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

2024-05-11

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精选十篇)

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 篇1

关键词:音乐教育,经典歌曲,应用

收藏在法国卢浮宫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至今被各国艺术家膜拜研究, 出版上千册研究著作和上万篇研究文献, 为研究此画还单独成立研究院, 可见经典美术作品带给艺术世界的探究能量, 是不受地域、时间和历史所影响的。艺术没有国界, 音乐作品同样如此。2012 年《泰坦尼克号》电影重制3D版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 赚得盆满钵满, 其中脍炙人口的My heart will go on (《我心永恒》) 堪称英文电影背景音乐的传世经典。歌曲随电影传播并得以传唱开来, 但其歌曲在节奏韵律上的感情化线索, 配合电影感情部分的画面呈现, 赢得了世界听众的心, 这就是经典歌曲的艺术魅力。

一、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教育依然没办法脱离传统应试教育的烙印, 上课模式的呆板教条化, 使用教材的陈旧单一化, 教学手段的传统刻板化,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加工再创造能力。音乐考级内容相对固定, 由学生在指定等级的曲目中进行自由选择, 并进行现场演奏考试, 考官根据学生现场表现出来的音乐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判。这种等级考试制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另外, 中小学校教研室将音乐课程都默认归类到“非重点教育学科”,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学校缺乏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 教师缺乏重点教育的决心, 学生缺乏对音乐课程的足够重视, 从而导致课堂音乐教学多半浮于水面, 并没有在中小学课堂上真正意义地拓展开来。中高考艺术特长生的兴起,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课外补习班的蓬勃发展, 音乐在“非重点科目”类, 同美术一样, 重新回到学生的视线当中。

二、经典歌曲在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1.随堂演练。经典歌曲之所以被奉为经典, 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群众接受面广、接受时间长, 其节奏韵律老少通吃, 不分地域、不分国籍、不分种族被经久传唱。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将经典歌曲作为随堂演练的项目, 并作简要曲谱分析, 对学生的影响力定然是巨大的。如, 每堂音乐课结束, 给学生留下一首经典歌曲 (中英文皆可, 但务必是经典) , 由学生课后练习传唱。再次, 上课的时候, 教师花7~8 分钟的时间检验学生经典歌曲的练习效果, 并进行曲谱方面的总结分享。

2.学生主体。经典歌曲对于学生来说, 相比那些教材上基础性的教学音乐, 是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经典歌曲的定位归结到学生的主体身份上, 不同年龄阶段的主体, 对经典歌曲的认识是迥然不同的。如, 教师认为《刘三姐》是经典歌曲, 词曲朗朗上口且富含生活化内容,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群体对于这样的歌曲传唱是欲罢不能的。但学生并不这么看, 他们会觉得周杰伦的《双节棍》更为经典, 打破传统咬文嚼字的歌唱风格, 在节奏韵律上独具一格, 中国风式的rap唱腔更易被“90 后”学生群体所接受。要达到吸引学生回归音乐课堂的目的, 就要拿捏住学生对音乐的那颗心。因此, 在经典歌曲的筛选上,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歌曲的节奏韵律特点。

3.教师分享。经典歌曲选定、随堂练习安排好以后, 就是教师对经典歌曲3~5 分钟的音乐分享时间。经典歌曲只停留在传唱层面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 歌曲传唱出去经受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洗礼以后, 要通过音乐教师重新收回到音乐教学课堂上来, 这就是教师分享的现实意义。经典歌曲在歌曲创作的时候就有它延代传承的某些因素, 如, 歌词通俗易懂或感人至深, 曲调脍炙人口或触碰心灵, 节奏欢快活跃或静谧飘逸。这些都是经典歌曲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的音乐元素, 把握好这些由普通音符组织而成的经典元素, 课堂上的学生在将来某一天, 也能够创作出被某个时代人群赋予经典的歌曲。

三、经典歌曲的应用意义

将经典歌曲带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随堂练习中进行歌曲的传唱解读, 在教师音符分享中去把握经典经久不衰的传播内涵, 对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享受经典歌曲的过程中了解经典歌曲的构造原理、经典元素, 在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的前提下, 激励学生适当自我创作, 完全符合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的大纲理念。

不去争辩《刘三姐》还是《双节棍》更经典, 不去区别《蒙娜丽莎》还是《向日葵》的经典元素, 面朝艺术美学, 经典作品一直都在发挥着它在各领域中的耀眼光芒。这种经典美学作品, 对学校教育的革新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奕菲.论学校音乐教育中“艺术感”的培养[D].中央音乐学院, 2014.

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 篇2

作词:黄沾

作曲:王福龄

演唱: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萦 /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 烙上中国印

长江 长城 / 黄山 黄河 /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 无论何地 /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 我的中国心

长江 长城 / 黄山 黄河 /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 无论何地 /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 我的中国心

抗战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篇3

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义勇军进行曲》(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曲,田汉词,聂耳曲)等。

1936年初,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鼓舞下,一大批歌曲作家先后成立了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等进步组织,创作出了一批鼓舞人心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的代表作有《救亡进行曲》(周钢鸣词,孙慎曲)、《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词,孟波曲)、《打回老家去》(前发词,任光曲)、《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等。

1937年“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抗战歌曲。代表作有《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露营之歌》(古曲,李兆麟、陈雷等填词)。

在党直接领导下的延安,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活跃、演唱活动频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等传唱一时。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1938年11月3日抵达他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后,两年间创作了《生产大合唱》(塞克词)、《九一八大合唱》(天兰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傅秉岱词)以及其他歌曲。

