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2022-10-23

第一篇: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

初一第一单元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综合复习指导

线索与特征概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约170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是发现远古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漫长的原始社会终于走到了尽头,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

重点、难点精要解析:

1、元谋人和北京人,要重点掌握其生活的年代、并结合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了解其所在大江大河流域;记住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要特别注意此处“已知”两字的含义;知道北京人遗址的世界地位,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注意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的史实,并认识原始人类用火的意义。

2、比较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巩固,还能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应注意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群居生活和氏族生活等几组历史概念的主要异同点。例如: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主要相同点有:(1)都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2)都过原始的社会生活;(3)都会用火,使用打制石器;(4)都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等。主要不同点可从距今年代、面部特征、取火方式、是否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氏族是否形成等角度考虑。

3、“民以食为天”,原始农耕的出现是原始社会的重大事件。应注意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这两种粮食作物分别由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最先种植。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会建造房屋,但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他们所建造的房屋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而半坡原始居民住的却是半地穴式的房子。

4、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称黄帝为“人文初祖”,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应注意黄帝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是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即“人文初祖”。

5、禅让制,应掌握两点:一是它实行的时间,是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二是它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中考考查的重点:

1、元谋人和北京人;

2、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进入氏族公社;

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4、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子孙”的由来;

5、禅让制。

中考考查形式与特点分析:本单元内容讲述的是中华文明的起源,考查形式大多为选择题,在中考中涉及较少,一般只涉及1—3个知识点,分值为2分左右。命题时一般情况下只限于最基础知识的测试,对能力要求不高,重在培养学生应有的民族情结。

【经典名题解读】

[例1](2007莆田市)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他应该去的省市是(

)

A.云南省

B.北京市

C.陕西省

D.浙江省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远古人类基本知识的记忆、辨析能力,答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字样,知道这一遗址应是远谋人,再确定该遗址所在的省市──云南省。

答案:A

[例2](2002长沙市)我国远古人类“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

A.70万—20万年前

B.18000年前 C.6000年前

D.5000年前

解析:本题考查远古人类中“北京人”生活的具体年代,可采用选择题中常见的排除筛选法选择出正确答案。四个选项中,B项是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C、D两项所涉及的时间已到了原始农耕阶段,而“北京人”属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应是较久远的。

答案:A

[例3](2004安徽省)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C.秦朝时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

D.明朝时占城稻开始在我国得到推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稻在我国种植推广的历史知识。答题既可用直选法,也可用排除法。如果采用排除法,B项应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是粟;C项中应是唐朝时才出现的,而D项中的占城稻应是在宋朝时得到推广的。该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提醒学生应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

答案:A

[例4](2004灵武市)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2)造成图Ⅱ和图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始农耕生活状况的掌握,以及读图和把握关键词语的能力。通过观察两图可以知道,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较大,住房的结构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半坡人生活在北方,干燥寒冷,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有助于保暖;而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温暖潮湿,为了通风防潮,人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所以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原始农耕时代南、北方种植的分别是水稻和粟,所以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的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相对来说,本题难度不大,如果去掉图片下的注释,难度会有所增加,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及分析能力。

答案:(1)B (2)D

[例5](2006怀化市)假如能由时光隧道回到半坡氏族时期,在半坡人居住的地方我们会看到以下哪种现象(

)

A.男人们在水田里播种水稻

B.妇女们忙着收割粟

C.小孩子们正在学习甲骨文

D.老人们穿着棉布衣服散布

解析:本题考查对半坡氏族原始农耕生活状况的掌握。粟是我国半坡居民最早种植的作物,在半坡时期看到妇女们收割粟的场景是正确的。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是不可能种植水稻的,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才有可能;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我国在宋朝开始种植棉花,而且起初是在珠江流域。因而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案:B

【考点过关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2.右图是依据化石残骸复原的北京人像,据此像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B.北京人头部仍保留着不少原始特征

C.北京人上肢的进化比头部快

D.北京人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

3.下列原始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

)

A.一百七十万年 B.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C. 一万八千年 D.七千年

5.早期人类按血缘关系组成的生活集体称为(

)

A.原始人群

B.氏族

C.部落

D.部落联盟

6.右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A. 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传说中的哪位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黄帝

8.“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和粟

B.水稻和小麦

C.水稻和玉米

D.粟和小麦

9.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

)

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

10.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1.下列远古人类,还不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

A. 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12.半坡遗址在今天哪个城市附近(

)

A.余姚

B. 西安

C.北京

D.泰安

13.孙中山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

A.蚩尤

B. 黄帝

C.炎帝

D.大禹

14.四五千年前,我国原始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

)

A.采集

B. 渔猎

C.制陶

D.农耕

15.相传发明养蚕缫丝技术的是(

)

