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之路

2024-05-06

绿色设计之路(精选十篇)

绿色设计之路 篇1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建造与装饰建筑, 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呢?判断建筑是否绿色, 更关键地还在于它所表现的绿色是不是符合生态学原则。

“天然”不等于“绿色”:“绿色”原则强调尊重自然, 但自然界是非常复杂的, 并不是天生就能够为人类所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石材是建筑装修过程中常用的材料, 然而自然界的很多石材都含有放射性元素, 释放出放射性气体。这会直接导致人体癌变, 危及人的生命。我国的有关标准, 石材的放射性等级可分为A、B、C三类, 其中只有A类石材才适用于家庭的室内装修, B类石材可适用于商场等公共空间, 而C类石材只能用于公路桥梁等设施。再如室内植物的选用。很多植物确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但并不是任何地方的绿植都是越多越好。植物的光和作用告诉我们, 一般情况下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时, 会吸收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 释放出氧气。但在晚间, 则正好相反, 会吸收氧气, 导致室内含氧量的减少。因此, 如卧室等, 就不宜放置过多的植物。

符合标准的不一定就是绿色的:对于某种材料个体而言, 其加工过程及所含物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但符合标准可能只是意味着其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各种材料在建筑环境中所挥发有毒物质的量与两个方面有关, 一是材料本身单位数量 (面积或体积) 中所含有毒物质的含量, 二是材料的总体数量, 因此, 虽然所用材料有毒物质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但由于在某一建筑环境中使用的数量很大, 那么, 其最终挥发的有毒物质的总量也会很大, 很有可能超过国家的安全标准。另外, 有毒物质的致病特性很可能因为多种物质的叠加而产生更强的毒性, 从而使得对人体的危害大大增强。建筑环境中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还与使用者在该环境中的时间有关, 使用者在含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呆的时间越长, 其受危害的程度就会越大。因此即使在建筑装饰中选用的材料全部符合绿色标准, 但如果使用与搭配不当, 同样会产生非绿色的建筑环境。

室内设计的该与不该

室内设计的主要任务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合适的温、湿度, 必要的风速, 新鲜的空气, 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等。既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关注环境, 在自身和对环境的需求上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 又要在使用过程中保护使用者, 不污染环境。

目前许多的室内设计中, 因为对“绿色室内设计”概念考虑不清, 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的浪费。

1. 不科学的功能设计

从建筑自身的角度来讲, 建筑设计的不合理或后期使用功能与初期设计的功能不相符而带来的浪费, 如空间过于迂回, 隔墙过多或空间过高, 装修时必须吊太低的天棚等等;从室内设计师来讲由于设计师缺乏对于功能组织的把握能力, 室内空间分划出现各种各样的违反原则的方式, 都是对功能性问题解决不利的方面。

2. 盲目堆积设计

不考虑室内的功用特点, 盲目地进行设计的堆积, 也带来了很大的浪费。社会发展至目前阶段, 人们更加欣赏简洁明快的风格, 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 设计师应充分把握住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欣赏格调的变化, 过多的设计无疑会消耗大量的建材, 也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走向一个反面——以浪费资源为美。设计师应担当起建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师作用, 极力推行符合环保精神的审美标准。

3. 为设计而改变建筑结构

室内装修往往会进行建筑结构改动。比如取消某一部分墙体或在墙体上开洞或取消某一根承重柱, 加固某一根梁, 砸开某一位置的楼板等。这些结构的改动影响了建筑本身的结构稳定性, 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某些建筑由于结构改动后带来了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 如取掉某根柱子以后带来的结构失稳, 而不得不进行再加固而形成了三次施工, 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和粉尘, 更加浪费。

4.能源浪费

室内最大的能耗往往来自环境控制中的设备需求, 设计中应避免过多的没有必要的设备。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 应尽快引入室内设计。

5.建材使用不当

化工材料含有对人体有伤害的各种物质, 如甲醛、苯存在于各类含有胶的建材中, 而这两种物质对人的伤害相当大;有些材料含有放射性物质,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身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避免或减少这类建材的使用对环境和人身有益。建材使用的不当还表现在对材料选择的浪费, 设计师应注意风格问题, 出于不必要的原因大量使用稀有的或贵重的材料, 都是对资源的浪费。

绿色室内设计的必然之路

要想在我国全面实行“绿色室内设计”, 应考虑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法律法规的健全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 人们正越来越自觉地在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考虑绿色的因素。如同任何社会生活都应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实现绿色的建筑与室内环境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法律, 依靠其规范作用,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 来规范人们在建筑与室内的设计、建造、使用等所有过程的活动, 确认、调整、保护和发展这一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国目前建筑装修市场的真实情形并不乐观。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有部分内容强调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性, 但只是从大的原则性出发, 距离真正可操作的程度却还相差很远。

2.绿色环保, 以人为本——“绿色”知识的普及与宣传

“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以人为中心”, 也不代表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因此, “以人为本”必须是适度的, 是在尊重自然原则制约下的“以人为本”。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中对使用者利益的考虑, 必须服从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这一大前提。

因此, 要创造绿色的室内环境, 除了必要的法律法规, 还要通过道德约束使人们的行为自律, 使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绿色建筑与室内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贯穿于一切相关的活动之中。

我国国民关于绿色建筑室内的基本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本身的缺陷、执法措施的不力以及监督机制不健全等, 使建筑业成为容易藏污纳垢的行业, 腐败现象蔓延, 殃及建筑与室内环境设计与施工、管理质量。这些不健康的行为与绿色建筑思想背道而驰, 严重影响了绿色建筑原则的普及推广。

