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

2022-06-16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雾霾的调查报告范文

雾霾的北京

中国许多大城市的居民多数来自全国其他地区,在这点上,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其他城市一样。随着人们逐渐得以更多地了解长期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许多人对于浓重雾霾下的生活有了新的看法。

在中国最大的类似推特(Twitter)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Weibo),至少在受教育程度较高、较为富有的群体中,离开北京已成为热门话题。

一位微博用户写道:“一个合作无间的同事辞职逃离北京了。高房价高物价高污染上学难看病贵。于是他们去了‘压力小多了’的城市——伦敦。”

中国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一直很严重,而最近几个月,在中国北方,危害最大的有毒污染物含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水平的40倍。

更重要的是,由于如今人们可以查到实时的信息,任何人只要有电脑或智能手机,就能够将冰冷的数据与他们正在呼吸的呛人烟雾联系起来。

空气质量信息的公开,加上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也逐渐明朗化,使得两年前还没有被视作问题的空气污染成为引发公众愤懑的源头之一

第二篇:雾霾的素材

2015高考作文素材(时评类12):请聚焦雾霾,而不是柴静

请聚焦雾霾,而不是柴静

凯风

2月28日,前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上线短短两天时间,这个片子就获得上亿次点击。就连刚刚履新的环保部长陈吉宁,也在第一时间对该片作出回应,称“已经给柴静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感谢,她从特殊的角度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

这部纪录片被解读为“一个母亲与雾霾的私人恩怨”。说是私人恩怨,是因为柴静的孩子尚未出生便被查出患有肿瘤,虽然肿瘤与雾霾未必有直接关联,但空气污染却从此成为这个新母亲无法回避的问题。但调查雾霾之于柴静,不仅是源于作为母亲的焦灼感,更是作为专业新闻人的职业敏感所在。

柴静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无论多么枯燥的数据、复杂的案例在故事里都变得鲜活而易于传播。柴静以自己女儿的病情作为开场白,虽然不无以角色代入引导公众情绪的嫌疑,但作为整个调查追踪溯源的由来,却也无可厚非。至于更遭部分人诟病的柴静式腔调,在面对一个严肃的议题时,过多的感情释放同样具有消解调查严肃性和专业性的负面影响。

不过,如果只是小资式的抒情,或许该视频也能获得快速而广泛的传播,却未必能引发如此深入而持续的探讨。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备受瞩目,从根本上讲,在于它以专业的视角、清晰的表述、简洁的数据、有冲击力的画面将雾霾的由来、成因、治理之策进行系统的常识普及,而且不乏对环境治理背后的利益困局的剖析。

这是所有一切的根,至于传播方式则只是附着于其上的叶,没有专业调查的基础,就没有关于环保问题的汹汹热议。一份专业而深入的调查,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一个特殊的时间背景,这些共同使得《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获得不亚于热门美剧的点击量。

不得不承认,柴静所做的只是常识普及,并没有提出多少观念层面和政策层面的革新。但对于一个雾霾几乎成为家常便饭,许多人对此麻木不仁习以为常的社会而言,无论强调多少次都不为过,更何况是这样不乏专业不乏深度的常识普及?尤其是在目前对于雾霾治理“雷声大,雨点小”的背景下,以讲故事的方式,也更能唤起共同体的同命运感,激起对雾霾治理的问责式督促。

但是,很多人对柴静调查作品里时而流露的鸡汤味充满不屑,更有人拿与调查报道无关的个体问题说事,这都不免有以细枝末节问题遮掩核心议题的嫌疑。焦点从来都应该是雾霾,而不是柴静。因为对柴静的不待见或者对心灵鸡汤式话语的厌恶,从而对调查所呈现的雾霾局面表示怀疑,未必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比柴静更专业更深刻的人不在少数,比柴静更有知名度也更有采访资源的也大有人在,比柴静更有资格也更有义务调查雾霾问题的同样举不胜举。但为何最终却是柴静为之努力并付诸了自己的行动?这不是在探讨调查专业性和深度之前更该反思的问题吗?

(凯风,媒体时评人,海外网专栏作者)

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一句话

锐之

1

对不起,我知道你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刷屏,可是我还是想说一下柴静。

确切地说,是想说一下从昨天开始,网络上那些针对柴静而起的口水、论战、恶毒的揣测、师出无名的攻击。

2

有人骂柴静是公知,拍这样的片子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有人骂她是五毛,拍这样的片子帮助维稳。

同样一个柴静,同样一段片子,同样一件事,居然能出现这样两方截然不同的评价。你可以想象,那些观点,是如何唯心而阴暗。

所以说在中国做事,太难,因为有太多恶意,太多盲从,太多冷漠,太多无动于衷,太多的眼睛和耳朵被无知蒙蔽,太多的心灵被偏激绑架而失去善意,太多的脑袋被刻意操纵而失去理性。

3

有人开始攻击她的私生活。有人开始质疑她的女儿是美国国籍。有人开始分析她的传播策略。有人开始嘲笑她的调查不够专业。

如果从纯粹学术探讨,讨论有些问题当然无可厚非。

可是你们充满攻击性的言语里,分别每一个字都透着阴暗,透着嫉妒。 你们疯了吗?