同时,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歌曲创作也得到了发展,涌现出了《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东方红》(陕北民歌,李有源、公木填词)、《解放区的天》(河北民歌,刘西林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词曲)、《团结就是力量》(牧虹词,吴肃曲)等一批名篇佳作。

在南方根据地,《新四军军歌》(陈毅词,何士德曲)唱出了新四军光荣的铁军精神。

抗战8年,这些富有艺术感染力且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然而,这些歌曲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让我们来讲述几首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34年春,田汉将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交给夏衍,并附上该剧的主题歌词《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即现在的《义勇军进行曲》词)。电影的分镜头脚本还没有来得及写, 2月19日夜,田汉在和梅兰芳研究访苏演出剧目后回家时被捕。当聂耳听到田汉被捕的消息,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词《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1935年,聂耳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似的,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飘洋过海,声名远扬。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1944年,马来西亚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岁月,一支由华侨和其他各民族青年组织起来的抗日队伍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改为“马来亚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最强音。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在“文革”中改定歌词的代国歌为国歌;1982年在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决定恢复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这首歌曲原是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它的原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二十九军原属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军。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反蒋战争失败,西北军解体,张学良将其中的2.2万兵员改编成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西北军素有训练刻苦的传统,鉴于武器装备低劣,军长宋哲元提出了建立大刀队的设想。负责训练的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临北平聘请具有爱国思想的武术名家李尧臣为教练。李尧臣结合自己拿手的六合刀、追魂剑等,为二十九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此种刀法可作刀劈,又可当剑刺。套路简单易学,实战性强。

1933年春,东北军在热河战败,为顶住长城各关口防线,二十九军奉命防守喜峰口。从此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3月9日,汤玉麟部弃喜峰口而逃,二十九军提前仓促投入战斗,趁黑夜夺回两侧阵地。10日晨,鬼子大举反扑,二十九军用手榴弹和大刀冲杀,杀得鬼子尸横遍野。11日夜,二十九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迂回夜袭,两个团从两侧插入敌后,拂晓前摸到敌特种兵营地,正在做着美梦的鬼子,多数死于大刀队的利刃下,一个炮兵大佐的脑袋也未幸免。这场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

1937年7月7日夜,日寇制造借口,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驻军发动进攻。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仍以大刀显神威。据当年7月12日《世界日报》报道:“日军二百余名……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被斩首者占三分之一。”“二十九军大刀队急向日军冲锋,相与肉搏,白刃下处,日军头颅落地,遂获大胜。”“……迨日军行近,大刀队突起,挥刀大杀,日军头颅随刀而下……日军伤亡无数。”另据三十七师二一九团(首先开枪还击,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吉星文团)三营营长金振中回忆说,某排官兵放下步枪,只携大刀、手榴弹冲入敌阵,举刀砍杀,声震四野,一举消灭所有敌人。年仅19岁的士兵陈永就砍死鬼子13人,生擒一人。

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在上海搞抗日救亡运动、年仅23岁的麦新(原名孙默心)。他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这位年轻作曲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挥笔谱上了慷慨激昂的旋律,一首《大刀进行曲》诞生了。出于对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爱戴、崇敬之情,又写下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歌曲于7月完成。8月,作者在上海浦东大厦亲自指挥了这首歌的首次演出,引起了听众的强烈共鸣。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抗日口号声震动了大厅。解放后,歌词第二句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和第七句“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并且删掉了“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大刀进行曲》背后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新四军军歌

1939年3月,作曲家兼指挥家何士德奉命调到了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的负责人项英接待了他,让他组建新四军教导总队文化队并担任队长。当时恰逢周恩来到新四军指导工作。在欢迎晚会上,有人提议请何士德为大家唱一支歌,何士德唱起了《歌八百壮士》。后来大家发现陈毅也坐在会场中,又热烈欢迎陈毅唱《马赛曲》。陈毅引吭高歌,博得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陈毅回到座位后,感慨地对周恩来说:“我们新四军应当有支歌为好!”周恩来含笑点头说:“好呀!你是诗人,你就写个歌词吧!”陈毅慨然应允。

1939年3月,陈毅将歌词提交新四军军部集体讨论,最后他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定稿,交给作曲家何士德谱曲。同年5月,这首歌在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首次演唱,得到军部领导和陈毅的肯定,便作为正式的《新四军军歌》,发表在当时的《抗敌》杂志上。军政治部还正式发出通知,把军歌印发至全军,组织教唱,一时间军歌嘹亮。

《新四军军歌》是一首音调雄浑壮阔、节奏沉稳有力的进行曲,由四个不断展开的段落组成。首段旋律庄重浑厚,体现了正义之师的雄风;第二段旋律舒展激越,是对过去艰苦岁月、光荣征程的自豪的回顾;进入第三段旋律顿挫有力,并以逐句上行的模进,推向全曲第一个高潮,象征着新四军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新的目标挺进。结束段落以两个转折性的乐句推出“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连续反复三次,一次比一次高昂,具有“铁军真如铁”、“关山渡若飞”的气势。陈毅对此很为赞赏,说:“这样很好,有气魄,正是我写这个歌词想强调的地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支歌,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样一首具有坚强生命力的不朽之作,正是出自河北平山籍人民音乐家曹火星之手。 曹火星原来不叫火星,为表示抗战到底不怕牺牲的决心,他把自己的名字曹峙改为曹火星,立志要做一颗闪亮的红星,做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1938年4月,曹火星加入了平山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的宣传队——铁血剧社(后改名为群众剧社)。1943年秋天,群众剧社来到平西根据地。当时,国民党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延安《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指出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界也加入了对蒋介石批驳的阵营。曹火星回顾抗战以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情满怀,歌词与曲调油然而生。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修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支歌诞生了。很快,这支歌就传遍平西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和各个抗日根据地。

