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境说

2024-05-10

化境说(精选七篇)

化境说 篇1

一、严复的“信达雅”

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翻译标准自然是严复的“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信是将原文按照目的语语法形式做适当调整,从而使译文准确表达出原意。达即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符合译入语习惯形式特点,易于读者理解。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

翻译一般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两大类别。对文学翻译来说,“信”是基础,程度灵活多变。一千个译者的笔下纵然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但莎翁戏剧的情节、人物甚至语言结构必然相似。文学翻译作品要在译入语文化中存在和被接受,就应当遵循译入语的文化语言规范,即要做到 “达”。由于源语与译入语之间存在语言、文学系统和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为保持原文的文学性,“信”与“达”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需要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尽量做到保留原汁原味。文学作品一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谐的氛围来表达作者思想内容,需通过“雅”的翻译来传达,否则会损失原有文学性。非文学翻译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两条总原则即准确理解、通常表达,实乃严复翻译标准中的“信” 和“达”。“信”在非文学翻译中至关重要,信息须准确无误, 否则可能后果严重。任何译文都要“达”,要做到通顺流畅。 “雅”在非文学翻译中表现不明显,科技文章无需文雅,只要准确说明事实即可,有些文体如法律,甚至不允许使用文学色彩的语言,因为文学语言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笔者认为严复的“信”与“达”适用于所有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但“雅”只适用于文学翻译,在非文学翻译中无需使用。

二、钱钟书的“化境说”

“化境说”是钱钟书从汉代文学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 里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的。“化境说”以“化”为核心, 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入化的翻译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的东西。

“化境”在非文学翻译中基本上意义不大,拿文学翻译举例来说。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化境说”简单具体化,提出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在翻译中实现这三美就基本完成了“化”的过程。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译,因为“落木萧萧”三个草头,“长江滚滚”三个三点水,萧萧、滚滚又是叠字,这种形美和音美如何能转达呢?请看下面译文:

自译:The rustling leaves in broad forests are falling once in a while;

The mighty Yangtze River is flowing fast and impetuously.

许译: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在笔者译文中,虽然把原诗句意思表达出来了,但缺失了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对仗,译文句子结构不够整齐。 笔者自己的译文虽然也是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但远远没实现 “化境”,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相比之下,原诗的“无边”和“不尽”对仗工整,译文boundless和endless也是遥遥相对;原诗“萧萧”是叠字,译文也重复了shower, 并且和“萧”音似;原诗三个草头,译文也是三个sh的头韵, 原诗有三个三点水,译文也有两个词是r的头韵。许先生将原文特殊的汉字现象转为英语中的头韵,真是巧妙至极。但是原诗“滚滚”这对叠字只译了意,而没有传达原文的音美和行美,这是有所失,但加上了hour after hour(时时刻刻) 这个叠字片语,实现三美齐全。许老的译文基本实现了“化” 的过程,尽管细节上有所改变,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诗意,尤其许先生以创补失体现了这位翻译大家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化境”对于译者来说的确不易,所以“化境” 是翻译中的最高理想,应该是每一个译者奋斗的目标。

三、“信达雅”与“化境”论

重新认识钱书的化境理论 篇2

重新认识钱书的化境理论

“化境”说自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虽然在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其理论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从国内译界对“化境”理论认识的`误区出发,从三个方面澄清了对“化境”理论的种种误解,重新认识了“化境”所蕴涵的理论价值.

作 者:陈大亮 CHEN Da-liang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04 刊 名:上海翻译  PKU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H0 关键词:化境   讹   训诂   标准   解构主义  

墨色沉凝 禅意化境 篇3

顺利地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又拜在大画家吴宪生门下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得乡贤惜才引入一省之画院。湖南人孙磊的十年似乎顺风顺水,水到渠成。其实不然,学艺同道都知道,艺术女神只垂青专注和勤励之人,没有人可以投机取巧,以逸待劳。

2014年初,当孙磊个人作品展在长沙开幕,惊艳了美术界。一帧帧静默的卡纸银箔纸上,或女子或神佛,或小品或大观,都因沉凝的墨色而神思浩渺,令观者会心。显然,这种新颖的作画构思和面貌让人耳目一新,学界探讨交锋多年的笔墨与造型的对立,素描的存废,等等问题,在一名画家认真的美学实践面前,忽然悄无声息。

孙磊在中国美术学院浸淫多年。“兼容并蓄”、 “传统出新”的理念营造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风气,“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国美院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孙磊的造型技能与笔墨能力经过了学院严谨的训练,良好的童子功成为他创作的实力保障。对于造型,孙磊不固守其成,湖南人不安分的天性使他的触角涉猎广范,取宏用精。