4

还能说什么呢,在奇葩遍地的国度,那朵正常盛开的花,反而成了异类。

5

那些骂柴静的人,我就想问你们一句话:你们到底希望不希望雾霾问题能够解决? 如果你们像我一样,不愿意在北京,在上海,在南京,在杭州,过着每天早上要看污染指数才敢出门的憋屈生活,不愿意每天推开窗外面就是一片昏暗看不到蓝天,那么你们为什么还要去在意那些细枝末节?那些真的重要吗? 她以一己之力,营造了一个多么好的呼吁全社会解决雾霾问题的氛围。从她的这个视频出发,各行各业、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可以接着做多少事? 难道你们不知道,所有与这个主题无关的口水,都只会模糊焦点,破坏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 难道你们真的愿意一辈子生活在毒空气里吗? 你们都疯了吗?

6

还有些人,平时不愿意谈雾霾,不屑谈民生,不屑关注新闻,不愿意参与热门话题讨论,自视高冷,自以为逼格高,这些,都无可厚非。

可是在柴静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件大好事的时候,他们却跳出来,攻击她,是为了炒作自己? 所以你们眼红了是吗?你们自恃与世无争的高冷呢?

7

我甚至不在乎柴静拍这部视频是不是有炒作自己或者捞钱的目的。我不在乎。我对这个问题完全不感兴趣。这完全不重要。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说,“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正因为面包师想赚钱,所以他努力做出好吃的面包,所以我们才有面包吃。即便他炒作包装自己,想成为全国全世界最有名的面包师,那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吧? 当我吃到好吃的面包,我只会心存感激,而不会指责面包师想赚我的钱。

同样地,柴静做了这么一次调查,形成了全社会呼吁解决雾霾问题的压力。这本身已经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心存感激。

更何况,她根本没有占用公共资源和纳税人的钱,而是自己掏腰包做了这么一件事。 我甚至希望她能够从中因此获利,因为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人走上她这条路。

8 而且,当你们自己躺在阴沟泥水里打滚的时候,为什么却要求别人,做一个纯洁无暇的圣母? 你,有什么资格?

9

还有人说她投机取巧。有人说,几年前批评雾霾有危险,她不批评;现在批评雾霾是政治正确,她才跑出来。

就算现在批评雾霾是政治正确,那么你们站出来批评了吗?站出来去做了柴静那样的调查了吗?

10 还有人批评她为什么不再前进一步,对体制有更严厉的批评? 你们,装什么外宾呢?你以为柴静看不到那些问题?就你最聪明?难道你不知道,如果再前进一步,我们就根本连看到这个视频的机会都没有?

能把自己想表达的、公众需要知道的信息,用适当的尺度传达出去,而又不必搭进自己的生活和自由,这是一种本事和智慧。

难道都期待别人振臂一呼头破血流才算是英雄吗?那你自己怎么不去? 11

我甚至开始觉得,对待这个纪录片的态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理性与否、真诚与否的最好的试金石。 这样的话单独拿出来说,也许太绝对、太唯心,可是放在这个纪录片的具体语境里,我觉得,是客观的。

如果你没看视频就在骂柴静,那你真的是个烂人。如果你看了视频还在骂柴静,那你更是个烂人。

12

过去数百年美国社会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从黑人平权运动、到女性地位的改善、到整治污染,到今天的同性恋婚姻,都是靠着无数的普通人,用一点点的勇敢和责任感,去推动才促成的。 现在柴静站了出来。遇到的却是这样的局面。 还能说什么呢?

13

大多数人,都不是可以随时离开这个国家一走了之的巨富。也不是可以承受社会动荡带来的沉重后果的无产。

这个国家,属于你我这样的中间阶层。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它变得更好。这是落在我们肩上的责任。

所以,让我们抛弃所有的政治站队,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吧。

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无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只要你属于这个中间阶层,从我们未来共同的命运出发,左右之间,是有交集的。 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

这一刻,请让柴静这个名字消失。

沙小皮

【导读】打不过是一回事,但是打不打又是一回事,就算力量悬殊,力量微薄,但是态度要拿出来。

又一次站上神坛,这应该不是柴静想要的。

带着好奇、压抑、震颤的心情看完了100分钟。一个具备专业媒体人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妈妈,花费1年时间,耗资百万,查找大量翔实资料,寻访多位专家和官员,并到曾经历过中国目前污染现状的多个国家实地探访,一系列看似耸人听闻的数字画面告诉所有人:你我若再不行动,都会死在雾霾里!

