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讲稿

2022-07-04

第一篇:弘扬中国精神讲稿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演讲稿)

演讲稿

学习宪法 尊法守法

孙中山先生曾有言:“宪 法 者,政 府 之 构 成 法,人 民 之 保 证 书 也。”宪

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总章程,是治国安邦的 总 章 程,是 保 证 国 家 统

一、民 主 团 结 、经 济 发 展 、社 会 进 步 和 长 治 久 安 的 法 律 基础。在全社会弘扬宪法和法治的今天,提高全民宪法观念和法律素质,对于推进法治进程,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首,坎坎坷坷的宪政道路,一路走过,血泪斑驳。1954年9月20日,我们拥有了第一步真正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历了风雨侵袭,经历了时代考验,宪法凝结了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珍珠,绽放出奇异的光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处于我国独立、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每一个公民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知法、懂法、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质,而作为中学生更应深知重任在肩。维护公平、维护正义、促进法制的完善是我们的共同而永恒的追求!

同学们,让我们燃起普法的热情,把宪法精神送到千家万户,送进每一个公民的心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弘扬宪法精神,在增强校园创造活力的同时,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3.专题三 讲稿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专题三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㈠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㈡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㈢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㈠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⒈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一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二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⒊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三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⒋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四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 ⒌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一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人所以异者,以其有仁义礼智。若为子而孝,为弟而悌,禽兽岂能之哉?——朱子(朱熹)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

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二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孔子曰“杀身成仁”。 ▲孟子讲“舍生取义”。 ☆墨子云“兼爱非攻”。

⒊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三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国文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

⒋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四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儒家:“君子”、“圣人”。 道家:“真人”、“至人”。

⒌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⑴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

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

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1 ㈡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⒈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⒉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国精神。为什么? ⑴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指引。 ⑵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⑶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㈢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⒈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⒉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

⒋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⑴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

⑵以亿万人民群众为载体的中国精神,将中国梦与人民的梦有机地统一起来。

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使中国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⑸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道路自信,使中国梦具有正确的实现途径。

⑹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理论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⑺建立在中国精神基础上的制度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㈠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⒈团结统一 ⒉爱好和平 ⒊勤劳勇敢 ⒋自强不息

⒈团结统一

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

2

⒉爱好和平

指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同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友好交往、休戚与共。

西安事变

十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反革命围剿。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共两党是有着深仇大恨的。但是,当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我们党却能捐弃前嫌,从民族大义出发,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特别是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出于爱国义愤,扣留了蒋介石,人民拍手称快,许多爱国官兵和群众都主张杀掉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洞察全局,深知杀蒋会引起新的全国内战,所以,我们党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做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张、杨二将军,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⒊勤劳勇敢

指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勇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中,勤劳一直被认为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政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勇敢也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高尚品格。中国人民向来是“勇者不惧”的,不屈不挠、愈挫愈勇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性格。

大禹治水的故事

传说在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他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

3

水英雄。

⒋自强不息

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民族性格。《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中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思想主张。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以及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直抒情怀等,无不表达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㈡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⒈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⒉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⑴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⑵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⒊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⑶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问题思考:

⒈海外华人为什么在爱国情绪上要甚于土生土长的国人?

在国内生活,你可能有诸多不满,诸多牢骚,但这种种情绪只是你个人的。一旦出国,你就会明白,你的地位,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价值,并不完全是你个人能力所能决定的,而是和你生长的土地息息相关。

⒉到底是祖国需要我们来爱?还是我们需要爱祖国?

讨论爱祖国有一个严重的误区,我们老是弄错一个重要关系:一个头枕世界之巅、脚踏最浩瀚的海洋的国中巨人她不会在乎在十几亿人当中多一个不肖子孙或少一个不肖子孙,但是有没有国爱,有没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去让你爱,对你可能就意义非常。就看看犹太人这几千年的历史吧,看看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奔走吧,直到今天,这种奔走已经成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为什么?为的是他们的祖国没有山一样的根基,能够屹立在地球的表面。祖国欢迎我们的爱,祖国并非是一定要有着几个人的爱才能生存的,我们却必须凭着这份对祖国的爱,然后才能化解成对家人、朋友乃至对自己的爱。

⒊《课堂上的交锋》 一位原为记者的中国留学生,赴法国巴黎十二大学就读,第一堂对话课时就受到了教授的“挑战”。教授:“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你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留学生:“概括来讲,我可以写我愿意讲的东西。”教授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我可以知道您来自哪个中国吗?”“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霎时,全班几十双不同颜色的眼睛一齐扫向了中国留学生和一位台湾同学。中国留学生沉静