A.黄帝

B.仓颉

C.嫘祖

D.伶伦

16.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生产的发展

B. 阶级的产生

C. 社会组织的进步

D.男子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17.“三过家门而不入”赞颂了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首领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这位首领是(

) A.黄帝

B.舜

C.禹

D.尧 18.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

A.舜→禹

B.舜→尧

C.禹→舜

D.尧→禹 1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3070年 B.约公元前2070年 C.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1600年 2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21.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远古人最需要的是 (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

D.过群居生活 22.在传说中,有一个人发现钻木可以取火,人类从此可以方便地烧熟食物了。这种生活与下列哪种人的生活类似(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23.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下列组织(

) ①部落

②氏族

③部落联盟

A. ①②③

B.②③①

C. ②①③

D.③①②

24.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能够最先品尝用稻米做成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25.某东南亚华侨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二、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答: 北京人。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答: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3)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答:居住在山洞里;过群居生活;会制造和使用极原始的工具;能够使用火;烧烤兽肉(能吃到熟食);过采集和狩猎生活。(答出四点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哪位历史人物?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答:黄帝;人文初祖。

(2)材料一中“平定蚩尤乱”的战役是什么?这一战役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答:涿鹿之战。 历史影响: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答:禅让制。实质是一种原始的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上述材料中的“轩辕”、“尧”和“舜”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共同点: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及后人敬仰。

三、简答题

2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答: 火的作用:(1)熟食(烧烤食物),缩短消化过程,增强人的体质;(2)驱兽(驱赶野兽),增强人类自卫和狩猎能力;(3)照明,从而扩大生活领域;(4)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9.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相同点?

答: 相同点:(1)处于原始的农耕时代;(2)是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3)会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4)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5)会饲养家畜,种植庄稼。

[模拟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C 5.B 6.C 7.C 8.A 9.A 10.D 11.A 12.B 13.B 14.D 15.C 16.A 17.C 18.A 19.B 20.D 21.D 22.B 23.C 24.D 25.A

二、材料解析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单元检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来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

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C.猴子变化而来的

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2. 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

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

B.会不会制造工具 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D.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12.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

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 1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A.①② B. 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女娲 17.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1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9.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0.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二、识图题 21.读右图回答

(1)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 答:北京人。

(2)他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答: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70—20万年前

(3)他使用的石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旧时代被称作什么时代? 答: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 旧时器时代

22.右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答:A半地穴式;B杆栏式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答: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三、阅读判断题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个明显的错误,请你指出并给予纠正和解释。

毛毛是个10岁的孩子,说是孩子,其实在北京人当中算是中青年了,因为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人们的寿命都不长。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手里拿着一把铁制的镰刀去割水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赶,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钻木取火,因为他要用陶锅做香喷喷的大米饭。23.(1)(2)(3)(4)(5)

(1)北京人居住在山洞里

(2)北京人还没有铁工具

(3)北京人使用天然火,不会人工取火 (4)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不会单独劳动 (5)北京人生活时期没有水稻

四、列举题

2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个典型聚落和它们种植的农作物。

答:半坡原始聚落种植粟和蜀;河姆渡原始聚落种植水稻。 25.列举我国距今5000年左右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

答:

黄帝、炎帝、蚩尤

五、材料解析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1958年5月,在我们韶关市曲江县城马坝镇狮子岩的洞穴里,当地农民在采挖洞中的堆积物作肥料时,发现了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和一批动物化石,考古学家如获至宝。经鉴定,那个头骨化石是13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因为这个头骨化石是在马坝发现的,考古学家便将之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把石块打制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艰难地掀开了珠江流域光辉历史的扉页。

──据《韶关历史》改编

(1)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来看,马坝人生活在什么时代?

答: 旧石器时代

(2)马坝人的生活状况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古人类最相近?

答:北京人

(3)材料说马坝人的生活非常艰难,你能想象一下马坝人的生活情景吗?

答:他们往往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27.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答:半坡原始居民。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答:半坡人面鱼纹盆。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答:粟。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答: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28.

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炎帝和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答: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为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形成的部落联盟是后来华夏族的主干

(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答: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答: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回答:

(1)从材料

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答: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

为什么? 答: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首领具有自己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 答: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

六、探究题

30.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都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②都使用磨制石器;③都已有了农业和畜牧业,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了水稻;④都已使用弓箭;⑤都会烧制陶器;都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31.仔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右面图片展示的主题是什么?

答: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2)你觉得这幅图片反映的哪些内容是可信的? 哪些具有神话色彩?