不论这个视频的出发点在何处,它过亿量级的传播,对于提升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是一个里程碑级的事件。

如果你认真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被各种无力感笼罩的老百姓和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她站在雾霾中,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这个片子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观点的颠覆。在此之前,人们关于环保的讨论都停留在要发展还是要环保的“二选一”的简单思维上。

而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一个和以前都不一样的结论:经济发展当然有代价,但是代价不应该这么大;工业化当然会带来污染,但是污染不应该这么严重。从纪录片里就可以看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远远没有做到我们这个发展水平所能做到的最好,很多设备、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都有,但就是做不到位。从国家到企业,我们的环保意识是极度缺失的。

昨天,我在看这个片子时觉得中国还有救,但是今天看到一些评论却觉得中国完蛋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谈环保的时候他在看生孩子。

今天上午开始,朋友圈里的风突然开始转向,柴静的私生活被扒出来。高龄产妇、抽烟、开大排量车,美国等等关键词充斥。这么用心做的纪录片,很多评论却是集中在对柴静私生活和片子瑕疵的议论上,而不是对雾霾的讨论上。那些说片子没有触及深层原因的,现在正是你们站出来写长篇深度探讨文章的时候。那些说片子论据有谬的,现在是拿出科学证据让公众知情的时候。一个席卷全国的热点事件,让严肃的环保讨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关注度,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搭顺风车做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啊,而你却在扒人家的私生活?

中国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不做事的人对做事的人指手画脚。

她作为一个公民,用实际行动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她做的这一切是有益于环保有益于大家,她让我们看见了,让国家领导层看见了,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她完成了使命。即便她真的如你们所言不堪,那!又!怎!样!套用经济学之父斯密的一句话:屠户、酿酒师和面包师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但他们也因此满足了公益。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看的是穹顶之下,您看的是柴静。

这一刻,请让柴静这个名字消失。把注意力投向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因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一次呼吸,都在滑向疾病与死亡。

这一刻,请让柴静这个名字消失。 有人说,一个片子能够解决那么多问题么?显然不能。它不能赋予环保局权力,不能搞掉威胁断供的国企,不能让那些得了癌症的人们复活。

但是它能叫醒很多人,而这些人的影响力会像星星之火一样,一点点的把能量真正落实在解决雾霾的问题上。这是雾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是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用再像纳粹集中营的囚犯一样被关在毒气室里的解决之道。

大家还记不记得《功夫》里面周星驰被火云邪神打凹在地上,还捡根小棍敲火云邪神。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打不过是一回事,但是打不打又是一回事,就算力量悬殊,力量微薄,但是态度要拿出来。

就算是只蚊子,我也要叮你一管血。

穹顶之下不应是柴静一个人

程世杰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2月28日光明网)

大众最初熟识柴静,是因为非典疫情的爆发时,她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从彼时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产子,柴静向来不缺少话题性,如今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更是惊呆了一众看客。在震惊的同时,雾霾之于柴静或者柴静之于雾霾的关系,却不似尚为媒体人那时的明朗和清晰,庄严却又多了一丝悲壮,而这也不仅仅是柴静一个人的战争。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迄今最全面的对柴静《穹顶之下》的评价

网络综合

【导读】春节前夕博士生回乡记录引发的乡愁终究抵不上市民对雾霾的愁怨,春节之后的duang和裙色之争则更像是网络人气的热身和铺垫。现在,大家抬起头来看柴静。

看来两会前的媒体注意力都将被柴静吸引。时隔一年,她带着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复出,视频推出当天就在优酷获得600万次播放量,24小时全网播放量近亿。春节前夕博士生回乡记录引发的乡愁终究抵不上市民对雾霾的愁怨,春节之后的duang和裙色之争则更像是网络人气的热身和铺垫。现在,大家抬起头来看柴静。

首先是一片赞美:

最直接的朋友圈反应:

比起和香港人吵架,这才是重要的事情,我们该为雾霾治理做点什么了,买空气进化器没用,我们要拿出行动。

这是经常激荡于虚拟空间的“公民行动精神”。

知乎上的环境系男生:

“我想柴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一个学了七年环保的人,(只知道)那个出门带口罩的方法,人家的作为勇敢,就是一阵号角,号召你要醒过来。”

南都记者汪涛:

在环保部的一次会议上我遇到柴静,互留了联系方式后,她时常和我探讨一些大气污染的问题,要一些专家的联系方式。我没有对别人说起柴静在关注雾霾的话题,后来听说她当了妈妈后,对于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关注。我很欣慰。只是觉得她太认真了,大气污染的各个领域都要涉及,做了一年,竟也没看到报道。直到2015年1月,我被邀请去给他的演讲提意见是,我才明白柴静为何要花一年时间,为何要采访那么多人。”“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

人民网:

