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物理说课论文范文

以“胶体化学”为例的物理化学说课探讨

摘 要:以高等本科院校《物理化学》中“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为基本内容,从课程定位、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程序及课堂评估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说课的形式阐述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关键词:物理化学;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说课

Absract: The paper choose "colloidal dispersion systems and macromolecular solution" in Physical Chemistry as the basic content. Course orientation, teaching object,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rocedures, 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reflection in the teaching design are analyzed through speaking lesson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universities.

说课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源于中国的一种具有原创性质的教学研究成果。它一经出现就获得全国教育教学界的认可并得到专家的肯定。很快在全国范围内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有计划的展开,并逐渐成为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教研活动形式。目前,说课活动研究已突破了原有的局限,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研究方法。它具体内容涉及备课、上课、评课各个环节,把课前设计、设计方案实施、课后讲评等教学环节统一在一起,体现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认识。因此,发展说课研究对于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激励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课是针对某次具体授课过程总体教学设计方案的阐述。教学人员在课余用较短的时间与同事从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材分析、学习方法等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阐述。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等院校一次授课过程所讲述的内容更多, 难度更大。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安排好一堂课的教和学是非常重要的。截至到目前, 针对高校教材的相关说课研究还很少。文章以“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为基本内容,从课程定位、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程序及课堂评估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说课的形式阐述该单元教学方案的设计,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一、课程定位分析

物理化学是系统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门自然科学,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一特定的地位,使它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服务总体办学定位,物理化学的教学应该从应用性、系统性、目的性以及开放性几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逻辑分析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是我校四年制本科在第二学年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适用于材料学院各专业,上下两册总学时数为96,实验单独开设课程。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化学等。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对《物理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2)技能目标: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观察、发现、引申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和科学创新精神。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情分析)

在生源方面,武书连在2015年对全国高校的毕业生质量以及生源质量进行排名,聊城大学的生源质量为D级,与其他高校存在明显的差异。《物理化学》开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通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接受大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在学生个人特征方面,90后的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但自我约束力相对薄弱,易受环境感染,对物理化学学习兴趣不大。究其原因,普遍认为课程理论性太强,涉及公式计算多,实用性弱。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采用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才能达到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选自《物理化学(第五版)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傅献彩等编写)第十四章的第一、二、三节。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溶胶的制备和净化以及溶胶的动力性质。

(二)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领域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与重叠,它已成为这些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胶体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化工、催化、纺织、食品、医药和环保等工业部门和技术领域。本节内容是胶体化学的初始内容,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胶体化学的兴趣,掌握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后续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和依据

《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大概分类,对憎液溶胶的胶粒结构、制备和净化常用的方法要有一定的熟悉;了解憎液溶膠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可知,胶粒的结构和胶体的动力学性质是胶体化学的基础,因此它们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其中,溶胶胶团的结构式也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特点,本节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分散系统的分类;掌握胶体的胶团结构式;了解胶体的制备净化;了解胶体粒的动力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多媒体查阅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相互关系,认识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努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五)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通过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2)目标导学:课程开始,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的放矢,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3)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于重点、难点及一些数学推导内容,采用板书形式;对于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比较复杂的图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指导学生上网查阅一些胶体化学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所学知识的前沿内容。

四、教学程序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提出“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这个情境中产生求知的欲望”是发现学习的第一步。知识本身源于生活,运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引入新课较好的方法。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烟雾、宝石、牛奶等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其结构的共同点,引出概念。通过把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思想火花,引起探索的欲望和冲动。

