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老人工作总结

2022-11-18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爱留守老人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关爱留守老人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老人

“爱心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农村特殊群体——“留守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南昌某乡村调查结果显示,全乡有留守儿童231人,其中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50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6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1人,占留守儿童人数的35%,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临时监护或隔代监护,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足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思想偏激的占40%,思想道德方面有问题的占30%,积极进步的占30%

二.活动目的:

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为了培养我们同学的服务意识和积极贯彻,我们将开展主题为“走进乡村,关心需要关爱的人,用我们的爱铺出一条通往彩虹的路”的活动。我们身上荡漾着青春的气息,是感染社会的最强力量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爱心,给老人与儿童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的同时,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活动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爱心,给他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的同时,树立榜样,造全社会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四.活动名称:爱心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五.活动时间:2011年4 月

六.活动地点:

七.活动主题:走进乡村,关心需要关爱的人,用我们的爱铺出一条通往彩虹的路

八.活动道具:相机,一些医药物品。院旗(等)

九.活动对象:

十.服务内容:

1.对乡村进行调研,与当地部门联系,选定帮助对象,召开小组成员全体会

议,讨论并拟定活动计划,明确项目内容和项目分工。

2.取得学院团委的批准,并开出本次活动的许可证明

3.组织相关人员熟悉路线、地形和环境,准备活动设备(相机、我院院旗等)

4.确定参加活动的同学人数,积极动员同学们通力协作,圆满完成既定服务项目。

5.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屋,修理小物件,帮忙完成一些生活琐事(劈材,挑水等)如果需要,利用手头资源自己动手制作些简单家具等

6. 陪孤寡老人聊天。尽可能帮助老人,让老人度过难忘的一天,也让我们自己有一段值得回味的记忆

7.对于留守儿童,我们可以陪他们游戏,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缝补衣服,做家务等)

8.在学习上,我们要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解答题目的成就感而对学习感兴趣。

十一.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做好乡村调查工作,选定帮助对象,对帮助对象有一定了解后制定方案~

2出发前集中同学,清点人数,交代细节。

3.活动当天由青协会长带队下乡帮助服务对象,分派人手,安排工作,让事先的安排顺利有序的进行

4.相关人员负责全程跟踪拍摄,记录下大家与老人们渡过的分分秒秒。便于后期宣传及存档。让爱心传递。

5.组织同学与老人儿童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向院方负责人表示感谢,并对活动的不当之处请求谅解。

6.活动结束后,在指定地点集合,清点人数,返回学校

十二.后备预案:

1如有不愿接受帮助的老人或儿童,我们应耐心的与之交谈,防止帮扶对象以为我们是出于同情才对其帮助,从而伤害他人自尊心,我们应是出于关心爱护对方的心态去服务。

2 遇到棘手的问题,视情况而定

十三.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要注意安全,要有团队意识,遇到突发问题要及时上报负责组织带头人。

2、同学要秉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的原则,以平等亲善的态度对待每位老人儿童,不得与任何老人儿童发生争执。且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3、和老人接触时,需要小心翼翼,切忌碰到老年人,且不允许对老年人有任何危险动作,以免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5、同学要自觉遵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工作,切不可不听指挥,蛮干乱干,扰乱工作计划,一切均需按照既定计划严格执行。不要改变物品的原来布局。

6、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下雨、刮风等不利天气的应对方案。

7、全体同学行动践行作为一个合格而优秀的青少年光荣使命。

8、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时尚、鲜亮的服装。

9、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要严格依照计划履行好各自职责,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文明从我做起 以实际的去倾听他们。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

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许家沟乡计生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行动,用真心、爱心、细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和谐的蓝天。

为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许家沟乡计生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行动,用真心、爱心、细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和谐的蓝天。

建立关爱服务活动中心。以各村计生协为阵地,建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服务活动中心,活动中心内设图书室、娱乐室、心理咨询室,在村卫生室开设留守儿童、老人免费体检和优惠看病卡,差额部分由村级负担。另外,在村活动中心广场新建了健身场所,添置了健身器材,便于留守儿童、老人健身。

成立生产救助服务小队。按照“责任心强、工作热情、自愿参加”的原则,由村计生管理员、经济带头人、志愿者成立生产救助服务小队,采取不定期上门看望、春耕秋收时上门帮忙的形式,帮助留守老人、儿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特别是针对体弱多病的留守老人家庭,各服务小队义务帮他们抢收农作物,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行定向结对定向帮扶。各村计生协与学校结对,充分发挥学校阵地作用,每个班级均选配一名老师作为留守儿童联系员,并要求他们做到“三清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清楚其父母外出去向和联系方式、清楚其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同时,学校还专门指派专职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与计生、司法等部门联手,以法制教育为抓手,开展“爱心妈妈”关爱活动,以留守儿童亲属、村妇女干部充当“爱心妈妈”角色,对留守儿童“一对一”定向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妈妈的爱,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开展真情关怀帮扶活动。利用节假日,定期对困难家庭的留守老人、儿童进行慰问,送去慰问金、生活用品和文具书籍等。真心实意为流动人口服务,使流动人口外出放心、工作安心、在外舒心,通过各项帮扶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关注、关怀、关爱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看望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活动方案

