。

2、丙烯酰胺试验剂量确定:根据xx厂现行工艺使用剂量缩比,将该药剂试验剂量设定为正常和加倍剂量二个档次(即使用量正常为

1、加倍剂量为2),依次进行不同试验。

㈢ 药剂使用顺序

根据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试验按照先添加聚氯化铝,后

1 添加丙烯酰胺的顺序进行试验。

二、试验器具

烧杯2只

量筒2只

一次性注射器2只

550ml矿泉水瓶3只

电子天平1台

秒表1只

三、试验过程及说明

1、根据试验设计确定的浓度,统一按500mL稀释水量,计算所需各种药剂配比量(详见附表《矿井水处理试验药剂配比表》)。

2、对xx厂调拨过来的聚氯化铝药剂以及丙烯酰胺药剂按确定浓度配制标准试剂并编号,即xx厂聚氯化铝试剂编号为:xx厂5-500;xx厂聚氯化铝试剂编号为:xx厂5-500;丙烯酰胺试剂编号为:15-500。

3、试验分别对事故池混合水、斜管二段溢流水、精矿浓缩池水进行采样试验。试验按照丙烯酰胺使用剂量分成两个组类(即正常使用量1为一组、加倍剂量2为一组),其中每组按聚氯化铝使用剂量分成三个小类(即最小使用量1为一组、正常使用量2为一组、加倍剂使用量3为一组),分别对xx厂调拨过来的聚氯化铝药剂进行试验。

4、试验主要检测采样原水PH值、聚氯化铝絮凝时间、聚丙烯酰胺絮凝沉降时间、清水分层时间、沉淀物厚度、清水层厚度等指标,并对净化后的清水清浊程度进行评定。

四、试验数据及记录

按照设计分类标准,通过现场采样,累计进行了xxx次试验(相关数据记录见附表《矿井水处理试验记录》)。

五、效果评定

通过试验记录数据对比分析发现:

1、xx厂聚氯化铝的絮凝时间比xx厂的相对较快一点,形成的絮状物比xx厂的略多一点,添加聚丙烯酰胺后絮凝沉降时间也相对比

2 xx厂的略快,因此xx厂的聚氯化铝处理效果相对较好。

2、同等试验条件下,使用xx厂的聚氯化铝最小试剂量和正常试剂量时,其净化后的水质略显白色。

3、通过试验记录比对,同等试验条件下,聚氯化铝正常使用量为2mL时的处理效果较好,根据缩比原理,实际工艺处理使用药剂量可参照该比例进行配制:即药剂配制浓度以5%为标准,每100m3水量所需药剂量为21kg((((26.32g×2)×(2 mL×2000))÷(500mL×2000)))×100=21kg),考虑到现场水质变化及小试验的误差,可将每100m3水量所需药剂量调整为25kg,处理精矿浓缩池水一个循环量(2000 m3)需500 kg药剂量。

4、通过试验记录比对,同等试验条件下,加大聚丙烯酰胺使用剂量时絮凝沉降时间和清水分层时间略显加快,但考虑到聚丙烯酰胺药剂特性,使用合理的药剂量是确保絮凝沉降效果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使用聚丙烯酰胺应控制好合理的药剂浓度,原则上按0.15%为标准,每100m3水量所需最小药剂量为0.3kg((((0.75g×2)×(1mL×2000))÷(500mL×2000)))×1000=0.3kg);最大药剂量为0.56kg((((0.75g×2)×(2mL×2000))÷(500mL×2000)))×1000=0.56kg),处理精矿浓缩池水一个循环量(2000 m3)所需聚丙烯酰胺药剂量可控制在6kg~11.2kg之间。

2018年7月8日

3

第三篇: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班级 11资环 姓名 学号 实验专题 实验室 F楼机房 成绩评定 教师签字

专题一:DEM图像进行彩色制图··························································2 (叙述制图过程并把自己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

专题二:TM与SPOT数据融合····························································3 (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注意用两种方法融合的过程)

专题三:航片的配准与镶嵌·····························································4 (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

专题四:切取某研究区域的操作·························································5 (具体要求:卫星影象叠加,选择其中三波段彩色合成,采用ROI切取研究区)

专题五:地图制图的方法·······························································6 (主要是快速制图。并任选一样例加载制图后结果)

专题六:使用ENVI进行三维曲面的浏览与飞行············································7 (叙述该过程并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

专题七:监督分类试验(任选一种监督分类方法,并叙述···································8 (其过程将其结果加载到本档里)。

1 实验专题: 专题一:DEM图像进行彩色制图

1、加载一幅DEM的灰度图像,使用系统默认的IDL颜色表来调整屏幕的颜色表。

2、给生成的彩色图像添加图名、格网、比例尺、灰度条、等高线及数值等信息。

3、调整位置,保存图像。结果如下图

2 实验专题: 专题二:TM与SPOT数据融合

1、主图象窗口选择Transform > Image Sharpening > HSV,从一个打开的彩色图像中选择三个波段进行变换。

2、对原DEM图像进行拉伸处理。

3、将HSV图像重新转换为RGB图像。分别对应H-R,S-G,拉伸图像-B。

4、加载最终图像,并保存结果。 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专题: 专题三:航片的配准与镶嵌

