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速自动化

2024-05-14

调速自动化(精选九篇)

调速自动化 篇1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德国的学者提出了矢量控制理论, 对交流电动机实现了解耦, 效仿直流调速的原理对其实行矢量的变换, 让交流调速的性能达到直流调速的能力水平, 在80年代的中期, 一个德国的学者又提出了直接转矩的控制理论, 减少了在矢量的控制上比较繁琐的坐标的控制的变换。这种方法所采用的原理是在电压的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当中, 控制住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电动机转矩的直接的控制。这种的控制方法控制的过程比较简单, 便于操作, 电动机的模型的参数要求比较的小。随着变频调速的出现, 控制的效果也比直流调速好, 变频调速的可靠性不断的提高, 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 实用性也比较强, 更能适合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 变频调速取代直流调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关于变频调速的有关特征

目前, 所有的变频调速的器件都是为了确保工作的高速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通常都采用300nm晶圆, 而且是基于TSMC90nm, 低K的工艺制造流程。Cyclone II系列的设备因为使用的是最小化的硅区, 所以它可以仅仅使用单个的芯片用来支持比较复杂的数字系统, 它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 仅仅相当于一个集成电路的成本。为了工程上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有高性能的通用变频器, 其硬件结构主要有以下的几种:独立式变频器, 带能量回馈单元的变频器, 公共直流母线式的变频器。独立式的变频器的工作机理主要是将整流单元与逆变单元放在一个机壳之内, 这种变频器在当前工程当中应用的最多的一种变频器, 通常仅驱动一台电动机, 一般用在T业负载。它是采用JTAG和AS相结合的配置方法, 因此配置电路必定要满足AS配置的方式还要满足JTAG的方式。其中芯片的配置则是采用的是EPCS1。

三、关于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当中的应用分析

3.1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这种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的主要功能是能够通过检测输入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对电动机的参数自动的识别, 自适电动机模型是对直接转矩控制的关键单元。在绝大部分的工业应用的场所, 假如转速控制的精度要比0.5%大可用于闭环转速的反馈。

3.2磁通比较器和转矩比较强。这两种比较器的工作任务是将反馈值分别与参考值每隔20ms比较一次, 输出转矩或者是磁场的状态是通过用两点式滞环调节器完成的。

3.3脉冲优化选择器。处理信息选用的是C y c l o n e I I E P 2 C 5 Q 2 0 8 C 8芯片, 信号源的F P G A的实现是通过设计OFDM的调制方式完成的, 实现星座映射是编写了总共由5个模块组成了的电路, 通过设计信号源对各个模块的功能仿真验证。最后完成OFDM信号源、软件仿真和FPGA硬件的验证。导致它们所承受的电压各不相等的主要原因在于点解电容器容量具有比较大的离散性, 所以, 通过在每个电容旁边各并联一个阻值相等的均压的电阻用来消除离散性对系统更能的影响。在存电路中增加了一直浪涌电流的装置用来避免在电源接通的一瞬间流经电容器的充电电流因为国人从而导致整流电路被烧坏或者是造成其他严重的影响。

四、总结

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的成本是企业或者工厂取得高效益的重要的手段, 所以目前各个生产的领域都采用了变频调速器, 满足在生产当中节能降耗的要求, 所以在变频调速器中要增加具有上述所述的功能的模块之外, 在调速器的设计过程当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要求不断的将调速器的功能和作用加以创新和完善, 使变频调速器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进一步的提高其节能的价值, 改善工业生产的条件, 为生产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适应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

参考文献

[1]韩齐丽, 王娜, 董琳.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 2013年7期.

调速自动化 篇2

康玉龙

(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焦化厂 075100)

摘要:本文以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为背景,介绍中压交-直-交电压型H桥级联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和技术优缺点,并通过宣钢焦化厂除尘电机变频与液力耦合器不同调速方式下的对比分析,指出变频调速在高压大功率风机上使用的优越性能和良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交流调速 中压H桥级联变频器 除尘风机 干法熄焦 节能

0前言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的交流调速系统,随着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促进了各种类型的交流调速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串联调速系统、变频调速系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系统及矢量控制调速和直接转矩调速系统等。其中变频器作为较为成熟的高科技调速产品,其性能稳定、操作调节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能效果明显等优点,已普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传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1交流调速技术概况

1.1应用领域

1.1.1通用机械的节能调速

通用机械指风机、泵、压缩机等,量大而广,应用于各行各业。此类机械由交流电动机驱动,经调速改造,替代原有挡板及阀门调节,使其风量、流量可实现连续平滑和快速精确控制,优化了工艺控制过程,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1.1.2工艺调速

由于机械设备的工艺需要,要求驱动电动机必须调速运行的传动系统,如金属加工、造纸、提升等机械的传动系统。1.1.3牵引调速

各种电动机车及船舶等运输机械的电驱动系统,要求在运行中及时调速,属于工艺调速范畴,但有许多不同于一般机械的特殊要求,如供电电源、设备尺寸、散热及防护要求等,正由于牵引机械对设备尺寸、防护严格要求及交流较直流调速的优势,交流牵引调速取得更快发展。1.1.4特殊调速

某些应用场合为满足用户对调速特殊要求的调速系统,如转速6000r/min以上的高速系统,调速范围1:50000至1:100000的极宽调速系统,只有采用特殊的永磁交流电动机才能实现。1.2调速用电力电子装置

交流调速用电力电子装置有交流调压装置和变频装置两大类。现有交流调压装置仅晶闸管交流调压器一种,变频装置有交-直-交间接变频器和交-交直接变频器两种,其中交-直-交间接变频器又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型两种,电压型储能元件为电容,在控制规律不变而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电流型储能元件为电感,在控制规律不变而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基本不变。1.3发展趋势