3. 建筑室内, 生态系统——提倡一体化设计

建筑归建筑, 室内归室内, 这种局部来考虑问题的思想是时候要摒除了, 我们应该树立整体的系统观念, 把室内、建筑、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对待。在进行城市或区域规划时, 就应考虑今后单体建筑和室内可能出现的问题, 尽可能地为今后单体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建筑与室内也必须坚持一体化设计, 从建筑设计开始, 建筑师就应该充分考虑今后建筑的使用要求, 如果由专门的室内设计师担任室内环境设计任务, 那么室内设计师一开始就应该加入设计的行列, 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工作中来, 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建筑设计中所出现的先天不足, 减少室内装饰设计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重复思考, 减少资源的浪费。

4. 集采诸家, 科学设计——室内设计与其他工种的紧密协作

室内环境设计古已有之, 在近现代发展成专门学科, 除了室内环境设计这一门主课之外, 还有很多相关的辅助课程, 如人类工程学、工效学、环境色彩学、环境光学、环境声学、环境温度学、工程力学、材料学、古今中外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史和美术史等等。随着室内环境设计内涵的进一步扩大, 室内环境设计的参与者再也不仅限于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了, 整个室内环境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除了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以外, 还有更多的工种与人员参与其中, 包括电器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照明工程师、甚至还有社会学家等等, 很好地综合各个学科的优势, 才能够创造出优秀的绿色室内设计。

5. 设计使用, 全程参与——设计与室内环境使用过程中的群众参与

在绿色室内环境中, 使用者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加突出, 使用者在室内环境中的行为成为影响室内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室内环境中的各种设施须由使用者来操作, 室内环境中日常用品的增减更是受使用者所左右, 而室内各种设施操作的正确与否、室内用品选择的合理与否, 都有可能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态环境形成的各种因素。因此, 对于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而言, 其硬件的建成不可能成为室内生态环境的唯一决定因素。室内生态环境的形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 有时这一过程甚至比初期的硬件建成更为重要。事实上, 只要使用者对原有室内环境中的任一元素进行更改, 就有可能因这些新元素的材料成分、使用特点、耗能特征、视觉特性等的不同而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室内生态环境的研究, 必定会涉及到使用者的行为, 从这一角度来说, 使用者也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设计师”, 使用者素质的高低、生态意识的强弱, 都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态环境的质量。

走红色之旅 筑绿色之路范文 篇2

——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湖南工学院院团委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时代先锋精神,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院团委学生会成员自主组建了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团队由两名随团老师和16名学生组成。活动主题为:走红色之旅,筑绿色之路。

活动实践过程

一、筑绿色之路 聚焦环境公益,我们携手同行

7月6日,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一行在衡山县开始暑期三下乡筑绿色之路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主要包括农家书屋助建、环境问卷调研、环保千人行等内容。

1、实践团与衡山县团委举行见面协调会

7月6日,实践团在衡山县与当地团委干部举行了见面协调会,为后续在衡山县举行的活动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2、“爱心农家书屋”助建活动

7月7日,实践团在衡山县石桥村进行“爱心农家书屋”助建活动。在“爱心农家书屋”助建活动中,实践团共捐出科技卫生教育类的图书百余本,丰富了石桥村农家书屋的藏书,扩展了书籍种类,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群众读书学知识的热情,更好地促进了当地精神文化的发展。

3、“绿色驻我心,环保千人行”大型签名活动

7月8日上午,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一行冒雨前行,奔赴沙泉镇沙泉中心学校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签名活动。衡山县团委书记王燕、副书记杨聪斌莅临活动现场。我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红色之旅环保志愿团一同参加了签名活动。此次环保签名活动对衡山县目前致力于打造文明奥区,建设生态衡山的目标具有促进作用,意义重大。

4、农家书屋回访

7月9日,实践团员不顾炎热,步行50余里,深入长江镇石桥村、泉塘村、霞流冲村等地,就长江镇“农家书屋”建设规模、管理机制及群众受益面进行了详细的回访调查,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石桥村党支部书记袁泽宇进行了专访。

对袁书记的专访让我们在了解他个人的奋斗史以外,也更好地了解了石桥村经济、文化、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以及石桥村建立农家书屋的过程。农家书屋的回访建立在志愿者与村民一对一的采访询问之上,这使我们实践团志愿者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的困难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农家书屋回访,实践团员们掌握了当地“农家书屋”建设更为全面详细的资料,为后期书屋建设的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据。

5、环保问卷调研

在进行农家书屋回访的同时,实践团在多个村庄进行了环保问卷调研。在烈日的烤灼下,实践团员走家串户进行环保问卷调研。环保问卷共发出问卷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82份,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后续环保调研工作的重要资料。

6、问卷整理与晚会彩排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对收回的环保调查问卷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下午,实践团队员积极排练节目,为在衡阳县开展的红色主题活动做充分的准备,还进行了第一次彩排。

7月11日上午,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衡山县绿色之路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活动中受到衡山县团委的大力支持,实践团队赠送锦旗以表感谢,并与衡山县团委结下深厚情谊。

活动期间,实践团员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环保宣传单300份、环保手册200份,基本了解了当地环境现状。通过这一主题的系列活动,当地村民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表示愿意去以自己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农家书屋的建设,也给当地村民带来学习知识的媒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当地民风、经济建设等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走红色之旅 重温革命历史 品学红色精神

7月11日至7月14日,实践团一行抵达衡阳县进行“走红色之旅”主题活动。其中“走红色之旅”主要有走访革命红人、放映红色电影、举办红歌联谊晚会、探寻革命遗迹等活动。

1、实践团与衡阳县团委举行见面协调会 7月11日下午,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一行抵达衡阳县与当地团委召开见面协调会。还在衡阳县举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详细的安排,为后期活动顺利进行提供有利的保障。