“不仅理解,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更在官微中呼吁:“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原《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

他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她居于调查的动员,将引发新一轮的、更广泛的从立法完善到公共政策调整再到公民个人作为的治霾行动。”“她以个人、市民而不是机构雇员的身份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污染治理的立法、战略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可以从信息公开和民主决策的视角考察其间的得失、权衡国外同类决策的可否借鉴。网民不必居于渠道信任,而是出于对传播者个人魅力的赞赏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对社会议题的重视而上网观看《穹顶之下》……《穹顶之下》,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

和菜头:

“我花了10年时间才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终于采取了应对行动。那么对于海量的大众来说,也许要花更长的时间,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让足够多人正确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仅仅是认知是不够的,还需要让人们行动起来。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的《穹顶之下》动员了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认识到雾霾的危害,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在许多人还在热衷讨论什么是“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们已经悄然做出了他们的新媒体产品,而且免费发布到了全网。在我看来,这件事情甚至要比《穹顶之下》本身更重要。”和菜头更大胆预测:波澜壮阔的雾霾公关攻防战这才揭开序幕而已。

著名财经人士江南:

少罗嗦,赶紧多买一点环保题材股票。

然后是多种多样的批评与担忧:

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方式最容易引起批评。关于婴儿的桥段最先引起不满。婴儿的肿瘤病和雾霾到底有无关系,纪录片是否煽情过度失去客观态度?有圈内媒体人在微博上表示:柴美女是资深烟民,加上高龄产妇,这些对孩子的健康影响可能更大。呼吁柴静戒烟的网民不在少数。但许多烟民表示:不戒烟也可以生好孩子,孩子有良性肿瘤是偶然事件,治好就行,健康就好,大家都别拿这说事。此外,柴静开的车也被吐槽排量太大。 一位匿名网友表示:

要把故事讲成这样,其实很简单——拜罗永浩为师。这部片子,从第一眼我就觉得有浓重的罗氏脱口秀风格,果然,最后的特别鸣谢名单里面,头一位就是罗永浩。

有关新闻传播体制的更深层担心来自两位新闻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吕新雨教授与庄永志商確道:

崔永元和柴静都是自出百万来做调查性报道,这一名人现象值得关注,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公民新闻其实是名人新闻。柴的报道在两会前上线也是看点。这些报道具有所有名人效应的优势,以及问题。调查性新闻在体制内的没落,社会对此种新闻的饥渴,也是此类新闻能够有影响的社会基础。这些都是值得分析的新现象。失去新闻生产体制对新闻客观性的保证,以名人效应为公众信仼的基础,这一转变后面的隐患很值得探究,也为隐性资本操控留下空间,它可以构成新的压力政治的模式。名人生产新闻的横出与体制性新闻生产的危机在今天中国是一对互相关联的问题。

有网友则称这部纪录片声势浩大地推出,是中国式游说集团甚至绿党的诞生。但是有新华社的朋友不同意:

这个是不了解敝国新闻体制,哪有啥压力政治?人民网是谁办的?这明显是部门利益支持的动作,时机也拿捏得非常讲政治,新部长履新、两会前夕。

北大吴靖教授认为: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名人自费拍摄新闻调查是一种包装成公共行为的商业行为,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市场化的算计。这种算计在柴静纪录片的完成品从内容到形式每个细节中都可以找到。从莫须有的雾霾导致婴儿肿瘤的叙事策略开始,到再次搬出幼儿和母爱来遮蔽数据漏洞和逻辑混乱的结尾。包装、姿态、煽情、自我展演的商品逻辑几乎全程覆盖真实、理性、深入、质疑、论辨的公共对话逻辑。

媒体人西坡的观点比较婉转:

因为有了当母亲和照顾孩子的经历,所以在面对雾霾时更不能忍,所以发起“一个人的战斗”。公共言说目的就是调动公众,拿个人经历做引子,搞些小煽情(采访小女孩有没有看过蓝天)、小金句(“有义务没权力”)都是正常的手段,视频整体还是克制的,主要以援引专家、机构的观点和数据为说服力。对于一直关注雾霾新闻的人来说,《穹顶之下》没有太多新料,但对普罗大众来讲,这是一次系统、靠谱的雾霾知识普及。

但片中的专家、机构观点和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从事财税行业的不愿具名网友W告诉笔者:

关键她的结论就是错的。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一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煤储量巨大),二是因为燃煤燃油只要适当集中处理,应用合适的技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北京的所谓雾霾十年二十年之内不难解决的原因。憎恶大工业是中国环保主义的最大误区,事实上以大工业取代小工业才是实现环境友好的唯一途径。中石油中石化加起来大约占全国成品油市场的70%,剩下是各种地方炼油和民营炼油企业。中石化与地方炼油企业、民营炼油企比,那个污染大,哪个品质好?开车遇到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油加油站一个是杂牌加油站,放心去哪个?