1.3.1电力电子器件与材料的更新

在提高现有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同时,研发新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通过降低MOSFET通态电阻,提高电压;研制集成电力电子模块(简称IPEM)实现标准化、模块化、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可编程;采用新型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其工作温度可达600℃,PN结耐压可达5000KV以上,导通电阻小,导热性能好,漏电流特别小。1.3.2控制策略和手段研究

在以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为中心的控制理论不断完善的研究中,开辟了自适应和滑膜变结构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等。

2中压交-直-交电压型H桥级联变频器

随着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作为大容量传动的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电压型H桥级联变频器由于其电压畸变率小、功率因数高、逆变模块技术要求低、技术成熟、运行效果好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工作原理

电压型H桥级联变频器中每一项都由多个H桥功率单元串联而成,串联数取决于变频器输出电压等级,每个H桥由4个IGBT构成,并用独立彼此隔离的整流电源供电。

图一 H桥级联变频器和H级功率单元

2.2控制方式

H桥级联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电平数多,通常采用三角载波比较法实现PWM(脉宽调制),通过给定频率的等腰三角载波与给定频率的正弦调制波相比较,以二者交点确定功率单元中逆变器的开关时刻,使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输出频率等于且幅值正比于指定调制电压的基波成分。2.3特点及问题

此类H桥级联变频器使用1200V或1700V低压IGBT不需均压措施,且输出电压电平数多,电压畸变率小,电压波形每次跳变幅值小,无需输出滤波器,同时输入整流桥数多,通过输入变压器二次绕组移相,进线交流电流谐波小,功率因数高。

但是由于H桥级联数多,主电路复杂,储能电解电容技术要求高,可靠性受一定影响;整流电源数多,电机制动再生能量吸收或回馈技术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3除尘高压风机中的应用

除尘风机作为焦化行业环保除尘环节中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将直接影响烟尘回收处理效果。现以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焦化厂1#、2#干熄焦地面除尘风机调速方式为例,对比分析变频和液力耦合调速方式下的风机运行技术特点。3.1工艺概况

干法熄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灰尘和有害物,这些有害物不仅对现场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而且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由除尘风机负压收集各收尘点含尘气体经管道送至脉冲布袋除尘站,净化后排放至大气。根据宣钢焦化厂干熄焦除尘工艺所需除尘风量,综合考虑系统漏风等因素,选用10KV 800KW单吸入离心式除尘风机。

其中1#干熄焦2010年投产,设计初期,由于考虑高压变频器投资高、技术不够成熟、市场应用不普及等多方面因素,该项目除尘风机设计为液力耦合调速方式;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压变频基本成熟,其性能稳定、控制操作方便,节能明显等优点得到普遍认可,2#干熄焦除尘风机2014年设计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方式,装焦时高速运行,非装焦时低速运行。3.2二者调速性能比较 3.2.1调速效率

液力耦合器是装于电动机轴和负载轴之间的机械无极调速装置,利用油和两个互不接触的金属叶轮的摩擦力传导转矩,带动负载转动,可通过调节油压改变输出转矩,实现调速。当忽略轴承、鼓风损失和工作液体容积损失及摩擦力矩损失等,其调速效率近似为:nT=i;式中i为液力耦合器转速比,因此转速比nB减小调速效率降低,同时作为一种低效调速方法,其转差能量转换为油的热能儿消耗掉,当小于0.4时工作油升温加快,给设备运行带来不稳定状况。

而变频调速通过电力电子整流和脉宽调制逆变技术改变电动机电枢的电压和频率,仅控制电路本身需消耗很少一部分能量,因此可在全转速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效率运行。3.2.2启动性能

液力耦合器不能直接改善启动性能,启动电流仍达到电机额定电流的5至7倍,而变频启动可实现软启动,启动电流小,且启动全过程可控,启动点和爬坡时间可设置,可避免启动电流对电网和电动机的冲击。3.2.3运行维护

结合焦化厂1#干熄焦除尘风机调速设备运行情况来看,液力耦合器机械结构和管路系统复杂,日常维护工作量大,且在故障下无法定速运行,必须停机检修;而2#干熄焦除尘风机H桥级联变频调速装置虽电子线路复杂,但技术成熟,尤其是单元自动切换和冗余运行特性,可在单元故障下实现不停机连续运行,运行可靠性较高,且其检修维护只需定期更换进风滤网。3.2.4调节控制特性

液力耦合器依靠调节工作腔油量大小改变输出转速,因此响应慢(需30秒左右),速度调节精度较低,在干熄焦装焦过程期间灰尘负压回收能力不能及时跟上,影响烟尘回收效果;而变频调速属于数字式控制,频率改变速度快,稳频精度高,可实现精准控制,提高了装焦过程期间烟尘回收率。3.3节能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液力耦合器液力效率、转差消耗及变频器自身能量消耗的存在,其二者均存在额外的功率损耗,但变频调速运行效率随输出转速降低变化不大,而液力耦合器效率基本呈正比降低,且综合轴功率随转速呈三次方比例下降,节能和运行效率均不及变频调速。

下面在忽略液力耦合器辅机(冷油器、油泵等)所消耗功率和设备自身消耗等的理想状态下,对比1#、2#干熄焦除尘风机调速耗能情况:

1#干熄焦除尘风机为24小时工作,电机输入电流平均约为50A,年运行时间为300天,其全年用电量为:

F13UIcosHD1.732105024300=6235200kWh

2#干熄焦除尘风机为24小时工作,高速运行时,电机输入电流平均约为50A,低速运行时,电机输入电流平均约为30A,按每15min装焦一次,装焦时间5min,即每天高速运行时间为8小时,低速运行运行时间为16小时,年运行时间为300天,其全年用电量为:

F213UIcosHD1.73210508300=2078400kWh F223UIcosHD1.732103016300=2494080kWh F2F21F224572480kWh 综上可得:

全年节电量为FF1-F26235200-4572480=1662720kWh 节电率为=F166272027% F162352004结束语

通过中压交-直-交电压型H桥级联变频器与液力耦合器运行节能效果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其在运行效率、启动性能、运行维护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且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进步,会有更高性能的设备应用到国民经济的电气传动领域。