巧用经典歌曲展现作文魅力 篇4

一.引入歌词, 扮靓语言

好文章要做到起承转合巧妙自然, 而巧用歌词, 有时能轻松使文章开头靓丽、过度自然, 结尾深化, 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歌词点题, 巧妙引出

歌词语言凝炼, 概括力强, 若能恰当地运用歌词作为文章的开头, 既可以避免俗套, 直接切题, 又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常常会取得让人意想不到艺术效果。如在歌颂母亲文章的开头, 一个学生使用《白发亲娘》的歌词:“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你的那一根老拐杖, 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这几句歌词把一位老母亲对儿女的惦念之情细腻地描绘了出来, 很具感染力, 同时又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又如在《感谢亲情》的文章中, 作者开篇写道:“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 我一样会珍惜。”这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被传唱之后, 曾经打动过无数个被关爱、被呵护的人, 而今作为文章的开头, 既扣题, 又具感染力, 不能不说是别具匠心。

2、歌词过渡, 承接自然

在写作过程中, 段落与段落之间应上下连贯, 前后衔接, 过渡自然, 而歌词如“润滑剂”, 可使各部分运转自如, 会使文章收放自然, 行来错落有致, 层次井然。歌词可将文采、诗情与过渡等完美地融为一体, 达到无痕却境界全出。如一位同学在“歌唱祖国”的作文比赛中, 恰当地运用了歌词。她回顾祖国痛楚的历史后, 又继续写道:“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了,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站起来。’”这是个巧妙的过渡, 既是上面一段历史的结束, 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又是下面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启。又如在《追随梦想》的文章中, 作者列举了许多名人成名前的梦想后, 又谈到了自己的梦想及不懈的追求:“万水千山独行, 找我登天路径。让我实现一生的抱负, 摘下梦中满天星。”这位同学用《摘下满天星》中的歌词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从而引出后面的阐述。

3、歌词结尾, 启思深化

如果能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之处引用一句或几句歌曲, 使之成为点睛之笔, 升华主题, 产生回肠荡气、三日绕梁之效, 一定能够克服结尾空洞疲软的不足, 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学生写的《跌倒之后》的结尾:“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引用这样的歌词结尾不仅巧妙点题, 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又如学生在《我爱国旗》的文章中用《红旗飘飘》的歌词结尾:“五星红旗, 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 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运用歌词能更精练、准确地表达出小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文的主旨, 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巧用歌曲, 创写题材

音乐丰富的表现内容给作文提供了多样的写作题材。

第一, 想象作文:听了一首乐曲, 想象音乐中画面、情景, 把脑海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形象描绘出来。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 陶醉在悠扬的钢琴曲中, 脑海中出现了月光、大海、波涛、岩石, 幽静的环境, 温情的画面, 想象中发生的动人的故事, 根据你的理解, 大胆再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第二, 音乐故事:《月光曲》、《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首首经典名曲背后都有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 我们可以挖掘音乐背后的奇闻异事, 也可以根据音乐, 展开联想, 合理讲述一个相关的动人情景, 甚至是围绕着音乐而发生的故事。如冯振志根据歌曲《隐形的翅膀》, 自编自导了一部故事片《隐形的翅膀》, 获得优秀少儿电影奖和优秀儿童片女主角奖。在教学中, 教师假如善于发现那些经典的、学生喜欢的歌曲, 让学生去搜索这些歌曲背后的感人故事, 或深层解读歌曲, 想象或联想吻合歌词意蕴的故事, 那么一个个感人而新颖的题材就流诸笔端。

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 篇5

蹉跎光阴,岁月金曲,五六十年代最经典的男女对唱歌曲《中国著名男女对唱歌曲》专辑送给大家。本专辑大部分收录了一些经典的老歌,五、六十代的风华情感+著名歌唱家,岁月老歌选萃,绝对的原人原唱,真正地原汁原味!献给中老年朋友、献给我们的父亲母亲、留给一代人的回忆...献给流逝的年华、追忆青春的自我,牵动那一丝心绪、那一份怀念......◇

▼《中国著名男女对唱歌曲》专辑名称:《中国著名男女对唱歌曲》歌

手:群星 专辑风格:民族音乐

出版公司:中国唱片深圳公司 版

本:2CD 发行时间:2007年 地

区:大陆 语

言:普通话

让经典歌曲做客写作课堂 篇6

[摘要]周国平先生说:“人生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以此为立足点,将经典歌曲与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学会表达,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语言训练,更可以使他们得到情操的陶冶。

[关键词]中学语文 写作 经典歌曲 语言训练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0

新学期第一次作文题“悠悠亲情”,题目出示后学生很迷茫,这些处处被亲情包围的学生不知怎样下笔。我想中学生喜欢听歌,但很少有学生能将歌词和写作结合起来,若能让经典歌曲做客写作课堂,在音乐的熏染中让学生用心欣赏,合作品评,也许便能达到自由表达,真情表白的效果。

一、 听歌曲,写感受

作文课上我给学生播放了一首《再见了大别山》。随着悠扬的音乐升起,学生们有的托腮静听,有的瞑目遐想,有的会心悟意,学生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认真。十几分钟之后学生写出了自己的评价和感受。

生1:听着演唱,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歌曲中即将告别亲人告别家乡的人,依依不舍。我也仿佛看到了自己背着沉重的行囊一步一回头地告别自己的家乡,告别自己的亲人……