导师吴宪生先生告知孙磊,在人物画的原理范畴,一切笔墨之形象无非是“形”的构架。相对于山水和花鸟,“形”是人物画的本质,“人物画的形较之山水、花鸟画要复杂得多,一是因为人之自身的形体结构复杂;二是因为人的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的不同,在造型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要画出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来,殊为不易。古人虽传有写真之法,但多流于程式,以此画现代人则不能适应。”只有写生,只有借鉴,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

得此法门,湖南蛮子孙磊便一心扎进画室,临摹古画以修炼笔墨,写生人体以修正造型,读大师画册深化领悟。

有一年,师生一行去大凉山写生,孙磊行李中带着一本杜马斯的画册,这是他喜欢的图式。大凉山与杜马斯的图像碰撞,比照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是不自觉的生命的外观与自省。白天的特木里镇与晚上的杜马斯,两个本不相关的图景,在他多情的悲悯中合并为一体,宏大的天高地远被“生命个体”的生存与呻吟消融。

自然而然地,孙磊画出了自己的面貌,他选用肌理感强的纸媒,以宿墨积染的方式,创作出清逸冷峻的诸多造像,这一过程耗时但是却可以缓慢注入画者的情感,成为孙磊独特的艺术语言。

从2013年开始,孙磊也应杭州佛学院艺术院之请,担任了本科班传统人物画的教学工作。这样的机缘,使他能够更加澄明地观照自身。“他最近的作品中愈加流露禅意,严谨的笔触与凝练的水墨,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尊尊庄严的佛像,让人体会到一种纯粹而又清澈宁静的气息。”中国美术学院计锋博士如是说。

相信,这种美妙的感觉必将继续休养孙磊的心灵,也带给观者不一般的审美愉悦。(支点杂志2015年11月刊)

“装聋卖傻”使教育臻于化境 篇4

今晚,月光如银,轻轻地洒落寰宇。我心静如水地再次阅读了《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作者到最后,才听妹妹说:这位慈祥而睿智的老人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文中男孩无法割舍的爱好,他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他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给观众带来心旷神怡的享受。

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那位老教授,一位素不相识的孩子站在面前,我能佯装耳聋,日复一日地听他拉并不娴熟的小提琴,并给他以莫大的激励吗?我想: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我若偶遇这样的小孩,我百分百难以做到那位老教授那样:大智若愚地激励琴童,促使他信心百倍地苦练小提琴,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才华。

自称“耳聋”的老人耐心陪伴、用心聆听、殷殷期待,极大地增强了文中小男孩的自信心,使他坚持不懈地练琴,在短期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老人知道:眼前的小男孩最需要的不是手把手的指点,而是“乐盲”无声的陪伴和适时的勉励。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人懂得这一教育的真谛,并忠实地践行着这一教育思想。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成功的案例!成功的秘诀一定是老人善于“装聋卖傻”。

有个朋友给我讲了她与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前些天,正上六年级的孩子让我给他买一根跳绳。下班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万通商厦选购跳绳。走到体育用品商铺前,很多纤细的跳绳映入我的眼帘。我暗暗琢磨:“这些细细的跳绳看起来轻飘飘的,跳起来肯定不得劲儿吧?”于是,我特意让老板给我拿出了一些粗一点儿的跳绳。我选了两根蓝色的,仔细一瞧,上面还清晰地印着“中小学生体育达标专用跳绳”、“体委教委指定用绳”。我想:这个跳绳结实一些,分量也重了一些,孩子一定喜欢。等回到家里,孩子迫不及待地迎上前来:“妈妈,您给我买了什么样的跳绳?”我把精心选购的跳绳递给他。他怯怯地说:“这个跳绳有点粗,会影响速度。”“这个跳绳很不错,还是‘学生体育达标专用跳绳’呢。”我一再解释。最终,他带了两元钱,到学校去买了细绳。傍晚放学回到家,他说:“妈妈,我1分钟跳了189次,全班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的170多次。”紧接着,他兴致勃勃地给我演示了一下,并强调说:“我们很多同学跳绳时,都是整个胳膊在绕圈儿,我是手腕儿在用力,这样抡出的是小圈,速度便比别人快。”我继续拷问他:“跳绳的这一技巧,是你们老师教的吗?”他说:“不是,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我暗自庆幸那天早上没有逼迫孩子携带我买回的粗一点儿的跳绳。要是我之前很强势地越俎代庖,孩子就享受不到班级跳绳冠军的荣耀和幸福了。