并说明理由。

答: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养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 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B4.B5.C6.B7.D8.B9.D10.C11.C 12.B 13.B14.A15.A16.A 17.C 18.D19.B20.B

第二篇:初一历史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学情教情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也日子。假如你要去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是()

A、马坝人B、北京人C、元谋人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铜器D、陶器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B、黄帝C、炎帝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B、大汶口中晚期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D、炎黄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B、疏导C、抽干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 (2)北京人使用和保管天然火增强生存能力。() (3)从人种起源看,不同人种并没有优劣之分。()(4)人类由群居时代进入氏族时代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5)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6)现代的猿不可能再进化为人。() (7)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8)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是我国父系氏族的晚期。() (9)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原始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 (10)我们对远古历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文物考古发掘知道的。()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

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请回答: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

第三篇:中考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6题、共12分)

1、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④土地改革 ⑤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气焰

3、布隆是藏族小朋友,当他学习到西藏和平解放时,想了解最初为西藏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人物,下面人物他应该首选 ( ) A、阿沛阿旺晋美 B、十世** C、十一世** D、**喇嘛

4、被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是A

( )

A、陈毅 B、周恩来 C、林伯渠 D、钱其琛

5、

左图是视察上甘岭战场的志愿军司令员,他是(

) A、朱德

B、陈赓

C、彭德怀

D、刘少奇

6、建国初期,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

(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二、材料分析题

图一图二图三

① 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哪三件大事?(3分)

② 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新中国起到什么作用(3分)

③ 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怎样?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个结果有什么重要的意义(4分)

三、问答题(8分)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一个故事,地主黄世仁逼死的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喜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被农民传说为“白毛女仙姑”。后来该地区得到解放,斗倒恶霸,喜儿获得解放。

① 根据材料, 分析是什么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彻底被消灭?为消灭这种制度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其具体内容是什么(7分)

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底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四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

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北京中山公园有一座社稷坛,它是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其中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坛的修建突出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A.封建迷信B.抑制商业C. 以农立国D. 以民为本 3.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4.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B.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 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D.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5.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对这一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①荒地被大量开垦②“初税亩”等新税制的实行 ③诸侯国的兼并战争④诸侯国的变法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千耦其耘式经营B. 自耕农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7.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8.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9.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0.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下列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原始的陶器B.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C.元代景德镇成为瓷都D.明清时期,瓷器和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12.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C.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 13.隋唐时期,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B.草市兴起C.海禁政策D.市坊分区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15.某部电视剧以唐代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 “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在白天定时开闭 C.“市”门内外店铺林立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16.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其主要依据之一是

A.流通领域出现最早的纸币B.大批工商业市镇迅速兴起 C.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8.《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9.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 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 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21.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22.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A.小农经济已经解体B.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2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

A.明朝的经济措施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活跃D.对外贸易繁荣

24.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 25.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也有 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7分,合计50分) 26.(18分)有人说,如果不懂得小农经济,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与其历史变迁。 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

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

材料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四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历史性变化。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生活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走出国门”,30年来,中国农民经历了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改革开放”洗礼,生存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现在已有超过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活跃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农民的角色定位历史性的变化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新华网南京2008年10月9日

(1)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4分) (3)《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4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民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哪些变化?(4分) (5)就材料

二、四反映的现象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确定一个合适的研究题目。(2分) 27.(15分)知者加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论语》

材料二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春阳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等。

——《明清史散论》

材料四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诚信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等。——《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

(2)归纳概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上述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的内容,并从经济和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3)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3分) 28.(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

——《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敢为人先新闽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 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4分) (2)近现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4分)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你认为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5分)

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

1-10DCCBDDBBCD11-20DCDACCADCD21-25BBCCB 26.(1)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4分)

(3)社会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小农经济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4分)

(4)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单纯依靠土地为生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超过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4分) (5)《我国农村生活状况的历史变迁》、《影响小农经济变化的因素》等等。(2分) 27.(1)明代的商业诚信问题。(2分)

(2)社会风尚:追求金钱等财富,并以此来提高社会地位。(2分)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知识分子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4分)

(3)基本特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发展趋势: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4分) (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原则,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3分)

28.(1)不同:“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而“闽商”依附于海洋文明;“晋商”、“徽商”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而“闽商”更具有商业意识和国际视野。(4分) (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1980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福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4分)

(3)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 “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敢为人先; 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等。(4分) (4)一战期间(1分)。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4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

1-10DCCBDDBBCD11-20DCDACCADCD21-25BBCCB 26.(1)中央集权制度是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物质基础。(4分)

(2)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讲究多子多福,子女孝顺;应对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能力差;讲究邻里互助。(4分)

(3)社会理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关系:小农经济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4分)

