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24-05-1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选十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1

【农业地位】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会议强调,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 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 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 农村和谐稳定, 农民安居乐业, 整个大局就有保障, 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 这是在三中全会关于改革总体部署下, 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的问题更实际, 部署更加系统。“三农”工作依然任务艰巨。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今后要以农业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以农民富、加快农村小康为核心目标, 补齐“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短腿,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粮食安全】

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会议指出, 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解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我国历年来对粮食安全都是高度重视, 此次也是如此, 但重点更加明确, 强调口粮的主动权。让农业基础稳固, 农民安居乐业, 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掌握粮食的主动权。从现状看, 我国的口粮无论从种类还是总量上, 都很充裕, 且多年来均增产。但也有潜在的隐患, 即当前主要靠较高的价格维持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如果与国外接轨, 一些便宜的粮食进入中国, 可能就会有一定的风险。

【食品安全】

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会议强调,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 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 基础在农业, 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 首先是“产”出来的, 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食品安全, 也是“管”出来的, 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

解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随着生产能力提高, 数量已经不成问题。难在质量, 回应百姓需求、解决社会性问题,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要治理农业生产源头, 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今后, 从田间到餐桌, 从源头到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 整个产业链要有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 要更加完整、系统、安全, 实现全覆盖。

【土地承包】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会议指出,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 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核心是解决发展和稳定问题, 维护农民的利益。一些农民进城后工作不稳定, 没有社保, 如果土地承包权丧失了, 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稳定。未来一二十年家庭经营依然是主流, 确保农户的承包权, 也就保护了农民利益。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为现代农业发展确定了重要基础, 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现状意义重大。同时, 土地流转在农村非常活跃, 不能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盲目通过行政力量推动, 而是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城镇化】

3个“1亿”落户城镇, 不能成为留守的农村

会议指出, 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 到2020年, 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解读: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向城市转移的农民类型, 主要分为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和在地农民。根据他们市民化的方式, 又可以将农民市民化的路径分为“被动城镇化”和“主动城镇化”两大类。被动城镇化主要是指由政府主导推进, 通过“征地安置”, 实现农村土地的城市化和农民身份的“农转非”。而主动城镇化则指农民自主选择进入城市的城镇化过程。对大规模进城的农民群体来说, 要完成市民化的过程, 必需满足3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在城市生活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保障;二是能够顺利渡过城市适应期, 形成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农民与土地的联结足够弱化, 和城市接纳制度的形成。对此, 一是建议未来户籍制度改革应逐步转换户籍功能, 把人口登记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放在首位;二是“就地市民化”或“就近市民化”, 让部分农民到中小城镇进行市民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当前一些农村在社会管理方面很多时候无能为力, 一些社会问题没人管, 如农村“三留守”、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 有的地方仍是空白。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工作仍要加强, 这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村子搞得好不好, 关键就看有没有带头人, 党组织的力量要强。对于经济不太好的村子, 如何加强领导能力, 带动农民致富, 做好社会服务, 为农民排忧解难, 归根到底要靠党委和自治组织发挥作用。

【谁来种地】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会议指出, 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 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解读: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过上好日子、富日子、体面生活, 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大的梦想。要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促进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促进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加快推进农村改革, 创造条件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让农民通过自己辛勤劳动, 也能进入小康。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一家种几亩 (1亩=0.067 hm2, 下同) 地, 留不住农业人才。要规模化经营才能让农业有奔头、才能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规模化跟工业化、城镇化相关, 随着人员转移, 一些人不愿意再从事农业, 可以通过流转方式把土地租给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获得租金。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就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目前这4种类型的新型主体仍处于初步培育阶段。国家要加强培训、提供政策支持, 通过新型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耕地红线】

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会议指出, 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 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中国是人口大国,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证绝大部分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中央此次再次强调守住耕地红线, 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要解决农村土地市场与城市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的问题, 建立统一土地市场, 土地有序进入市场流转, 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中国人多耕地少始终是个矛盾, 所以, 不能随意改变耕地性质。在城镇化过程中, 如果突破耕地红线, 将威胁到粮食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搞好粮食储备调节。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

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聚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3

2011年12月27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会议系统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刻阐述了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形势,讨論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讨論稿)》,全面部署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这次会议在我国实现“十二五”顺利开局之年,也是在应对国际经济复杂严峻形势的关键时期召开,对我们坚持不懈地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理論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财政的作用。会议强调,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把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

2.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和政策导向作用,把社会投资热点和资本市场重点引导到农业科技上来,形成科研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会议提出,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搭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拓宽农民工就业领域;改善劳动保护和居住条件等,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4.坚持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会议指出,近年来,中央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等。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发展基层民主政治,落实基层民主管理。会议提出,要更加重视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2.政府的职能。会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和完善农村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现和谐稳定。