参考文献:

调速自动化 篇3

【关键词】变频调速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探析

工业中使用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大多数耗电量都比较大,而且消耗材料也比较多,以数控机床为例,相关人员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工频方式,虽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其劣势比较明显,所以并不提倡使用,经过研究,相关人员在数控机床中使用了变频调速技术,其效果非常好,不仅避免了工频技术的劣势,还提高了作业效率与质量。

一、变频调速技术阐释

该技术起源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范围越来越大,再加之,该技术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所以其性能也越来越好,为了能够该技术更好的发挥其性能,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现实生产需要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也取得一定成绩。使用该技术需要几大部件,这几个部件的功能不同,但是相互结合,所以每一个部件的作用都不能忽视。其主要部件如下:

第一,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这是变频调速技术中最重要的部件,其主要功能就是查看电动机中的电压以及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进而全面掌握电动机的所有参数,为后续工作提供参数依据。这个部件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够直接进行转矩控制,如果转速精度超出规定的范围,它会反馈给相关人员,从而提高其应用效果。

第二,转矩和磁通比较器(这两类比较器的作用是将反馈值与参考值分别进行对比,并且每20ms比较一次(比较完成后,通过滞环调节器输出转矩或者磁场状态,从而能够及时掌握转矩状态和磁场状态,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第三,脉冲优化选择器(具体应用时可选用CycloneIIEP2C5Q 208C8芯片处理信息,选择完成之后,设计O FDM调制方式的信号源,并编写5个模块组成的电路,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主要包括星座映射*FFT*插入循环前缀*缓冲模块*D/A功能。

二、变频调速技术的特征

变频调速技术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并且通过多年的研发而成,因而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对整个工业领域的运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变频调速器所有的CycloneII器件都运用300mm晶圆,制造的时候采用TSM C90nm、低K 工艺,从而不仅制造速度快,还能够达到节约成本,降低造价的目的(该技术在设计的时候,还使用了最小化的硅区,在支持复杂的数字系统当中,只需要用一个芯片即可。这样既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还可以降低成本,成本仅相当于使用一个专用集成电路的成本。对高性能通用变频器来说,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其中,硬件结构主要包括:独立式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式变频器、带能量回馈单元变频器。而在独立式变频器中,能够将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放在一个机壳内,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较为广泛,并且效果良好。

三、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变频调速技术的优势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也正是因为它有这些优势,才得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人员的青睐,将其应用在其中,其优势也更加的凸显出现,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现也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能确保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质量,接下来,笔者就详细的介绍其具体的应用。

1、应用案例。本文选择是该技术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节能改造,因为数控机床传统的技术需要耗费很多的电能,无论是对企业,还是数控机床自身都是一种损失,为了减少这种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数控机床人员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工频运行,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效果,但是其劣势也比较明显,比如齿轮主轴速度可供选择的范围过大,这样就不能对其进行精细控制,特别是恒线速度,再加之,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保证机械从始至终都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要时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尤其是离合器;另外虽然使用的主轴属于直流型,这种类型的注重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进行无级调速,但是却为后期维护工作带来了问题,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轴的最高转速,根本不能达到,所以其总体效果并不好。因此相关人员决定使用变频调速技术,希望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降低电能损耗的目标,进而减少企业成本支出。決定使用该技术之后,数控机床人员经过商讨确定了使用方案。

2、应用效果。使用该技术不仅避免了使用工频技术的劣势,还提高了机械工作的速度,另外机械消耗的能源也有明显的下降,减少了企业成本的支出,其使用效果非常好。变频调速技术主要针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功能等多方面,所以效果比较好。因为使用该技术,数控机床自身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所以能够节省大量的金属材料,再加之,使用该技术之后,机械操作与原来相比比较简单,这就降低了机械损耗的程度,也减少了机械维修的次数;而且使用该技术之后,数控机床控制范围有所扩展,无论是控制精度,还是控制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最关键的是,该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其生产效率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有所提高,这对企业,甚至是整个数控机床行业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级中应用变频技术,其效果非常好,不仅提高了控制质量,还提高了控制精度,在精简控制结构的同时,也做到了节能,不仅降低了相关设备的耗损程度,也降低了企业成本支出,也就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还处在深度研究阶段,经过相关研究人员的努力,相信该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峰.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行[J].科技风,2013(08)

[2]华爱琴.变频调速技术及其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行[J].电子制作,2013(08)

[3]黄仁勇.浅谈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2)

[4]郭素艳.浅议工业电气自动化及其在生产中的实践[J].科技风,2010(04)

[5]俞军荣,吕理想.数字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0(01)

[6]周丹.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7]陈家安.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资讯,2006(18)

调速自动化 篇4

关键词:变频调速,节能,电动机

20世纪70年代初, 德国学者Blaschke提出了矢量控制理论, 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参数重构和状态重构对交流电动机的强耦合对象实行解耦, 仿照直流调速原理进行矢量变换, 使交流调速的静、动态性能达到了直流调速的水平。80年代中期, 德国学者Depenbrock又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避免了矢量控制中繁杂的坐标变换。该方法是在电压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 通过控制定子磁链与转子磁链的夹角, 完成对电动机转矩的直接控制。这一方法的控制过程简单并对电动机模型参数依赖少。近年来, 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中引人了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与神经网络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等, 取得了更好的控制效果。交流调速从20世纪70年代的定子调压调速、绕线式转子串极调速、电磁转差离合器调速到80年代的变频调速, 各种技术已发展到实用阶段。随着交流调速的可靠性越来越高, 价格越来越低, 取代直流调速已成必然趋势。