资深环境报道记者李靖云表示:

我国的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大量的点状分布,开采非常困难,成本很高。过去搞过石油大进军,到处搞油田,结果是什么可以去查纪录。至少前些年川渝中小型油气井出的那一系列悲惨事故足够触目惊心了。如果遍地开花式开发,污染会呈什么样水平?

一位不具名网友说:

错误太多,说几条一眼扫到的:

1、引用陈竺的数据未必就权威,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

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

“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

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要是为了健康,那确实要按柴静说的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不会减少雾霾。再概括一下:减少水蒸气会带来蓝天,美国之所以有蓝天就是这个原因。但这并没有减轻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水溶胶少了罢了。减少工业排放,会有利于健康,但不会减少雾霾,不会带来蓝天。

引起中产阶级钦佩的柴静式行动,也引起了另一个层面的警惕:

比如吴靖教授表示:

要呼吁公民责任,却只挑相对而言最容易最高姿态的打电话报警投诉排放超标,轻轻说句少开点儿车,对于最实际但也是最困难最不讨好的公共政策选择却不置一辞,这些选择包括:提高入城费,提高限行天数甚至单双号限行,控制大排量汽车,继续严格的摇号限号政策等。这些都会引起相当多城市中产的埋怨。看来对雾霾的恨还是没有超过对成为中产阶级知性女神的爱。而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就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

中戏教师“树上的男爵”也批评了柴静纪录片的中产阶级保守心理:

说到空气污染,北京人动不动就骂河北,说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是北京雾霾的罪魁祸首。春节期间包括北京人民在内的大都市中产阶级开车自驾到大理,把小小大理堵了个水泄不通,春节期间PM2.5指数飙升。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环境污染毫无疑问应该治理,但治理方式不应该是去砸那些正在发展道路上苦苦经营的欠达地区人民的饭碗,相反,应该充分反思并有效约束中产阶级们美其名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西坡也担心环保的代价由谁承担:

雾霾并不是这两年的新生事物,只是这两年才引起注意罢了。而最关注雾霾的,显然并不是农民、富士康员工乃至环卫工大爷,而是城市中产、文艺青年、富豪老板(钢厂老板等除外)。后者是这个时代民间最有话语权的,他们脱离温饱阶段,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已将双脚迈进了城市大门,但他们也只是为自己代言。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附着其上的人群,在舆论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筒。不说话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但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以“为时代让步”的名义被牺牲掉。

无论如何,柴静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正确关注环境问题:

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记者李靖云告诉笔者:

这是个政策问题,我最担心就是政治化,那是立场问题。既然在中国就得面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我不关心纪录片是否有利于建立民主自由或者有利于党国改善治理。中国目前社会抗议增长最快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会的数据,从1996年开始年增长29%。所以那句“唤醒民众”实际多余。第一,准确的数据。柴静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估计是介绍了马军老师长期的环境第三方监控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第二,能源政策和格局明晰化,中国的能源过去现在未来都必须靠煤,公众必须要了解这一基本事实,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对燃煤做环境处理。第三,减少污染源所必需的代价,这点必须讲清楚。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镇必然增加碳排放和污染。反对垃圾集中处理,反对核电,反PX实际在鼓励污染。数据指示基本状态,确定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要总是反问过去,历史也不是阶段性和重复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其实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能源环境报道比如南方能源观察和财经无所不能,就知道柴静基本才入行。

南京大学周雷博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怎样研究污染问题: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所以她的调查和崔永元自费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虽然,崔永元更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她提到伦敦的几百万污染行业工人转型,伦敦现有的环保模式,但却没有意识到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人类都在外包和异化自己的认知。当那些污染行业从自身国家逐步淘汰,大气开始朗清,似乎就觉得问题解决了。柴静采访了一些老北京,说到儿时的记忆,似乎存在一个曾经有效和环保的北京style。这种逻辑和认知模式错得非常离谱。研究污染,从来应该多线并进,但不是用小分队调查的方式,而是能寻找到症候的发生机制。

然而,对于批评的反批评也已经出现:

李华芳在微博发表文章认为:

批评柴静的学者那是因为“轴”和“酸”,学界游戏规则是占据知识山头,媒体游戏规则是靠故事煽动情感。你搞学术影响力人家搞媒体影响力彼此彼此啊。但重要的是,搞政治运动的人要学习柴静的动员能力,不然怎么煽动革命?至于普通人那就是搭便车的,“革命”不需要你们。

环球时报肯定会认为李华芳这是一厢情愿把柴静当作“革命”工具。虽然今天没有发表文章,但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连续发声:

“请那些不认同柴静的人,先好好看完那个纪录片。里面的干货很多,而且都来自于环保部门的专家和官员,给人感觉跟像是中国环保部门的一次集体控诉。那些纠结于柴静本人的人,你们应该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其实如果大家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感到各种无力感的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如果看这个片子的最后,是去对柴静品头论足,那么你恐怕并没有看懂这个片子到底在说什么。”

崔永元显然比环球时报悲观,他对澎湃新闻表示:

《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要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对柴静纪录片比较持中的看法来自春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平教授:

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

其他海内外名人对柴静《穹顶之下》的看法: 温克坚:

柴静雾霾视频引起海量传播,说明雾霾肆虐下民众不满情绪之广泛和深切,不过不满情绪本身不是社会行动,它只是社会行动的一个心理基础,催化行动还需要明确的归因,清晰可见的路径,并伴有成功可能性的激励,而这些要件的表述,显然是柴静视频无力承载的,而是通过后续辩论和批评才可能塑造的,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粉丝们不要过于敏感,赞美不是唯一的姿态,对这个视频的批评反而是提升这部片子价值的通道。真相就象洋葱,柴静拨开了一层,自然需要有人去拨开第二层,直到直面最后简单而残酷的真相。通过这种观念对手戏,社会心理动能才会更聚焦,社会螺旋式演进才有可能。

赵楚:

讨论一个高热度公共话题,会有各种激烈分歧意见,这很正常。讨论中有些人不留神会有点犯规,比如某种人身攻击,这不好,但也难免。我以为,任何公共讨论,遇到两大法宝应该立即停止,互相拉黑,有多远逃多远:一是当有人祭出建设性批评,二是遇到心地太纯洁的真外宾。

秋歌讲张:

听说柴静的片子获得人民网的力推。我觉得能被人民网推起来的,大家看着得长个心眼儿。人民网讲究党性,爱憎分明,敌我意识特别强烈,柴静被推,一定有其道理。同样是一些关于其他问题的纪录片,连问世的机会都没有,遑论获得中央级网媒力荐。所谓“长个心眼儿”,主要是关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像雾霾这么比较严肃的环保议题,还是应该多看看相对严肃的文献以及国外的文章。人是观念的动物,在有心者的引导下,不少人已经觉得汽车尾气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像这类观念一旦根深蒂固,就不容易扭转。

天书:

作为体制内的人,柴静获得了她的话语空间,这个话语空间也是体制默许给她的。作为她自主的创作,别说这个片子,就是片中所涉及的这些数据就无法获得。大致看了下,柴静的这个片子还是一贯套路:将政府的责任推给全社会,雾霾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你们民众烧煤炉、开汽车、要经济发展的代价,政府也是无奈的。现在要全民动员了,大家要提高环境意识了,说不定接下来要提增环境税了!我不是没做过纪录片,做纪录片不是这个做法的。这样的秀显然是精心策划的。

莫之许:

我再问个问题: 别说个人了,就算是新浪这些门户网站,至今没有新闻采访资格。独立纪录片其实就是地下纪录片,去年宋庄独立电影节,更是被强行叫停。没有体制许可,就无法面世。如今一个号称个人制作的纪录片横空出世,人民网同时推荐,这背后能没有点啥?你想都不想就转发,智商被清零了吗?

张雪忠: 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能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其实并不奇怪:

1、这一纪录片聚焦雾霾的来源和危害,但尚未触及根本性的制度成因;

2、在这个时候展示雾霾这一环境危机的严重性,自党内政治来看亦是现任主政者所乐见的,因为他们当然不愿为前任们的积弊负责。

张雪忠:

作为一个外行,我觉得柴静女士关于雾霾的纪录片制作得很用心、很有水平。我说它的内容尚未触及雾霾危机的根本性的制度成因,并不是要对柴女士加以苛责,而是期望她的纪录片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环境危机是一种公共危机,必须通过合理的公共机制才能防范和解决。这意味着,每一个可能受环境危机影响的人,都必须享有与之相关的民事权利和公民权利,既可以为自己的损害寻求司法救济,也可以就环境的恶化对政府进行问责。但这一切,又必须以独立的司法和有竞争的民选政治为基础。在中国,人们的环境权利毫无保障,那些因受环境损害而试图维护自身权益的人,甚至经常要面对政府的强力维WEN。可以说,中国的雾霾危机,就像其它各种社会危机一样,完全是一党专政的制度恶果。而一D专Z造成的危机,绝不能依靠一D专Z来解决。

雾霾危机,就像别的公共危机一样,绝不可能靠每个人"从我做起"来解决。在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这是普遍的人性。一部纪录片,就像任何类似的传播一样,可能让人产生一时的感情共鸣,但这种短暂的情感波动,并不足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更不可能改变普遍的人性。防治雾霾,也不能"依靠"政府来进行,因为那些控制政府的人,亦只会尽力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会主动和真心防治雾霾。雾霾危机只能由公众"通过"政府来解决。这意味着人们必须控制政府,先通过民选的立法机构制定合理的法规,使每个人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与雾霾防治达成适度的均衡或契合;再通过可问责的行政进行公正和高效的执法,使大家逐渐形成对环境友好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中国出现如此罕见的雾霾危机,完全是政权专横腐化、治理溃败失灵的恶果。这一致命危机的产生,不是因为中国人缺乏公德,而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权利;是因为政府不但放弃了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而且还剥夺了人民参与环保的资格。