3.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会议提出,要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要学习农村政策和法律,坚守政策和法律底线,依法服务好“三农”。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执政方式。会议提出,实现“三农”发展稳中求进、好上加好,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农村民生继续改善。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坚持发展观点。会议指出,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做好2012年的“三农”工作,实现稳中求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温家宝指出,30多年来数亿农民进城,既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要始终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

[创新训练]

1.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种粮农民、良种、农资等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同时,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了市场化运行的轨道。这一过程说明( )

A.要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发挥好市场的作用

B.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C.完全市场化是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2.上题中实行的粮食购销最低收购价,属于宏观调控的( )

①经济手段②行政手段③价格手段④货币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回答3-8题。

3.会议提出,要重视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这是由于( )

A.扩大村民自治范围有利于逐步扩大人民的权利

B.村民自治组织接受乡镇政府机构的领导

C.村民自治是我国乡镇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

D.发展我国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4.会议指出,要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对于政府来说,就要( )

①审慎行使权利,科学民主决策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落实好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会议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 )

①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②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奋斗目标④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借助于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农业工程设施,许多过去无法种植农作物的高寒地带或不毛之地变成了良好的农业生产基地,为农业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创造了更多条件。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会议强调,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反映了(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解决问题无所谓先后和主次之分

C.一定条件下,两点論与均衡論可以有机结合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8.会议指出,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不仅要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也要充分考虑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要求。下列内容蕴涵的哲理与题干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②一般号召,个别指导③解剖麻雀,抓好典型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讨論稿)》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个重要支撑,抓住科技进步这一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材料二 201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2012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民安居乐业;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

(1)材料一中的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是什么?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政府职能的角度说明如何做好“三农”工作?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法知识说明加快科技创新对“三农”的意义。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C 6.C7.A 8.B

9.(1)①材料一说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在科技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②第一,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投入,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劳动者素质,实现农业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①政府要履行好政治职能,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农村稳定。②政府要履行好经济建设职能,完善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保证农业稳定发展。③政府要履行好文化建设职能。加大投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好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④政府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审议了会议文件, 对开好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 迎难而上, 顽强拼搏, 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616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6年增产, 首次实现连续3年超万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 实际增幅6%以上。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会议指出, 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 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会议强调,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 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 2010年将是更为复杂而又十分困难的一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乘势而上, 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

会议强调,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会议指出,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 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 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 强调指出, 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 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 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 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 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

会议强调, 明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 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 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认真研判“三农”形势,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 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 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 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 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 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支持农村住房建设,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 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 推动草原生态建设,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五、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会议强调, 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任务新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 提升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促进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议强调, 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 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振奋精神, 再接再厉, 扎实工作, 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新佳绩, 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广西、青海等省、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在大会上发了言。

201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析 篇5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在京闭幕。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统总结2012年和过去10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门研究了会议文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12年,全国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民生有大改善,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持续向好、快速推进喜人态势的承接和延续。10年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克服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1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开辟了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新纪元,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障碍明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仍然是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理顺农产品价格,让农民种粮务农获得合理利润;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会议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守住一条底线”,即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要“抓住两个关键”,即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既注重引导一般农户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又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会议强调,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今后一段时间,农民收入至少应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并力争超过。要从战略上研究采取综合措施,营造有利环境条件,不断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会议指出,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就是要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再获丰收,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减弱,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会议提出,明年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

(二)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三)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四)继续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强化农村社会公共安全保障。

会议强调,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能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能减弱、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能放慢。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努力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的篇章,奋力创造城乡共同繁荣新的辉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凯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河北、山西、吉林、浙江、山东、四川等6个省有关负责同志在大会上发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6

会议指出,2008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胜利,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产生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冲击,农业生产取得了极不平凡的好成绩,农村发展迈出了令人欣喜的新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10570亿斤,创历史新高,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4700元,实际增幅8%左右,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6%,是20多年来第一次。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党群干群关系继续改善。

会议提出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

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

二、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不失时机出台调控措施,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改善进出口调控,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

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解决6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公路投资力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范围,加快农村安居建设。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

以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抓紧制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工作安排、制度建设、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按照中央部署认真搞好全国农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完善“三农”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篇7

会议指出,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全年粮食总产5 464亿kg,增产156亿kg,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7连增”。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 800元,实际增长10%左右。农村民生和公共事业快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2011年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7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农业农村发展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高要求下延续向好势头,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是这些年来从未有过的。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创新农村工作思路,凝聚支持“三农”力量,奋力夺取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会议提出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1)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2010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2)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3)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4)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5 333.3万hm2 (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5)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8

发展改革委: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会议精神:要加快城镇化步伐, 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 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对此表示, 今后要坚持规划先行, 加强政府资金引导, 多渠道筹集资金, 推进重点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 积极研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政策措施, 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允许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 并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