一、变频器与节能

异步电动机在基频以下调速时, 通常采用恒压频比带定子压降补偿的控制方式;基频以上调速, 则通常采用恒压变频的控制方式。把以上两种情况结合起来, 可得到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控制特性。与DIT算法相对应, 根据对称原理, 如果在时域把x (n) 分解成前后两组, 那么在频域就会使X (k) 形成奇偶抽选分组, 据此形成了另一种普遍采用的FFT结构, 称为频域抽选FFT (DIF-FFT) 算法, 由于它是由桑德 (Sande) 和图基 (Turky) 首先提出的, 所以通常也称为Sande-Turky算法。

通用变频器中的制动电路是为了满足异步电动机制动的需要而设置的。在变频器调速系统中, 为了使异步电动机减速和停机, 可以采用逐渐减小通用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方法降低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 从而达到使电动机减速的目的, 在异步电动机减速过程中, 由于同步转速低于异步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转子电流的相位将相反, 使异步电动机中产生制动转矩, 即处于再生制动状态。对于大、中容量的通用变频器来说为了节约能源, ·般采用电源再生单元将上述能量回馈给供电电源。而对于小容量通用变频器来说, 则通常采用制动电路, 将异步电动机回馈回来的能量在制动电路上消耗掉。工程上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处理, 根据通用变频器的容量及应用场合不同, 一般有储存、回馈回电网、电阻泄放等方法。

二、变频调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 变频调速的特点

所有的Cyclone II器件都采用300mm晶圆, 并且基于TSMC 90nm、低K工艺制造, 确保其高速及低成本。由于使用了最小化的硅区, Cyclone II系列设备可以仅用一个芯片来支持复杂的数字系统, 而其成本仅相当于一个专用集成电路。高性能通用变频器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 有几种硬件结构:独立式变频器、公共直流母线式变频器和带能量回馈单元的变频器。独立式变频器是将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放置在一个机壳内,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变频器, 一般只驱动一台电动机, 用于一般的工业负载。采用的配置方式是JTAG与AS相结合的配置方法, 所以配置电路必须既满足AS配置方式也满足JTAG方式。其中配置芯片采用EPCS1。根据上文的配置方式的具体连接方式和各引脚特性。图中串行配置芯片 (Serial Configuration Device) 采用EPCS1, 右侧的10针头插口用于JTAG方式的配置, 下侧的用于AS方式的配置。。高性能通用变频器驱动电梯、升降机、可逆轧机等负载时, 都要求四象限运行, 所以必须配置能量回馈单元。能量回馈单元的功能是将电动机制动时产生的再生能量回馈给电网。

2. 变频调速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 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自适应电动机模型单元的作用是通过检测输入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来自动识别电动机的基本参数。该电动机模型是直接转矩控制的关键单元。对于大多数工业应用场合, 如果转速控制精度大于0.5%可用闭环转速反馈。 (3) 转矩比较器和磁通比较器。这类比较器的作用是将反馈值分别与其参考值每20ms比较一次, 通过用两点式滞环调节器来输出转矩或磁场的状态。 (4) 脉冲优化选择器。选用Cyclone II EP2C5Q208C8芯片处理信息, 然后设计OFDM调制方式的信号源的FPGA实现, 编写了由5个模块组成了电路, 主要实现了星座映射、FFT、插入循环前缀、缓冲模块和DA的功能, 设计了OFDM信号源, 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仿真验证。最后完成了OFDM信号源, 包括软件仿真和FPGA硬件验证。因为电解电容器容量有较大的离散性, 这将使它们承受的电压不等, 因此, 在电容旁各并联一个阻值相等的均压电阻来消除离散性的影响。为了避免在电源接通瞬间流经电容器的充电电流 (浪涌电流) 过人而烧坏整流电路及造成其他影响, 存电路中还加了抑制浪涌电流的措施。

三、结论

节能降耗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降成本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除了这些需要添加这些功能模块之外,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对已经完成的设计做优化, 进一步提升性能和节约资源, 以期实现在一块FPGA芯片内实现整个系统, 起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并且达到改善工艺条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良河, 杨洁浩, 叶建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性能试验系统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0 (01) :79-81

[2]韩旺, 杨文剑.浅谈异步电机变频调速[J].企业技术开发, 2011 (11) :190-192.

[3]胡应占, 赵德申, 刘志刚, 汪小志.基于BP神经网络整定PID智能调速控制系统研究[J].电气开关, 2007 (04) :115-116.

基于变频调速控制运料小车自动往返 篇5

在企业生产中, 自动控制运料小车是运输中主要设备之一, 小车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 其中从早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组成的复杂系统到现在通过PLC等控制器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 使其控制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强并且维修和改造方便等优点。本文采用交流电动机、变频器和编码器组成的交流变频闭环调速系统, 对位移和速度进行精确控制。

1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要求

1.1 运料小车工作原理

本系统采用可移动电源由软电缆连接进行供电, 其料车轨道长50m, 小车控制要求如下:当小车运行到装料处进行装料延时一段时间, 装满料后, 小车按照慢-快-慢的规律前进到卸料处停车倒料, 倒完后, 小车再次按照慢-快-慢的规律返回到装料处, 如此循环。整个工作过程由PLC控制完成, 速度变化通过变频器频率变化完成, 并且通过上位机监控画面显示小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 从而实现运料过程的监视及管理和显示信息。

1.2 运料小车系统构成

为了实现系统控制要求,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7-200系列CPU224XP型, PLC为现场控制器, 交流电机、变频器和编码器, 实现对小车精确定位及调速控制, 在每个站点都有检测装置及站点阀门装置信号通过S7-200的数字量输入端送入上位机, 上位机经过信息处理后将控制信号送入S7-200的数字量输出端, 驱动电机的运行, 进而实现对小车的控制,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 硬件设计

2.1 运料小车硬件连接设计

系统采用西门子MICROMASTER420变频器用于控制三相交流电动机速度, 运用输入输出混合模拟量模块EM235, 它主要采集两个信号, 一个是给定电压, 另一个是旋转编码器输出的反馈量, 其中读取模拟量输入映像寄存器AIW中的数据可使用PLC程序来完成。而旋转编码器是用来量电机转速的, 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 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注意接线时一定要把变频器0V和AIN-短接, PLC的1M与变频器的0V也要短接, 否则不能进行调速。如图2所示。

