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自查自报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隐患自查自报范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制度

1、由分管负责人、安全科、办公室、生产科等有关部门组成自查自纠领导小组。

2、每月由分管负责人、自查自纠自报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公司安全大检查,将查出的安全隐患编制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3、每月由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安全科、办公室、生产科对车间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落实到责任人,限期整改。

4、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由每车间领导负责。各班长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组织进行处理。

5、各生产班组在作业前,必须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自查当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汇报。由车间及时组织处理。威胁安全时,要立即停止生产,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一时还无法整改的作业场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无措施的不得生产。

7、安全科负责对公司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和报告。对责任单位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凡不按整改期限完成整改任务的,要追究责任车间部门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和其他责任。

9、公司应将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纳入各级人员绩效考核。

10、安全科应在月度工作会议上通报本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和下一步整改工作计划。

11、建立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奖惩制度。对发现、举报、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延误消除事故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的进行处罚。

第二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责任制

1、由矿长、分管副矿长、安全环保科、调度室、采矿技术科、矿山施工队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自查自纠领导小组。

2、每月由分管安全副矿长组织、自查自纠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全矿井上、下的安全大检查,将查出的安全隐患编制整改方案,落实资金、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

3、每旬由分管安全副矿长组织安全环保科、采矿技术科、调度室、矿山施工队对井下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落实到责任人,限期整改。

4、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由每班的矿级带班领导、安全员负责。值班人员每班值班时,必须对井下各作业地点、各系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组织进行处理。

5、各生产班组在作业前,必须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自查当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汇报。由分管矿长及时组织处理。威胁安全时,要立即停止生产,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6、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一时还无法整改的作业场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无措施的不得生产。

7、安全环保科负责对矿井安全隐患的综合管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负责事故隐患的统计和报告。对责任单位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凡不按整改期限完成整改任务的,要追究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和其他责任。

9、生产经营单位应将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纳入各级人员绩效考核。

10、安环科应在月度工作会议上通报本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和下一步整改工作计划。

11、建立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奖惩制度。对发现、举报、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力延误消除事故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的进行处罚。

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登记、建档、备案和

监控制度

1、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按照“四定原则”,单位负责人、安全环保科或安全确认员立即组织整改,并做好登记,整理上报。未能按期治理消除的事故隐患应重新进行评估,评估后仍为事故隐患的需重新登记,重新编号,原有编号消除。

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按类别、等级及整改情况进行分类,划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建立事故档案并做好备案。接受职工和外部人员的监督。

3、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一患一档”建立隐患数据库,实现对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并且要不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复查,加强事故隐患的监控。

职责分工和分级排查整改责任制度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公司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全面负责。

2、安全环保科是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的监督部门,(1)负责督办、检查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2)负责公司绩效考核安全生产部分;(3)归口负责相关数据的汇总、统计、分析、报送。

3、主管安全生产副矿长应当定期组织、协调、指导、监督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并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组织各类事故隐患综合排查。

4、各矿山施工队负责人应对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制定车间、班组安全隐患检查表。至少每周参加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立即组织整改,并向矿部上报。

5、各班组交接班前排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事故隐患,并做好记录。对事故隐患有临时处置权,防范措施做到位。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上报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

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检查(排查)制度

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程的要求,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2、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和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等多种检查。

3、全面排查治理本单位各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设备、重大危险源、作业环境、防(监)控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等制度建立和落实。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专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5、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自查自纠自报标准制度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单位自查自纠自报制度。

2、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应当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生产单位全面负责。

3、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单位的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全面负责。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基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支撑,以绩效考核、评先树优为手段,以安全培训为保障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全员参加的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体系。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随时根据新的安全形势不断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体系,随时补充。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2、生产经营单位班组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向车间(施工队)报告,车间(施工队)要及时向矿部报告,矿部要将重大事故隐患报属地行业监管部门,属地行业监管部门核实后,报同级安委会办公室和上级行业监管部门备案。

3、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处理统计和报告制度。

4、安全环保科要对员工举报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尽快组织核查,对查实的事故隐患要迅速采取措施,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根据隐患的性质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专项治理保障制度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专项治理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专项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2、安全环保科和安全员是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专项治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3、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治理安全隐患。