冉云飞:

一个权力不受约束的政府才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污染源,不看到这一点,那就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

盛雪:

对于雾霾,不论你是否认同柴静的角度和深度,事实是,她走出了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她的片子启动了这次大规模的围观,我们要让这种围观变成参与。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我们所有不想呼吸雾霾的,不想亲人呼吸雾霾的,不想朋友邻里呼吸雾霾的,不想子孙后代呼吸雾霾的都跟上,手挽手,肩并肩,能够使用什么手段就使用什么手段,能够在什么层面发挥作用就在什么层面发挥作用,继续揭开权钱交易黑幕,用力断开权贵利益链条,阻止权钱互流的通道,遏制暴政牺牲人民的生存环境,向其周边利益圈施舍利益,遏制专制利益共享集团,暴敛人民生存资源,向专制机器供氧和输送血液。 我们要直捣雾霾生成的暗窟,拆卸掉雾霾生成机的零件,瘫痪雾霾生成的机制,让中国人能够自由地呼吸,自由地说话,自由地生活,共享一个晴朗的天空。

第三篇:关于雾霾的作文:说说雾霾

关于雾霾的作文:说说雾霾

亲爱的读者:

你们好!

我本是不想谈论这个话题的,可无奈,“它”竟成为了全国瞩目的话题。于是,对读者们,我们要一同谈论这件“新鲜”事儿。

它,就是雾霾。

从2015~2016年来看,雾霾这位“不速之客”的“热情”毫无减弱的趋势。成天的“仙境”,对于在城里来来往往上班的路人来说,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就像早上太阳会升起那般理所当然。学校之中的一位位“雾都孤儿”还不知霾的可怕,笑着欢着向雾里跑。人们对于雾霾的戒备心被常年的环境与那些“自取灭亡”的调侃所冲淡了。

居然有网友这样说:“上周我约几位弟兄去北京品霾。经过四天的观察,我们发现:南方的霾轻柔细腻,而北方的霾粗粝豪放,可惜又少了一点底蕴。我个人觉得霾还是讲究积淀,北京的老霾实在是比南北的新霾厚重,吸起来入鼻绵柔,却不失醇厚,仔细品味下略有回甘。”

这简直是荒唐!

再看看大街上的那一帮帮青年,哈着嘴成群地穿梭在“灰不溜秋”的马路上。男的不戴口罩是为了耍帅;女的不戴口罩是为了臭美。由于太多的人不习惯戴上口罩,使得医院里呼吸科“生意兴隆”!一串串长龙从诊室延伸出来,白色的空间里无处不飘弥着“难闻”的咳嗽声。

一个家庭,往往是由肺癌等疾病引起的破灭,可仅是如此,人们仍然没有意识到雾霾的邪恶势力的逐渐强大。

为了让霾永不消失,“恶魔”在人间安插了给予霾力量的内奸:它们有的有粗粗的管子释放浓烟;有的可以通过美丽的自燃化为硝烟;有的甚至是火上之肉发出的熏烟„„有了用之不竭的强大力量来源,雾霾正准备着制造一支势不可挡的隐形军队,在烟雾弥蒙之时发动总攻,集中任何可用之力,一举摧毁人类与整个中国。“你们钻进人类的鼻孔,把它们的肺染成灰色!”霾大王正命令小兵进攻人类——

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们啊,难道你们想重现“伦敦”大雾吗?带上口罩,抵抗雾霾,人人有责啊!

“如果人人都多种一棵树,世界将会变成无霾的人间~~”这是一首改编的歌曲,也正是人们为雾霾的不满之感。

想在许多人都讲究“低碳生活”,可大街上“生意兴隆”的烧烤店,马路上“泛滥成灾”的汽车与大工厂里排放的废气,这有咋么解释?光说不做可不行!

请读者们重视雾霾这件“新鲜”事儿吧!