1、加载两幅图像,其中一幅作为base image,一幅作为warp image。

2、在主菜单Registration里的Select GCP(Ground Control Points)来选择地面控制点,并调整误差。

3、执行图像—地图配准。

4、图像镶嵌。执行Map> Mosaicking > Pixel Based。

5、在Pixel Based Mosaic对话框,选择Import > Import Files and Edit Properties,调整羽化、背景等参数。

6、输入其他参数,加载结果图并保存。 结果如图:

实验专题: 专题四:切取某研究区域的操作

1、加载一多波段彩色图像,在主图像窗口中,选择Overlay > Region of Interest。

2、ROI的类型选择polygon,在image窗口中画出研究的区域。

3、通过选择Basic Tools > Masking > Build Mask,建立掩膜。

4、选择Basic Tools > Masking > Apply Mask,应用掩膜来切取研究区域。结果如下:

实验专题: 专题五:地图制图的方法

1、打开显示要输出的图像。

2、从主图像显示窗口中,选择File>Quickmap>New Quickmap,修改输出页的大小、页的范围以及地图的比例。

3、设置图名、投影并添加map key等信息,保存图像。结果如下:

实验专题: 专题六:使用ENVI进行三维曲面的浏览与飞行

1、在显示图像的主图像窗口中,选择Tools> 3-D SurfaceView。

2、选择相应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输入文件及所需要的DEM Resolution(像元数) 复选框。

3、调整垂直方向的放大系数,输入的值将使得垂直方向真正放大。值越高,放大越多。

4、执行User Defined Mode对话框以调整3D图像的位置,角度等信息。

5、选取最佳视觉位置保存。

实验专题: 专题七:监督分类试验

1、首先选择感兴趣区域,即ROI。

2、选择Classification > Supervised > 需要的分类方法,以平行六面体(Parallelepiped)为例。

3、输入一般的分类参数(分类参数对话框中列出的那些),这一对话框包含了一个额外的参数—标准差数,用于ROI平均值周围。在“Max stdev from Mean”文本框里,键入一个数值。标准差的默认值3被自动输入到这一文本框里。

4、执行,并保存结果。如图所示

第四篇:光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直方图均衡化的研究

一、摘要

直方图均衡化就是把一已知灰度概率分布的图像经过一种变换,使之演变成一幅具有均匀灰度概率分布的新图像。它是以累积分布函数变换法为基础的直方图修正法。分析和总结灰度直方图的均衡化算法并通过VC++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有效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对于较为暗淡的图像,采用直方图均衡化能够增强其整体对比度,获的较为理想的观察效果。

二、关键字

灰度统计

直方图

均衡化

三、实验原理

1、直方图的理论基础:

(1)直方图概念:灰度直方图表示图像中每种灰度出现的频率。 (2)直方图的作用: 反映一幅图像的灰度分布特性

n(3)直方图的计算:

p(rk)k0rk1k0,1,2,,l1 n式中:nk为图像中出现rk级灰度的像素数,n是图像像素总数,而nk/n即为频数。

2、设计目的: 产生一幅灰度级分布具有均匀概率密度的图像,扩展像素取值的动态范围,达到了图象增强的目的。

3、直方图均衡化的效果 :

1)变换后直方图趋向平坦,灰级减少,灰度合并。

2)原始象含有象素数多的几个灰级间隔被拉大了,压缩的只是象素数少的几个灰度级,实际视觉能够接收的信息量大大地增强了,增加了图象的反差。同时,也增加了图象的可视粒度。

4、离散情况下的直方图均衡化的算法:

A、列出原始图像的灰度级 fj,j0,1,,L1

B、统计各灰度级的像素数目 nj,j0,1,,L1

C、计算原始图像直方图各灰度级的频数 Pf(fj)nj/n,j0,1,,L1

kD、计算累积分布函数 C(f)j0Pf(fj),j0,1,,k,L1

F、应用以下公式计算映射后的输出图像的灰度级,P为输出图像灰度级的个数,其中INT为取整符号:

giINT[(gmaxgmin)C(f)gmin0.5] G、用的映射关系修改原始图像的灰度级,从而获得直方图近似为均匀分布的输出图像。

四、实验内容及源程序

1、灰度分布密度的统计 程序代码如下:

/*********************************************** *函数名称:ZhiFangTu(float *tongji) *函数类型:void *变量说明:tongji,灰度分布密度统计 *功能:对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统计