2. 认定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学生只有目标明确,学有方向,学有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引出问题后立即展示本节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3. 通过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导引出分散系统的概念以及分类,达到培養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对烟雾、牛奶等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分散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按照分散相粒子大小对分散系统进行分类,导出胶体分散系统的概念。进一步开阔学生思维,讨论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对分散系统进行分类。讨论完成后,在多媒体上展示教材中的分类。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学会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胶团的结构式是胶体化学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相关题目,因此这部分内容比较重要。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以制备AgI时KI过量为例,讲解胶团的形成,写出结构式;然后引导学生理解AgNO3过量时胶团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写出结构式;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规律,同时布置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5. 通过逻辑推理,导出溶胶的动力学性质——扩散和渗透压。首先,和学生共同建立扩散作用和渗透压的数学模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扩散速度,推导出Fick第一扩散定律;然后,根据实际过程中浓度梯度发生变化,考虑扩散系数受浓度影响,推导出Fick第二扩散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在引出溶胶的渗透压公式时,和学生一起回顾稀溶液的渗透压公式,通过类比、联想的方法得出溶胶的渗透压公式。利用这种方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6. 课程的总结。在授课过程的最后,通过多媒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布置课后查阅资料以及书面作业。

五、课堂评估与反思

本次课程的评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纪律情况,互动程度以及课堂答问等进行评估,另外一部分是课后书面作业。通过两部分评估内容对授课过程进行总结,并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史克昌.浅谈说课与备课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2(25):33-33.

[2]石耀华,余宏亮.论说课作为教师PCK的生发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

[3]尚润年,苏春香.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0(2):11-11.

[4]肖士民,谢家声,谢逢春.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突出科学方法的讲授[J].化工高等教育,2003(3):68-69.

[5]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物理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4-432.

作者:赵利民 倪俊杰 贾正锋

第二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内能》说课教案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有:内能的概念;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等.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又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内能是更为抽象的概念,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内能及其改变是解释许多常见热现象的必备基础,也是后面学习比热容、热机、能量的守恒及转化等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节知识的学习渗透了通过直接感知宏观现象来推测微观事实的方法:如通过物体温度的变化推测物体内能的变化;通过棉花的燃烧推测空气内能的增加;通过水蒸气液化推测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等.科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本节知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1.2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过程与方法]

(1)用类比方法让学生建立内能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2)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到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宏观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1.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内能的概念是全章乃至整个热学的基础,改变内能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更是分析许多常见现象和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理论依据.因此以上内容都是本节的重点.内能概念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根据分析,确立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2 学情分析

作为学习主体的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的建立过程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意适应学生好奇心强、好动、要强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演示实验、体验探究、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并渗透一定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在初二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以及机械能的转化等知识,而且在本章第一节学习了分子动理论.这为学生学习本课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本节课准备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探究体验、对话、讲授和讨论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生生合作探究、师生对话交流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分析、概括、类比机械能的概念,得出内能的概念;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现象来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些指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训练.

4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烧开水时壶盖跳起来的图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再通过提问:“推动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热水蒸气产生的能量叫什么能? ”用非常浅显形象的语言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的理念.

4.2 新课教学

4.2.1 内能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的足球具有动能;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吗?相互作用的弹簧具有势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具有势能吗?

说明:通过学生已有的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的概念.把比较抽象的“内能”的概念,变得形象而具体.

多媒体总结: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多媒体展示图片:炙热的铁水和冰山.问:它们都具有内能吗?引导学生通过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2.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1)等质量的两杯水,温度分别为20 ℃、50 ℃ ,它们的内能一样大吗?

(2)温度相同的一杯水与一池水,内能一样大吗?

(3)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对吗?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HJ1.3mm]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熔化过程要吸热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JP]

说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物理教学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的知识.本设计通过问题支架,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

4.2.3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用2~3分钟给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球在静止时,内能不为零,机械能为零;球在运动时,机械能和内能均不为零,使学生认识到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一个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另一个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零,但物体的内能却永远不可能为零.

4.2.4 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学生体验活动:寒冷的冬天如何让你的双手变暖和?

物理从生活中来,通过创设生活中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架设好“学校学习”和“日常学习”的桥梁,做好两者间的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如下改变物体内能的作法:(1)把手放在火旁边;(2)双手来回搓手;(3)把手放进热水中;(4)把手放在热水袋上;(5)对手哈气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改变内能的大小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3)、(4)、(5)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2)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热传递

学生思考讨论:

①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能量是怎么转移的?