2、寻访烈士故地

7月12日,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一行在烈士后人戴明球老先生的陪同下走访了戴今吾烈士故乡岣嵝村。在带领下,实践团一行参观了由戴今吾烈士创建的湘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戴老先生满怀激情地与队员们讲述他爷爷戴今吾烈士的生平事迹与卓越功绩,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作为一名中共老党员的切身经历与感受。随后,实践队员不畏山路艰难,前往烈士墓前进行了祭拜,表现了实践队员对革命先烈的悼念与无限敬仰。一天的历史回顾,让队员们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队员们纷纷表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3、红色电影放映

7月12日晚,为了重温红色历史,领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全体队员与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村民共同观看了红色电影——《建党伟业》,通过观看红色电影使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私的精神,也给当地村民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4、走访革命红人

7月13日上午,在衡阳县老干局陈局长的带领下,我院大学生实践团一行看望并采访了衡阳县程培栋、李云两位革命老党员,虽已年近九旬,但仍精神矍铄。在采访中,他们分别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在战争岁月的沧桑经历。在给予厚望的同时并告诫年轻人要饮水不忘挖井人,秉承革命精神,好好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党和国家做贡献,为人民创造新生活。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革命老前辈们经历过的峥嵘岁月为镜,发扬老一辈先烈们艰苦奋斗、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5、举行红歌联谊晚会

13日晚,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团携手当地政府举办的红歌联谊晚会在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隆重上演。晚会以“湖工学子三下乡,烈士故乡送文化,红色精神代代传”为主题。实践队员们青春动感的街舞健美操《给力vable》拉开了晚会帷幕。优美动听的笛子、吉他、小提琴独奏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情豪放的歌舞带来声声喝彩,诙谐生动的小品《猛羊牌牛奶》引发现场阵阵笑声。赤水群众也积极踊跃,才艺不俗,一曲曲嘹亮的红歌回荡在赤水的上空,激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和今天的和谐生活。台下的领导们亦是热情高涨,纷纷上台一展歌喉。最后,湖南工学院副院长王利华以一曲《妻子》为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衡阳县电视台对此次联谊晚会进行了全程报道。晚会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更带动当地群众在庆建党90周年之际,共享红色经典,重温革命情怀。

6、参观夏明翰故居

7月14日,为领略革命烈士的风采,继承和发扬爱党爱国精神,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队员走进衡阳县洪市镇余家大屋参观了夏明翰烈士的故居。面对夏明翰生平事迹的讲解,实践团员对烈士短暂而精彩的一生赞叹不已,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夏明翰烈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之情。通过走访革命圣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不怕苦、不怕累、不畏困难的革命精神,更增升了队员们使命感与责任感。

参观完夏明翰故居后,我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赴衡阳县”走红色之旅”活动顺利完成。

为期4天的实践活动以“红色”这一主题开展了走访革命红人、参观夏明翰故居、红歌联谊晚会等系列活动。这一些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使村民积极参与到建党九十周年的欢庆气氛中来,在和谐的生活中感受到共产党带领下社会的文明、安定、和谐。

结束夏明翰故居的参观,本次湖南工学院大学生党员领航德育建设实践团在衡山县、衡阳县两地的主题活动也告下段落。

绿色设计之路 篇3

关键词:绿色理念;室内设计;环境保护;发展趋势

1 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已渗入到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当中,由此关于“绿色”的各种问题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室内设计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同样也面临着“绿色设计”的改革之路。绿色设计已经成为室内装修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住宅用户的需求。

2 绿色设计概念的提出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及生态失衡问题越来越多,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土壤沙化、绿色植被减少、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为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将自然环境、社会协调与经济发展并行考虑,以此来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这一思想应用于设计领域中,由此产生了“绿色设计”这一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起源于美国一份环境污染法规中,虽然缺乏权威性、统一性的定义,但已经在各个国家得到广泛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在我国主要是以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为设计目标,利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创造适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多破坏和污染。通过高水平的室内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高于生理及心理预期值的生活环境。室内空间不同,用户需求不同,室内设计的目的以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多种风格的艺术设计,实现以有限物质条件创设无限精神价值的理想。

3 现代室内设计的特征风格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联系机敏,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室内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建筑设计的影响;另一方面,室内设计需要考虑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符合建筑原理的基础上,可提升整体的观赏性;当然,室内设计同样需要考虑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成本等各个要素,这一点与建筑设计不谋而合。现代室内设计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3.1 现代室内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当前人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对室内的要求标准不断更新,这就需要设计者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高度的前瞻性;另外,应提高室内设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例如,现代室内设计所构建的新型室内环境,在自动化和计算机控制方面具有新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室内电气设备、电器通讯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室内设计及其产品的附加值的科技含量。

3.2 现代室内设计关注用户的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需求。由于人的生活和工作多数是在室内环境下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以及工作环境的舒适性,以确保用户的身体健康及其工作效率。室内设计不同,给用户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不同,如室内空间的大小、布局、裝饰的美观程度、家具电器的风格、墙面地面的颜色等均可对用户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影响。现代室内设计更加注重用户的身心健康和舒适度,以愉悦用户为室内设计的准则。现代室内设计应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室内设计的风格是对用户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的直接体现,不同使用者的个性不同,对室内设计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这就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3 现代室内设计对环境构成要素重视程度加强。由于人口数目不断增多,人均使用的建筑面积大幅度减少,建筑设计更趋向于节约建筑土地面积的方向发展,这就给室内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室内设计对于环境构成要素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室内采光、照明、色彩搭配、材料质地及纹理、室内温度、湿度、气体流通程度、隔声效果等均是现代室内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构成要素需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科学设计,以使室内设计达到最优化。