我很赞同这位朋友对以上故事的述说与点评。孩子是有自尊、有思想情感的独立的个体,我们家长不能主宰孩子的精神发育过程,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孩子从中不会有切实的心灵成长和收获!有一些资料显示:家长很精明干练,孩子可能畏畏缩缩。家长自身很强大,如果不注意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方法,就有可能弱化孩子探索的欲望和锻炼的机会,遮蔽了孩子这颗成长中的小星星的光辉。这类孩子逐渐习惯于成为听话的乖孩子,顺从父母,依赖父母,缩在父母的保护伞下舒舒服服地度日。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中学时学习成绩很优异,考上了外地的名牌大学。刚去,孩子就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住校生活。母亲在那所大学陪伴了一段时间,可是,孩子依然不能独立地面对新生活。直升机式的父母花了重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转回本市的一所大学,希望孩子从此能够顺利地融入新的班级,安然地度过风华正茂的大学时代。可是事与愿违,孩子对新的大学生活还是很恐惧,仍然窝在家里不敢去上学。父母似乎拿她没有任何办法。于是,这个孩子便“顺理成章”地宅在家里,缩在温暖的避风港里任时光的潮水一脉一脉地流逝。如今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父母辛苦打拼,已经给孩子留下了丰厚的家产可供她一辈子衣食无忧,每年还抽出时间带孩子环游世界。但这个孩子绝大部分时间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除了吃喝玩乐看电视便无所事事。

我曾经读到过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只老母鸡对自己的宝宝宠爱有加。在危险来临时,老母鸡扑扇着苍老的翅膀快速飞奔过去罩住小鸡……老母鸡不知想过没有:等到自己永别的一天,小鸡能够直面风雨吗?它能够直面天敌吗?小鸡要学着自己捕食,也要学着自己逃避天敌啊。也许,小鸡还要体验“单飞”的惴惴不安感和快乐呢。

如果家长时时处处都很强势的话,恐怕孩子内心里一些旁逸斜出的创造性的想法就会被压抑,潜意识里不敢尝试和冒险。看来,家长需要时刻警醒:你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了吗?你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了吗?

也谈“信达雅”与“化境” 篇5

【关键词】信达雅 化境 标准 理想

“信达雅”和“化境说”是中国翻译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两种观点,为众多翻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探讨空间,同时对我国翻译实践活动发挥着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信达雅”

“信达雅”是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于1898 年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他在文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在严复看来,“信” 即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行文通顺流畅;“雅”指用汉以前字法句法,使译文典雅、有文采。

严复对于“雅”的理解侧重于使用汉以前字法句法来追求译文典雅、文采,这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得不到后世学者认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往往乐于把“雅”理解为文雅、有文采。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从宏观上提出了译者从事翻译的标准,而未局限于言语转换的某些具体细节。作为一种宏观上指导和规范的翻译标准,它广为流传,得到众多学者和知识分子的支持。

“信达雅”三字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理论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的理论为众多翻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对我国翻译实践发挥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化境说”

“化境说”是钱钟书先生从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一段训诂文字引申出来的。它以“化”为中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

在钱钟书看来,入化的翻译应该忠实于原作,译作读起来就像原作。也就是说,在把作品从出发语转换成目的语时,不因言语差异表现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同时可以完全保留原作风格。罗新璋在《钱钟书的译艺谈》一文中谈及“化境说”时引用谚语:“酿得蜜成花不见”,形象地比喻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几乎看不到译者加工痕迹,充分表现出了“化”的境界。

此外,“化境说”不仅强调“化”,还强调“化”与“讹”的对立统一。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从这段引文可看出,钱钟书意识到“化”是一种理想状态,由出发语向目的语转换时,遗失或损伤几乎无法避免。“化”与“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讹”是不断接近“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失误。

比如ever一词的用法,译者可能因为对ever词义的理解偏差,对“He is ever busy”、“Will he ever succeed?”的译法产生困惑,把ever都译为“曾经”。这种错误就是所谓的“讹”。原因就在于译者对ever词义理解不够深入,ever的根义是“at any time”,这样,以上句子的翻译就不成问题了。可见,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掌握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讹”。

三、“信达雅”与“化境”的关系

“化境”可以说是翻译的最理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难以企及的。1964年钱钟书初次发表《林纾的翻译》一文,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后来把“最高标准”改为“最高理想”。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对“标准”和“理想”做了具体区分:“化境”是一种理想,而不是标准。标准是译者努力达成的状态,是一种准则和规范;而理想是一种追求和方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不能作为衡量翻译行为的标准。