2.2 运料小车调速设计

在小车自动往返系统中, 当小车以某一个速度运行时, 通过旋转编码器的转速输出端 (输出0V~5V电压) 与EM235模块的电压输入端A+和A-相连接, 将直流给定电源的输出端 (输出电压范围0V~10V) 连接, 其中与EM235模块的B+和B-相连接, 作为给定量输入值。经PLC进行数字滤波、比较、判断将控制信号送给变频器的AIN+和AIN-脚, 实时调整变频器的频率值, 使小车控制系统迅速达到某一个稳定的速度平稳运行。在小车控制系统中, 为保证正常运行安全, 必须将设备可靠接地, 因此变频器的接地端也应可靠接地。采用旋转编码器、变频器闭环控制方式, 能有效地使系统高速运行、换速平稳。这样能精准控制电机转矩并能使低俗运行性能好、调速范围广、动态响应快、可靠性高。

3 软件设计

系统采用以PLC控制为主, 在S7-200的编程软件STEP 7-Micro WIN中编写系统所用控制程序。该程序分为主程序、全自动子程序、手动子程序、前进控制子程序、后退控制子程序及前进控制中断和后退控制中断等全自动子程序主要完成装料、前进、卸料、后退的主要过程。装料时电磁阀打开, 由时间限定后, 前进由步进电动机控制小车前进到达目的地, 小车卸料再步进电动机反转达到后退的目的。

在该闭环调速系统中, 软件设计主要是指PLC程序设计。PLC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外部开关信号的输入和两路模拟量输入, 其中EM235模拟量模块的数字量输入范围是0~32000, 其模拟量输出范围是0~10V。将频率的数值0~50对应的PLC数值0~32000, 存到VD106~VD306中, 也就是把数值0~32000等分50份, 每份640, 分别存入VD106~VD306中, 这个程序段是初始化程序段。VW100存入频率值, 这个数值一般只能由PLC的上位机给定, PLC编程时只能给一个初始值。将这个给定数值乘4, 再加上VB106的首地址, 这样就可以找到对应的PLC数值0~32000中个数值, 再转化成0~10V的电压信号, 由AQW0输出, 控制变频器0~50Hz输出。

4 结束语

在运料小车自动往返系统中由PLC、变频器和编码器实现异步电动机变频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组成现场控制层, 其动态性和稳态性均能满足高性能要求的生产场合, 该系统可以获得调速范围广及准确定位精度高, 目前此模式下的调速系统, 已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 本系统的研究开发, 为构建基于组态软件和PLC的电机调速控制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要:介绍运料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的硬件设计, 采用交流电动机、变频器和编码器组成的交流变频闭环调速系统, 对位移和速度进行精确控制等。

关键词:变频器,PLC,调速

参考文献

[1]钱宗斌, 姚烨.基于组态软件及PLC的运料小车控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08) :1806-1809.

[2]李永霞, 周宁, 白连平.开关磁阻电机控制中的角度细分[J].微电机, 2010 (10) .

调速自动化 篇6

根据大量的数据记载和工程实际经验显示, 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组等所消耗的电量约占整个系统的四成, 其中的水泵、风机等设备则是其中的主要耗电成员, 这些设备长期处于一种“大马拉小车“的情况, 造成的能源浪费较为严重, 大大的增加了发电厂的生产成本, 因此就要对发电厂中的风机等控制系统的节能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1 离心式风机工作特性

发电厂的风机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拖动原动力都是感应式的电动机, 其在运行中根据发电机组的发电需求量来调节系统的风流量, 保证整个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普通的笼形感应式电动机由于自身的结构原因, 不能够进行调速, 为了适应机组的不同风量, 几乎所有的风机系统都是利用外部设置闸门或者挡板, 通过控制闸门和挡板的开合度进行风量的调节, 满足发电工艺的需要。因此, 发电厂风机在选取时, 为了满足发电工艺的辅机系统的最大风量要求, 通常以最大负荷为准。这样, 当系统需要小风量的时候, 就只能够通过闸门和挡板的开合度提高系统中的风阻力, 保证风机运行的适当压力, 实现其静态调节。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是机械外力进行调节, 风机本身在运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其输出功率, 保持在满负荷状态, 并没有算需求减少而输出也减少, 造成了其长期处于一个输出和需求不同步的状况, 电能大量浪费。风机运行轴功率和其运行转速为三次方正比关系, 如果利用变频调速的控制方式进行控制风机的风量, 既能够满足发电辅机系统的需求, 还能够避免其轻载带来的能力损失, 同时还提高了风机的综合利用效率, 保证风机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经济的运行。其不同的控制模式下的工作特性曲线如图1:

如图1中, 曲线1-3是风机在恒速的运行状况下的H-Q工作特性曲线;曲线3是风机满负荷的情况下闸门或挡板全开的工作特性曲线;曲线3是风机在恒速的运行状况下的管阻特性曲线。由上图可知, 当风机系统的闸门或者挡板全开时, 风机系统运行的情况为曲线A点, 这是风机系统的风量为100%, 此时风机电动机的轴功率时和面积AH10O2成正比;通过发电工艺要求风量由Q2降低至Q1 (假设为一半的风量) , 则风机处于恒速运行状况, 就要降低闸门和挡板的开度, 增加阻力降低风量, 此时系统管网的风阻特性曲线又2变为3, 相应的风机运行状况由A变至B, 风机的电动机轴功率和面积BH20Q1成正比。

2 基于PLC与变频器的风机变频调速自动化在节能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风机控制系统最好的节能方式就是将其改造为PLC与变频器相结合的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这种变频太俗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发电工艺的风量需求发出相应的频率调节信号, 作用于风机电机, 形成输出和输入的平衡性的曲线, 风量需求小的时候降低转速变频调控, 通过降低轴功率来实现风机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归根结底其在节能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可行性:

高可靠性, 能够适应发电厂现场比较复杂的现场条件;具有实时的反应处理能力, 能够满足发电机组发电过程中风机系统的实时控制;控制系统能够变频操控, 很好的适应发电厂的法定工艺对风量的不同要求;具有先进的系统环境和相关软件与其他系统软件相互关联, 进行数据交换;有可靠的报警系统, 在风机的电动机过热时, 变频器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或者进行停机处理。

3 基于PLC与变频器的风机变频调速自动化在节能工程中的应用

改造为以PLC与变频器为核心的变频调速自动化风机后, 风机控制系统能够适当的进行低负荷运转, 其节约能源数量庞大。从100%的额定转速降低30%, 其节能效率高达65.7%。换句话说, 风机系统在长期的低负荷、低转速的运行状况下, 增加了基于PLC与变频器的调速自动化装置后, 有效的降低了发电厂的电能浪费, 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根本目的。下面以我国某发电厂所使用的75t/h秸秆混合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辅助风机系统为例, 结合实际运行中的数据分析其采用该变频自动化风机控制系统后的节能效果。

例1:该厂所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辅助一次风机, 型号为LH-ER1780-PDF, 其轴功率为400kw, 风量56314m3/h, 额定转速为1480r/min, 风量最大时基本运行在上限转速的80%左右, 其它时间则多运行在上限转速的50%左右, 年高峰工作时间约3000小时, 其它工作时间5000小时。根据计算公式ΔP=P2-P1=P0 (0.4+0.6Q-Q3) (其中Q为恒速运行风量、P0为恒速运行轴功率) , 可以计算出变频调速自动化系统比挡板调节每年节约电能约30万KW.h。以电价0.8元计算, 每年节约电费约24万元。一台高性能的通用变频器2012年市场报价大约25万元, 运行约一年即可收回成本。

例2:对于非长期运行的风机, 例如锅炉房的鼓风机和引风机, 如果经常低速运转, 也可以采用变频调速进行节能, 效果显著。以北京某厂的锅炉房为例, 建成后首期采用的是2台20吨的热水锅炉, 分别配置55KW鼓风机和90KW引风机各1台, 其实际的运行频率一般保持在30Hz以下。以每年实际运行天数为135天为准, 计算其节能效果, 将其在30Hz频率下变频器对应的内电机转速或者流量的60%, 代入例1中的公式, 则可计算出每年节约电能约40万KW·h。按照电价0.8元计算, 每年能节约32万元的电费。两台55KW和90KW的通用变频器2012年市场报价约为30万元, 运行不足两年就能够收回成本。

4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知道, 利用基于PLC与变频器的调速自动化风机控制装置在替代发电厂等工程中的传统的风机控制系统后, 能够有效的改变其传统的调节风量、风速的方法, 免除了机械控制闸门或者挡板等外设的操作, 降低了风机电动机运行时的实际轴功率的大小, 真正实现了风机等辅助系统的节能降耗的目的。对于一台容量为2000KW、6KV的发电厂中的风机控制系统来说, 采用变频调速自动化装置进行改造后, 能够在短短的2、3年内就收回投入的成本, 换言之, 这种基于PLC与变频器的调速自动化装置在发电厂等的风机控制系统的改造中有着不可估量的节能潜力, 是它们降低能耗成本、提高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的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儒, 基于PLC与变频器的发电厂风机节能控制系统研究[J].应用科技, 2007 (2) .

[2]李剑.基于PLC与变频器的风机节能控制系统的应用探讨[J].制造业自动化, 2011 (12) .

[3]朱秀斌.基于变频调速与PLC的风机控制系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1 (12) .

[4]朱正中, 胡亚飞.风机变频调速应用综述[J].煤矿机械, 2005 (7) .

调速自动化 篇7

目前在软PVC挤出材料的生产实际中, 对产品宽度的监控基本上都采用人工检测, 这种检测方式效率低, 无法适应产量巨大的高速生产线, 同时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不能满足现代化行业的需求。因此, 对当前的橡胶材料挤出成型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后, 针对实际生产中需要人工调整牵引机转速的滞后性等严重弊端, 设计了一种能自动调节牵引电机转速的自动控制系统, 以实现在线检测及反馈系统的联合控制, 从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减少因尺寸不足引起的不必要的浪费, 进而以稳定性较高的软挤出产品质量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本文所针对的挤出生产线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牵引机是整条生产线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牵引机的运动速度对密封条的产品质量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系统是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质量宽度实时检测来实现牵引机的实时调速功能, 从而完成检测宽度与设定宽度之间的误差补偿[1,2]。

本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模块、实时尺寸检测模块、智能控制调速模块、上位PC机软件监控环境组成, 通过工业相机从密封条上方拍照, 将图片提交给计算机, 通过软件Lab VIEW Vision模块计算处理后得出测量的尺寸。然后利用测量尺寸与所需尺寸进行比较, 根据两数之间的差值和变化情况给定调整量。通过RS232把调整后的参数传输给变频器, 变频器改变电机转速, 使牵引机的速度发生改变, 从而调整产品宽度, 控制产品质量。

2 基于Lab VIEW的实时宽度测量

在整个测量系统中PC机上的软件设计起着很大的作用。产品宽度尺寸的测量系统要想具备精确、高效的工作能力, 要同时兼备良好的硬件系统和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支持, 本文的软PVC产品尺寸测量程序依靠Lab VIEW为平台软件进行开发, 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中运行。为了便于软件的后续调试及编写, 采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来实现图像采集、图像处理、通信等功能, 这么做也使得软件设计在后期的修改变得容易, 便于升级。

2.1 实时图像采集

图像采集模块是后续处理模块的基础和前提, 采集到的图像优劣直接影响后续图像处理的质量, 好的图像会使后续处理简便, 同时提高检测精度。首先完成工业相机的初始化工作, 然后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缓冲区内, 最后从缓冲区内的指定文件下读取。