生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听演唱,就像是大山里的孩子对母亲的依依惜别,山花翠竹皆是爱,一石一草总关情……

二、 评歌词,学写作

师:歌曲打动人心的首先是歌词,歌词表现的细节及情感让歌者如痴如醉,情到浓时不能自已。作家阎连科曾经说过:“作家重要的是要把作家对生活的感悟贯穿到作品里,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根据地,莫言的在山东高密,史铁生在地坛,而我在耙耧山区,这里有我魂牵梦萦的创作源泉。”请同学们欣赏歌词,歌词中的哪些内容让作者魂牵梦绕,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流下思乡的眼泪。

1.出示歌词,《再见了大别山》。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小组讨论交流后作出评价,学生们自由发言,班内交流。

生1:歌词第一句就点明了离别的主题,一种淡淡的伤悲油然而生。

生2:从小花小草与我的浓浓的感情写起,写出了我对大别山的依依不舍。

师:大别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岭、一花一石,大别山的清风白云都牵动着作者的心,大别山的父老乡亲更让作者难离难舍。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被词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讨论交流,作者通过什么手法传达出这样的情感。

生:这首歌词多处运用拟人、反复的手法,并且用词丰富准确,“牵、唤、留、惜别、送别”等词,生动形象地将大别山的一花一草拟人化,把它们写成一个个不愿让自己离去的亲人。反复加强语气,把作者希望将大别山铭记在心底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高潮部分直抒胸臆, 体现了作者与大别山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

师:离别时,相逢的片段还记忆犹新,却要与早已熟识的朋友一一道别。离别时,就已开始期盼下次重逢,可见对朴实的情谊是多么的珍重。对慈祥的大嫂、白发的大哥,都一一道别,表现作者对乡亲们的叮咛和眷恋。作者用拟人、反复等手法,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与大别山的山山水水、老老少少的血肉亲情,让读者潸然泪下。最感动你的是哪一句歌词?

生:从“一颗心”可以看出大别山对我的重要性。这使我想到一句歌词“多想和从前一样,牵你温暖手掌,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离开了故乡,就好像把整个身体都掏空了一样。无论是亲情,还是故乡情,它们都是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一段情。

三、创歌词,善表达

师:情到浓时心憔悴,爱到深处心不悔。爱是一份不舍,爱是一份牵挂,爱是一份执著,爱是一份承诺,爱更是情不自禁的表达诉说。成长路上有许多事让我们感动,有许多人让我们铭记。今天我们来创作一首歌词,表达自己的感情。

要求:运用几种歌词的表达技法以“离别”或“重逢”为题,写一首歌词。

指导:歌词首先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她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所不同,歌词的艺术特点、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与现代诗相似,但比现代诗歌更讲求韵律。

歌词展示。

四、课堂设计说明

这节课学生学会了欣赏,拥有了一种鉴赏的眼光,能够恰切的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我想这不仅是言语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审美情操得到陶冶。说到底我们的教育即是做人的教育,教育归结到做人上来也便找到了教育的基点,一切被世人称为错的也就对了。周国平先生说:“人生的问题和教育的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我思考这节课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电影歌曲的传播形态与价值探析 篇7

一、电影歌曲通过电影本体荧幕传播呈现出的价值

从电影作品诞生伊始, 电影歌曲就成为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电影歌曲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就是通过电影向人们表达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并与电影中的特定场景进行结合, 帮助观众深刻的理解电影作品的意义, 让观众产生共鸣, 获取到情感生的体验。一般情况下, 电影歌曲的形式多种多样, 最为常用的形式就是插曲、片尾和片头曲。

其中, 插曲可以以画外音乐的形式来展现, 也可以以画内的形式呈现, 这主要由场景表达需求来决定, 此时, 插曲的出现可以起到揭示主题、塑造人物、推动剧情、转换场景、交待背景等作用。

实际上, 早在上世纪30年代, 我国电影歌曲的创作就已经与影片中的人物与剧情发展相结合,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其中的代表有《马路天使》、《寻兄词》、《四季歌》等等, 这些影片中的电影歌曲在烘托主题与刻画人物方面均发挥出了积极的效用, 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歌曲的演唱者多为专业的歌手, 当然, 在某些电影中, 很多歌曲也有演员来演唱, 举例来说, 在我国电影歌曲发展初级阶段, 周旋、龚秋霞均是演唱俱佳的代表。当然, 从总体上而言, 我国电影歌曲依然是由专业歌手来演唱, 在近年来, 也有部分专业学者指出, 由专业歌手演唱也存在歌手表情、节奏与演员表演不吻合的情况, 因此, 应该大力的培养演唱俱佳的演员。

此外, 就我国电影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 电影歌曲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在国产有声电影刚刚出现时, 歌曲就已经作为插曲与主题曲出现在其中, 并在新市民电影发展阶段达到空前繁荣的状态,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 电影歌曲数量越来越多,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电影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低潮期, 但是到了90年代, 电影歌曲创作又得到回暖, 这种情况与国内电影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种种的实施均说明, 电影歌曲在塑造人物与表达主题方面起着积极的效用。

二、电影歌曲配合宣传呈现出的价值

在电影上映前夕, 营销者会将电影歌曲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络等没有播放给受众, 以便配合电影的宣传工作, 拉近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带动影片的票房, 该种模式也是现阶段下中国电影营销的普遍方式。这种独立于电影之外, 围绕电影宣传, 以达到商业价值目的的是电影歌曲的另外一种传播形态。