惆怅的作者:强子译

2016年1月1日

第四篇:雾霾话题作文:关于雾霾的思考

早晨起来,拉开窗帘,望一眼窗外,感觉自己的眼睛就像被蒙上了一层雾。看不到湛蓝的天,看不到悠悠的白云。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一切都是灰色的。连对面彩色的楼房,也只有朦胧的轮廓。在我们不经意之间,雾霾就这样悄悄地笼罩着整个城市,就像一个人人厌恶的“恶魔”,侵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缺少了多彩的颜色,而变成了单调的灰色。爸爸妈妈小时候常见的蓝天白云、呼啸的西北风和时常可见的城市西边的大山远景竟然成了我们的“奢望”。

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骚客在诗句中歌颂了对“蓝天”的热爱。既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上有蔚蓝天”的描绘,又有唐代大诗人顾云“空中焰若烧蓝天”的写实。爸爸妈妈常常给我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他们小时候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蓝天白云下,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可我们现在最爱上的体育课经常因为雾霾停课,只能躲在室内。偶尔出去一下,在大街上带着防雾霾口罩的人群穿梭而过,就像仿佛电影里即将到来的“生化危机”的镜头似的。前不久,妈妈微信朋友圈广泛流传了一首《霾愁》“古时候,口罩是一种小小道具,我在这头,强盗在那头;小时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惧,我在这头,护士的针头在那头;后来呢?口罩是03年的集体记忆,我在这头,SARS在那头;而现在,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这头,却看不清,谁在那头?”作者才华横溢,却却使人哀思阵阵。

我不禁反思,雾霾是什么?雾霾怎么才能离开我们?

雾霾是一场“灾难”。经查询,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可引起人类肺部疾病频发,更易患癌。据报道,引起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所产生的废气、日益增多的汽车尾气等。

怎样击败雾霾?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说,就是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劝说爸爸妈妈尽量少开车,全家集体绿色出行。积极参加爱护环境的义工活动,多植片绿色,就减少灰色。

怎样防御雾霾?第一就是勤洗手,使带回家的雾霾小颗粒无处“藏身”。第二就是少出门,在雾霾天气应该减少外出。第三就是多防护,出门必须佩戴防雾霾口罩。第四就是调饮食,多吃些蔬菜水果及银耳、雪梨等润肺食物。

治理雾霾是一场“呼吸保卫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齐力驱走雾霾,用我们的行动共同擦亮蓝天吧!

第五篇:雾霾的作文400字

雾霾的作文400字

(一)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现象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我的家乡——唐山,也受到了严重的雾霾影响,使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人们患病率大大上升,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使人们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对心脑血管也有损伤。

雾霾的严重程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我曾经和妈妈坐车从我家香木林出发一直往东行,长宁道上天空晴朗,河西路上就开始出现雾气,走到钢窑路上就看到前方雾蒙蒙的一片。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谁也受不了,我巴不得快点离开这儿。

现在人们已经真切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正积极治理环境问题;不乱扔垃圾,少开车,植树护绿,关闭了重污染工厂等等。我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几年后的家乡一定是变得空气清新甜润,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每天都阳光明媚,天空湛蓝而深远,人们欢声笑语,快乐健康的生活。

雾霾的作文400字

(二)

早上,我发现外面雾蒙蒙的,连山都看不清楚,太阳也懒洋洋地躲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能见度非常低。打开电视,新闻里也都在说这个事情,原来这几天南京,安徽等地区的学校都因为雾霾天气停了课,杭州也让学生停止了所有的户外活动,大家外出还都带上了口罩呢。

我很奇怪,就跑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通常人们说的雾霾实际上是由雾和霾这两种天气组成的,雾霾天气看起来像起了大雾一样,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区别。大雾是由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而霾则是因为空气中极细微的灰尘颗粒,细沙颗粒,病毒颗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气中,他们交织在一起就是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我们如果吸入了这些细菌,病毒,就很容易生病,严重的话还会致死。”

据我所知,雾霾天气都是由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等二次污染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除了要减少户外活动,多喝开水之外,更应该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让雾霾天气远离我们。

雾霾的作文400字

(三)

一场可怕的浓雾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往外看,只能观察到白茫茫的一片,大街上浓雾弥漫,学校也应此停了课。本来美好的一天,就因为这鬼天气而变得单调。四周只剩下一片白灰色,当开车时,人们已无法看清前面的路况,仿佛走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迷魂洞。车主们大都打开了双向灯,凭借着感觉开车,但很多汽车都出了事故。人们都不再出门,外出的人们也都纷纷带上了口罩。因为这鬼天气不但影响视线,对人体也有害,据说会使人体呼吸系统防御功能降低及呼吸不畅通、胸闷、干咳和咽干痒等,它的危害比"二手烟"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严重的可能会使人死亡。

然而,我们不妨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本来健康的变得那么危险呢?是那工厂排放的滚滚黑烟,是那马路上一日比一日多的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是那燃放的烟花爆竹产生的烟雾,还是那秸杆燃烧后的漫天浓烟„„环境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人们自己产下的苦果。若是人们能够不再污染环境,我们的家园也不会遭受伤害,我们的人身安全也不会受到威胁。

此时此刻,我真心希望:人们能够从此事中觉醒,不再做伤害自己的事。让我们为干净的家园出一份力吧!

上一篇:数据结构作业一范文下一篇:十九大主题党日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