4、安全隐患专项治理资金应当按照"项目计取、确保需要、企业统筹、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应将安全隐患治理资金纳入公司财务安全费用计划,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5、安全隐患治理资金应当用于以下事项:

安全隐患或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和其他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直接或相关的支出。

6、企业安全员应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费率、数额、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治理工作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主办会计管理。

7、本单位负责人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

8、财务科负责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计划、安全经费使用等,根据安全生产计划,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

重大隐患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2、单位一旦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3、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初步评估结果报送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申请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

4、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评估,并确认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5、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类别;

(二)事故隐患等级;

(三)影响范围;

(四)影响程度;

(五)整改措施;

(六)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

(七)整改目标。

6、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成立隐患管理小组。小组由法定代表人负责。

7、隐患管理小组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掌握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程度,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现场管理;

(二)制定应急计划,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三)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模拟重大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必要时组织救援设施、设备调配和人员疏散演习;

(四)随时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动态变化;

(五)保持消防器材、救护用品完好有效

8、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难以立即整改的单位,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

9、对及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整改并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0、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隐瞒不报的单位,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上报。

11、对矿山事故隐患的查处按《矿山安全法》第七章有关规定办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4、对重大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等有关标准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下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应当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一)施工场地;

(二)材料库区;

(三)生活场所;

(四)办公场所;

6、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

(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

(四)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

(五)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六)重大危险源报表。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3年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组织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国家对评估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定期检测,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检验记录。

10、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隐患排查整改效果评价(复查)制度

1、为了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效果,实现隐患整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本单位负责人是隐患整改效果评价的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整改全面负责。

3、安环科根据已建立的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执行本制度,以规范管理。

4、对已经核实的重大隐患,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通知隐患单位,按要求进行限期整改。

5、效果评价,隐患整改完毕后,依照本制度,由安环科负责评价、验收。

6、对于各单位隐患整改效果,由安环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复查评价。

信息报送制度

1、为进一步加强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信息汇报工作,推动信息报送工作步入规范化,充分发挥信息报送工作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2、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纠自报为核心,以健全完善行业自查自纠自报为支撑,以检查评估考核和执法监察为手段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隐患整改通报制度

1、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整改,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及负责人要认真执行事故隐患排查制度,高度重视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对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必须进行彻底整改。

3、对发现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安环科和安全员,由安环科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安全隐患整改责任部门、整改内容及要求。

4、责任部门要明确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方案。

5、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安全隐患整改期限。

6、责任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人员,按整改要求对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整改;重人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责任人上交隐患整改检查验收申请。

7、责任部门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安全员和有关人员,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作好检查验收记录。

8、在安全生产会议上要通报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对无视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拒绝进行整改、整改不彻底、整改没有通过检查验收的责任部门及相关人员要给予严肃批评和处理。

考核奖惩制度

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执行上级对下级监督,同级间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督办机制。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纳入各级人员绩效考核。

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4、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排除重大安全隐患,鼓励社会公众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

5、对事故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举报或者处置重大安全隐患有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进行表彰。

6、对因工作不力延误消除事故隐患并导致安全事故的,根据安全奖惩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篇:企业安全生产自查自报基础管理

(一)资质证照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6):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规定。

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各级岗位安全管理职责

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四)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1.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目的;

(2)负责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3)培训的周期和时间安排;

(4)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人员;

(5)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

(6)教育和培训的形式(自行培训或委托专业机构培训)

(7)教育和培训工作要求。

(8)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检查的目的;

(2)安全生产检查的职责部门和责任人员;

(3)安全生产检查项目和主要内容;

(4)安全生产检查方式;

(5)安全生产检查要求。

4.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一次例会,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制定依据;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概念

(三)安全生产事故的分类

(四)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程序

(五)安全生产事故现场保护的要求;

(六)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

(七)安全生产事故资料的归档要求;

(八)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经验教训总结。

6.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目的;

(2)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基本原则;

(3)明确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条款;

(4)明确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的实施方法。

7、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8、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9、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0、消防管理制度

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内容包括:

(1)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的范围、时限及要求;