3.4 现代室内设计是多种美学的综合体现。建筑设计以外部形体和内部空间给人们展示其艺术美感,而室内设计则通过室内空间设计、界面线性设计、室内家具、灯具、设备的不同搭配,给人们以多种风格的艺术享受,室内设计是设计美学中的空间形体美、功能技术美和装饰工艺美的集中、深入、细致、深刻的反应。因此,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应学习除室内设计以外的,诸如装饰艺术和工业设计等多种学科,以适应现代化室内设计的需求。现代室内设计将汇集多种学科的美学知识,以体现当代用户的多种需求及生活态度。

4 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的主要核心目标是解决或协调物质世界与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矛盾,因此,室内设计可以看作是连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纽带,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的一种实现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及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室内设计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不断变化,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室内设计由此产生多种风格,多种层次的表现形式。现代室内设计除追求室内空间的功能外,更注重其文化内涵的展现,新的设计技术及设计理论层出不穷,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4.1 装饰材料的选择趋于环保。传统室内设计侧重于对装饰效果的关注,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设计方还是用户方均对材料价格、款式、质量及其功能是否达标关注较多,而忽视了室内装修材料的材质是否环保,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或者环境是否造成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及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力度持续上升,现代室内设计将更加注重材料的选择,从装修最初点做好环保工作,以体现室内设计健康、环保的社会需求及用户需求。

4.2 室内设计突出绿色景观设计。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理解深度不断加深,绿色设计理念得到广发用户的认可,人们在进行室内装修时更加注重绿色植物的景观设计。我国室内设计正逐步向回归自然慢慢过渡,利用民间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在住宅中创设舒适的自然环境,给用户提供轻松、健康的居住环境。室内设计最初目的是人类创造适于生活和居住的人工环境,而人类同时又具有亲近自然的本性,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这一矛盾的化解需要依靠室内设计得以实现。在人工环境中适度引入绿色自然景观,创设自然环境的因素,满足人类对于自然亲近的本能需求。绿色景观除具有装饰室内环境的功能外,还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室内的含氧量,提高空气湿度以及负离子含量,降低噪音,减少飘尘,吸收有害气体等,从而为用户提供健康、安静的居住景观。室内绿色植物设计,应根据植物特性、居住环境进行科学设计,使其起到引导空间、沟通空间和限定空间的作用。

4.3 室内设计彰显科技的魅力。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直接导致室内环境的更新换代周期大幅度缩短,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现代化科学技术将在施工技术以及工艺设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可在室内设计中实现最佳的声、光、色、形的匹配,为用户提供高功能、高效率、高科技的空间环境,实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5 总结

室内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场所之一,在绿色设计理念极度盛行的今天,室内设计也将以绿色设计为其指导思想,在材料选择、室内设计方面更加体现绿色环保的特点,同时,科技也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发挥自身价值,从而构建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俭俭.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特征与发展趋势[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65+67.

[2]杨明明.浅析现代室内设计的风格及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2015,

05:43-45.

[3]王晓飞,李明瑾.浅谈以人为本的绿色室内设计[J].四川水泥,2015,

02:171.

绿色设计之路 篇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热水分会委员、秘书长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水处理分会理事长土木工程学会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建筑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标办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北京市住建委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专家库成员;世界经济论坛 (达沃斯论坛) 中国领先城市项目专家;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WBCSD) 中国项目专家。

CHF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 存在着哪些问题?

刘鹏:

绿色建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主题, 但是作为实现绿色建筑的角度来看, 我认为有一些困扰需要面对, 同时我们自己也在关注和思考着这些困扰。

第一点, 现在的绿色真的绿吗?一些绿色建筑技术, 由于实际运行成本高, 建设了却闲置不用;一些节能技术提供的服务量级超出实际条件或者合理需求, 导致建筑运行能耗不降反增;一些节能技术或设备, 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建设, 却忽视调适与运行管理环节, 没有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点, 建设与节省。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大拆大建要紧, 还是节省更要紧?在第六届绿色建筑大会上, 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25~30年, 而伴随经济建设出现的大拆大建是个普遍情况, 住房空置率也是一个问题, 过高空置率的背后是建材、能源的大量闲置浪费。

第三点, 舒适度提高与节能的平衡。有研究成果显示, 现在我国的单位建筑平米能耗是美国的40%, 相当于二战过后美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水平。能耗水平为什么提高?说到底是生活方式、建筑使用方式、建造理念发生了变化。目前这个问题还在困扰我们:是追求舒适的观念重要, 还是把能源节省下来更重要?

第四点, 大型公建高能耗问题、夏热冬冷地区供热问题、农村耗能未来的增长问题, 全国能耗水平未来会是一个什么程度, 都存在很多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 不确定的因素。

第五点, 关于雾霾, 现在全国都雾霾了。对于建筑设计过程的压力在于, 新风如何处理。住宅的新风要不要处理?如果把新风作PM2.5的处理, 我们这个年代用这个工艺不算困难, 做到恒温恒湿也没有技术障碍。可如果推广恒温恒湿, 能源消耗量社会支撑得住吗?

这样一些问题, 就摆在我们面前。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在从理想到现实的切换过程当中, 我们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需要大家一块去寻找答案。

CHF记者:作为绿色建筑的研究者, 您对我国当前绿色建筑的认识是什么?