近些年来,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下, 中国电影已经日趋成熟, 也开始从传统的模式转化为产业化发展模式, 中国电影票房也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如《人再囧途之泰囧》、《致青春》、《西游降魔篇》等等, 这些高票房的电影逐渐改变了中国电影在人们心目的传统形象, 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 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国际, 国产大片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与追捧, 成为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在电影业的发展之下, 中国电影歌曲也被纳入电影业的范畴以及娱乐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之中, 在此背景之下, 电影行业与唱片行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很多的流行歌曲开始融入电影之中, 一些以电影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 将唱片囊入业务范畴之中, 形成了整体性的娱乐产业链, 在该种背景之下, 电影歌曲的发展逐渐成熟, 唱片行业也迎来单曲时代。当然, 在电影歌曲的产业化运作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过于强调商业利益, 对歌曲艺术风格与电影主题考虑不足, 导致歌曲与电影发生了貌合神离的现象, 此外, 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电影歌曲产业相比而言, 我国电影音乐团队的规模与整体水平依然还有待提升。

三、电影歌曲社会传播的价值

在电影公映之后, 有很多的电影歌曲逐渐的从电影母体中脱离开来, 以独立的姿态通过各种方式在社会之中进行传播, 此时, 社会传播也成为了电影歌曲的主要传播模式, 这一阶段的电影歌曲已经摆脱了宣传的作用, 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发挥着文化与社会价值。这些电影歌曲往往从原电影母体主题中孕育而来, 有着十分深刻的思想价值, 并承载着一定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很容易成为音乐殿堂的经典作品。

在很多音乐院校之中, 众多电影歌曲也被编写至教材之中, 这不仅说明了这些电影歌曲有着一定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水准, 也说明这些电影歌曲会在不断的传承之中得以保存, 其艺术表现力也会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扩展, 最终成为民族经典文化。除此之外, 国内电影音乐节也设置了电影歌曲奖项, 国家相关部门也定期举行电影音乐会, 电影歌曲在民俗化与仪式化的传递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意义。

总而言之, 中国电影也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为世界各个民族与国家展示出神秘的中国文化。因此, 电影歌曲的传播者与生产者必须要深入的分析音乐的内容、策划方式、展示模式与宣传方法, 加强文化责任感, 这就可以让中国电影歌曲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传播:观察、研究与教育——音乐传播的概念解读[J].音乐研究, 2009, 21 (06) :429-430.

中国电影歌曲的经典 篇8

所谓“中国风”,有人认为,一首歌的歌词或者歌名里出现了历史上的某一个符号化的东西,或者一个歌手的音乐伴奏里出现了民族乐器,就被叫做“中国风”。黄晓亮认为”中国风”是: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1我认为新时代”中国风” 的流行歌曲是在已有的中国元素和曲调的基础上,融入当今中外最流行的新鲜的元素,二者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曲风。 它有三方面特点:第一,在歌词方面:常以文言文、古诗词、古代传说故事为风格或题材,表达方式古典含蓄,也可对古辞赋进行修改再融合现代的表达方式,注重画面感,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第二,在旋律方面:大多采用五声调式的主旋律。也可以从中国六大戏剧(昆曲、京剧、晋剧、粤剧、川剧、豫剧)中,得到歌曲题材并吸取中国旋律精髓,还可以借鉴中国民乐,再加入当今最流行的元素,形成一种古今结合的旋律。第三,在配器方面,必须有中国乐器的伴奏如二胡、笛子、琵琶、古筝,另外中国乐器要作为主旋律,用在前奏、间奏、加花等,乐器的录制不要用电子音色,最好请当地有名的民乐家演奏。中国乐器要跟西方乐器融合,但中国乐器是主要的乐器。

二、”中国风”流行歌曲产生的背景

脱离了人和人需要的音乐是不存在的,不论其精神内化的意识和观念,还是其物形外化的形式规定,都无法抽取其人化的根本属性。2从整体上来看,新时代中国风的流行音乐正是在大众审美对陈旧的流行音乐风格的厌恶和对民族性的流行音乐风格的渴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流行音乐的创作界独特的音乐理念,另一方面,是大众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提升。像从前的“西北风”和“东南风”一样,大众审美促进了这一风格的流行音乐的产生,并推动其迅速发展,由非主流音乐风格演变为主流音乐风格。新一代的词曲作者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更是为了把宝贵的中国文化融入到音乐中从而得到大量的传播,新的创作人和作品就应运而生了。周杰伦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聚古典于流行,融西方与中国,寻找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市场流行音乐。

听着饶舌的西方流行音乐长大的一代人,又何尝能够听得进国粹京剧又有什么机会了解曹操,项羽这样的历史名人呢?作曲家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新搬出传统的东西,传承推广中华文化的经典,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为了丰富流行乐坛的一次伟大的贡献。新时代“中国风”的流行歌曲迎合了观众的一种口味,提高了大众的精神境界又满足了大众对音乐的审美需求,扩大了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播率和影响面。

三、“中国风”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

(一)歌曲歌词的古今参杂

1.引用古代辞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青花瓷》给人的意境,在精致的青花瓷器制作的整个过程里,融进了对一个女子淡淡的思念,我们可以通过这样虚实的结合感受到那微微潮湿和忧伤的心境,可以感受到些许无奈和黯然,这些感情就这样丝丝缕缕的渗透在空气中,这样的内敛与矜持,这样的清新与典雅,仿佛把你带回到古代,体味那时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感情。歌曲用这样的感觉把你包围,于是你对青花瓷也产生也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这才是一种爱情的常态和与众不同之处,每个人对于爱情的想象、理解和相处的方式都是不一的,幽微的情绪还是可以找到一条唯美的释放通道的。方文山能够营造出这样的意境,一是在于古典意象的采用,不仅是青花瓷本身,还有它的整个制作工艺以及江南景物的烘托,二是在于整首词一气呵成,无论是情感还是叙述都没有牵强和矫揉造作的成分。他用爱情,或者说相思这种古今如一的情感送回到古典的环境里。