(2)明确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3)明确消防设施和器材技术检测的基本要求;

(4)明确达不到技术标准的消防设施、器材的更换方法及措施。

11、值班制度

建立值班制度,内容包括:

(1)明确本单位值班的部门和岗位;

(2)明确各级值班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3)明确值班人员值班工作程序和要求;

(4)明确值班人员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步骤和要求;

(5)明确值班记录要求。

12、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五)安全教育培训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新聘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2、从业人员教育培训

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记录至少保存2年。新聘任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档案

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至少保存2年。

2、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

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

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4、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5、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6、事故管理记录档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7、与承租单位、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单位、租赁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8、工伤社会保险缴费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七)特种设备基础管理

1、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

2、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3、应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并有演练记录

4、应建立设备档案,应齐全,保管应良好;

5、所抽查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应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应整改;

6、所抽查的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

7、抽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件应在有效期内;

8、应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八)应急救援

1、应急救援预案

本单位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2)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3)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4)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5)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

(6)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

(7)经费保障。

2、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不得少于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3、应急救援组织

应当有严密的应急救援组织。

4、应急救援物资

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储备必要的应急救物资。

(九)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1、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应当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设项目评价制度、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健康体检制度、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制度、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和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等。

3、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应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评价。当检测评价结果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时,企业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直到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作业。检测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4、危害告知

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5、危害申报

应将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和变更申报,并对申报内容负责。

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应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相关作业。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企业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7、化学品安全技术中文说明书

应备有本单位使用的化学品的产品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其内容包括:商品名称、化学品成分、理化特性、对人体危害及其他危险性、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应急救治措施、有毒有害标识、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电话。该说明书应建档保存。

8、职业卫生档案

主要包括: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2)建设项目预评价、竣工验收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

(3)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

(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5)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

(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评价资料;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档案;

(8)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维护档案;

(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人员名单、考核成绩等;

(11)职业病病人档案;

(12)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

(13)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十)安全生产资金保障

1、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2、安全生产资金使用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者安全费用,应当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

(1)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

(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3)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

(5)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

第四篇:自报核缴纳税事项告知书 440600700002155

自报核缴纳税事项告知书440600700002155余上明不锈钢店 (540002073217)

你单位符合查帐征收条件,从2007年12月01起按自报核缴的征收方式征收增值税,现将有关纳税事项告知如下:

1.根据你单位自报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实地调查情况,税务机关测算确定你单位现时的正常月销

售应在10000元以上。

2.你单位必须在每月终了后十日内向当地主管国税分局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3.你单位经营情况发生变化,预计将减少申报金额的,可在税款所属期当月25日前,向当地主管理国税分局监控管理股墙报《约谈申请书》提出约谈申请,说明经营变化情况及减少申报金额的理由。

4.未经约谈而申报的销售额偏低,主管国税分局将对你单位的异常申报提出质询,下发《税务质询书》,你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上报《质询事项局面答询》,说明异常申报理由,若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主管国税分局有权核定应纳税额。

5.实际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含个体工商户)。从2005年4月1月起,顺德区的增值税起征点调整为: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3000元。

6.上述期限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的,按休假天数顺延。

特此告知!

佛山市顺德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

2007年12月27日

地址: 大良环市东路府又花园3座3号

电话:13531306511单位负责人:余上明

第五篇:安全隐患自查

安全隐患自查、自究制度

为强化安全管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巩固安全防线,制订安全隐患自查、自究制度如下:

一、由技术员负责每周对工作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一次。

二、由区队长负责隐患的整改、落实和考核。

三、跟班干部、班组长、安监员对当班出事事故隐患等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否则,给予严肃处理。

四、一般安全隐患当班现场整改,现场安排不落实的,对副队长、工长、安监员视情节予以罚款。

五、当班不能整改的隐患,交由下一班处理,隐患要交待清楚。当班没有整改,不汇报的要追究责任,予以重罚。

六、由于条件所限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必须立即向工区及有关单位部门汇报。否则,对当班跟班干部、班组长、青安岗员,视情节予以重罚。

上一篇:用功用心用情范文下一篇:员工篮球比赛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