例如:可以把“挥金如土”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雪中送炭”译为“offer fuel in snowy weather”。因为翻译涉及文化移植,译文必须克服不同语言负载的文化差异、词汇缺项等问题,这就需要根据目的语文化适当改变词义的选择。这种处理方式并没有逐字翻译,而是在东西不同文化间找到巧妙的契合点,以“水”代“土”、以“燃料”代“炭”,巧妙地处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实现了内容上的“信”。由此可见,“信达雅”这一标准是可以通过译者努力而实现的。

又如:--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 The letter B.在翻译这句话时,如果译者拘泥于词语的原意,翻译成“—什么能使路变宽?-- 字母‘B”,一定使读者摸不到头脑,这种看似忠于原文的逐字翻译,既做不到内容上的“信”,又会造成上文中所说的“讹”。只考虑词语原意,却忽视了源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双关用法,既不符合“信达雅”标准,也违背了“化境”的翻译理想。若把该句翻译为:“-- 什么能使门变阔?-- 活”,不仅可传达原作者意旨,还遵循原句运用双关手法,灵活巧妙。但这种译法也是在改变选词基础上实现的,并不能完全传达原文内容韵味。可见,在翻译中是可以达到信达的标准的,而实现忠于原文内容、风格、形式的 “化”这一最高理想仍非常困难。“化境”要求文学翻译译文不能生硬牵强,且作品不丢失整体风格韵味,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总之,虽然“信达雅”与“化境”都是针对翻译而言的,但两者不可混同。前者是译者从事翻译应遵循的原则、标准,后者是翻译追求的方向、境界,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43.

论文学翻译中“化境”的实现问题 篇6

20世纪60年代, 钱锺书提出“化境”说在中国的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罗新璋 (1984) 概括认为中国的翻译理论走过了“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阶段。“化境”是对“神似”的进一步发展, 是“形似”和“神似”的和谐统一, 将文学翻译推向了艺术的极致。“化境”说对中国译界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译界对“化境”思想做了大量研究, 有些纯理论对“化境”进行透彻解读与重新阐释, 有些理论结合实践, 分析翻译实例讨论“化境”译文的实现问题。然迄今为止, 较少研究从文学翻译体裁方面探讨“化境”的表征与实现问题。该文试图研究三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翻译“化境”的实现与评判。

2“化境”与文学翻译

钱锺书基于汉代文字学者许慎关于翻译的训诂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他亦提出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 实际也就间接承认了“化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可以接近或达到的 (钱锺书, 1981:20) 。这其中涉及到“度”的问题, 量变必然产生质变, “化”到何种程度才算达到“入化”的境界?单就钱锺书对“化境”的文字叙述, “化境”译文应该满足至少两点要求:第一, “语言表达自然”, 即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第二, “保留原作风味”, 即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风格、艺术性等。就具体翻译实践而言, “化境”译文的判定应全面考虑“内容 (包括形式和信息) 准确、语言自然、风味与原文一致”三个方面, 亦即达到“形神兼备”。

鉴于文学翻译的首要对象是文学语言, 因此了解文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文学翻译审美标准的确定是十分必要的。张保红 (2011:7) 结合语言指义性的特点, 将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归纳为自指性、曲指性和虚指性。理解这些审美特性有助于译者充分关注文学文本中选词造句的文体效果以及谋篇布局的艺术性与诗学价值。文学作品的译文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自然 (张今、张宁, 2005:120) 。“准确”和“鲜明”强调原作内容的传递。而“生动”要求译文有艺术性, 富于文采。“自然”则类似于奈达“动态对等”中的“最自然的对等语”。

3 实例分析达到“化境”译文的翻译策略及其得与失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其自身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翻译时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期达到不同的文学效果。

3.1 小说翻译——闵福德译《鹿鼎记》

小说的基本特征与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的情节叙述和充分的环境描写紧密相连 (张保红, 2011:28) 。小说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形象与象征、讽刺与幽默、词汇与句式、叙述视角四个方面。小说语言通常细致、具体,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原文:

韦小宝道:“那也没什么, 大丈夫能屈能伸,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烧柴 (忙乱之中, 将“不怕没柴烧”说成了“不怕没烧柴”) ……”

海老公回坐椅中……说道:“他会‘小擒拿手’, 那倒没什么, 可是他那一掌推在你右腰‘意舍穴’上, 这是武当派的‘绵掌’手法。后来他按你‘筋缩穴’, 再按你‘紫宫穴’……”

译文:

“That’s no big deal, ”quipped Trinket.“I know a thing or two about a thing or two.When there’s grass on the hill, there’ll be burnt kindling…” (He was very flustered, and got his Ancient Chinese Proverb about“kindling to burn”a bit tangled up.) “You Trink-um…”