刘鹏:

我最近在参与几个中方与外方跨领域的合作项目的研究过程中, 通过调研获得一些新的共识, 我想用这几个共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 近年来, 建筑行业已经普遍认同绿色建筑的重点是节能。这句话大家可能觉得是废话, 因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但是在面向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调研中, 这个认识比前几年要普遍得多。不只是建筑行业, 现在就连居委会老大妈都认同绿色建筑的重点是节能。

第二, 绿色建筑应该有认证, 至少算是一种标志或者证明。认证,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 哪个国家都行, 都能在产权转移过程中起到证明的作用, 绿色的程度、能源使用效率这些比较容易说得清楚。

第三, 对于绿色建筑的效益, 已经有更多的投资者愿意多看重社会效益, 愿意为社会效益多付出一点增量投资。这个也包括买房子的的老百姓, 70%的直接消费者愿意关注自己房子使用起来是不是能耗节省。当然这还不是决定买房子的最主要因素。

第四, 建筑能效提高是系统工程, 这个观点是建筑行业内的结论。绿色建筑需要设计、施工、运营、投资人、承包人、设备供应商、物业管理, 在技术、管理、财务、财税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不可能通过某种产品简单地得以实现。

第五, 在目前基本建设过程中, 各阶段利益相关方诉求目标并不一致, 相互之间也不够信任。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主体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 难免利益不平衡甚至有冲突, 只有公开一些东西, 让利益变得更透明, 才能做到收益和回报让大家都能认同。

CHF记者:对于一些已经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的建筑, 在进行能效评估时, 是否会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刘鹏:

我至今还没直接参与过具有深度的相关测试或者研究,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我认为能效评估这个事情本身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 我国建筑节能真正的问题还不全是能效提高的问题, 总体上反而是能耗总量增长过快问题。发达国家的建筑, 已经能为他们的人们提供比较高的舒适度了, 对于绿色或者节能, 他们的目标是在这个高舒适度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能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是发展中国家,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解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消耗的刚性需求增长问题。这个区别非常重要而且可能长期存在, 很可能意味着, 随着建筑节能的不断深入, 建筑能耗总量却会增大。这类问题发达国家可能没有, 却给能效评估过程中对效果的评价方法带来具体难度——消耗增加合理还是减小合理?当然对能耗增长的控制, 我认为也是绿色建筑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

另外, 需要正确理解建筑耗能与舒适度的关系。比如上海的金贸大厦, 那个建筑能耗就挺高, 但是它实际上舒适度很好。舒适度跟能耗是相关的, 也就是说能耗水平应该能和舒适度相互匹配, 但是如何匹配却很有难度——以何种舒适度水平作为基准?能效评估的方法如果搞一刀切, 结果很可能没有说服力, 不搞一刀切, 标准就是问题。

未来我国会对很多建筑, 尤其是已经获得的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 做能效评估, 如果有机会, 我很愿意去参与这个活动, 看看绿色建筑能效、能耗到底怎么样。

CHF记者:您如何看待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中, 片面追求技术堆砌的现象?应该如何避免?

刘鹏:

我个人比较反对技术堆砌。技术堆砌这个事是怎么来的?前些年, 有一些关于节能建筑的尝试, 比如建造了一些试验、示范建筑, 去试验很多当时的技术。当时在我们国内还没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也没有把各种技术横向综合起来考虑。我们可以把这些建筑的目的理解为“试验”, 但是客观上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技术堆砌。

到2006年完成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时, 行业里开始关注各个技术领域的组合,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这些, 用打分的办法平衡。也就是说已经意识到并且去试图解决堆砌问题。

像我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这样的企业, 一直在研发避免技术堆砌的方法, 我们认为绿色技术采用是否合理要看节省、环保、好用三方面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而不是采用了多少个品种的高技术。例如在节能技术采用方面, 我们主张以能耗水平为目标组织技术, 而不是采用各种高技术让建筑看起来炫, 在工程案例中, 主张采用成熟的技术, 以便在运管中相对简单, 能让技术充分发挥出作用来。不仅研究, 并且通过大量的工程案例在实践中验证, 最终目标是把绿色建筑做实。

绿色印刷未来之路 篇5

公司简况

科斯伍德是一家纯民营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从2003年至今有十年。目前我们专注于胶印油墨,年产胶印油墨20000吨。半年之内还会有一个新的工厂落成,年产能可达35000吨。

从2003年成立至今,可以说我们见证了中国印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受益于此。公司于2011年3月22日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目前,在国内有3家公司,2012年5月,在法国收购了一家成立于1840年、拥有170多年历史的老牌油墨企业;同时为了拓展东欧市场,我们在波兰设立了分公司。2012年我们的产值接近4亿元,2013年上半年销售约2.3亿元,同期增长59%。当然,受压于原材料成本上涨,我们的利润反而没有增长。目前,科斯伍德65%的产品在国内销售,35%的产品销往海外,在海外70多个国家有销售网络。

绿色油墨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以看见这样的迹象:工业正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对于印刷行业也不例外,虽然现在面临很多的成本压力,但如果不把绿色环保作为一个战略,那么未来的5~10年发展中会变得很困难。

不管是单张纸胶印、热固轮转还是冷固轮转,实际上里面都存在一定的VOC,主要来自矿物油,详见图1。植物油墨取代矿物油墨,这是最终的趋势。除此之外,还有提倡的一些助剂,随着欧洲REACH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比如钴的成分是不允许使用的;美国采用的则是另外一个方式,即可降解比例,最高要求甚至达到70%,目前来说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成本上有一定压力。

印刷厂很关心油墨是否含有重金属,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认证,比如说SGS作为瑞士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重金属有一个标准的检测。针对不同行业、产品也有一些标准,包括欧盟ROHS标准、欧盟玩具标准EN71-3、美国玩具标准ASMF963-96a、SONY绿色认证、美泰认证等。当然,每个印刷企业对油墨供应商的认证要求也不尽相同。