(4)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单纯依靠土地为生到“农工商”全面发展;超过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4分) (5)《我国农村生活状况的历史变迁》、《影响小农经济变化的因素》等等。(2分) 27.(1)明代的商业诚信问题。(2分)

(2)社会风尚:追求金钱等财富,并以此来提高社会地位。(2分)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知识分子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4分)

(3)基本特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发展趋势: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4分) (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原则,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3分)

28.(1)不同:“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而“闽商”依附于海洋文明;“晋商”、“徽商”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而“闽商”更具有商业意识和国际视野。(4分) (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1980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福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4分)

(3)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

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 “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敢为人先; 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等。(4分) (4)一战期间(1分)。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①辛亥革命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③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4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第五篇:初一第一学期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岛B.海峡

C.岛屿D.群岛

2.南、北美洲位于()

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

3.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4.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撤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跳楼B.躲在窗下C.乘电梯下楼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

5.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海洋大于陆地

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B.非洲C.南极洲D.南美洲

7.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

8.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A.里海B.黑海C.地中海D.红海

9.下列各组地理事物,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D.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B.②C.③D.④

11.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D.全球气候的变化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24~25题。

13.此次地震中心处于两大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14.依据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属于火山地震多发区的是()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B.澳大利亚

C.亚欧大陆内部地区

D.太平洋中心地区

15.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太平洋、欧洲B.大西洋、大洋洲

C.太平洋、大洋洲D.太平洋、亚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试阶段了,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一上册地理期中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答题纸上相应的表格中。)

1.地球的形状是

A.一个圆B.一个规则的球体

C.一个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球体D.一个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球体

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2-3题。

2.对图中各地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A.甲位于丙的西南方向

B.丙和丁都位于东半球

C.甲和乙同处于热带

D.甲和丁都处于低纬度

3.若有四艘船以相同的速度同时从甲、乙、丙、丁四地沿纬线向180°经线靠近,最先到达的是从地开出的船只。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5.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6.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一些D.时刻相同

中国大丰金秋经贸洽谈会于2014年10月18日成功举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7-10题:

7.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A.①段B.②段

C.③段D.④段

8.金秋经贸洽谈会期间,大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现象

9.下列有四种地图,你会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荐给第一次来大丰旅游的世界各国游客

A.盐城地形图B.江苏行政区划图

C.大丰城市交通地图D.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

10.与会期间,我们从卫星云图上看到盐城是一片绿色,说明的盐城天气是

A.阴天B.晴天

C.多云转阴D.阴转小雨

11.下列图例是小明从“北京城市图”上描画下来的,可能描画错误的是

A.B.C.D.

12.假如下面面提到的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世界政区地图B.北京城市图

C.江苏省地形图D.大丰麋鹿保护区风景区导游图

13.A点的海拔为500米,B点的海拔为150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A.200米 B.250米 C.350米 D.650米

14.与左下等高线地形图相对应的地形景观素描图是

A.①B.②C.③D.④

读部分板块示意图,回答15-17题。

15.下图中,C是

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

16.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上图中

A.E山脉会消失B.F山脉会消失C.地中海会消失D.红海会消失

17.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球上有山脉分布的地带D.地球上有高原分布的地带

18.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A.风和日丽B.暴风骤雨C.艳阳高照D.四季如春

19.右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20.随着收入的提高,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很大,下列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

A.用无铅汽油,且过滤尾气B.扩大绿化面积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D.拓宽交通路面

16.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读图回答17-19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亚洲,世界上最大的洲B.②是南美洲

C.③是欧洲D.④是大洋洲,最小的大洲

18.这个半球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

19.ab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是()

A.20°W,160°EB.20°E,160°WC.60°W,120°ED.60°E,120°W

20.下列图表示北半球的是()

二、综合题

21.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三亚启程进入的大洋是。

(2)索马里位于洲的东部,该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3)到达亚丁湾后,护航编队与位于三亚的总部联系,发现该地的时间与祖国时间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4)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我军在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BCDEFG

(2)写出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①②③④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经线e和经线f(写出经度度数)

(4)E与F之间的分界线a是运河。A与B之间的分界线b是运河。

(5>图中世界上两大地震带是、。

23.读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___洲,B、____岛C、____海峡,D、____洋。

(2)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图中点,

C点连接了洋和洋。

(3)某航班按图中箭头方向飞行,其飞行方向是()

A.向南B.先向南再向北 C.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

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BD6~10CDCBA11~15CBCAC16~20BAAAB

二、综合题

21.1)太平洋2)非、苏伊士运河3)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造成4)波斯湾、日本

22.(1)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2)①印度洋②北冰洋③大西洋④太平洋(3)160°E20°W

23.(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2)运动张裂或挤压(3)交接火山地震(4)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太平洋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

上一篇:春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创先争优先进事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