一、活动的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奉献志愿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二、活动的目的

通过对实施地活动对象的全方位的调查、认识、了解,部分解决对象的心理、生活问题,积极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的关爱,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这寒冬来临之际,播撒爱心,传播温暖。

三、服务对象

***乡镇部分留守儿童(六到十四岁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空巢老人(特别是生活困难身边无人照顾的高龄老人)。

四、活动内容

1、准备阶段

健康生活资料(日常医疗、紧急自救等知识)、慰问品。

2、实施阶段

1、分工安排会议:所有志愿者准时到乡镇集合,分工安排,佩戴绶带,领取资料与慰问品。

2、关爱留守儿童小组:进村入户,看望留守儿童,送上生活和学习用品。通过与其谈心聊天详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鼓励他要刻苦学习,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挑战,努力克服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关怀空巢老人小组:进村入户,给空巢老人送上慰问品,一部

分人帮着老人打扫房、清理卫生,整理杂物;其他志愿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讲解常用的日常医疗、紧急自救等知识。另外,联系卫生院安排两名护士一块下乡为老人做一些基本的医疗检查。

4、活动结束前,志愿者与儿童和老人拍照留念。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

机电系09车辆团总支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围绕“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的主题,借助在福建省闽侯县葛岐村建立的长期帮扶基地,对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进行慰问、关护以及对部分学生进行知识,道德方面的教育。

在葛歧村,实践队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帮扶孤寡老人作为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担当义务辅导员,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内在优势,立足本村劳务输出人员家庭的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和迫切需要,结合履职要求,创造性地制定和落实相关的关爱举措,为广大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家庭关怀和亲情帮助,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制度创新和实践。为当地孤寡老人解决生活中的难事,并给予精神上的关怀。

2011年7月10日上午,启动仪式仪式在葛岐村村委会召开,机电系09级辅导员李伟老师,葛岐村关工委,葛岐村老教师代表,福建工程学院机电系09级赴葛岐村看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以及葛岐村部分留守儿童参加了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李伟老师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强调了实践队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帮扶孤寡老人作为实践平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支教。在本次的实践中,,在帮助老人儿童的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要有所收获,努力通过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本身的能力切实的帮助到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并从此次活动中有所感悟。

7月11日清晨,进行支教的队员们准时到达了葛歧村进行教学。由于是首次见面,队员们也不知道该准备什么,所以只是教小学生们复习一些功课,为他们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今天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们提到的一个细节:“小孩子现在完全没什么自己的理想,就知道以后长大也像家里人一样出去打工。”家长们对我们的支教活动感到很高兴,他们觉得孩子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做这个活动的决心,而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也将着重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更加了解生活,把生活更加精彩的一面展现在他们面前。

7月12日福建工程学院机电系09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队员们继续围绕关心留守儿童主题来到葛岐村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实践队员对支教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实践队员充满激情地开始了英语课的教学。对于这堂课学生们都表现得很期待,同时还有一点儿胆怯和害羞,但是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课堂开始活跃起来,小学生们的积极性慢慢升高,实践队员也更加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学中。总之,大家都很享受这个互动的教学气氛,学生们很快乐地学到知识,实践队员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在给孩子们上课,既是对实践队员的锻炼和考验,也是他们每个人自我升华的过程。“育人为师,身正为范”,实践队员充分展示出我校大学生的良好风范。

7月13日,在葛岐村干部的陪同下,李伟老师和机电系09级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一同慰问了葛岐村贫困户孤寡老人。作为机电系09级暑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队员们在临行前就已经通过村委干部了解到部分老人的情况,为老人们送去了食用油、水果等慰问品。慰问中,李伟老师亲切地和老人交谈,并询问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和身体健康状况等,让老人感受到儿女般的关爱。而在旁的青年大学生们也从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看到了老人在晚年仍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无一不感到敬佩。除了和老人们聊天,实践团队的志愿者还帮助老人们做家务打扫卫生。老人们对志愿者的劳动连连称赞。在大家用实际行动给老人送去快乐,增添温暖的同时,也让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孩子们学到什么是关怀,什么是奉献。而志愿者们也将长期帮扶这些孤寡老人,定期拜访,抚慰老人的心情为他们做实事。