2.引用古代典故.如陶喆的《苏三说》。中国古代文化底蕴非常丰富,也有着很多有趣的典故。《苏三说》讲述了”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典故。聪慧又身世可怜的苏三令我们心疼,看到她和王景隆能够战胜困难,最后走到一起,心中也有无限欣喜。而《苏三说》这首歌中,用现在的语言和方式在向我们讲述苏三起解这个爱情典故。这首歌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苏三就生活在我们之间。仿佛那个在街头走过的女子是她,仿佛那个站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的女子是她。此外,作者还加入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经历,好像在拿当今自己的爱情故事与苏三的爱情故事进行对比,抒发了自己对苏三执着得追求真爱的钦佩之情。当自己对爱情迷茫的时候, 在命运的月台面前,自己的命运是不是会像苏三的一样可以皆大欢喜,心中充满了疑问。是在写面对眼下的困难,自己的爱情观在动摇,没有苏三对王景隆那么坚定。”但爱情还在上演”,这一句是拿现在生活在异地的男女之间的“异地恋”与苏三和王景隆相爱却几年不得相见的爱情故事进行对比。日夜的思念使人憔悴,而越思念越是觉得现实太假,甚至爱人变成了一个虚幻的脸。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羡慕古代苏三的爱情,也是对古代男女的贞洁爱情观的一个肯定和称赞。《苏三说》这首歌,不仅介绍了苏三起解这个典故,也是讲述了自己的爱情故事和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即是古今的结合,又形成了一种对比。

3.描述古代人物。如林俊杰的《曹操》。这首歌从“三国演义” 这一古代历史事件出发,微妙微翘得描绘了三国中曹操这个人物形象。从曹操的精神、爱情、人物性格以及他参与的战争几个方面来描绘这个复杂的形象。这首歌认为,英雄都是爱读三国的,真正的英雄才是最寂寞的观点。曹操这个鹤立独行的人,越是坚持自己, 越是不被众人理解。这首歌还描述了在“长坂坡之战”中曹操的作为。表现出曹操是一个果断的人,做出的决定是一定要实现的,而且是要尽快达到目标;还表现出曹操是一个奸诈的人,不管用阴谋还是用暗夺的办法,总要不择手段的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在歌曲的节奏和力度上也配合了这种情境的表达。曹操也是人,曹操也有儿女情长,只是不能挂在嘴边,不能影响战争。被乱世分散的鸳鸯苦苦守候,谁再来为自己煮酒,不禁暗自伤神。歌曲这里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呼应了“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的观点。

4.描写古今爱情。如后弦的《西厢》。这首歌描述了一位书生在年少时在西厢偶遇一位小姐的故事。书生打西厢走过,被扑面而来的花香吸引,转身站在花丛中央的小姐比花儿还要鲜艳纯洁。书生自己甘愿做一片花泥,守护在小姐身边。而即使此时此刻有多么得美好,书生还是毅然离去,进京赶考,等十二年后书生才高八斗回来,花儿仍在开,小姐却不在,心中不免万分遗憾。十二年前的白日梦仍在书生心头,小姐的一颦一笑仍让人难以忘怀。

(二)歌曲唱腔的土洋结合

1.女子京剧唱腔和男子流行唱法的融合运用。如魏晨的《少年游》。“朱门半掩谁家庭院——注定沦陷你眉间”。是男声独唱的部分,采用一般流行唱腔。“佳人,少年”、“姻缘,红线”是女声和男声对唱的部分,男女都采用京剧唱腔,女声婉转清亮,男声高亢明朗。仿佛一位绝世佳人和一位英俊少年在隔江对唱,以歌唱的形式表露自己的爱意,让自己的情感和美妙的旋律融在一起。“前世种下的纠结”、“邀你人世共并肩”是男女声用京剧唱腔合唱。歌曲采用分分合合的演唱,女子的京剧唱腔是这首歌中一个非常精彩的部分,塑造了一个古代绝世佳人的形象,与现代的美女相比多了一份清新,优雅。佳人赢得了少年的钦慕之心,少年便也从流行唱法改成了京剧唱腔和佳人一唱一和,为了讨之欢心,也使歌曲的色彩更加丰富。

2.京剧唱腔与说唱唱法的融合运用。如周杰伦的《霍元甲》。 “吓命有几回合擂台等着——谁争一统武林的资格”。为说唱唱法。 “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我记得你骄傲的活下去”。为京剧唱腔。 “霍霍霍霍霍霍霍霍——我我我我我我我我,活着生命就该完整渡过。我我我我我我我我,过错软弱从来不属于我”。为说唱和流行唱法的一个结合,也可以说成是对唱。最后一段,京剧唱腔和说唱流行唱法重叠起来,听觉上有些混乱,但歌曲被推上了一个高潮。这首歌把西方说唱唱法和中国国粹京剧的唱腔结合起来,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敢于创新的表现。歌曲的鲜明个性表明了这样的结合方式是可取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中国功夫霍家拳的厉害之处。