2.2 图像预处理

图像处理是为接下来的尺寸测量做准备。图像预处理是对所拍摄到的原始图像在测量计算前进行滤波、灰度形态等操作, 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图像几何特征的提取与计算。

在视觉硬件系统搭建完成后, 就可以对软PVC产品进行拍摄了。在拍摄过程中, 光源的亮度和照明方式对图像的质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采用LED灯作为照明系统的光源, 将相机垂直于待测物体安装好后, 就可通过拍照来完成对相机位置的微调。

在图像预处理阶段, 本文首先用到的是滤波函数。在Lab VIEW软件的NI Vision模块中提供了很多种滤波算法, 有卷积滤波、高通滤波、低通滤波、中值滤波、线性滤波、非线性滤波、空域滤波法等。通过滤波操作, 我们可以滤掉拍摄过程中掺杂的各种干扰, 其中高通滤波允许高频通过, 阻挡低频通过, 以增强图像的边缘, 提高对图像的识别能力;低通滤波只允许位于频谱面中心及其附近的低频分量通过。图像滤波是为了消除在图像获得过程中附带的噪声, 有许多方法可以实现平滑滤波, 其中低通滤波法在机器视觉检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2.3 图像结果处理

Lab VIEW中可用Advanced Edges Results函数进行结果分析和显示, 最后系统还需将图像处理结果即产品尺寸传递给牵引电机调速模块。可以根据机器视觉测宽系统对软PVC密封条的测量结果来实现对牵引电机的闭环控制, 从而稳定产品质量, 降低废品率。

3 模糊控制的Lab VIEW实现

将视觉测量系统和变频调速模糊控制进行整合, 获取由Vision模块处理后的测量数值, 加以模糊后给控制器。结合虚拟仪器技术构建牵引电机调速的模糊控制系统, 在Lab VIEW软件环境下对测试代码进行编写, 并利用软件自带的前面板操作台设计了前面板, 同时为显示操作截面提供后台支持, 用来实现产品质量的记录和串口的调用控制等功能, 最终实现了变频器模糊控制的调速功能。基于Lab VIEW实现变频调速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整体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

4 结语

本文基于Lab VIEW软件的视觉模块对采集到的图片进行实时测量, 结合牵引调速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 计算测量值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后得出合适的纠正量去调整牵引速度, 完成了对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中牵引机的实时调速, 实现了对挤出产品质量的实时检测宽度与设定宽度之间的误差补偿, 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Fang Shizeng, Chen Liqin, Zhu Fuhua.Studies on the theory of single screw plasticating extrusion.PartⅡ:Non-plug flow solid conveying[J].Polymer Engineering&Science, 1991, 31 (15) :1117-1122.

[2]张馨, 游长江.橡胶压延与挤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57-58.

调速自动化 篇8

一、系统设计

1. 系统性能特点:

(1) 改造中为了便于系统故障时不影响用户的使用, 所以在保留原系统 (工频系统) 的基础上增加变频系统, 并且可以实现工频-变频的切换。

(2) 无乘客时, 电梯低速运行, 当有乘客到达入口时, 电梯自动转入全速运行。即应用变频调速可以进行电机软启动;乘客离开电梯后若再无乘客, 则电梯自动转回低速运行;启动、停止或速度转换平稳顺畅, 舒适性较好;当扶梯处于下行状态时, 电机进入发电状态, 能量回馈电网, 此时电机不受变频器控制。

(3) 扶梯空载时电流仅为空载时额定速度运行电流的三分之一, 节能效果明显。由于无人乘梯时节能运行时速度很低, 机械部分的磨损大大降低, 相对延长了扶梯的使用寿命。

(4) 检修运行时, 扶梯以二分之一额定速度运行, 便于检修和观察扶梯机构的运动情况, 克服了原系统额定速度点动停止不及时的不足。

(5) 变频技术的采用大大降低了扶梯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 保证了扶梯启动的平滑、舒适。可有效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 降低无功损耗。

2.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P L C可编程序控制器与变频器的控制组合, 具有功能强、改造工作量小等优点。下图为硬件接线图 (图1) 。

3. 系统软件设计。 (1) 变量约定。

Q 2.0-----电机正转Q 2.1-----电机反转

Q 2.2-----固定频率Q 2.3-----固定频率

Q 2.4-----故障复位Q 2.6-----正向点动

Q2.7-----反向点动I2.4-----故障

I2.5-----零速I2.6-----报闸

(2) 多段速频率的选择。

(3) 变频器功能参数的设置。

(4) 加减速模式的选择。变频器中的斜坡函数发生器用于当给定值是1个阶跃信号时去限制其加速度。它用于减小机械系统的压力。利用斜坡上升时间P1120和斜坡下降时间P1121, 加速斜坡和制动斜坡可彼此独立设定。当给定值改变时, 它允许一个可控制的过渡 (见图2) 。为了避免在过渡区中 (恒速←→加速/制动) 转矩的冲击, 可使用可编程附加圆弧时间P1130~P1133。 (见图3) 扶梯正常上行时, 以A-B-C曲线加速到目标速度, 速度转换平滑 (见图3) 。其中, A阶段:高启动转矩。B阶段:具有S形加速曲线进行电机加速。C阶段:柔性加速功能。下行减速与加速相似。

二、节能分析

经过节能改造后, 扶梯在降低速度的同时, 变频器将按比例降低输出电压, 从而大大降低了消耗的功率, 有效节约了能源, 降低了运行成本。经测定, 扶梯在低速运行时所消耗的电能约为正常运转时的二分之一。以一台7.5千瓦的扶梯为例, 假设扶梯每天运行1 0小时, 改造前每天须用电7 5度, 经过节能改造后每天用电量大约在35~55度之间, 这样每年可省12700多度电。每度电按0.6元计算, 则采用变频调速每年可节约电费7620元。可见, 自动扶梯节能改造的设备费用与电能节约和机械磨损的费用相比, 投入不大, 投资回报率可观。