Old Hai went back to his chair…said:“It’s no surprise to me that he should be able to use moves from the Lesser CatchCan School-but that chest press on your House of Will vital point is a classic move from the Soft Hand School in the Wudang tradition.And he followed it up with two more Wudang moves-one on the Knotted Sinew point, one on the Purple Palace…” (金庸, 1997:192)

小说往往通过语言刻画人物, 再现人物形象, 突显人物个性。原文韦小宝的语言中充满不屑与不服输的口吻, “说漏嘴”具有“幽默”的表达效果, 间接反映了韦小宝读书不多, 没有知识。原文整体上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不轻易服输、搞笑、满身江湖习气的韦小宝。综观译文, 闵福德主要采用的是意译法或归化法, 如他将“大丈夫能屈能伸”译为“I know a thing or two about a thing or two”, 完全抛弃了原文的形式, 采用英文口语体传达含义。闵福德采用直译法将“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烧柴”译为“When there’s grass on the hill, there’ll be burnt kindling”, “be burnt kindling”和注释中的“kindling to burn”与“烧柴”和“柴烧”不论在结构形式上, 还是意义上, 都达到了准确的对应, 可谓实现了“化境”。武侠小说中武功招数或套路非常丰富, 所析原文共提到了五种招数:“小擒拿手”、“意舍穴”、“绵掌”等。鉴于这类词汇为中国武术特有, 闵译采用直译法, 如将“绵掌”译为“Soft Hand”。对于人名的翻译, 闵福德遵循归化法, 如“韦小宝”被巧妙地译为“Trinket”, 这样译文充分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 有利于跨文化交流。笔者认为闵译文内容与原文基本一致, 语言表达地道自然, 风格亦贴近原文, 极大程度上达到了“化境”。陈刚 (2006) 附议了闵福德的归化翻译法, 在他看来, 翻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归化过程, 只有异域文化不再是天书般地外异, 而是能够在鲜明的本土形式里得到理解时, 交流的目的才能达到。东西方在武术文化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武术可谓是中国特有文化。因此, 在武侠小说的翻译中, 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 “归化”是不得不采用的方法。只有使用“归化法”才能实现文化的有效交流, 才能实现钱锺书所提倡的“化境”, 使译文读者阅读译文时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相同的审美体验。

3.2 散文翻译——杨宪益、戴乃迭译《湘西散记》

张保红 (2011:28) 总结了散文的三个区别性特征:感受真挚、选材广泛和结构自由。散文语言简练畅达、节奏顺势、多口语体或文采性。

原文:

船上那个壮年水手, 是一个在军营中开过小差作过种种非凡事情的人物, 成天在船上只唱着“过了一天又一天, 心中好似滚油煎”, 若误会了我箱中那些带回湘西送人的信笺信封, 以为是值钱东西, 在唱过了埋怨生活的戏文以后, 转念头来玩个新花样, 说不定我还来不及被询问“吃板刀面或云吞”以前, 就被他解决了。

译文:

My middle-aged boatman, a deserter from the army, acted outrageously in many ways.On board he kept singing, “The days pass slowly by, and desperate am I.”If he got it into his head that the case of stationery which I meant to give to friends in west Hunan was full of valuables, after singing that aria lamenting his fate he might decide to play a new trick and finish me off, not even stopping to ask whether I wanted to have my head chopped off or be chucked overboard. (沈从文著, 杨宪益、戴乃迭译, 2009:103)

原文截取自《一个多情水手, 一个多情妇人》这一篇, 整体语言为口语体, 富有地方特色, 满含民族风情,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轻佻、戏谑之感。就内容而言, 译文基本传达了原文信息, 多采用意译法。译者将“过了一天又一天, 心中好似滚油煎”译为“The days pass slowly by, and desperate am I”, 舍弃了“滚油煎”, 以“desperate”替之, 虽然信息得以传递, 但原文的地方风味 (韵味) 荡然无存, 原文中“天”和“煎”押韵, 这在译文中也丝毫没有体现。此外, “吃板刀面或云吞”源于《水浒传》, 有互文联想意义。译文意译为“have my head chopped off or be chucked overboard”, 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深层含义, 但“面”和“云吞”有类属对应——食物类, 这一点在译文中没有体现。综观整个译文, 内容与原文基本一致, 语言也十分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十分自然, 但是译文风格略显呆板, 没有完全表现出原文轻佻、戏谑的口吻。因此, 此译文尚有达到“化境”的空间。然要想实现“化境”, 克服中西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和风格上的差异, 实属不易。