如果是食品包装,这个目前国内提的比较少,欧洲比较多,主要是LoLm低气味、低迁移的要求,罗宾森测试要求油墨产品小于1。

印刷行业还应该更全面地理解绿色环保油墨的本质,大家了解最多的是大豆油,它是代替部分矿物油最早期的一种做法,也是很多油墨厂使用的方法;但大豆油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环保油墨的初期阶段,并不是唯一的代表。在植物的选择方面,还包括亚麻油、桐油、菜籽油和椰子油等,不同的国家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来选择植物油种类,代替矿物油在油墨当中的比重。

未来发展

作为一家油墨企业,我们在持续研发上做了很多投入,也会不断使用更好的可循环再利用材料,降低对VOC的排放。

最后讲一下供墨系统。对印刷行业来说,它是减少废物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通过小桶改大桶,可以减少桶的浪费,当然目前在欧美更多的是在桶里放一个包装袋,使用完油墨之后,在包装袋上面戳一个洞,把所有油墨挤在墨斗里面,这样基本上避免了对桶的任何污染,浪费也很少。否则,即使你装了供墨系统,也会在桶底留下10%~15%的油墨。我们有些更好的方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减少资源的浪费。

绿色物流的发展之路 篇6

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致使人类承受了气候变暖,空气、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这种形势下,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 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1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1 发生源的管理:

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

1.2 对交通量的管理: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1.3 对交通流的管理: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2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2.1 绿色运输管理。

2.1.1 开展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1.2 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

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 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

2.1.3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2 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2.2.1 包装模数化:

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2.2 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

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2.2.3 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

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2.2.4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

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2.3 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2.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 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华, 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张铎, 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4]林敬松, 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 2002 (8) .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之路 篇7

关键词:绿色物流,优劣势,发展对策

一、经济学角度分析绿色物流的起因

当今社会, 绿色已成为一个时尚名词。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物流等新名词频频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中。绿色物流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经济学角度讲, 绿色物流的兴起, 缘起于“物流冰山”学说的出现。人们对生产领域的费用往往很清楚, 但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 而潜藏在海水里的占整个物流费用主体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说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这个主体部分大体有以下三块构成:

第一, 流通中容易被忽略的成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 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等;在采购中, 物流人员存在时间成本;多地点和多仓库存货所形成的巨额资金沉淀。

第二, 存在不必要甚至认为的损耗和浪费。库存管理无法主动适应需求积压和缺货频频发生;信息不对称导致对供应商了解困难, 会产生很大的成本;

第三, 物流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 物流中运输工具会导致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大量的无法处置的固体垃圾。

二、我国绿色物流的优劣势

(一) 优势分析

1. 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 产生巨大资源、环境压力, 可持续发展成为国策, 绿色工程不断出现。

2. 我国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已开始形成

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 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已逐步形成, 将生产绿色产品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比如海尔集团就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系统, 并获得ISO14001标准认证。

(二) 劣势分析

1. 绿色物流的观念还未普及。

很多群众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绿色物流。即使有部分企业已开始注重绿色生产, 但绝大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 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 还会增加物流成本, 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 和企业无关。

2. 政府缺乏相关政策引导。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 造成了物流法律中环保体系的缺失。另外, 物流活动涉及到众多行业和部门, 但我国各相关部门间缺乏协调和沟通, 政府也未大力进行宏观调控, 导致物流资源的浪费, 加剧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 物流复合型人才匮乏

我国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没有几年, 对它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 培养出具有绿色物流理念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同时, 研究的内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强, 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的脱节的现象。

4. 物流技术落后

我国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虽说部分企业已经引入了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电子数据交换 (EDI) 等先进的物流技术, 但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在机械化方面, 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 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 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5.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 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因子 (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 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 库容小而分散, 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这导致了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 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违背了绿色物流节约资源的原则。

三、中国的绿色物流之路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物流必然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得到, 实行绿色物流道路, 建立绿色物流体系, 是中国物流业的可靠途径。

(一) 建立社会化的物流体系

宏观方面, 必须全面统筹, 综合规划, 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存量资源, 构建全面综合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社会化物流体制。当前, 建立社会化物流体系, 主要是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 可以构建专业化的物流团队, 更好地节省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 政府应完善绿色物流的管理

政府在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中, 必须占据主导地位。具体任务包括:制定并完善有利于环保的物流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 如废气排放标准、车辆行驶管制等;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实施绿色物流之路;积极传播绿色理念, 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物流氛围。

(三) 企业是发展绿色物流的主体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企业营运的绿色化。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包括投入的节约和原材料的替代、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绿色物流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技术创新机制, 不断改造现有物流装备, 调整物流经营结构, 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实现物流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对策建议.中国经济时报, 2001-7-11.

上海华谊的“绿色化工”之路 篇8

高端发展

依托集团的研发基础、技术优势和产业链优势, 华谊集团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 将产品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 并加速淘汰“三高”产品, 加快结构调整。目前基地已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100万吨甲醇、100万吨醋酸、20万吨醋酸乙酯、4万吨醋酐、50万吨聚氯乙烯等示范装置, 2010年总营业收入达357亿元。以“绿色化工”为目标, 集团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逐步实现污染物末端治理向循环经济和集约型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对标国际水平、行业先进水平和历史水平, 加强技措技改, 降低单耗能耗。基地重点完成了吴泾公司醋酸工艺改进等51个技措技改项目, 年节约标煤4.6万吨。通过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在吴泾基地推行区域甲醇、煤炭、液氯、蒸汽、氧化锌、公用工程等资源整合利用, 推进区域化的清洁生产。还实施了包括污水处理改扩建、焦炉拦焦除尘、酸性气体回收等项目。其中, 焦化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多联产项目”成为集团绿色化工建设典范。