3.戏曲唱腔与转音唱法(现代R&B)的融合运用。如王力宏的 《花田错》。从戏剧中吸取了旋律精髓,与歌曲题材,还把长转音 (戏剧中)和转音唱法(现代R&B)进行融合。“花田里犯错,说好破晓前忘掉,拥抱变成了煎熬,——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其中, “好、拥、请”三个字都绕了十几个弯,每个字都唱了很长时间,这些旋律将长转音(戏剧中)与转音唱法(现代R&B)中西结合, 成为了很罕见的处理方法。“我会记得这段岁月”。其中“我“和” 月”也运用了一些小小的转音。随着现代R&B转音唱法的流行与更新,代入了许多中国的古旋律,使许多古典戏剧中的转音也有了新改进拥有了新的市场,轻松,跳跃,多合性的现代R&B转音唱法,是由多乐种发展形成的,再融入中国音乐的情绪,拓展了中国戏剧旋律并使其有了更新更大的市场。

4.京剧唱腔与摇滚唱法的融合运用。如信乐团的<北京一夜>。 最早这首歌是陈升和刘佳慧合唱的作品,陈升采用流行唱法,刘佳慧用的是戏曲唱腔。后来被很多人翻唱,其中信乐团翻唱出了另一番韵味。主唱阿信一个人担任了两个角色,完成了摇滚唱法和京剧唱腔的转换。“one night in beijing,我留下了许多情,不管你的爱与不爱啊都是历史尘埃”。是阿信摇滚唱腔的一个开始,由乐队其他成员进行的重金属鼓点的伴奏,摇滚风味十足。“人说在百花深处,——呼唤着城门打开眼中含着泪”。阿信把声音提高,变细,转换成了京剧唱腔。其中开头的“不”字是一个甩音的演唱,阿信大胆得把音甩出去,像是在撒娇,也是一种倔强。“呜…我已等待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摇滚唱法,接着“呜…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良人不回来。是京剧唱腔,摇滚和京剧一问一答,一个人两个角色的一种对话,歌手演绎的淋漓尽致。“不想再问你到底在哪里——想捧在胸口啊能不放”。结尾处又回到了京剧唱腔。这首歌,采用摇滚唱法和京剧唱腔的一种转换,两种唱法,两种风格,诠释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四、此种歌曲风格的发展趋势

“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另外,此种歌曲的创作的取材范围还可以在空间上扩大,从以往的中国色彩的“江南”、“中原”向四周扩展,如FIR的《月牙湾》 就带着明显的“西域”的感觉,而东山少爷、徐诗喻的《剑合钗圆帝花女》则是加入的粤剧唱腔,使它的岭南特色特别突出。

现在的中国也是面向世界的中国,我们不但要写音乐给中国人听,同时也要写音乐给外国人听,我们给的如果是纯中国化,去除西方化的东西,那真的只能去看京剧昆剧了,而现代的中国音乐是什么?就是先确立了自己,再充分的融合。

新时代“中国风”流行歌曲从一个大胆的尝试到得到观众的肯定,经历了一个宝贵的磨练过程。而今,此类歌曲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喜爱,也有越来越多的词曲作者去投身创作。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历史之远古,而且经典典故数不胜数,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历史符号将会被人们挖掘,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或事迹将会被传唱。很多流行歌手也对此类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唱腔结合让观众感到惊喜。“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内涵会不断充实丰富,听众欣赏音乐的精神境界会进一层的提高升华。“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它将会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摘要:在当今的中国乐坛,“中国风”很流行,具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也越来越盛行。本文以对”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分析、理解为目标,从歌曲歌词、歌曲唱腔两个方面叙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将会得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管窥中国艺术歌曲的“中和之美” 篇9

关键词:中和,意境,委婉含蓄

一、音乐中“中和之美”的含义

《礼记·中庸》一书中, 将“中和”概括为:“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由此看来, 平和、协和以及与其含义相同的词汇都可以被纳入“中和”的范畴。而音乐领域中的“中和”, 是音乐与社会、自然以及音乐自身内部的和谐统一, 是儒家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 折中调和。

二、从歌词素材来看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正如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感情抒发有节制、有分寸, 符合礼仪的表现要求。思想感情纯正, 就是符合礼仪, 有所节制。正所谓“温柔敦厚, 诗教也”。朱自清先生在其著作《诗言志辨》——《诗教》篇中分析得出“‘温柔敦厚’是‘和’, 是‘亲’, 也是‘节’, 是‘敬’, 也是‘适’, 是‘中’”。朱自清先生认为儒家诗教的“温柔敦厚”即为古时候的“中和之纪”, 等同于我们常说的“中和之美”。朱自清先生对于诗教与“中和之美”辩证关系的这一观点, 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并被大量运用于相关著作中。我国艺术歌曲大都在古诗词、近现代诗歌的基础上谱曲得来, 如《我住长江头》一曲, 是由青主先生根据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同名诗词谱曲而来;《春晓》一曲, 是由黎英海先生根据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同名诗词谱曲而来;《山中》一曲, 是由陈田鹤先生根据徐志摩所创作的同名诗歌谱曲而来等。这些诗词是我国各个时期文学创作的经典之作, 由此谱曲而成的艺术歌曲, 对提升自身艺术修养,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旋律创作来看

与众多创作歌曲相比, 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及钢琴伴奏创作则要朴实得多, 无华丽的装饰, 更无炫扬技术的成分, 音乐语言精练简洁, 恰到好处, 旋律自然流畅, 平稳进行, 极少出现较大的跨度。歌曲速度上也多舒缓, 或是由缓慢逐渐向中速进行, 在旋律上极为关注与歌词文本的相结合。除主旋律外, 钢琴伴奏主要起制造意境的烘托作用, 钢琴伴奏与音乐旋律相呼应, 使得声乐部分显得更有声韵。