3.3 诗歌翻译——许渊冲译《锦瑟》

不同的学者对于诗歌翻译策略的选择持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及诗歌翻译家詹姆斯·霍姆斯曾提出了一套基本范畴, 包括“模仿形式”翻译法、“类比形式”翻译法、“内容为主”翻译法以及“异域形式”翻译法四种主要翻译策略。勒费弗尔总结了语音翻译法、直译法、音部翻译法、以散文译诗法等七种译法, 对诗歌翻译有极大启示。巴斯内特提倡“有机翻译”的整体观, 即和谐地、均衡地运用不同的方法以取得整体效果, 她强调意义的获得通常是诗人兼译者的“神来之笔” (divinely inspired) (刘军平, 2010:406) 。巴的“有机翻译”观与“化境”的内涵一致, 均侧重整体效果的实现, 强调翻译中各元素的和谐。

诗歌具有形式的独特性、结构的跳跃性、表述的凝练性与语言的音乐性 (张保红, 2011:89)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 语言结构或形式的再现要比诗歌内涵的解读容易得多。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诗歌整体意境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并非单个意象叠加之和, 而是由众多意象协调构成的一种整体的氛围, 是主客的和谐有机统一, 即诗人主观感情和外界客观事物的有机统一。

The Sad Zither

Why should the sad zither have fifth strings?

Each string, 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许渊冲译)

The Inlaid Harp

I wonder why my inlaid harp has fifty strings,

Each with its flower-like fret an interval of youth.

…The sage chuang-tzu is day-dreaming, betwitched by butterflies,

The spring-heart of Emperor Wang is crying in a cuckoo,

And a moment that ought to have lasted for ever

Has come and gone before I knew.

(Witter Bynner译)

上文选取了许渊冲与Witter Bynner二人对李商隐《锦瑟》的翻译, 经比较笔者认为许渊冲的翻译更接近“化境”的水平,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许的译文创造性成分更多, 增减的内容也更多。而Bynner的译文是一字一句翻译而来, 甚至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错误, 如将“春心”译为“spring-heart”。许译更加简洁, 形式与原诗更贴近, 几乎每行诗句都保留10个音节, 诗句间还押尾韵。但二译存在共同的问题, 《锦瑟》含有丰富的互文符号, 但英译没有对互文符号进行注释, 目的语读者很难产生类似互文联想与阅读体验。综观之, 许译兼用直译与意译, 意译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诗句, 有效传达了诗句的深层含义。但原诗的一些意象或典故丧失了, 如“望帝”、“庄生”等。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意境与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名句“Was it a vision, or a waking dream?/Fled is music:-Do I wake or sleep”基本一致, 均表达“人生如梦” (刘军平, 2003) 。若打破常规思路, 直接用济慈的诗句翻译原句, 诗句文化内涵可有效的传递。赫维和希金斯用“文化置换”来指原文文本所包含的文化成分被目的语文化成分在最大限度上的置换情形。笔者模仿采用“意境置换”一词表达中文的“化用”, 即完全不考虑意象或其它外在形式因素, 将原语诗歌所创造的整体意境用描写相同或相似意境的目的语诗歌所置换。通过“化用”的方法, 目的语读者可以极好得理解原语诗歌中所营造的整首诗的文化内涵。

得失相随, “化用”虽好, 不得不以原文形式、语言特色为代价。中国古典诗歌以意象丰富而著称, 若采用“化用”法, 不顾原诗语言形式, 译文读者难以感受异国语言魅力。另外, “化用”并非信手拈来之事, 其无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译者需有足够的理解力能把握原语诗歌的主旨及意境;其次, 译者要有敏锐的眼睛足以洞察中英文诗歌中的意境相通之处。总之, 一旦把握了诗歌的整体基调和意境, 诗歌内涵的传递也迎刃而解。

4 结束语

通过探讨三种常见文学体裁中的“化境”译文的表征与实现问题, 笔者发现要想实现有效地文化交流, 必须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性。在小说翻译中, 尤其是情节性较强或者特色鲜明的小说 (如武侠小说) , 译者需首先考虑“归化法”。在散文翻译中, 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法以求再现散文优美的语言和诗意的情境;在诗歌翻译中, “化用”是一种可以实现诗歌文化内涵传递的极其有效的翻译方法, 但是, 要想传递原文诗歌的形式以及丰富意象, 译者可兼用直译和意译, 必要时补充注释。“化境”说给文学翻译者指明了无限美好的艺术审美境界, 然而, 在翻译实践中没有哪一种翻译策略可以一劳永逸, 得失相随, 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最大程度向“化境”趋近。“化境”说看似玄乎飘渺, 难以界定, 给翻译理论研究工作带来了困难, 阻碍其有效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活动。但笔者认为“化境”说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过了“对原文和译文内容、形式、风格一致的要求”, 只有具有丰富文学翻译实践活动、拥有一定文学涵养的译者才有可能领悟“化境”, 并有可能推动“化境”的理论研究进程。

摘要:“化境”说由上世纪60年代钱锺书提出, 之后翻译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该文试图选取三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小说、散文和诗歌) , 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 着重探讨达到“化境”译文的表征、实现“化境”可能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各种翻译策略的得与失。通过这项研究, 笔者希望能进一步挖掘“化境”说的潜在价值, 促进其在具体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化境”,文学翻译,翻译标准,文学体裁

参考文献

[1]陈刚.归化翻译与文化认同——《鹿鼎记》英译样本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2) :43-47.