7月14日福建工程学院机电系09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继续围绕关心留守儿童主题来到葛岐村。今天的主要行程是为留守儿童开展一个关于心理辅导的讲座。李伟老师紧扣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展开,围绕“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走出生活困惑,多与朋友沟通交往”“树立理想,合理规划,不断进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讲话中,李伟老师希望留守儿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老师生动轻松的讲解,帮助孩子们树立了自信,增强了他们独立的信心。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快乐留守,坚强生活,并用优异的成绩回报长辈!实践队员们也将继续关注这些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学习辅导,帮助孩子们在亲情缺失下能更好地成长,更开心地生活。

7月15号上午,实践队员们早早的来到了葛岐村村委会。今天对于队员们来说非常的特别。因为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有幸请到了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爷爷。今天他来到村委会,为我们讲述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生活、经历以及战斗过程。在1个小时的互动中,老爷爷为我们解答了很多疑惑,同时老爷爷也很关心队员们的学习情况,并鼓励队员们要好好学习,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在听到老爷爷的讲话之后,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意识到今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要在同学们中加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发扬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精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月15日,今天是机电系09级赴闽侯葛岐村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今天的主要工作是向村委会干部和李伟老师汇报这几天来的实践情况,同时向相处了4天的孩子们告别。当领队把实践情况汇报给村委和老师后,大家共同总结出了此次实践活动的不足之处,并且总结出了解决的办法。随后队员们与孩子们一一告别,队员们表示虽然不能陪伴孩子们一个暑假,但是会在今后长期组织志愿者过来辅导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并进行心理疏导。最后,队员们向孩子们赠送了一些书籍,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栋梁。这场交流活动给这次的机电系09级赴闽侯葛岐村暑期社会实践画上一个句点,但是机电系09级对葛岐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帮扶并没有结束。在今后机电系将投入更多关心到弱势群体,尽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应尽的义务,回报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实践他们学会关爱他人,也体会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要多一份努力和珍惜,做一个有用的人,将来能为国家出一份薄力。

实践支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切实地帮助到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这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时锻炼同学们处理事务的能力,指明我们未来的奋斗方向,也希望借此增强同学们对社会的认知,使我们能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地伟大使命,要从小事做起,要从身边做起,不要忽视社会上一些弱小的群体,要懂得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孤寡老人,不抛弃,不放弃。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使命与责任,有着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我们必须团结一致,相互帮助,才能呵护我们可爱的一切一切。此外,我们大学生更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振兴中华民族和保护家人,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关爱孤寡老人、呵护留守儿童”策划书

关注孤寡老人,呵护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一: 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呵护儿童,从我做起

二、 主办单位:彭州市磁峰镇“康培社区教育体验互助中心” 三: 活动对象: 西一村闽西人家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四:活动目的:

慰问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农村的活动,让同学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和谐。

五: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2日。 六:活动地点:西一村闽西人家

七、活动所需物品

水果、鲜花、爱心小展板(含纸张、彩笔、贴字、花边、彩色卡片等)、学生文具、自愿自备的个人礼品等。 八:活动要求:

1. 每位参与志愿者都怀有饱满的热情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次活动。

2. 在活动中讲文明懂礼貌,对待人要亲切热情大方。

3.到社区送温暖的志愿者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九、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分工明确。

2、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二)、活动进行时:

1、全体人员于9:00在西一村闽西人家康培中心集合。

2、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帮留守儿童补习功课、讲故事,陪着老人拉家常,看电视安排学生与老人、儿童们互动。进行文艺表演;谈心交流,下棋等,消除他们的寂寞感;进行文艺表演;帮助打扫、清洁卫生,晾晒被褥等。

3、赠送老人和儿童各种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具。

4、活动结束时所有人员与老人、儿童拍照留念。

5、活动结束后,组织人员按原路返回。

十、注意事项:

1. 合理分配好每位志愿者的工作,各组织人员负起责任,互相帮助。

2. 注意活动过程中的礼貌用语及文明行为。

3. 保持活动现场清洁安静,尤其不能吸烟。

4.由于老人的年龄等问题,在帮助老人时要小心,确保活动期间自己与老人们的人身安全。对老人要亲切,不可烦躁,尽量满足其和合理的请求。面对留守儿童时不提敏感话题,语气平和。 5.未经允许不能擅自进入老人房间,注意老人的人身安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可自行移动。

6. 活动前的宣传要到位;活动中对我们的活动记录文字,还有相片记录也一定要切实做好;活动后要跟进,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活动改进加强。

7.出现突发事件及时向负责人汇报。

彭州市磁峰镇“康培社区教育体验互助中心” 2014年9月28日

上一篇:公安机关刑事复议复核下一篇:公安加强体能训练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