4 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随后,那位台湾同学在教授和同学们的注视下也重复一遍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㈢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⒈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就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融为一体,商品、资本、信息、科技、人员在国际间流动,各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都与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互相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必须按国际规则进行。在此基础上,世界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越来越紧密相关。 ⑵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有实力的制约力量。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①勇于、善于参与竞争,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②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

③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⑶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当代大学生需要着重树立以下爱国主义观念: ①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②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③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为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和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是祖国独立、富强、民主的可靠保障。

祖国的泥土比金子更珍贵。——肖邦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⑵科学家钱学森——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典范 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早年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经艰险回到祖国,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1950年,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

5 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⒊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邓小平 ㈣做忠诚的爱国者

怎样才能做忠诚的爱国者? ⒈推进祖国统一 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⑵推进两岸合作交流 ⑶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⑷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⒉促进民族团结

⑴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 ⑵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⑶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⑷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 ⑸促进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是中华民族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 . ⑹古往今来的一切爱国者,都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⒊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⑴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⑵增强国防意识。

⑶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㈠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⒈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⒉时代精神的主要体现:⑴突破陈规,⑵大胆探索,⑶勇于创新,⑷不甘落后,⑸奋勇争先,⑹追求进步,⑺坚忍不拔,⑻自强不息,⑼锐意进取。

㈡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⒈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6 ⒉改革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⒊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3D打印

被扣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帽子的3D打印都涉及哪些领域呢,你知道3D打印究竟能打印哪些东西吗?

㈢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怎样才能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⒈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⑴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我意识(解放思想)。

⑵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批判勇气)。 ⑶树立以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科学目标)。 ⒉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⑴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⑵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⒊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⑴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基础。 ⑵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前提。 ⑶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7

第三篇:党课讲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担当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新华章。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或群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承担的责任如此重大,面对的挑战如此严峻,而我们党当仁不让,义无反顾,毅然决然把历史和人民托付的重担挑到自己双肩之上,排除万难,一往无前作出巨大牺牲,取得辉煌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前仆后继、浴血奋斗,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

一、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秀品格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经97年的辉煌岁月,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但始终贯穿着无私无畏、砥柱中流、为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

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勇敢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竭尽全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人民于水火。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遭受挫败又一次次毅然奋起,愈挫愈勇、愈战愈强。数以百万的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据民政和组织部门统计,从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可以查到牺牲者姓名的中共党员就有370多万名。也就是说,在这一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就有370名中国共产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些无畏的中国共产党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对民族和人民的英勇担当。

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拼搏、敢于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革命胜利和执掌政权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决不做李自成”的历史清醒和对人民负责的历史担当,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近30年披荆斩棘、荜路蓝缕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从旧中国百弊待除、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废墟上起步,战胜一切内忧外患,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

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敢闯敢试、敢破敢立,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拨乱反正,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国际共运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历史担当贯穿于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后第一次同中外记者见面讲话时就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探寻我们党永葆青春、永葆活力、永葆革命本色的精神密码,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一个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坚强领导集体。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灵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党、理论建党历来是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开新局、谱新篇筑牢了思想根基、提供了科学指引、确立了根本遵循。

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因奋进,始得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持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都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心,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汇集起13亿多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改革和法治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雷厉风行、持之以恒抓改革,为全党上下树立了光辉典范,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速度前所未有,取得了世所罕见的重大突破和丰硕成果。5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从尊崇宪法、学习宪法、捍卫宪法入手,全面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爱党忧党之心、兴党护党之责发出铮铮誓言:“我们不是没有掂量过,但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期待。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这就叫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我们要有这份使命担当、这份毅然决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拳反腐、重典治弊,猛药去疴、刮骨疗毒,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推动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向严紧硬的根本转变,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千变化万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人心的变化。党心凝聚、军心振奋、民心昂扬,实为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之大幸、民之大幸。