财政部: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促进扩大农村消费

会议精神: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7 161.4亿元, 比2008年增加1 205.9亿元, 增长20.2%。地方财政也不断加大投入, 为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旭人表示, 财政部2010年将继续增加“三农”投入, 增加涉农补贴规模, 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 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 还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 更好满足广大农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农业部: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5 000万kg以上

会议精神: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

200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5 308万kg, 再创历史新高。但由于气候变化、比较效益下降等原因, 2010年粮食稳定发展仍有不利因素。对此,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 要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5 000万kg以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着力优化品种和区域结构, 提高单产水平。切实抓好水稻特别是东北粳稻和长江流域双季稻生产。

2010年, 国家将全面启动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相关规划,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 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国土资源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会议精神: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介绍, 自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来, 各级国土部门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引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依规纳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王世元强调,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应当有利于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实现权益的最佳形式;应当有利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应当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 尤其是保护耕地;应当有利于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应当有利于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

水利部:抓紧实施各项灌溉项目

会议精神: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

目前全国还有一半多耕地靠天吃饭, 缺少基本灌排条件。每年水旱灾害造成粮食损失大约500亿kg。水利部部长陈雷对此表示, 推进国家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最有潜力可挖的途径之一。

2009年中央继续加大投入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4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48.03亿元, 35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5.4亿元, 99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更新改造项目总投资4.2亿元。

陈雷说, 大型灌区、大型泵站项目预计在2010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造建设任务, 在2010年春灌时开始发挥效益。

国家林业局:加强政策扶持巩固改革成果

会议精神: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全国已确权的集体林地面积达1亿hm2 (15.14亿亩) , 超过了集体林地总面积的一半;核发林权证的林地面积为0.76亿hm2 (11.36亿亩) , 占已确权林地面积的75%。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把林地承包经营权交给农民后, 要从金融、保险和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 让农民方便、放心地经营林业。

国家林业局将加强政策扶持, 巩固改革成果。稳妥推进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确保广大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 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加强林权管理, 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商务部: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 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 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2010年商务部将完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 引导生产经营, 稳定市场供求关系。要扩充样本, 优化结构, 提高智能化水平, 增强市场信息发布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同时, 完善农产品调控体系, 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加大对市场应急调控的政策支持, 完善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体系。充分运用重要商品储备、跨区调运和进出口调节等措施, 确保农产品市场供应。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

会议精神: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强技能培训, 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 2009年以来各地加强输出输入地的就业岗位信息对接, 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前3季度全国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总量达到15 198万人, 比2008年底增加1 157万人。

2010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继续大力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把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作为工作重点, 进一步整合各类培训资源,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完善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加大农网改造力度

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宝森介绍, 2009年以来在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刺激下, 国家电网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工程建设, 截至2009年11月底已新改造农民电表138万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9

新视角: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

会议指出,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人民日报》在24日发表的社论中也指出, 破解农业现代化的瓶颈制约, 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没有农业现代化, 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在具体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六项工作中, 也体现了顶层设计、多方联动的思路。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中, 要“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 “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农业本是传统的第一产业, 今年会议却提出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这就是专家说的“第六产业” (1+2+3=6) , 凸显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 表明农业不仅只有单纯的农作物生产价值, 还可以向农产品加工、运销、流通及休闲观光服务业延展产业链, 使农业呈现出综合型、复合型价值, 得到多重的利益回报。“三产”融合是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日韩等国已探索出比较成功的经验, 这是我国迈向农业现代化、实现提质增效的新机遇。

会议还强调, 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顶层设计, 抓好试点试验, 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在会议出席人员和会议安排上, 在过去10年相比, 也属于较高规格, 国务院一正两副三位总理均参与了本次会议。从会议安排来看, 从2002年至2012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基本每年都会邀请4到7个省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而今年有所不同, 地方同志不再发言, 而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8个国家部委负责人发言, 这在近年来也属首次。

新表述:“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

会议提出,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 “‘物的新农村’是指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人的新农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关爱农村‘三留守’群体、留住乡土文化和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会议首次提出‘人的新农村’, 凸显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更高要求。”

虽然“人的新农村”是本次会议的一个新表述, 但以人为本的要求却贯穿在整个会议精神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工作中, 会议强调,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方式多种多样, 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 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在农村建设的工作中, 会议要求, 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 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会议还强调,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 要坚持以人为本, 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新关注:法治思维

会议强调, 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和法治思维, 健全和落实责任制度,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造就一支过硬的“三农”干部队伍, 多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不断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篇10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

习近平强调, 重农固本, 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 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必须看到,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 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李克强指出, “十二五”以来, “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十三五”时期, 要落实发展新理念, 破解发展新难题,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 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 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亿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 “十二五”时期, 我国粮食连续增产,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重大贡献。“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会议强调, 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 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 保耕地、保产能, 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 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会议强调,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 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 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资金,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村民自治,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 尊重农民基层实践,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

上一篇:单位经济犯罪下一篇: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