摘要:随着自动扶梯进一步向着高科技、节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变频器在扶梯领域也被广泛地应用。由西门子MM440变频器和可编程控制器 (PLC) 构成的变频调速系统对传统扶梯进行节能改造后, 能够有效节约能源, 降低运行成本。本文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调速自动化 篇9

为了适应工业自动化和电气传动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交流自动化系统和设备最新发展技术和应用维护经验, 我社已连续举办了20届S7-300/400PLC应用与故障诊断和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培训班。全国各地来参加学习的学员对培训班课程设置、授课质量等, 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反响良好, 并希望我们继续举办S7-300/400PLC应用与故障诊断和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培训班。为使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有机会系统学习S7-300/400PLC应用与故障诊断和变频调速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使已经具备PLC和变频器基本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能够提升PLC和变频器技术应用技能, 我们将于2011年10月26日———11月2日在重庆举办第21届S7-300/400PLC应用与故障诊断和变频调速应用技术培训班。本届培训班特聘请有丰富工程应用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授课。培训班通过聘请国内最好的老师授课, 使用国内最权威的教材, 安排学员从理论学习到具体产品的应用实践, 使学员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本期培训班的PLC主讲老师廖常初教授级高工长期从事工程和教学工作, 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讲老师将以实际工程案例及针对性的实验, 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同时安排学员上机操作实习, 使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 学到最有价值的知识, 迅速提高自身的技能, 成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培训班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听课和计算机仿真练习, 使学员掌握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硬件和网络的组态方法, 以及阅读、设计和模拟调试程序的方法。培训的重点是PLC网络控制系统的维护、调试、故障诊断和故障显示的方法。

请各单位选派代表参加, 现将培训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要培训内容:

(一) PLC编程、维护与通信技术 (全部课程采用上机操作)

1.硬件组态与编程

1) S7-300/400与ET 200分布式I/O的硬件组态方法;

2) S7-300/400指令的应用, 梯形图的顺序控制设计法, 仿真软件在程序调试中的应用;

3) S7-300/400的程序结构, 功能块、功能、数据块、组织块的编程与调试;

4) 用编程软件调试程序的方法:项目的下载与上载, 用程序状态功能和变量表调试程序;

5) S7-300/400的通信功能, MPI、PROFIBUS和工业以太网的组态与编程方法。

2.用编程软件STEP 7诊断故障

1) 使用可访问节点和在线功能进行诊断;

2) 使用硬件诊断快速视图和诊断视图进行诊断;

3) 使用CPU的诊断缓冲区、DP从站和模块的模块信息进行诊断。

3.用硬件诊断故障

1) 使用CPU、CP和DP从站的LED进行诊断;

2) 使用PLC的通信处理器、计算机的CP卡和诊断中继器诊断网络故障。

4.故障诊断的编程与显示

1) 错误处理中断组织块在网络故障诊断中的编程与应用;

2) 使用SFC 13和SFC 125诊断DP从站, 诊断数据的分析;

3) 使用报告系统错误功能诊断PLC网络控制系统的故障;

4) 用西门子人机界面的组态软件和PLC的仿真软件模拟有人机界面的控制系统;

5) 用人机界面和WinCC显示故障消息的方法;

6) 仿真软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二) 变频器的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

1、变频器的应用

变频器的额定参数、选型及安装接线;变频器输出频率控制方法与选择;变频器同步控制的几种方案与设计;变频器闭环控制的设计方法;变频器速度反馈传感器及制动方法的选择, 制动电阻参数的计算;变频器在恒压供水、纺织、造纸、水泥、化工的应用实例。

2、变频器调速系统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

过流、过压、欠压、过热、无故障显示;无故障显示、电动机不能启动;无故障显示, 电动机能启动但不能调速;电动机加速过程中失速;外来干扰对变频的影响及抑制。

3、变频器维修案例分析

功率模块的损坏 (主回路故障) ;无任何显示 (充电指示灯和键盘面板) ;无故障显示, 变频器不能工作;有故障显示 (过流故障、欠压故障、过压故障、过热故障、输出缺相故障) 。

除教材外, 随课程提供如下光盘资料, 供学员回去后巩固学习。S7-300/400的编程软件STEP 7 V5.4.3.1中文版;S7-300/400的仿真软件PLCSIM V5.4.3, 可对通信仿真;西门子人机界面组态软件WinCC flexible 2008;S7-1200编程软件STEP 7 Basic V10.5;S7-200编程软件V4.0含SP6;S7-200的仿真软件和变频器应用维护资料盘等。

二、参加对象

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力、冶金、钢铁、汽车制造、矿山、纺织、建材、环保、造纸、学校老师、实验室等领域从事自动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时间和地点:

2011年10月26日-11月2日重庆市

四、培训费和发证

培训费、资料费1800元/人, 食宿统一安排, 费用自理。学习结束后, 考核合格者颁发主办单位签发的结业证书。 (请带一寸照片一张) 。

五、报名联系方式

请参加培训班的同志提前安排好工作, 填写好报名回执, 传真《自动化应用》杂志社培训报名处。报名处收到报名回执后, 将在开班截止日期前按报名先后顺序寄发《报到通知书》, 详告具体行车路线、学习地点等事项。

报名电话:023-67605105, 67398527传真:023-67903515

地址: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自动化应用》杂志社

联系人:陈刚13320330598罗明义13883110571 E-mail:editor@auto-apply.com

2011年6月

附件:PLC应用与故障诊断和变频调速维护维修技术培训班报名回执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调速自动化】相关文章:

节流调速回路的调速性能分析09-11

电机调速05-29

转矩调速06-08

风机调速系统04-30

电机调速系统06-03

变频调速电源05-03

交流变频调速05-08

变频调速系统05-31

异步电动机调速论文04-22

电梯变频调速技术05-11

上一篇:传感器校准下一篇:地铁运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