[2]金庸著.鹿鼎记[M].闵福德, 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4]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55-59.

[5]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C]//翻译理论研究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6]钱锺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7]沈从文.湘西散记[M].杨宪益, 戴乃迭,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9.

[8]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9]张保红.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七年磨一剑 超越入化境 篇7

2011年,全省教学比赛在景德镇举行,比赛模式与传统的优质课展示完全不同:第一天举行集中学情调查(一节课时间),5到10分钟的班主任介绍班级总体情况,然后是选手、评委进入班级学生当中,了解学生、了解进度、了解学习状态等学情;晚上,选手写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命制练习;第二天,说课。评委根据自己的学情分析和评分细则,对选手这几部分的表现进行评分,然后得出每位选手的总成绩。

这样,引导教师,教学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核心,为学生成长助力。

接着,通过省级重点课题“学科素养分阶段实施培育的研究”,引导教师精细化教育教学,实现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建构学生的学科素养,把学科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与省级重点课题“创新赛课制度的研究”一道,引领江西省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赣州一中刘玲芳老师是江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优秀代表,是赣州市向我省举荐了数年的选手。通过她在武汉的全国现场课展示,很好地诠释了江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中的不懈追求和优异成就。

【教学过程赏】

刘老师执教的是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视频导入:江西的学生用赣州方言向武汉同学问好。然后是现场学生用武汉方言向大家问好打招呼,通过方言的差异引出课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毛笔书写的课题,展示了书法的魅力,现场取得较好的暖场效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立显,进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旅。

教学环节一,慧眼识名楼:图片展示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让学生指出这些名楼及其最具代表性的名诗名句。通过辉煌的建筑、流传至今的精美诗词以及诗人的情怀,使学生徜徉在参与学习体验和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

接下来是要求学生按自然组抢答出我国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经典作品名称,看哪个小组抢答得多。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我国文学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学生得到了快乐体验和激情调动。半分钟准备和PPT显示90秒计时效果很好,学生小组轮答流畅快乐进行。

从学生熟悉的屈原、楚辞,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到文化的独特性。

进而展示中国楼阁飞檐翘角图片,问这是一种什么结构?有学生认出这是斗拱结构,即榫卯结构。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随之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体现了个体领先到群体参与的学习扩张力。

教学环节二,动手悟科技:拆拼鲁班锁(孔明锁)。刘老师拿出一袋的鲁班锁,每个学习小组分发几个,先让学生把锁拆开,再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组合得又快又多。本来设计拆锁和拼锁各一分钟,有同学拿到锁就拆开了,刘老师适时调整,重点进入拼锁环节,体现了老师的教学智慧、调整和把控能力。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动手感悟:古代科技具有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既让学生体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教学环节三,吃货搜美食:通过展示同学们亲切熟知的武汉小吃和赣州的特色美食图片,感受地方文化的差异性。归纳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从美食到荆楚文化,从土家族到湖北居住有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3个。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四,领略各民族风情:播放几个有代表性民族的音乐,要求学生辨别各属于哪些民族音乐,同时根据场地情况,带领几个女生和男生跳民族舞。特色的民族音乐和老师优美的舞姿掀起了课堂的高潮,现场的学生和听课老师自发地鼓掌喝彩!在体验和欣赏中感悟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这里,既展示了老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又让自己的才华淹没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之中,体现了教学面向学生、面向全体的理念。

从以上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中总结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教学环节五,现场写回信:请一位学生在电脑上给赣州一中的同学写电子明信片,观察学生用拼音输入法中引导出建国初期汉语注音的产生过程有两种方案:一是汉字笔画式;二是拉丁字母式。

设置情境:如果你是当时参与讨论的委员,会选择哪一种方案,为什么?

学生表达的两种对立的意见,各有道理,各有见地。

师:最后中央决定采用拉丁字母式。

展示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凡是外国好的东西,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我们就是要学,就是要统统拿过来,并且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就是这么做的,唐朝也是这么做的。汉朝和唐朝,都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名很强盛的朝代。他们不怕吸收外国的东西,有好的东西就欢迎。”(转引自郑林曦《论语说文》)

播放录像,专家指出:拼音对内是钥匙,对外是桥梁。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六,小组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拼音对内是钥匙,对外是桥梁?