跨市发展

集团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将产品生产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把生产基地移向“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地区, 拓展发展空间。2008年10月华谊集团公司在安徽无为地区正式开建的煤基多联产和精细化工基地。目标是要将安徽无为基地建成中国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依托华谊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以煤为主要原料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替代石油产品、战略能源产品。基地规划面积约5平方公里。项目规划总投资350亿元, 全部建成后将实现近500亿元的销售收入。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73亿元, 主要建设年产60万吨甲醇、50万吨醋酸和30万吨醋酸乙酯。

创新发展

公司进一步通过资源技术整合, 做优做强集团技术研究院,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集团核心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 形成了包括催化剂在内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以煤为原料的醋酸生产技术, 使我国成为继英国BP公司、美国赛拉尼斯公司后第三个掌握醋酸成套先进生产技术的国家。通过自主研发, 形成了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烯酸及酯的生产技术, 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自主研发形成了新一代的羰基化醋酐生产技术, 已经建成了2万吨工业化示范装置。“国产化20万吨/年醋酸低压羰基合成工艺技术”、“年产10万吨醋酸乙酯新型成套技术”分别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 醋酸生产技术成功实现了技术转让。公司还积极与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高碳醇及其催化剂的研发、多喷嘴气化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同时, 华谊集团积极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以加快煤化工科技资源整合为突破, 聚焦重点项目, 加强合作交流, 提高煤化工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国内一流的技术研究院为目标, 将研发机构、资源向吴泾基地集中、整合, 加快建设集团技术研究院。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调整、一体化管理”, 充分发挥集团效应和集约效应。现已初步实现了集团所属四家企业蒸汽管网的联通, 并通过开足吴泾公司75吨/小时流化床锅炉, 关停了氯碱公司4台10吨/小时渣油锅炉, 每年节约标煤2万吨。目前正在实施这四家企业空分系统的“一体化”运作, 通过开足焦化公司30000立方米/小时的大空分装置, 关停氯碱公司2套1500立方米/小时、1套1800立方米/小时、1套3200立方米/的小空分装置, 每年可节约标煤1.8万吨。还将实施这四家企业供电、污水处理等的一体化运作, 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在化工区, 利用华胜公司副产氢气“变废为宝”, 通过建设2套氢气锅炉, 每年增产12.8万吨蒸汽, 可节约标煤1.3万吨, 既实现了节能, 又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 重点推进吴泾基地公用工程的集中规划建设, 进一步打破厂际界限, 集中供应水、电、汽, 降低能耗。

关注生态开创绿色复兴之路 篇9

党代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来加以强调、加以谋划, 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十八大报告中, 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 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生态文明宣言, 是世界上最为宏伟、最为切实的绿色宣言, 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和世界许下的庄严的生态承诺。这些不仅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 显示出推动科学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坚强决心, 更展现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美丽图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给了我们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后劲。从全球来看, 目前, “生态超载”, 出现巨额欠债。远古时的刀耕火种年代, 全球人口稀少, 自然生态基本完好无损;农业文明时代, 人口增加了约百倍, 自然生态开始退化、受到损害;到了工业文明时代, 人口剧增, “负债”日益增多。从1959年到2011年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世界人口由30亿人激增至70亿, 净增40亿人, 翻了一番多。同期, 全球耕地人均占有量大幅度下降。

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查到这样一组数据:1961到2009年, 全球人均可耕地面积由0.42公顷下降到0.20公顷, 降幅达51.2%。其中非洲、亚洲分别0.53公顷、0.24公顷减少到0.22公顷、0.11公顷, 分别减少了57.4%、52.3%。全球耕地人均占有量减少, 直接关系各国粮食供求格局和粮食安全。据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表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显示: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 全球人口由60.9亿增长到69亿, 增加了8.1亿。同期粮食产量从20.66亿吨增加到22.8亿吨, 增长10.40%。现有耕地总面积的减少, 会使粮食安全保障更为艰难。

在过去50年中, 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规模, 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同一时段, 其结果导致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

应该看到:我国虽地大物博, 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较少, 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日趋紧张。重庆社会科学院王胜同志提出:“我国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 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耕地保有量人均不到1.4亩,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2/3以上的城市缺水。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1.03吨标准煤/万元,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2011年,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 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0%, 新增能源消费占全球新增能源消费的71%。

严重短缺的资源能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 不允许我们再走竭泽而渔、粗放浪费的外延扩张、低质增长之路。在这种背景下,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责任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也是当代中国当仁不让的选择, 更是每位生态摄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值得指出的是, 在中国, 近些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 建设生态文明省 (区) 、生态文明市和生态文明县及乡镇、村庄的活动, 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据统计, 自2000年在全国组织开展生态示范区以来, 截至2011年, 经环境保护部审查、公示, 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等14个省 (区、市) , 开展了生态省 (区、市) 的建设, 约占当省 (区、市) 总数的47%。已经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的市县 (区) 总计有528个, 约占全国市县 (区) 总数的17%;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559个, 国家级生态村238个。这些县、乡、村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一经与现实结合, 就会变成千百万群众的行动, 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不但有效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而且显著改善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绿色之路 越走越宽 篇10

弹指一挥间,历史的巨轮驶入了新世纪第七个年头,林纸一体化的战略在泰格林纸集团已开花结果:目前已完成自营林地面积200万亩,可控林木资源面积达510万亩。王祥董事长“立足洞庭湖综合治理,发展林纸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已由设想变成现实。

作为具体实施林纸一体化的一个部门,也在这场巨变中演变成为经营林业的经济实体——湖南茂源林业公司。

茂者,繁荣也;源即源头。在为这家公司命名时,王祥董事长就对它寄予了无限的希望:“林纸一体化事业繁荣昌盛;泰格人开辟的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化经营 围绕农村 服务农民 注重社会效益