②转移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有没有改变?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

[TP4CW27.TIF,BP#]

讲授:① 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②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焦耳(J).

③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有改变.

热传递是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过的概念,且学生比较熟悉生活中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事例,从热传递引入热量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出: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如:

①经火加热的铁锅,热得烫手;

②经太阳照射的棉被,暖乎乎的;

③夏天把饮料放进冰箱,饮料温度降低.

再由物理走向生活,感知生活中的物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到一个兴奋点上,使得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2)改变内能的方法之一 ——做功

演示实验1:压缩空气点火仪

演示1:玻璃筒内不放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

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筒内有什么?(空气)活塞向下压缩,活塞是否对空气做功? (有) 空气的内能如何改变?怎么知道空气内能发生了改变?(空气的温度发生变化)不用温度计能否知道空气温度的变化?(在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化“不可见”为“可见” )

说明:通过宏观的现象,推知微观的物理变化是物理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演示2:玻璃筒中放入硝化棉,向下压缩活塞(图1).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压动活塞时,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②能量如何转变?

③棉花燃烧的原因?

④增大空气内能的方法?

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演示实验3:空气膨胀对外做功

演示:在饮料瓶中放少量水,塞上活塞,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图2)

学生观察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引导:

①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

②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做功?谁对谁做功?

③能量如何转变?

④瓶内白气怎么回事?

⑤瓶内水蒸气的内能如何变化?什么原因?

总结: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总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4.3 新课小结

多媒体展示任务:写出《内能》的概念图.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关于温室效应的资料,了解与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写一篇关于温室效应的小论文.

5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程的整体设计上,还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以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作指导.例如:①内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引导学生类比已有知识“机械能”,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提升获得新知识;②提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2)较好地贯彻了物理课程的理念——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例如:①内能概念的引入:煮水时壶盖被推开;②改变内能大小的方法: 怎样使双手变暖的小活动;③列举生活中利用和阻碍热传递的例子;

(3)以知识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例如:①演示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变“不可见”为“可见”,让学生领悟研究微观世界的方法;②学生归纳总结,制作概念图.

当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教育是长远的,学习是终生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启发学生、与学生共同成长等问题仍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潘华青

第三篇:说课的结束艺术

【摘 要】说课结语是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说课结语艺术的原则包括:画龙点睛;前后呼应;言尽意远;指出不足。说课结语艺术的方法包括:总结概括结课法;前呼后应结课法;探索启发结课法。

【关键词】说课说课艺术说课结语

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结语。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近代作家林纾指出:“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如果将说课看作是一台戏,那么,说课结语无疑是这台戏的压台戏。优秀的说课者常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或启迪思维、提升情感,或真情告白、诗意延伸,或创设高潮、意味无穷,或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要认真探讨运用说课的结语艺术,把这幕压台戏尽量设计得成功些,以求提高说课的整体效果,达到课已尽,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一、说课结语艺术的原则

1.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画成点睛”。画龙而后点睛,用墨不多,整条龙便顿觉跃然纸上。说课的结语也是如此,有的说课者在临近结束时,忘了关键的一句话,犹如画龙不点“睛”;有的说课者,却繁琐絮叨,没完没了,犹如画蛇添“足”时间浪费了不少。课结语,话不在多,贵在于精。既要“画龙点睛”,又要防止画蛇添足。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简洁。同说课导语一样,说课结语也要求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第二,抓准时机。一旦解决了核心问题就要马上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通过说课者的“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地将说课内容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便于听众抓住说课内容的重点,能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定的知识结构。如果匆忙结课,敷衍几句,就了结了,这对听众来讲是一种心理冷却。由此可见,“点睛”之笔要精心设计,抓住时机,这样才能“点”睛成龙,腾空飞翔。

请看下面的说课结语:

以上是对“电容器与电容”一节的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将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及计算机实时测量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形成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使传统的物理实验仪器扩展了新的功能,给基本的物理实验赋予了新的内容,从而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不仅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部分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建构,即使是演示实验,也是按照科学探究的原则来实施的。通过这一过程,使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这位老师的说课结语提纲挈领地将说课内容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指出了教学过程的两个特点,听众很容易抓住说课内容的重点。

2.前后呼应,不要前后分离。写文章讲究前后呼应,指的是开头和结尾的内容上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要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和交代。呼应可以使文章浑然一体,更具有突出的作用。在说课的最后环节,也要讲究前后呼应,不能前后分离。说课者常常在说课导入时提出问题,或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说课,用以引发听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在说课结尾时,不要忘记分析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做到悬念不悬。这种结语方式,既总结了说课内容,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说课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

请看下面的说课导语: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欧姆定律》。在上这节课时,我被班里的学生“将了一军”。

下面是对应的说课结语:

以上是我对“欧姆定律”一节的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设计。在上课时,尽管我被学生“将了一军”,但是,我并不感到难堪。这节不太成功的物理课,反而是我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方法科学,引导合理,学生不仅能学的好,而且,有时候,还会给老师挑刺,还会走在老师前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古罗马诗人奥维得说:“凡事的收尾贵重如皇冠。”这位老师以巧设的悬念导课,以呼应的结语结束说课,让人深深的感受到说课艺术的无穷魅力。

3.言尽意远,不要草草收场。宋朝的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作为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说课内容到此应该打住,但是,留有余味,发人深省,才是最高的境界。说课说课中理应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因为,此乃“天下之至言也。”请看下面的说课结语:

物理教学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以本课为例,学生在实验中区分导体和绝缘体时,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往往会得出“人体不是导体”的结论。本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特殊现象,既不像以往的常识知识一样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也不以“课后再研究”推脱,而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各方而思考。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知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产生了开展新的研究的强烈愿望。教学中的“错误”看似“不合时宜”,其实只受我们善于利用,便能增加课的含金量,仔细回想一下:我们在当初学习物理时,是不是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呢?

好的结语应该“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是啊,我们在当初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也曾饱受困扰,也常犯错误。但是,当我们成为老师,却似乎淡忘了当年的学习历程。这位老师的说课结语让我们又想起许多问题:其一,人类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偷吃禁果”,生命得以繁衍;批判谬误,文化得以传承。剥夺了学生“犯错”的机会,他们会有效学习吗?会健康成长吗?其二,科学探究是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重要方法。显然人为设计的理想化的探究历程,是不利于学生掌握探究精神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等等。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谁发明了新的结局,谁就开辟了新纪元。”好的导语是让听众带着旧问题走进课堂,好的结语则是让听众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4.指出不足,不要以偏盖全。无论说课者的教学水平如何高超、说课技巧如何精湛、如何精心准备,说课中肯定会有瑕疵的,有不完美的地方。在说课结语中,坦承说课中的不足,往往给人以认真、虚心、谦逊的印象,也会给说课争光添彩。请看下面的说课结语:

最后,我本节课的一些特点:全新引入,突破空间;学生实验,全体参与;形象模拟,便于理解;课堂教学,体现方法;总结板书,突出结构;学会应用,物理知识;学生作业,表现层次;课外作业,丰富多彩;评价体系,独特有效。

这位老师的说课内容很精彩,缓缓而进、环环相扣。但是,说课结语是否也很精彩,实在不敢苟同。这样的说课结语有过多的溢美之词,给人自负、自满而非自信的印象。再看下面的说课结语:

在教材分析中我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尽量渗透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设计实验为手段,将逻辑思维方法贯穿始终,顺利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在“电磁感应划时代的发现”这节课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设想,它并不唯一,也不完美,我的目的在于把自己的思想清楚地展示给大家,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思考,共同探索。不尽合理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这位学生的课前说课(他是一位物理学专业的师范生),究其内容来说,也很精彩,更为可贵的是,说课结语朴实客观,坦承其中存在的问题,说课者虚心、谦逊的态度,赢得了下面听课老师的赞赏。