师:归纳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最后展示老师自创的《中华文化颂》,让学生在配乐中共同朗诵,再次把课堂推向高潮!

“泰山巍巍,黄河泱泱。中华文化,屹立东方。肇事太古,历经辉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洪荒有兴,震烁四方。赫赫中华,一统八荒。文化宏大,各有所长。求同存异,博采众长。今我学子,奋发激昂。盼我中华,万世永昌。”

【听课老师评价】(注:引用自福建师大附中何老师撰文)

本堂课从教学设计上看环环相扣,系统流畅;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既有认知又有活动体验;材料的选择一头联系老师“客场”——江西赣州,另一头是“主场”——武汉本地,既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生活,也贴近教材,直观呈现文化的多样和独特。

从教师角度看,亲和力强,观念新,符合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明确。课堂组织能力强,学生动静分明,课堂上高潮迭起,一浪更比一浪高!老师自身的舞蹈特长为本课留下浓重的一笔,给学生和评委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学生角度看,主体地位突出,个体的提问、小组内部的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老师经常走到学生旁边倾听学生的观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最大程度让学生手和脑动起来,观点说出来,甚至肢体动起来,很好地营造了和谐灵动的课堂氛围。

听课老师不禁感慨:一堂课的设计环节可以学,情景内容也可以搬,但一个老师内在的素质难以复制!所谓的观摩课和展示课本身都带有表演的性质,但大家反感的是做作、生硬,为表演而表演,而能够真正调动学生自然“入戏”的表演,而且让学生演有所得,那就是一种教学境界。

【评委现场点评】(注:笔者根据现场评委老师观点整理)

刚才刘老师(江西赣州一中刘玲芳)讲课热情饱满,而且亲和力特别强,和同学互动交流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和力,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专业素养高,语言准确、精练、生动、流畅。

目标落实好,三维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环节,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来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些学科的核心素养,恰当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目标落实全面、具体、适宜。在知识、过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在核心素养方面,通过这堂课,学生会长长久久记在心间。

课程理念方面,以生为本,注重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学生探究。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提升,老师只起到牵线和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内容和资源的选择、整合利用上,刘老师给我们带来文化大餐,让我们评委非常兴奋,让我们非常快乐、非常享受,相信学生也会永远记住这堂课。无论是从整个设计,到最后的完成情况,都是非常好的,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刘老师把与教学主题有关的知识、资源挖掘得比较充分,包括自己(教师资源)能歌善舞等都与教学主题紧密相连。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多余的成分,是和教学紧密联系的。资源整合、使用是非常好的。刘老师用的武汉的素材非常接地气。

教学方法,创设了比较好的情景,富有启发性。特别是强调学生体验,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训练了方法,富有探究性。多媒体及信息使用,对大家启发很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如何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教学过程,巧妙构思,精巧设计。导入别具一格,主题线索清晰,围绕主题展开后,多个情境、多个探究环节、多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把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关的学科知识都体现出来了,而且评委特别推崇刘老师的板书,没有多余的字,把这一节课的主干知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同时,学生参与到知识达成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收获非常大,说明老师设计很精巧。在总结提升过程中言简意赅,在学生中华文化诵的朗诵中把课程引向高潮,圆满结束这堂课。

教学效果好,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热烈,参与面非常广,受益面大,值得学习和借鉴。

【笔者几点补充】

教师应根据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组织学科教学,处理好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要站在教育的高度即立德树人的高度来搞好学科教学;还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展示教师素养,处理好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的关系。

合理运用语言魅力,正确处理教师激情与语言舒适度的关系。语调、节奏、速度及适时变化要根据调动学生情绪的需要,建构一个“调动”到“同步”再到“放飞”的情绪节奏,犹如放风筝,才可能达到教学语言的艺术境界。

教师通过语言、多媒体、其他教具和场地等组织教学,用得合理,勾连顺畅,评价得体,效能发挥充分,教和学在课堂上共生共长。

关注进步,注重目标达成过程中学生群体的攀升力,并以此作为最重要、最常态的评价。

注重并实现别人已经做到的,努力注重和实现以上这些别人不大注重和没有做到的,她就是先进,就是超越,这是刘老师的课得到评委、学科专家、广大观摩老师代表普遍认同的法宝。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化境说】相关文章:

化境05-19

《梦兮·化境》大型主题婚礼策划方案04-22

上一篇:煤炭行业循环经济下一篇:英语听力答题技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