***********************************************/ void CAAAView::OnZhifangtu(float *tongji) { // TODO: Add your command handler code here

int huidu[256];//灰度计数

CAAADoc* pDoc = GetDocument();

LPSTR lpDIB; LPSTR

lpDIBBits;

lpDIB = (LPSTR) ::GlobalLock((HGLOBAL) pDoc->GetHDIB());

lpDIBBits = ::FindDIBBits(lpDIB);//原图数据区指针

int iH,iW; memset(huidu,0,sizeof(huidu));//变量初始化

iH = ::DIBHeight(lpDIB);//宽

iW = ::DIBWidth(lpDIB); //长

LPBYTE temp1=new BYTE[iH*iW];//新图像缓冲区

memcpy(temp1,lpDIBBits,iH*iW);//复制原图像到缓冲区

for(int i=0;i

{ for(int j=0;j

{

unsigned char temp;

temp=temp1[iW*i+j];//灰度统计计数

huidu[temp]++; } } for( i=0;i<256;i++)//统计灰度分布密度

tongji[i]=huidu[i]/(iH*iW*1.0f); }

2、直方图分布的均衡化

(1)统计直方图数组,用一个数组p记录pi; (2)i从1开始,令sisi1pi;

(3)一个数组L记录新的s的索引值,即令Lisi*(2561);

(4)依次循环每个像素,取原图的像素值作为数组L的下标值,取该下标值对应的数组值作为均衡化之后的像素值。 程序代码如下:

/*********************************************** *函数名称:zhifangtujunheng *函数类型:void *变量说明:无

*功能:对图像进行灰度分布均衡化处理

***********************************************/ void CAAAView::OnZhifangtujunheng() { // TODO: Add your command handler code here CAAADoc* pDoc = GetDocument();

LPSTR lpDIB; LPSTR

lpDIBBits;

lpDIB = (LPSTR) ::GlobalLock((HGLOBAL) pDoc->GetHDIB());

lpDIBBits = ::FindDIBBits(lpDIB);//原图数据区指针

float Hdmd[256];//灰度密度

float temp[256];//中间变量

int a[256]; long i,j; memset(temp,0,sizeof(temp));//初始化

OnZhifangtu(Hdmd);//获取图像的灰度密度分布

for(i=0;i<256;i++)//进行均衡化处理

{

if(i==0)

{

temp[0]=Hdmd[0];

}

else

{

temp[i]=temp[i-1]+Hdmd[i];

}

a[i]=(int)(255.0f*temp[i]+0.5f); }

long iH,iW;

iH = ::DIBHeight(lpDIB);//宽

iW = ::DIBWidth(lpDIB); //长

for(i=0;i

{ for(j=0;j

{ unsigned char temp1;//将转换后的灰度分布写入dib图像

temp1=*(lpDIBBits+i*iW+j);

*(lpDIBBits+i*iW+j)=a[temp1]; } } pDoc->UpdateAllViews(NULL); ::GlobalUnlock((HGLOBAL) pDoc->GetHDIB()); EndWaitCursor(); }

五、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a原图如下所示:

b均衡后的结果如下:

结论:图像直方图趋于平坦化,且灰度间隔被拉大,从而有利于图像的分析和识别。对于较为暗淡的图像,采用直方图均衡化能够增强其整体对比度,获的较为理想的观察效果。

六、参考文献

VC++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第二版)(杨淑莹等 编著)

第五篇:热处理实验报告要求

1、要求每一位同学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禁止抄袭。

2、书写实验报告具体要求:

封面: 实验室名称:

金属材料试验室

实验课程名称: [对应的理论课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热处理试验

第二页:

一、试验目的 [参阅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原理 [参阅实验指导书]

三、使用仪器、材料 (箱式电阻炉、水桶、45号钢:Φ16X25试样)

第三页:

四、实验步骤:

①、淬火前硬度测定(具体数据)。

②、依据什么条件选定淬火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

③、出炉冷却方法。

④、淬火后硬度测定。

⑤、(调质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确定及冷却方法。

⑥、回火后硬度测定。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誊写原始记录单上所有的表格实验数据] 第四页: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①、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分析45号钢从高温液相状态缓慢冷却到常温状

态过程中各个温度段组织构成情况。

②、淬火前45号钢是什么组织构成情况(参阅金相试验中的挂图),测

定的硬度多少?从组织构成情况分析原因:是什么组织导致试样硬

度值低。

③、根据什么制定45号钢淬火加热温度、如何确定保温时间?(冷却方

式)水冷与临界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④、淬火后是什么组织构成情况?测定的硬度多少?从组织构成情况分

析硬度值高的原因(参阅教材说明)。

⑤、回火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确定过程(参阅实验指导书),测定的硬

度多少?组织构成情况如何?从组织构成情况分析硬度低于淬火

后硬度的原因(参阅教材说明)。

上一篇:文史常识要点范文下一篇:物流专业见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