如由黎英海先生谱曲的艺术歌曲《春晓》, 引子的第二部分, 左手低声部长音持续, 中声部固定音型不断重复, 模仿屋檐下雨滴低落的声音。右手高声部的后附点二度的进行, 恰似清脆的鸟鸣声, 对场景渲染得恰到好处, 给听众营造出空灵祥和的精神世界。

四、从情感表达来看

在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表现中, 极为注重情感表现上的“中和”。与创作歌曲直接、奔放的情感表达不同, 艺术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内敛, 更注重情感与人文因素的交融。这与艺术歌曲是在集文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诗歌基础上谱曲而来是紧密相连的。

如上文中所提及, 由青主先生根据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同名诗词谱曲而来的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中,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词中“我”与“君”一人住江头, 一人住江尾, 距离的遥远更加暗含了思念的悠长。全词结尾更是用“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来变现词中女主人公内心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定。这里没有露骨的情话, 没有豪情壮语的海誓山盟, 只是简单几笔用江水的绵延不绝来映射了自己对心上人爱恋的永恒。

五、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和”是我们在做人, 处事中所追逐的最高境界, 也是更是最深层次, 更和谐的一种体现。中国艺术歌曲更是处处都体现着“中和”, 情感表达婉转、含蓄, 对演唱者的演唱要求更是十分严格, 要求在歌曲演唱中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 具有过硬的文学修养, 否则就无法完全表现出其中所饱含的“中和之美”。

参考文献

[1]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2]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张国庆.再论中和之美[J].文艺研究, 1999 (06) .

[4]闫铮.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J].晋中学院学报, 2005 (04) .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 篇10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流行歌曲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形式, 流行音乐研究是方兴未艾的学术领域。流行歌曲虽然形式短小, 却饱含丰富的人文因素。我们可以用哪些线索去梳理流行歌曲近三十年来的坎坷前行?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把握流行歌曲在当代中国的丰富景观?这样的问题, 必然为每个关注流行音乐文化传播的人所重视, 并可能对其做出或系统或零碎的、或坚定或审慎的各式回答。事实上, 确实已经颇有一些学术专著、学位论文乃至大众图书, 以参差多样的话语形式和丰富各异的切入角度, 在这个话题上自成一家之言。然而, 由于涉及流行音乐传播、音乐文化产业的诸多社会事项在不停地发展变化, 而学界对流行音乐及其文化生态进行学术批评的强度也在从多个学科领域同时不断地积累, 围绕流行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所能做的思想探讨在短期内显然不会停歇。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河南理工大学教师张燚的《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人文解读》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 就是这样一本在已经发表的众多论述基础上, 撷其精要并整合创新, 明确地以“人文解读”为旨归写成的书。

该书关注流行歌曲依存的文化语境, 梳理了流行歌曲与权力、商业、大众文化、青少年亚文化以及“说话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还研究了流行歌曲的视觉化与歌唱虚拟化, 对假唱和“剧场卡拉OK”提出批评, 并阐述了流行歌曲演唱中放浪身体的社会意义, 以及摇滚乐中“反美”倾向的缘由。全书文字流畅, 虽对风云变幻中的历史事件多有列举, 对重要文献中的精彩词句也多有摘录, 但并不囿于资料的堆砌, 而是以明白如话的夹叙夹议, 在并不庞大的框架设计中, 如一系列轻松但不乏思想含量的学术讲座般, 带领读者从历史时间线、媒介类型谱系、社会部门序列等方向, 以及文化景观、叙事学等学术视角, 反复却不冗赘地品味了浩如烟海的流行歌曲世界, 尤其是中文流行歌曲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不断摸索和崛起的史诗历程中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哀愁、欣慰与遗憾、激情与反思。如果是从未深入了解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读者, 在这里可以找到关乎曲目、歌手、事件、文献的大量不乏拓展学习价值的关键词;如果是已经对该话题有所研究, 并且看过不少早前相关文论的读者, 在这里大概能确证对流行歌曲的研究除了其学术生产的性质之外, 本应能带给研究者的文化责任感、艺术使命感、历史审美感。固然, 对流行歌曲的学术研究不应因其研究对象中满溢的情感因素而让理智缺失, 不应让先行态度代替最终结论, 但如果研究者从事这项研究并不是因为对流行歌曲充满了进行整体关切的冲动, 如果研究者感受不到这些屡遭各种挫折甚至毁灭却总能悄然复生的非主流音乐背后的魅力之源, 其完成的文献恐怕也难以像这本书以及其他几种优秀的相关著作那样令人掩卷击节。在理性的高度上和人文的情怀下, 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绝不会是“脑残粉丝”般的盲从蠢动, 而对流行歌曲的批判也绝不会是“横眉冷对”式的鄙夷弃绝。流行歌曲的生成和散播, 有其不可动摇的社会心理基础;流行歌曲的境遇和前途, 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情势的摇撼。在宏观层面上, 它的成败荣辱, 似乎都不能从自身找到根由, 而是要动用多种学科的思想资源, 并紧密结合音乐体裁的特殊性, 以及歌曲体裁相对于其他音乐体裁的特殊性, 才能进一步评析探讨。依这个思路来说, 此书具有不应忽视的说服力和可读性。音乐传播作为交叉、前沿的研究领域, 亦如流行歌曲一样洋溢着变数和活力, 呼唤着建构和生成。相信本书可以激发学界同仁的更多思考与争鸣。

上一篇:城市比较下一篇:编织艺术服装设计