泰格林纸集团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决定了茂源林业公司必须因地制宜,走多元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该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工业原料林种植、抚育、管理;林业技术的科研、开发;园林绿化设计、施工;木方、板材、木片加工、销售;木及竹制品、原木、原条、苗木、移植木类的培育、销售等多个项目。

农企结合,科学造林。第一,合股造林。农民以土地入股,林业部门以技术服务入股,企业以资金和管理入股。第二,承包土地经营。由企业承包土地独立经营,土地年租金由立地条件优劣和土地性质决定。第三,定单购销合同。对于不便于集约经营的零星土地,由农民自主造林,企业统一签订定单购销合同,为农民提供稳定可靠的林木销售市场,以鼓励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抓住砍伐和销售主线,创新多种经营思路。砍伐和销售是茂源公司今后的主要生产、经营任务之一。为此,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木材砍伐销售分公司,召开多次砍伐和销售专题研讨会,确定原则和方案。公司班子成员常常深入砍伐销售第一线,进行现场办公,及时了解砍伐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扎实的准备工作加上严密的管理流程,使该公司砍伐销售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争取更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林地套种、套养;对松树割脂工作进行科学的技术论证,寻找林木生长与割脂之间的最佳平衡点,通过割脂创造效益;利用林业基地的广大网络和技术中心的技术优势,开展多种经营,打开绿化苗木的销售市场,综合利用林地资源。

设立林产品经营分公司,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茂源林业公司充分发挥林业信息网络覆盖优势、规模优势、管理优势和与地方政府、林业部门长期合作的关系,建立木材直供体系,设立了林产品经营分公司,专门负责经营 “活立木”收购、木片生产与销售、木材收购,拓展了经营范围和发展空间。其中“活立木”与木片生产经营的启动,既为泰格的各个造纸车间提供了有力的原材料补充,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木材经营的利润。

促进林业发展,注重社会效益。林业基地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造林产生的修路、开沟、栽种、施肥、抚育、管护、采伐等大量的密集型劳动,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运输、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还通过培养造林示范大户,鼓励千家万户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树,带动农民致富。岳阳汨罗的磊石乡原是一个平垸行洪的乡镇,通过与茂源的合作,这个乡镇现已成为林业大乡,人们远离了洪涝之苦,还在林间发展间种和养殖业,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

专业化管理规范制度控制源头注重企业效益

林业是没有围墙的行业。从事工业原料林的生产经营,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无章可循,无经验可借鉴。茂源林业公司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形成了日常管理制度化、林管员管理职业化、护林员管理正轨化、林地发展规范化的经营模式。2006年公司实现了较大利润,有了质的飞跃。

日常管理制度化。管理程序上实施一级对一级负责层级制,在造林、土地集约、收购青山、收购活立木、林地综合利用、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全面审视、完善、创新,制订了17项管理制度,并成立了林业监审部,充分发挥了专业审计和效能监察的作用。财务人员和技术员实行了委派制,加强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和监督职能,形成集体决策、责权利分明、监督审计到位的管理体系。

林管员的管理职业化。制订实施新的《林管员绩效考核办法》,将个人的责、权、利紧紧相结合,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平台,以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态度经营自己的岗位,从而使岗位增值,企业增效。

护林员的管理正轨化。林地的管理离不开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林地,茂源林业公司几年来在当地聘请了很多具有影响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担任管护人员,并将其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考核的范围,将表现优异的吸收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不断拉近企业与地方的关系,也提高了护林人员的积极性。

林地发展规范化。林地的发展实现由过去的以自主造林为主向“中幼林收购”和“委托造林”为主转变,通过收购中幼林和委托造林,既降低了公司自造林的风险,也为公司的资源储备和林木市场的调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茂源林业公司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同时,还通过科学投保、消除法律隐患等手段,合理、合法地防范了经营风险,确保了企业的利益。去年,茂源公司就通过科学投保,为公司挽回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科学化指导 优化品种 提高产量 注重生态效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规模发展林业,如果不尊重科学发展观,将会使企业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从一开始,茂源公司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多年来,茂源公司不断加强与林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联系和合作。湖南省林科院、中南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林科院在良种选育、林木速生丰产、科研课题、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与茂源公司有过密切、良好的合作。

公司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企业林业科研中心。该中心占地2150亩,包括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科技示范园、中心苗圃基地、杨树优质种质资源基因库等。

林业科研所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设施,设森保、土肥、育种、造林、林业资源信息监测等五个专业科研试验室,是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大、中南林大等单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实习基地。

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1000多亩,先后引进速生造纸新树种苏柳、马褂木、光皮桦及抗旱桤木家系,通过对比试验,选择优良家系,同时做好引进树种的育苗、栽培技术试验,为下一轮造林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以及科学的栽培技术。

杨树优质种质资源基因库面积达200亩,现已收集种植了近千个优质黑杨无性系,成为全国最大的杨树基因库。在建立杨树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同时,还建立了13个家系的马褂木基因库200亩、36个家系的抗旱桤木基因库近10亩。

茂源公司通过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与社会“双赢”和“多赢”的发展格局。到2006年底,茂源林业公司已由一个部门发展成拥有资产总额达7.5亿元的大型林业公司。 “林板浆纸一体化”的发展,既形成林、板、浆、纸的产业集群,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林板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下,项目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将展现出新的活力。

用先进理念筑起的绿色之路是一条科学之路,用现代企业机制夯实的管理基础是一个可靠的基础。在新的一年里,茂源林业公司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泰格林纸集团的良好基础,在林业自主创新的绿色道路上,将会越走越宽。

上一篇:声乐艺术中的情感下一篇:动画造型中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