三、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为强大精神动力,奋力开创政府法治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政府法治工作越来越成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任务越来越繁重、责任越来越重大、作用越来越突出。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铭记、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府法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在政府法治工作中履职尽责、奋发有为,使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支持担当在政府法治战线上蔚然成风,推动新时代政府法治工作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他明确要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敢于担当,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对我们政府法治干部而言,要特别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敢于讲政治、讲原则。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有强大的政治定力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在参加各类学习研讨、调研座谈和对外交流中,对“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治西化”思潮和倾向,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对任何质疑、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言行,要挺身而出、敢于亮剑,进行严肃坚决的斗争。二是要敢于挑重担、攻难关。“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政府法治机构经常要完成各种时间紧、矛盾多、难度大、要求高的改革立法任务。面对各种矛盾阻力、利益冲突和部门分歧,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虎劲,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决不能患得患失、等靠观望,决不能躲闪回避、贻误时机,而是要主动为党中央、国务院分忧解难。三是要敢于战歪风、树正气。政府法治机构不是“清水衙门”,不是“一方净土”,更不是“世外桃源”。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真正把纪律立起来、紧起来、严起来,对身边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抓早抓小,不留情面、敢于批评,经常“咬耳”“扯袖”,决不能坐看身边的同志小错酿成大错、小病拖成大病、违纪走向违法。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敢于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决不能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

要善于担当。担当的背后有品格、有境界,也有水平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一是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府法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力求学通悟透、入脑入心,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分析问题注重政治因素,处理问题注重政治影响,特别是要防范政治风险。善于观大势、识大体、谋大局,在坚决贯彻党中央精神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顺势而为,又主动作为。三是要着力培养家国情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诗句穿越时空,打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政府法治工作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进行顶层制度设计的崇高事业,我们要有为伟大事业勇于担当的赤子之心和高尚情怀,以此开阔胸襟,提升能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四是要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我们做立法工作是站在部门的肩膀上思考解决问题,应当比部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全面、更深入,决不能把立法审查仅仅当成一项程序性工作,决不能把立法协调简单化为拿着一个部门的意见去说服另一个部门。要勤学善学,下苦功夫,求真本领,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的能力和水平。

要支持担当。干部是否敢于担当、愿意担当、善于担当,与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相关,也与组织的导向、单位的政治生态和激励机制相关。我们要努力营造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干事创业环境和氛围。一是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对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要爱护和重用,旗帜鲜明地为他们撑腰鼓劲,使敢于担当成为政府法治干部的自觉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那些勇担当、有本事、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个性鲜明的干部,往往会出现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组织上一定要为他们说公道话。”我们要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把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形成“优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鲜明正确的用人导向。二是要认真解决好“为官不为”问题。应当说,政府法治干部队伍总体上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能打硬仗的队伍,但毋庸讳言,在少数干部身上确实也存在着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认真负责、不坚持原则、不主动作为、不狠抓落实,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对少数不思进取、不愿作为、不能任事的干部要理所当然让他们去坐“冷板凳”,着力形成“不比资历比业绩、不比年头比贡献”的良好风气,真正打造出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政府法治干部队伍。三是各单位一把手要带头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主要负责人是抓改革、促法治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增强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始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任事、敢于争先,大兴真抓实干的作风,带头撸起袖子加油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既抓业务,又抓班子、带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四篇:“弘扬宪法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演讲稿

(一) 四年级二班

今天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里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宪法。

什么是宪法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那我们如何理解宪法呢?

1、宪法是母法。就象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就象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保护。

例如:宪法第3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根本大法。

例如:宪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

宪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而不是某一个国家领导。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国家标志,如国旗、国歌、首都等。

那么,宪法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关系?宪法中有哪些规定是跟我们有关呢?

宪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宪法第4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都有休息的权利。

宪法第49条: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宪法第5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可见,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广大中学生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宪法权威。

第五篇:“弘扬宪法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演讲稿

(二)

苍茫坤舆,渺远天昊,你我皆是时间中如此微小的一粒,从呱呱坠地到白发苍苍,可有一次的记忆让你想起鲜血沸腾凌风而笑?可有一秒可以僭越时间的利刃让你依旧可以阐述得棱角分明?可有一种奔跑一直激励着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

谁用今天的脚步坚定明天的征程,在最最青葱的岁月留下永不忘怀的凯歌。 谁把青春的年岁在赛道上祭献,成为华丽舞坛的王者荣誉加身? 谁将所有的汗水一次倾尽,为集体的荣誉添盏加杯奋斗不息? 谁歌青春无悔生命无止,将失败的泪水温暖成拼搏过的骄傲?