二、说课结语艺术的方法

古人说:“结句当如撞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等等。这些都是古人对文章结尾的要求或经验。说课结语也是如此,好的说课结语往往耐人寻味,往往能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去深入思考更多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说课实践来看,说课结语的方法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分类的依据也不尽相同。应该说,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方法。我们依据说课内容上的总结、照应与延伸,做了如下的划分:侧重于对说课内容的归纳总结,属于总结归纳式;侧重于对上课内容的前后照应,属于前呼后应式;侧重于对说课内容的延伸拓展,属于探索延伸式。

1.总结概括结课法。总结概括是说课结语常见的结课方法。具体的形式又可以分为无奈式结课、总结式结课和自然式结课。

(1)无奈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是情急之下的机变。请看下面的说课结语:“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或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我们以为,这种结课方法只能在如下特殊条件下适用:一是已经超过了限定的说课时间,此时不能再多说,只得戛然而止;二是前面的老师说课占用时间太多,不幸您又被安排在最后一个上场,大家都饥肠辘辘,还有不少女老师要去接孩子,此时可以长话短说。不管怎样,这种结课方式实属无奈之举,是情急之下的应变措施。

(2)总结式结课。这是说课艺术中的最为常用结课方法,它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说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听众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的完整性。”大部分说课均采用这种方法,有的评比型说课还要求说课者在说课中必须有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过程设计以及板书安排等内容,自然,结课时,也要从如上几个方面进行概括归纳。

(3)自然式结课。说课的结束是说课组织结构中必有的一个要素,是说课过程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不是硬加上去的。技艺精湛的老师,会在说课的最后一个环节的最后一句话落地,时间刚到,这便是自然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要求要有丰富的说课经验,对说课内容的组织与把握烂熟于心,准确掌握说课的进程和时间。从形式上看来,这种结课方式不留痕迹,似乎没有较为明显的说课结语“关键词”,却已经悄然对本节说课内容进行了梳理、概括和总结。这种结课方式看上去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好像不讲究任何技巧,实际上却是教师说课智慧、语言艺术的集中反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说课能把握最佳时机,能不露形色而且美轮美奂,实在是说课艺术中的极品,每每令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2.前呼后应结课法。在说课的结束环节要与说课导入相呼应,如果在说课的导入环节提出了问题,那么,结语应照应开头提出的问题,以便给听众一个清晰、明确的解答。照应的方式可以是对前面的悬疑的总结性回答,可以是导课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升华。在说课中,我们也发现,有的说课者在导课时巧设悬疑,而在中间环节和结束说课时没有予以解答,致使下面听课的老师一头雾水、思路紊乱。因此,说课结语应该做到前后一致,首尾呼应,这样才能使说课的脉络清晰,才能收到较好的说课效果。

3.探索启发结课法。好的说课结语,不只是对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而是在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听众自己发现新的教学问题。好的的结语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把听众引向更为辽远的地方。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开头如“爆竹”,其结尾如“撞钟”。其实,好的说课结语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可以戛然而止,但是,余音袅袅,韵味无穷。黄政枢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请看下面的说课结语:

以上是我对电磁感应这节内容的一些思考。我在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经历了极为艰难的历程,十年思索,失败无数次,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是否也要经历法拉第的真实的艰难历程?如果不,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呢?

这位老师说课的课题是《电磁感应——跨时代的发现》。本节内容将隐形研究方法显性化,是沪科版教材很有特色的一节内容。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既照应了说课主题,又启发大家思考与之相关的新的问题,应该说,这个新问题更富有挑战性。这位老师的说课虽然结束了,但“余音”未了,因为我们听见在场的老师开始议论他提出的新问题。■

作者:王长江

上一篇:工程竣工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学讨论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