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激昂青春志,共筑中国梦 “ ,在此,我想问在座各位,你的青春是什么?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人生的道路荆棘满布,然而在人生的赛道上方的阳光中交织着酝酿着升华着阻挡不住的是音乐、奔跑、掌声、汗水、笑容„„

是谁,在奔跑!是谁,在冲刺!似利箭、似飞梭、似大草原上捕猎的猎豹。滚烫的汗水一滴滴流过绷紧的肌肉,折射出动人心魄的光华,这就是热血!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生命的咆哮!向着那唯一的终点奔跑,跨越重重阻碍,超越一个个的对手,享受到达后的狂喜与掌声。每当有人问“青春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我的脑海中便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少年,以全身心的姿态投注一个个的“终点”,就算跌倒也要立刻爬起,就算受伤也绝不停止自己冲击的脚步。

宁愿在冲击神坛的途中被神所抛弃,也绝不为世俗的王所恩宠! 苏格拉底曾言:“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

在此我又扪心自问,我的青春是什么?我的中国梦是什么?

人生的赛道,只有拼搏,只有奋斗,只有骄傲,只有永不停步!只有在心中唱响“鲜衣怒马少年时”,只有用最华美的汗泪,才能铸就最极致的青春!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广场,人头船动,呼声烈烈,黑人代表以一篇《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名动世界。

他说“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激昂青春志,共筑中国梦 ”,今天我也有一个梦想,我不会害羞把它说出来,我要大声把它说出来。

我有一个梦想,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之独立。希望我们的有志青年都能激昂意气,挥斥方遒,共筑中华繁荣富强之梦!

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富裕安康,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人。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青年一代的我们,只有做到艰苦奋斗,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奉献青春,这是当代青年最嘹亮的口号,我真心地希望,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旗帜!

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则是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但在它划过夜空的一刹那,已经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这让我们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让身体里流淌的血液迸发出激情!让我们都做夜空下那颗闪亮的星星!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少年,站起来,让我们“激昂青春志,共筑中国梦”! 谢谢!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晚上好!xxx,当你们走进这座美丽的大学城的时候,看到这些现代化的建筑,你会想起谁呢?我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我第一句感叹是:工人的力量真伟大啊!

是的,我说的是有着一亿x千万大队伍的农民工。他们是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条条笔直的马路。可是,我却没有忘记一位记者在大年三十前一天,走进xx市一处工地所看到的情景——

在这间三面透风的破房子里,十几个农民工在瑟瑟发抖。据说他们已经三天没有吃米饭了,而气象台预报那天的气温是零下8度!他们在那里苦苦等待着他们老板 可以给他们发工资,让他们回家过年!在相关图片里,他们头发凌乱、面容悲怆,目光里满含渴望和无奈。而他们的背后,是一座高耸的楼房——一个现代文明的标志物! 类似的报道还很多,这些报道一次次地叩问着我们的心灵:这是我们所期望的社会吗?这是我们农民工应有的生活吗?

警钟一次次地敲醒,悲剧一次次说明:道德、舆论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在哪里呢?

当我成为一名法律的学生,拿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我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当道德、舆论不足以成为保障人权的有效途径时,我们应当努力建立一个法制社会,让宪法关怀农民工,保护农民工,成为农民工心头的阳光。

宪法很薄,也很沉。宪法精神的内在价值是以人为本,而一个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以人为本。我们需要做的正是去弘扬宪法以人为本的这种精神,让宪法之光普照四方,切实地保障每一个农民工、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建设一个法制的和谐社会。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人为着这个目标努力着。越来越多的人为农民工发言,越来越多的政府决策有了农民工的听证人,越来越多的法律颁布实施以保护农民工的权利。我们又看到许多新的报道,农民工的工资有了保证资金,农民工的医保在逐步推广,农民工的子女上学有了保障。许多农民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他们的心头正在被法制的阳光温暖着。在宪法之光的照耀下,和谐的社会正展现着她巨大的魅力。

同学们,农民工们可能不会去读宪法条文,他们也可能不懂什么叫和谐社会,但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对幸福的希望,有着对未来的梦想。我希望,经过全社会人的努力,我们社会可以真正成为一个宪法至上,依宪治国的和谐社会,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成为温暖每一个公民心头的阳光。我相信,有一天,农民工们不会为自己的工钱而犯愁;有一天,农民工们会为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法制的社会而幸福;有一天,农民工们都能很自豪地向社会大声说:我们是现代化的建设者,我们的工作平凡,但光荣!

上一篇:会议推荐动员讲话下一篇:婚育新风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